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5/05 13:58:43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下冊)(第1講)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一)2013年4月上午(大悲精舍)

 

印度的大成就者寂天論師在《入行論》的一開始就提到:

 

「此暇滿身極難得,既得能成士夫利,

 

若於此身利未辦,後豈復得此圓滿?」

 

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具備八種的閒暇以及十種的圓滿,如此殊勝的人身非常難得。想要獲得這樣的人身,必須具備以持淨戒作為基礎;在持戒之上,以修布施等作為助伴;並且在行善後,要發無垢的淨願。所以從「因」的角度而言,想要成辦暇滿人身是非常困難的;以「喻」的角度來說,譬喻暇滿的喻,都是非常不可能的譬喻;以暇滿的「本質」而言,我們想要同時具備八種的閒暇以及十種的圓滿,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如果獲得人身之後,藉由人身沒有辦法成辦有意義的事情,那也就罷了!但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如果我們善加利用,確實能夠藉由此人身,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以現前而言,我們能夠藉由殊勝的暇滿人身,再次獲得人天的增上生;以究竟的角度來說,我們能夠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在獲得人身的當下,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精勤的修學正法,之後想要再一次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因此,在偈頌的最後有提到,「若於此身利未辦,後豈復得此圓滿?」

 

   在獲得人身之後,如果我們所獲得的人身非常的堅固,就像佛所獲得的金剛身一般,永遠不會壞滅的話,這也就罷了!但我們獲得的人身,其實在不久之後就會離開我們。所以在思維「暇滿」的這個法類之後,我們要思維「念死無常」的內涵。念死無常的道理,在之後為各位介紹的《入行論》第七品裡面一開始就有提到,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多作介紹。

 

思維念死我們必須想到:今生雖然我已獲得人身,但是我一定會面臨死亡,什麼時候死,並不是我能掌握的;而且在死的那一刻,除了正法之外,其他的東西對我都沒有任何幫助;並且在死後,還是必須繼續投生。如果死後,我們的生命就從此消失的話,這時我們不須行善斷惡;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死後我們還是要繼續的投生。

 

這一點從過去世尊的傳記裡,我們就可以知道,世尊在還未成道之前,也是在輪迴中不斷的投生。從《本生傳》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到,世尊過去無論是透由悲心、或者是願力,一再的在輪迴中投生來利益眾生;而《本生傳》當中所介紹的內涵,只是世尊在輪迴中投生的一小部分罷了!甚至以觀世音菩薩而言,觀世音菩薩為了利益有情,也示現不同的面相。在印度觀世音菩薩示現為法王,住持正法、弘揚正法,並且在之後,有很多的祖師大德們,他們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到了藏地,藏地有很多的法王,據說也是觀世音的化身。

 

過去的上師他們在提到這一點時,有特別強調,在藏地有三十六位法王是觀世音菩薩所化現的,而在三十六位當中,最著名的有十位,剩餘的他並不是這麼有名;但不管怎麼說,觀世音菩薩也是不斷的化現不同的面貌來利益有情。甚至到後期,眾所皆知的達賴喇嘛法王,到現今他已轉世了第十四次;甚至在其他的教派裡,比方以薩迦派而言,有種昆卻滇帕巴這位成就者,這位成就者也是著名的觀世音菩薩的化現者;相同的,在寧瑪派裡面也有這樣的上師。既然菩薩他們都必須在輪迴中不斷的投生,那更何況是我們一般的凡夫?所以在獲得暇滿身之後,不久我們會面對死亡,死亡之後還是要繼續的投生,投生之處除了善趣以及惡趣之外,沒有其他地方可去。來生要是我們不小心墮入惡趣,這時我們所必須承受的苦,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有時我們會認為地獄道、或是餓鬼道,這是我沒有辦法看見的,所以我並不相信我來生會墮入地獄、或是墮入餓鬼。但對於這一點,佛在《念住經》裡面有清楚的提到地獄的狀態,炎熱地獄是什麼狀態,寒冷地獄又是什麼樣子。而為什麼我們現今沒有辦法看到地獄?這是因為我們跟地獄之間有了「業」作為阻隔,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親眼看到。但是不是我們沒有辦法親眼看到,就代表這一切是不存在的?這一點我們之前在祈願法會的時候,都有一再的提到。以須彌山而言,我們都沒有辦法透由肉眼親眼看到須彌山,但是否能夠因此而否定須彌山的存在呢?並不能!現今我們沒有辦法看到須彌山,是因為我們跟須彌山之間有業力作為阻隔,所以沒有辦法親眼看見。所以,佛在佛經裡面有一再的提到,某某眾生造了某一種的業,而墮入了地獄受苦;某些眾生在什麼情況下,造了什麼業,而墮入餓鬼道受苦。這時這些內涵,並非透由正理能夠證成的,我們只有完全的相信。

