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7 21:47:50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  修習靜慮度

制心一處自得定,

所緣如理而觀照,

各自證悟得空慧,

不動極堅而安住。

二十六、修習靜慮度

前行

觀想在自前虛空,真實明現著極為莊嚴、寬廣之蓮座,其上端坐著體性是具恩上師,外相現為釋迦世尊,世尊相好莊嚴、身色金澄,身著比丘三衣,右手結觸地印,左手結等持印,左手持缽,缽中甘露滿盈,在無漏智慧光蘊中結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憶念著世尊真實圓滿具足佛身、佛語、佛意及利他事業功德。

觀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顧著我與眾生,並以圓滿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無量眾生;世尊的周遭則環繞著無量無數的菩薩海眾,及一切清淨傳承的具相祖師,為大乘僧寶;在諸佛菩薩及祖師心中,皆具足滅道二諦之大乘法寶。前方真實明現著大乘三皈依境,內心由衷憶念著佛是皈依導師,法是正皈依處、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著請觀想在自己的後方,則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親債主、六親眷屬以及無量無數的輪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無量的苦集二諦,憶念其情況心生不忍,內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現在以上信三寶、下悲有情的意樂,在尊貴的三寶前,至誠發願:得暇身必須利他,為能圓滿利他必須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學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為動機,帶領眾生一起來淨除罪障、集聚資糧,學習與修習真實靜慮度,祈能如理思維,真實修行,得到相應,並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帶領眾生,至誠向前方三寶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

自系不淨牢獄中,應知有情亦如是,

緣諸眾生起悲憫,勤修無上菩提道。

勝菩提心珍貴寶,未發起者令發起,

已發起者不衰退,祈願輾轉得增上。

正行:

靜慮度是屬於菩薩的一環,菩薩行的範圍極廣,主要是指具足菩薩心而有的善行;所謂具足菩薩心,不外乎由菩提心及空正見攝持而說的。菩薩行的內容涵蓋著整個佛道,從最初之因到最後之果,就已包括了發心、受戒、學行、集資、斷障、證果、利他等幾個要項。此外,發心為利他,必須先成佛,成佛則須修習菩薩行,圓滿成佛資糧;在此,即是探討如何修習靜慮度的菩薩行之理。

一、 思維靜慮的定義:

心於所緣境離諸散亂、專注而住,就是靜慮。也就是心在所緣

上自然堅固安住,不向外散於其他外緣的專注那一分。一般而言,禪定就是三摩地,能令心堅固專注,就是定、奢摩他或止,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禪定的意思同於靜慮。止是奢摩他,止是較殊勝或高品質的禪定,或說由具足專注力而導出的身心輕安所正攝持的禪定,稱為止。換句話說,禪定的範圍比止還廣,所有的定和止都定,但並不是所有的定都是止,從範圍與定義上看,止是比較高層次的定。因為止的範圍只在於上二界心,沒有欲界心為本質的 [ ] ,有欲界心為本質的 [ ],這就不是止了。二者體性一樣,都是指心於所緣堅固安住那一分,但卻有程度層次的不同。

靜慮度就不同了,既然名為度,當知是屬於菩薩的修學範疇。所謂修習靜慮度,是指菩薩先行聽聞、思惟菩薩法藏,依著善知識的教授,了知一切世間與出世間的善所緣境之後,為了修止得觀,所以一心專注 ―― 心正安住于大乘法藏所教授的善所緣境,並且是由菩提心與空正見攝持而修的禪定 ―― 唯一是引導趣向成佛之道的禪定,即稱為靜慮度。

二、思維靜慮的種類:

靜慮的種類,可從靜慮的本質、靜慮的品類與靜慮的作用上區分。首先,從靜慮的本質上說,有兩種靜慮,即:

1、 世間靜慮 ―― 是指世間道為本質的禪定,這是共外道的定,一般稱世間定或世間止觀雙運道,其所緣境是緣著世俗諦而修習為主。而事實上,從一心專注的禪定並無法區分內外道,必從動機上分。

