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5/05 14:21:39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下冊)(第六講)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六)2013年4月10日下午(大悲精舍)

 

未二、能力慢之利益(29)

 

偈頌:     若生慢精進,障大亦難勝。

 

54、故心應堅定,奮滅諸墮罪;我若為墮敗,勝三界可笑?

 

  釋文,若生對治力之我慢,並以加行發起精進,障礙雖大亦難得勝,如果心中能夠生起對治力的我慢,發起精進力,縱使是難以斷除的障礙,例如我執或是貪瞋「亦難得勝」,如果發起了精進力,我們心中的貪、瞋、癡,也沒有辦法傷害我們。故心應當堅定,奮力滅諸墮罪,並且在滅除墮罪的時候,首先我們要滅除以煩惱為動機而造作的身、語惡業,身語的惡業是比較容易斷除的,所以在剛開始斷除的時候,應該是以斷除由煩惱為動機所造作的身語惡業,進一步的來調整心中的煩惱;我若為諸墮罪擊敗,則欲戰勝三界煩惱,實乃可笑。如果我們連輕微的墮罪都沒有辦法制伏,反而被墮罪擊敗的話,過去我們曾立下誓言,為了利益眾生要斷除心中的煩惱成就佛果,「則欲戰勝三界煩惱」,這真是個天大的笑話,「實乃可笑」。

 

未三、應住於對治慢

 

偈頌:55、吾可勝一切,惑皆不勝我;佛獅王之子,我應住此慢。

 

    在還未解釋「釋文」之前,在釋文的第二行最下面,「佛獅王之子」下面的這個符號,應該是「破折號」,在排版的時候應該出了問題,所以這兩橫應該是「破折號」才對。  

 

釋文,故應念云:「吾可戰勝一切過失,於三界中所斷惑皆不能勝我!」還未介紹之前,我們平常時常會提到「修法」這個名詞,無論是修法或是修行,什麼樣的狀態稱為修行、或稱為修法?實際上就是透由「法」來調整我們的內心,這個狀態稱為修法、或稱為修行。我們是被心所控制,而心又是被煩惱所控制,所以為了讓我們的心能夠遠離煩惱,能夠讓我們控制自己的心,這時必須透由修學佛法來調整我們的內心。所以平時不管是禮拜或者是供養,外在的行為不能稱為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透由法來調整我們的內心。而在釋文裡面也提到,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內心當中要有這樣的作意:「吾可戰勝一切過失」,我能夠戰勝一切的煩惱過失,「於三界中所斷惑皆不能勝我!」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當中沒有任何煩惱能勝過我!而住如此最勝我慢。誰應如此?誰應該安住在這樣的狀態下呢?能令魔及外道野鹿畏懼之佛獅王之子──我也。在這裡有提到一個譬喻,是將魔以及外道譬喻成野鹿,而將佛陀譬喻成是獅王,如同野鹿會畏懼獅王,相同的,魔以及外道也會畏懼佛陀。所以提到「能令魔及外道野鹿畏懼之佛獅王之子」,而菩薩是佛陀的心子,而我們自認修學大乘法、受持菩薩戒的佛子──也就是菩薩,應該安住在如此的狀態下,所以提到「能令魔及外道野鹿畏懼之佛獅王之子──我也」。

 

未四、不應生起煩惱我慢(分三)

 

     申一、訶斥具有煩惱慢者

 

申二、彼之過患

 

     申三、理應斷彼 

 

申一、訶斥具有煩惱慢者 (30)

 

偈頌:56、若為傲慢摧,隨惑非慢者;慢者不隨敵,然彼隨慢敵。

 

  釋文,眾生若為傲慢所摧,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的種姓、外貌、地位,比別人好、比別人高,而自以為是生起我慢的話,隨惑而轉,這時這位眾生會被煩惱所控制,則非具大慢者,

 

所以他不能稱為具大慢者,「具大慢者」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因具慢者不應隨順煩惱仇敵,「具大慢者」不會被煩惱敵所控制,然彼傲慢眾生卻隨煩惱慢敵而轉。但是自以為是的那些傲慢眾生,卻是隨著心中的煩惱慢敵而轉,所以這樣的人並沒有資格稱為具大慢者。

 

申二、彼之過患

 

心生傲慢會有哪些過患產生呢?