 

但現今為什麼我們修學佛法沒有辦法得利?這是因為我們心裡面老是會有這些想法,其實這是我們修學正法最主要的障礙。如果一法它存在的方式,是我們用肉眼可以看見的,這時我們沒有辦法看見的話,我們可以否定它;但是不是每一法在形成的當下,都能夠被我們用肉眼看見呢?並不是!所以我們不能夠用「我看不見、我感受不到」,來否定一法的存在。

 

佛在《念住經》裡面,如何提到地獄道、餓鬼道的內涵?首先衪介紹了十惡,並且在介紹十惡之後,進一步的提到,造了什麼樣的惡業、會感得什麼樣的果報,所以造了惡業之後,我們會感得地獄、餓鬼、畜生的果報,以這樣的方式來介紹三惡道的苦。進一步衪提到了,如果斷除了十惡、行十善的話,來生我們有機會感得轉輪聖王、梵天王以及帝釋天王等殊勝的果報。所以這些內涵,是我們平常應該不斷的去思維,甚至有空的時候應該多閱讀的部分。

 

提到三惡趣苦,龍樹論師在論典裡面有提到:「應日日憶念極寒熱地獄,亦應念飢渴憔悴諸餓鬼,應觀看憶念多餘苦畜生。」在介紹三惡趣苦的時候,龍樹論師一開始他是提到,「應日日憶念極寒熱地獄」,我們應該每天不斷的去憶念寒冷地獄以及炎熱地獄的苦;「亦應念飢渴憔悴諸餓鬼」,相同的,在思維餓鬼道的苦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透由憶念的方式,去思維餓鬼道的眾生所會遭遇的痛苦;但這介紹畜生道的苦的時候,龍樹論師是提到「應觀看憶念」,在這個地方有特別提到「觀看」這兩個字。

 

為什麼要特別提到「觀看」?是因為地獄道的苦、以及餓鬼道的苦,不是我們用肉眼能夠親眼目睹的;但是畜生道的苦,是我們能夠親見看得見的。所以在思維畜生道的苦之前,我們應該仔細的去觀看,我們周圍的畜生,牠到底是面臨了哪些痛苦?尤其是在陸地上的這些眾生,多半都跟我們相處在一起,所以在思維畜生道的苦之前,我們應該仔細的去觀看牠們所面臨的苦。所以龍樹論師在介紹三惡趣苦的時候,有將地獄道的苦、餓鬼道的苦、以及畜生道的苦,分開來作介紹;而之所以要這樣介紹,是有它的用意在的。

 

並且他在論著裡面,又進一步的提到,我們有很多人都會說:業果是不存在的、前後世是不存在的,這些內涵光用嘴巴說是很容易,但其實這非常危險。如果我們否定了業果、否定了前後世,來生我們會墮入寒冷地獄受苦,那樣的痛苦,並不是現今的我們能夠想像出來的。所以以上的這個偈頌,是成就者們非常善巧的應用簡單的字眼,將非常深厚的內涵告訴我們,所以在閱讀的時候,我們應該掌握其中的關鍵。

 

並且龍樹論師有再次的告誡弟子們,如果我們一生都沒有行善、不斷造惡的話,不要說是來生會墮入惡趣受苦,光是臨終的時候,我們所必須面臨的苦,都是我們沒有辦法忍受;更何況是來生要墮入惡趣受苦。既然如此,如果我們身為一位智者,我們有智慧分辨是非善惡的話,我們在還未受苦之前,就應該仔細的思維。其實這一點就是在教誡我們,我們時常說:「我們身為佛弟子,我相信業果,我對業果的法則是有信心的」,但其實要對業果深信,是非常困難的。

 

