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0:38:39
學習次第 : 進階

毗缽舍那 2003-28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二十八)35-2

今天在還未正式進入正文之前,我們稍微的複習一下昨天的這一段。昨天以經部宗的宗論師的角度而言,他們在安立「現前識」的時候,是怎麼安立的呢?這個在第434頁第一行最下面這個地方。「謂離分別無錯亂識許為現識」以經部宗的角度而言,他們會認為「現前識」,或者是這當中所翻的「現識」,它是必須要具備有三種條件。第一它必須要「離分別心」,第二它是「無錯亂」的,第三它是一種心「識」。以唯識的角度而言,他們並不這麼承許,唯識宗是認為「現前識」有可能是錯亂的,因此它只要能夠「遠離分別心」,然後是透由過去的「習氣」所現起的「心」,安立為現前識,這是唯識的角度。他並不認為,一切的現前識都是處在無錯亂的狀態,它有可能是錯亂的,但是它必須透由習氣,過去所造的習氣而產生的心識,唯識認為這是現前識。

在這個地方,最主要就是以經部宗,經部宗他認為,「現識」是必須要「遠離分別心」,並且是「無錯亂」的心「識」。所謂的「無錯亂」是什麼意思呢?他們會認為,當眼根識在緣著境的時候,它會現起「境上有自相」的這一分,就如同眼根識能夠現起境上有自相的這一分一樣,境上是有自相的。因此對於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的錯亂,就如同內心所顯現的一般,境界本身它也是有自相的。因此他在解釋無錯亂的時候,是用這樣的方式來作解釋。當心在緣著境的同時,心上會現起境之上有自相的這一分,就如同心所現起的一般,境之上也是有自相。所以他以這一點,來斷定現前識是必須要具備有「無錯亂」的。

以應成的角度而言,他會認為,經部宗或者是唯識宗的宗論師,根本就不了解何謂正量?何謂現前?之前我們在433頁就有看到,倒數第二行「此分別師全未熟悉世間義故,如諸愚童,最初唯應令練習彼,為顯此故詰問觀察。」因此應成的宗論師認為,不管是經部宗,或者是唯識宗,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正確的安立名言識,尤其是何謂現前?何謂正量?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安立。因為以應成的角度而言,他會認為「現前識」它本身是「不需要遠離分別心」,也「不一定是要無錯亂」的。所以從他的角度而言,他會認為經部宗所安立的這一切,都是不正確的。接下來就是透由解釋《四百論釋論》的這段文,來闡釋中觀應成的不共正見。

接下來是看到第434頁的第五行,下面這個地方,「由說欺誑破不欺誑即是破量,以不欺誑是量相故。」首先我們看到最後一句話,「以不欺誑是量相故」所謂的正量,它是什麼樣的內涵呢?它的本質是不欺誑的,所以不欺誑是正量的定義,這當中的「相」就是它的涵義,或者它的定義。因此不管是經部宗、唯識宗,或者是應成,他們都認為,只要心識它是正量,它的本質就是要不欺誑的。因此以應成的角度,他就會認為,既然正量它的本質是不欺誑的話,那你在對於任何的境界,如果產生的是正量的話,就表示在面對境界的同時,本質是不欺誑。因此以經部宗的角度他會認為,眼根識在緣著色法的同時,它所顯現的這一分是不欺誑的;也就是在顯現色法的同時,色法之上有自相、有自性的這一分,也是不欺誑的。但是應成的論師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眼根識在對著境界,它所現起的「自性成立」的這一分是「量」的話,那就表示這一分「是不欺誑」,那就如同眼根識它所看到的一般,「境」它是必須是「自相成立」的。但是實際上以應成的角度而言,他是沒有辦法這樣來安立。