 

偈頌:57、因慢生傲者,為慢引惡趣,毀人間喜宴,為僕食人殘,

 

58、愚醜體虛弱,處處遭他欺。

 

  釋文,因煩惱慢而生傲者,有以下之過患:將為我慢引入惡趣,心生我慢的人,會被我慢帶入惡趣受苦;縱生為人,之後縱使投生為人,也會投生在下賤的族群裡,彼亦摧毀人間喜宴,到時也難以獲得身心的喜樂;不僅如此,缺乏飲食,須以乞討維生;為他所使而成僕役,食用他人所剩殘羹;心智愚蠢、外貌醜陋、身體虛弱;縱未直接傷害他人,然仍處處遭他人以身、語欺凌,故應斷除傲慢。

 

申三、理應斷彼

 

偈頌:傲慢苦惱者,若亦屬慢者,則誰成卑劣?

 

  釋文,因煩惱慢心生驕傲,隨它而轉之苦惱者,首先在藏文版中「疑基」的這個詞,這個詞應該沒有後加字「薩」字,然後接下來「迦吐間」這個詞,這個詞平常直譯是翻為「苦行者」,沒有錯!也就是能夠忍受他人無法忍受的痛苦,這樣的人我們稱為苦行者。但在這個地方應該翻譯成苦惱者,為什麼翻譯成「苦惱者」?是因為如果我們的心中生起了我慢,甚至有其他煩惱的話,他會帶來內心的痛苦,甚至將來感得的果報都是那個人必須忍受的。而他忍受的狀態是「不得不忍受」,因為他造了業必須感得那樣的苦果,所以在當下他是不得不忍受;雖然他知道內心很痛苦,他也會為此而苦惱,但是他不得不忍受,所以這個地方翻譯成「苦惱者」,或者會比較恰當些。「因煩惱慢心生驕傲,隨它而轉之苦惱者」,彼若亦屬具大慢者,如果這樣的人可以稱為具大慢者的話,則誰可成卑劣之悲愍處?如果這樣的人,也就是心生煩惱的這個人,他可以稱為具大慢者的話,那麼有誰又能夠成為我們悲愍的對象呢?其實被煩惱所控制的眾生,他是我們心生悲愍的對象,他並不是具大慢者。隨順煩惱敵者非具慢者。

 

未五、對治慢之利益(31)

 

偈頌:59、為勝慢敵心持對治慢,彼為具我慢者勝勇士,

 

因彼定摧高漲傲慢敵,滿眾生願令得佛陀果。

 

  釋文,或曰:「何為具我慢者?」什麼樣的人有資格成為具我慢者?為能戰勝(慢等)煩惱怨敵,在釋文中並沒有加入(慢等)這兩個字,但在另外一本《入行論》的解釋裡面,有提到這兩個字,而且在根本頌裡有加入「慢」這個字,所以在這個地方劃了一個()。「為能戰勝(慢等)煩惱怨敵」,內心執持對治慢者,彼有強大對治力故,名為具我慢者,為能戰勝內心中的煩惱怨敵,內心生起對治我慢者,這樣的行者他具有強大的對治力的緣故,名為具我慢者;不僅如此,又能戰勝煩惱敵故,亦為勇士。這樣的行者,他能夠透由對治慢,戰勝心中的煩惱敵,所以也稱為勇士。何以故?因彼定能盡摧高漲傲慢怨敵,因為這樣的行者,只要下定決心,他一定能夠完全摧滅強烈難以制伏的傲慢怨敵,並能圓滿天等眾生所有希願,令得現前直至究竟佛陀妙果事業,這樣的行者,他能夠圓滿世間一切有情的希願,讓眾生獲得現前的人天果位,直至究竟圓滿的佛陀妙果,故名勝怨敵者。

 

午三、除惑慢(分三)

 

未一、應生煩惱之對治力 

 

未二、絲毫不隨煩惱而轉 

 

未三、應生殊勝堅固之對治心 

 

未一、應生煩惱之對治力(32)

 

偈頌:60、若處煩惱群,須千般忍耐,如狐不傷獅,莫為惑群害。

 