  世尊在世的時候,也會帶著身邊的弟子到處出外,並且告訴他們,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眾生,現在正在受苦。世尊為什麼要告訴周圍的弟子這些內涵?是因為衪想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其實地獄道跟餓鬼道確實是存在的。而且這些內涵,都會一一的節錄在經典裡面,為的就是讓我們──追隨佛陀的這些弟子們,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前後世以及三惡趣的確是存在的。所以佛陀時常帶著兩位侍者到處去散步,並且告訴他們,在某某地方,有地獄道的眾生正在受苦;而在你們的面前,有餓鬼道的眾生正在受苦等等。而確實對方,他們也能夠跟佛陀以及兩位侍者互相對談,告訴他們,他們現今所在遭受的痛苦;甚至佛陀還會問他們說,你們要如何解決他人的痛苦。所以佛告訴兩位侍者說:等我示寂之後,我希望你們能夠將你們所看到的這些場景都畫下來,所以之後才有了三有的輪迴圖。在裡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地獄道、餓鬼道、以及畜生道的場景。

 

提到了這一點,我們順道提及,佛的最主要的一位侍者,也就是目犍連尊者。目犍連尊者他往生的時候,是遇到了什麼樣的逆緣而往生的呢?他在往生的時候,是被一群外道圍毆之下而往生的。為什麼他會遇到這樣的逆境呢?是因為他有一次透由神通,而進到了地獄道裡,這時他看到有一位外道的導師正在受苦。這時外道的導師提出了請求,告訴目犍連尊者說:「尊者!我希望您回到地球上,告訴我的弟子,希望他們不要再繼續的供養我,因為他們建造了一個塔,並且每天在塔的面前供燈、禮拜,他們這樣做只會讓我的苦越來越大;所以你回到地球上之後,麻煩你轉告他們,希望他們停止這樣的動作。」

 

目犍連尊者其實他有神通,他也知道他說了這些話會感得的下場,但是由於他不忍這位外道的導師受苦,所以他還是如實的轉達。轉達之後,這些弟子們不僅沒有把這些話聽進去,而且他們非常的厭惡目犍連尊者,到最後他們在協商過後,他們決定要把目犍連尊者痛扁一頓,所以,尊者他最後就是因為這樣而示寂的。為什麼尊者他會感得這樣的下場呢?這是因為他過去在承事他的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年歲已高,所以可能話會稍微多一些,有時尊者他會覺得母親怎麼這麼的嘮叨,所以他在心裡面嘀咕了。並且他告訴母親說:「如果你再這麼愛多管閒事,我就把你揍一頓。」光是這句話,他所感得的下場就是如此的巨大,所以這是我們應該要特別謹慎小心的。

 

當目犍連尊者要示寂之前,周圍有人問他說:「你既然擁有神變,為什麼你不展現出你的神變呢?」這時尊者他回答到:「不要說是展現神變,我連『想展現神變』的這種想法,在那瞬間都沒有辦法現起。」為什麼他擁有神變,但沒有辦法展現出來,甚至連『想展變神變』的這種念頭都沒有辦法生起?是因為他被業力所障礙的緣故。不然,以尊者他自己本身的神變力而言,他的神變力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他能夠用手撼動須彌山,甚至將天空中的月亮以及太陽,用單隻手就把它捉住;但在業力現起的那一剎那,他連想展現神變的這種想法,都沒有辦法產生。而現今在那蘭陀寺的附近,我們可以看到舍利弗尊者以及目犍連尊者,這兩大尊者他們的佛塔。

 

所以反觀我們自己,由於現今我們造了很多的惡業,所以在死後我們很難避免墮入惡趣。不要說是凡夫,就連我們之前所舉的例子,以目犍連尊者而言,他是一位證得阿羅漢的成就者,連如此殊勝的成就者,他都必須要面對痛苦的話,那更何況是我們一般的凡夫。如果我們造了惡業,沒有淨化、沒有懺悔,來生當惡業感果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選擇不墮入惡趣的。

 

提到了這一點,順道提及另外一個內涵。過去我的一位上師,夏伯堪仁波切他曾經在講課的時候有提到,「業力、物質力以及咒力」,這三者的力量是均等的。所謂的「物質力」,就是以現今科學家而言,科學家他們會發明各式各樣新穎的物品,這些東西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這個部分它是屬於物質的力量。另外提到的是咒的力量,所謂的「咒力」,是指如實修行的瑜伽師,透由持咒、修密而產生的一種力量,這是咒的力量。另外一種,我們所造的業它的力量。這三者,哪一者的力量比較強,外在的境就會隨著它而轉變。所以在過去賢劫的時候,有很多高成就的瑜伽師,透由如理的修法、持咒,所以藉由業力能夠改變很多的對境。但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業力是比較強大的,所以我們想要透由持咒去改變業力、去扭轉業力,其實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在世間上除了佛陀之外,沒有另外一個人,能夠了解業果詳細的內涵。所謂業果詳細的內涵,是指某一位眾生,在什麼時間點、造了什麼樣的業,這樣的業會在將來什麼樣的時候,感得什麼樣的果報。這樣的業果道理,除了佛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夠解釋。所以這個內涵是屬於極隱蔽分,它沒有辦法透由正理來推論,我們只能全然相信佛所說的一切。

