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0:47:1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3 20:46:07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4-1講)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

CD(中)共中士道 5-1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炬論》於中士道的時候有說到「背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下士夫或共下士夫之前認為獲得後世的增上生,這是最究竟的意趣,但是事後知道,原來縱使是人天的增上生,仍然是業和煩惱所帶來的,畢竟還是在生死輪轉裡面,沒有辦法真正的脫離。所以下士夫認知其意之後「背棄三有樂」,完全的放棄世間所有一切的,無論善趣和惡趣,凡是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一切都是放棄。「遮止諸惡業」中士夫不只遮止三有樂以外,同樣的一切的惡業,還有惡業的主因,煩惱和煩惱的主因這個根本無明,也跟隨著遮止,一併的遮止。為了什麼呢?「但求自寂滅」為求自己的寂滅,寂滅就是完全消滅讓我們墮入輪迴的因緣。墮入輪迴的因緣完全被消滅的緣故,我們才有辦法真正獲得永恒寂滅痛苦的安樂境界。以這個為追求的目標,追求的方向,「彼名為中士」這稱為中士夫,此道稱為中士道。現在可以看《廣論》裡面有說到: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152頁)如是隨念當死及思死後墮惡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次由共同歸依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雖然透過對於惡趣,還有業果的種種思惟,後世的善趣我們想要去獲得,也可以真正的得到後世的增上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喜足,但是我們不要以此而感到滿足,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厭捨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緣而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於此中,須修中士之意樂。不要忘記了,我們最究竟的果位是到了上士道,去成辦一切遍智,所以不應為了共下士而感到滿足。還要發起共中士,來厭捨生死一切事,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真正的生起大菩提心,進入上士道,成就一切遍智。

所謂雖得人天勝位,然仍未能出於行苦,若即於此執為樂性,實為顛倒。雖然我們獲得了人天增上生的功德,但是仍然還在行苦當中,如果我們真把它看為是快樂的實性的話,那是顛倒執,故於真實全無安樂,以實性來講,它並沒有真正獲得安樂,就像我們現在都獲得了人身,我們現在都具有暇滿身,可是真正永恒安樂了嗎?沒有。其後定當墮諸惡趣邊際惡故,而且隨著業和煩惱所轉的緣故,所以我們後世絕對還會墮落於三惡趣的。譬如有一無間定當墮於懸險,現於險崖暫為休息。我們現在只是在懸崖旁邊,暫時獲得歇息而已,這就是我們在輪迴當中的處境。

入行論云:「數數來善趣,數受諸安樂,死後墮惡趣,常受極大苦。」弟子書中亦云:「諸常轉入生死輪,而於暫憩思為樂,彼定無主漸百返,漂流等非等諸趣。」故於善趣亦當厭患,所以縱使是獲得了增上生,我們也要去思惟增上生的過患。因為增上生畢竟還是行苦的性質之一,所以要對行苦思惟過患,猶如惡趣。如同像之前共下士道的時候,思惟惡趣的過患般,在此我們要反覆的去思惟增上生的過患。

四百論云:「諸智畏善趣,等同那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無。」真正的一個智者,他看三界任何一處的時候,都跟看到地獄的痛苦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差別,因為一切都被業和煩惱所轉的緣故,無有自在。攝功德寶中亦云:「諸具貪生死意恆流轉。」弟子書中亦云:「如如於諸趣中起樂想,如是如是癡闇極重厚,如如於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癡闇極微薄。如如修習淨相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熾然。如如修習不淨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殄息。」此說從無始來,執著三有盛事為樂,增益串習諸淨妙相。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淨相彼等便息,若不修習便增癡貪,轉諸有輪,故修諸有過患為要。

