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5 23:11:2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5 23:06:24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 第二十三講 忍辱度、精進度、靜慮度及般若度  袞卻格西講授

 

第二十三講  忍辱度、精進度、靜慮度及般若度

    我們已經得到非常難以得到的暇滿人身寶,又遇到非常難以值遇的大乘圓滿正法,同時蒙受傳授大乘教法的大乘善知識所攝受,換句話說,當下是個修學佛法順緣無不圓滿的時候,在你有能力的時候,應該勵力的去取受佛法心要,否則死無定期,死期一到就無法自主了。


   
臨終之際能夠真實利益我們的只有佛法,其他的一切都不能給我們究竟的幫助。所取的心要、所修的佛法,不應只是限於為自己個人來世能得到人天果位,乃至於是為自己個人求得解脫果位,這樣是不夠的,應該安立在愛他勝自的菩提,也就是基於自他相換法,為利益一切眾生的義利,我一定要圓滿佛道,以這樣的心來做為你修學的動機和心要。


   
諸佛正法心要的修學,有三種。當下我們講到上士道次的修心法。也就是說,依著諸佛的教授,好好的修學菩提心,在發起菩提心之後再來圓滿整個的菩薩行。菩薩行主要是指六度,我們昨天很簡要的提到佈施度與持戒度,今天講到忍辱度。


   
當你遇到自身痛苦、他作損害,及修學佛法時的任何苦,心中能夠不起任何一絲絲的嗔恚意樂,這就是忍辱的量,也是忍辱的體性。(286頁第2)“圓滿忍辱波羅蜜多者,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能夠讓你真實趣入忍辱度的修學方法是什麼?主要是至心思惟忍辱的功德與不忍辱的過患。罪障最深的莫過於嗔恚,唯有忍能摧毀嗔恚;難行莫過於忍,但是忍辱的功德無邊。


   
修忍辱有哪些類別?有三種,就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以及諦察法忍。當我們遭到怨害時,我們會很難忍受,為了能夠忍耐怨害,我們必須串習修忍辱。當怨害傷害到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不起嗔恚,要忍辱,同時還要遮止當怨害者很衰弱、很痛苦時,那種興災樂禍的心理;當他很圓滿時,我們也要遮止自己很嫉妒的那種心理。主要的是,不論是障礙或者怨敵來損害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有能夠不起嗔,又可以安忍的心態。因為嗔恚是沒道理的,嗔恚是一個錯誤的反應。


   
當我們遭受到怨敵的傷害時,我們要想:對方之所以會傷害我們,是因為他沒有自由,他是為煩惱所推動罷了!如果你真實嗔恚他,想還報他,應該是還報給嗔恚他的煩惱。(291頁第4)“以他亦隨煩惱自在,如煩惱奴而隨轉故。

若他自己全無自在,為餘所使作損害者,極不應嗔。譬如有人,為魔所使隨魔自在,于來解救饒益自者,反作損害行捶打等。彼必念雲,此為魔使,自無主宰故如是行,不少嗔此,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被魔所困擾,而做出不合理的事情時,我們不會說他很無理,因為他只不過是為魔所困擾罷了,我們不會嗔恚他的。就像這個比喻一樣,比如火燃燒的時候有熱性,會燙,所以當我們把手伸到火中的時候,你知道火本身很燙,你就不會怪火燙你吧!怨敵因嗔恚而傷害我們的時候,主要傷害我們的是煩惱嗔恚,不是怨敵本身,而煩惱和嗔恚是有會傷害眾生的體性。


    “
損他之過不出二事,謂是否有情之自性,若是自性嗔不應理。”(292頁第2) 如果他是自性如此,就不應該嗔,如不應嗔火燒熱性,就是這個意思。若是客現(偶然出現)亦不應嗔,如虛空中有煙等現,不以煙過而嗔虛空。這客現是說忽而有的意思,煩惱是忽然而有的,所以不應該嗔。像什麼呢?像虛空中突然有煙,或虛空中突然降雨、突然降冰雹,這本來就是忽而有的,你會因此而嗔恚虛空嗎?就像這個比喻一樣,煩惱是客現的,你不應該去嗔恚起煩惱的人。


