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13:02:3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13:01:52   編輯部 報導

毗缽舍那 2003-2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二)220-1

宗大師曾經在《三主要道》當中有講述到,

若不具足通達法性慧,縱雖修習出離菩提心,

不能斷除三有根本故,通達緣起之法應勤修。

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是講述了空正見的內涵。也就是之前講述到的出離心以及菩提心,縱使你花了很長的時間來作修習,但是在修學的同時,要是沒有空正見作為攝持的話,是沒有辦法斷除三有的根本,也就是沒有辦法跳脫生死的輪迴。這邊當中所謂的空正見,就是了知一切萬事萬法最究竟的本質的一種智慧。簡單的來說,就是必須要了知空性的道理。如果沒有辦法瞭解空性的道理,是沒有辦法斷除輪迴的根本,也就是無明我執。因此如果想要瞭解空性的內涵,我們必須要通達、要能夠瞭解緣起的內涵,所以這個當中就有講述到「通達緣起之法應勤修」。這句話為什麼不講成通達「空性」之法應勤修,而要講成通達「緣起」之法應勤修?其實這個當中,是有它很深的涵義在這個裡面。因為在證成空性的正理當中,透由「緣起」來證成空性的這種方式,是最主要的一種方式,所以緣起之理又可以稱之為正理之王,就是它是所有證成空性的正理當中,最主要而且最有力的一種方式。因此透由緣起的道理,我們必須要瞭解到,諸法是無自性,而瞭解到諸法最究竟的本質。

因此在《中論》當中也有講述到「因緣所生法,不生亦不滅」,這個當中也是闡釋到,今天如果你想要徹底的瞭解空性的內涵,你必須要先瞭解緣起之法。透由這樣的一種方式,法王他在講法的同時也有講述到,佛教當中最主要的內涵,可以分為見、行兩部分,「見」就是講述到了緣起見,「行」就是談述到了無害行。所以這個當中為什麼要講述到緣起見?也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透由瞭解緣起的內涵,我們才有辦法瞭解甚深的空性的道理。因為一般人在講述空性的時候,或者是他聽到空性的這個字眼的當下,他會覺得所謂的空性,就是所有的事物都不存在,沒有辦法呈現出來的這種本質,叫做空性。但是實際上要是有這種想法產生的話,其實已經墮入了斷邊。因為不管是講述者,在講述空性的法門也好,或者是聽法者在聽聞的當下,必須要瞭解到,空性以及緣起這兩種法,是應該要互相的作配合。也就是因為諸法它都是緣起而生的緣故,所以它沒有自性,所以它是自性空。因此透由緣起以及空性的這兩種方式,我們必須要瞭解到,這兩種方法、這兩種法門,並不是互相相違的,而是有互相輔助的這種作用。因此今天在《三主要道》當中,為什麼要講述到「通達緣起之法應勤修」,是有它很深的涵義在這個當中。

    在緣起當中,我們可以將緣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可以講述到「粗分」的緣起,第二個部分我們談述到的是「細分」的緣起。有關於「粗分」的緣起的這個方面,中觀自續派以下的這些派別,他們是承許粗分的緣起。也就是有一些法它是透由因緣而產生的,這個當中粗分的緣起,就是透由因緣所生之法,我們稱之為緣起法。對於這樣的一個觀點,是中觀自續派以下,不管是自續派、唯識、經部、有部這些派別,他們都共許的一個部分。對於這個內涵,外道他們是不承許的,因為他們承許諸法它是「自生」,或者是諸法它是「常態法」,因此他們並不安立「諸法是透由因緣而產生的」。所以這個部分是所有佛教徒,也就是佛教四派當中所共許的,有為法它是透由因緣所生的這個部分,稱之為「粗分」的緣起法。至於「細分」的緣起法,只有中觀應成派才談論到。因為粗分的緣起法,它是能夠建立在有為法之上。所謂的「有為法」,就是透由因緣所生之法,我們稱之為有為法。因此透由因緣所生之法,它是能夠建立在「有為法」之上,但是無法建立在「無為法」之上。但是細分的緣起,不僅僅能夠建立在有為法之上,也能夠建立在無為法之上,這個就是談述到了細分的緣起,這個觀念只有中觀應成派才認同。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有談論到,「果」要形成的當下,必須要觀待「因緣」才有辦法形成,這一點其實是中觀應成派,以及中觀應成派以下的這些派別所共許的,就是果要形成時是必須要觀待因才有辦法形成的。以中觀它的不共角度而言,不僅僅「果」要形成的當下要觀待「因」,「因」也是必須要觀待「果」,所以因果之間是有互相觀待的這種觀念,至於這個觀念,只有中觀應成派它才有提出來,以下的這些派別並沒有提到這種觀念。所以我們必須要瞭解到,「粗分」的緣起是能夠建立在有為法之上,而「細分」的緣起不僅僅能夠建立在有為法之上,它還能夠建立在無為法之上的。