  釋文,若處瞋等煩惱群中,如果我們生處在貪瞋等煩惱群中,也就是在某些場所,會有很多因緣讓我們生起貪瞋,或者周圍有許多惡友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時候,此時,須有千般不同方便,我們要想各式各樣的善巧方便,以對治力而修忍耐,透由不同的對治力,希望自己能夠不要被這些外境影響而修忍耐,譬如狐等不能傷獅,就像狐狸牠沒有辦法傷害獅子,

 

如是莫為惑群所害。相同的,生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要想辦法不被煩惱敵所傷害。

 

提到這一點,對初學者來說,想要在這樣的狀態下,調伏心中的煩惱是很困難的,所以對初學者而言,我們要盡可能避免身處這樣的場所;但如果我們透由不斷的串習,能夠稍微在心中生起對治力,這時有些行者會刻意的前往這些場所,也就是看是否能夠透由之前所修的對治,來控制外緣不要傷害到自己。

 

未二、絲毫不隨煩惱而轉

 

偈頌:61、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如是雖臨危,應不隨惑轉。

 

  釋文,如人遭逢重大危難,皆先小心護其眼目,當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這時我們會先小心的保護自己的眼睛,深怕自己的眼睛受到傷害;相同的,如是雖臨為惑所轉之危,亦應不隨惑轉。當我們生處在容易被煩惱所控制的環境下,這時我們要想辦法,讓我們自己不被煩惱所傷害。之前的譬喻,在介紹持戒的時候,也會用這樣的譬喻來告訴我們,持守戒律就像保護我們的眼睛般一樣的重要;相同的,當我們快被煩惱所影響,快被煩惱所擊敗的時候,這時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來保護我們自己。

 

未三、應生殊勝堅固之對治心

 

偈頌:62、我寧被燒殺,或遭砍頭顱,然一切時處,不屈煩惱敵;

 

如是一切時,不行非理事。

 

  釋文,對治堅固之量:我寧被火焚燒殺害,或遭他人砍斷頭顱,然於一切時處,絕不屈服煩惱敵前,要如何才能知道,我們心中的對治力是否已經堅固了呢?這時「我寧被火焚燒殺害,或遭他人砍斷頭顱」,我寧可被大火焚燒而死、或遭他人砍斷頭顱,但在任何時處絕不屈服煩惱敵前;如是應於一切時處,依止對治、滅除所斷,不僅如此,要在任何時處,依止對治力、滅除所應斷除的煩惱,不行其餘非理之事。除了對治煩惱之外,其他的事都不應該做。

 

這一點就像早上在上課的時候,我們有提到苯功甲的公案一樣,我們平時會做很多的善行,但在行善的當下,如果不揀擇自心、調伏心中的煩惱,有時外表行善,內心是充滿著我慢。所以不管我們外表所行的善為何?調整心中的煩惱是最主要的,其他的善行是次要的,所以提到「不行其餘非理之事」,除了調伏煩惱之外,其他的事都不應該做。所以這當中所謂的「除了調伏煩惱之外,其他的事不應該做」,是指我們應該以調伏煩惱為主,至於其他非理的事情不應該做;縱使它是善行,它也是次要的。

 

提到苯功甲,過去有很多他的公案,相信各位也都有聽過。苯功甲這位上師,一開始最初他是一位強盜,白天會在路上行搶,而晚上則是到處去偷東西,所以當地的人只要聽到他的名字,內心都會感到恐懼。而為什麼他到最後願意改邪歸正呢?是因為有一天,他走到一個比較沒有人煙出入的地方,有一個人看到他,雖然不認識他,但是向他問候,並且問他:「請問一下,你是誰?你從哪裡來?」這時苯功甲就回答他說:「我叫苯功甲」,對方光聽到這個名字就昏倒、而且當場死亡。所以苯功甲那時候他就想到說:「我真的非常糟糕!我甚至不需要出手,對方只要聽到我的名字,他就會昏倒、甚至當下死亡了。」所以他從那時候開始就決定改邪歸正,而最後他的上師為他取名為促廷迦瓦,也就是持戒聖者。

 

