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4 01:17:1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4 01:14:27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3-1講)

 

CD(下)奢摩他 5-4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申二、離沈掉時應如何修 

第二、離沈掉時應如何修。如前勤修斷除微細沈沒掉舉,則無沈掉令不平等,其心便能平等運轉,若功用行是修定過,於此對治應修等捨。修次中篇云:如果我們完全的控制自己的沈沒和掉舉的話,那就不用刻意的再反覆的提醒自己說,「我有沒有在緣境呀?」那時候就不需要作了。那對初學者來講,這是很重要的,如同之前所說的。

可是慢慢的我們會察覺到說,自己不像之前一樣,反覆的產生這種粗分的沈掉,後來慢慢的細微的沈掉,也沒有像之前一樣這麼頻繁的,於是我們就可以放緩對治沈掉的功用。當自己察覺到完全沒有沈掉在作祟的時候,就不用刻意的一次再一次的提醒自己說,我有沒有在觀所緣境?所以這時候應該修學等捨。

所謂捨可以分三者,行捨、受捨還有無量捨。在此的等捨,就是屬於行捨的部分,不需要刻意的去作對治了。「若時見心俱無沈掉,於所緣境心正直住,爾時應當放緩功用,修習等捨如欲而住。」何故作行或有功用為過失耶?此由於心掉則攝錄,沈則策舉,防護修習。有時沈掉俱不現起,若仍如前防沈防掉策勵而修,反令散亂。所以一旦我們知道說,沒有沈掉來影響我們的時候,那時候再反覆的提醒自己「有沒有被沈掉所轉」的話,又更容易散亂了,所以應該不要反覆的提醒自己,就是令心安住就可以了,不需要刻意的作一些防護的作用。

如修次後二篇云:「心平等轉,若仍功用,爾時其心便當散動。」故於爾時須知放緩,此是放緩防慎作用,非是放捨持境之力。在此只是不要像以前一樣,去反覆的觀察有沒有沈掉所轉,而說了放緩,並不是說心和境的這種持有的力量放緩,不是這個意思了。心還是要把境把持得緊緊的,抓得緊緊的,這不需要放緩,這永遠都不能放緩,因為奢摩他不可能會放緩。故修等捨,非是一切無沈掉時,乃是摧伏沈掉力時,若未摧伏沈掉勢力無等捨故。

云何為捨?答:捨總有三:一、受捨,二、無量捨,三、行捨。此是行捨。此捨自性,如聲聞地云:「云何為捨?謂於所緣心無染污,心平等性,於止觀品調柔正直任運轉性,及調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隨與任運作用。」謂得此捨時修三摩地,於無沈掉捨現前時,當住不發太過功用。此所緣相,如前論云:「云何捨相?謂由所緣令心上捨,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精進。」修捨之時,亦如彼云:「云何捨時?謂止觀品,所有沈掉心已解脫。」如是引發無過三摩地法,是依慈尊辨中邊論,如云:「依住堪能性,能成一切義,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及沈沒掉舉,不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其所緣,覺了沈與掉,為斷而作行,滅時正直轉。」其依住者,謂為除障品發勤精進,依此而住,於此能生心堪能性勝三摩地。此能成辦勝神通等一切義利,是神變之足或是所依,故說「能成一切義。」

云何能生此三摩地?三摩地這種的奢摩他,怎麼發起呢?也就是說到了,斷除五種的過失,由八種的對治力,所以勤修八行,由此因生。五過失,是哪五個過失呢?第一、謂加行時懈怠為過,這樣就不會加行修學三摩地了。謂為斷除五過失故,勤修八行從此因生。五過失者,謂加行時懈怠為過,於三摩地不加行故。

二、勤修定時忘失教授是其過失,若忘所緣心於所緣不能定故。第二種是忘失,忘失的意思就是,不知道什麼是細微的沈沒,細微的掉舉的話,就無法察覺了。所以還沒有正修奢摩他之前,要先了解到修學奢摩他的過程當中,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這種的教授要記得清楚,這是一者。還有另一者,就是心去緣善所緣的時候,對於所緣的內涵不能忘記,這樣的話心就沒有辦法緣取了。就像是如果要去緣無常的話,無常的內容忘記的話就無法緣取了,空性的內容也是如此。