    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諸法它是必須透由「觀待其他的法」才有辦法形成。所觀待的對象,比如以有為法而言,有為法它必須要觀待自己本身的因緣才有辦法安立。相同的,無為法雖然不用觀待因緣它就能夠形成,但是在形成的當下,它是必須要觀待「支分」,或者是種種的「方位」,才有辦法建立起來。比如以虛空而言,虛空雖然不是透由因緣而產生的,但是虛空它有東南西北各各方位,甚至它有種種的支分。因此在我們的心相續,如果想要生起虛空的這個觀念,或者是虛空它要形成的當下,是必須要觀待各方位,或者是種種的支分才有辦法安立,才有辦法形成。相同的,我們內心當中緣著外在事物的這種眼識,是怎麼樣產生的呢?這種眼識是必須要觀待外境,比如透由看到外境這個東西、這個色法,才有辦法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生起一種眼識。因此眼識的形成,也是必須要觀待外境,才有辦法形成,才有辦法安立。透由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瞭解到,諸法它並沒有自性,並沒有真正的這個本質,不管是有為法,或者是無為法,它在形成的當下,是必須要觀待其他的因緣才有辦法安立的。

    接下來我們就是要為大家介紹《毗缽舍那》的這個部分。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也就是在眾多證成空性的正理當中,最主要的正理,是透由「緣起」的這個正理,來證成諸法是「無自性」的內涵。眾多的正理當中,以緣起的這個正理最為重要。如果你能夠瞭解緣起的內涵,你就能夠多多少少體會到,「諸法無自性」它沒有真實的本質,是什麼樣的一個涵義。如果在修學空性的這個法門的當下,沒有辦法瞭解「緣起」的內涵,這個時候可能會產生兩種的過失:第一、在證得空性的同時,我們必須要破除諸法之上的所破,如果你沒有辦法瞭解空性的內涵的話,可能你有辦法斷除「粗分」的所破,但是沒有辦法斷除「細分」的所破,這個時候是沒有辦法看到諸法之上最究竟的本質。另外一個可能性,你有可能斷了這個所破,但是在斷的當下,你是落入了斷邊,你會認為諸法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此為了避免這兩種過失,我們必須要透由緣起的正理,來瞭解空性的內涵。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七

接下來我們看到《毗缽舍那》的正文,現在請先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第399頁。如是唯以如前已說正奢摩他,在這個之前我們已經講述到了襌定的本質,也就是奢摩他。接下來我們要談到六度當中,智慧的本質毗缽舍那。什麼樣的一顆心,我們可以稱之為奢摩他呢?心於一緣如其所欲安置而住無諸分別,復離沈沒具足明顯,這個當中所謂的奢摩他就是談論到,你的心對著所緣境,這個所緣境在之前我們是以佛像為最主要的所緣境。當你的心緣著這個所緣境的時候,「如其所欲安置而住無諸分別」,你的心能夠隨心所欲的安住在這個境界之上,不管你想要安住多長的一段時間,比如五個小時,或者是六個小時,你的心是能夠隨心所欲的就安住在這個境界之上,而在這個當下沒有任何的分別。這一點最主要就是談論到,真正的奢摩他,它是必須要具有「安住分」的這種力量,也就是心它能夠安住在境界之上的這種力量,我們稱之為安住分。第二個條件「復離沈沒具足明顯」,不僅僅要具有安住分,而且它還必須要具有明顯分。所謂的「明顯分」就是當你的心緣在境界之上的時候,不僅僅要能夠安住在境界之上,而且心在緣著境的當下,「境」它所顯現出來的這種形相,要相當的清楚、相當的明顯,這必須要遠離沈沒。沈沒當中又分為粗分以及細分的兩種沈沒,而遠離了粗細的兩種沈沒,而會有清楚、明顯的這一分,我們稱之為「明顯分」,因此這個當中就有講述到,「復離沈沒具足明顯」。因此真正的一顆奢摩他,它是必須要具備有安住分以及明顯分這兩個條件。