    “
第三觀其直間由何作損皆不應嗔者。若嗔直接發生損害能作害者,應如嗔恚補特伽羅嗔刀杖等。若嗔間接令生損害能作害者,如刀杖等為人所使,其人複為嗔恚所使而作損害,應憎其嗔。”(3) 意思是說,直接損害你的是刀杖,不應該嗔恚那個人,應該嗔恚刀杖。可是又說,不應該嗔恚刀杖,因為刀杖是手拿的,所以應該嗔恚這雙手。可是也不應該嗔手,因為手是人具有的,所以應該嗔人。但是人是被煩惱所指使,所以如果真的要對損害起嗔恚,應該嗔恚煩惱才對。


    “
第四觀能發動作害之因不應嗔者,受由怨害所生苦時,若是無因不平等因則不生苦,要由隨順眾因乃生”(293頁第1) 這個因是以前自己所造的不善業,所感招的果,所以主要應該是說自己要能夠安受果報,因為如果你沒有傷害過別人,別人是不會傷害你的,所以不應該再一次嗔恚對方。


    “
觀察有境不應嗔者。若於怨害發生嗔恚,是因於苦不能忍者誠為相違,以不能忍現在微苦,極力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因故,故應自念我極愚疑而自羞恥,勵防莫嗔。”(2) 勵力防範而莫生嗔恚。


    “
觀察所依不應嗔者。一觀能害因及有過無過,如雲,他器(就是對方的兵器)與我身,為應於誰嗔,’”(294頁第3)真正傷害我的是他的刀器,以及我被傷害的身體,到底要嗔恚誰?“‘有由愚行害,有因愚而嗔,其中誰無過,誰是有過者。二觀自所受者(不應嗔),若諸聲聞唯行自利(聲聞緣覺只想自利),不忍而嗔且不應理。何況我從初發(菩提)心時,誓為利樂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攝受一切有情。所以更不應該嗔。


    “
第二理應悲湣者。謂當至心作是思惟,一切有情無始生死,無未為我作父母(沒有不曾當過我父母的)等親屬友善,又是無常命速分離(的體性),常為三苦之所苦惱,為煩惱魔之所狂魅,滅壞自己現後利義(現在與究竟的利義)”(最後1) 所以我應該哀湣他,哪里可以再嗔恚及損害他呢?要這樣想。


    “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毀等三分二,一 、破除不忍障譽等三,二、破除不忍作毀等三。”(295頁科判)初中分三,就是一、思惟譽等無功德之理,即名譽、讚譽等沒有功德的道理,二、思惟有過失之理三、故於破此應當歡喜若他贊我稱我稱譽,全無現法延壽無病等(就是別人稱讚你,並不能讓你長壽,也不能讓你沒有病障),及無後世獲福德等二種利益這兩種義利都沒有,所以不應該執著。


    “
第二讚譽等者,于諸非義令心散亂,壞滅厭離,令嫉有德,退失善事,就是說讚譽等至少會讓你生起驕慢心,然後嫉妒別人,所以會染著過失。應該至心去滅除嗔恚,生起歡喜。對壞我名譽,譭謗我的人,應該怎麼想呢?故若有現前,壞我譽等者,彼豈非於我,救護墮惡趣。就是說,有人嗔恚我、譭謗我,也是來幫助我,不讓我起驕慢,讓我不墮惡趣。我為求解脫,無須利敬縛,若有解我縛,我何反嗔彼。來解我系縛、驕慢煩惱的人,為什麼還要嗔他呢?我欲趣眾苦,如佛所加被,閉門而不放,本來我會因為驕慢而墮三惡道,現在因為他的譭謗,像佛一樣的加被我、加持我,讓我產生厭離,關閉我趣入三惡道的門,哪里不喜歡呢?對這樣的人我何反嗔彼


   
若能思惟(最後1) “第二破除不忍作毀等三者。心非有體(沒有體相)非他能害,若直害身間損於心,毀等於身亦不能損,既於身心二俱無損故應歡喜,如是思已斷除憂悒,憂悒若滅,嗔不生故。嗔就生不起來。


