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13:1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1:12:19   編輯部 報導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八)2012年3月17日 (上午)大悲精舍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必須先調整我們聽法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在上一堂課的後半段,我們看到講義的第18頁的第2行當中,有特別的提到,「並於《現觀莊嚴論》中所說一百四十四種現觀功德品類,皆由聞思斷除增益」,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144種現觀功德品類。

一開始我讀到這一段文,我自己本身是用三智的173種行相來作解釋,在三智的173種行相裡面,扣掉了39種的一切遍智的不共行相之後只剩下134種,所以跟原文當中的144種似乎還有一段差距。並且在原文當中有特別的提到「現觀功德品類」,字面上特別的強調了功德,而沒有特別的談到行相,所以我認為或許在行相之外有144種的現觀功德,但這是哪144種,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一個問題。但在絕大部分的經論當中,都不會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詮釋殊勝的資糧道,所以這段文可以算是賈曹傑大師所不共的內涵,在其他的經論當中並沒有清楚的看到這個部分。而過去我的上師在傳授《入菩薩行論釋》的同時,我也忘了他當時是怎麼作解釋的。所以如果以「行相」來作解釋的話,173種行相裡面扣除了一切遍智的39種不共行相之後,只剩下134種,所以跟原文的144種的這個數字是有一段差距的。

(18“4)一類人許「佛無大乘發心」,有一類人他認為佛的心續當中,是沒有大乘發心的。為什麼沒有大乘的發心?因為這一類的人,他們認為所謂的「大乘發心」,必須要對於「菩提」或是「圓滿的佛果」生起希求,佛既然已經證得了圓滿的佛果,就表示佛應該不會對於菩提或者是佛果再次的生起希求才對,所以他們認為佛祂的心續中並沒有大乘的發心。對於這一點,在大師所造的《金鬘疏》裡面有特別的提到,佛在證得果位之後,雖然祂的心續中並沒有希求菩提的分別心,但是祂有希求菩提的「無分別心」。

所以對於有一些人他承許佛的心續中沒有大乘發心的這一點,是極重罪:若無趣行發心,亦應無行律儀,如果佛祂的心續中沒有大乘發心,就表示祂沒有行心,沒有行心就沒有行律儀,也就是沒有菩薩律儀。若爾,如果佛的心續中沒有菩薩律儀的話,應許諸佛亦無別解脫律儀及持明律儀等,就表示佛祂的心續中,也不會有別解脫律儀以及密乘的律儀,則戒體之續流便斷;另外一個部分,又與汝許勝義菩提心為發心亦成相違。勝義的菩提心,雖然在字面上有提到「菩提心」的這三個字,但是以實質的內涵而言,勝義的菩提心並不是菩提心,菩提心必須是世俗的菩提心。但對於這一點,他宗承許勝義的菩提心是發心,在承許勝義的菩提心是發心的當下,又認為佛的心續中沒有大乘發心的話,其實這樣的觀點是相違的,所以提到「又與汝許勝義菩提心為發心亦成相違。」行律儀與行心雖是相違,以體性而言行律儀是「思心所」,行心是「心王」,所以這兩者的本質是相違的,然許受持行心法外另須受持行律儀者,彼乃大未解者。但如果承許在受持了行心的儀軌之外,必須要另外的受持行律儀──也就是菩薩戒的話,其實這表示你對「行律儀」以及「行心」這兩者的內涵並不了解。

(18“8)世俗發心者,亦可由緣佛色身等世俗身而安立;我們提到「世俗發心」的這個名相,有特別的提到「世俗」的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可以從哪一個角度來作解釋呢?可以「由緣佛色身等世俗身」,他的所緣是緣著佛的色身,所以從這樣的角度,對於佛色身生起希求的發心,在這個地方安立為「世俗發心」,所以提到「世俗發心者,亦可由緣佛色身等世俗身而安立」;勝義菩提心者,謂現證佛勝義實相之心,所謂的「勝義菩提心」是指現證空性的一顆心,現證空性的一顆心,它能夠證得佛最究竟的本性,所以提到「謂現證佛勝義實相之心」,眾多教典皆說此為勝義菩提心,然未說是大乘發心。現證空性的這一顆心,在許多的教典裡面有提到,這一顆心它是勝義的菩提心,「然未說是大乘發心」,雖然是勝義的菩提心,但是並沒有經論裡面提到這顆心是大乘的發心。所以勝義的菩提心,它雖然在字面上有「菩提心」的這三個字,但它並不是菩提心,也不是大乘的發心。

