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2/11 07:10:42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三部分 共下士道 皈依三寶

 《菩提道次第廣論》十八天教授

宗喀巴大師著 達賴喇嘛尊者授

皈依三寶

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是不是佛教徒,最主要是看他內心有沒有皈依,廣義來說,就是某個補特伽羅(某人或某個生命體),他一旦認可三寶為究竟皈依處,這個人就成為了佛教徒。當然,成了佛教徒之後,隨著對教法的聞思修的訓練,對三寶功德的認知會慢慢提升。

 

初中分四:一、由依何事為皈依因,二、由依彼故所皈之境,三、由何道理而正歸依,四、既歸依已所學次第。今初

 

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其業亦如《入行論》雲:「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恒作重罪極強猛。」諸白淨業勢力微劣,諸黑惡業至極強力,故墮惡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發生求依之心。猶如陳那菩薩雲:「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歸依誰?」總為二事,由惡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皈依的兩大因是畏和信。比如一個人遇到了極大困難,他真的是無能為力的時候,他就會想到要去投靠某人,請求某人的協助,這種的投靠、皈依,最主要的是來自兩個因緣:一是他畏懼某一種困境或難處或者是無法解決的痛苦,二是他相信某人有能力能夠幫助他解脫困苦,所以他就去投靠、皈依某人。同樣的,能不能成為佛教徒,主要就是看有沒有皈依,是由有畏、信而生起了皈依之心。如果我們畏、信之心沒有發起,那皈依也只是嘴巴說說而已,並沒有真正生起。如果畏、信兩者非常堅固,皈依心也是非常強烈的。所以應當要好好地去勤修畏、信二因。

 

先來說畏,畏懼的意思是說,我們今世畢竟是有限的,而且時間流轉得非常快,死時無自主地隨著業力而轉,業由煩惱造作,心被煩惱控制著,由於業和煩惱的操控,我們雖然不想墮落到三惡道去,但卻無有自主地被逼著要墮落到三惡道去,由對三惡道的種種痛苦發起大怖畏心,於是強烈地想要從這種痛苦當中獲得脫離,而自己又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發起尋求依靠之心。

 

要生畏心,先得思惟三惡道痛苦,不是像看電視、電影一樣,以長距離方式來觀看,而是要觀想親身經歷般的去經受三惡道種種的痛苦。再,要思惟煩惱的過患。要真正看到煩惱的種種過失,以及煩惱是如此的狡猾,煩惱所帶來的作用真的只是傷害我而已,真正體會到煩惱是如此的恐怖,煩惱勢力是如此的大,我要怎樣才能夠解脫?我怎麼能夠戰勝它?要獲得勝利,我必須要依靠三寶。由緣畏懼三惡道的痛苦以及因畏懼煩惱所產生的畏懼,才是最主要的。若是大乘不共皈依,是緣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也就是緣所知障所產生的畏懼。

 

至於信心的部分,最主要是思惟三寶的功德,三寶是具有能讓我們獲救的能力的,如是深信。最主要是要瞭解到佛陀的悲智功德,我們必須配合著《釋量論》的第二品,其中對為何說佛是具量士夫,成為了我們的皈依之境的理由,闡述得非常清楚。還必須再添加中觀的思想,來對佛陀的智慧做反復的思惟觀察。再配合著《寶性論》所說的心的唯明唯知體性,以及無上瑜伽部的俱生原始光明,讓自己思惟法寶是真正的存在,這才是真正生起信心的主要來源。由眾多因緣加起來,我們才有辦法真正相信,滅道二諦是絕對可以成辦的,現在正在具有滅道二諦,還未究竟的僧寶們是絕對存在的,究竟圓滿滅道二諦的一切果位的佛寶也是絕對存在的。如果對三寶功德不瞭解,我們的信心就只是一種表面的信心,非常膚淺、表面化,非常地不堅定、易動搖。

 

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分二:一、正明其境,二、應歸依此之因相。今初

 

 如《百五十頌》雲:「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是一切種,一切德依處。設是有心者,即應歸依此,贊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謂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應歸依,無欺歸處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寶,如《歸依七十頌》雲:「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

 

我們皈依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去除痛苦、獲得得安樂。要拿掉苦因,斷除煩惱的過失,我們皈依的物件,必須是斷除了煩惱的人才行。更何況,我們不僅是要斷除自己的煩惱,也要斷除一切眾生的煩惱,一定要瞭解到一切萬法,瞭解到一切眾生的根器,我們才能因材施教以最適合他人的法門來利益到他。為了成就一切遍智,我們必須去斷除所知障。要斷除所知障,我們就必須要去斷除一切的過失,證得一切的功德,這是我們最究竟的皈依目的。所以,我們的皈依境必須要具備這樣的功德,才能成為我們的皈依境。如果皈依境本身是具有殊勝功德的,可是皈依境卻沒有大悲心想要幫助我們,那我們向他投靠他也不會救我們的。可是三寶皈依境並非如此,不只是已斷一切過失,證得了一切功德,更重要的是他具有真正無有欺誑的愛他勝己的大悲憫心,所以三寶是值得我們去皈依的。

 

我們皈依的目的是可以有很多種的,比如暫時性的皈依,像現在外面下大雨,要是想出門的話,為了要避免被淋濕,我們就需要一把雨傘或是一件雨衣。如果皈依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生死煩惱苦痛的解脫,那麼三寶才是希求解脫者的正確皈依處,因為他具有辨別是非善惡的最究竟的智慧,同時具有大悲心的緣故。

 

 

 

應歸之相分四,初者謂自即是,極調善性,已能證得無畏位故,若未得此,則如倒者,依於倒者,不能從其一切畏中救護他故。第二者謂於一切種,度所化機,善方便故,此若無者,縱往歸依,亦不能辦所求事故。第三者謂具大悲故,此若無者,雖趣歸依,不救護故。第四者謂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養,乃生喜故,此若無者,則定顧視先有恩惠,不與一切作歸處故。總之,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善巧於畏度他方便,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遍轉,普利一切有恩無恩,是應歸處,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歸依處。由如是故,佛所說法,佛弟子眾皆可歸依。由是若於攝分所說此諸理上,能引定解,專心依仰,必無不救,故應至心發起定解。由能救自二種因中,外支或因,無所缺少,大師已成,然是內支,未能實心持為歸依,而苦惱故。是故應知,雖未請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複無懈怠,無比勝妙真歸依處,現前安住為自作怙,故應歸此。《贊應贊》雲:「自宣我是汝,無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諸眾生,大師具大悲,有湣願哀湣,勤此無懈怠,有誰與尊等?汝是諸有情,依怙總勝親,不求尊為依,故眾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獲利,能利他諸法,除尊非餘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辦,由內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為什麼三寶值得我們去皈依?理由有四:

 

第一,因為佛的心續已經獲得調伏,並且已經證得了一切無畏的成就,所以值得我們去皈依。如果他本身也是一個煩惱眾生,那我們依止煩惱眾生怎可以脫離煩惱呢?這不可能。就像你已經跌倒了,你希望有人把你拉起來,你不可能拜託一個和你一樣正跌倒的人拉你起來吧?你自己本身已經被煩惱所轉,為了能夠脫離煩惱,再去依止一個與煩惱相應的人,這理由說不過去。

 

第二,佛會非常善巧地引導我們,走向解脫之道,獲得我們想要的果位。佛陀調教眾生的方式,就像媽媽喂小孩子吃飯一樣。因為嬰兒的牙齒不好,所以只喂他奶;慢慢孩子長大些了,牙齒也長出來了,但是剛開始長出來的牙齒是軟的,所以只給予比較稀釋的一些東西吃;再等孩子慢慢長大些,才給予硬的可咀嚼的食物。同樣的,佛也像一個非常愛護病人的醫生,他會依病人的病情給他適中的藥,因為如果病人身體很虛弱的話,是沒有辦法去服用強烈的藥物的,得依病況給予病人適中的,對他最需要或說最有説明的藥。佛陀在引導我們的時候,就是這樣非常善巧地配合著我們的根器,跟我們說對我們真正有利益的教法。有時候你想幫助一個人,對方是不是真正能夠獲得説明,是需要具足很多因緣才有辦法的,並不是說你給他最好的東西,就能夠真正幫助到他。

 