從無始以來,因為我們在輪迴裡面待得太習慣了,變成輪迴裡面的安樂,把它執為是真實的安樂,並沒有思惟到輪迴安樂的種種過患。實際上它是個苦相,如果我們不把它視為是痛苦的話,那永遠也不可能從輪迴當中獲得脫離。所以在此我們一定要思惟,凡是被業和煩惱所轉的這個隨他性,被業和煩惱所轉的性質,所轉的任何一切法,都是苦行,這點的內涵,一定要反覆的一次再一次的去思惟。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

             己一、正修意樂(分二)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己二、彼生起之量

己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己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153頁)言解脫者,在此就說到什麼叫做解脫?一般時常聽到「有寂」這兩個字,「有」就是三有,「寂」就是寂靜;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輪迴與涅槃,輪迴與解脫。所以我們要了解解脫的話,事先我們要知道說,必須有個東西把我們綁死的,綁得緊緊的,這種的繫縛我們稱為輪迴,也把它稱為三有。所以是由什麼綁住我們?於何處綁住我們?綁住的對象是什麼?這個內容我們要了解。

由何者繫縛著我們呢?就是業和煩惱,把我們綁得死死的。綁誰呢?就是綁我們,被業和煩惱所控制的眾生。於何處綁呢?因為業和煩惱的緣故,被業和煩惱所轉的緣故,所以無自主的必須去取有苦蘊的身心,也稱為近取苦蘊。因為我們要無自主的去必須去得到,或者是必須去取有這個苦蘊的緣故,所以由這個苦蘊上建立了行苦,因為它本身是行苦的性質,依由這個苦蘊,會帶來壞苦以及苦苦,所以讓我們一直在三苦當中,無有間斷的輪轉。

於何處輪轉呢?若是以界來講,就是所謂的三界。若是以道而言,就是六道眾生,或者稱為五道眾生,阿修羅和天人歸為一類就是五道眾生。如果以生門而言,就是所謂的胎生、卵生、化生、濕生等這四生,這是屬於輪迴繫縛的部分。由此而獲得脫離的緣故,故稱解脫。

所以我們要了解由何者讓我們解脫?於何處解脫?以及解脫何者?解脫是由何者去解脫呢?由了解諸法究竟性質,這個空性,透過這種了知的智慧,來破除一切煩惱的根本無明。因為無明所執取的是自性執,而諸法究竟性質認知的這個智慧,所了解的是無有自性。針對一個點上,所緣相同,可是所執是正相違,一者緣法有自性,一者緣法無自性。所緣雖然同樣都是法,可是所執是正相違的緣故,透過所緣相似,所執相同的正相違來破斥,來從煩惱當中獲得脫離。因為煩惱消滅了,沒有力量的緣故,煩惱不會再去滋潤業了,所以縱使有業,也沒有辦法感果,於是就不再被業和煩惱,再無有自主的、無奈的去取有近取苦蘊。由此而獲得脫離,而獲得解脫。

於何處解脫呢?從心性上獲得解脫。解脫何者呢?就是原本被業和煩惱所縛的這個補特伽羅,依由對於實際狀況,尤其是究竟實際狀況的認知,而讓自己從對實際狀況不了解的顛倒執當中脫離。所謂的解脫,雖然是業和煩惱息滅,而說了解脫,可是息滅有兩種意思,一者約一切的有為法都是無常,所以它每一剎那都在轉變它的性質。第一剎那的事物在第二剎那的時候是不存在的,第一剎那的事物在第二剎那的時候是息滅了。如果業和煩惱的息滅,是因為業和煩惱無常的關係,所以在第二剎那的時候不再存在的話,而說出了解脫,那是錯的,這不叫真正的解脫。

真正的解脫是什麼呢?透過對治的力量,使得它永遠不會再生起,如果沒有生對治,還會再繼續生起,那就未解脫。透過對治力量,讓它永遠不會再生起,這才叫真正的解脫。或者這才叫真正的業和煩惱的息滅。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