僅發願心,不待儀軌便能生起,願心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普通的願心,第二種立誓的願心。「普通的願心」是指我們的內心中,透由思維而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一顆心,這稱為普通的願心。「立誓的願心」是更進一步的,在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一顆心之後,更進一步的在內心當中告訴自己:「在還沒有證得圓滿的菩提前,永不棄捨此心」,就是我永遠都不要棄捨這一顆心,這稱為「立誓願心」。所以「僅發願心,不待儀軌便能生起」,如果是發起普通的願心,這樣的願心不需要觀待儀軌,就能夠自然的生起,然立誓念,「直至成佛之前,永不棄捨此心」,以第二鈎所攝持者,則須由儀軌而受持,但是如果更進一步的,想要生起立誓的願心的話,這樣的一顆心必須要透由儀軌,我們才能夠受持如此的願心。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以第二鈎」,也就是發起立誓願心的這個行者,他除了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顆心之外,更進一步的,他立下了一個誓言,立下了什麼誓言?這樣的一顆心,在我還未成就圓滿的菩提之前,我都希望能夠不要棄捨它,所以這個地方提到的「第二鈎」是這個意思。「以第二鈎所攝持者,則須由儀軌而受持」,此為阿底峽尊者之教授所說。這一點是阿底峽尊者在他的教授當中所提到的。

又此是能修學願心學處者所受持:如果想要藉由儀軌生起立誓的願心,在還沒有藉由儀軌生起此心之前,必須要先探討你是否能夠修學願心的學處?如果你不能修學願心的學處,你只能夠藉由儀軌,或者是透由自己本身的力量生起普通的願心,而不能藉由儀軌生起立誓的願心,所以「又此」的「此」是指前面所提到的「立誓願心」。如果想要在內心中生起立誓的願心,必須要能夠修學願心學處,因而提到「又此是能修學願心學處者所受持」,要修學什麼樣的學處呢?

修學於現世中不退發心之因,斷四黑法、依四白法,修學於來生中亦不遠離發心之因。彼未得令得之理等,廣則應從至尊善慧名稱吉祥賢所造《波羅蜜多道次第廣論》了知;對於其他的內涵,比方說該藉由什麼樣的儀軌,而發起立誓願心等內涵,廣泛的內容必須要藉由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原文來作了解。行心未得令得之理及學處等,廣從尊師所造《菩薩地戒品釋》中了知,恐文繁故,此不贅述。

壬二、以喻釋其差別(19“)

偈頌:如應知欲行、正行之差別;智者應依次,知此二差別。

正文,雖臥床,未以身軀步行所攝而念前往彼處,所生欲行彼處之心,及步行等正行所攝時念前往彼處之心,雖皆是念前往彼處之心,然應知有步行所攝及未攝之差別;在正文當中首先提到了一個譬喻,比方說有一個人,他想要前往印度,「如雖臥床,未以身軀步行所攝而念前往彼處」,當這個人躺在床上,這時候他身體的行為,並沒有做出正在前往印度的這個動作,只是他在內心當中想著:「我想要去印度」,所以提到「未以身軀步行所攝而念前往彼處,所生欲行彼處之心」,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這個人他內心當中所生起想前往印度的這一顆心,「以及步行等正行所攝時念前往彼處之心」。另外一種情況,他起身並且正在做前往印度的這個動作,被這樣的動作所攝持,而內心當中生起「想要前往印度」的這一顆心,「雖皆是念前往彼處之心」,這兩顆心它的本質是相同的,因為這兩顆心都是想到我想要前往印度,「然應知有步行所攝及未攝之差別」;但這兩顆心最大的差異是在於,第一顆心他雖然生起了這個念頭,但是他並沒有實際的行為;而第二顆心,他不僅生起了這樣的念頭,而且更進一步的他付諸於行動。