欺誑之理即住此相之事,現為餘相。這幾個字,在之前《四百論釋論》我們可以看到第433頁的倒數第六行最下面這個地方,「以住此相之事,現餘相故。」因此之前就解釋到,談論到眼根識它是欺誑之理,以《四百論釋論》而言,它是講到了「即住此相之事,現為餘相。」這幾句話應該要怎麼解釋呢?宗大師他就做了解釋,謂色聲等五境,實無自相,於諸根識現有自相,故說彼等於自相境非是正量。宗大師就對於這一句話,「即住此相之事,現為餘相」做了解釋。就是談到,色身等五境,色身香味觸這五境,「實無自相」以它的本質而言,它是沒有任何的自相,或者是沒有任何的自性。「於諸根識現有自相」雖然它的本質是無自相、無自性的,但是當我們的眼根識,緣著這些境界的當下,會現出境上有自性、有自相的這一分,「故說彼等於自相境非是正量」因此當心在緣著境的當下,因為境本身是無自相的,但是心所顯現出來的是有自相,因此這兩種方式,境所存在的方式,跟內心所顯現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不能夠說,心在面對有自相的境的同時,它所顯現是正量,所以在這邊就講到了欺誑。「即住此相之事,現為餘相」,諸法它最究竟的本質,在我們的內心顯現的時候,它並不是顯現它原來的本質,而是顯現出有自相的這一面。因此當心在緣著「有自相」的境的同時,它顯現出來的這一分,並不能夠稱之為「正量」,因為它是「欺誑」的緣故。

總此意趣,謂諸根識於五境自相非是正量,以待五境所現自相是欺誑故。接下來就做了更詳細的解釋,之前這一句話當中,它最主要的意趣就是講到,「謂諸根識於五境自相非是正量」它談到的就是五根識在面對五境的同時,它所顯現的五境是「有自相」的這一分,以「心」的角度而言,面對著這一分的當下,這種方式並「不是」所謂的「正量」。「以待五境所現自相是欺誑故」,為什麼不能夠稱之為正量呢?因為實際上它所顯現的,跟它最究竟的本質,並不是相同的,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欺誑。五境實空無自相,現自相故,如現二月之識。欺誑的方式在下面有講到,色聲等五境它最究竟的本質,是「空無自相」的,也就是它是無自相、無自性的。它的本質雖然是「無自性」,但是在內心顯現的當下,是顯現出「有自相、有自性」的這一分,所以我們稱之為「欺誑」。「如現二月之識」這當中就做了一個譬喻,就比如在天空當中,雖然只有一個月亮,要是你看到了兩個月亮,就表示你所看到的,跟實際上所存在的並不相符,所以你所看到的這兩個月亮,並不能稱之為是所謂的正量的方式。因為月亮只有一個,你看到的時候,要是看到兩個月亮,就表示你看到的跟事實上是不符的。所以你不能夠說,看到兩個月亮的這一顆心,在看到兩個月亮的時候,是以正量的方式來作顯現。相同的道理,「境」它最究竟的本質是「無自相」,所以你看到它「有自相」的時候,怎麼可以說「心」在面對「境」的當下,它所顯現的是「正量」呢?這種理論是錯誤的。

其實事諸師,謂色聲等若無自相自性,則說彼等空無一切作用功能而成無事,這當中的實事師,就是自續派以下的論師。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是怎麼來安立諸法的呢?「謂色聲等若無自相自性,則說彼等空無一切作用功能而成無事」,若是外境的色聲,它的本質是無自相,或者是無自性的話,這個時候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就會認為,無自性就表示它是空無一切,也就是它沒有任何的作用,也沒有任何的功能,而成為無事。故若不於五境自相為現量,則於五境無成量之處。因此當心在對著五境的同時,要是對於五境之上的自相,沒有辦法現起正量的話,「則於五境無成量之處」這個時候有哪一種心識,在對著境的當下,能夠成為真正的正量呢?是沒有辦法安立的。若於五境成量,亦許於彼自相成量。因此當心在面對著境,就是在面對五境的同時,它能夠生起正量的話,就表示他能夠對於五境之上的自相,也生起正量,這是自續派以下的論師,他們所提出的論點。

