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23:05:2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1/08 23:03:57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二之二 甘丹赤巴2010

宗喀巴大師造 甘丹赤巴尊者講授﹝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壬四、既皈依已,所修學之次第(分二)

癸一、別學(分二)

子一、應遮之學處

子二、應修之學處

癸二、共學

子一、應遮之學處(108頁)

既皈依已,所修學之次第」,這個部分附帶的科判當中分二:一「正文」,二「破除錯誤的觀念」。第一個部分「正文」當中分二:一「別學」,二「共學」。別學中分二:一「應遮之學處」,二「應修之學處」。首先「應遮之學處

如《大涅槃經》云:「誰皈依三寶,彼為正近事。永不應皈依,諸餘天神等;皈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亦皈依僧伽,不與外道住。」此中有三一、皈依了佛,不皈依諸餘天神。二、佛依了法,斷除傷害有情三、皈依了僧,不與外道共住。

其中初者,於勇武遍入天等世間天神,尚不執為究竟皈處,況諸鬼道山神、龍等?這當中「勇武」指的就是大自在天。對於大自在天,或者是遍入天等世間的天神,如果這些世間的天人們,都沒有辦法成為是我們究竟的皈依處的話,更何況是在惡趣的鬼道的山神,或者是畜生道的龍王等。這些有情的階位,牠本身就是屬於惡趣的眾生。如果連善趣的大自在天王,都沒有辦法成為是我們究竟的皈依處,更何況是在惡趣的這些有情?

此復不可不信三寶,皈信彼等;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可以不相信三寶,而反過來去皈依其他的有情。若因現前些許如法事務,而尋彼等作為助伴,則無不可。如果在短時間之內,我們想要成辦一些如法的事情,而尋求彼等的協助的話,這個時候他可以以協助、以助伴的角色來幫忙我們。但是在幫忙我們的期間,我們也不能夠把他們認定為是我們究竟的皈依處。譬如尋求施主作為生活助伴、指望良醫為其療病。第二、於人及畜牲等,捶打、束縛、禁閉、穿鼻、不堪負重強令負載等,由意樂、加行作損害者,皆應斷除。第三,不與不信三寶為皈依處而毀謗者相順而行。

子二、應修之學處(分二)

丑一、敬佛像

丑二、敬佛經

丑三、敬僧寶

丑一、敬佛像109頁)

佛之塑、畫形像,不管是塑像,也就是立體的佛像;或者是畫像(也就是平面的佛像),好壞為何,悉皆不應譏毀,不管它所呈現出來的面貌莊嚴與否,不管它的材質是不是很珍貴的,我們在面對佛的這些佛像時,都不應該嘲笑或者是毀謗,置塵險處,也不應該將他們放置在很骯髒的地方,作扺押等,也不應該把佛像拿來當成抵押的物品。不敬、輕毀皆應斷除;應當等同大師,執為可敬之田。我們在面對這些佛像的同時,就應該是等同面對導師釋迦世尊,而把他認定為是值得我們恭敬的對象。親友書》云:「縱由木造善逝像,智者亦應敬供養。」

接下來,《律分別經》云:劫毗羅摩納婆,於有學、無學僧眾,說十八種不同惡語,謂云:「汝等象頭,豈能了知是法、非法?」等,後感生為有十八種不同頭形之摩羯陀魚。自迦葉大師時至釋迦國王間,住畜生道。這個公案,相信你們在座的各位應該都有聽過。

律染事經》中云:拘留孫佛入涅槃後,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二次譏云:「如此大塔,不知何日方能完竣?」後善成已,心生懊悔,將其工錢造一金鈴,掛於塔上。其後感得容貌醜陋、身形矮小、聲音美妙,名具妙音。故於佛像不應說言:「此如彼者。」所造佛像,不因質善、量多,而作譏毀及遮止等。我們對於所要作的這些佛像,不可以因為它的質地是非常的珍貴,或者我們所要作的量非常的多。而對於,比方說別人他要造很多的佛像,而且他花很多的錢,找了最好的材質來作這些佛像,而且他的數量是非常多的,當我們看到別人這樣作的時候,應該是心生隨喜,而不是以嘲笑或者是諷刺的方式,或者是叫別人不要這樣去作的方式來告訴別人,我們應該以隨喜的方式,來隨喜他人的功德。