透由這樣的譬喻,如是智者應依次願、行此二心之差別,智者也必須要依次的了解,願心跟行心這兩者的差別。願心跟行心這兩者有什麼差別?這兩顆心都是對圓滿的菩提生起希求的心,都是想到「我想要獲得圓滿的菩提」。既然這兩顆心的本質是相同的,我們如何來區分「願心」跟「行心」這兩者的差異呢?「願心」雖然有這樣的念頭,但是他並沒有實際的行為,「行心」它不僅有這樣的念頭,更進一步的,他修學布施等種種的菩薩行,以種種的菩薩行所攝持的發心稱為「行心」,而前者僅發「為利有情願成佛」的一顆心,我們稱為「願心」,因此正文當中提到,「如是智者亦應依次了知願、行此二心之差別」。此二同是為利他故願能成佛之心,然一者屬不須觀待修持施等度彼岸行所攝之類,願心它是屬於不需要觀待修學布施等度彼岸行所攝的這一類,另一則屬須觀待彼之類,這是屬於行心。對於這樣的內涵,蓮花戒論師等智者所許與此相同,此不詳述。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願心」跟「行心」這兩者的差異,對於這一點,現今有很多的人在解釋的時候,並沒有仔細的思維這兩者的差異,而會作出以下的解釋。他們認為「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顆心是「願心」,更進一步的,為了要成辦圓滿的佛果,而去修學布施、持戒等的這顆心是「行心」,這樣的安立方式是錯誤的。雖然在行心儀軌裡面有特別的提到「為利有情願成佛」,為了要成辦佛果,更進一步的我想要去修學種種的菩薩行,但是這並不代表「願心」跟「行心」這兩者的差異是如此的。

如同之前我們有提到願心跟行心這兩顆心,都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一顆心,以心的本質而言,是沒有任何的差別。這兩者的差別是在於「願心」並沒有行為來攝持;而「行心」是透由修學菩薩行來攝持,而區分願心跟行心這兩者的差異,所以以心的本質而言,是沒有任何的差別。所以我們並不能夠說「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是願心,更進一步的,在內心當中想到「為了要成就圓滿的佛果,而我想要行布施、持戒等菩薩行」的這顆心是行心,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解釋的話,心它的本質就已經有了差異,所以並不能夠以這樣的角度來解釋願心跟行心差別。如果我們在內心中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更進一步的生起「想要修學菩薩行」的這顆心,這頂多只能算是殊勝的發心,而不能算是行心。

賈曹傑大師所造的一部《現觀莊嚴論》的註解裡面,對於願心以及行心作了以下的解釋,他提到總攝行律儀之後,被諸行的修持所攝的發心稱為「行心」,而不被諸行所攝的發心為「願心」。這當中有特別的提到「總攝行律儀」,之所以要特別的加上這幾個字,跟現今《入菩薩行論釋》裡面所談到的屬於什麼樣的種類的這個義涵是相同的。也就是有某一些特殊的發心,它是必須要斷除的,所以它並沒有包含在這一類當中,這個地方仁波切並沒有多作解釋。

而對於這一點,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引了蓮花戒論師所造的《修心論》而提到,大乘的行者在還未獲得行律儀──也就是菩薩戒之前,所發的心稱為願心;而在受了菩薩戒之後,也就是受持了行律儀之後,所發的心稱為行心。以這樣的角度,以這樣的方式來分辨願心跟行心,是比較容易,也比較簡單的。因此在福稱大師所造的論典裡面,也特別引用蓮花戒論師所造的文,並且他也有提到,在大師所造的《廣論》裡面,特別強調大乘的行者,在還未受持菩薩戒之前,所發的心稱為願心;以及受持了菩薩戒之後,所發起的心稱為行心的這一點,他認為這樣的一個觀點,是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的,當他看到這樣的觀點的時候,他覺得這樣的觀點是賞心悅目的一個觀點。所以在這個地方,不管是大師或者是福稱大師,他們都認為所謂的行心跟願心這兩者的差異,是在於行者本身是否有受持行律儀來作區分。

壬三、說明願行二心之利益差別(分二)

癸一、願心之利益

癸二、行心之利益

癸一、願心之利益

正文,如《慈氏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金剛寶石縱使破碎,猶勝一切勝妙金飾,亦不失其金剛寶石之名,一切貧苦亦能消除;首先在經中提到了一個譬喻,比方說金剛寶石縱使破碎,或者是這顆寶石縱使非常的小,但都顯得格外的珍貴。所以縱使它的體積不大,或者是它已經破碎了,「猶勝一切勝妙金飾」,但是它的價值還是遠超過一切的金銀珠寶,「亦不失其金剛寶石之名」,縱使它破碎,但是它還是稱為金剛寶石,「一切貧苦亦能消除」。