言解脫者,謂脫諸縛。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別,謂天趣等或五或六。所以由「界」而說三,以「道」就是六道輪迴的這個道來講,就分六道或五道。依生處門,謂胎等四,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就是無有間斷的,無奈的必須去承受後世的近取蘊,後世的身心其中之一者,這個叫做繫縛,被綁住的意思,因為無有自主的,無奈的必須去承受後世的這個身心。故從此脫,即名解脫,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

意識的續流不會間斷,意識的續流會一直的持續下去,這是沒有辦法去阻擋它,沒有辦法從此獲得解脫,這是沒有辦法的。可是當意識的續流一直持續下去,如果被業和煩惱控制的情況下,使得意識的續流受到污染,所以變成我們需要去投生,需要經過生老病死的輪轉,這是因為業和煩惱的緣故。光是意識續流的持續,是不需要經過生老病死的,可是意識的續流一但受到業和煩惱所控制,那我們就必須要無有自主的,去接受種種生老病死的痛苦。那這個部分是可以獲得解脫的,可以獲得脫離的,所以「故從此脫,是名解脫」。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

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這個解脫並不是很簡單的,像是無常性第二剎那的時候什麼都息滅一樣。同樣的煩惱和業在第二剎那的時候,都是會消滅的,不是這種的解脫,不是這種的息滅。在此說到,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這樣變成解脫不需要任何的精進,我們就能夠解脫了。如果所謂的平息煩惱的意思,是像無常性,任何的有為法,於第二剎那的時候,都不會安住,這叫做解脫的話,那業和煩惱早就平息了,我們早就獲得解脫了,可是並非是如此。什麼叫做解脫呢?什麼叫做真正的業和煩惱平息的意思呢?宗大師在此說到:故若未生對治,當於未來結生相續。沒有對治,絕對會在未來繼續的生起業和煩惱,而繼續的輪轉生老病死。由其發起對治力故,結生相續即便止息。但是透過對治力,再也不結生相續了,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解脫要怎麼樣去成辦呢?我們要如何去獲得解脫呢?如果想要從飢渴的痛苦當中獲得解脫,或者是止息飢渴的痛苦。我們首先要了解到,飢渴的痛苦感受是如何?因為不想要飢渴的這種痛苦,所以才想要止息飢渴。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覺得輪迴的享受太舒服了,那根本不會想要從輪迴當中獲得解脫。所以首先要去看輪迴,凡是被業和煩惱所產生的一切,都是苦性,如果我們了解這一點的話,才會想要真正獲得解脫,那解脫才能成辦,所以先決條件是我們必須認識痛苦。

認識痛苦不是說,要我們打最壞的打算,絕對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有許多的快樂,而且快樂層次不同,我們要的是最究竟的、最永恒的快樂。比起這種究竟永恒的快樂來講,那世間尤其是輪迴,業和煩惱所產生的這種快樂,它太短暫了、太不有利了,太容易轉成其他性質了。就像現在很熱的時候,跑到樹蔭底下,或者吹冷氣,我們會覺得這是暫時的安樂,可是冷氣吹久了,又覺得太冷,又變成一種苦性。

同樣的,飢渴的時候,覺得去吃一頓好吃的飯,可是吃多的話,又覺得拉肚子,又覺得肚子撐太飽了。所以世間任何的安樂,是不究竟性的,不是真正的快樂性質。真正的快樂性質是越享受它、越享用它,它真的帶來越多的快樂,不是你越享用它,反而變成痛苦的性質了,這不是真正的快樂。

世間的快樂是苦和樂之中得到一種平衡,在這個平衡的當下叫做快樂而已,它並非是真正的快樂。所以跟究竟的永恒解脫安樂比較起來,輪迴的安樂,和輪迴的一切享受,太短暫了,太沒有意義了。由此而去思惟痛苦的,這是苦性,這不是究竟永恒的安樂。如果我們要快樂,就要去尋追真正讓我們永恒安樂的目標、的境界,這才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而不是一直貪戀在,或者迷戀在這種暫時的安樂。為了長久的安樂,所以我們寧可犧牲暫時、短暫的安樂,為了將來能夠永遠的斷除痛苦,以及永遠的享受安樂,這才是真正的解放。