第三、已住定時沈掉為過,第三就是沈掉的過失,這是五過失裡面的第三過失。彼二令心無堪能故。

沈掉生時不作功用是其過失,以此不能滅二過故。第四個過失是什麼呢?我們沈掉發生的時候,沒有去對治的話,又是另外一種過失。因為你不去對治沈掉的話,沈掉不會自己消失的,所以第四個過失,就是不對治沈掉的過失。

第五、離沈掉時行思是過,也就是說沒有沈掉的話,還刻意的去對治沈掉,又容易散亂了,如同之前所說的,應該修等捨,所以又是對治的過失,這是第五者。第四者是不對治的過失,第五者是對治的過失。

修次等說沈掉二過合一為五,所以又說了五者,各分別是六過失。如果沈掉這二者是個別分開的話,那就是六種過失了,若對治此等為八斷行,那八者對治是那對治呢?對治懈怠有四,謂信、欲、勤、安,由這四者來作對治。對治忘念、沈掉、不作行、作行如其次第。第五個對治力是什麼呢?念。第六個對治力就是覺了沈掉之正知,第七個對治是作行之思,第八是正作之捨。

如其次第謂:念,覺了沈掉之正知、作行之思、正住之捨,廣說如前。此即修定第一教授,故蓮華戒論師於三篇修次及餘印度諸大論師,於修定時皆數宣說。道炬論釋於修止時亦引宣說,道次先覺亦皆說其粗概次第,然見樂修定者,猶未了知應如何修,故廣決擇。此乃一切以念正知遠離沈掉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教授,不應執此是相乘別法,非咒所須,這以上所說的,奢摩他的一種修行內涵,都是大小乘,內外共同的一個教授,並不是說金剛乘的一個無上法,不是的!無上瑜伽續中亦說是所共故。如三補止初章第二品云:「斷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謂住遠離,住於離欲,住於滅盡,由正斷成,由彼欲故而正修習,非極下劣及太高舉。」於勤觀心三三摩地亦如是說,前說正定妙堪能性,是神變等功德所依,猶如足故名為神足。辨中邊論釋等說成此定略有四門,謂由猛利欲樂所得及由恆常精進所得。由觀擇境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進三摩地、觀三摩地。若心宿有三摩地種,依彼而得心一境性,名心三摩地。極下劣者謂太緩慢,太高舉者謂太策勵,義為離彼二邊而修。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終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

午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

未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未二、由六力成辦

未三、具四種作意

未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在此就說到九住心、六力,還有四種作意,這是很重要的部分。(376頁)初中九心:一、內住者,謂從一切外所緣境攝錄其心,令其攀緣內所緣境,莊嚴經論云:「心住內所緣。」一開始我們在修禪的時候,都是屬於內住狀態。內住的象徵是什麼呢?我們會發現有許多的妄念,這代表說我們有在修內住了。一般如果沒有修禪,沒有刻意的來注意的話,我們不會發現到說自己的散亂是多麼的危險,自己的妄念是多麼的恐怖,多麼的繁多。可是當一旦修禪的時候就知道說,要緣這個所緣境,所以我們才會察覺,啊!原來我們很容易轉移焦點,很容易內心隨著散亂,或者是掉舉,沒有辦法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會被我們所察覺。這個就是因為修內住的緣故,而產生的一個象徵,所以會覺得說有眾多的妄念,會有這種的感覺。這是第一內住。

二、續住者,謂初所繫心令不散亂,即於所緣相續而住,如云:「其流令不散。」因為之前在內住的時候,看到自己內心的掉舉,還有沈沒是還好,但是最主要是掉舉非常的強烈,所以一直想盡辦法,把已散亂的心、流失的心,再次的抓回來,緣原有的所緣境上。反覆的這樣去作的時候,慢慢的心不像以前一樣,沒有辦法在一個所緣境上,住得像現在這麼久,而且不會馬上的流失,這時候叫做續住。所以這時候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會有一點好像獲得歇息,獲得休息的感覺,這是第二續住的象徵。