傳說大瑜伽師文殊像於阿底峽尊者前,請觀視云:「此像好壞如何?若善,可將絨巴噶格瓦所供四錢金授予購取。」阿底峽尊者答云:「至尊之像無有不善,然其師工中等。」說已置頂;於所造一切佛像,亦如是行。

丑二、敬佛經111頁)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正文」,第二個部分,「先賢們的作法」。首先第一個部分,於四句偈以上之法,亦應斷除不敬;斷除抵押經卷、作為貨物、放置地面及塵險處,與鞋合持及跨越等,視如法寶而作恭敬。

第二個部分,『先賢們的作法』。傳說格西慬哦瓦,若見有持經典來者,合掌起立;其後雖不能起,然作合掌。又阿底峽尊者至阿里時,有一咒師不至彼處聞法。後聞尊者見一文書,以齒污垢沾其經書,心生不忍,而云:「嗟乎,不可!不可!」是故咒師生信,遂至彼處聞法。夏惹瓦云:「我等於法任何玩笑,無所不作。然不敬法及說法者,乃是毀壞智慧之因。現在愚蒙,如此已足,若愚過此,更有何能?」這一點是我們平常非常容易犯的一件事情。我們現今之所以會如此的愚癡,沒有智慧,這是因為我們對於法,或者是說法者沒有辦法生起恭敬心,由於不恭敬法及說法者,所以我們感得了愚癡的果報。「現在愚蒙,如此已足」我們現在已經夠愚癡了,其實這樣就已經夠了,如果比現在更愚癡的話,「更有何能」那我們還能作什麼事情呢?

丑三、敬僧寶

於諸僧眾,或於僅持出家相者,不應辱罵、毀謗。於一切種不應說云:「汝等、我等。」而分宗派,視如怨敵;應當等同僧寶,而作恭敬。《勸發增上意樂經》云:「欲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前面的兩句話,有特別的提到,如果你想要獲得功德,你想要獲得成就的話,就不應該刻意的去觀察他人的過失,或者在平常不斷的去批評他人。如果你批評他人,觀察他人的過失,你想要在內心當中生起功德,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講到了,「欲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驕是諸放逸之本,永不輕視劣比丘,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聖教次第。這個地方有提到,「一劫不能得解脫」如果我們輕視出家的比丘,更進一步的去毀謗比丘的話,這時候我們在一劫的時間當中,縱使你再勤於修法,都沒有辦法獲得解脫。所以這個部分,也就是這個偈頌當中有特別的提到,我們不應該刻意的去觀察他人的過失。這一點我們在之前「依師軌理」的時候,我們也有為各位介紹到,我們不應該刻意的去觀察善知識,或者是我們上師的過失。這個地方更進一步的提到了,除了上師以外,我們也不應該刻意的去觀察,我們周遭有情他們的過失。

接下來,「先賢們的作法與利益」。格西敦巴大瑜伽師,於行路中見碎黃布,皆不跨越,抖置淨處。如此行儀,應當效學。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於已,亦將生起極大恭敬,如《三摩地王經》云:「造作如何業,將得如是果。」我們是如何的恭敬三寶,造作了這樣的一種業,所感得的等流果,是什麼樣的果呢?別人(也就是其他的有情),也會以相同的方式來恭敬我們。相同的,如果我們對於三寶都沒有辦法生起信心,沒有辦法生起恭敬心的話,這樣的等流果就會成為是其他的有情眾生,也不恭敬我們的。

癸二、共學分六:

    子一、隨念三寶之差別及功德,數數皈依

    子二、隨念大恩,恒勤供養,嚼噉前之新食亦應供養

    子三、隨念大悲,亦應安置其餘眾生於此

    子四、任作何事、有何目的,皆應供養三寶而作祈請,棄捨世間其餘方便

    子五、由知勝利,晝三、夜三應行皈依

    子六、下至嬉笑乃至命危,亦應守護不捨三寶

子一、隨念三寶之差別及功德,數數皈依113頁)