 

進一步,反觀我們自己,我們所造的惡業跟善業,這兩者相較之下,哪一種的業力是比較強大的?惡業的力量是比較強大;以輕重而言,惡業是比較重的;以串習來說,我們時常串習的是惡業。因此,不管是以業力的強弱而言、輕重而言、串習的力道而言,這些都是以惡業為首,所以將來感果的時候,先感得的果也是惡果。所以在造作了惡業之後,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很至誠的去懺悔、淨化的話,來生我們感得的果報就是墮入惡趣。這一點其實對我們來說,我們想要相信是有困難的;有些人他在內心中還是會產生懷疑:我現今造惡將來就一定會感果嗎?他心裡面還是有懷疑的。其實這已經很接近邪見的邊緣,所以我們必須要相信業果的道理。

 

相信了業果的道理之後,進一步的,當我們知道心續中有很多的惡業還未淨化,死之後我們會墮入惡趣,所以在還未墮入惡趣之前,我們必須要尋找歸依處。在世間上有誰能夠救護我們,讓我們不墮惡趣呢?只有三寶。而三寶當中,佛寶是如何救護我們?佛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什麼樣的行為稱為善行,什麼樣的行為稱為惡行,他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希望我們能夠行善斷惡。如果我們能夠按照佛陀的教誡行善斷惡的話,來生我們能夠不墮惡趣,這是佛救度我們的方式;但是,光是來生不墮惡趣,再次投生善趣,其實這是不穩定的。

 

以現今的我們而言,我們獲得了暇滿人身,如此殊勝的人身,在六道輪迴當中,應該可以算是最殊勝的。但我們仔細的思維,人身的本質是痛苦的,而且在獲得人身之後,我們並沒有辦法把握來生會不墮惡趣。所以進一步,我們應該要希求解脫,這時透由修學戒、定、慧三學,來追求永恆的解脫。但光是追求一己的解脫,這是不夠的。我們進一步的思維,遍虛空的一切有情,他們現今如同我們正在遭受痛苦,雖然他們想要離苦得樂,但是他們沒有辦法成辦想要追求的快樂;雖然想要遠離痛苦,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斷除苦因。所以既然我們所修學的法是大乘法,這時我們應該思維周圍的有情對我們的恩,並且想到周圍的有情,跟我們的現狀是完全相同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只顧著自己的苦樂問題,而忽略了周圍的有情,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可取。

 

我們必須按照道次的內涵,來調整我們聞法的動機,所以一開始,透由業果的道理,思維三惡趣苦。進一步的想到,暫時的跳脫惡趣,只是得到暫時性的休息,它並沒有辦法讓我們獲得永恆的解脫。並且更進一步的思維到,如果我們能夠追求一己的解脫,但以所斷而言,我們斷除的也只是部分的所斷,所獲得的成就也是部分的成就;因此從所斷而言、從成就而言,它都是部分、不圓滿的。所以進一步的,我們必須在內心中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因此在聞法前,我們必須先調整聞法的動機。之所以來到上師的面前聽聞佛法,我們的動機並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將來能夠利益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而且在聞法之後,我希望能夠如實的修學正法,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如果在聞法前,能夠先調整自己聞法的動機,這時光是聽聞,都能夠獲得極大的利益。接下來我們翻開講義。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下冊

 

第七品 精進

 

辛二、修學精進之理(分二)

 

壬一、釋品文(分二)

 

癸一、勸勉應當發起精進(分二)

 

子一、正文

 

子二、明辨精進 

 

癸二、如何發起精進之理 

 

壬二、品名

 

子一、正文(1)

 

偈頌:1、忍已當精進,精進證菩提;無風燈不動,無勤福不生。

 

