更新日期:2009/12/19 08:52:4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19 08:24:41   編輯部 報

宗喀巴三士道思想中的生死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之探討   指導教授:王惠雯

現代生死學的探討有諸多面向,宗教面向是其中的一環,以宗教最深入生命意義核心。本文以藏傳佛教的宗喀巴三士道思想為探討對象,試圖從生死學所關懷的生死議題作切入點,去理解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的三士道思想,對現代人能提供那些生死智慧與實踐的參照,及對推動生死教育上的思維參考。
 
  從宗喀巴本人及傳承者的論述中,藉由分析歸納,理出該思想對生死的觀點與實踐方法,並對相關義理作擴充性的哲學詮釋。宗喀巴將「念死」視為修法的重點,從凡夫起修到究竟成佛的過程,每一階段都有其必要性。三士都可藉著死亡來調整發心,來改變其生命的意義,以達到究竟解脫,這種「以死超生」的作法,可做為現代人生死智慧與實踐的參考。
 
  三士道在「人」方面,依三士夫的意樂與根器;在「法」方面,統攝佛法的精華,依次第安排;在「道」方面,以上士道為目標,並攝納中、下士道。在調心過程中,對學習者有教無類,在教材上注重對治契機,在方法上講究因勢利導,在推展生死教育或生命教育上有其參照作用。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旨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壹、研究動機 2
貳、章節安排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4
壹、研究範圍 4
貳、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文獻概觀 5
壹、宗喀巴的相關論述 5
貳、宗教對生死學的思考 9
參、其他學術領域對於生死學的思考 11
 
第二章 宗喀巴的三士道思想 17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8
壹、佛教始傳與前弘期 18
貳、後弘期的西藏佛教 20
參、宗喀巴時的教界概況 22
第二節 三士道思想的背景 24
壹、一切佛語皆開示成佛方便 25
貳、彌勒的《現觀莊嚴論》 26
參、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 28
第三節 《廣論》中三士道思想特色 30
壹、三士道思想內涵 30
貳、學法者實踐主體 31
參、法的內容 33
肆、引導修學的方式 36
第四節 小結 38
 
第三章 三士道思想中的死亡觀與超越 41
第一節 基於佛教死亡觀的基本概念 41
壹、死亡的過程 42
貳、死後的去處 47
第二節 三士道的死亡觀 53
壹、死亡的本質 54
貳、面對死亡的態度 56
參、念死的意義 58
第三節 超越死亡的恐懼 60
壹、憶念死亡 60
貳、觀修死亡的方法 63
第四節 小結 68
 
第四章 三士道的生命觀與昇華 69
第一節 佛教生命觀的基本概念 69
壹、生命的態度-人身暇滿難得 70
貳、生命的現象-苦 72
參、生命的基調-煩惱 74
肆、生命的觀點-十二緣起 77
伍、生命的特殊意義-利他 79
第二節 三士道的生命觀 80
壹、逐步調心 81
貳、道次引導 82
第三節 生命境界的昇華 84
壹、親近善知識 85
貳、總說三士道的生命境界 86
參、分說三士道的生命境界 94
第四節 小結 107
 
第五章 結論 111

參考書目
一、大藏經 115
二、宗喀巴相關論著 118
三、其他相關論著 119
四、相關論文期刊 125
五、電子媒體資料 132
六、外文 133   

宗喀巴大師

參考文獻 

參 考 書 目
一、 大藏經
(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依冊號排序)
瞿曇僧伽提婆譯,道祖筆受,《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01, no. 26)。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02, no. 99)。
 
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03, no. 159)。
 
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03, no. 190)。
 
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07, no. 220)。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09, no. 262)。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09, No. 278)。
 
菩提流志等譯,《大寶積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11, no. 310)。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14, no. 475)。
 
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25, no. 1509)。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27, no. 1545)。
 
世親造,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29, no. 1558)。
 
彌勒菩薩說,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0, no.1579)。
 
安慧菩薩糅,玄奘譯,《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1, no. 1606)。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1, no.1611 )。
 
聖龍樹菩薩集頌,天息災譯,《菩提行經》。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1622)。
 
法護等譯,《大乘寶要義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35)。
 
法稱菩薩造,法護譯,《大乘集菩薩學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36)。
 
真諦譯,《寶行王正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56)。
 
天親菩薩造,鳩摩羅什譯《發菩提心經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59)。
 
龍樹本,自在釋,達磨笈多譯,《菩提資糧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60)。
 
蓮華戒菩薩造,施護譯,《廣釋菩提心論》。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64)。
 
求那跋摩譯,《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72)。
 
龍樹菩薩撰,伽跋摩譯,《勸發諸王要偈》。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73)。
 
義淨譯,《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大正新脩大藏經,(T32, no. 1674)。
 