接下來,又具喜樂勝利差別,不應喜足。這個當中所謂的喜樂,就是有講述到,一般而言,襌定的支分當中,是並不一定是要具備有「喜樂」的這個特質。但是這個當中,所謂的奢摩他,它必須要有喜樂的這個條件,最主要是以四襌的根本定為主。也就是色界當中以及無色界當中,分別有四種的根本定。以色界當中而言,初襌、二襌、三襌、四襌,四襌的根本定,它是必須要具備有喜樂的這個特質,所以這個當中就是以四襌的根本定為主。「又具喜樂勝利差別,不應喜足」,在這個當中為什麼要特別的談到四襌的根本定?是因為四襌的根本定,它是修道最殊勝的基礎。不管是大乘道,或者是小乘道,大小乘的種種功德,要是你透由修學四襌的根本定的話,這些功德都能夠快速的,在你的心相續當中生起。以一位大乘的菩薩而言,在還未成佛之前是必須一定要獲得四襌的根本定。為什麼?因為這一位菩薩在修學大乘道的時候,剛開始必須透由修學資糧道,才有辦法進入加行道。資糧道當中又可以分為下、中、上三品,所以在上品資糧道的時候,一定要獲得四襌的根本定,才有辦法進入加行道。對於小乘的行者而言,並不一定要獲得四襌的根本定。比如小乘的四果當中第一果,有講述到有所謂的預流果,對於預流果的這些行者而言,他並不一定要獲得四襌的根本定,但是他還是能夠獲得小乘的阿羅漢的果位。所以四襌的根本定,它具有喜樂的這個差別,也就是它已具足這種特色,因此在這個當中就講述到,「又具喜樂勝利差別,不應喜足。」

接下來,應於實義,無倒引發決定勝慧,而更修習毗缽舍那。因此我們不應該僅僅以生起奢摩他為滿足,這個時候應該要了知真實義,也就是空性的內涵,讓內心當中生起了知空性的這種智慧,而來修學毗缽舍那。若不爾者,其三摩地與外道共。唯修習彼,如外道道,終不能斷煩惱種子,解脫三有。如果在修學的同時,我們並不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學的話,會有什麼樣的一種過失呢?這個時候就會講述到,「其三摩地與外道共」,因為修學三摩地的這種法,是共內道以及共外道的。比如以外道的行者而言,他們透由修學三摩地能夠獲得有頂的根本定。所以以修學的三摩地它的本質而言,外道所修學的奢摩他,以及內道所修學的奢摩他,其本質而言是相同的。如果內道在修學奢摩他的同時,要是有菩提心或者是出離心作為攝持的話,那是另當別論。要是沒有菩提心,或者是出離心作為攝持的話,不管是內道所修的奢摩他,或者是外道所修的奢摩他,其實它的本質是相同的。如果僅僅只修學這樣的一種奢摩他,「終不能斷煩惱種子」透由修奢摩他它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種子,如果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種子,想必也沒有辦法解脫三有。