三、安住者,謂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還復安置前所緣境,如云:「散亂速覺了,還安住所緣。」這樣反覆的去觀修之後,之前在續住的時候,雖然我們於所緣境上心安住的時間,雖然會比內住的時候還要來得長久,可是散亂時候沒有辦法馬上的察覺,可是在安住的時候就能夠馬上察覺。所以它基本上,心大部分的時間,是緣在所緣境的,只是偶而會隨著散亂突然飄出去,或者流散出去而已,但是這時候會以正念、正知,馬上把它抓回來。這種就好像是一大群的羊,突然間有兩三隻的羊往外跑走,所以這牧羊人會把這兩三隻跑走的羊,馬上抓回來到羊群裡的感覺是一樣。

四、近住者,修次初篇說:前安住心是知散斷除,此近住心是散亂斷已,勵力令心住前所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從廣大境數攝其心,令性漸細上上而住。如云:「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聲聞地說:「先應念住,不令其心於外散動。」謂起念力,令不忘念於外散動。這時候在第四個近住者的時候,幾乎內心不會往外散亂了,也就是說,我們要緣什麼,它幾乎都會在這個所緣境上,所以這時候的止住力就比較堅定,可是卻會有沈沒的危險,所以這時候要特別注意沈沒。

五、調伏者,謂由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悅,如云:「次見功德故,於定心調伏。」聲聞地說,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先應於彼取其過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在第五調伏者的時候,因為我們之前在第四近住者的時候,內心就能夠緣善所緣,而且不會散亂了。所以在第五調伏者的時候,因為它安住在這所緣境上,這個止住的力量非常強大,所以內心很容易往內收攝的,它不太往外流失。所以這時候,我們之前察覺到有沈沒了,但是那時候的沈沒是粗品的沈沒,可是在第五調伏者的時候,會有中品還有細品的沈沒,所以這時候要發起強烈的正知力量,去專門對治中品、還有細品的沈沒。

六、寂靜者,謂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止息不喜,如云:「觀散亂過故,止息不欣喜。」聲聞地說,由欲尋思等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能擾亂心,先應於彼取其過患,於諸尋思及隨煩惱不令流散。透過第五調伏者,對治了中品還有細品的這種沈沒之後,於是在第六寂靜者的時候,就比較不會有沈沒產生了。可是這時候,又會產生非常細微的掉舉,也就是心雖然是安住在所緣境上,沒有往外流失,可是好像有一點動搖、恍動的這種感覺,所以由細微的掉舉的作用,所以使心的安住力沒有辦法很堅定、很穩定,所以這時候又要以強烈的正知,來對治這種細微的掉舉。

377頁)七、最極寂靜者,謂若生貪心、憂慼、昏沈、睡眠等時,能極寂靜,如云:「貪心憂等起,應如是寂靜。」聲聞地說,由失念故,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隨生尋斷,能不忍受。在九住心的第七者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再生起沈掉了,雖然不會生起沈掉,可是這時候,我們必須要發起對治作意,也就是要時常的、還是要去看自己的心有沒有被沈掉所轉,這時候正念和正知的這種對治作意,還是需要有的。雖然這時候的沈掉沒有辦法傷害我們,可是我們還是要去觀察。

八、專注一境者,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如云:「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運轉。」又如聲聞地云:「由有作行令無缺間,於三摩地相續而住,如是名為專注一趣。」第八心名專注一趣,即由此名易了其義。在第八者的時候,一開始我們要緣所緣境的時候,需要刻意的去想說,我要緣這個所緣境,那個時候我們需要發起這種對治作意。除此以外,一旦心安在這個善所緣上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進入狀況之後,就不需要去思惟說,有沒有沈掉所轉了,這時候就不需要再去作這種思惟了。也就是還沒有進入狀況之前,我們需要去仔細的去思惟,可是進入了禪定的這種,也就是進入狀況之後,我們就不需要刻意的來作觀察了,所以叫做專注一趣。一開始的時候專注,可是一旦進入狀況之後就不需要了,我們就可以放手,讓自己的心隨著境所轉。

九、平等住者,修次中說,心平等時當修等捨。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由修專注一趣,能得自在任運而轉。如論云:「從修習不行,」聲聞地說名等持。如云:「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篇所引,如云:「此奢摩他道,是從般若波羅蜜多等所說。」在第九住心的時候,是完全不需要專注,只要內心一想要緣什麼,就自然馬上很容易的,就能緣住這個善所緣,而且要緣多久都有辦法緣多久,這就是第九住心,平等住,這時候就不用任何的對治作用了。