釋光述,《俱舍論記》。大正新脩大藏經,(T41, no. 1821)。
 
遠法師撰,《大乘義章》。大正新脩大藏經,(T44, no. 1851)。
 
(二) 佛教大藏經(依冊號排序)
宗喀巴大師,法尊譯,《菩提道次第論攝頌》。第一四八冊。
 
宗喀巴大師著,邢蕭芝譯,《菩提道次第略論》。第一四八冊。
 
宗喀巴大師著,能海譯,《宗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第一五二冊。
 
宗喀巴大師著,大勇法師譯,《菩提道次第直解》。第一五二冊。
 
(三) 大藏經補編(依冊號排序)
札迦著,法尊譯,<菩提道次第恆修教授>。第十冊。
 
阿底霞造,超一譯,《菩提道炬論》。第十冊。
 
阿底霞造,超一譯,《集諸學頌》。第十冊。
 
二、 宗喀巴相關論著(依著作筆劃、出版時間排序)
 
王堯、褚俊傑著,《宗喀巴評傳》。台北:東初,1992年。
 
宗喀巴大師造,昂旺朗吉堪布口授,《最勝耳傳修心七義論講記、聖道三要、緣起贊等合刊》。台北:福智之聲,1995年。
 
宗喀巴大師著,大勇法師譯,《菩提道次第略論》。台北:新文豐,1975年。
 
宗喀巴大師著,邢蕭芝譯,《菩提道次第略論》。台北:新文豐,1975年。
 
宗喀巴大師著,帕繃喀上師講授,仁欽曲札譯,《三主要道一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台北:經續,1997年。
 
宗喀巴大師著,昂旺朗吉堪布講述,郭和卿譯,《菩提道次第略論釋》。台北:福智,1994年。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 ,《菩提道次第廣論》。青海:青海民族,1998年。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密宗道次第廣論》。台北:大千,1999年。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中:方廣文化,2000年。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福智之聲,1998年。
 
宗喀巴大師著,能海上師集,《菩提道次第心論》。台北:方廣,1997年。
 
宗喀巴大師著,能海上師講授,任定詢記,《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台北:方廣,1994年。
 
宗喀巴大師著,陳玉蛟譯,<宗喀巴現觀莊嚴論金鬘疏三寶釋義>。《華岡佛學學報》第八期,1985.11。
 
宗喀巴大師著,華銳.羅桑嘉錯釋譯,《菩提道次第廣論》。甘肅:甘肅省藏學研究所,2000年。
 
宗喀巴大師著,超一譯,《菩提道次第論極略頌》。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8,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宗喀巴大師著,超一譯,《菩提道次第論攝頌》。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8,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譯,《至尊宗喀巴大師傳》。青海:青海人民,1999年。
 
修慧法師,《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台北:佛教書局,1985年。
 
能海上師集著,《慧學:宗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慧行習練科意成念記》。台北:方廣,1995年。
 
劉台痕,《雪嶺晶月星王》。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三、 其他相關論著(依著作筆劃排序)
 
十四世達賴喇嘛,《慈悲的力量》。台北:聯經,1997年。
 
十四世達賴喇嘛著,丁乃竺譯,《修行的第一堂課》。台北:先覺,2002年。
 
十四世達賴喇嘛著,大谷幸三取材,江支地譯,《生命之不可思議》。台北縣:立緒,1999年。
 
十四世達賴喇嘛著,傑佛瑞.霍普金斯英文編譯,丁乃竺譯,《達賴生死書》。台北:天下,2003年。
 
十四世達賴喇嘛著,夏春梅、王惠雯譯,《邁向解脫之路》。台北:聯經,1997年。
 
十四世達賴喇嘛著,陳琴富譯,《藏傳佛教世界》。台北縣:立緒,1997年。
 
三世達賴喇嘛原著,達賴喇嘛十四世傳法,彌勒若巴喇嘛編譯,《菩提道次第簡明釋論》。台北:唵阿吽,2000年。
 
土觀羅桑卻季尼瑪著,劉上千譯,《土觀宗派源流》。香港:佛教慈慧,1993年。
 
五世達賴喇嘛著,劉立千譯,《西藏王臣記》。北京:民族,2000年。
 
月稱法師著,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台北:慧炬,1994年。
 
木村泰賢著,巴壺天、李世傑合譯,《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台北:協志,1971年。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1989年。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1989年。
 