    “
第二破除不喜怨敵富樂,喜其衰損者。”(297頁第4)就是不喜歡敵人安樂,喜歡他痛苦、損害的這種心要破除掉。本為(自己本來為)利樂諸有情故發菩提心,今於有情自獲安樂反起嗔恚。這是不應該的。又雲惟願一切有情皆當成佛,今見彼等略有下劣利養恭敬,反生憂惱極為相違。故應于他幾大富樂,斷除嫉妒至心歡喜。


    “
第二引發安受苦忍分三,一、必須安受苦之理,二、引發此之方便,三、處門廣釋”(299頁科判)我等恒有眾苦隨逐,故以苦為道不可不知不可不行,一定要以苦為道。若不爾者,如集學論說,或生嗔恚或于修道而生怯弱,即能障礙修善行故。遇到痛苦不應該以為苦,而且要究竟的歡喜、完全的歡喜。(2) “若已生苦有可治者,是則其意無須不喜,若不可治縱不歡喜亦無利益,非但無益且有過患。


   
應該再進一步思惟苦的功德,這在修心法門的時候講得很清楚。施樂受苦的願一切眾生的痛苦及障礙我取受,一切的安樂都施予眾生,這種願都發過了,這個地方應該可以相應並結合來思惟。事實上應該是以獲得快樂不歡喜,獲得痛苦很歡喜的心來修。同時你要思惟苦的五種功德,特別是可以激發起出離心,還有大悲心的功德。


   
修道的方法以苦為師,最好的上師莫過於痛苦:像下士道次的時候,因為你至心思惟,而畏懼三途苦,所以能觸發你真實皈依三寶,得到皈依的功德。中士道次的時候,因為你能夠至誠的思惟輪回的總別二苦,激發出離心,然後修道而得到解脫。上士道次的時候,你能夠自願取受眾生所有的痛苦,一心修利他行,這除了最好的成佛果報之外沒有其他了,所以苦是最好的修行師長。


   
苦的功德有五,(300頁第5)“謂若無苦,則於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意解脫功德。驅使你意向希求得解脫的功德。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讓你能夠去除我慢。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就是去除痛苦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餘有情(比度自心而推到其他有情),知皆是苦(知道眾生都痛苦),于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湣(能啟發大悲心)


   
剛剛提到痛苦的功德很多,就是由三途苦、生死苦以及一切有情苦的思惟策發,證成一切功德。(最後1)“我昔流轉生死之時,為求微劣無義欲故(為無義的欲求),雖知有苦尚能輕蔑非一大苦(還能夠看輕此苦),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義大苦。況我今者,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尚應故知忍受過前(現在、未來及以前)百千俱胝倍數大苦,而修善行,況輕于彼,應數思惟令心堅固。痛苦的功德很多,在《現觀莊嚴論》講得很清楚,因為有痛苦,才會想要出離,才會為了不能忍受而希求佛法。


   

修苦忍可以成就解脫和成佛的果位。忍受現前的小苦可以讓你修道,然後成就解脫及佛果,相對的,避免你以後墮落輪回及三途苦,可以遮止那更大的痛苦,所以痛苦應該是很合理的可以忍受。(301頁最後1) “從微漸修無所難者。從很小的地方開始修,沒有什麼困難。若被忍甲受苦意樂,雜諸小苦漸次修習,則忍苦力漸能增廣。


    “
處門廣釋者。若須安忍所生苦者,為當忍受由何生苦。此分八處,依止處者,所謂衣服飲食坐具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能增長梵行之依,此等諸物若得粗鮮,他不恭敬,稽留乃與,不應憂鬱,當忍由此所生眾苦。世法處者,衰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種是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眾苦,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威儀處者,行住坐臥是四威儀,第一第三(是指行和坐)晝夜恒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由此生苦悉當忍受,……。攝法處者,供事三寶,供事尊長諮受諸法,既諮受已為他廣說,大音贊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止觀功德),為七攝法,于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乞活處者,剃鬚髮等誓受毀形,受持裁染壞色之衣,從其一切世間遊涉兢攝住故別行餘法,舍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依他存活,不應受用集所獲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斷穢行故,盡壽遮止人間諸欲,舍離歌舞笑戲等故,及離與諸親友同齡歡娛等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為七乞活,由依此等所生眾苦應當忍受。