佛如此善巧調伏眾生的經驗,更讓我們相信,對於其他宗教建立尊重是很重要的。從教義的角度來講,佛教的教義確實是非常地淵博深廣,真的可以說是無人能及。可是對方因緣不聚合,你再怎麼講他都聽不下去,你堅持說我要拿佛教的教法來幫助你,這是沒有意義的。既然我們想幫助他,希望他能夠真正獲得利益,只要他去好好地行善,慢慢地通過善心的累積,惡業就會慢慢地減少,因為他行善的緣故他就會慢慢獲得快樂。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傳統的宗教信仰,到目前為止都是具有傳播善法、勸人行善的作用的。許多的宗教信仰者,他們隨著自己的宗教信仰,確實已慢慢地把自己改變成了一個善良的人。雖然佛教的教義不能直接地幫助到他們,因為佛法幫助到他的因緣還沒有成熟,所以我們就不應該去強迫,至少我們看到他們由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慢慢轉為了想要行善的人,光是這一點就值得我們隨喜了。

 

第三,佛具大悲心。佛陀日夜所思所想的,就是要幫助我們從無明當中獲得解脫,去除我們一切的痛苦以及痛苦所留下來的習氣種子,讓我們獲得最究竟的安樂。佛具有如此大悲的緣故,永遠都是湣視著我們,想要幫助我們的。

 

第四,佛絕非是隨供養財物而轉的。絕對不是你供養他才救你,不供養就不救你。

 

由上述四種的理由,宗喀巴大師在此做了一個總結:“總之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善巧於畏度他方便,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遍轉,普利一切有恩無恩是應歸處。”皈依的四個理由,在這短短的四句話裡面都已經說到了。唯佛平等愛護一切眾生,所以佛即是所皈依處,佛所說的滅道二諦功德是正皈依法寶,與正在證悟二諦的僧寶們都是我們的皈依處。對這些道理反復思惟並發起定解,我們可以知道,三寶是絕對值得我們去皈依的,所以專心依仰三寶,絕對能夠獲得救護。

 

自己能夠獲得救護有兩個因緣:外緣和內緣。外緣部分已經具足了,因為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以及有其傳承的善知識,我們現在都已經具足。內緣部分就是自己本身要有畏信,真正從內心去發起定解,來做皈依。如果沒有誠心,生不起畏、信,那誰也救不了自己。如果自己本身畏信因緣具足,縱使我們沒有請求三寶的救護,三寶也是絕對會救我們的。因為三寶被大悲心所轉,只要我們因緣具足,三寶隨時都在湣視著我們。最主要是內心發起定解,把前方的資糧田三寶視為是自己的依怙,作此皈依。

 

 

 

第三、由何道理而歸依者。《攝抉擇》中略說四事:一、知功德,二、知差別,三、自誓受,四、不言有餘而正歸依。

 

初知功德而歸依者,須能憶念歸處功德,其中有三:一、佛功德,二、法功德,三、僧功德。

 

身功德者,謂正思念諸佛相好,此亦應如喻贊所說,而憶念之。如雲:「相莊嚴尊身,殊妙眼甘露,如無雲秋空,以星聚莊嚴。能仁具金色,法衣端嚴覆,等同金山頂,為霞雲縛纏。尊怙無嚴飾,面輪極光滿,離雲滿月輪,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蓮花,與蓮日開放,蜂見疑蓮華,當如懸索轉。尊面具金色,潔白齒端嚴,如贊秋月光,照入金山隙。應供尊右手,為輪相殊飾,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華何能嚴!」

 

講述佛的功德,要從佛的身、語、意三種的功德來解釋。這裡先講身功德的部分,再說語功德與意功德。

 

 

 

語功德者,謂隨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時,各各申一異類請問,能由剎那心相應慧,悉皆攝持以一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能各隨自音,而生悟解。應思惟此稀有道理,如《諦者品》雲:「若諸有情于一時,發多定語而請問,一剎那心遍證知,由一音酬各各問。由是應知勝導師,宣說梵音於世間,此能善轉正*輪,盡諸人天苦邊際。」又如《百五十頌》雲:「觀尊面可愛,從彼聞此等,極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語能靜息,貪塵如雨雲,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鳥。摧壞極無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剛。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故易解,尊語具善說。且初聞尊語,能奪聞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諸貪癡。慶慰諸匱乏,亦放逸者歸,令樂者厭離,尊語相稱轉。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語利眾生。」應如是念。

 

 

 

意功德分二。

 

智功德者,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觀掌中庵摩洛迦,智無礙轉,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餘者,所知寬廣,智量狹小,悉不能遍。如《贊應贊》雲︰「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餘一切,唯所知寬廣。」又雲:「世尊墮時法,一切種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諸法動非動,若一若種種,如風行於空,尊意無所礙。」應如是念。

 

悲功德者,如諸有情為煩惱縛,無所自在,能仁亦為大悲系縛無所自在,是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恒無間斷。如《百五十頌》雲:「此一切眾生,惑縛無差別,尊為解眾生,煩惱長悲縛。為應先禮尊,為先禮大悲,尊知生死過,令如此久住。」《諦者品》亦雲:「若見癡黑暗,常覆眾生心,陷入生死獄,勝仙發悲心。」又雲:「若見欲蔽意,大愛常耽境,墮愛貪大海,勝者發大悲。見煩惑眾生,多病憂逼惱,為除眾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終無不起時,住眾生意樂,故佛無過失。」應隨憶念。

 

從兩種角度來對佛的意功德做讚歎:一是以佛陀的智功德,一是以佛的悲功德。

 

首先讚歎智功德。因為佛斷除了所知障的緣故,所以能夠完全地瞭解一切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所以看諸法的時候如同看手掌上的庵摩洛迦。庵摩洛迦是一種果實,味道有點酸酸澀澀的,內外透徹。佛陀看諸法的時候,也如同看手掌上的一個內外透明的果實一樣,不只是能見果實外表的部分,也可以看到裡面的部分,非常清楚透徹,能無障礙而見一切的世俗諦和勝義諦。為什麼佛能夠看到而我們不能?我們唯明唯知的心本來有能力能夠通達一切事物,但是由無明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執取二諦為異性,成為心的污染,阻礙著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而無明是可以被斷除的,佛陀就是斷除了所知障,所以佛能無有障礙通達一切事物。

 

再贊佛之悲功德。我們的心是被煩惱控制著的,所以我們是凡夫。佛能圓滿自他二利,是因為佛陀的心被愛他勝於愛己的悲憫一切眾生的心所轉。佛陀說法,並非是佛陀先發起意樂,說我要幫助眾生,然後去說法。只要因緣聚合,佛陀會自然說法,因為佛完全被大悲心所轉,只要內外因緣具足,不需要佛特別地去想,發起幫助眾生的意樂,大悲心所產生的佛事業就會成熟,很自然地為眾生的事業而去轉*輪。這是有很多種種的因緣的,加上佛自己以前的發願和大悲心等。

 

如果要真正地體會到佛陀的悲功德,不僅要這樣去讀誦《廣論》本文,而是要多多去觀想菩提心,讓自己的心轉為菩提心,嘗到菩提心這種甘露法味,再去體會悲憫的強大感受。當從自己的少許經驗去推理預測,菩薩的悲憫功德是如此的不可思議,更何況是佛陀呢?這時才有辦法真正發起對佛悲功德的信心。否則的話,只是表面上對佛悲功德的認知,實際上沒有辦法去體會。而且佛陀的悲憫,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一種悲憫,絕非是片面的悲憫。片面的悲憫心,還有貪嗔的存在,有時會帶來負作用,會讓人陷入傷心痛苦的境地而無法自拔。但是佛陀的悲憫卻是完全符合實際狀況的,非常理智,沒有愛恨冤親,所以不僅不會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痛苦,反而會使內心帶來無比的信力和勇氣,這種的安樂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唯有自己去體會才知道。

 

有人說,我們幹嘛要去思惟眾生的痛苦,我們自己已經夠苦的了,再去思惟眾生的痛苦,還要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那豈不是讓自己更加痛苦嗎?錯了,就是因為我們內心有這種的想法,所以才永遠是痛苦的。就是因為有自私自利的愛我執的想法,所以我們的心就局限在一個非常狹小的“我”上,誰愛這個“我”,就會造成阻礙和傷害,即使只是有那麼一點點小小的挫折,他都會有崩潰的感覺。但是相反的,如果你的心是緣一切有情眾生,像愛自己一般去真正地愛一切有情眾生的話,當自己真的發起心力要去承擔一切眾生痛苦的時候,自己的痛苦又算得了什麼?兩種不同的思惟模式,實際上心力差別懸殊非常大,因為覺得自己的痛苦都受不了,幹嘛要去承擔眾生的痛苦,所以心力變得非常微弱,經不起打擊;但另一者卻剛好相反,覺得自己的痛苦算什麼,因為想要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為眾生離苦得樂而努力精進,當他發起這種大心力的時候,又有什麼挫折和痛苦可以難倒他呢?他能夠違緣轉為道用,再痛苦的因緣,只能讓他生起更強烈的悲憫。縱使遇到仇敵,他也會像看到自己的善知識一樣的去愛護他,因為他知道仇敵對我的傷害並非是來自於仇敵,而是來自操控這個人的煩惱,所以於傷害自己的人會更強烈地發起悲憫,同時又非常理智地想要去銷毀他人內心的煩惱。這種的悲憫心,怎麼可能會帶來痛苦?不可能。所以當佛被這種大悲所轉,是非常理智的,內心的心力非常強大,非常有勇氣地去面對事實,來真正幫助一切有情眾生。而且,佛陀不僅是具有這種悲憫,還具有瞭解一切諸法的智慧,在這種悲智雙運下,才有辦法真正圓滿自他二利的事業。