相同的道理,善男子,如是於一切智發起金剛寶石之心,這當中「於一切智發起金剛寶石之心」是指願心。如果一位大乘的行者,他的心續中能夠生起願心,縱離殷重修習,縱使他當下並沒有行布施等廣大的菩薩行,猶勝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飾品,亦不失其菩薩之名,生起願心的行者,縱使在生起願心的當下,他並沒有馬上的去修學布施等六度的內涵,但是透由願心的功德,他還是能夠以種性的角度,勝過聲聞、獨覺一切的功德。這當中的聲聞、獨覺,縱使是已經斷除煩惱、跳脫輪迴的羅漢,但是跟發起願心的菩薩相較之下,以種性門菩薩還是遠遠勝過聲聞、獨覺的羅漢,「亦不失其菩薩之名」,雖然菩薩他還沒斷除煩惱,也沒有跳脫輪迴,但是由於他能夠生起願心,所以他能夠稱為菩薩,一切輪迴貧苦亦能消除。」

    在《入菩薩行論》裡面以此作為依據,更進一步的在偈頌當中提到:

願心於輪迴,雖生廣大果,然不如行心,持續生福德。

正文當中,願菩提於輪迴廣大然不如行心持續無間福德願心跟行心這兩顆心,以利益的角度而言有什麼差異?雖然願心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但是這必須是行者,他的內心當中生起願心的當下,才有這樣的資糧。如果他的內心中沒有生起願心的話,是沒有辦法獲得這些功德的。但是以行心而言,發起行心的菩薩,不管是生起行心的當下,或者是未生起行心的當下,由於他的內心中有行律儀、有菩薩戒的緣故,所以縱使他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中,心中沒有生起行心,但是還是能夠獲得種種殊勝的利益,所以以這樣的角度來區分願心跟行心這兩者的差異。

癸二、行心之利益(20“)

偈頌:何時為救度,無邊有情眾,發不退轉心,正受彼心者,

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福德力無間,量多等虛空。

正文,何時起,從輪迴救度無邊有情眾生,並安置彼於佛地故。先解釋前面這兩句,「何時為救度,無邊有情眾」,一位大乘的行者,不管從任何的時間點算起,如果他的內心當中,為了從輪迴救度無邊的有情眾生,並且希望這一切的眾生,都能夠成辦圓滿的佛果,而發起「直至輪迴盡前,永不退轉利他」之而發起立誓的願心。更進一步的,由此正受彼心者透由發起立誓的願心,更進一步的受持行心,即自彼時起於睡眠或酒醉等放逸之時,其福德力無間斷,從受持了行心之後,也就是獲得了菩薩戒之後,縱使這位菩薩在睡眠,或者是酒醉等放逸之時,有時候菩薩他會呈現出放逸的行為。雖然他的行為是放逸的,但是他的內心當中由於有發心、有受戒的緣故,「其福德力亦無間斷」,量多等虛空

為什麼願心跟行心這兩者,有如此大的差異呢?因願心者,僅是希求佛果;因為願心本身,它僅僅只是一顆希求佛果的發心,所以生起願心並不一定要受持行律儀,而行心者,則為圓滿成辦佛因所攝。更進一步的,藉由「願心」發起「行心」之後,他不僅僅是希望獲得圓滿的佛果,更進一步的,他會以成辦佛因──也就是修學種種的菩薩行,作為他修學最主要的內涵,所以提到「則為圓滿成辦佛因所攝」。這兩者就代表了,願心跟行心這兩者在發心的當下,所生的利益是有大小的區別。

辛三、由彼能生此等利益之原因(分二)

壬一、引述經文

壬二、以理證成

壬一、引述經文(21“)

在之前我們有特別的談到,願心跟行心這兩顆發心有何利益?更進一步的在《入行論》裡引述了經文,也就是願、行二心有此利益,到底有哪一些的根據呢?

在偈頌: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如來親自說,其利益具理。

正文,妙臂問經如來親自行心有其利益在佛宣說的《妙臂請問經》裡,如來世尊親自的宣說「行心」具有種種的利益,並且在宣說的當下同時具備了正理。為誰而說?為什麼佛要在《妙臂請問經》當中,特別的提到行心的利益呢?他最主要宣說行心利益的對象是誰呢?