勤劬處者,勤修善品,劬勞因緣所生眾苦悉當忍受。”(302頁第2) 比如說,有時候祈求善法、精進善法時會有很多痛苦因緣、辛苦因緣,這時應該忍受,利有情處者,謂十一事,從此生苦皆應忍受,去行持利益一切有情事。現所作處者,謂出家者,便有營為衣缽等業,諸在家者,則有無罪營農經商仕王等業,從此生苦悉當忍受。


   
以上講的是耐怨害忍及安受苦忍,現在講諦察法忍。(303頁第2) “第三引發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略有八種。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空性慧),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六七所修境者,謂大菩提是應得義及菩薩學一切諸道,是能得彼所有方便,……,八聞思隨行境者,謂所知境,這包括以十二分教等正法為對境來聞思。如實知以上讓境後,應該無有違逆數數思惟。


    “
修此等時如何行者。謂隨修一能堪忍時,皆令具足六種殊勝,具足六種波羅蜜多”(304頁第4) ,忍辱的佈施,忍辱的持戒,忍辱的忍辱等等,具足六種波羅蜜。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
第五此等攝義者。謂應隨念發菩提心,為行依止而修行者,是欲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所有根本(就是無漏忍辱所有根本),故須令此漸次增廣,大地(初地菩薩等以上)諸忍作所願境而勤修習。”(3)


   
接著講精進波羅蜜多的修學,分五項來說明,第一個就是精進自性。緣善所緣勇悍為相這是精進的定義。一般來講,懈怠是我們的敵人,精進是我們的朋友。一切大小功德是精進的隨行者。要廣大思惟不精進的過患,與精進的功德勝利。如果可以精進,盡無餘的功德可以獲致,如果懈怠則毫無所得。


   
精進有三種,就是擐甲精進、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關於擐甲精進,(306頁第2) “謂諸菩薩于發精進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應如是擐意樂甲。若為除一有情苦故(一個眾生的痛苦),以千大劫等一晝夜,集為百千俱胝倍數三無數劫,唯住有情那洛迦(地獄)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為正等覺非不進趣,發精進已終不懈廢,《上師薈供》文說,即使我為一個眾生的義利的圓滿,而要長劫住在無間地獄當中,我也是悲心不動。祈加持!意思是一樣的。(原偈頌惟願加持圓滿為眾生,即使海劫需住無間火;仍以悲心無愁而勇猛,求證無上正覺精進度。”)


   
攝善法精進,是指清淨正行于六度功德的修學。(307頁第6)“攝善法精進者,謂為正引發六種波羅蜜多故,修彼加行。饒益有情精進者,謂於十一事,如其所應而發精進。就是所謂的利益有情十一事。第二發生精進之方便者。如前所說,二種資糧(福慧二資糧)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長(生起、安住、增長),故修精進極為重要。


   
發起精進的方便,首先要能夠舍離障礙精進的違緣,主要的逆緣是懈怠。懈怠有三種,其中之一是拖延的懈怠,也就是存有反正我慢慢再做的心態,這種懈怠要先斷除。(308頁第2) “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種,謂已得之身速當壞滅,命終之後墮諸惡趣,如此人身極難再得。由修此三能除執為有暇懈怠,引發恒覺無暇之心。所以要遮止生起有暇而懈怠的心態,更要生起無暇而精進的心。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貪著紅塵俗事的懈怠要怎麼去破除呢?應觀正法,是能出生現後(現前及以後)無邊喜樂之因,而且能夠了知,沒有意義的狂談、綺語、掉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同時可以引發當來無義眾苦無依之處,所以修習對治而正滅除。