 

業功德者,謂身語意業,由其任運無間二相,而正饒益一切有情。此複由於所化之別,堪引化者,能仁無不令其所化會遇圓滿,遠離衰損,定作一切所應作事。如《百五十頌》雲:「尊說摧煩惱,顯示魔諂動,說生死苦性,亦示無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豈有此餘事?」《贊應贊》雲:「尊未度眾生,何有是衰損?未令世間會,豈有此盛事?」應憶念之。

 

 

 

  此是略說念佛道理,若由種種門中憶念,亦由多門能發淨信,若能數數憶念思惟,則勢猛利常恒相續,餘二寶德,亦複如是。

  由如是修,若善瞭解,則諸經論多是開示三歸功德,此等皆能現為教授。

 

  念觀察修,皆是分別,于修行時,而棄舍者,是遮此等集聚資糧,淨治罪障非一門徑,故於暇身攝取無量堅實心藏,應當了知為大障礙。此等若作常時修持,心隨修轉。故于初時修心稍難,後時于彼能任運轉。又若能念,願我當得,如所隨念,如是佛者,是發菩提心,一切晝夜恒得見佛,于臨終時任生何苦,然隨念佛終不退失。《三摩地王經》雲:「教汝應悟解,如人多觀察,由住彼觀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無量智,常能修隨念,心趣注於此,此行住坐時,欣樂善士智,欲我成無上,勝世願菩提。」又雲:「清淨身語意,常贊佛勝德,如是修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奪。」博朵瓦雲:「若數數思,漸能深信,漸淨相續,能得加持。由於此上獲得定解,故能由其誠心歸依,若於所學能正習學,則一切事悉成佛法。吾等對於諸佛妙智,尚不計為准洽占卜。」此複說雲:「譬如有一準利蔔士說雲,我知汝於今年無諸災患,則心安泰。彼若說雲,今歲有災,應行此事,彼事莫為,則勵力為;若未能辦,心則不安,起是念雲,彼作是說,我未能辦。若佛制雲,此此應斷,此此應行,豈置心耶?若未能辦,豈憂慮耶?反作是言,諸教法中,雖如彼說,然由現在,若時若處,不能實行,須如是行。輕棄佛語,唯住自知。」若不觀察,隨心愛樂,唯亂於言。若非爾者,內返其意,詳細觀察,極為諦實。故當數數思佛功德,勵力引發至心定解。此若生者,則於佛所從生之法及修法眾,亦能發起如是定解,是則歸依至於扼要,此若無者,即能轉變心意歸依,且無生處,況諸餘道。

 

有些人認為,反復的觀察是不需要的,因為是一種分別心。有此執著的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阻礙集資淨障,使暇滿不能取得大益。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行當中,一開始一般都是困難的,因為心不熟悉法義,即使是念法義名詞,都會覺得有點困難。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一次再一次地去訓練,不只佛學名詞會講得很流利,其涵義哪怕再難,也都能慢慢瞭解。如果一開始就說好難,就放棄了,那就太可惜了。應該如此思惟,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我現在不懂是因為我還不熟悉,只要我肯學習,哪裡會有不懂的事情?慢慢熟悉法義之後,再反復地去思惟觀想,讓自己的心相應於菩提心,如此我們就能夠真正發起菩提心。如果佛交待我們辦的事情我們未能辦,內心會有不安的感覺,如果我們真正皈依三寶,那對於佛所制定的戒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應時常反觀自己有沒有依教奉行。漸漸地,我們的心就能安泰。業清淨之後,我們晝夜都能見到三寶,恒時可見佛陀。

 

法功德者,謂由敬佛而為因緣,應作是念,佛具無邊功德者,是由證修滅道二諦,除過引德,以為自性,教證二法,而得生起。如《正攝法經》雲:「諸佛世尊所有無邊無際功德,從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現,法為其主,從法出生,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辦。」

 

思惟法功德的時候,最主要的是先必須讓自己去證實法寶的存在,有沒有滅諦、道諦。如果通過對整個佛理的認知,讓自己相信法寶的存在,我們就自然能夠了解法功德,瞭解法寶對我們是多麼的重要,才有辦法真正發起對三寶功德的非常堅定的信心。如果對法寶是否存在都有疑惑,那縱使我們在念法功德文,要想真正產生信心也是很困難的。如果連法寶是否存在都未曾思惟過,就更不能瞭解由此而成就的究竟佛寶功德,那對三寶功德的認知就沒有基礎了。

 

如同《正攝法經》中所說:“諸佛世尊所有無邊無際功德,從法生起”,道證功德從法生起;“受行法分”,因為所有的道證功德由法生起的緣故,所以我們能夠享受這種法的安樂;“法所化現”,因為能夠享受這種無漏法,從無漏法可以化現出種種余功德;“法為其主”,由相應於法,我們能夠讓自心操控自心;“從法出生”,透過禪定即三摩地的力量,相應於無漏法的心出生;“正法行境”,如實地依教正法來奉行;“依于正法”,依由教正法而獲證正法功德;“法所成辦”,依由證正法而圓滿成辦一切有利於自他的事。

 

 

 

僧功德中,正謂諸聖補特伽羅,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門中,而為憶念。《正攝法經》雲︰「于諸僧伽,應如是念,謂說正法,受行正法,思惟正法,是正法田,受持正法,依止於法,供養于法,作法事業,法為行境,法行圓滿,自性正直,自性清淨,法性哀湣,成就悲湣,常以遠離為所行境,恒趣向法,常白淨行。」

 

思惟憶念僧功德,“謂說正法,受行正法,思惟正法,是正法田”,使我們的身語意成為證正法的功德田;“受持正法”,持有教證二法;“依止於法”,使我們的心依止於法;“供養于法,作法事業”,不只是自己供養於法,我們也做法事業,為他人說法,讓其他人也相應于正法;“法為行境”,所行一切都如法;“法行圓滿”,不只相應於法,所做一切都圓滿;“自性正直”,無有欺誑;“自性清淨”,斷除煩惱及煩惱種子的緣故,不受煩惱的污染;“法性哀湣,成就悲湣”,具有大悲;“常以遠離為所行境”,常于寂靜阿蘭若處,所做一切行持遠離煩惱污染;所以,“恒趣向法,常白淨行”。

 

 

 

由知差別而歸依者,如《攝分》說:由知三寶內互差別而正歸依。此中分六,相差別者,現正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業差別者,如其次第,善轉教業,斷煩惱苦所緣為業,勇猛增長業。信解差別者,如其次第,應樹親近承事信解,應樹希求證得信解,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修行差別者,如其次第,應修供養承事正行,應修瑜伽方便正行,應修共受財法正行。隨念差別者,謂應別念三寶功德,如雲:「謂是世尊等。」生福差別者,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佛及僧二是依初義,此複依一補特伽羅,及依眾多補特伽羅生長福德,以於僧伽定有四故。

 

由知道三寶各各差別而去做皈依,是說由不同的角度去瞭解三寶的定義和作用,如同《攝分》裡面說有六種差別:

 

首先是相差別。由整個教法的形成過程來說,在這世間是先有佛,佛來到世間後轉法,使得凡夫補特伽羅生起了道滅功德轉為聖者,形成了三寶。先有佛,後有法,然後有僧。由此能夠瞭解到三寶的性相差別,“現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

 

第二,業差別。按次第來說,佛寶的作用是“善轉教業”,依由弟子福報而為轉*輪;法寶的作用是“斷煩惱苦所緣為業”,自己內心相續生起法寶的緣故,才有辦法真正斷除煩惱,所以我們真正從煩惱當中獲得救護是靠法寶的力量;僧寶的作用是“勇猛增長業”,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這條路上,有時候光是聽法義不一定能夠生起很強烈的感受,可是當我們親眼看到在自己的身旁,確實有這麼一位苦行精進的大師,他如此地為眾生付出,有僧寶作為我們的楷模、追隨的物件,信心會更加強烈,僧寶帶給我們的是法義上的勇猛增長。

 