關於苯功甲的公案,過去流傳的非常多,最有名的也就是在道次第六加行的時候,時常會提到的一個公案,也就是當我們在做六加行的時候,必須要反觀自己的動機,這時就會舉到苯功甲的公案。過去有一次,當苯功甲他在家裡面打掃的時候,當天他做了廣大的供養,等他擺設完供品之後,他坐了下來揀擇自己的內心:為什麼我今天要做廣大供養?是因為等一下施主會來我們家,所以為了要表現給他看,讓他覺得我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所以我今天做了廣大的供養。當他發現自己的動機是有問題的時候,他隨手就拿了一把的灰土,直接撒在那些供品上面。這時在遠處有另外一位上師,名叫帕淡巴,這位上師他有神通,而且他透由神通看到了這一幕。當下他對周圍的弟子說:「今天這個地球上最殊勝的供養,就是苯功甲的供養,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他將一把灰土撒在世間八法的臉上,所以他的供養是最殊勝、最珍貴的供養。」

 

除了這個公案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公案,雖然之後他成為一位修行人,但畢竟過去煩惱相當的熾盛,所以心中難免還是會有煩惱的習氣。有一次,他在排隊的時候,有人在發酸奶,那時他排在很後面,而且發酸奶的那個人每一次舀都舀一大瓢,所以他站在最後面,所以他發現:如果前面的人都可以拿到這麼多的酸奶的話,那我應該是拿不到了;所以那時候他心裡面很焦急,而且生起了貪念,他希望能夠排到更前面一點,看是不是能夠拿到多一點的酸奶。但是當他生起了貪念之後,他馬上發現:我的心中已經生起了貪念,這是不可以的。所以最後發酸奶的那個人來到了他的面前,還有剩餘的一些酸奶,問他說「你要不要酸奶」的時候,這時苯功甲回答他說:「我不需要酸奶」。對方這時候感到很好奇,為什麼輪到了你,你又不肯拿呢?這時候苯功甲說:「因為我之前內心充滿了貪念,我已經吃飽了,我不需要再吃酸奶了。」

 

卯三、歡喜力(分三)

 

     辰一、不待異熟,勤修善法。

 

辰二、作意果報而修善行 

 

辰三、結合歡喜力 

 

辰一、不待異熟,勤修善法。(33)

 

偈頌:63、如求嬉戲樂;所做任何事,皆應耽著彼,樂彼無饜足。

 

  釋文,如童欲求嬉戲樂果,如同孩子們在玩樂的時候不會感到疲倦;今此菩薩所做任何利他之事──聞、思或修菩提心等,皆應耽著──歡喜──彼事而行,當菩薩在行利他的事業時,無論聞思佛法或修學菩提心等教授,「皆應耽著」,在偈頌中「耽著」的這兩個字,應該解釋為歡喜,歡喜彼事而行,樂於彼事,心無饜足,欲無間斷。在行利他的事業時,內心要時常保持歡喜心,而且像孩子們在遊戲的時候不知滿足,菩薩在行利他的事業時,也是「心無饜足,欲無間斷」。

 

辰二、作意果報而修善行

 

偈頌:64、求樂雖從業,樂否仍未定;利他定得樂,不行如何樂?

 

  釋文,世人為求身心安樂,雖勤從事農耕等業,然終能否獲得樂果,仍未確定,世間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雖然很努力的去從事農耕等行業,但最終能否獲得快樂,是沒有辦法確定的。雖然務農者想要有好的收成,經商者想要有豐厚的利潤,但想要獲得這些樂果,這也要看他過去是否有造福德,甚至當下是否有其他的順緣,如果這個人沒有福德,當下的順緣又不夠的話,縱使花了很多心力,但也沒有辦法獲得他想追求的快樂,所以提到「然終能否獲得樂果,仍未確定」;菩薩所行利他之事,定能獲得現前、究竟所求安樂,而菩薩在行利他的事業時,定能獲得現前、究竟所求安樂,這當中的「現前」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解釋:第一種行利他的當下就能獲得快樂;第二種相較於究竟,人天的果位稱為現前。所以這當中的「現前」,可以用當下、也可以用相較於究竟的果而言人天的果位是現前的果位,所以菩薩在行利他的事業時,一定能夠獲得現前究竟所求的安樂,不行此事,如何安樂?如果不這麼做的話,菩薩要如何獲得安樂呢?終不生彼樂也。

 

偈頌:65、五欲如刀蜜,受用尚無饜,況感樂寂滅,修福何故足?