此論師謂,若有自相或有自性,則成實有,安立實境之量,雖須於自相為量,然境虛妄,故立此境之量不須於自相為量。「此論師謂」這個論師,最主要就是應成的論師,尤其是以龍樹菩薩為主,他們所談到的觀點,「若有自相或有自性,則成實有」,如果外境它是有自相,或者是有自性的話,它則會成為諦實有。所謂的「實有」,就是我們平常用的「諦實有」的這個名辭。如果今天外境它是有自相,或者是有自性的話,它最究竟的本質就會成為諦實有。「安立實境之量,雖須於自相為量」,如果外境它是諦實的話,就如同能夠安立外境是諦實的正量,它在安立諦實的當下,也是必須要能夠安立自相。如果外境它是諦實有的話,表示心在對著境的同時,它對於自相的這一分,也必須能夠顯現出正量。為什麼要顯現出正量?所謂的諦實就表示,它是不欺誑的。那何謂不欺誑?所謂的不欺誑,就是它的本質,跟在內心所顯現出來的是一模一樣的時候,我們說這種法是不欺誑的。既然它是諦實,就表示它是不欺誑,就如同我們的內心,顯現出有自相的這一分,那境它也是自相成立的。所以如果對於諦實能夠生起正量,在這個之上,你對於自相的這一分也可以生起正量。「然境虛妄,故立此境之量不須於自相為量」,然而境界它並不是諦實的,它是虛妄的,「故立此境之量不須於自相為量」,因此當你的心,在面對著虛妄境的同時,因為境界它本身是虛妄的緣故,所以縱使它在心當中,能夠顯現出有自相的這一分,但是因為它是虛妄的,就表示它所顯現的,跟它所實際存在的是不一樣的狀態。雖然它能夠在心這一方顯現出有自性的這一分,但實際上它是無自性的,所以你不用在有自性,或者是有自相的這一分之上,生起所謂的正量。所以最後就講述到,「然境虛妄」以應成的角度而言,它並不認為外境它是諦實有,而是虛妄的緣故,「故立此境之量」所以當你的心在緣著境的同時,因為境是虛妄的緣故,雖然它能夠顯現出有自相的這一分,但是因為它是虛妄的,所以不需要在這一分之上,安立所謂的正量,所以「不須於自相為量」。