第三,信解差別。佛寶是我們親近承事的物件;法寶是我們所希求證得的;能與僧寶一起走上修行道,我們對法義的信心會非常堅定。

 

第四,修行差別。是說我們緣佛寶如何修,緣法寶如何修行,緣僧寶如何修行。我們應該供養承事佛寶,應該讓自己的心續上生起法寶;對於僧寶,我們要供養財物,同時在法上作為皈念和楷模的概念來和合共修。

 

第五,隨念差別。就如同《隨念三寶經》上所說,在此以藏文來說只說了“謂是世尊等”。中文的《隨念三寶經》,隨念佛經時,說“佛、薄伽梵者,謂:如來、應、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於是,說了佛種種的功德。在隨念法經時,說到了“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隨念僧經時,說“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質直行。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等種種的功德。應如《隨念三寶經》所說,來作隨念的差別。

 

第六,生福差別。依佛寶和僧寶補特伽羅以及法寶為資糧田,而去發起增上福報資糧,是為最勝福田。所依補特伽羅不只是一個,而是有眾多。因為在三寶來講有四眾三寶,在此的“四眾”並不是指出家男女眾和在家男女眾,而是指聲聞僧寶、獨覺僧寶、菩薩僧寶以及佛僧寶。佛本身也是僧寶,凡是聖者都是僧寶,聖者有聲聞聖者、獨覺聖者、菩薩聖者以及佛聖者四種,所以僧寶有四眾。

 

由自誓受而歸依者,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毗奈耶廣釋》中說。

 

那我們如何皈依呢?發誓承諾,以這種的方式來行皈依。所謂承諾,就是說在皈依的時候有一種想要投靠的信念。如果是具有了畏和信的因緣,而發下了如此的承諾,“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皈依僧伽為修助伴”那就是真正的皈依了。“由如是門而正皈依,如《毗奈耶廣釋》中說。”戒經裡面說,如果我們要獲得出家的戒體,必須要發起出離心,但在出離心發起之前必須要以皈依為根本。

 

由不言餘而歸依者,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

 

 

 

  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余大師與此相違。《殊勝贊》雲:「我舍諸余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又雲︰「于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淨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唯一善妙,清淨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如《殊勝贊》雲:「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贊應贊》亦雲:「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餘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餘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餘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餘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我們在皈依的時候,應該要瞭解內外道之間的差異,抉擇出三寶才是最究竟的皈依處來做皈依。儘管在某一種因緣下,三寶是最勝皈依處,不適合對其餘的外道眾說,但是我們自己必須要瞭解內外之間的差異而行皈依。唯有內道的三寶為唯一皈依處,與內道三寶相違的外道導師、外道教法以及外道修行者等,並非是我們應該皈依的學處。

 

第四、既歸依已,所學次第分二:一、攝分中出,二、教授中出。今初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親近善士者,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由歸依佛即是歸依示道大師。隨順此之正行,即是親近示道師故。聽聞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隨其所應,謂當聽聞若佛所說,若佛弟子所說,法教諸契經等,及若作意何種所緣,能息煩惱,即應作意。由歸依法,於教證法應當現證,此即是彼隨順行故。法隨法行者,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由歸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皈依學處有二,攝分與教授分。攝分有二四聚:

 

第一個四聚是:第一,“親近善士者,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由皈依佛即是皈依示道大師,隨順此之正行,即是親近示道師故。”皈依佛的緣故,所以我們要正親近善知識。第二,“聽聞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隨其所應,謂當聽聞若佛所說、若佛弟子所說法教諸契經等,及若作意何種所緣能息煩惱,即應作意。”我們必須要聽聞正法並如理作意來修行。第三,“由皈依法,於教證法,應當現證,此即是彼隨順行故。法隨法行者,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皈依法的緣故,所以我們必須要努力地讓自己心續當中現證涅槃的隨順之法。能夠證得涅槃當然是最好,縱使今生沒有辦法成辦涅槃,也應當生起相應于解脫正道的涅槃隨順之法的證量功德。第四,“由皈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由皈依僧的緣故,我們應當要瞭解到,往解脫道上行走的補特伽羅都是自己的法友,應共同修學。

 

第二四聚中,諸根不掉者,謂根於境放散之後,意亦隨逐,於境掉動,深見過患,令意厭舍。受學學處者,謂隨力受學佛制學處。悲湣有情者,謂佛聖教,由悲差別,故歸依此。于諸有情,亦應悲湣,斷除損害。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第二個四聚是,第一,“諸根不掉者,謂根於境放散之後,意亦隨逐於境掉動,深見過患令意厭舍”,守護五門。第二,“謂隨力受學佛制學處”,當發大精進力而去受學以及遵守學處。第三,“悲憫有情者,謂佛聖教由悲差別,故皈依此。于諸有情,亦應悲憫斷除損害。”因由悲憫的緣故,就不應該造作對任何一個眾生的損害,當然最好是能夠去幫助別人。如果幫助不了別人,至少也不應該去傷害別人。第四,“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一、別學,二、共學。初中分二:一、遮止應學,二、修行應學。今初

 

如《涅槃經》雲:「若歸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歸依諸餘天神等。歸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歸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說有三,謂不歸余天,于諸有情舍離損害,與諸外道不應共住。其中初者謂於世間,若大自在遍入天等,尚不執為畢竟歸處,況諸鬼趣山神龍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寶,歸心彼等。若於彼等,請其助伴,現前如法,所作事業,則無不可,如求施主為活命伴,依諸醫師為治病伴。第二謂於人及畜等,若打若縛若禁穿鼻,實不能負強令負等,意樂加行,損害有情,悉應遠離。第三謂與不信三寶,為可歸宿,而譭謗者,不應共住。

 

“遮止應學”,就是不應該做的事。

 

因皈依佛的緣故,“不歸餘天”,就是不應皈依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天人,像色界的大梵天王、遍入天以及欲界的第四天王等,這種世間人供奉為無上皈依境天人,不應是佛教徒去皈依的對象。如果連大梵天王、大自在天或遍入天等,都不成為究竟的皈依物件,更何況是世間的天龍八部甚至是鬼趣、山神、龍等,更不可成為皈依的對象。如果因為暫時所需,祈求世間的天龍八部等來幫助的話是可以的,因為我們有時確實需要這種幫忙。“如求施主為活命伴,依諸醫師為治病伴”,如果是以這種的方式來向天人祈求協助,不會違背皈依學處。但是不可對三寶產生不信,像皈依三寶般的去皈依這些世間天神,這是違背皈依學處的。

 

因為皈依法的緣故,“于諸有情舍離損害”,我們要遮止對於有情的損害。“謂於人及畜等,若打若縛、若禁穿鼻、實不能負強令負等,意樂加行損害有情,悉應遠離”,無論是在意樂上或是加行上,對於眾生都不應該造作任何損害的行為。

 

因為皈依僧的緣故,“與諸外道不應共住”,不應該與譭謗三寶或不信三寶者走得太近,或者把他當成內心的一種依賴,結交這樣的至交好友,這是不應有的。當然,如果我們對基督教或者是回教等外道的法友們,相處時要互相尊重、互相信賴,這種的信賴是可以的,但是並非是內心的一種依靠,如親朋好友般地內心依賴他,這是不行的,不應共住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說一切外道法友都不值得信賴,不是這個意思,是我們內心不應該把他們作為一種依靠。因為對方他不信三寶甚至於譭謗三寶,如果我們把這種物件視為是內心的信賴,那就跟皈依三寶的學處產生了矛盾。

 

 

 

三種修行應學者,謂于佛像,若塑若畫,隨好隨醜,不應譏毀,置麈險處,及押當等,不敬輕毀,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親友書》雲:「隨工巧拙木造等,智者應供善逝像。」《分辨阿笈摩》說,劫毗羅、摩納婆,由於學無學僧眾,說十八種異類惡語。謂雲:「汝等象頭,豈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異類頭形摩羯陀魚,自迦葉大師時,乃至釋迦法王住旁生中。《雜事》中說:拘留孫大師般涅槃後,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經二次作是譏雲:今令樹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後善成已,深生憂悔,將其工價,造一金鈴,掛於塔上,其後感生容顏醜惡,身形倭小,聲音和美,名曰善和。故于佛像不應說言,此如此類,於他所造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廣大,不應譏毀及遮止等。大瑜伽師奉曼殊像,於覺窩前,請觀視雲:此善醜何似?若善妙者,可將絨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錢金授予購取。覺窩答雲:至尊妙音之身,無所不善,師工中等,說已置頂,於一切像,悉如是行。雖于正法四句以上應離不敬,又應斷除一切不敬,謂抵押經卷,貿為貨物,置禿土地灰塵險處,鞋襪並持及跨越等,應起恭敬,等如法寶。傳說慬哦瓦善知識,凡見有持經典來者,合掌起立,後不能起,殷勤合掌。又說覺窩至哦日前,有一咒師不從聞法,大依怙尊,見一記錄,以齒污穢,沾其經書,深生不忍,說雲可湣,不可不可,咒師生信,遂從聞法。霞惹瓦亦雲:我等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師者,是壞慧因,現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癡之因,若愚過此,更有何能?