接下來宗大師他就是引了蓮花戒大師所造的《修次初篇》。在這個論著當中,就有講述到,如修次初篇雲:「如是於所緣境心堅固已,應以智慧而善觀察,若能發生智慧光明,乃能永害愚癡種子。若不爾者,如諸外道,唯三摩地不能斷惑。」這個內容就是如我們之前所講述到的一般,並且如經亦雲:在佛陀所說的經典當中也談到,「世人雖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壞我想,其後仍為煩惱惱,如增上行修此定。」這當中所謂的「世人」,最主要就是談述到外道的這些行者。外道的這一類的行者,雖然修學了三摩地,但在修學三摩地的同時,因為沒有辦法生起了知空性的這種智慧,「然彼不能壞我想」光光藉由三摩地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斷除我想,也就是我執。「其後仍為煩惱惱」雖然他在生起三摩地的當下,比如如果這位外道的行者,他能夠生起有頂的根本定的話,這種根本定是一種奢摩他的力量,透由有頂的根本定,他能夠暫時的斷除無所有以下的粗分的煩惱。雖然他能夠斷除無所有以下的這些粗分的煩惱,但是因為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根本的緣故,那透由外在因緣的改變,他還是有可能在他的心相續當中生起種種的煩惱,所以在這個當中就有講述到「其後仍為煩惱惱」。

「如增上行修此定」,在這個當中我們必須要先瞭解到,所謂的無色界跟色界,它是用什麼樣的一種方式來安立的?所謂的色界當中,可以初為四襌,色界它是有一個位子,但是無色界它並沒有這種位子,也就是它沒有所謂高低的這種處所。如果我們想要投生在無色界當中的話,這個時候我們的心相續──煩惱它的力量,必須調伏得相當的低,這個時候就是必須透由修學無色界當中的這個根本定,來調伏無色界以下,也就是欲界以及色界這些粗分的煩惱。這個時候因為調伏煩惱,以及種種因緣配合的當下,我們的壽命會變得相當的長,其實具有這種功德的這個行者,它本身就是處在無色界的這種狀態。所以無色界並沒有一般外界的這種,我們可以看到的這種處所。投生在無色界當中,這個時候他會花多生多劫的時間來修學奢摩他,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觀修襌定。他在觀修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某種外在違緣的關係,會擾亂他的內心,也因為擾亂他內心的當下,他的內心當中會生起粗分的煩惱。但是在這個之前,這位行者他會認為「我已經斷除了煩惱而得到瞭解脫」,但是實際上當他看到這一幕的當下,他會瞭解到「我並沒有斷除煩惱,可見我以前所修學的法,根本就是不真實」,甚至他會生起一種解脫是不存在的心,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他會造下很大的惡業,也就是墮入了色界,或者是欲界當中。所以在這個當中,就是最主要要強調,在修學的同時,光光修學奢摩他,是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解脫。

此中說言「雖修三摩地」者,這個當中就是有講述到,佛陀他在經論當中,引了之前的這個偈頌,這個偈頌當中所謂的「雖修三摩地」是什麼內涵呢?這當中就有講述到,謂如前說,具無分別明等差別妙三摩地,也就是剛開始這些外道的行者,他們所修的三摩地是具備有無分別的「安住分」,以及清楚的「明顯分」這兩種差別。所以能夠具足安住分以及明顯分的這兩種因緣條件的這顆心,我們稱之為妙三摩地。雖修習此,然終不能斷除我執故,但是僅僅修學奢摩他是沒有辦法斷除我執的,因此下一句話當中就有講述到,雲「然彼不能壞我想。」由其我執未能斷故,其後仍當生諸煩惱,也是因為我執沒有辦法斷除的緣故,縱使可以暫時的斷除粗分的煩惱,但是因為煩惱的根本沒有辦法斷除的緣故,其後仍當生諸煩惱,故雲「其後仍為煩惱惱。」若爾由修何等,能得解脫耶?如果僅僅透由修學奢摩他,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解脫的話,那我們應該要透由什麼樣的一個「道」的內涵呢?即前引經無間又雲,在之前的這個偈頌之後,馬上就說到了:「設若於法觀無我。」謂若觀察無我之法,能生智慧了無我義。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去觀察無我的法,看是否能夠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了知無我的這種智慧。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