   
要能夠破除退屈或自輕的辦法,佛陀不妄語,(309頁第4)“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妙善賢善身),有智慧力觀擇取捨(學處)。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若你想說:(310頁第2) “諸佛菩薩成佛,必須舍頭目腦髓,那我怎麼可能有能力去舍掉呢?這沒有關係。我現在是沒辦法,可是先在意念上想、當個祈願說我以後一定要能夠舍。只要你串習,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很困難的事,以後還是可以做得到。第三地菩薩的功德是什麼呢?就算人分分寸寸地,慢慢的割他的肉,他哪里有痛苦?只感覺到甘露一樣的快樂。那是時間未到,不是捨不得,不是做不來,三地菩薩有這樣的功德。


    “
于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311頁第2) 這是一個怯弱的說法。應如是思,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


   
以上是懈怠障礙的破除。(313頁科判)第二是積集順緣護助資糧分四,發勝解力、堅固力、歡喜力、暫止息力。什麼是欲為進之所依?欲是欲求心,是精進的所依身,此中勝解即是欲樂(8)“又說信為欲依信心是欲求的所依,以從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


    “
堅固力者。謂于何事發起精進,即於彼事究竟不退。”(314頁第3)“發歡喜力者。如是由其猛利欲樂勝解之力,精進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謂由成就堅固之力或我慢(自信)”(316頁第3)最初入時歡喜而入,已趣入時,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者(沒有滿足的意樂),即歡喜力,故應引發。


    “
暫止息力者。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317頁第1),這是必須的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像我們閉關,有的人開始時非常猛利,不知暫止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無法調適,以後看到關房就害怕,這是不善巧的緣故。休息無間仍發精進,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


   
講個精進方面很重要的勸發公案,這一世嘉瓦仁波切的住宅裏有一尊觀世音菩薩的像,是從尼泊爾的一個地方(該地過去隸屬西藏)迎請來的。當這尊觀世音菩薩像被迎請來時,準備好要供養嘉瓦仁波切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對著嘉瓦仁波切開口:要勤行 精進行 ,為了教法與眾生慧命,不應該懈怠。基於你具有的身心二力,去圓滿教法與眾生義利,祈願你能夠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觀世音菩薩與嘉瓦仁波切見面的緣起是這樣的,勸嘉瓦仁波切要對教法及眾生能夠一一精進。


    “
第三發勤精進斷所斷時”(318頁第2) “行者亦爾,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二須依止對治更進害他(煩惱)”(6) 這兩個要同時做。要避除煩惱傷害到你,還要能夠進一步去對治煩惱。


    “
第四身心由此堪能之理。”(320頁第2) “于未修業前先修此等,破除身心于諸善事無堪能性,一切怯弱,學菩薩行令成輕利(輕安與便利)換句話說,要破除身心的不堪能性,讓身心得到輕安,趣入於善法。身心堪能安住於善所緣境的話,資糧易於成滿。


   
第四正修精進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321頁第2) “隨發何精進,皆當具足六種殊勝(意樂)及六波羅蜜多(六度)”即精進的佈施、精進的持戒、精進的忍辱等等六波羅蜜,如前所說。精進施者,謂自住精進而安立他。稱為精進的佈施。


   

第五此等攝義。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則於精進為欲安立諸有情故,策發修學漸令增長。次於大地(四地菩薩)所發精進修為願境,于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尤應斷除精進不共所治諸怯弱等。初發業行者不應該日夜無間的精進,應該觀自己的能力,要細水長流,不要狂風暴雨。一精進就像滂沱大雨似的,把車子都漂走,沒下雨的時候大地幹乾涸涸的,這樣不好。應該是說精進之續流不曾間斷,細水長流這樣來精進,能恒常精勤是最理想的。


   
學習靜慮波羅蜜多分五,一、靜慮自性所行法,(322頁第1) “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這是靜慮。事實上在這裏,靜慮是三摩地的意思,不是,這不一樣的。你必須思惟修學靜慮三摩地的功德,以及思惟不修學三摩地的過患。從功德上說,如果你有三摩地,整個大乘小乘道從此而有,作為一個所依。如果不依靠的話,以大乘來說,你就只能在資糧道打轉,沒有辦法往上走。