謂有一類不定聲聞種性,畏懼集聚廣大資糧,捨棄大乘,希求聲聞之菩提者;講法的對象是「一類不定聲聞種性」,也就是這些人他在懷疑,「我是不是要進入小乘,修學小乘道會比較好?」為什麼這些人會有這樣的想法?「畏懼集聚廣大資糧」,因為他認為要透由修學大乘法,而成辦圓滿的佛果,必須要累積廣大的資糧,他的內心認為自己並沒有這樣的能力,「捨棄大乘,希求聲聞之菩提者」,所以他退一步覺得:我可能還是以修學小乘道,或許對我會比較適合,這些行者的內心中產生了懷疑,所以對於這一類的行者,為小乘,令捨信解小乘,其後安置大乘,故作宣說。佛為了要救度他們,讓他們捨棄內心當中對於小乘的信解,更進一步的帶領他們進入大乘的緣故,所以在《妙臂請問經》裡面特別的提到,如果能夠發起行心的話,具備有種種的利益。

壬二、以理證成(分二)

癸一、由願心能得利益之理由(分四)

子一、修善作用無邊際故利益廣大

子二、無有利他之心更勝於此

子三、諸有情眾縱為自利亦難生起此利他心

子四、總結並作讚歎

癸二、由行心能得利益之理由

子一、修善作用無邊際故利益廣大(22“)

第二個科判「以理證成」分二:在之前我們有提到,佛在《妙臂請問經》裡親自的宣說行心具有種種的利益,並且在宣說的當下具足正理。具備有什麼樣的正理?在科判當中分二:一、由願心能得利益之理由,二、由行心能得利益之理由。第一個科判當中分四:一「修善作用無邊際故利益廣大」。二「無有利他之心更勝於此」,在這個世間上,沒有比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更殊勝的一顆心。三「諸有情眾縱為自利亦難生起此利他心」,世間的有情不要說是為了利他,縱使是為了自利也很難生起這樣的一顆發心。四「總結並作讚歎」。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修善作用無邊際故利益廣大」。

偈頌:雖僅念欲除,諸有情頭疾,然具饒益心,尚有無量福;

況欲除一一,有情無量苦、令一一有情,成辦無量德?

正文,譬如商主愛女雖僅念欲除諸有情頭疾──所緣、行相狹小,然具饒益他人之尚有無量福德;首先解釋第一個偈頌的內涵,在過去曾經有一個公案,這個公案當中的主角名叫做愛女,「雖僅心念欲除諸有情之頭疾」,在一個特殊的情況下,愛女他的內心中,生起了想要少數的幾個有情,希望他們當下能夠脫離「頭疾」,也就是頭所產生的一種病痛。「所緣、行相狹小」,「所緣」是指當下他生起這一顆心,所緣的對境是少數的有情,「行相」他只是希望這些有情能夠暫時的脫離當下的病痛,所以提到「雖僅心念欲除諸有情之頭疾──所緣、行相狹小,然具饒益他人之心」。但是因為他當下,在內心中生起了想要利益他人的這一顆心,「尚有無量福德」;光生起這樣的一顆心,都能夠累積無量的福德,況欲除一一有情無量苦,更進一步的,如果前者他的所緣行相狹小的情況下,都能夠累積無量福德的話,這時候發起願心,他的所緣是緣著世間上的一切有情,在緣著一切有情之後,他希望有情們不僅是脫離頭痛的這種痛苦,他希望有情能夠遠離一切的痛苦,令一一有情成辦無量諸佛功並且希望有情,能夠獲得最究竟的安樂,有無量福何須待言?如果前者都能夠累積無量的福德,更何況是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顆心,它能夠累積無量的福德是不需要多說的。

在正文當中有特別的提到商主愛女,而這段公案在佛宣說的《報恩經》裡面可以看得到,當中的主角──我們這個地方所提到的愛女,在《報恩經》裡面有特別的提到,他的名字叫札那母。其實這個名字是一個女生的名字,但是公案的主角──也就是導師釋迦世尊,祂當時是個男生。為什麼要為一個男生取女生的名字呢?因為在當地有一種習俗,如果一戶人家,他生了一個男孩之後,這個男孩很快就死了,又生了一個,另外一個男孩也很快就死的話,當地有一種習俗為了要改運,如果再生下一個男嬰,這時候幫他取一個女生的名字,他就能夠活下來。當時導師釋迦世尊在還未發心之前,他就投生為一位商主的孩子,這時他的父母親幫取他了一個女生的名字,所以這個公案的主角本身是導師釋迦世尊。