木村泰賢著,《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1978年。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
 
王輔仁,《西藏密宗史略》。台北﹕佛教,1985年。
 
布萊恩.魏斯(Brinan L.Weiss)著,譚智華譯,《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台北:張老師,1992年。
 
米奇.艾爾邦(Mitch Aibom)作,白裕承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台北:大塊文化,1998年。
 
米胖仁波切.南開諾布等著,潘隆碩譯,《覺悟之道:大乘修心法》。台北:大手印文化,1999年。
 
西藏.瘋行者著,張澄基譯,《密勒日巴大師傳》。台北:慧炬,1992年。
 
吳汝均,《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冊。台北:學生,1996年。
 
呂太吉主編,《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1993年。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1991年。
 
周慶華,《佛學新視野》。台北:東大,1997年。
 
宗薩欽哲仁波切著,楊憶祖、馬君美、陳冠中譯,《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台北:眾生,1998年。
 
尚―克勞德•卡列拉著,洪惠嬌譯,《達賴喇嘛談末法人生》。台北縣:圓明,1997年。
 
岡波巴著,張澄基譯,《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台北﹕法爾,1980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7年。
 
林綺雲主編,《生死學》。台北:洪葉,2000年。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1999年。
 
法稱論師造,法尊譯註,《現觀莊嚴論略解》。台北﹕佛教,1978年。
 
肯內斯•克拉瑪著,方惠玲譯,《宗教的死亡藝術: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台北:東大,1997年。
 
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台北縣:圓明,1998年。
 
段德智,《死亡哲學》。台北:洪葉,1994年。
 
祈竹仁寶哲,《甘露心華:道之三主要釋義》。台北縣:圓明,2000年。
 
約瑟夫.夏普(Joseph Sharp),林宏濤譯,《體會死亡-我生命中的曙光》。台北縣:知書房,1997年。
 
殷鼎,《理解的命運》。台北:東大,1994年。
 
索甲仁波切著,黃朝譯,《生死無懼》。台北縣:圓明,1997年。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1996年。
 
索南才讓(許得存),《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
 
寂天造,如石譯,《入菩薩行》。高雄:諦聽文化,1998年。
 
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2000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94年。
 
張淑美,《死亡學與死亡教育一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1996年。
 
第一世帕繃喀仁波切教授,第三世墀江仁波切編纂,仁欽曲札譯,《掌中解脫一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台北:白法螺,2001年。
 
莊耀輝,《快樂自在―達賴喇嘛的生死智慧》。台北縣:水星文化,2001年。
 
郭于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台北:洪葉,1994年。
 
郭俊敏,《般若心經的現代意義》。台北:圓明,1996年。
 
陳又新,《藏傳佛教應成論式的源流與發展》。台北:蒙藏委員會,2001年。
 
陳玉蛟《<菩提道燈>抉微》。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難處釋》。台北:東初,1991年。
 
傅偉勳,《生命的學問》。台北:生智,1998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1993年。
 
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台北:東大,1995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1994年。
 
黃天中,《死亡教育概論―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台北:業強,1991年。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年。
 
路易斯•波伊曼著,江麗美譯,《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台北:桂冠圖書,1997 年。
 
廓諾•迅魯伯著,郭和卿譯,《青史》。台北:華宇,1988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聯經,1993年。
 
劉立千譯注,《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2000年。
 
劉悟西編,《超一法師演講錄》。台北:佛教,1978年。
 
蔡巴•貢噶多吉著,陳慶英、周潤年譯,《紅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蔡瑞霖,《宗教哲學與坐死學一一種對比哲學觀點的嘗試》。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鄭金德,《現代西藏佛教》。高雄:佛光,1991年。
 
