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07:56:2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07:54:59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29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二十九)2010517 台北 晚上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有情,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在內心中生起這樣的一顆發心,以這樣的心作為聞法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所為要大家介紹的是宗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請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論》265頁,今天我們看到的是第六行。

在上一堂課我們為各位介紹了,瞋所帶來的過患,以及修學忍辱所帶來的勝利。在平時我們尤其應該要多多的思惟,瞋所帶來的過患。簡單的來分,瞋所帶來的過患,可以分為:可以現見的過患,以及無法現見的過患這兩種。對於這些過患,如果我們一再的去思惟,我們就可以知道,其實瞋對我們而言是有很大的殺傷力。並且在上一堂課的最後一個部分,我們提到的是,想要傷害我們的這些有情,其實他們也是在一種沒有辦法自主的情況下,不得已的情況下來傷害我們的。其實我們仔細的想一想,不要說是想要傷害我們的有情,就連我們自己本身,也是處在一種沒有辦法自主的狀態下。我們內心當中也不見得想要生起煩惱,但是煩惱就會延延不斷而來,我們不想要獲得痛苦的同時,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的避免痛苦,而任由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不斷的傷害我們。並且透由煩惱的力量,不斷的去造作惡業。這個時候縱使我們想要避免痛苦,但是由於造作了苦因,苦果就會不斷的感得。所以從這當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其實我們自己的現狀,也是在一種沒有辦法自主的狀態下。既然我們沒有辦法自主,相同的其他的有情也是如此。所以我們要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思惟。

接下來看翻到265頁的第六行,最下面這個地方。第二個部分,如果沒有自主就不應瞋恨。正文當中,若無自主,為餘所使而作傷害,亦不應起忿恚。首先在藏文版的原文當中,跟中文版的譯文當中,都有提到「亦」這個字。也就是「亦不應起忿恚」,這當中「亦」的這個字,剛剛仁波切在解釋的時候有特別的提到,其實這個字在這段文當中,沒有辦法呈現出它的功效,也就是這個字的字眼,其實是不需要的。因為有「亦」的這個字,是表示它有包含另外的一種法類在這當中,但是在這段文裡,似乎看不出有這樣的一種效果。所以回去也可以看看其他的譯文,或者是像《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原文再來作比較。不過在藏文版跟現今的中文版當中,都有提到這個字。

所以在正文當中有提到,「若無自主,為餘所使而作傷害,不應起忿恚。」譬如有人,為魔所使,隨魔而轉,雖於前來解救、饒益己者,欲作傷害,行捶打等,然念:「此人為魔所使,無有自主故如是行。」如果我們知道對方是被非人所干擾,並且被非人所控制的情況下,對於前來解救饒益他的人,他不僅不知道對方是來幫助他的,而且他更進一步的在內心當中想要傷害對方,甚至付諸於行動,想要捶打對方。這時候想要幫助他的人,內心當中會想到,這個人他是被非人所干擾,所以他並沒有辦法自主。因此作出這樣的一種行為,這不是他願意的,於彼不生少忿,因此對於這樣的有情眾生,並不會生起瞋恨。仍勤勵力令離彼魔;會更進一步的想辦法,看是否能夠讓他脫離這個非人的干擾,如是菩薩亦應如此行持。相同的,菩薩在菩薩行的時候,也應該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學忍辱。

第三個部分,依據。正文當中,如《四百論》云:「雖忿由魔使,如良醫不瞋;能仁見煩惱,非具惑眾生。」前面的這二句話,在之前的文當中有稍微的作介紹,後面有提到,「能仁見煩惱,非具惑眾生」,諸佛他看到有情的時候,是看到有情心續當中的煩惱,所以他會認為有情心續當中的煩惱,是最主要需要消滅的敵人。而更進一步的,看到這一位有情,是被煩惱所控制而沒有辦法自主,對於有情心生悲愍,所以佛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看待輪迴當中的有情。月稱論師亦云:「此非有情過,實乃煩惱咎,智者善觀已,不瞋諸有情。」相同的,今天輪迴當中的有情,之所以會作出各式各樣不同的惡行,這並不是有情的過失,而是有情心續當中煩惱的過失。一位智者,他了解了這一點之後,他並不會瞋恨具有煩惱的有情,而會將有情心續當中的煩惱,視為該消滅的對象。其實這一點對於一位修學大乘法的人而言,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面對有情,思惟有情的現狀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四個部分,思惟是自己的業,所以不應瞋恨之理。正文當中,又受怨害所生痛苦,是受自身往昔所集惡業之果,依此因緣彼業將盡。更進一步的提到,我們在遭受敵人們傷害的同時所產生的痛苦,是我們自己在過去生所造的惡業而感得的果報,「依此因緣彼業將盡」所以當對方藉由各種的方式,在傷害我們的時候,其實是在淨化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所以這時候不要說是生起瞋念,照道理來說我們應該跟對方致謝才對。因為透由對方的行為,能夠讓我們在過去所的惡業完全的消失,完全的淨化。倘若於彼修忍,則不新集於後受苦之因;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能夠修學忍辱,在此同時我們就不會造作一個新的苦因。若起忿恚,則須遭受過此之苦。但是相反的,如果當他人在傷害我們的同時,當下我們已經在承受一種痛苦,而更進一步的,對於他人的行為生起瞋恨的話,「則須遭受過此之苦」我們在將來必須要遭遇到,比現今更大的痛苦。為什麼會遭遇到更大的痛苦?其實在人世間,敵人傷害我們所產生的苦,相較於惡趣的苦,它只不過是小苦罷了。所以這樣的一種業,如果能夠淨化,我們之後就不需要再承受相同的痛苦。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修忍,內心當中反而對他人生起瞋恨的話,瞋的當下我們所造的惡業是更大了,而這樣的一種惡業,所感得的痛苦也是更難以忍受的,因而提到「若起忿恚,則須遭受過此之苦」。