    “
第三靜慮差別。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謂世出世。世間靜慮與出世間靜慮兩種。靜慮的分類,就作業來說有三項,第一個謂身心現法樂住靜慮,第二個引發功德靜慮,第三個饒益有情靜慮。首先(322頁第6) “初謂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輕安所有靜慮,二謂諸靜慮能引神通解脫遍處及勝處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比如火定、水定、修大地如白骨、修大地如火,然後能夠上下出水、發火。三謂有靜慮能引十一種饒益有情事(饒益有情的事業)


    “
第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隨修何善三摩地,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六波羅蜜多,自己安住於靜慮的功德上,亦安立他於靜慮的功德上,稱為靜慮的佈施。
    “
第五此等攝義。隨念發心為諸行依而正修習,則於無漏靜慮,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勵修學。此堅固增長已,以地上(特指五地菩薩)諸靜慮作所願境,雖未能生圓滿靜慮,亦應時時精進不舍,隨力學習。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要先知道智慧的自性、定義,(323頁第5)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五明是指內明、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智慧之自性。如何生起智慧的方便?首先應思惟智慧的功德以及未生智慧的過失。智慧最能夠讓你善巧的遮止煩惱。(325頁第1) “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染,見有情苦,雖生恒常猛利難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于所緣全無散動。又雖具足大平等舍,然于眾生所有義利刹那不舍,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滅除此等力均之障。


   
慧有三種:通達世俗慧、通達勝義慧、通達饒益有情慧。通達勝義慧又分兩項,通達證空性的義共相(空性的影像),以及親證空性。通達世俗慧是指說對五明學處的了知。(330頁第1) “第三通達饒益有情慧,通達能引有情現法後法無罪義利。


    “
第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發三慧時,應令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自住慧已,立他於慧是為慧施,自己安住于智慧,也安立他于智慧,是為智慧的佈施,餘如前說。


    “
第五此等攝義。雖有現證空性之慧,若無大菩提心,仍非菩薩之行,故應增長大菩提心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願境,依大菩提心而現證空性智慧,是初地以上菩薩的智慧度,也是你修行的所願之境。


    “
醜二、第二四攝(善法)成熟他()相續分五:寅一、四攝自性”(331頁第6) “佈施如前六度時說,愛語者謂於所化機(所教化眾生)開示諸度(六度的功德),利行者如所教義令所化機如實起行,或令正受,同事者謂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他同學。教別人修習,自己也應該與他一起同行,同時修學,稱為同事。


   
寅二、第二立四攝善法的道理,(9) “何故定為四攝耶,答謂攝受眷屬令修善行,須先使歡喜,此必先須施以資財饒益其身。這是佈施。既歡喜已,令修道時,先須令知雲何應修,此由愛語宣說正法,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令其無倒受持法義。這是愛語。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這是利他。若自不修而為他說應取應舍,彼不信受反作是難,且不自修何為教他,所以應該自己先做再做同事。


   
寅三、第三四攝善法的作業。(332頁第2) “以此四攝於所化機何所作耶,謂由佈施故,令成聞法之器(以佈施的關係,讓對方成就聞法的法器),以於法師生歡喜故,由愛語故,能令信解所說之法(這是第二個),以於法義令正瞭解斷疑惑故,由利行故(由利他而行持),如教修行,由同事故,已修不退長時修行。
    “
寅四、第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佛說此為成辦一切眾生義利賢善方便(最善巧方便),故攝(收攝)徒眾應須依此(四攝)


    “
寅五、第五略為解說。愛語有兩種,一種是隨世儀軌語,謂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慰問諸界(指人身具備胎生六界)為調適等,隨世儀軌慰悅有情,你的法體安康否?貴體安康否?這是敬詞。第二種隨理法教語,謂為利益安樂有情,依能引發信戒聞舍慧等功德(指七聖財功德),宣說正法。