數數思惟如前所說,內、外道及三寶當中,相互之差別及其功德。

子二、隨念大恩,恒勤供養,嚼噉前之新食亦應供養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十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們平時都應該要作供養」。自身所有一切善樂,皆應了知是三寶恩,應以報恩意樂而作供養。我們平常所擁有的這一切美好的事物,不管是我們身上所穿的衣服,或者是我們所吃的飲食等等,我們都應該了解,這是透由三寶的恩,讓我們造作了業善之後,而感得的一種善果。所以我們要以一種報恩的心態來作供養,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僅以少許之力,便能圓滿資糧。」恒時須受用飲食故,爾時若以新食先行供養,無有間斷,則以少許之力亦能圓滿眾多資糧。是故,任其受用何物,下至淨水,應當皆以新物衷心供養。

第三個部分,「不清淨的供養」。此復,夏惹瓦云:「非以糕之青處、菜葉黃處,是須擇其妙者而供。現今之人,供新茶時,如指彈塵,唯供少許,不成供養。」這個地方就有特別的提到,我們在供養的時候,應該把最好的東西拿來供養,而不是把自己都不吃的食物拿出來供養。甚至現今有很多的人,在供茶的時候,他都懶得拿一個杯子,然後把裡面供滿了茶,然後拿到佛桌上去供佛。所以他在供茶的時候,有時候就是把手指放到茶杯裡面,沾一點點的茶,然後以彈指的方式,往天空當中撒去,並且嘴巴還念「嗡、啊、哞」的這三個字,表示自己很有恭敬心,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供養諸佛。其實如果你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供佛的話,你的行為就代表了,你自己本身是沒有恭敬心的。如果我們在修密法的時候,供內供,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供養,這是有它的目的,所以這不包含在內。如果我們平常是在供茶的時候,如果你有能力,你就應該再拿另外一個杯子,把茶倒到杯子裡面,拿到佛桌上面去供。而不是以手放在杯子裡面,以彈指的方式來作供養,這樣的一種供養方式是不正確的。所以這個地方提到的是,不清淨的供養。

接下來第四個部分,「恭敬供養之理」。譬如有一沃田,應播種時而不播種,任其荒蕪,不宜如此;如果有一塊田非常的肥沃,但是我們在應該播種的時間點,並沒有播種,而任其荒蕪,這樣的話實在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如是,相同的道理,於能生起現今、後世一切善樂之最勝福田,四季一切時中,無有間斷,應播一切善樂之種。對於能夠生起現今、後世一切安樂的最勝福田,也就是三寶,我們在面對他的時候,他是不分春、夏、秋、冬任何的時間點,我們都能夠對他作供養。「應播一切善樂之種」所以對於這一塊福田,在任何的時間點,沒有間斷的,我們都應該播下這個善樂的種子,才能夠感生善樂之果。於此復應如經所說:「應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極為可惜。

第五個部分,「要精進供養」。是故,視最勝田尚不如尋常之田,此是我等無賢善相,故一切時,應當精進供養三寶。如果在我們的心裡面,三寶這一塊殊勝的福田,我們在面對他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他還比不上一塊普通的田,這表示說我們是沒有善根的一個人。因此對於在任何的時間點,我們都應該精勤的供養三寶。

第六,「如此供養便能獲得增上生和地道等功德」。正文當中:若如是行,於殊勝田所造善根之力,由此於諸道次慧力增長。故於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至極微劣之時,依福田力是要教授。前面的這幾句話,講的就是我們的現狀。我們在聽聞法義的時候,沒有辦法牢記法義的內容;在思惟法義的當下,也沒辦法了解這當中的法義為何?再更進一步想要修的同時,我們的心相續中,很難生起地道的種種功德。我們的慧力是非常的微劣的,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依福田力是要教授」最好的教授,就是透由不斷的供養三寶,累積福德,來增長我們心續當中的福智二種的資糧。

第七個部分,「供養的大小等差別,關鍵是在於我們的心。」又如說云:「供養亦復不在其物,而在自之信心。」如果我們有信心的話,我們出門在外,不管是山或者是水,我們所看到的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拿來作供養。但是我們絕大部分的人不是沒有想到,就是對於三寶沒有辦法生起信心,所以當我們看到這一切美好的事物時,我們都會忽略掉供養的這一點。而實際上供養,並不是你一定要拿出東西來作供養,它才叫做供養。「供養亦復不在其物」供養真正的關鍵,並不是在你所供養的這個東西,「而在自之信心」而在於你內心當中,是否能夠對於你想要供養的境界生起信心。