接下來第五個部分,如同治療重病故須安忍。正文當中,是故,如同為醫重病,須忍針灸等諸療法;為除大苦而忍小苦極為合理。就比方說,在世間如果要醫治重病所產生的痛苦,這時候必須要忍受針灸、開刀等種種的治療方法。相同的道理「為除大苦而忍小苦」,為了要去除將來會感得更大的痛苦,當下他人對我們所造成的傷害,如果我們能夠安忍,其實當下我們所受的苦,跟將來我們所要遭遇的苦,相較之下它只不過是一個小苦,所以「為忍大苦而忍小苦極為合理」。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266頁)修習「安受苦忍」之理。這個部分的內容分三,一、破除對所生苦一謂的厭惡。平時一般的人在面對痛苦的時候,內心一定是不歡喜,不然就是不停的抱怨;在歡喜的時候,或者是在快樂的同時,他的內心又會過度的開心,這是一般人的現狀。如果你們自認為是修學佛法的佛弟子,應該超脫這樣的一種狀態,在面對苦的當下,內心不需要過度的厭惡;在快樂的時候,內心也不需要過度的開心。在面對痛苦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想到,我們現今所遭遇的苦,它都是輪迴的本質,也就是既然我投生在這樣的一種狀態當中,面對苦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甚至更進一步的思惟到,不管我們的身體,或者是我們的心裡,有苦產生的當下,我們可以想辦法看是否能夠解決身心的痛苦。如果可以解決的話,你就不需要過度的擔憂,就想辦法把它解決掉這樣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進一步的去觀察,發現你現今所遭遇的苦是沒有辦法去除的,這時候你內心過度的擔憂,對事情來說沒有任何的幫助,甚至由於內心過度的擔憂,會帶來心裡面另外一層的痛苦。

所以在正文當中有提到,已生之苦若可改易,則心無須不喜;如果已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痛苦,是可以改變,是可以去除的,這時候我們的心不需要因此感到不歡喜。若不可改,縱不歡喜亦無利益,如果沒有辦法改變,縱使當下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甚至我們的內心會因此而感到不歡喜,對於事情來說沒有任何的幫助。非但無益且有過患。我們不僅沒有辦法解決當下所遭遇的問題,反而會帶無窮的過患。若太脆弱,縱是微苦亦極難忍;有一些人,他非常的脆弱,遇到小小的痛苦,內心就會覺得沒有辦法忍受,而不斷的抱怨。若能堅強,其苦雖大亦能忍故。如果我們是一個很堅強的人,縱使遇到再強大的痛苦,我們的內心也是有辦法安忍的。所以有沒有辦法忍,並不是在於痛苦的大小,而是在於我們面對痛苦的時候,是用什麼心態在面對它。如果你是一個堅強的人,你懂得如何安忍的話,縱使你所遇到的痛苦,是非常強大的痛苦,你也會按步就班的看是否能夠將這樣的一種苦解決。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脆弱的人,縱使你所遇到的苦,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的一種苦,但是你也會覺得我遇到的這樣一種苦,真的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一個人。所以這完全是我們在內心當中遇到苦的時候,用什麼樣的心態在面對而產生的一種現象。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思惟苦本身的功德。當我們在遇到痛苦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去思惟苦所帶來的一種負面的影響,我們必須要更進一步的去思惟,苦所帶來的利益。有一些人會覺得,痛苦哪來的利益可言?在下文當中就會作這樣的一種介紹。內心執持苦品之理:倘若無有痛苦,則於輪迴不欲出離,故於解脫,有策發其意之功德;如果沒有痛苦,這時候我們就不會想要修學正法,就連有痛苦的情況下,我們都不見得想要修學正法的話,那沒有痛苦的情況下,有誰想要來學法?想要學法,不外乎就是想要去除痛苦,因此「倘若無有痛苦,則於輪迴不欲出離」,之所以會想要生起出離心,想要獲得解脫,最主要的關鍵是因為人都想要離苦得樂。由於我們面對苦的當下,我們不想要去承受這些痛苦的逼迫,所以更進一步的,我們會想辦法看是否能夠跳脫苦的折磨,因而提到「倘若無有痛苦,則於輪迴不欲出離,故於解脫,有策發其意之功德」。這是第一種功德。