當時他的父親是當地一位非常有名的商主,時常帶著許多的商人到處去尋寶,但是在一次尋寶的途中發生了船難,所以他的父親就喪命在大海當中。當時世尊的年紀非常小,所以他也不清楚他的父親是怎麼死的。有一天他問他的媽媽:「我爸爸到底做什麼工作?」因為當地有一種習俗,孩子必須要繼承父親的志願,但是因為他媽媽很擔心他會走上父親的後塵,所以他的媽媽都沒有說實話。有一次當世尊跟其他的小孩子在玩的時候,從其他小孩的口中聽到,他爸爸其實是當時很有名的一位商主,但是因為發生了船難,所以喪命在海中,他聽到這件事情,當下感到非常的傷心,並且立志希望能夠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個商主。但是他的媽媽無時無刻(不)守在他的身邊,希望她的孩子不要走上這一條路,甚至連晚上睡覺她都睡在門口,這樣她的孩子一出門她就能夠發現。

但有一天世尊發現他的母親守在門口,並且倒臥在門前,但是他開門之後,就毅然決然的從他母親的頭上踩了過去,並且到了海中去尋寶。尋寶的路途上,他跟他的父親一樣都遇到了船難,但是在發生船難的當下,他很慶幸的能夠找到了一塊木頭,就跟隨著這塊木頭漂流到一個島上去,這個島實際上是個獨一地獄。當他漂流到這個島上之後,他發現島上有一些人正在承受著一種痛苦,這種痛苦就是這些眾生的頭上都有一個鐵輪,並且這個鐵輪快速的旋轉,而使這些眾生的腦漿慢慢的溢出來。當他看到這些眾生受苦的同時,就問周邊的人說,為什麼這些眾生這麼的可憐,要承受這樣的痛苦?這時周邊的人就告訴他,這是因為這些人過去生在世間的時候,因為踐踏了自己父母親的頭,所以必須要感得這樣的果報。

當他聽到周邊的人這樣回答,馬上就想起:我也曾經造過這樣的惡業。並且在他想起的那一瞬間,鐵輪就跑到他的頭上,準備要讓他受這樣的痛苦。這時世尊的內心中,不僅沒有生起恐懼,並且他希望「我以及和我一樣造作過這種惡業的有情,我希望能夠代替他們受苦,希望他們的苦都能夠在我身上成熟,希望這些有情都能夠馬上的脫離這種痛苦。」當他的內心中,生起這樣的念頭時,他就馬上的脫離當下獨一有情的這樣境界。所以就連世尊他當下生起這樣的心念,他所緣的眾生,只是少數的有情,並且只是希望他們脫離當下所承受的痛苦,都能夠有這樣的功德的話,那更何況是發起願心的菩薩?

子二、無有利他之心更勝於此

偈頌:縱為父或母,誰具此心耶?縱天或仙眾,梵天亦無此。

正文,世間其餘補特伽羅,縱為欲利其子之父或母誰具此欲成辦最勝樂之利他心耶在這個世間上,眾多的補特伽羅當中,縱使是一心想要利益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或者是母親,誰具有這樣的一顆心?也就是在這個世間上,誰具有想要成辦最勝安樂的利他之心呢?縱使說實語諸,或住四無量之梵天亦無利他之心。在這個世間上,不管是父親,或者是母親,或是天人,或是宣說諦實語的仙人,甚至說平時修學慈悲喜捨四無量的梵天,他們內心中都沒有辦法生起這樣的一顆發心,所以提到「或住四無量之梵天,亦無有此利他之心」。

子三、諸有情眾縱為自利亦難生起此利他心

偈頌:彼等為自利,往昔於夢中,尚未夢此心,況為利他生?

正文,彼等有情,在之前我們提到,這個世間上不管是父親、母親,天人、仙人、梵天,這些有情,往昔為自利夢中尚未夢利他在過去不要說是利他,縱使是為了自利,不要說是白天能夠直接生起這樣的心,縱使是在晚上睡夢當中,也不曾生起「為利他而願成佛」的這顆發心,因而提到「往昔縱為自利,於睡夢中尚未夢及此利他心」,況為利他豈能直接起?如果思維自利,都沒有辦法生起這樣的發心,那更何況是為了利他,怎麼可能直接的生起這樣的一顆殊勝發心,未曾生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