 

現在講三種修行應行學處。

 

因為皈依佛的緣故,所以我們對於佛像應特別地恭敬,無論是塑像還是畫像,無論畫師或製造佛像的人工巧如何,都不應該對佛像有所批評,也不應該將佛像安置在有灰塵或者是很危險的地方,更不能把佛像做押當品,拿佛像來做買賣交易等。應把佛像視為導師,來做尊敬。《分辨阿笈摩》說劫毗羅、摩納婆由於對學無學僧眾說十八種異類惡語,罵他們是象頭等等,後來感得異熟果,長成有十八種異類頭形的摩羯陀魚,自迦葉大師至釋迦法王時一直住於旁生中。《法句經》中也說,拘留孫大師般涅槃後,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經兩次嘲笑說:“今令樹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後善成已,深生憂悔,將其工價造一金鈴掛於塔上,其後感生容顏醜惡、身形矮小;聲音和美,名曰善和。”由如是因感如是果,所以我們不應該對佛像說三道四。“于他所造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廣大,不應譏毀及遮止等。”如同有大瑜伽師欲供養一尊文殊師利像,請阿底峽尊者看看像之善醜。阿底峽尊者答言:“文殊菩薩哪裡有不好,只是這塑工中等。”說完將像放在自己的頭頂做頂禮。“於一切像,悉如是行”,所以我們有見畫師畫的佛像或者是塑的佛像時,要特別地小心,不可以對佛像不恭敬。如果做工實在是不令人隨喜時,也千萬不要去嘲笑,否則的話很容易造惡業。

 

同理,在任何紙上有寫到四句以上的經書,應該遠離不敬,斷除一切不敬。不應拿經書去做抵押,當做是一種貨物來買賣,或是隨便放在地上有灰塵的地方,或者跟鞋襪擺在一起,或是跨越經書等,這些都是完全不應該做的。有時候我們學經典的人,尤其是我們出家人時常跟經典生活在一起,有時候會在經典上面放筆等很多東西,這都是不應該的,要特別小心,應恭敬法寶。“傳說愷哦瓦善知識,凡見有持經典來者,合掌起立,後不能起,殷勤合掌。”又說阿底峽尊者到阿裡時,有一咒師不從聞法,大依怙尊者見他用手指去沾自己的口水來翻閱經書,深生不忍,對他說不能這樣做。咒師生信,遂從聞法。霞惹縛亦雲:“我等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師者,是壞慧因。現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癡之因。若愚過此,更有何能?”

 

若於僧伽或出家眾,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又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雲:汝等我等,應當敬重,猶如僧寶。《勸發增上意樂會》雲:「希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此憍是諸放逸本,永不應輕劣苾芻,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敦巴仁波卿與大瑜伽師見碎黃布,在行路中皆不輕越,抖置淨處,如是行持,應隨修學。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經》雲:「作集如何業,當得如是果。」

 

我們在家人只要看到穿上袈裟的出家眾,就應當恭敬,把他視為僧寶,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毀罵。出家人自己也不應該說:你那邊,我這邊,不應該有此分黨的情況。《勸發增上意樂會》雲:“希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此憍是諸放逸本,永不應輕劣苾芻,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敦巴仁波切與大瑜伽師在路上見到破了的僧服碎布,都不會跨越,會把碎黃布撿起來抖一抖,放到乾淨的地方。這樣的行持,值得我們學習。由如是因感得如是果,我們如何恭敬三寶,眾生就如何恭敬我們。如同在家眾要恭敬出家眾一樣,出家眾也要好好守持戒律,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在家人恭敬、供奉的人才是。所以我時常有說,出家人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一定要好。否則不只是自己的善根會受到損害,也會影響到在家人對出家人的整體看法。一般在家人看到某個出家人行為不妥當的時候,他不是只譭謗這個別的出家人,而是會說“這些出家人……”。由自己的不正當行為,影響到了整個出家人的名譽,這非常不好。譭謗的那個在家人,他譭謗的因緣,也是由於自己的行為不妥當才形成的,是由於我們的惡緣而使得他人去造惡業,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才是。

 

 

 

共學分六,初者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歸依者。謂數思惟如前所說,內外差別,及三寶中,互相差別,並其功德。

 

因為皈依三寶,隨念三寶的恩惠,我們應該常常對三寶皈依境進行供養。

 

第二隨念大恩恒勤供養,嚼啖之先亦當供養者。如《三摩地王經》雲:「由佛福德獲飲食,愚夫不知報佛恩。」此是以獲飲食為喻,隨自所有一切樂善,悉應了知是三寶恩。由報恩德意樂供養,此中複二,謂供養事及供養意樂。

 

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開始,不花很大的辛勞也可以累積很大的功德。比如我們每一次進食的時候,都應如此思惟:今天有機會投生到人道,而且沒有吃不飽穿不暖,能夠進食,最主要是因為過去的善業感得如此善果。做為佛教徒,是三寶引導我們去行善斷惡,其實我現在所進食的每一口飯,都是來自于三寶的恩惠。因此在進食之前,應對三寶進行供養。如果我們學習如此去供養,可以累積很大的福報資糧。

 

 

 

初中有十,供養身者,謂親供養真佛色身。供養塔者,謂供為佛所建塔等。現前供養者,謂前二事,現自根前而設供養。不現前供養者,謂佛佛塔非現在前,普為一切佛佛塔故而設供養。又若於佛般涅槃後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數等,亦非現供,若供此二隨一之時,作如是念而供養者,謂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現前供養此二,亦即供養其餘三世一切諸佛,及供十方無邊佛塔。此是俱供現不現前。論說初者,獲廣大福,第二較前獲大大福,第三較前獲最大福。故於一佛或佛像等,修供養時,應憶法性無所差別,先當遣意供養一切,極為切要。自作供養者,謂非由於懈怠懶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唯自手作,教他供養者,謂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諸有情貧苦薄福,無力供養,若教此供,當獲安樂,由悲湣心,唯教他供。又亦勸他共供養者,謂自他俱共同供養,此三福果,大小如前。財敬供養者,謂供種種衣服飲食臥具坐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熏香末香塗香華鬘伎樂及諸燈燭,敬問禮拜,奉迎合掌,唱種種贊,五支遍禮,右旋圍繞,又供田等無盡奉施,又供摩尼耳環臂釧,諸莊嚴具,下至供養諸小鳴鈴,散諸珍奇,纏寶縷線,供養諸佛,或佛塔廟。廣大供養者,謂以如是利養恭敬常時供養,此複有七,謂所供物,眾多微妙,現、非現前,自作、教他,至心歡喜,猛利勝解,而為供養,複將此善回向無上正等菩提。非染汙供養者,謂不由輕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養,殷重供養,不散漫心而設供養,不以貪等雜染供養,不于信佛國王等所為得利敬而為供養,以隨順物而設供養。隨順物者,謂諸淨物,遠離不淨,雌黃所塗,酥所灌洗,局啒羅熏,遏迦花等及諸所余非清淨物。

 

又若如是財物供養自無所集,無從他求,應於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來諸供養具,以歡喜俱及于廣大勝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隨喜少用功力,而修無量廣大供養,攝集菩提廣大資糧,恒常於此以真善心,起歡喜心,當勤修學。又如《寶雲經》及《建立三三昧耶經》所說:無主攝持諸華,果樹及珍寶等,亦當供養。正行供養者,謂於下至構牛乳頃,精勤修習四無量心,四種法集,隨念三寶,波羅蜜多,及能勝解甚深空性,無分別住,于淨屍羅,起防護心,於菩提分,六度四攝,精勤修學。若能由此十種供養供養三寶,應知是名圓滿供養。

 

由如是等,興供養時,有六意樂,能於三寶隨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無量廣大果利,一者無上大功德田,二者無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出現,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作是思惟而設供養,此等是如《菩薩地》說而正摘錄。恒常時中,於如是等隨應而行,若遇佳節及大時會,當隨力能修妙供養。

 