若為苦逼,則壞高傲,故有去除傲慢之德;有一些人他很有學問,他很有錢,很有勢力,他會覺得我沒有什麼痛苦。所以此時他的內心會生起高傲,但是相反的,如果這樣的一個人,他被種種的痛苦逼迫的話,他就會覺得其實我跟一般的人也沒有什麼差別,「故有去除傲慢之德」因此透由痛苦,能夠去除我們內心當中高傲的這種態變。若受猛厲大苦受時,則思其苦從不善生,如果我們在遭遇痛苦的時候,我們懂得思惟的話,就知道現今所遭遇的苦,是從過去生不善的行為而產生的。倘若不欲彼果,須遮其因,所以在之後,如果我們不想要面對同樣的果報,這時我們必須要去除苦因,也就是造惡。故於罪惡有生羞恥之德;因此我們會對於造作惡業的這件事內心感到羞恥,為苦所逼,欲求安樂,若求安樂,則須修善,故有歡喜修善之德;當我們被痛苦逼迫,這時我們就會想要去希求安樂,如果想要獲得安樂,這時我們就必須要修學樂因,也就是行善,「故有歡喜修善之德」因此透由痛苦,能夠策發我們想要去進一步去修善,因此這也是屬於痛苦的一種功德。由己感受而作類推,念他亦苦,由於我們自身遭遇痛苦的時候,內心會感到不愉快,以這樣的一種感受來作類推,相同的其他的有情也是如此。於輪迴眾能生悲愍,因此當我們在看到其他的有情受苦的時候,內心也會希望他能夠早日離苦,而對於他們生起悲愍。念此痛苦是所欲處,數數修心。因此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思惟,我們會發現其實痛苦是我們所想要的,因為痛苦本身能夠帶來許多的功德,這對於我們修學佛道來說,是有它絕對的必要性,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修心。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如果從小苦漸次練習,就不會感到痛苦。正文當中,彼復如云:「若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沒有一件事情是在不斷的串習之後,不會變成容易的,也就是任何的事情,只要我們不斷的去串習,一開始雖然會覺得很困難,但是到最後也會變成很容易,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因此一開始,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的去串習「安忍小苦」,到最後縱使我們遭遇到更大的痛苦,當下我們也能夠修學忍辱。若披安忍苦之意樂鎧甲,摻雜小苦依次修習,則能安忍痛苦之力漸次增廣。因此一開始,我們就抱著要安忍的這種意樂,披上安忍的這種鎧甲,「摻雜小苦依次修習」剛開始在面對苦的時候,我們可以挑選一些比較輕微的痛苦來作練習,透由不斷的練習之後,「則能安忍痛苦之力漸次增廣」這時候我們能夠忍受痛苦的力量就會不斷的增長。

就比方說現今有一些世間人,明明天氣非常的寒冷,但是他還是出外去爬山,到最後他能夠登上雪山。甚至有一些人在零下幾度的這個氣候當中,還在能夠水裡面游泳。其實這樣的一種苦,在我們其他人看到,都會覺得這些人的腦筋是不是有問題,因為這樣的痛苦是我們沒有辦法忍受的,但是對方他也是在不斷的練習之後,才能夠忍受這樣的一種痛苦。所以相同的道理,苦也是如此,我們在面對苦的時候,如果能夠從小苦不斷的去練習的話,到最後我們自然的在面對大苦的時候,我們也自然也能夠生起這種忍辱的心。

在過去有很多的修行人,比如像密勒日巴尊者,他們在修苦行的時候,既沒有地方住,也沒有東西吃,但是他們在面對這些痛苦的當下,他們也都能夠修學安忍。宗大師也是如此, 宗大師他在閉關的時候,他曾經帶著一群的弟子,到偏遠的地方去作閉關,並且在閉關的過程當中不斷的禮拜,以及供養曼達。在當時雖然他的身體,遭遇了許多的痛苦,但是他也都能夠安忍。而以近代而言,在之前我們有介紹一位成就者,他名叫做「札班陸」的這位成就者。他在修苦行的時候,我們之前也有稍微的為各位介紹到,他為了要體會三惡趣的苦,並且在修學布施的緣故,他很刻意的在夏天,去蚊子很多的地方,並且把他上半身的衣服全部都脫光,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一種方式,一方面體會惡趣的苦,一方面來修習布施的這種菩薩行。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三個部分,(267頁)修習「思擇法忍」之理:淨信之境──三寶;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三寶的功德。有時候我們在聽聞三寶的功德時,連身為佛教徒的我們,都很難相信我們所皈依的對象,既然有如此殊勝的功德,所以這時候我們的內心不僅沒有辦法生起信心,有些人或多或少,對於三寶的功德,反而會生起疑惑。但實際上當我們在聽聞三寶的功德,這一類的法類時,我們的內心也應該要修學安忍。我們不能夠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辦法想像,或者是我們沒有辦法到達這樣的一種境界,或者是我沒有辦法看到三寶的功德,我沒有辦法做出像三寶一樣的行為,以這樣的一種因來否定對方,甚至懷疑對方有如此殊勝的功德。當我們在聽聞三寶的功德時,我們必須在內心當中好好的發願,希望我在不久的將來也能夠獲得如同三寶般的殊勝功德。這是第一個部分,淨信之境──三寶。