要不然在輪迴的時候,自己被心所轉,心被業和煩惱所轉,縱使想要離苦得樂,但是每一個人仔細跟他講話之後,他都會抱怨,這代表什麼?每一個人後面都有困難,而且這個困難是自己不想要的,無奈必須去承受、接受的困難,所以我們沒有真正的自主。如果真正要解放自己,讓自己真的完全獲得自由,那就必須要解脫了,必須要從業和煩惱當中獲得解脫。

其實永恒的安樂,就是隨心所欲的自在,這叫做永恒的安樂。所謂的痛苦,就是因為沒有這種的自在,所以無奈的,必須要去接受我們不想要的,這個叫做痛苦。把痛苦的因緣徹底拿掉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安樂。所謂安樂的意思,永恒安樂的意思,並非是一種快樂的感受而已,以佛家的角度來講,尤其是追求解脫者而言,快樂的感受它只是一種短暫的,因為它只是一種感受而已,我們並不是用快樂的感受來詮釋解脫的。我們去詮釋解脫的時候,是以因為脫離了業和煩惱的繫縛,完全獲得自在,不需無奈的再去造苦因,也不需再無奈的去承受苦果,完全自在,隨心所欲的緣故,而說了解脫的。在此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裡面也有說到。

第二、發此之方便者。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於渴逼,見非愛相。如是欲得,諸取蘊苦寂滅解脫,亦由觀見,取蘊苦性所有過患。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四百論云:「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靜?如貪著自家,難出此三有。」

庚二、希求解脫方便(分二)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分二)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分二)

癸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癸二、正修苦諦

           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癸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154頁)集諦為因,苦諦是彼之果,以四聖諦的次第來講,四聖諦的生起次第是先有集、後有苦,所以說到污染諦的因果二諦,因為說到因果的緣故,所以集先有、苦後有。以清淨諦的因果次第來講,先有道諦才有滅諦的,要先以見道無間道去正對治煩惱,所以見道無間道的時候,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那時候是道諦。由此在見道解脫道的時候,才會獲得斷除見道所斷的滅諦功德,所以先有道諦才能夠證得滅諦,這是清淨諦的因果次第。

既然集諦先有,苦諦後有,為什麼世尊不按照這種次第,而先說苦諦、後說集諦呢?提出這樣的問題。在此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

故集是先,果應是後。何故世尊不順彼義之次第而作是說,諸苾芻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耶?為什麼世尊不按照這種因果的次第,而對眾比丘眾說:這個是苦諦,這個是集諦,而說了四聖諦的法門呢?於是宗大師回覆到:導師釋迦牟尼佛,沒有按照因果次第而宣說,於此相違,而以現觀次第而宣說,這是有極大的妙義,有極大修持的扼要,所以沒有過失。

為什麼呢?如果有情他不想獲得解脫的話,再怎麼跟他說解脫之道,他也不會去追求。雖然解脫之道先有,雖然道諦先有,滅諦後有,可是如果他不想追求滅諦,縱使跟他說道諦,他也不會想要去增上。所以為了能夠對滅諦生起希有心,我們必須先看到滅諦的功德,滅諦的殊勝。看到滅諦的殊勝之前,必須去了解到,為什麼要去尋求滅諦的原因,為什麼要去解脫的原因,那是因為我們現在非常的痛苦,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輪迴安樂,它只是短暫性的。我們只是被暫時給欺騙,給迷惑住了,會認為這是真正的安樂,於是就感到心滿意足。實際上並非是我們必須去承受這短暫的安樂來滿足自己,因為有更長久的安樂,值得我們去追求呀!透過這種方式去引導,這才是非常有智慧的引導方式。