若有信心,曼達、淨水、無主所持諸供物等,皆可供養。如果你有信心的話,就連我們平常所念的供養曼達文,或者是一杯乾淨的水,或者是沒有主人的這些物品,我們都可以拿來作供養。是故雖無財物,應如是行;若現前有而不能捨,並云:「我無福德極貧窮,諸餘供財我悉無。」如果你明明有這些供品,但是你不願意施捨、你不願意布施,而且還說:「我無福德極貧窮,諸餘供財我悉無。」你反而說,我因為沒有福德,所以我非常的貧窮,所以我並沒有辦法拿出東西來供養的話,此者等同博朵瓦云:「於一穢螺碗中,略置少許香草,說云:『檀香冰片妙香水。』此是盲者欺眼明者。」前面的這段文,它就有如同是博朵瓦所說的,我們在一個非常骯髒的容器裡面,然後放了少許的香草,這時候把它拿來供養三寶,並且在三寶的面前跟他講說,我現在供養你的這個東西是「檀香冰片的妙香水」,我把這個東西拿來供養您。「此是盲者欺眼明者」這當中的「盲者」指的就是我們,三寶是眼明的。如果我們拿這種東西來供養三寶,並且在他的面前,以這種方式說出「檀香冰片妙香水」的話,這不等於就是欺騙三寶嗎?但是明明眼盲的人是我們,我們還自以為聰明,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欺騙眼明的三寶,其實這都是很愚癡的一種作法。

第八個部分,「隨學先賢用無諂的供品」。又如樸穹瓦樸穹瓦一開始在供養的時候,由於他相當的貧窮,所以他並沒有非常殊勝的供物,可以拿出來供養。所以一開始,「我於最初供養香草,氣味辛辣;次供四種混合之香,氣味芳香;現今則供沈水香及嘟嚕迦等,氣味香馥。」所以他的供品是越來越殊勝。若嫌微劣而不供者,則一生中唯是如此;如果你覺得,「並沒有什麼好的東西,可以拿出來供養。」以這樣的一種心態,然後放任自己不作供養的話,你一生當中也只不過就是如此罷了。若從微少生起殷重,則能漸得上妙,是故應如此師行儀而作修學。如果我們能夠從小的地方,雖然只是微小的供物,但是我們能夠小心、謹慎來作供養的話,以此所累積的福德,就能夠讓我們感得擁有殊勝的供品,能夠拿來供養三寶。所以我們在供養的時候,應該效法樸窮瓦的這種方式,他的行儀而來修學。傳說此師每配一次,須用 二十二兩 黃金之香。

接下來第九個部分,「以獲得資具自在的菩薩作供養的方式,來破除錯誤的說法。」若得資具自在之大菩薩,尚化眾多俱胝之身,一一身中,又各化現百千等手,往一切剎,經無量劫,供養諸佛;則以少許相似功德,便生喜足,而云「我不於此希求菩提」者,是於正法不求甚解,胡言亂語。如果就連獲得資具自在的菩薩們,他在獲得了種種殊勝的功德之後,都會化現百千億化身,並且往佛所住的佛國淨土,花很長的時間願意來供養十方諸佛的話。如果連菩薩們,都願意如此來作供養,那更何況是我們?但是現今有很多的人他會覺得「我是一個修行人,我只要負責修行就好了,供養的這種事情,其實不要供也罷,因為有沒有供養好像也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甚至他覺得心續當中,已經生起了某一些的功德,他以此為滿足,而提到說:「我不以此希求菩提。」他會覺得「我的目標,又不是獲得圓滿的菩提,為什麼我要來作供養?」「是於正法不求甚解,胡言亂語。」其實如果你是以這樣的一種心態來作詮釋的話,其實這就表示你對於正法的內容是不了解的。

第十個部分,「以其他的廣大供品,供養的道理。」應如《寶雲經》中所說而行,如云:「聽聞經中所說一切廣大供養、承事,應以最勝增上意樂,而將彼等衷心迴向諸佛、菩薩。」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