 

 釋文,如以舌舐刀上蜂蜜,雖可暫嚐少許甜味,然必遭受刀割之苦,比方我們用舌頭去舔鋒利的刀口上沾附的蜂蜜,雖然可以暫時品嚐到蜂蜜的甜味,但最後一定會被刀所割傷;色、聲等諸五欲如刀上蜜,於輪迴中任憑受用幾許,尚無饜足,世間中的安樂,以色聲等五欲而言就如同刀上蜜,在輪迴中不管我們受用多少都不會感到滿足;但實際上我們仔細的想想,世間的五欲它只能夠帶來短暫的安樂,以究竟長遠的角度而言,它並沒有辦法讓我們快樂,反而會讓我們痛苦。如果我們對於只能夠帶來短暫快樂的五欲,在受用之後都不會感到滿足的話,況能感得現前人天妙增上生異熟樂果,以及究竟寂滅眾苦之樂,修學其因施等福德何故滿足?這時透由修學菩薩行,能夠感得現前的人天增上果、以及究竟的決定勝,在當下或者是究竟都能夠獲得安樂的菩薩行,這時我們在修學其因──也就是布施等內涵時,我們怎麼會感到滿足呢?應無饜足而串習之。

 

提到這一點,菩薩行我們做一個結論的話,如果有一種行為會讓我們當下產生痛苦、究竟也產生痛苦的話,這樣的行為一定不會有人去做。進一步,如果這樣的行為當下能夠讓我們獲得快樂,但以長遠的角度而言會讓我們痛苦的話,這時這樣的行為也應該避免。第三種情況,現前會感到痛苦、但究竟會感到快樂的話,這樣的行為是我們應該做的。就像我們在學習經論的時候,或許當下會遇到瓶頸、會遇到困難,但如果我們能夠突破,最終獲得的還是快樂的果報,所以這樣的行為我們是必須做的;如果這樣的行為都是應該做的話,那更何況是現前以及究竟,都能夠讓我們獲得快樂的這種行為。所以我們在行菩薩行的時候,如果當下的菩薩行,會讓我們帶來短暫的痛苦,但如果我們的動機清淨、努力的行持,這樣的行為會讓我們的將來獲得快樂,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努力的去做。那更何況有很多的菩薩行,只要我們懂得思維的話,當下也能獲得快樂,更何況是究竟殊勝的果報,所以這樣的菩薩行更是應該去做。

 

辰三、結合歡喜力(34)

 

偈頌:66、如象於日中,遇湖即奔入;故為能圓滿,亦應如此行。

 

  釋文,應行彼事,這當中的「彼事」,是指在上一段我們有提到,菩薩行是能夠利益現前以及究竟的一件事情,所以對一位菩薩而言,必須精勤的修持菩薩行,所以提到「應行彼事」,是故為使所思之事終能圓滿,對於這句話裡面「所思之事」這四個字,在藏文當中是用「生背累」這三個字來描述,在解釋這三個字的時候,仁波切剛剛解釋為是「思業」,這三個字的確它可以解釋為「思業」。也就是當我們在介紹業的時候,會解釋為思業或思已業,「思業」提到的是意業,「思已業」提到的是身語的業,所以剛剛仁波切在解釋的時候,將這個詞解釋為「思業」。但之前在翻譯的時候,這個詞另外一種解釋方式,「內心所想的事情」,我覺得這兩種解釋方式都可以講得通。「是故為使所思之事終能圓滿」,也就是為了讓我們心中所想的這個計劃,或者是我們心中想要完成的這件事情,最終能夠圓滿的完成。猶如象於日正當中,遭受炎熱、口渴所逼,若遇湖泊,即刻歡喜奔入湖中,所以為了能夠讓我們心中所想的這些事情最終圓滿,這時菩薩他就會像是,在日正當中、並且遭受炎熱口渴所逼迫的一頭大象,這時當牠看到了湖泊,毫不遲疑的會奔入湖泊當中。所以當菩薩了解了他所行的菩薩行能夠利益現前究竟,這時他會毫不遲疑的馬上行菩薩行;亦應如此而行彼事。