供養事有十:先講前三,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以及俱現前不現前的供養。這三種的供養對象有二:身和塔。供養身,是供養未示現涅槃的佛的勝應身,這個我們現前供養已經沒有辦法做到,因為佛已經示現入滅幾千年了。供養塔,佛涅槃之後,為了供佛,我們造佛塔等來做供養。所謂現前供養的意思是說,自己親眼看到,並且親自前往去做供養。不現前供養是說,雖然自己並非親自看到或親自前往去供養,可是意樂卻觀想為一切的佛、一切的佛塔做供養。既是現前供養也是非現前供養的供養是什麼呢?就是觀想勝應身的佛以及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佛塔,跟十方三世的諸佛、十方無邊的佛塔,法性都是一樣的。在法性相同當中,我供養一尊佛,就等於供養其他諸佛;供養一座塔,也等於供養十方無邊的塔。以這種法性無有差別的理念去做誠心供養。論中說“初者獲廣大福,第二較前獲大大福,第三較前獲最大福”,所以我們在供養佛及佛像的時候,應該做無自性、法性相同之想,福報會非常廣大。

 

第四,自作供養。不能因為自己懶惰不供而讓他人去供。我們應該學習阿底峽尊者,他年歲已高時,手一直都顫抖著,可是還堅持著要自己親自給三寶田供水。

 

第五,教他供養。當自己看到貧困眾生,由悲憫心,為了能夠使他們累積福報資糧,所以給他們資物,讓他們去做苦力,教他們行持供養。

 

第六,勸他共供養。就是不只自己做供養,也教他做供養,兩者都具有,謂自他俱共同供養。自作供養、教他供養以及自他俱共同供養,這三者來講,哪個福報為大呢?“此三福果,大小如前。”也就是說,如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俱現前不現前的供養三者的福報一樣,自作供養福報為大,教他供養福報更大,自他俱共同供養的福報為最大。

 

第七,財敬供養。“謂供種種衣服、飲食、臥具、坐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熏香、末香、塗香、華鬘、伎樂及諸燈燭,敬問禮拜,奉迎合掌、唱種種贊,五支遍禮,右旋圍繞。又供田等無盡奉施,又供摩尼耳環、臂釧諸莊嚴具,下至供養諸小鳴鈴,散諸珍奇,纏寶縷線,供養諸佛或佛塔廟。”其中“五支遍禮”,是說禮拜的時候一定要五個地方觸碰到地面,所以為什麼大論典裡面都有說到五支遍禮或五支禮敬。肢體的哪五個部位要觸碰到地面呢?雙腿的膝蓋以及雙手的手掌還有自己的額頭,這五個地方一定要觸碰到地。有時候我們會懶惰,膝蓋一定會碰到,但有時嫌地面太髒,額頭就沒有碰到地面,這就成了四肢禮拜,是經典上未曾有過的,不是真正的禮拜。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既然要禮拜,就一定要以五支觸地的方式來做禮拜。

 

第八,廣大供養。謂以如是利養恭敬常時供養。此複有七,謂所供物,眾多微妙,現非現前,自作教他,至心歡喜,猛利勝解,而為供養。複將此善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第九,非染汙供養。“謂不由輕懵、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養,殷重供養,不散漫心而設供養,不以貪等雜染供養,不于信佛國王等所為得利敬而為供養,以隨順物而設供養。隨順物者,謂諸淨物,遠離不淨。雌黃所塗,酥所灌洗,局咄羅熏,遏迦花等及諸所余非清淨物。”(1)“又若如是財物供養自無所集,無從他求,應於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來諸供養具,以歡喜俱及于廣大勝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隨喜,少用功力而修無量廣大供養,攝集菩提廣大資糧,恒常於此以真善心起歡喜心,當勤修學。又如《寶雲經》及《建立三三昧耶經》所說,無主攝持諸華、果樹及珍寶等,亦當供養。”這裡說到了“無主供養”,之前第七財敬供養,不只是供養自己的財物,一切無主之物,山河大地等等的一切不被人佔有的美妙之物,都可以當成是供養物。最主要是自己的信心,可以把世間最好的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甚至是十方世界的一切最好之物,都是可以拿來做供養的。

 

第十,正行供養。“謂於下至構牛乳頃,精勤修習四無量心、四種法集、隨念三寶、波羅蜜多,及能勝解甚深空性、無分別住,于淨屍羅起防護心,於菩提分、六度四攝精勤修學。若能由此十種供養供養三寶,應知是名圓滿供養。”甚至是在擠奶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做正行供養。正行供養是十供養裡面最重要的供養,無論何時,內心應思念著法義,讓自己的心與法相應。

 

供養意樂有六:“一者無上大功德田;二者無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出現;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出現”,是說三千大千世界裡的每一個世界都有一尊佛,不是說全世界唯獨只有一尊佛出現。供養三寶時,作此六種思惟,生無量廣大果利。

 

“恒常時中,於如是等隨應而行,若遇佳節及大時會,當隨力能修妙供養。”

 

 

 

此複非以糕之瘀處,菜葉黃處,是須擇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時,現一切人,如灑揚塵,唯彈少許,不成供養,是霞惹瓦語錄中出。譬如有一極肥沃田,至下種時而不下種,任其荒蕪,如是廢止,實生不忍,如是能生若現若後一切善樂,最勝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時中,常恒無間,堪種一切善樂種子,複應於此如經說雲:「當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極堪惜,故如《贊應贊》雲:「如尊之福田,三世間非有,施處尊第一,是淨令座淨,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於尊為利害,異熟無盡際。」于最勝田,尚不見,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無賢善相,故一切時,當勤精進供養三寶。若如是行,由於勝田種善根力,于諸道次,慧力增長。故于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至極微劣之時,依福田力,是要教授。如是亦如《吉祥敬母》雲:「作詩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雖小極增長。」又如說雲:「供養亦複不賴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羅及諸淨水,並無主攝諸供具等,皆可供養,無餘財物,應如是行。如現實有,而不能舍,作是念雲:「我無福德極貧窮,諸餘供財我悉無。」等同博朵瓦雲︰「於一穢螺杯中,略擲少許香草,念雲︰旃檀冰片妙香水,是諸生盲欺明眼者。」又如樸穹瓦雲:「我於最初供養香草,其氣辛辣,次有四合長香供養,其氣甘美,現在供養,若沉水香,嘟嚕迦等,其氣香馥。」若於微供輕而弗供,則永生中終是唯爾,若縱微少,發起殷重,漸得上妙,應如此師行持修學。傳說此師每配一次,須用二十二兩金之香。若諸已得資具自在大菩薩眾,尚化其身為多俱胝,於一一身,複各化現百千等手,往一切剎,經無量劫,供養諸佛。諸由少許相似功德,便生喜足,雲我不於此上希菩提者,是于正法極少知解,造次亂言,以是應如《寶雲經》中所說而行。如雲:「應當聽聞諸契經中,所有如是廣大供養,廣大承事,由其最勝真實善心,增上意樂,回向諸佛及諸菩薩。」

 

因為我們每一天都需要進食,如果養成進食前做供養的這種習慣,不需要花大力氣而能圓滿無邊的資糧。當自己受用任何的東西,都要想讓三寶先使用,即使是在喝水的時候,都應想此清淨水源先供養給三寶。最主要是要訓練這顆心對三寶的尊敬,讓心能隨時隨地跟三寶聯繫在一起。

 

一般我們西藏做薈供的時候,會用很多可口的酥油,因為薈供完都會送到自己的嘴巴裡面,我們知道要做得好吃。但是供養給三寶的朵瑪,事後好象是給烏鴉的,所以就用水做而不放酥油。這是錯誤的,真正供養給三寶的朵瑪,應該比給我們自己吃的還要好才對,而我們卻剛好顛倒。所以這裡說到“此複非以糕之瘀處、菜葉黃處,是須擇其妙者而供”。供養,都應選最好的來供,目的是訓練我們的這顆心與三寶相應。因為尊敬三寶的緣故,我們自然而然會想,自己的好東西要給自己最心愛、最親近的人一份。如同自己還沒進食之前,都會給自己的雙親供食一樣,進食之前要把最好的先給三寶食用,之後自己才食用。現在的人在供茶的時候,就像是灑灑灰塵似的,根本不是在行真正的供養。如霞惹瓦語錄中說,有這麼好的一塊隨時隨地都可以長出善妙果實的最勝福田不去耕種,我們自己荒廢了它,豈不是太可惜了嗎?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又極微劣”的時候,也就是縱使聽聞也不知道在說什麼,去思惟也搞不懂,修的時候內心沒有感覺,自己的心續上不生證量,這代表我們福報不夠啊。“依福田力是要教授”,宗喀巴大師在此非常真切地說出了最好的口訣,讓我們聽聞能持文、思惟能解義、修習則生證功德的口訣教授,就是平常在三寶的資糧田上,儘量種植更多的福報資糧。因為三寶田隨時隨地都在,只要我們用心去栽培,由這樣的福報資糧的力量,就能解除自己聞思修的種種困惑。