    “
利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脫。”(333頁第2) “同事者,謂于何義勸他安住,即於此義自當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隨作何事,先應緣於有情義利,定不應離利他意樂。”(最後1) “四攝事可攝為二,謂以財攝及以法攝。”(10行始) 四攝可以分為財攝與法攝,第一個以財佈施是為財攝,其他三種就是以愛語、利行、同事佈施是為法攝。


   
菩提道次第教授至今,已把上士道次修心依著科判講完了。之後的是文殊菩薩勸勵宗喀巴大師續造的。


   
【問:請問格西拉”“有沒有口訣可傳呢?】
   
佛陀的教法就是口訣,如果講授佛陀的教法時,在你心中對法義沒有受用,法雖是這麼的甚深,但對你就不是口訣,可是這個法對佛陀是口訣。如果這個法對你有利益,就算是狗的叫聲也是口訣,主要是取決於你有沒有受用,是以你的受用不受用來安立是不是口訣。口傳與口訣不一樣,口傳是念過一次給你聽,耳根得到教授傳承,這樣叫做口傳。口訣是修行內涵的教授,一切佛說都是口訣。


   
口訣的傳承是教授者很簡要、很精髓地配合著實修的次第、串習的次第、心的調伏次第,來教授。教授者本身也有希望你修行能夠得到調伏的意樂,然後把這個精髓,配合你調心的次第告訴你,這樣稱為口訣。可是如果你沒有辦法得到受用,仍不是口訣,是以這個做為衡量的標準。


   
一般來講,噶當派有三個法流,所謂的經典派、道次第派及教授派(口訣派)。當然講口訣派有口訣派的說法。這三個法流怎麼安立?它內涵是怎麼說的?噶當派祖師是廣學五大部論,然後去證得道次第,這個就是所謂經典派。什麼叫做道次第派?就是依著《廣論》,像這樣的一本論而證得道次第。什麼叫口訣派?他不看書,就是依著師長告訴他修行的關要,一個口訣,就去修行了,這樣得到道次第的功德,稱為口訣派。【問:三個哪一個比較好?】因人而異。


   
口訣派一定要依止師長,在師長座下修學才行,現在你的師長不常在,修行就很難了。如果是以仰承法乳的心來依止,那才有可能以口訣派這種教授方式來修學。像我們按照《廣論》、《略論》的教授都可以學,以這個來學習道次第,可能比較合適。事實上道次第就是口訣,講一句話也是口訣,只不過是你沒有時間用心來修行罷了,一旦你用心、有時間去投入修學,整本書都是口訣,只要它能夠讓你的心受用,那就是口訣,看你會不會取捨。將所聞到的法義在心中去習慣、去串習就可以了,修行就在乎這一點。會開車的人,一上車就可以很自在的掌控方向盤,懂得道次第的人,整個道次第都是他的口訣,對他的心都是有幫助、能受用,都變成他的口訣。


    “
第二別學後二波羅蜜多,謂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止與觀),如其次第,即是靜慮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336頁第2) 此中分六,有六項科判,一、修習止觀之勝利,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三、止觀自性,四、理須雙修,五、次第決定,六、各別學法。


    “
然以善緣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及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悉皆攝為毗缽舍那品。”(9) (法音法師補充:止與觀是修學以三摩地為本質的止,以及修學以智慧為本質的觀。)(最後1) “故密意說(法音法師補充:密意指《解深密經》,是唯識派的經典)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無相違過。”(337頁第3) “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二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
    “
止觀自性”(338),什麼叫止(奢摩他)呢?體性是什麼?《解深密經》說: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間內正安住,作意思惟,複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三摩地與奢摩他不一樣,佛經說,能夠安住於所緣境,離開沉沒掉舉,而且具足身心輕安之上,一心專注於善所緣境,這樣的三摩地稱為奢摩他。


    “
二毗缽舍那自性,即前經雲,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舍離心相,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這是觀慧的作用)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這是它的定義。


 

【解惑篇】

    問:請問格西拉,是否止觀部分可以不要照書本講。
   
答:不照經書怎麼講?我自己編造啊!你們是來考我試的吧!
   