四百論釋云:「以世間見,遣真實見,亦非正理。彼唯於世間立為量故,彼所緣義亦是虛妄欺誑法故。」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句,「以世間見,遣真實見,亦非正理」,這當中所謂的真實見,它就是談到,以一般人的心而言,就是凡夫的心,在顯現諸法的同時,會現起諸法有自相的這一分,「遣真實見,亦非正理」,但是你不能夠說,因為凡夫的內心在緣著諸法的同時,會顯現出有自相的這一分,就否認了諸法之上無自相的這一分是空性,你不能夠以這樣的內涵來否定它。就是凡夫的心在緣著境的同時,雖然是會顯現出有自相的,但是你不能夠因為這樣的原因,就說諸法之上無自相的內涵,並不是諸法的空性。雖然凡夫會顯現有自相的這一分,但是實際上它並不如同境界所存在的方式,所以你不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來遣真實見,這是不正確的,所以「亦非正理」。「彼唯於世間立為量故」後面就有講到兩個原因,為什麼你不能夠以這種方式來破除真實見?第一個原因,「彼唯於世間立為量故」所謂的「世間」,最主要是談到了世間的名言識。因為當名言識在對著境界的同時,它所現起的是正量,就是名言識在對著外境的色法,所現起的是正量。可見透由名言識能夠對於外境生起正量,就表示外在的色法等這一切,都是在名言識的安立之下。既然它是能夠被名言識安立的話,就表示它不是在觀察、在尋求的狀態而呈現出來的,它是在不觀察、不尋求而呈現的。因此「彼唯於世間立為量故」它所安立世俗的心,因為它是名言識的緣故,所以在安立的當下,你是沒有辦法去尋找到真實的本質,它是在不尋求以及不觀察之下而產生的,「彼所緣義亦是虛妄欺誑法故」,因此安立世俗法以及勝義法的心,它是由不同的心來安立的,所以你不能夠透由安立世俗的心,來破除勝義的道理。第二句「彼所緣義亦是虛妄欺誑法故」,雖然名言識在顯現境的當下,會顯現出境上有自相的這一分,但是它所緣的境,是虛妄欺誑的緣故,因此它的本質,跟它所顯現出來的方式並不相同。所以你不能夠說,因為在我的內心,看到了有自相,所以推翻了諸法無自相是空性的理論,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故破於自相為量,非須全破其是量。故非總破名言諸識為量。接下來自宗就做了結論,「故破於自相為量」今天破除眼根識它是正量的這一點,是破除了它在對著有自性,也就是境上有自性的這一分,是能夠呈現正量,是要破的是這一點。「故破於自相為量」實際上它是正量沒有錯,但是它是正量,是因為它緣著「外在的色法」而有辦法生起正量,並不是緣著「色法之上有自相」的這一分,而生起正量的。「非須全破其是量」因此眼根識它本身還是正量,所以《四百論》的這個文,它最主要破斥的,並不是要破除「眼根識它是正量」的這一點,而是要破除「眼根識在面對有自相的境」的這一點之上,能夠生起的是「量」的這一點,是要破除的。所以「故非總破名言諸識為量」因此到最後會發現到,在這個地方我們並不是要破除「名言識」,也就是一般凡夫的心,它是為「量」的這一點,而是要破除它在緣著境的同時,能夠「現起有自相」,或者是有自性的這一分為「量」的這一點。所以宗大師在這個地方,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論點?他是要告訴我們,《四百論》的釋論,它所提出來的觀點,是要破斥某個他宗。因此既然是要破斥某個他宗的話,我們必須要先把他宗的理路搞清楚。如果以字面上的意思,斷然的會覺得,這一段文似乎就是破除了一切眼根識是量的這一點,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這一段文,它是對哪一些宗論師所提出來的。既然對這些宗論師提出來的話,那這些宗論師對於所謂的正量,或者是對於所謂的現前識,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也就是因為經部宗它認為眼根識在緣著境的當下,不管是對著境,或者是境上有自相的這一分,都能夠生起正量的緣故,所以就是透由他宗所提出來的論點,自宗就是透由這種方式來破除。所以所要破的並不是它本身是「正量」的這一點,而是緣著境的同時,它現起有自相的這一分為量,這一點是要破除的。一般的人在閱讀經典的同時,可能都不會這麼的仔細,他可能會片面的看到一段文,就去解釋這段文的意思。但是宗大師,因為他是相當仔細的一個人,所以他會看前文以及後文,不斷的思惟之後,才會做結論,這是跟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

若不爾者,則說「不欺誑識世見為量」不應正理。如果在解釋《四百論釋論》的這段文時,你沒有辦法了解到,自宗他是在破經部宗的論點,然後來闡釋這一段文的話,你會認為所謂的「正量」它就是虛妄,然後它是不存在的。實際上這樣的論點,跟下文「不欺誑識世見為量」這個在正文,我們可以看到《四百論釋論》的第七行下面這個地方,「不欺誑識世見為量」。因為在《四百論釋論》有講到「不欺誑識世見為量」的這句話。所以表示,它是安立,或者它是承許有正量的存在。因此你說沒有正量,這樣的理論,跟《四百論》的文,就已經產生相違了。所以「若不爾者」,如果你不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釋,你反而說正量是不存在,一切的心識,一切的名言識,它都是所謂的顛倒欺誑的話,那你怎麼來安立正量?如果你沒有辦法安立正量的話,你就是跟正文已經產生相違了,因為在正文當中,有特別的強調「不欺誑識世見為量」,不欺誑的這些心識,以世間的角度而言,是可以安立為正量的。既然你說沒有正量,那正文說有正量,就表示在這個當中已經起了相違,「不應正理」。