 

最主要是信心,隨時隨地讓自己的心跟三寶連在一起,看到好風景時也觀想供養給三寶,希望三寶能夠享受這樣的美景,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供養給三寶。其實三寶不會在意我們供什麼,但如果我們能夠好好運用三寶田,我們就能夠累積福報資糧,有更大的力量去行善斷惡生起證量,這是三寶所在意的。

 

我們供養,不要像是按上師命令而去做一個差事似的隨便應付。如博朵瓦所說,在一個很骯髒的杯子裡面,放上一點點的香草,卻說這是栴檀冰片妙香水等,這就和一個瞎子拿著骯髒的東西去騙有眼睛的人是一樣的。雖然我們供養的時候,資物或許並不圓滿,也不美妙,但通過反復的供養串習,可以讓自己對三寶的信心越來越堅定,我們的福報資糧就會越來越渾厚。如果你永遠都只是隨便應付,那麼所得到的福報也是很微弱的。

 

菩薩們尚且會化身無量,對一切遍滿虛空的諸佛去做供養。有些人因為不懂經文,對三寶資糧田做了少許供養後就很滿足,而且還說我們對於無上菩提是沒有希望的。不要聽他們這種胡言亂語,不要這樣說。菩薩們今天能夠如此殊勝地供養三寶,是因為從一開始很少資糧時慢慢累積來的,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菩薩能夠如此供養而讓自己灰心,說自己對無上菩提沒有希望,不要這樣想。最主要的是看我們的這顆心,心念力越強,供養的力量就越強。

 

第三隨念悲故,亦應安立于諸眾生於是道理者。謂由悲湣,隨能安立諸餘有情令受歸依。

 

第四隨作何事,有何所須,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舍世間諸餘方便者。謂隨作為何種所作,隨見何等緊要重事,應依三寶及興隨順三寶供養,於一切種,不應依止不順三寶邪道等儀,一切時中應當至心歸憑三寶。

 

無論做任何的事情,都要以三寶為先。就像我們在家裡,大大小小的家事要處理,都要先問問家中的長輩。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的內心完全與三寶貼緊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生活中一切大大小小的細節,都應依三寶教誡來行事,以這種的原則去做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實踐。

 

第五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歸依分二︰一、攝分所出勝利,二、教授所出勝利。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一、獲廣大福者,如《無死鼓音陀羅尼》雲:「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攝波羅蜜多論》亦雲:「歸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二獲大歡喜者,如《念集》中雲:「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歸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餘二寶亦如是說,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淨,謂由等持及以慧學而得解脫。

 

第五勤修皈依,攝分功德有二四聚。先講前四者功德:

 

第一,獲廣大福報。皈依三寶的善果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法的功德不可思議、聖僧的功德不可思議、相信三寶的信心不可思議,所感得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如果這個果報是有形色的話,那三千大千世界都沒有辦法容納下如此廣大的福報。

 

第二,獲大歡喜。由皈依三寶的緣故,我們可以生起一個很大的歡喜心。因為三寶田就像是你身旁有一個很大的福田,隨時隨地你都可以種植並收穫福報資糧,有這麼好的機會,誰不歡喜呀?只要你的心跟三寶隨時相應,就像是一個生意人,他隨時隨地都可以往銀行存錢,利息會是十萬倍、百萬倍、千萬倍、百千萬倍地增長。這麼好的銀行,任何生意人都會歡喜。三寶資糧田,就是這樣一個累積、生長福報利息的銀行,當我們的內心相應於三寶的時候,就等於是在隨時隨地為自己存錢,為什麼不歡喜呢?應該是生極大歡喜的。

 

第三,獲三摩地。由好好地運用三寶資糧田積資淨障,累積廣大的福報資糧,所以我們能夠非常容易地趣入三摩地,獲得戒定慧的證量。

 

第四,獲大清淨。因戒定慧三學的成就,因而獲得解脫的緣故,所以獲大清淨。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二于一切種邪勝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者,謂由信解,歸依惡師惡法惡友增上力故,造諸惡業,皆得輕微,當得清淨。三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四為其大師同梵行者,及于聖教淨信諸天,愛念歡喜者。謂得趣入善士數中,為大師等之所喜樂,諸天如何歡喜者,謂彼歡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歸依,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歸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攝分後四功德:

 

第一,具大守護。因為皈依三寶的緣故,我們自然就會去遵守三寶的教誡,不敢放逸、懈怠,會遵守三寶所說學處,防護各種惡業,所以可得三寶的加持,從人與非人的障礙中獲得大守護。

 

第二,能夠遠離惡師惡友,或者以前依止惡師、親近惡友等惡業,依由清淨皈依三寶,惡業沒有辦法增上,而且它的力量在削弱以至於永滅。

 

第三,列為善士。由皈依三寶的緣故,我們所行一切都是令諸佛歡喜的善行,所以我們就列入善士之一了。

 

第四,因為所行都是善行,所以不只諸佛菩薩歡喜,眾天龍八部也生歡喜,而來護持我們。真正皈依三寶學處,內心相應三寶,所以所行一切都是善業,因由這個善果感得投生於人天的增上生。行善法的世間天人對此會很歡喜,他們會說,此人因為皈依行善法的緣故,將來會投生成為我們的伴侶,做我們的朋友和法友,於是讚歎。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一得入內道佛弟子者,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窩與寂靜論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謂得歸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此若無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數。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俱舍釋》雲:「受歸依者,是受一切律儀之門。」《歸依七十論》亦雲:「近事歸三寶,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謂由歸依而能堅固涅槃意樂,從此意樂律儀發生。三先集業障輕微滅盡者,《集學論》中,顯示歸依能淨罪時,說雲:「此中應以生豬因緣,而為譬喻。」謂有天子當生豬中,由歸依故,即未生彼,是由歸依能淨當生惡趣因故。「若有歸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故先集罪,有者輕微,有若罄盡。四積廣大福者,如前所說。五不墮惡趣,由前應知。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者,如經雲:「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歸所供樹木,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若時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此歸為尊勝。此歸是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此中應以成就風索外道等緣,而為譬喻。七隨一切想悉當成辦者,隨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養歸依三寶,祈禱成辦,則易成就。八速能成佛者,如《師子請問經》雲:「由信斷無暇。」謂由獲得殊勝閒暇,遇歸依處,學殊勝道,由此不久當得成佛,如是憶念諸勝利故,于日日中,晝三夜三,勤修歸依。

 

勤修皈依的教授勝利有八:

 

 第一,得入內道佛弟子。有幸成為佛教徒,是因為皈依的緣故。內道和外道的區別,依阿底峽尊者和寂靜論師所說為標準,就是以有無皈依而來判別。從內心深處深信三寶有能力使我們從輪回當中獲得解脫,心量上有如此的信心和承諾,那就是具有皈依。如果我們心量上沒有如此的承諾和信賴,那就是非佛教徒了。所以,關鍵是我們的心上有無皈依的這種量,分別是不是佛教徒並非在外相上,像是看一種證書什麼的。我有聽說華人佛教界裡,皈依是由皈依證來做判別。事實上,真正的皈依最主要是靠自己心念上的一種承諾,而不是以證書來做判別。第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如果沒有皈依,任何內道的戒體都不能得,因為皈依是所有內道戒體的根本。也就是說成為了佛弟子,才能夠得到佛教戒的傳承,得到戒體。皈依是一切戒的學處,沒有皈依是得不到任何佛教戒體的。第三,先集業障輕微、滅盡。由誠心皈依的強大力量,使得我們之前所累積的惡業轉變,或者力量削弱甚至完全消失。第四,積廣大福。如前所說,皈依的福報,如果是有形色的話,三界都沒有辦法容納。第五,不墮惡趣。由前面所說就知道,因為皈依的緣故,會改變惡業的方向,轉變惡業的性質,甚至於惡業完全消失。既然沒有了惡業,原本將墮入惡趣的,就不會再墮惡趣。第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第七,隨一切想悉當成辦。“隨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養皈依三寶,祈禱成辦,則易成就。”第八,速能成佛。“如《師子請問經》雲:‘由信斷無暇’。謂由獲得殊勝閒暇,遇皈依處,學殊勝道,由此不久當得成佛。”

 

“如是憶念諸勝利故,于日日中,晝三夜三,勤修皈依。”

 

第六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舍三寶者。身命受用,定當舍離,若為此故,棄舍三寶,則一切生輾轉受苦,故任至何事,不舍歸依。作是念已,數起誓願,雖為戲笑亦不應說舍歸依語。諸先覺等說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

 