2、 出世間靜慮 ―― 是指出世間道為本質的禪定,這是佛教所不共,目的是導向解脫成佛而修定,其主要所緣境是緣著勝義諦而修習的,此為修習成佛之道所必須具足的禪定。

《佛子行三十七頌》說:

[ 甚深禪定生慧觀,能盡除滅諸煩惱,如已應離四無色,修靜慮是佛子行。]

意指,為了達成解脫成佛的究竟目標,必須斷盡一切障礙的根本 ―― 無明以及無明習氣;此能對治或根斷無明、煩惱及其習氣之道主要是證空性的智慧,應依次地以聞、思、修三慧來證得空性義,尤其必須具足緣空性的出世間止觀雙運道。所以,為何修止?乃為修觀。觀也是內外道所共,故應依止而修空性之觀,而後以緣空性的止觀雙運心為增上緣,生起親證空性的智慧,即能斷障。寂靜無二門,就是指親證空性的智慧而言的。

止觀是于所緣自在之法。但是,不得止即不得觀。止令心平靜,觀令心自在。要在黑暗中見物,必先有燈,這一盞燈必須明亮,且不受風動;喻如心也必須不受沉掉影響,才具殊勝特別的能見之力,故須止觀雙修。得觀等於得止觀雙運。在得止觀雙運之前,必須先行得止,在得此緣空性的止觀雙運之前也必須先得得緣空性的止;因此為了成佛利他,應遠離世間道為本質的四種色定(色界的四種禪定),以及四種無色定(無色界的四種禪定),亦即是遠離世間的四禪八定,修出世間禪定,才稱為菩薩行。菩薩深知為了自利利他,為了成就佛道,要淨罪集資,圓滿菩提功德,都必須遠離沉沒、掉舉、惡分別、散亂等過失;特別是為了能夠專注緣念空性,能制心一處於空性 ―― 稱之為空性三摩地 ―― 而修定。

事實上,也是在親證空性的禪定中,依次成就大乘道功德的。圓滿波羅蜜多就是指以出世間道為本質,引發證得佛果的禪定。這是從本質上說。

其次,從靜慮的品類上說,有三種品類,即止、止觀雙運及止觀雙運定。依釋名來說,止是息止安住;止觀雙運是具止之觀;止觀雙運定是觀後之止。

最後,從靜慮的作用上說,也可以區分為三:

1、 現法樂住靜慮 ―― 是指由修能令具足身心現法樂住;即依著靜慮可以引生身心輕安樂,輕安能去除身心的不堪能性,一般的禪定也都能經由專注力而生起少分輕安。

2, 引發現證功德靜慮――是指由修靜慮可以引生共外道的功德及佛教的不共功德,如五眼、六通、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滅解脫、滅等至等,可說大、小乘的無量三摩地功德,都依于修學靜慮而得。甚至前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都是共世間的,也是來自于修學靜慮而有,如雲:

[ 定果為神通。]

又如《道炬論》說:

[ 俱通一日者,所修諸福德,諸離神通者,百生不能集。]

是說能依此修學,具相生起神通,無論是就自利或利他而言,皆使行者易於累積資糧,成辦功德。

3、 饒益有情靜慮 ―― 是指由修靜慮能讓行者易於利他,特別是對於理應淨治調伏、震攝厲伏的有情,可以依此靜慮,依著神通力、神變力示現地獄諸相,讓有情起了怖畏和淨信,而願意皈依三福,趣入佛法的聞思修。以上這三種靜慮是菩薩必須修學,以及證得的主要項目,由得此靜慮而有不同的作用功能。

三、思維修學靜慮的方便:

既然欲求修學與相應靜慮,即應了知當以什麼方式、內容、次第生起靜慮,世間靜慮對菩薩是順便附帶的,出世間的止觀及依此而圓滿靜慮波羅蜜多,累積成佛資糧才是菩薩修學靜慮的主要目標。為得此靜慮功德,必須具足實際的串習,實修靜慮的方便,如《道炬論》說:

[ 故當善安住,定資糧品中,所說諸支分:於隨一所緣,意安住於善。]

此一教誡,應依據清淨的、具相的、有修證的傳承菩薩祖師所說而抉擇。既然是佛教的修定,首先必須具足的就是前行動機,即要有皈依心、出離心、菩提心隨一攝持。其次,正行修習靜慮之前,通常必須具足修習的條件與資糧。譬如必須是靜慮、賢善處、無戰亂之處;適宜且非吵雜之處;易於獲得飲食處;同修者應有共同目標,志同道合或修行的法門能見行一致;自身必須隔離外緣;且戒行清淨;同時減少惡分別、貪著等,主要是具足通達如何修定的教授。所以正行修習禪定時,必須依止師長教授而修。

一般修定教授很多,通常是依《佛說解深密經》或者無著菩薩所作《瑜伽師地論》所宣說的內容,特別是依據彌勒菩薩所作的兩本論典 ―― 《莊嚴經論》和《辨中邊論》而抉擇。《莊嚴經論》是說依著六力、四作意生起九住心的修定之理。

九住心是: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此中主要是提示在修定過程當中,定心從少分到滿分之間心相會有什麼情況。例如:最初內住時尋伺繁多;續住時尋伺暫息;安住時逆緣與尋伺疲息;近住時於廣大境數數攝心令心漸細;調伏時欣喜三摩地功德;寂靜時觀散亂過失,於定滅除不喜;最極寂靜時貪等惑心一起,即寂滅令息;專注一趣時定已能得任運而轉;最後等持時心能得自在任運而轉。

《辨中邊論》則說以八對治行斷五過失的修定之理。修定的五種過失是:懈怠、忘念、沉掉、不作對治行、作對治行。

此中,修定前不喜修定是懈怠,修定中忘失教授與所緣是忘念,修定中染及粗細分沉沒掉舉而不知是沉掉,修定時已經知道生起沉沒掉舉,而不加以對治是不作對治行,修定時心已安住於所緣境上,沉沒掉舉減少甚至沒有了,仍斷續作對治,則是作對治行。上述五種過失必須以八種方便、八種方法來對治,稱為八對治行。

八對治行,即:淨信、欲求、精進、輕安、念力、正知力、作意、舍住。

前四種是對治懈怠,後四種是各別各別對治,譬如:忘念的過失由念力對治;沉掉的過失由正知力對治;不作對治的過失由作意對治的方法而對治;作對治行的過失由舍住的方法而對治。

前四種對治行,淨信、欲求、精進、輕安是對治懈怠的過失 ――指若初修時心無好樂,則先行思維功德,也就是思維修定得定的功德,以及沉掉等不得定的過失,此乃由見功過產生對修定的淨信;由淨信生欲求;由欲求生精進正行修定;由精進修定而引發身心輕安的果德。

第五對治行正念是對治忘念的過失 ―― 指修定時,應以意識執取所緣境,心於所緣境專注、堅固、安住、清明、有力執持;當忘掉所緣時速能憶念教授如前安住,稱為正念安住。

第六對治行正知力是對治沉掉的過失 ―― 指安住於所緣時,會現行沉沒、掉舉的障礙 ―― 包括將入、正入、已入沉掉,此時要生起正知力察覺,而將心拉回所緣境繼續安住,稱為正知察覺,令續安住。

第七對治行作意是對治不作對治行的過失 ―― 指當已生起正知而察覺有了沉沒、掉舉的障礙時,就必須分別思維光明想、厭離想加以對治,使心不太外散、不太內攝,逐漸地,從經驗中尋求了知,必能獲得適中安住、清明有力的執取之理的對治行。

第八對治行舍住是對治作對治行的過失 ―― 指已經完全經由對治,心已安住於所緣境後,仍在思維要怎麼對治時,則應以生起不對治行令心舍住,破除對治行。舍住即等持,是已經安住於所緣境上,沒有任何障礙了,此時其實只須繼續安住,平穩的等持、等引即可,不需要再有別的想法。

四、思維正行修習靜慮度的意樂:

菩薩是為了利他成佛修學靜慮度,當然必須具足六殊勝或以一度攝六度的意樂而行,最起碼應具足菩提心、空正見攝持而修。

首先,具足六殊勝而修習靜慮,是指:

1、 依殊勝――以菩提心為心所依攝持而修習靜慮。

2、 物殊勝――指修習現前定時,也祈願遍學所有的禪定法門,如法流三摩地、健行三摩地、虛空藏三摩地、極邊際三摩地等,以此意樂而修習靜慮。

3、 所為殊勝――以為令一切眾生獲得短暫增上生、究竟決定勝的利益,非為自利而修習靜慮。

4、 清淨殊勝――以為了斷盡一切眾生相續的二障垢染而修習靜慮。

5、 善巧方便殊勝――即由通達能修、所修、所修的法行皆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而修習靜慮。

6、 回向殊勝――即將此修習靜慮的善根功德,悉數回向轉成清淨利他以及成就無上大菩提。

其次,是一度攝六度,即:

1、 靜慮的佈施――是指自住於定,也令眾生趣行修定;或者願將修習靜慮的功德佈施一切眾生而修。

2、 靜慮的持戒―― 是指以清淨廣大的利他心攝持而修習靜慮。

3、 靜慮的忍辱――是指能耐他人怨害中傷,能堪忍身心疲累、不專注、不堪能等苦而修習靜慮。

4、 靜慮的精進――是指一心好樂而修習靜慮,並且心生愛樂一切大乘法行。

5、 靜慮的靜慮――是指修習靜慮時一心專注,並一心回向無上菩提。

6、 靜慮的智慧――是指由觀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而修習靜慮。

應具足如上所述清淨意樂而正修習。

五、結語:

三界法王宗大師說:

[ 禪定乃心具權王,等持不動如須彌,運持悉入善所緣,身心俱得輕安樂,知此所有大瑜伽,息止散亂恒依定,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脫者當策勵!]

意思是說,具足禪定心能自作主宰,不受煩惱控制,像具有權力

的國王一樣的自主有力,也令心於所緣境像須彌山一樣堅固,完全不動不搖;有了禪定的功德、能力,就可運心等持一切善所緣境,引出身心輕安樂,漸漸導生出世間功德。由了知解脫道果、成佛道果的成辦確是必須依靠出世間的止觀雙運道而有,因此,如雲:

[ 制心一處自得定,所緣如理而觀照,各自證悟得空慧,不動極堅而安住。]

意即,當能如是定解所說意趣時,所有瑜伽師都應為了息滅散亂、

沉掉、非理分別或引發增長出世間功德而恒時修習禪定。寂天菩薩也說:

[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縱勤身口善,心弱難成就。雖久習

念誦,及餘眾苦行,然心散它處,佛說彼無益。]

這都充分說明瞭,生起功德,一部份靠如理了知正確圓滿的方法或法義,一部份則須靠止觀力,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要成就自利利他的方便,便是在此,善學,善知正法,並且盡可能地依於禪定與智慧為增上緣而修。

後行:

觀想前方明現著大乘三寶皈依境,後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此修習靜慮度的功德,回向自他眾生成佛,尤其自他心續得生修習靜慮度的證量,成就三士道功德。並將此學習道次第教法的殊勝功德,以清淨動機廣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師、南傳、藏傳、漢傳的師長都身心安康、常轉*輪。

回向南傳、藏傳、漢傳的聖教,久住世間。

回向不同道場、團體、寺院法務興隆,以法攝眾。

回向三寶慈光遍入眾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場修學不同法門的佛弟子,皆能依法調心。

至誠回向遍虛空、盡法界一切有情離苦得樂。

回向我等能早日發起愛他勝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識,圓滿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沒有障礙。

一切諸佛菩薩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誠感恩上師、三寶、眾生的恩澤。

觀想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無微塵許的自性。

惟願父母眾生具安樂 惟願一切惡趣恒為空

任彼菩薩于何地安住 惟願彼等諸願皆成就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