一切名言識,破為量故。以他宗,就是過去西藏的論師而言,在解釋《四百論釋論》的這一段文時,是以字面上的意思來作解釋,所以他會認為一切的名言識,並非是量。如果以這樣的觀點來安立的話,以它的角度而言,它根本就沒有辦法安立何謂正量。如果沒有辦法安立正量的話,這跟原文中「不欺誑識世見為量」的這一句話,就已經產生相違了。不僅僅如此,在《明顯句論》也有談到一段話,明顯句論云:「故由如是四量,安立世間通達諸義。」在《明顯句論》當中有講到四種的正量,這四種的正量是分別談到了,與此建立現比教喻四量相違故。這當中就是談到了,現量、比量、教所生量以及喻所生量的四種正量。如果你沒有辦法安立正量的話,你的這個理論,跟《明顯句論》所談到的有四種正量,也是產生相違。所以不管是《明顯句論》,或者是《四百論釋論》,它的造者是同一個人,也就是月稱菩薩。所以月稱菩薩不僅僅在《四百論釋論》談到是有正量的,而且在《明顯句論》他很清楚的講到,正量又可以分為四種的正量。所以如果你沒有辦法安立正量的話,會跟《明顯句論》以及《四百論釋論》的原文有相違。

之前我們在《明顯句論》中可以看到,它將正量分成了現量、比量、教所生量以及喻所生量,這四種的正量。一般而言,在經部宗或者是唯識宗的時候,我們談到正量,它僅僅分為現量以及比量。在這個地方,雖然是以應成的角度來闡釋所謂的正量,但是,是不是代表應成呢?它就把正量分為這四種,這是有待考慮的一點。我自己是認為,正量以應成的角度而言,它還是歸類在「現量」以及「比量」這兩者當中。那為什麼會有所謂的教所生量,以及喻所生量?這是在不同的狀況當中,會產生不同的正量。但是不管是教所生量,或者是喻所生量,它都是包含在現量跟比量裡面。所以以應成的角度而言,我自己是認為,正量它還是分為「現量」跟「比量」這兩種,那剩餘的這兩種是可以包含在這當中的。比如以教所生量,所謂的教所生量,就是透由教理所生起的正量。但是這種正量,它是一種比量,也就是所謂的信許比量。何謂信許比量呢?比如我們對於業果的內涵,因為業果的內涵特別的微細,所以我們透由一般的現識是沒有辦法觀察,這個時候,唯有透由佛陀所說的經典的內涵,我們才有辦法了解業果的道理。所以透由這些教條,我們能夠生起的正量,稱之為信許比量。所以教所生量,它也是涵攝在比量當中的。因為僅僅透由教條要生起正量,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它不僅僅要有教理,並且在這個之上還要有眾多的因緣,才有辦法生起所謂的正量,不管怎麼說,教所生量的這一點它是可以總攝在比量裡面。接下來喻所生量,所謂的喻所生量,就是透由一些譬喻,要是我們能夠對於境生起正量的話,這是所謂的喻所生量。

接下來我們看到下文,又破有性能量所量,不破緣起觀待所立能量所量,不僅僅是如此,在龍樹的論著當中,有明顯的破斥能量的心以及所量的境,它是有自性的這一點。所以「又破有性能量所量」能量就是講到了正量,就是能量的心,能夠緣著境界的心。以及它所量,就是它所緣的這個境界。所以不管是心,或者是境,他們兩者都沒有真正的自性,所以有自性的這一點,在龍樹的論著中是有強烈破除的。「不破緣起觀待所立能量所量」在破除有自性的當下,並不破除這兩者是緣起的內涵,可見不管是能量的心,或者是所量的境,這兩者都是存在的。所以你必須要能夠安立正量,不然就會違反龍樹他所造的論典當中,所要談到的內涵。

即前論云:這一段話就是引攝《明顯句論》的後面,之前第一行有看到「明顯句論云」這一段文之後,就是講到了這一句話,「此等皆是觀待假立,若有能量乃有所量義,若有所量義乃有能量義,能量所量非有自性。」這一段很明顯的有講到,不管是心,能量的心,或者是所量的境,它都是觀待而成立的。「若有能量乃有所量義」如果有能量的心,它才有辦法安立所量的境,也就是有心的話,才有辦法安立出心所緣的境。「若有所量義乃有能量義」,相同的道理,因為有境界的緣故,我們才有辦法在這個境之上,安立出能觀待境的心,所以「能量所量非有自性」,因此不管是心,或者是境,它在安立的當下,都是必須要觀待他者才有辦法安立的,所以它並沒有真正的自性。