首先應該要使有情,或者這些所化的眾生,要去度化的這些眾生們來了解到說,原來只要被業和煩惱所轉,都沒有任何的安樂,所以這種苦相的認知一定要去了解。當他們深深感覺痛苦,才會想要厭離,厭離痛苦之後,才會去尋求苦因是來自於那裡;否則的話,只是想從痛苦當中獲得解脫,只是一種想法,一種祈求而已,並不實際。如果真的想要從痛苦當中獲得脫離,就不應該只是一種發願的狀態,或是祈求的狀態,而應該去尋求痛苦之因是來自於那裡?那就是集諦。

在現觀生起次第來講,就是我們透過四聖諦思惟的模式,或者是以證量生起的次第而言,所以現觀就是以證量生起的次第來講,或者是思惟的模式而言,要先思惟痛苦,我們為什麼苦?是真的苦嗎?反覆的去思惟這個苦相的道理。如果痛苦是不能解決,那思惟痛苦是完全沒有用處了,乾脆不要去想痛苦好了,因為痛苦是不能解決的。不能解決,你再去思惟痛苦,就沒有意義了。可是問題是,這個痛苦是可以解決的話,那思惟痛苦就很有意義了。如果痛苦不能解決,你只是無奈的心情去接受它而已,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要想好了,讓自己保持樂觀的角度。可是痛苦是可以解決的緣故,我們再保持樂觀的話,就是欺騙自己了,那就不對了。因為痛苦是可以解決的,我們應該更積極的去解決,去讓自己獲得更長遠、更永久的快樂才是。

從無始一直到現在,我們未曾停過離苦得樂的欲求,或者是想法。為了快樂我們一直累積錯誤的因緣,縱使想要離苦得樂,結論卻是離樂得苦,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所以這個方法要改,如果仍然還是按照以前原有的方式,我們再怎麼想要離苦得樂,其結論還是跟今天一樣。縱使過了好幾千劫、萬劫、億劫,都是一樣,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因為因果絲毫不爽。更何況是離苦得樂的方式,把離苦得樂的權利,或者是離苦得樂的,也就是我們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完完全全死心踏地的,雙手非常恭敬的交給了誰呢?愛我執和我執去操控。變成由愛我執和我執去操控我們的痛苦和快樂,豈不是太愚蠢了嗎?愛我執如此心胸狹小,他只想自己的執著,再加上與實際是完全不了解,甚至於完全顛倒執著的這種真實執著,我們居然把自己的痛苦和快樂交給這兩個執著。

我們雖然嘴巴說歸依佛,可是實際上真正的名副其實的,真正的是歸依誰呢?是歸依愛我執和真實執著,一直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做法就是如此。所以所感得的果報是什麼?真的如同宗大師所說的「四大瀑流勇漂激」一直想要離苦得樂,一直想要從痛苦的苦海當中脫離,可是卻被生老病死的這種非常激烈的、勇猛的這種瀑流,無有自主的帶走,一直漂流著。如果漂流的時候,我們還有手腳,還可以游泳,至少還有脫離的機會,可是不只被四大瀑流給牽引帶走以外,我們居然被業的繩子,綁得緊緊的,無法掙脫,所以「業繩繫縛難掙脫」。 

「業繩繫縛難掙脫」的另外一個理由就是,我們的業並非是看到煩惱的過患,或者是現在修法之後就不會再造業了,絕非是如此。縱使看到煩惱過患也是不夠的,只要煩惱的根本還沒有拿掉之前,沒有透過對治力去消滅煩惱的根本之前,我們一直隨著煩惱在造業,只要內心煩惱生起,心與煩惱相應的時候,任何的身語意所有的作業,其實每一秒每一剎那,都是在造業。

變成我們現在所感果的,可能只是一個業所引發的好幾世,必須發那種多的時間去感果。可是一個業所引發的好幾世裡面,我們可以累積多少的業,一個業所引發,不要說一世好了,就連一天,不要說一天,就連一個小時裡面,我們會造多少千萬業,甚至億萬、百萬、百億萬、千億萬的業,所以我們的業只會越增越多而已,而且大部分這種業都是與煩惱相應的業,所以業繩真的是綁得緊緊的,怎麼能夠掙脫呢?過去的業不只還不完,反而還一直造新業,真是太恐怖了。四大瀑流把我們逼得死死的,一直引導、一直牽引著我們,我們就隨著瀑流這樣無有自主的漂走。在這個同時又被業繩如此的緊縛,而且又是什麼呢?