問:希望能講得明白,得到受用。


   
答:你們又不修止,也沒有利益不利益的。如果你們要修止的話,我邊修邊學邊教。你們不要說修止了,菩提心也不修,講得未免太容易了。


    “
很容易,心安住於所緣境就好了,置心一處。如碗盤裏裝了滿滿的飯菜端在手上,如果這邊傾斜了就往這邊扶,那邊倒一下就往那邊扶。什麼意思呢?就是所緣境安住之後,要離開沉沒掉舉,安住於所緣境上,然後能夠離開沉沒掉舉,這樣就稱為止。對於所緣境心要不散動、不散亂而執持。如果散亂,因為你心不在焉,碗就掉下去了。比如夜晚你要看唐卡上的佛像,一定要點亮酥油燈,而且燈火要能夠安住沒有風動,這兩個條件都要有。
   
總而言之,你們要得止是很困難,這是決定的。為什麼呢?如果你發願要得到止的功德,你必須好幾個月都不變所緣境,而且要專修,這樣才有辦法。生活中的一切時候,包括吃飯、上廁所,心心念念在所緣境上,去將護這個所緣境,安住於所緣境上,這樣要修五、六個月;而且必須依著僻靜之地,沒有靜處是很難的,要在沒有飛機、汽車聲音,在沒有聲音的地方去住下來。修止的前行資糧有六種,裏面有一個是住隨順處,就講到這個問題。


   
你們現在閉個關都沒時間,都不能放下來,六個月修止,談何容易?所以宗大師也是基於這個理由,想說真正想修止觀的人太少了,所以沒用,不講。文殊菩薩說:會的,對有些人會有幫助、有利益。可能是基於會利益到少數真正想修行的人,所以他才續造止觀。
   
止是內外道所共的法。不過止的功德是外道的功德最低的一層。以外道來說,外道得止之後,仍要繼續依四禪八定來修。只是即使修至無色界的有頂天,也還是在三界裏,還是無法解脫。
   
粗靜相道(就是修世間的毗婆奢那),也就是觀欲界的粗分過患,以及觀上界的靜相功德。即使你修到這種粗靜相道的止,但是如果沒有出離心,也不會變成佛教的解脫之因,也是沒用的。


   
就佛教來說,得止是安立在初禪天的未至定(注一)。佛教的止與外道的止差別很大,佛教的初禪的未至定,得到具量的止以後,要修密乘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都很容易,要修菩提心,要修一切出離心等等,都很容易攝心專注於所緣境。一旦得到具相(合格的)止的功德,你可以安住於所緣境,修出離心就很容易得到具相(即成功),同樣的,修菩提心,菩提心會強猛有力,很具相,這樣你所修的法都變成成佛之因,然後你心中很容易可以得到真實皈依。
   
所以佛教的止只有到初禪的未至定,可是在這樣止的功德之上,你去修佛法,功德倍增,不像外道,不能解脫。如果你沒有時間專修止,又沒有時間去好好地專修道次第,那你這人身是浪費了。要修止你必須有時間專注,如果只修學一半,是沒有辦法得止,意義也不大。所以修止,必須能夠專修。否則你必須修道次第。


   
佛法所講的止,是能夠導生止觀雙運定的止,先止後觀,然後能夠得到止觀雙運的定,是導向以空性為所緣的勝觀而修止的。但這對我們來說,太難了,因為我們都沒有證空性,什麼叫空性所緣境?我們根本不知道。所以你先以比較容易安住的、粗分的所緣境(像佛像之類的),當所緣境去修止。得止之後,再把所緣境移到空性去,以空性當所緣境,這樣比較容易,這是就次第上來說。


【專有辭彙】

    依據中國北京民族出版社於19853月出版張怡蓀主編的《藏漢大辭典》
   
注一:未至定將禪,八定的預備階段。未證色界及無色界各根本定前,為求證得各定本位而進行的預備工夫。四禪四定各有將禪,故未至定,總數有八。
   
近分未至定初禪未至定異名,雖尚未證初禪根本定,但依初禪未至定力,於欲界煩惱亦能斷故,說名近分未至定。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