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6:40:5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1/08 16:40:24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之二 甘丹赤巴2010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丙二、總攝而示修持之理(分二)

丁一、正修之理(分二)

戊一、於座上時應如何行(分三)

己一、加行

已二、正行

己三、於完結時應如何行

戊二、於座間時應如何行

丁二、須以二種修習之理修習之原因

己一、加行

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最後的止觀,都可以分為座上以及座間這兩個部分。而在座上的時候,又可以分為「加行」、「正行」、「於完結時應如何行」的這三個部分,這個部分的內涵是相同的。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加行」。

加行之法有六,此為金洲大師之行儀這個部分,我們提到的「加行」,簡單的來分,分為六項。這一點是阿底峽尊者的根本上師,也就是金洲大師他日常生活的行儀。灑掃住處,安置身、語、意像。我們要將自己觀修的地點打掃乾淨,並且恭敬的擺設身語意像。二、端嚴陳設無諂供品。並且要供上,比如供水、供花、供香等等的供品。三、於舒適墊端正其身,我們要在舒適的墊子(後高前低的這種墊子)上面,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不管是雙盤或者是半盤隨宜威儀而安住已,皈依發心定與相續結合。四、觀想資糧田而觀想資糧田的內涵是什麼呢?思惟廣行派及深見派之傳承上師、無量諸佛、菩薩聖眾、聲聞、獨覺及諸護法安住於前方虛空中。

之前我們在提到第二點,也就是「端嚴陳設無諂供品」的時候,這當中的「無諂」指的就是清淨的意思。「清淨」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它的來源是清淨的,第二種我們在供養時的動機是清淨的。如果我們要作供養,這時候供物它的來源本身要是清淨的,我們不能去偷、不能去搶,也就是說這樣的一種供物,它的來源並不是跟惡業相混合的,如果我們拿偷或者是搶來的東西,拿來供養三寶,其實不會有任何供養的利益;不僅它的來源是清淨的,而且在供養的當下,我們的動機也要是清淨的。所以這當中的無諂,必須要具備「來源」是清淨以及「動機」也是清淨的這兩種條件。

在第三點有提到,「於舒適墊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我們坐在打坐的墊子上的時候,我們要端正的坐在墊子上面。為什麼我們要端正的坐在墊子上呢?因為如果我們能夠端正的坐在上面的話,我們身體的脈它才會直;脈如果能夠直,這當中的氣它才會通;如果氣能夠通,我們的心就比較能夠專注,所以打坐的時候,我們要能夠端正的坐在這個坐墊上面。

既然在這個地方有提到打坐的這一點,平常祖師們他們會說到,如果我們打坐能夠具備有毗盧遮那佛的七法,這時候我們打坐的狀況,會比一般的狀況要來得好。這當中的七法有提到的是,以腳而言,腳雙盤或者是半盤這都是可以的。而我們的手要結的是襌定印。接下來我們的背要能夠挺直,我們的肩膀要能夠自然的放下,我們的頭要稍稍的往下。接下來我們的眼,應該不是注視著虛空,而是注視我們鼻端的這個位置。接下來我們的嘴唇,不要過度的緊閉,也不要過度的張開,而這當中的舌以及齒,「舌」是舌頭,「齒」是牙齒,都是呈現出跟我們平常自然的這種狀況。

第八種提到的是呼氣,如果沒有加入呼氣的這一點,前面的七法,我們稱之為是毗盧遮那佛的七法;如果加入了呼氣的話,就變成是八法。為什麼要加入呼氣的這一點,呼氣這當中包含的是「」跟「」這兩個動作。為什麼要加入這一點呢?因為有一些人,他的分別特別的重,如果他的分別特別重的話,他在打坐時就要特別的去觀修呼吸氣的這個內涵。透由觀修氣,能夠讓他心中的分別減低,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特別的將呼氣以及吸氣的這一點,加在毗盧遮那佛的七法裡面。但是如果你的分別,並沒有如此熾盛的話,就不需要特別的加入這一點。

皈依發心定與相續結合」,這個部分有特別的提到皈依,其實在這個部分,按照過去的道次第的教授,這個部分我們應該要觀想皈依境。所以觀想皈依境,也有皈依境的資糧田,現今你們所看到的這一幅唐卡,跟皈依境的資糧田有稍微的有些不同。我們面前所看到的這幅唐卡,它的主尊是宗喀巴大師,但是皈依境的資糧田,它的主尊是導師釋迦能仁。而大師的這一幅唐卡,他是坐在蓮花的寶座上面,但是皈依境的資糧田,導師釋迦世尊是坐在獅子所頂戴的法座上,並且在他的前方,以及後方、右方、左方各有一個法座。前方的法座所安住的是直接、間接的傳承上師,也就是跟我們有法緣的這些上師們;而後方的法座所安住的是金剛持佛;而左右兩邊分別是廣行以及深見派的傳承祖師們;並且在他的下方也有本尊、諸佛、菩薩、聲聞、獨覺、護法等諸多的聖眾,這時候我們將皈依境的這個資糧田觀想出來,而在他們的面前誠心的生起皈依以及發心。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觀想資糧田的這個部分,比方我們面前所看到的這幅資糧田的唐卡,在這當中蓮花是在法座上面呈現出來的。所以在每一個花瓣上面,都有諸佛或者是菩薩他們安住著。也就是在本尊的下方,分別是有無上瑜伽部的本尊,瑜伽部的本尊,行部的本尊,事部的本尊,跟顯教的諸佛以及菩薩、獨覺、聲聞、空行以及護法。不同的本尊以及菩薩,或者是有學、無學的這些聖者們,他們依次的安住在蓮花的花瓣上面。並且在主尊的左右兩方,都會有傳承祖師們,而這些傳承祖師們當中,也包含了噶當派裡面,教典派、道次第派以及口訣派的這些諸多傳承祖師,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作觀想。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觀想資糧田的部分,「思惟廣行派以及深見派之承傳上師,無量諸佛、菩薩聖眾、聲聞、獨覺及諸護法安住於前方虛空中」。