我們又被投入於無明的我執鐵網當中,不只被業繩綁得緊緊的以外,而且我們所作幾乎都是隨著愛我執,和真實執著兩者去做,所做的一切行為和動作,所思惟的一切都是完全,要嘛就是心胸非常狹小的,以這種的概念去做事;要嘛就是與實際上完全顛倒的情況下去做事,這樣想要從生老病死當中獲得脫離,太難了,「既入我執煎鐵網,覆被無明大暗蔽」如果眼睛看得到,至少內心還會安穩一點,可是很可惜的,被這種無明黑暗給它蓋住,我們如何看到實際的狀況?根本沒有辦法。

在這種內煩惱緣,外煩惱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能夠真正看到正法的善因緣呢?這也是為什麼在《入行論》裡面有說到,善法好比我們長久居住在黑暗當中,一剎那的閃電一樣,是如此的短促、如此的微弱。「既入我執煎鐵網,覆被無明大暗蔽」。

於是又說到了,「無邊生死生復生,三苦逼害恒相續」確實是如此,痛苦一直延綿不斷,一定是我們在離苦得樂的方法上有錯了。要不然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如果方法沒有錯,應該今天是很快樂才對,可是沒有啊!一定在方法上錯了,我們要仔細的去思考這個問題。所以認知了痛苦,光是認知痛苦,想要從痛苦當中脫離是不夠的,必須尋找苦因才是。這也是為什麼,佛在宣說四聖諦的時候,不是以四聖諦的生起次第而說,而是以四聖諦思惟的模式,以一種現證、現觀生起次第而說的。所以先說苦、後說集,而說滅、再說道。

現在看宗大師在本文有說到:大師於此違因果次第而宣說者,以有至大修持扼要,故無過失。此復云何?謂諸所化,所化的意思就是所要度化的眾生,如果對於生死想要脫離的這種希求心,都還沒有發起的話,怎麼會想要脫離?所以對滅諦沒有希求心,怎麼會走上道諦呢?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雖然生起次第來講,道先有、後有滅;以思惟模式,以現觀次第來講,先說滅,發起了歡喜心之後,才會想要去學道。若於生死自先未發無倒希求解脫之心,根本斷絕,彼於解脫云何能導?以諸所化無明闇覆,於諸苦性生死圓滿,執為安樂,顛倒所誑。如果對於現有的輪迴安樂,都覺得深感喜足,那怎麼可能會想要獲得解脫呢?那是不可能的。

如四百論云:「此大苦海中,悉無諸邊岸,愚人沈此中,云何不生畏?」先須為說此實是苦,所以必須先說到,這種輪迴的種種安樂,凡是被業和煩惱所轉的一切都是苦性,沒有真正的安樂,非有安樂,說多苦相令起厭離,透過苦相的解說,而來對苦相真實的認知,而產生厭離,是故於初先說苦諦,這也是為什麼先說苦諦的原因。此後自見墮於苦海,則於苦海欲求脫離,便見其苦必須滅除。看到了痛苦才會產生厭離心,於是才會去尋求苦因。

此復了知,未止其因苦終不滅,便念其因復為何等?由此始能了知集諦,由這種的方式而去認知集諦的,所以思惟模式上先知苦、後知集,是故集諦於苦後說。次知生死眾苦,皆由有漏業生,其業復由煩惱發起,煩惱根本是為我執,便知集諦。在了解集諦的時候,一切的痛苦是由煩惱和業所生,煩惱和業裡面,其實讓我們造業的,最主要是由煩惱去造業的緣故,所以這種墮入於輪迴的業的根本,是來自於那裡?最主要是來自於煩惱。