釋文,如前所述,於諸難行及他損害修安忍已,若欲速證菩提,應當發起精進,在之前我們提到了忍辱,「於諸難行及他損害修安忍已」,對於行持菩薩行的過程中,我們所會遇到的難行、以及他人的損害,我們必須修學安忍;以安忍作為基礎,進一步的修學精進。我們在修學六度的時候,其實它是有次第的,一開始要修學布施,進而修學持戒、忍辱、精進等內涵;如果沒有以布施作為基礎,我們想要持守清淨的戒律,進而修學忍辱是不容易的,所以在修學六度的時候,也必須按照次第來修學。所以在一開始就有提到,「如前所述,於諸難行及他損害修安忍已,若欲速證菩提,」在修學了忍辱度之後,如果想要快速的證得圓滿的菩提,「應當發起精進」,因精進修度彼岸行,將能證得菩提;因為透由精進,我們如實的修學六度的內涵,將能夠讓我們快速的獲得圓滿的菩提。

 

如燈火等無風不動,若無精勤,福智資糧亦不能生,在這裡提到了一個譬喻,「如燈火等無風不動」,在沒有風的狀態下,燈火是沒有辦法擺動的;相同的,在行善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辦法在心中生起精進的心,想要累積福智資糧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若無精勤,福智資糧亦不能生」,故欲證得無上菩提有賴精進,應當勵力。如《入中論》云:「功德皆隨精進行,福慧二種資糧因。」

 

子二、明辨精進(2)

 

偈頌:2、精進即喜善;

 

釋文,這句話是在介紹精進的內涵,什麼樣的心可以稱為精進?樂於煩惱為懈怠故,何謂「精進」?如果我們的心是緣著煩惱或是惡業,這時內心緣著煩惱以及惡業所生起的歡喜稱為懈怠,它不能稱為精進。精進的所緣為何?此即心喜善所緣境。精進所緣的是善法,並且在緣著善法之後,內心所呈現出的行相是心生歡喜,也就是「歡喜行善」,這樣的心我們稱為精進,所以提到了「此即心喜善所緣境」。此中分四,精進又可以分為四種:1擐甲精進、2加行精進、3不怯不亂精進及4無飽足精進。

 

首先我們介紹「擐甲精進」,所謂的擐甲精進,是指當我們在還沒行善之前,我們在內心中必須生起強大的心力,策發自己努力行善,這時它是在前行的部分;也就是還未正行之前、還未行善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策發起「想行善」的這種動力。第二點「加行精進」,所謂加行精進,是指透由之前的動機在「正行」的時候,也就是行善的當下,我們必須要發起精進的心。「不怯不亂精進」,所謂不怯不亂精進,是指當我們在行善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逆境,當遇到逆境時,我們不應怯弱,內心要有勇於突破的這種心態,這樣的心我們稱為不怯不亂精進。「無飽足精進」,如同世人在面對輪迴的安樂時,內心不會滿足,相同的,當我們在行善的時候,對於任何的善業都要心不滿足,也就是任何的善行都想要去成辦它。

 

癸二、如何發起精進之理(分二)

 

子一、斷除精進之相違品(分二)

 

丑一、明辨相違品

 

   丑二、如何斷彼之理 

 

子二、增長對治──精進之力

 

丑一、明辨相違品

 

想要生起精進,必須先了解精進的相違品為何?懈怠是精進的相違品。

 

偈頌:說其相違品:懈怠耽惡事、畏怯而自輕。

 

釋文,說明其相違品:身心皆不堪能,貪求享樂、懶散懈怠,第一種懈怠是提到「貪圖懶散的懈怠」。我們在行善的時候「身心皆不堪能」,有時候內心沒有辦法提起心力,有時候提起了心力,身體又沒有辦法力行,「貪求享樂」,稍微行善我們就想要放鬆休息,我們心裡所貪求的只是想要享受安樂,「懶散懈怠」,這是第一種懈怠「貪圖懶散」的懈怠;第二種,耽著惡事,「耽著」指的是沉迷的意思,這當中的「惡事」,是指殺盜淫等不如法的事情,有時我們會沉溺在殺盜淫等不如法的事情當中,而忘了行善,這是第二種的懈怠「耽著惡事」的懈怠;第三種懈怠,畏怯修善,念我不能修此善而自輕。在行善的時候,內心當中感到畏怯,會覺得這樣的法我怎麼能夠來修持呢?所以在還未修持之前,就已經先看輕了自己,認為自己沒有辦法行善,這種懈怠我們稱為「畏怯修善」的懈怠。

 

丑二、如何斷彼之理(分三)

 

寅一、斷除貪圖懶散懈怠(分二)

 

卯一、觀察懈怠之因而斷

 

卯二、如何斷除之理 

 

寅二、斷除耽著惡事懈怠

 

寅三、斷除畏怯修善懈怠

 

卯一、觀察懈怠之因而斷(3)

 

或曰:「生起懈怠之因為何?」這個部分最主要探討的是,為什麼我們的心中會生起懈怠,生起懈怠的因是什麼?