鄭曉江,《生死終點的學問》。台北:正中,2001年。
 
鄭曉江,《生死智慧:中國人對人生觀及死亡觀的看法》。台北:漢欣文化,1997年。
 
鄭曉江,《超越死亡》。台北:正中,1999 年。
 
彌勒菩薩造頌,法尊法師譯釋,《現觀莊嚴論略釋》。台北:佛教,1978年。
 
羅莎等著,孫振青譯,《成長的最後階段》。台北:光啟,1993年。
 
羅睺羅•化普樂著,顧法嚴譯,《佛陀的啟示》。台南:和裕,2001年。
 
關大眠著,鄭柏銘譯,《佛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年。
 
覺安慈仁審訂,莊耀輝著,《This is 達賴喇嘛》。台北:中天,2001年。
 
寶法稱、妙音叢書翻譯組譯,《三主要道教授選譯》。台北:盤逸,1997年。
 
釋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台北:正聞,1991年。
 
釋如石,《入菩薩行導論》。高雄:諦聽文化,1997年。
 
釋如石,《現觀莊嚴論一滴》。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
 
釋法尊法師,《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台北:大千,1997年。
 
釋法尊法師,《阿底峽尊者傳》。台北:佛教,1997年。
 
四、 相關論文期刊
(一)論文部分(依著作筆劃排序)
王惠雯,《宗喀巴菩薩戒思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98年。
 
田若屏,《莊子「無待」思想之生命教育蘊義》。花蓮: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全明鎔,《先秦生死觀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4 年。
 
李宗興,《原始佛教之生命觀》。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紀淑萍,《在國小實施觀功念恩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福成,《論阿底峽及其菩提道燈對藏傳佛教的影響》。臺北:政大民族所碩士論文,1992年。
 
張福成,《論阿底峽及其菩提道燈對藏傳佛教的影響》。臺北:政大民族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清龍,《來果禪師的生命進路與生死思想》。南投:玄奘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02年。
 
陳碧苓,《台灣鸞書的死後世界觀—以天堂遊記與地獄遊記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慧琍,《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臺南:臺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1999年。
 
黃齡瑩,《雜阿含經的生死觀》。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潘素卿,《佛教徒的死亡觀念與生命意義之關係研究及其在諮商上的應用》。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黎滔泉,《元雜劇死亡題材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鍾國賢,《宗喀巴「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難解處的廣註」譯註》。臺北: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蘇慧萍,《老莊生死觀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二) 期刊部分(依著作筆劃、出版時間排序)
三寶無畏王,<地道建立>。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8,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木村泰賢,<因緣論之世界觀>。現代佛學學術叢刊53,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
 
木村泰賢,<業與與輪迴之研究>。現代佛學學術叢刊54,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
 
王惠雯,<宗喀巴大師的生命教育思想-道次第教授的現代詮釋>。公元二千年兩岸藏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01.8。
 
余德慧、李雪菱、李維倫,<臨終過程與宗教施為>。《生死學通訊》第五期,2001.07。
 
吳有能,<唐君毅先生死亡觀初探>。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1.01。
 
李崇信,<坐死問題與宗教探索一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生死觀的省思>。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二),1996年。
 
沈清松、傅佩榮編者,<生死與輪迴>。《哲學雜誌》第八期,台北:業強,2000.03。
 
林鎮國,<歐美學界中觀哲學詮釋史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1997.07。
 
林鎮國,<歐美學界中觀哲學詮釋史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1997年。
 
法尊,<土官呼圖克圖的四宗要義>。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7,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法尊,<「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造作、翻譯、內容和題解>。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8,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法尊,<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8,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金明求,<《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¾¾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2001.03。
 
孫效智,<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輔仁大學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2000.03。
 
張福成,<阿底峽《菩提道燈》內容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1993.07。
 
郭朝順,<無我的輪迴──佛教的輪迴思想>。《元培學報》第五期 ,1998.12。
 
郭朝順,<無我的輪迴─佛教的輪迴思想>。《元培學報》第五期,1998.12。
 
陳玉蛟,<《現觀莊嚴論》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1988.10。
 
陳玉蛟,<《菩提道燈難處釋》探微>。《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1991.07。
 
陳錫琦,<佛教淨土法門的生死教育理論與實務之研究>。《華梵學報》第6卷,2000.6。
 
傅偉勳,<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討>。收錄於《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台北:東大,1995年。
 
項退結,<一位天主教哲學工作者眼中的死亡>。《哲學雜誌》第八期,台北:業強,2000.03。
 
楊惠南,<從佛教看現代社會倫理>。收錄於《宗教與社會倫理研討會論文集》,1993年。
 
葉海煙,<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道家觀點的生死教育>。《生死學研究通訊》, 1998 .11 。
 