現證之境──二無我;補特伽羅無我以及法無我,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對境,但是其實它的內涵非常的深奧,所以有一些人他就會覺得,這個法之所以這麼的深奧,是因為有一些人他為了要表現的緣故,所以把這個法講得如此的困難,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辦法聽懂,所以他的內心在聽聞的當下,對於這種的法類,內心就會覺得不愉快,所以他就不想要作聽聞。但是縱使我們在當下,聽聞無我的法類,你沒有辦法聽懂,你也應該要告訴自己說,如果將來我有機會了解,更進一步的能夠證得無我的道理,這對我來說一定是很有幫助的,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聽聞。

所欲之境──佛、菩薩之大力;佛或者是菩薩,他們所擁有的神變,或者是神通,以及種種的大力,都是我們一般的人所沒有辦法想像的,但是這都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

取捨之境──善行、惡行之因及彼等之果;善行是我們應該作的行為,惡行是我們應該要避免的。所以如果想要進一步的去行善斷惡,我們必須要了解因果之間的道理,對於因果的法則,內心當中也生起安忍的這種態度。 

所修之境──大菩提是所求之義;圓滿的正等菩提,是我們最終想要獲得的殊勝果報。

「能得彼之方便」如果想要獲得圓滿的正等菩提,我們必須如實的修學菩薩學處,因而提到,能得彼之方便──菩薩學處之道;聞思之境──十二分教等正法。須於彼等不作分類而修勝解。所以當我們在面對這些法類的時候,我們都要盡可能的培養我們內心當中的信念,因而提到「須於彼等不作分類」,也就是我們不要刻意的去分辨,哪一些是我要的,哪一些是我作不到,或者是我不想要的,應該一視同仁,對於這些法類,都要培養自己內心當中的信念才對。

在忍辱的這個部分,雖然在正文當中並沒有提到包含六度的道理,但是透由前面布施以及持戒的內涵,相同的在修學忍辱的當下,如果我們能夠將其他有情,也安置在忍辱的這種法類當中,也就是告訴他人,該如何的來修學忍辱的話,這是忍辱當中的布施。而在修學忍辱的同時,如果我們能夠避免小乘的意樂,而斷除以自己作為出發點的小乘意樂的這樣的一種狀態,我們稱之為是忍辱的持戒。而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我們能夠在忍辱的同時,生起精進的一顆心,稱之為是忍辱的精進。並且在修學忍辱的當下,我們的心如果能夠完全的專注在利他的這件事情上,它是屬於忍辱的靜慮。並且修學忍辱的同時,如果能夠思惟三輪皆空的道理,是屬於忍辱當中的般若。因此修學忍辱的當下,它也包含了其他的六度在這當中。(校稿中)

 

 

寅四、修學精進之理(分三)

卯一、精進之體性

卯二、差別

卯三、於相續中生起之理

卯一、精進之體性(267頁)

  為攝善法、利有情故,心生歡喜,為了能夠廣行一切的善法,利益一切有情的緣故,在內心當中生起歡喜心。由此發起三門之動業者,此為《菩薩地》中所說。以這樣的一種歡喜心作為動機,更進一步的發起身語意三門的動業,這句話當中它最主要表達的義涵是,如果我們的動機,對於行善,對於利眾本身是心生歡喜的。更進一步的藉由此為動機,而發起的三門行為,他所呈現出來的就是「不畏厭倦」,也就是他並不會畏懼三門在行善的同時,所帶來的種種的痛苦。比方說不管是我們在閱讀經論,或者是講經說法,或者我們平時在作觀修的時候,所產生的種種痛苦,都可以透由精進的這一顆心,將它破除。「此為《菩薩地》中所說」。 