故無翳等內外錯亂因緣損害諸根識等,唯無明力錯亂,執取實無自性現有自性境,此不能害無倒名言。接下來的部分,最主要闡釋的就是闡釋二諦的內涵,二諦有分為世俗諦以及勝義諦。在談到世俗諦的時候,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他們會在這個之上安立所謂的真實以及顛倒。那不管是真實或者是顛倒,這兩者是觀待世俗心,也就是一般凡人的心,而安立出來的。所以在世俗諦之上,因為觀待世俗心的緣故,所以在世俗諦當中又可以分為真實以及顛倒這兩個部分。在認識這兩個部分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顛倒識」跟「錯亂識」這兩者之間的不同。比如當我們的眼睛,在望著天空的同時,要是你看到了兩個月亮的話,這樣的心識,是所謂的顛倒識。如果你看到了一顆月亮的話,這樣的心識是錯亂識,它並不是顛倒識。何謂顛倒?就是你的所緣,你最主要的所緣境它要不存在的話,要是你看到了這種所緣,這一顆心我們稱為顛倒識。實際上天空並沒有兩個月亮,但是你看到了兩個月亮的話,這是顛倒的影像,所以我們稱這種心識為顛倒識。所謂的「錯亂識」就是,你的心雖然是有看到一顆月亮,但是在看到月亮的同時,你也看到了月亮之上有自方成立、有自性成立的這一分,所以這樣的心識,是所謂的錯亂識。所以不管是顛倒識,或者是錯亂識,實際上它都能夠看到境上有自性、有自相的這一分。因此這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它最主要的所緣境,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如果是「顛倒識」的話,就表示它最主要的所緣境是「不存在的」,而「錯亂識」它最主要的所緣境是「存在的」,要以這樣的方式來作區分。因此我們看到「故無翳等內外錯亂因緣損害諸根識等」,所謂的「翳」就是眼翳,眼翳是一種眼睛的疾病。內外的錯亂因緣,在之後的文會解釋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你沒有眼翳等內外的錯亂因緣,來損害你的五根識的話,「唯無明力錯亂」這個時候,你僅僅只有過去,因為無明的錯亂力的緣故,「執取實無自性現有自性境」我們今天在看到境界的同時,為什麼會現起境上有自性的這一分,這是因為「無明」所帶來的。也就是因為無明錯亂的力量,而會讓我們執取無自性的這些境界它為有自性,「此不能害無倒名言」但是並不能夠因為這一點就破除了名言識它是正量的觀點,你不能夠因為說,我們的心在緣著境的同時,因為過去無明的緣故,我們會看到有自性的這一分,然後就會推翻了名言識它是正量的這一點。這一點是沒有辦法推翻的,我們必須要安立名言識或者是世俗心,它是能夠安立為正量的。

入中論云:「許妄見有二,根明有過根。諸有過根識,望善根識倒,諸無損六根,所取世共證,就世為諦實,餘就世立倒。」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句話,「許妄見有二」透由我們的心,所見到的虛妄之法,可以分為兩大類。他將這個名詞翻為「妄見」,這種妄見並不是一般的顛倒執著。就是透由我們的心所見到的虛妄之法,它可以分為兩大類。因為我們之前有講到,不管是顛倒識,或者是錯亂識,這兩種心識會生起都是因為無明而感得的。也就是因為無明之力,會在我們內心現起種種的顛倒識以及錯亂識。在現起這些心識的同時,如果這個心識在現起之前,它是被現前的錯亂因而影響的話,在這個當下它是很容易現起所謂的顛倒識的。一般的錯亂識,就是除了現證空性的心識之外,其餘一般的心識,在緣著境的同時,會現起境上有自性、有自相的這一分,所以對於這一分而言,這一顆心它是錯亂的。所以我們會安立,有情內心的眼根識,或者是一般的根識、意識,它是所謂的錯亂識。所以有情內心的這些心識,他所看到的虛妄之法,可以分成兩大類,就是分成「真實」以及「顛倒」這兩大類。以下的部分,我們在下午再繼續的作講述。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