煩惱根本來自於那裡?仔細的去尋找才會知道,原來一切都是與真實執著完全顛倒的自性執著而產生。把一切的東西執取為,如同眼睛所看到般的,如此的真實,覺得一切都是從他那邊而有,而產生的這種自性執著所產生的。原來一切的痛苦,最主要就是來自於,由自力所產生自己的性質的這種執取而生起的。

若見我執亦能止滅,誓願現證滅苦之滅,故於集後宣說滅諦。當我們看到原來一切的貪瞋,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看到悅意境的時候,會覺得悅意境從他那邊而有,以自力去形成了悅意的作用,我們會如此的看到,並且如此的執著。因為把它看為真實的緣故,而產生了由悅意境真實的執著,而產生了悅意境的貪;由不悅意境的真實執著,而產生不悅意的瞋。於是我們就會去尋求,這種煩惱的因緣、煩惱的根本,是不是可以斷除。於是我們就會從實際的根本情況來尋找,是否有自性,是否有自力所形成的自性,這是存在的嗎?

當我們透過了法義,更深入的了解諸法究竟的存在性,並非是我們眼睛所看到般的,如此真實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相信,原來讓我真正痛苦的主要理由是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沒有把實際的狀況看清楚,原來我無始以來到現在,都沒有知道空性。於是就會深信,透過空性我絕對能夠斷除一切煩惱的根本。於是誓願現證滅苦之滅,斷除滅苦的這種滅功德,才會相信它的存在,以及發誓要去證得。所以滅諦在集諦之後而說,「故於集後宣說滅諦。」

在此有一派的人又認為,如果開示了苦諦之後,因為對苦諦發起厭離心,對解脫產生希求心,所以在苦諦之後,應該說滅諦,於是又產生這樣的問題。宗大師在本文有說到:若爾開示苦諦之後,即於解脫發生希求,苦諦之後應說滅諦。宗大師在這個問題作此解答,答云無過,爾時雖有欲解脫心,欣得寂滅眾苦之滅,然猶未明眾苦之因,雖然想要從痛苦當中獲得脫離,所以看到痛苦之後,從痛苦當中獲得脫離的這個希求心會產生。可是如果沒有見到痛苦,只是想要脫離,這種脫離痛苦的心,是不切實際的。

真的要配合實際狀況而來修行,就先看到痛苦,而不是急著馬上說我要脫離痛苦,不是的,要尋求苦因。之後再去確認苦因是不是可以被斷除,當我們確定之後,而來追求集諦的。所以以次第來講,應該如此的思惟才是,這比較有邏輯性。而不是一看到痛苦,哇!好苦!我想要脫離,這樣的話,這種的厭離苦,希求解脫的心,是沒有辦法堅定的。他只是一種發願,也是一種祈求的狀態而已,並不是有邏輯的。

所以在此又說到了:未見其因定能遮止,故於解脫,不能定執為所應得,定當證滅。他沒有看到苦因,就能馬上相信解脫,這個解脫只是祈願上的解脫,並非是真正的,或者是他已經決定能夠獲得的解脫,「定當證滅」這是絕對沒有辦法生起的定解。他只是一種希求心,不是透過理由的深思,來相信的一種解脫。