卯二、差別

第一點提到的是,擐甲精進,也就是穿上鎧甲的這種精進。菩薩若發精進,於加行前,心生歡喜意樂,披上鎧甲。一位菩薩,如果能夠在內心當中,發起強大的精進,「於加行前」在還未行善之前,為什麼他要特別的提到「於加行前」呢?就比如說,在古時候,我們還沒有出去打戰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把鎧甲穿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之所以有穿鎧甲的緣故,是因為我們希望在打戰的過程當中,能夠不被敵方的兵器所傷的緣故,所以這時我們必須要穿上鎧甲。相同的,一位行廣大行的菩薩,在行利眾的事業之前,他也不希望被懈怠的這種兵器所傷的緣故,所以在還未行利眾的事業前,他也會穿上精進的鎧甲,「於加行前,心生歡喜意樂,披上鎧甲」。

若為除一有情之苦,於百千俱胝倍之三大阿僧祇劫,唯住地獄方能成佛,亦生歡喜,為得圓滿菩提而發精進。縱使只是為了要去除一位有情的痛苦,「於百千俱胝倍之三大阿僧祇劫」不要說是百千俱胝倍,以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我們都知道它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但是這個地方,如果必須要花上三大阿僧祇劫,百千俱胝倍的時間,也就是乘以百千俱胝倍的這種時間點的話,「唯住地獄」為了要利益一位有情,去除一位有情的痛苦,必須要花這麼長的時間,而且必須要住於地獄當中,才能夠成佛的話,「亦生歡喜」這時候內心都要因此而感到歡喜,「為得圓滿菩提而發精進」為了要獲得圓滿的菩提,對於這樣的一件事情,內心當中都應該生起精進。住此精進尚不棄捨,況時較短、其苦極微?如果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都能夠生起精進,都不棄捨這一位有情眾的話,「況時較短、其苦極微?」那更何況是它的時間,比之前的這個時間更短,或者是我們所必須面對的苦,比之前的地獄道當中的苦,更少的時候,那就更應該發起精進心才對。如是念已而著意樂鎧甲,透由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思惟,而在加行之前先披上精進的鎧甲。

    接下來,攝善法精進:為成辦六度故,修彼等行。饒益有情精進,如前。這當中的「如前」就是在之前介紹戒的時候,有提到「饒益有情戒」,也就是透由十一種成辦眾生利益的方法,來成辦有情今生、後世的一切義利。 

卯三、於相續中生起之理(268頁)

第三個部分「於相續中生起之理」,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四,一、發起精進之勝利者,而這當中又分二,第一個部分,不被散亂所擾,並能獲得二種成就。正文當中,《經莊嚴論》中云:「善資糧中精進勝,在所有的善資糧當中,精進是最殊勝的,如是依此彼後得,依著精進就能獲得殊勝的功德。精進現得住勝樂,世出世間諸成就。透由精進能夠在今生,使我們安住在樂中,並且能夠獲得世、出世間的諸多成就。精進能得三有財,以世間的角度,透由精進能夠獲得世間當中的資財。精進能具極清淨,透由精進能夠去除我們內心煩惱的污垢,而獲得清淨。精進能離壞聚見,透由精進能夠讓我們遠離壞聚見。精進能得勝菩提。」而終究獲得圓滿的菩提。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具有精進的人,不僅能獲功德,連非人都會因此感到歡喜。《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具無厭大精進,不得不成悉皆無。」如果我們能夠生起不厭惡行善的大精進,就沒有得不到,或無法成辦的功德,因而提到「不得不成悉皆無」。又云:「非人皆喜饒益彼,亦能得諸三摩地,晝夜諸時不空度,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增長猶如青蓮花。」以上我們簡單的為各位介紹,發起精進所帶來的諸多的勝利。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不發精進之過患者,《海慧請問經》云:「有懈怠者,菩提遙遠、最極遙遠;諸懈怠者無有布施直至無慧;諸懈怠者無能利他。」《念住經》中亦云:「諸煩惱根本,唯獨是懈怠,誰有一懈怠,彼無一切法。」應如所說而作思惟。這是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不發精進之過患。

第三個部分,正發精進之理,首先正發精進之理當中又分三點,一、發起精進的違緣。正文當中,正發精進之違緣有二:、雖見能修善法,然不趣入。也就是明明知道有時間、有能力可以去修學善法,但是卻不付諸於身語的行動。、念我何能修如是法,心生怯弱。有一些人他會覺得,我怎麼會有能力來修學如此殊勝的善法,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內心就感到退縮,不敢前進。初中亦有二者:在第一點「雖見能修善法,然不趣入」當中又有兩種的可能:、念仍有暇,而作推延。有些人會認為,我現在還年輕,或者是我當下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處理完,所以等我長大一點,或者當我把手邊的這些雜事處理完之後,我下個月,或者我明年,或者是等我以後年紀大一點的時候,我再來修學正法「而作推延」這是第一點。二、雖非如是,然於惡事生貪,為彼障蔽。另外一種情況,它雖然不是作推延,但是他忙於世間的這些事情,他這當中的惡事,指的就是僅以今生作為出發點,比方說買賣或者是從商,或者是農業等等,只是為了今生作為出發點,而作的這些世間的事情,整天就忙於這些事情當中,「為彼障蔽」這時候會被世間的這些事情所遮蔽的緣故,而沒有辦法修學正法。