虞怡,<西藏佛學源流與佛教各派學說>。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7,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鄒川雄,<喚醒死亡意識―生死學作為社會批判的武器>。《生死學通訊》第五期,2001.07。
 
鄒川雄,<論宗教經典教育的「反思性實踐」―一個後傳統的宗教社會學觀點>。發表於南華大學2001 年的《世界宗教:傳統與現代性學術研討會》。
 
翠嵐,<西藏佛教思想述要>。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7,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觀>。《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2.10。
 
劉宇光,<對古典語文獻學在當代華人佛學研究中的角色問題與省思>。《正觀》第一期,1997.06。
 
慧風,<輪迴與業>。現代佛學學術叢刊54,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
 
慧幢,<修「菩提道次第」初修法門>。收錄於《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8,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歐崇敬,<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生死構造的哲學省察>。《生死學研究通訊》, 1998 .11 。
 
歐陽無畏,<西藏的喇嘛教>。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5,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蔡昌雄,<促發模式及其在臨終照顧應用的探討:以某區域教學醫院安寧病房的護理人員為例>。《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2.10。
 
蔡昌雄,<從心理治療範型論死亡悲傷輔導論題與範疇的澄清>。《生死學研究通訊》創刊號, 1999 .12。
 
蔡昌雄,<臨終精神現象本質的宗教哲學探討:一個方法論層次的省思>。《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1.1。
 
蔡明昌,<轉換學習理論與成人生死教育>。《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2.10。
 
蔡源林,<從聖戰與殉道談伊斯蘭生死>。《生死學通訊》第六期,2001.07。
 
蔡瑞霖,<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治療與生死學,有關生死學、哲學生死學及其審美問題之探討>。《生死學研究通訊》,1998 .11。
 
鄭志明,<道教之生死觀>。《生死學通訊》第三期,2000.10。
 
鄭志明,<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 1997.10。
 
藍吉富,<佛教的緣起哲學>。現代佛學學術叢刊53,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釋如石,<《入菩薩行》初品補注>。《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87.07。
 
釋如石,<《西藏度亡經》略究>。《法光學壇》第五期, 2001年。
 
釋星雲,<人死亡之後的生命怎麼樣>。《星雲法師演講集》(三),高雄:佛光,1987年。
 
釋慧開,<孔子生死觀探討>。《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1.1。
 
釋慧開,<未知生,焉知死>,收錄於《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1993年。
 
釋慧開,<生死學有關宗教層面之探討>。《全國大專院校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2000.1。
 
釋慧開,<佛教教學對現代教育的啟悟探索>。收錄於《2001年佛學研究論文集》,高雄:佛光,2001年。
 
釋慧開,<現代生死學之建構與展望>。《生死學通訊》第6 期,2002 .01。
 
龔雋,<作為思想史的禪學寫作-以漢語語境禪學研究為中心的方法論考察>。《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07。
 
觀空,<西藏佛教格魯派概觀>。現代佛學學術叢刊75,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
 
五、電子媒體資料
十四世達賴喇嘛,<宗教價值與人類社會>。西藏之頁網站, http://www.xizang-zhiye.org/b5/comp/cibei/1.html。
 
宗喀巴著,法尊法師譯,安欽胡圖克圖講解,《菩提道次第攝頌》廣譯本。網海蓮舟佛法網站,http://www.unc.edu/~zhaoj/buda/。
 
蓮花戒著,丹增嘉錯仁波切講授,《修習次第(中篇)》,中華佛典寶庫網站,http://www.fodian.net/zangchuan/zangchuan.htm。
 
孫效智,<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210.60.194.100/life2000/professer/johannes/articles/6.life%20and%20death.htm。
 
六、 外文
Tsong-Kha-Pa, 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Volume One, trans. by the Lam Rim Chen Mo. New York:Snow Lion, 2000.
 
Dalai Lama, The Way to Freedom, edited by John F. Avedon, Donald S. Lopez, Jr. New York:HarperSanFrancisco Publications, 1994.
 
Pabongka Rinpoche, Liberation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 Concise Discour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edited in the Tibetan by Trijang Rinpoche, trans. into English by Michael Richards. Boston:Wisdom Publications, 1993.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edited in the Tibetan by Trijang Rinpoche, trans. into English by Michael Richards. Boston:Wisdom Publications, 1993.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92/碩士/研究生:林士倚 

指導教授:王惠雯 學經歷八十七年/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九十五年/華梵大學升等副教授


備註 : 聯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