如是若執定當證滅,定當解脫,便念何為趣解脫道?當我們完全深信解脫,完全深信滅諦的時候,絕對會想透過什麼樣的方法來獲得解脫,趣向道諦,是故道諦最後宣說。所以道諦是在滅諦之後而說的。如是亦如相續本母云:「如病應知斷病因,當得樂住應依藥,苦因彼滅如是道,應知應斷應證修。」一個病人他首先要知道自己是患病,自己是有病,才會去找醫生,來尋求醫生,希望醫生幫他找病因。如果他自己覺得沒病,也不會去找醫生,那醫生更不會去幫他找病因在那裡。同樣的,如果要從病苦當中脫離,必須先知道自己真的有患某種的疾病,所以「如病應知」,之後才去「斷病因」。「當得樂住」就是遠離疾病的安樂,這個就是他所要追求的了。

為了能夠得到遠離疾病的安樂,必須透過藥物來讓自己滅除疾病。同樣的道理,苦諦如同知病,所以說到知苦。斷除病因,如同斷除集諦,所以說斷集,知苦、斷集。因為當得樂住,我們想要得到遠離疾病的安樂,所以同樣的佛說了證滅。為了得到這種的安樂,必須要醫藥,所以佛說了修道。說了四聖諦的時候,不只說了此是苦諦、此是集諦、此是滅諦、此是道諦以外,佛也說了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如是四諦,大小乘中皆數宣說,所以四聖諦的內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四聖諦的精神,就是所有佛教的精神所在。這也是為什麼在《現觀莊嚴論》的第二品和第四品的時候,反覆的說到四聖諦的內涵。是為善逝總攝生死流轉,生死還滅諸扼要處。故修解脫極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大扼要處),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若未真實思惟苦諦,厭捨生死,則求解脫亦唯虛言。如果對苦諦不認識,而說我要追求解脫,那只是嘴巴說說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知道解脫是什麼?如何追求解脫的?並不了解,隨其所作悉成集諦。

若未思集,善知惑業生死根本,猶如射箭未見鵠的,如果並沒有了解集諦的內涵,卻說自己了解一切業和煩惱,還有生死根本等,那簡直是沒有看到要射箭的目的地,就亂發箭一樣。這樣會有什麼樣的危險呢?要嘛我們就「斷截正道扼要」,就是真正修行的根本被斷截了。因為像是說到了毫無作意,認為一切的作意都是煩惱,都是無明,所以所有的執著都必須斷除,認為一切的痛苦最主要是來自於執著,善惡都不分了,像這種的情況,就屬於斷截正道扼要。因為善惡不分,就沒有所謂四聖諦的根本,因為四聖諦的根本就是針對善惡二者,而說了污染諦的因果二諦,和清淨諦的因果二諦。所以善惡,污染和清淨這二諦都不分,就沒有四聖諦可言,是即斷截正道扼要,遂於非脫三有之道妄執為是,或者是顛倒的說,因為對集諦不認知的緣故,這樣的話勞而無果,再怎麼樣努力修學都沒有辦法。

就像是下部論師認為,所有的煩惱根本,來自於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我執。他認為這個我執,才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但是自性我執卻不是。以這種的概念去修學,只會讓我們壓伏粗分的煩惱而已,但是細微的煩惱仍然存在。為什麼能夠壓伏粗分的煩惱呢?因為有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這種執著,所產生的煩惱,可以透過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的認知來壓伏。可是更細微的,自性執著所產生的煩惱,它沒有辦法去傷害。因為透過補特伽羅之獨立實體空的認知,並不一定代表能夠認知自性空,所以自性執著仍然存在。由自相執著相應,或由自性執著帶來的煩惱,仍然存在的緣故,所以勞而無果,還是沒有辦法獲得解脫。

若未能知應斷之苦集,則亦不明靜苦之解脫,所以苦集認知的不夠,所獲得的解脫,當然也是有限,只是暫時壓伏煩惱,沒有辦法真正的從煩惱根本去做到傷害。故欲求解脫,亦唯增上慢耳。所以不了解苦集的情況下,而說了追求解脫,或者說到了解脫之道等,這種其實都是以我慢心去作祟的。因為認知苦諦和集諦非常重要的緣故,所以在此宗大師針對苦集二諦而去作詳細的解說,先講苦諦的部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