接下來,初者之對治:所謂的「初者」指的就是,念仍有暇而作推延。要如何的對治這一點?在之前的下士道當中有提到過,應修「已得之身迅速壞滅」、「命終之後墮諸惡趣」、「後難復得此善妙身」三者,前已說訖。

  貪之對治:對於「雖非如是,然於惡事生貪,為彼障蔽」的這一點,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作對治呢?應觀正法是能生起現今、後世無量喜樂之因;在此同時,我們必須要內心去觀察,透由修學正法它能夠成辦現今以及來生無量的喜樂,因此正法是能夠現起現世、後世無量的正因。胡說無義之語、掉等散亂則是能壞現前大義,如果我們整天所說的都是綺語,沒有意義的這些話,「掉」就是掉舉,「掉等散亂則是能壞現前大義」如果我們整天,都只是把時候花在這些事情上面,也就是花在無意義的這些事情上面的話,不要說是來生的意義,就連現今我們所在成辦的利益都沒有辦法成辦。並為後世生起眾苦之處,應當滅除。他不僅沒有辦法成辦現今的利益,並且他會成為後世生起眾苦的根源,因此這一點是應該要滅除的。

接下來(270頁)怯弱亦有三種:一、所求,諸佛之功德無量故,而念我不能得。所謂的佛是斷一切的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聖者,所以當很多的人,在談到佛具有如此殊勝的功德時,他會想到,不要說是斷一切的過失,我連最小的一種過失我都沒有辦法斷除;也不要說圓滿一切的功德,我連小小的功德都沒有辦法成辦,那更何況是圓滿的佛果?「而念我不能得」。 

第二種,方便,如果想要成就如此殊勝的果位,我們必須要花三大阿僧胝劫的時間,修學眾多的菩薩行,並且在修學菩薩行的當下,須捨手、足等無量難行故,而念我不能行。這時候想到,需要捨頭末腦髓,就覺得這樣的行為對我們而言太困難了。現在不要說把我們的身體布施給其他的有情,就連最普通的衣食,我們都沒有辦法布施,那更何況是我們所珍愛的身體。這是第二個部分。

第三個部分,處所,既然要花這麼長的時候,在輪迴當中利益無量的有情眾生,就必須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投生,因而想到,須於輪迴受無量生,而念爾時為輪迴苦所傷害故,心生怯弱。這時候就想到如果為了要利益眾生,必須要不斷的在輪迴當中投生的話,投生在輪迴的當下就必須要遭遇輪迴的苦,這時內心對此而感到怯弱。

所以這個地方介紹了三種的怯弱。初者之對治:念昔諸佛亦非最初即得甚高之道,亦唯如我,乃是於道漸次增上而成佛矣。對於第一個,也就是我怎麼有辦法成就圓滿的佛果,這時我們必須要思惟到,佛他也不是一開始就獲得如此殊勝的果位,他跟我們的狀況是一樣的。一開始也是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但是透由修學正法,和斷除了他心續當中的一種過失,兩種過失,而漸漸的斷除了所有的過失。相同的,透由修學正法而成辦了一種功德,二種功德,到最後成就圓滿一切的功德。「乃是於道」所以佛一開始跟我們的狀況是一模一樣的,但是透由修學正法,它能夠不斷的「漸次增上,而成佛矣」。薄伽梵亦云,不僅如此世尊他曾經親口告訴弟子們:「諸較於我極下劣者亦能成佛。」不僅我能夠成就佛果,就連蚊子、昆蟲,甚至毀謗正法的人,由於他們的心續中都擁有佛性的緣故,所以最終他們都能夠成就圓滿的菩提。如果連畜生道的有情,都能夠因此而成就佛果,那更何況是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並且能夠值遇圓滿的大乘法,這時更應該要把握機會,好好的來修學。故我若能不捨精進,何故不得?所以如果我能夠發起精進的心,憑什麼說我沒有辦法成佛?應如是思。以這樣的一種方法來作思惟,而對治第一種的怯弱。