 

偈頌:3、貪圖懶散樂、由貪嗜睡眠、不厭輪迴苦,遂頻生懈怠。

 

釋文,妄執懶散、不趣善法為樂而貪圖之,我們很多人所追求的,是希望在修學的過程中,能夠以非常輕鬆的方式來修學佛法,認為懶懶散散的過日子,不需要很刻意的提起心力去行善,這是很快樂的,並且會去追求這樣的快樂;或由貪嗜睡眠亦生懈怠,或者整天只想到吃、喝、睡眠,或者只想要到外面去散散步,讓自己處在一種放鬆的狀態;絲毫不畏輪迴、不厭輪迴之苦,並且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完全不會去思維到現今我們的狀態,無論行住坐臥都是痛苦的本質,所以對輪迴的苦沒有辦法生起厭離,由此遂頻生起懈怠。由於以上這三種的因,而會讓我們的心中不斷的生起懈怠。故應明辨其因,精勤滅除懈怠。

 

  所以在這一段裡,最主要提到的是生起懈怠的因,而偈頌當中有提到三點:第一、妄執懶散、不趣善法為樂,第二、貪嗜睡眠,第三、不畏輪迴之苦。這三點都是會讓我們的心中,生起貪圖懶散懈怠的原因。

 

卯二、如何斷除之理(分二)

 

辰一、思維今生過患而斷懈怠(分三)

 

     巳一、舉喻說明速為死摧(分二)

 

       午一、現見為死摧壞

 

午二、舉喻說明 

 

     巳二、自身亦為死所控制,是故不應執為有暇。

 

     巳三、不勤修善將受苦逼

 

辰二、思維後世痛苦而斷懈怠 

 

午一、現見為所摧壞(4)

 

「舉喻說明速為死摧」,以下最主要提到的是「念死無常」的法類。念死無常的法,對於我們在修學佛道的過程中,它所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我們想要修持精進度的話,念死無常更是不可或缺的。 

 

偈頌:4、遭惑獵人捕,陷入生網者,已赴死主口,云何仍不知?

 

釋文,譬如野鹿誤入網中,難逃慘死,首先是提到了譬喻,如同一隻野鹿,如果陷入了獵人所設的陷阱當中,最終的命運是難逃慘死;相同的道理,如是懈怠等惑猶如獵人,遭其追捕制伏,陷入結生後有生網中者,我們心中的懈怠等煩惱就像獵人,他們無時無刻都想要追捕制伏我們,如果我們不小心陷入了結生後有的生網當中,最終都將進入死主的口中,而進入生網中的人,已有多人赴死主口,亦有多人將前往之,在輪迴中流轉的眾生,我們能夠看到的,已經有很多人被死主所吞食,也有很多人正前往死主的口中,云何心汝仍不了知?這時我們要問問自己的心,當我們看到其他人已經死亡、或即將死亡的場景時,為何我們沒有辦法因此而有任何的警惕呢?應勤修善。

 

午二、舉喻說明

 

偈頌:5、漸次殺吾輩,汝豈未見乎?仍嗜睡眠者,如牛見屠夫。

 

釋文,死主漸次殺害吾輩老、中、青等,汝豈未現見乎?這當中的「吾輩」最主要是指,同樣是身為人、甚至是同一個故鄉、甚至有血緣關係,死主依次的殺害了我們周圍「老、中、青等」諸多的眷屬,「汝豈未現見乎?」難道你都沒有看見嗎?見此狀已,仍舊嗜睡眠者,此舉非理,當我們見到了如此的情狀,依就貪愛睡眠、飲食,忙於世間的雜事,是不合理的,如一水牛已見屠夫依次宰殺他牛,仍無恐懼,泰然處之。我們的現狀就像是一隻待宰的水牛,牠已經親眼看到屠夫依次的宰殺其他的牛群,但是心裡面完全沒有恐懼,還悠閒的在屠夫的面前走來走去。我們的狀態也是如此,當我們看到周圍的人一一的死亡,但是心裡面卻不會生起任何的恐懼感。

 

    * 

 

    此篇法寶乃道寬比丘尼現場聆聽之筆記,僅供學習參考。

 

    *

 

    中譯如性法師欲將法寶精髓整理出版,敬請期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