九住心是未生起奢摩他之前的一個流程,九住心由什麼來成辦的呢?是由六力來成辦的。所以在此有說到:

未二、由六力成辦

第二、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由哪力而去成辦何心呢?此等能成何心者,由聽聞力成內住心,謂唯隨順從他所聞,於所緣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非自數思數修習故。這是聽聞力來成辦第一內住。由思惟力成辦第二、續住心,謂於所緣先所住心,由數思惟將護修習,初得少分相續住故。由憶念力成辦第三安住、第四近住二心,謂從所緣向外散時,憶先所緣於內攝錄,又從最初生憶念力,從所緣境不令散故。由正知力成辦第五、調伏,第六、寂靜二心,謂由正知了知諸相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令於彼等不流散故。由精進力成辦第七最極寂靜、第八專注一趣,雖生微細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亦起功用斷滅不忍,由此因緣,其沈掉等不能障礙妙三摩地,定相續生。由串習力成辦第九住心、等住心,謂於前心極串習力,生無功用任運而轉三摩地故。

無功用任運而轉,就是不需要去對治,不需要刻意去作些什麼了,你只要很自然的放手的,一開有個念頭想說「我要緣什麼?」只要心想要定住在這個所緣境上,它就能夠自然的,你就放手讓心去緣這個善所緣,所以完全不需要刻意的想去防護什麼,因為那時候完全沒有沈掉的障礙了,此等是如聲聞地意,雖見餘處亦作餘說,然難憑信。

378頁)若得第九住心,譬如讀書至極串熟,最初發起欲誦之心,雖於中間心往餘散,然所讀誦任運不斷,就像我們在讀經文的時候,如果天天讀這個經文的話,雖然我們心沒有在經文上,可是我們嘴巴會一直唸經文,這是因為串習的緣故。所以同樣的道理,對禪定的串習的力量,在第九住心的時候,只是想說,我要使心安住在這個所緣境上,它就自然的心就安住在這個所緣境上,心就不會再動搖了。如是初念於所緣境,令心住已,次雖未能一類相續依念正知,然三摩地能無間缺長時流轉,可是,這時候的三摩地是無間缺的、長時間,在此長時間是隨意的,要緣五個小時起來,有緣六個小時,之後六個小時起來,隨心所欲了。由其不須功用相續恆依念知,不須要刻意的去防護沈掉,相續恒依念知,故名無加行或名無功用。

可是要生此第九住心,能生此者,先須一類功用依念正知,要產生無功用之前,必須要刻意的去對治沈掉,要去依賴著正念和正知才有辦法。所以由正念和正知,令沈掉等諸障品法不能障礙。生三摩地經極長時,此即第八住心,此與第九雖沈掉等三摩地障,不能為障,二心相同。在第八住心和第九住心的時候,是確定不會有沈掉來障礙的,只是在第八住的時候一開始要專注,第九住心的時候一開始都不用專注,就像輕鬆、自然的就能夠安住。

可是這專注一趣的第八住心要生起之前,必須要無間斷的依賴著正念和正知,故名有行或有功用。然於此心必須無間依念正知,故名有行或有功用。能生此者,須於微細沈掉等法,隨生隨除而不忍受,故須第七心。故須依賴第七住心。

第七住心要生起的時候,必須要去了知,諸惡尋思還有煩惱散亂等過患,要有非常強而有力的正知而來觀察,還有正念令心不流散,所以必須要透過第五,還有第六二心。可是這個強而有力的正知和正念,為了能夠成辦的緣故,在生起之前,必須能夠馬上的知道,當我心隨著沈散所轉的時候,心馬上去察覺。生第七心,須先了知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散亂過患,由有力正知於彼等上觀察令不流散,故須第五及第六心,此二即是有力正知所成辦故。能生此者,須於散失所緣境時速憶所緣,及須最初從所緣境念不令散,故須第三及第四心,可是要成辦第三和第四住心的時候,以此二心即彼二念所成辦故。又生此者,須先令心安住所緣及令住已相續不散,故先生初、二種心。所以必須先發第一,還有第二住心。所以宗大師以還滅的角度來作這個解釋,解釋得非常得好,非常得圓滿,我們就可以對九住心,產生整體的概念。也就是修禪的時候,我們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那時候應該如何的去對治。或者是沒有沈掉的時候,應該要去依止無功用運轉的這種對治。