  接下來第二個部份,第二之對治,在之前有提到,有一些人他想到,要成就圓滿的正等菩提,必須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長時的行菩薩行,累積福德資糧,這時候他會覺得這個時間非常的漫長,並且在行菩薩行的時候,必須要行諸多難行的菩薩行。這時候要透由什麼樣的方式來作對治呢?雖念應捨身等,然於心生難行想時,可不即施;若至捨時,如予菜等則無所難。應如是思。雖然到最後我們都必須要布施我們的身體給予一切的有情,「然於心生難行想時,可不即施」;但是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對於布施身體的這一點,覺得是很困難的話,你在當下,你不見的要作這樣的一種布施。其實不要說是我們一般的人,就連菩薩在一開始的時候,佛也沒有告訴他們說,你們要布施身體,甚至有禁止初發心的菩薩,作這樣的一種布施。什麼樣的菩薩,才能資格布施自己的身體給其他的有情呢?除了心力特別的強大,尤其是利他的心非常圓滿的菩薩之外,其他一般的菩薩,是不能夠作身體的布施。所以絕大部分的菩薩,都必須要獲得初地,他才有資格布施自己的身體,給予其他的有情。除了少部分心力特別強大的菩薩之外,絕大部分的菩薩,都必須要在現證空性,也就是登地之後,他才有資格來布施自己的身體。而對於登地的菩薩來說,由於他能夠現證空性的緣故,這時候他布施自己的手,布施自己的腳給予其他的有情眾生,他是不會感到痛苦的。就有如同我們布施所擁有的這些外在的物質,給其他的有情,是相同的道理,它是不會感到痛苦,所以在將來如果我們要達到這樣的一種境界,在現今我們就應該從小地方開始練習,就比方,我們一開始就沒有辦法施捨的東西,如果不斷的去練習,不斷的去串習,到最後有一天,我們也都能夠將它布施出去,相同的道理,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因而在正文當中有提到,「雖念應捨身等,然於心生難行想時,可不即施;若至捨時」也就是時間、因緣、條件,各方面的因緣都具備的時候,「如予菜等則無所難。應如是思」。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第三之對治:應念菩薩已斷罪惡,故必不生苦受之果。由於菩薩他所行的是善行的緣故,他已經斷除了所有的惡行,既然沒有造惡就不必感受苦果,所以在論點當中也有特別的提到,由於菩薩斷除了惡行,所以他的身體是不需要遭遇苦果的折磨,由於他的內心能夠現證空性的緣故,所以他的心裡也不會生起任何的不歡喜。如果生理跟心裡兩方面都沒有任何的痛苦,那縱使住在輪迴當中,又有什麼關係?所以提到通達輪迴如幻、無有自性之心堅固,是故心中無苦。所以前面最主要提到了是身體沒有痛苦,後面由於通達一切法如同幻化般,沒有自性的緣故,所以內心中也不會有些微的痛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輪迴無須厭惡。如果身體跟內心所承受的,所感受到的都是快樂的話,縱使他是身處在輪迴當中,也不需要因此而感到厭惡。如是思已斷除怯弱。

接下來在之前「正發精進之理」分三,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發起精進的違緣」,接下來第二個部分「發起精進之順緣」,正文當中,精進所依順緣有四:一、勝解力──修習業果,於作取捨心生欲樂。我們必須要對於世尊所告訴我們的業果道理,在內心當中培養一顆堅固的信心,而知道造什麼的業會感什麼樣的果,修什麼樣的道會獲得什麼樣的殊勝果。透由不斷的去串習,而讓我們的心中對於這些法類,生起一種強烈的意樂,也就是內心當中,在面對這些法類的時候,會感到相當的歡喜。第二個部分堅固力。

二、堅固力──未觀察時不應草率而行,觀已趣入應至究竟。現今有一些人,他在修學正法的時候,很冒然的在還沒有思索的情況下,就認為自己應該作某一種的觀修,或者是某一種的觀想,甚至應該作打坐等等的這種修行。但是由於他不知道該如何的觀修、觀想的緣故,所以在觀修的同時胡思亂想;而胡思亂想之後,自然就不會有什麼樣的成效,久而久之,他就發現既然沒有成效,我又花這麼多的時間,到最後身心俱疲,那我何必作這些事情,所以到最後他會完全的放棄。其實這並不是正法的問題,而是你在還沒有修學正法之前,你有沒有仔細的考慮過,你有沒有能力,你有沒有時間,來修學這樣的正法。甚至有一些人在短時間之內什麼都想學,打坐的也想學,觀想的也想學,五大論也想學,每一件事他都要碰一下才行。但是碰完之後,真正要花時間去作觀修,要花時間去作經論的時候,他又沒有這麼多的時間,所以養成了一種壞習慣,什麼事情都想學,但是到最後一事無成。所以如果我們養成了這種壞習慣,縱使我們一開始能夠成辦的事情,由於我們有這種壞習慣的緣故,到最後也沒有辦法成辦,那更何況是一開始我們就沒有辦法成辦的那些事,那是更沒有辦法成辦的。所以這裡就特別的提到,「未觀察時不應草率而行」所以在作任何的決定之前,我們必須要觀察自己有沒有能力能夠來應付,「不應草率而行」不能夠說人家告訴我們怎麼做,我們就跟著去做,「觀已趣入應至究竟」如果我們在觀察之後,發現自己是有時間,是有能力去應付的,也知道用什麼方法來作學習的話,「應至究竟」。既然已經開始,你就希望要策勵自己,讓自己完整這件事情,這是第二個部分,堅固力。