接下來加行六法當中的第五法,第五法分三:第一「須要集資淨罪的原因」。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集聚資糧,及除違緣──淨除障礙二者,極難生道,是故須以總攝集、淨要義之七支,淨化相續。如果我們的心續當中,沒有生起道的順緣,也就「集聚資糧」,以及淨除生起道的違緣「淨除障礙」這兩者的話,想要生起道的功德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具備總攝「淨罪、集資」這兩個部分最主要的內涵(也就是七支的道理),來淨化我們的相續。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各別說明集資淨罪」,這個部分又分為:「各別說明」以及「思惟文義」這兩段。「各別說明」當中分七:第一個部分是提到了,「禮敬支」。其禮敬支中,三門合禮:「所有十方」等一頌。也就是身語意三門一同作禮敬的,這在《普賢行願品》裡面有提到,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而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的意思是提到了,謂非緣一方世界及一時之佛,我們在禮敬的時候,我們所緣的對境,並不是單一個世界,或者是某一個時間點的佛,應緣住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們所緣的對境,應該是安住在十方,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佛,以至誠心三門敬禮。以至誠懇切的心,藉由身語意的三門,恭敬的來作頂禮。

三門別禮中,身之禮敬:「普賢行願」等一頌。在《普賢行願品》當中,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而這個偈頌它的解釋,在正文當中提到,謂以方、時所攝一切諸佛,「方」指的就是方位,在這個地方指的是十方,「時」指的是時間,在這個地方指的是三世。所以在十方以及三世所攝的一切諸佛,以意緣境,如現於前。這個時候透由我們的意念,緣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作為對境,「如現於前」如同清楚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變化自身,量等極微塵數,而且當我們在作思惟的時候,我們的身並不是單一的身,這時候我們要觀想,我們變現我們的自身,它的數量就等同是極微塵數這麼的多,而行禮拜。此復是於諸境所有普賢妙行生起信心,這時候我們內心當中的動機,是什麼樣的一種動機呢?對於境它所行的種種善行,生起強大的信心,由此發起而作。以這樣的一種信心,作為禮敬的動機,而來作身的禮敬。

接下來,意之禮敬:「於一塵中」等一頌。普賢行願品》當中第三個偈頌,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這個偈頌的意思,謂於一一極微塵上,皆有量等一切塵數之佛,住於菩薩圍繞之中。在每一顆微小的極微塵上,皆有一尊佛安住在這當中,並且四周有眾多的菩薩圍繞著,隨念彼等功德,發起勝解。透由思惟「佛」具有如此殊勝的功德,而對於佛生起仰望以及希求。我們之前所說的功德,也就是「於一一極微塵上,皆有量等一切塵數之佛」,這樣的功德,是佛所不共的一種功德。不管是功德再殊勝的菩薩,他都沒有辦法變現出這樣的一種現象,所以這是只有屬於佛才擁有的一種功德。所以平常有很多的人他都會說,佛並沒有「佛沒有辦法到達的地方」。也就是佛在當他成佛的時候,他的身語意三門的體性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他的心所遍之處,他的身跟語都能夠遍及,所以這是佛的不共功德。我們應該思惟佛的功德,而由意門來作禮敬。

剛剛我們所為各位介紹的這樣的功德,比方我們在攝影的時候,小小的一個鏡頭當中,或者是這樣的一個畫面當中,它能夠包含的事物是相當多的。甚至我們用一個小小的鏡子往外一照,外面的東西雖然它非常的大,但是它也能夠投射在鏡中,這時候外面的東西並沒有變小,而鏡子也沒有變大。相同的道理,佛他能夠安住在一切的微塵之上也是如此。安住的同時,微塵並沒有變大,佛他也沒有變小,也就是佛將他的影像,投射在每一個微塵之上,因此這樣的一種投射方式,我們稱佛他是能夠安住在一切的極微塵上的。

講到了這一點,我們就不得不說,密續當中所謂「雙運」的這個內涵。雖然在顯教裡面,並沒有直接的告訴我們雙運的道理,但是其實它也有影射出雙運的內容,也就是它不得不承認有雙運的這個部分。所以在經論裡面都會提到,顯教沒有說明密教當中雙運的這種法類,並不是它完全沒有說,而是它有說,它只是用隱密的方式宣說,所以它也是有提到雙運的這個內涵。所以唯有認識雙運的這種法類,我們才能夠解釋,佛他擁有如此殊勝的功德。