379頁)如是總謂,先應隨逐所教授,善令心住。在這一段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確實是簡明扼要,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一段,給它背下來的話,對修禪是絕對有幫助的。所以次如所住數數思惟,令略相續將護流轉。次若失念心散亂時速應攝錄,忘所緣境速應憶念,次更生起有力正念,於所緣境初不令散。若已成辦有力憶念,又當生起猛利正知,觀沈掉等能從所緣散亂過失。次當起功用力,雖由微細失念而散,亦能無間了知斷截。既斷除已,令諸障品不能為障,定漸延長。若生此心策勵修習得修自在,即能成辦第九住心,無諸功用勝三摩地。所以從「數數思惟」,一直到「無諸功用勝三摩地」的這一段話,如果我們能夠背下來的話,在修禪的時候,反覆的去思惟,上述所說的內涵,是絕對有很大的利益。

是故未得第九心前,修瑜伽師須施功用,於三摩地安住其心,得九心已雖不特於住心功用,然心亦能任運入定。雖得如是第九住心,若未得輕安,如下所說尚不立為得奢摩他,何況能得毗缽舍那。然得此定,可是獲得第九住心的時候有無分別,然獲得第九住心,就是然得此定,在此的「然得此定」是指第九住心。第九住心的時候無有分別,因為它不會隨著沈掉而轉,所以它也沒有刻意的去想什麼,也沒有刻意去想善,也沒有刻意去想惡,他就內心安住於所緣的境上,所以無有分別,而且又安樂,而且又看得非常清楚光明而嚴飾者,有無分別安樂光明而嚴飾者,所以很多人誤認為,在此已經生起了根本定了,誤為已生根本後得共相合糅無分別智,好像是很高的證量一樣。尤其是什麼呢?尤有眾多於聲聞地所說第九住心,誤為已生無上瑜伽之圓滿次第者,那真的是太愚昧了,這才是第九住心而已,連奢摩他都還沒有。可是因為會有這種未曾有過的感受,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已經到最高境界了,或者是無上瑜伽部裡面的圓滿次第了,下當廣說。

未三、具四種作意 

之前說了九住心、六力之後,現在說第三具四種作意。如聲聞地云:「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二有間缺運轉,三無間缺運轉,四無功用運轉。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此說初二心時,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轉作意。此說初、二心時,應該要策勵的緣故,而說到了有力勵運轉作意,因為那時候,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非常積極的,以正念和正知去對治沈掉,所以非常積極的緣故,所以叫有力勵運轉作意。

次五心時,那時候從第三住心到第七住心這五心的時候,因為之前積極的對治沈掉了,所以這時候沈掉的力量減少。由昏沈掉舉故,中有間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沈掉力量減少的時候,觀察正念和正知的力量就可以稍微緩一點,就不需要像第一住心和第二住心一樣,這麼樣的強烈了。但是這個時候,卻有沈掉的一個障礙,或者間斷,所以叫有間缺運轉作意,因為有沈掉在的緣故。第八心時,昏沈掉舉不能為障,能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可是在第八住心的時候,沈掉不會生起了,所以叫做無間缺運轉作意。第九心時既無間缺,又不恆常勤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意。在第九住心的時候,不只無有間缺以外,而且完全不需要去專注,完全不需要去依止任何的對治功用,所以叫做無功用運轉作意。

在此有人問到:(380頁)若爾初、二心時,亦有有間缺運轉,中五心時亦須力勵,因為在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的時候也有沈掉,為什麼在中間五心的時候才說有間缺運轉作意,而且第五心的時候也必須力勵的來對治啊?云何初、二不說有間缺運轉作意,於中五心不說力勵運轉作意?所以為什麼在中間五心的時候,不說有力勵運轉作意呢?而在初二的時候,為什麼也不講說有間缺運轉作意呢?

宗大師在此回答說,於中五心不說力勵運轉作意?答:初、二心中心入不入定,後者極長,中間五心住定時長,故於後者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前者不爾。故雖俱有力勵運轉,然間缺運轉有無不同,故於力勵運轉作意,未說中間五心。如是住前所說資糧,恆依精進修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若略修習一次二次,還復棄捨所修加行,必不能成,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由無間瑜伽,精勤修靜慮,如數數休息,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未得勝勿捨。」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