三、歡喜力──猶如孩童玩樂無有中斷、滿足,發起精進。就猶如同是小孩子,他們在玩的時候,都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們也不會因此而感到滿足。相同的,我們在行善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對於行善,內心當中生起歡喜,透由歡喜心來行善,這樣我們的身心,都不會感到疲倦。

四、暫息力──若發精進,身心疲勞,須暫休息,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人一開始很精進,但是在身心疲勞的情況下,卻不懂得該如何去調整、去休息。所以這時候他可能由於一開始內心發起的精進心,而不斷的在某一件事情上專研,到最後他發現身心疲勞,而且又不知道該如何休息的情況,最後他也會完全的放棄,所以「須暫休息」,其後即刻發起精進。而在休息之後,如果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裡,都有辦法繼續再行善的話,要馬上的再生起精進心來行善。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由此能令身心堪能。如是由滅違緣及依順緣,身心輕快,如果我們能夠滅除發起精進的違緣,並且依止發起精進的順緣,這時我們的身心都會感到非常的輕快,猶如風吹木棉花絮,飄拂之中而行精進。第四個部分,具足六度。修精進時,具六波羅蜜而行者,自身住於精進,後能安置他人於此,是精進之布施,餘者同前。除了精進的布施之外,布施的持戒、忍辱,以及靜慮、般若的內涵,都如同我們之前所介紹的方式來作搭配。在閱讀完《菩提道次第略論》的忍辱跟精進這兩個部分以後,以此作為基礎,有時間你們應該多閱讀《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兩個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六度當中,介紹忍辱以及精進這兩度的同時,都有將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行論》當中,忍辱品以及精進品當中的原文,透由解釋而將原文的內容,完全的告訴我們。而寂天菩薩他透由自己本身的經驗,以非常容易了解的方式,告訴我們如何修學忍辱,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在內心生起精進的這種態度,所以有時間你們都應該多閱讀這一方面的論著。

提到了《入行論》,其實《入行論》有相當多的注釋,甚至在紅教裡面也有很多的成就者,有造了有關《入行論》這方面的注解。過去在藏地當中有一位成就者,他名字叫「札卻結」的這位成就者,他是當時在藏地眾所皆知的一位大善知識。聽說他在解釋《入行論》的時候,透由十七種不同的方式來作解釋。而之所以會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介紹,是因為他之前在接受傳承的時候,也聽到了十七種不同的方式來介紹《入行論》的原文的這種傳承,因此他也用這樣的方式來講述《入行論》的內涵。並且當時,每當他在講《入行論》的時候,周邊有一種花它一定會綻放開來。所以可以知道這位成就者,對於《入行論》的內涵,他了解得非常透徹,甚至有很多的人都認為,其實他就是寂天菩薩的化身。

而這位上師,他在過去曾經發生過一個公案,也就是在「里塘」的這個地方,有一位成就者,他想要去拜訪這位上師。由於這位成就者,他本身也有很多的徒眾,所以他就帶著這些徒眾,並且每個人都騎了一匹馬,聲勢非常的壯大,大家就結伴想要去見這位上師。結果當他們來到這位上師的面前,這位上師從他閉關的地方走出來的時候,他發現怎麼他的面前有這麼多的人,他一時也嚇到了,所以他趕快就躲到自己閉關的地方去。這時候來拜訪他的這些上師以及弟子們,他們覺得可能是我們的行為太誇大了,所以上師很怕見到我們,所以他們就下馬,並且手上拿著要供養的茶,以及要供養的香,然後慢慢的走到上師閉關的這個地方,並且敲門,希望上師能夠出來接受他們的迎請。這時候這位上師走出來,他就說:原來是仁波切,我怎麼剛剛沒有認出來,我還以為什麼妖魔鬼怪來到我的面前,所以嚇了我一跳,所以我那個時候就急忙的跑回去,沒有出來迎請,真的是很抱歉。這時候這些想要來迎請的弟子們,也們就拿著香以及茶到了裡面去,而這位上師,他看到別人供養他這些東西,他內心沒有生起一絲的歡喜,因為他對於世間當中的這一切事情,他都不會因此生起過度的貪欲,所以他將對方供養他的上等的好茶裡面,倒進了很多的水,並且將對方供養他的上等的香,直接都拿進火爐裡面燒,對方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都完全的嚇呆了。覺得說我好辛苦煮出來的茶,你怎麼會把水倒到這裡面?那要怎麼喝?那這些香是這麼昂貴的香,你怎麼會一次都把它燒光光?這樣不是很可惜的嗎?但是他想要去迎請的這位上師,其實他對於我們世間人所謂的五欲,他沒有任何的貪著,所以他就是要告訴弟子們,其實我們也應該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行才是。

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