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2/22 08:12:02
宗喀巴大師
尊貴達賴喇嘛尊者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四部分 共中士道 除邪分別

 宗喀巴大師著 達賴喇嘛尊者講授

除邪分別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若作是云,若于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不可思議秘密經》雲:「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云:「若諸菩薩,于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遍攝受無量生死。」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于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如是月稱論師亦雲:「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雲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此二不同。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稀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雲我等不舍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中觀心論》亦雲:「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恒常猛利不忍。而雲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雲:「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苾芻,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遍舍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

有人說對於生死起厭離,這是聲聞和獨覺小乘人要去發起的,菩薩們不應該生起對生死的厭離。他們引用《不可思議秘密經》裡面所說“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引用一些其他的經文,說諸菩薩會住在生死,不厭離生死。宗喀巴大師回答說:這是對於經義不瞭解,完全顛倒執著而產生的大錯誤。菩薩們對於生死不會厭離的意思,並不是說沒有看到煩惱和業的過患而產生的不厭離。菩薩們因有大智慧,所以對於煩惱的恐怖過患,比聲聞、獨覺還要看得明白,體會得更深刻,所以其對煩惱和業以及生死輪轉的厭離心是聲聞、獨覺所不能及的。可是,菩薩不會為自己個人的利益而想要脫離生死,因為有利他的悲心,為了利益有情,寧可在這種生死苦海中為利有情而發大精進。這才是菩薩不厭離生死的道理,並不是說菩薩沒有看到煩惱的過患,這是我們必須要去瞭解的。

 

 如果不厭離的內涵都搞不清楚,反而被業和煩惱的增長而漂流生死,自己的問題都沒辦法解決,更何況是利益一切有情呢?這是不可能的。自己的出離心都還沒有生起,還說要幫助他人出離,比起小乘者的修行,要糟糕百倍千倍萬倍。如果由自己身上體會了輪回的過患而生真實出離心,從他人身上去體會輪回過患而產生了悲憫心,由大悲願增上,菩薩願意為了利益有情讓自己住在生死輪回當中,這才是真正的稀有啊!“此二不同,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雲我等不舍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宗喀巴大師說得真是非常好,非常強而有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