 

卯四、止息力(分二)

 

     辰一、暫捨

 

     辰二、全捨 

 

辰一、暫捨(35)

 

「止息力」,之前在翻譯《略論》的時候,將第四力翻譯為「暫息力」;但因為《入行論》中,將第四力又分為「暫捨」以及「全捨」這兩個部分,所以在翻譯的時候將它翻為「止息力」。

 

偈頌:67、若力漸衰弱,暫捨為續行;

 

  釋文,若勤修善以致身心疲勞,其力漸趨衰弱,為能續行未完之事,應暫捨置,當我們精勤修學菩薩行,而導致身心疲勞,最終我們發現,不管是身體或者是內心,它的狀態「漸趨衰弱」,為了能夠繼續完成未完之事,「應暫捨置」,這時我們應該要懂得暫時休息;迨休憩已復發精進。等到休息過後,再次的發起精進。

 

辰二、全捨

 

偈頌:為求後後善,事成即應捨。

 

  釋文,若已圓滿完成彼事,為求後後其餘善事,即應當捨已完成事。當我們已經圓滿的完成了一件事情之後,「為求後後其餘善事」,為了讓我們能夠繼續的去行其他的善行,「即應當捨已完成事」,對於已完成的事情,就不要過度的沉迷在其中;也就是不要沉溺在完成的這種狀態下,而要將它完全棄捨,而去行另外的一件善行。

 

丑二、以正念知樂修妙行(分五)

 

     寅一、專修不放逸行

 

     寅二、專修正念正知

 

寅三、以正念知令過不生

 

     寅四、造罪當下即應遮止

 

寅五、勤修合理之事 

 

寅一、專修不放逸行(36)

 

偈頌:68、如老將與敵,於戰場交鋒;應避煩惱刃,刺諸煩惱敵。

 

  釋文,猶如精通兵器、制敵術之沙場老將,於戰場上與敵交鋒之際,既能閃避刀劍,復能以眾兵器殺敵,如同一位沙場老將,通曉如何使用兵器、以及殺敵的技巧,於戰場上與敵交鋒的時候,既能閃避敵人的刀劍,不被敵人擊中;又能使用兵器,精準的擊中敵人的要害。對我們修行人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譬喻,有時我們的修行過於衝動,這時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過於衝動,只會讓自己遍體鱗傷。

 

對於這一點,我們過去時常引宗大師在《廣論》的一開始所提到的:「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這兩句話。第一句話「今勤瑜伽多寡聞」,有些人對佛法很有信心,但是缺乏廣泛的聞思,所以雖然他很想修行、也實際在修行,但是它的效果不佳。雖然在修行的過程中,能夠累積不少的善業,但最終的效果並不顯著,為什麼?因為他在修行的這條道路上,他並沒有辦法躲過無知的煩惱敵所使用的兵器,所以他會被無知的煩惱敵,用他的刀劍來傷害我們。另外一種人「廣聞不善於修要」,有一些人認為,修行的核心是在廣泛的聞思,不重視修持的這一點,所以在廣泛聞思的同時,如果欠缺調伏心中的煩惱,這時很容易生起瞋念以及我慢等煩惱。所以這樣的人也是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或者是他根本誤以為,所謂的修行是只要聽聞以及思維就夠了,根本不需要身體力行,所以這樣的人他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會被瞋心以及我慢的敵人傷害。所以這個地方提到的譬喻,一位沙場的老將,他必須要通曉兵器是如何使用;並且進一步的了解,應該如何才能夠殺敵;並且在交戰的時候,能夠躲過敵人的攻擊;並且準確的使用武器來傷害敵人;如是應避煩惱利刃,不為彼所摧壞,所以在修行的時候,我們要善巧的躲避煩惱的利刃,不被煩惱所傷害,並以對治利劍刺諸煩惱仇敵,並且在躲避煩惱利劍的同時,又能夠用對治的利劍去刺傷煩惱仇敵,將彼根除。將我們心中的煩惱連根剷除。

 

    * 

 

    此篇法寶乃道寬比丘尼現場聆聽之筆記,僅供學習參考。

 

    *

 

    中譯如性法師欲將法寶精髓整理出版,敬請期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