所以提到這個部分,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視師如佛」的這個觀念,它是有類似之處。由於佛是遍於十方,甚至佛的加持力也是遍於十方的。因此縱使他的對境,只是一顆狗牙,但是由於佛的智慧沒有任何的阻礙,他能夠遍於一切的萬法之上,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對於這樣的境,生起如同佛牙般的這種信心的話,自然而然的就能夠獲得佛的加持力。相同的道理,對於一位凡夫,雖然他是呈現出凡夫的面貌,甚至他本身確實就是凡夫,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從「視師如佛」的這個角度來看待他的話,由於佛的加持遍於十方,再加上佛的事業也是遍於十方的,只要我們心中的這種因緣、業,它慢慢的成熟之後,自然而然的我們就能夠看到,跟我們相順的這一尊佛。

語之禮敬,「各以一切」等一頌。而這個偈頌就是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這個偈頌當中的意思,在正文當中提到,謂於一一身中,化無量首;一一首中,亦化有無量舌,以妙音聲讚美諸境不可窮盡之功德稱譽。此中「音」者,即是讚辭;也就是美妙的讚歎對方的這種言辭,這當中的「音」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提到了音聲海。其「支」為因,即是舌根。(此與漢文稍有出入)這個部分藏文的原文,跟我們平常所熟悉中文當中的《普賢行願品》當中的這個文,稍稍的有不同。我們平常是唸「各以一切音聲海」,但是在藏文的原文當中,它表達的意思是「各以一切音之海」,所以我們平常唸的是「音聲海」,藏文當中所呈現的是「音支海」,所以宗大師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他用藏文的方式來作解釋,這當中的「音」指的就是讚辭,而「支」就是讚美的這個言辭,它的因,也就是我們的舌根,而「海」是繁多辭。

七支當中的第二支供養支中,有上供養:「以諸最勝」等兩頌。以諸最勝妙花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及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而這個偈頌當中「最勝妙花」,指的是人、天所有稀有散花;「鬘」,搭配貫穿種種妙花。此二種中,皆含一切或實或假。不管是真的,或者是假的,我們都可以拿來作供養。「伎樂」,具絃樂器等聲;這當中包括了海螺所發出來的這種聲音。「塗香」即妙香泥;「勝傘蓋」即諸傘中最勝妙者;「燈燭」即香油等氣香光明,以及珍寶有光明者;「燒香」即配眾香,或是一種;這當中的燒香,就是平常我們在供養的這種香,它有可能是很多種藥物配合起來,搭配起來所形成的一種供香,也有可能是單一種,比方說檀香。「最勝衣服」,衣中最勝妙者;比方說出家人所穿的法衣,或者是菩薩們他們所穿的這些華麗的衣服,「衣中最勝妙者」;「最勝香」,香氣能遍三千世界之香水等;「末香」,香末可撒可燒,或積為堆,或畫壇城,調配顏色,高廣等同須彌。

而這當中有提到,「一一皆如妙高聚」,這個字它是什麼意思呢?「聚」加於前文一切之後,它不管是加在前面所說的最勝妙花,或者是鬘,或者是伎樂,它都可以加在這後面。有眾多,而這個字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有「眾多」,而眾多就是數量眾多的意思。裝飾,以殊勝的供品來作為裝飾。及各種義,這當中的「各種」,它不僅數量相當的多,而且它的種類是各式各樣。

無上供養:「我以廣大」等一頌。中文當中,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有上供養即世間供,我們之前所提到的是有上的供養,「有上的供養」指的就是我們一般世間人,能夠作的這種供養,我們稱之為是有上的供養。是故此中乃是諸佛菩薩等,以大神力所變一切善妙供物。而這個部分提到的是無上的供養,「無上的供養」就是諸佛菩薩,藉由願力所變現出來的,這一切善妙的供物,我們稱之為是無上的供養。最後二句,於前一切不具此二句者,皆應加之,是說禮敬及供養之動機及其境界。(此與漢文稍有出入)。

在漢文當中後面這兩句是提到了,「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但是藏文當中,後面的這兩句它是提到了,「於善妙行深信力,禮敬供養諸如來。」所以這邊宗大師所作的解釋,他提到的是「最後二句,於前一切不具此二句者」,也就是在之前的「禮敬支」以及「供養支」當中,不具備有這兩句的部分,都應該要加上去。而這兩句它所說的意思是什麼呢?是說禮敬及供養的「動機」以及它的「對境」。所以第一句話,「於善妙行深信力」也就是對於諸佛菩薩,他們所呈現出來的善妙行為,在內心當中生起強大的信心,所以這是供養的「動機」。而供養的「對境」,也就是對象為何呢?「禮敬供養諸如來」,十方的諸佛是我們在這個地方,透由「信」作為動機,而禮敬供養的對象。所以這個部分,它與漢文是有出入的。

七支當中我們今天為各位介紹的是第一支的「禮敬支」,以及第二支的「供養支」。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