無論何時,縱遇命難,都不應該捨棄皈依。生命遲早會捨棄,舍後可再得,但是一旦捨棄皈依,生生世世想要再遇到三寶行皈依的話,那就非常困難了。所以即使是開玩笑,也不應該說我要放棄皈依,這是決定不行的。有一些先賢大師說,無論我們要去哪一個方向,如要朝東方走的話,就要對東方的佛世尊做禮拜皈依;要去西方,就要對西方的佛菩薩做禮拜皈依。因為十方都有如來安住,所以要如此禮拜皈依,但是宗喀巴大師說“未見根據”。宗喀巴大師真是不簡單,這麼細節的部分都幫我們整理解說得這麼好。

 

如是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說。各別學處等三種者,契經中說。後三種者,出於歸依六支論中。如彼說雲:「應於形像頌,及諸碎黃布,信解為大師,親口說諸法,不謗應頂戴,淨未淨諸人,應觀為善士。」《攝抉擇》中所說此等。迦摩跋雲:「此諸學處,內鄔蘇跋,想亦宣說,我二同從阿蘭若師所聞。」此語出於此師所傳壟跋縛道次第中。

 

以上所說六種學處,宗喀巴大師引經據論說出了種種的依據。“迦摩跋”是噶當派的格西。(2)

 

 

 

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舍之理者。有說違犯六種成舍,謂初三種各別學處及恒修歸依,為命不舍供養三寶。有說由其九種成舍,謂加違後三種,各別學處,其餘僅是虧損之因,然作是思,若與為命亦不棄舍,有違犯者,實舍歸依,如是雖未棄舍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亦違不言有餘大師,心未誠歸,故亦成舍,若未犯此,僅違學處,非是舍因。

 

接下來說違犯了什麼樣的學處,算是棄舍了皈依?什麼樣的情況下叫做虧損?棄舍跟虧損不同,棄舍是說之前有皈依,可是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虧損是說皈依量還在,但現在因違背了皈依的學處,有所虧損。

 

有人說違犯六種學處叫做棄舍,前三是遮止學處,加上恒修皈依、為命不舍和供養三寶,違反這六種學處就是棄舍六因。宗喀巴大師說到“有說”兩個字的時候,就是說這並非是宗喀巴大師所說的,而是有人這麼說。又有人說,得加上有違修行應學三種,共有九因,才是棄舍,其餘則屬於虧損。宗喀巴大師卻不這樣認為,如果我們心裡面認為生命重要,皈依次要,有此想法,違背了為命不舍的學處,我們的皈依就不存在了,就是棄舍。如果內心並沒有捨棄三寶,但我們不只喜歡三寶,也喜外道大師和外道教法、外道修行者,那就變成有二心了,也違背“不言有餘”的學處,“心未誠歸,故亦成舍”。如無這樣的違反,僅違學處,屬於虧損因緣,不屬棄舍因緣。

 

 

 

是故歸依,是於佛教,能入大門。若有歸依,非唯虛言,則是依止最殊勝力,內外障緣不能違害,功德差別,易生難退,倍轉增長。故如前說,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門,受持歸依,勵力不違歸依學處,是極扼要。

 

  設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後當生惡趣,而起怖畏,能從其中救拔歸處,是為三寶。若歸三寶不違學處,然其歸處,如何救拔?如《集法句》雲:「能斷有箭道,我教示爾等,如來是大師,爾等應須行。」佛是歸依大師,僧是歸依正行助伴,故正歸依是為法寶。若能得此,解脫畏故。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因為害怕後世會墮落到三惡道,相信三寶能救護我們,所以我們皈依三寶。那三寶是如何救護我們的呢?“佛是皈依大師,僧是皈依正行助伴,故正皈依是為法寶。若能得此,解脫畏故,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佛是通過引導的方式,僧眾是通過法友的方式來説明我們的,可是真正能夠直接幫助到我們從惡趣當中獲得解脫救護的,是我們內心裡面的法寶。也就是說,當自己的內心裡面真正生起了滅道二諦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從三惡道或是從輪回的畏懼當中得到了救護。真正的法寶生起,是要慢慢地遮擋過失之後,才生起一種功德,斷除一種過失,就會增長一種功德,慢慢地來增長,而並非是突然間產生的。

 

滅諦功德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第一次獲證滅諦,是在見道解脫道的時候,由見道無間道的現證空性智慧去獲證的。由見道無間道現證空性的智慧,去正對治見道所斷,所以在第二刹那見道解脫道的時候,我們才有辦法獲證第一次的滅諦。所以,先有道諦,後有滅諦,這個道諦最主要是現證空性的智慧。

 

現證空性的智慧要怎麼形成的呢?必須要先通達空性,同時必須要成辦緣空性的止觀雙運,長時間地反復觀修,對於緣空性時產生的二相慢慢地稀釋、淡化之後,能夠以現量的方式看到空性,並非是以比量的方式,這叫現證空性的智慧。可是之前要以比量的方式慢慢修學空性,通過加行道暖、頂、忍、世第一法的方法,慢慢稀釋掉緣空性時的義共相,最後現量證空性。

 

所以滅諦和道諦的功德,絕非是突然產生,或是認為只要通達空性,就馬上可以獲得解脫,絕非是如此的。通達空性;還要反復地去串習,先以比量去串習;還要有足夠的禪定力去專注緣空,不然很容易動搖;還要加上毗婆舍那來更專注地看清楚空性,所以叫緣空止觀雙運;這樣才有辦法把緣空所產生的義共相慢慢稀釋掉,最後轉為以現量去現見空性。現量現見空性的時候,是整個地對治見道所斷的煩惱。見道無間道時,正在對治的狀態下;第二刹那見道解脫道的時候,就獲得了第一次的滅諦功德,是在見道位。

 

得到了滅諦之後,是在入定的狀態,修行者會發現自己緣空的空證現量,還沒有辦法斷除更細微的煩惱,於是他會出定。出定時他會累積廣大的福報資糧,如果福報資糧未夠,以現量入緣空三摩地的話,是沒有辦法斷除更深的執著障礙的,直到廣大資糧足夠的時候再去讓自己入三摩地,這時現證空性的三摩地,才可以斷除自己更深層的修道煩惱。修道的煩惱有九品:上中下品,每品又分三,如上品又分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先以無間道去對治修道上上品的粗分煩惱,之後獲得解脫道,也就是第二刹那的滅諦功德,這時再次地以現量去緣空性,發現沒有辦法去對治修道上中品的煩惱,於是出定,再去累積廣大的資糧。當資糧福報足夠的時候,再去入定,再去正對治修道上中品的煩惱……以這種的方式去修學。

 

 

 

故於此時,是須善巧,善不善業及果差別,如理取捨而修正行,是為修法。若不久思二業及果,如理取捨,則不能遮諸惡趣因,縱畏惡趣,然亦不能脫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惡趣,須于因時,糾治其意隨不善轉,此複依賴于諸業果得深忍信。

 

如果我們不想要三惡道的痛苦,我們就要從三惡道的苦因上來做對治,一旦苦因被遮止,苦果就不會產生。為什麼遮止苦因就不會感得苦果?這種因果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要去深信,如果我們不相信的話,我們就不會為了預防苦果而去遮止苦因。你對業果本身就不相信,怎麼會為了遮止苦果而去預防造作苦因呢?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為了能夠讓我們不墮入惡趣,我們必須先要去預防苦因、斷除苦因,為了能夠做到這種取捨的修持,我們必須要去相信業果。

 

 

 

四聖諦的內涵,是針對污染諦和清淨諦而說到的兩種因果關係。我們不要的是痛苦,痛苦最主要是來自於煩惱,污染諦的因果二諦就是苦諦和集諦。清淨諦,顧名思義是遠離了痛苦和苦果的緣故,故說清淨。我們要快樂,因為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針對快樂的果以及快樂的因,我們把它取名為清淨諦,清淨諦的因果二諦就是道諦和滅諦。

 

四聖諦的內涵是在中士道的時候才說到,可是在下士道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按照四聖諦的解說來詮釋共下士道。因為下士夫不想要三惡道的痛苦,三惡道痛苦是下士夫的苦諦;三惡道的痛苦是來自十惡業,這是下士道的集諦;由獲得增上生,暫時獲得解脫而說了滅諦;獲得增上生的方法是十善業行,所以十善業或者說十善道是道諦。這是依下士道的快樂與痛苦的因果次第,而說了下士道四聖諦的內容。

 

(1)譯者補充:不淨物“局咄羅熏”,就是黑香,又稱安息香,字典上這樣說。“遏迦花”,就是有毒的花。

 

(2)譯者補充:如果是講大寶法王的話,藏文的正確翻譯叫做“迦阿摩跋”,迦字後帶一個捲舌音。在此的迦摩跋,是噶當派一格西。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