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2:12:53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2:12:20   編輯部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二十四之一)2012年4月1日 (上午)大悲精舍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必須先調整我們聞法的動機,內心當中發起為利有情速速成佛的菩提心,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入菩薩行論釋》第五品«護正知»。

丑三、勵力護心(分二)

寅一、略說

寅二、廣說

寅一、略說(119“)

在「略說」這個科判裡,昨天我們提到:故我應善持、善守護此心;除護心禁行,餘繁有何益?不管是要斷除過失,或者是修學種種的功德,這一切都有賴於心,因此我們必須要以正知、正念的力量,來守護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心不要放逸、不要退失。在眾多的修持當中,「護心」的修持是最為關鍵;如果失去了「護心」的修持,縱使我們修學身、語的修行,比方說念課誦等,這時再多的課誦、再多的身語善行,都沒有辦法產生太大的功效,這是第一個部分。

寅二、廣說(分四)

卯一、護心之理

卯二、須護心之原因

卯三、護心所生利益

卯四、為護心故專修正念

卯一、護心之理(120“)

偈頌:如處亂眾中,專注護其傷;置身惡人群,常護此心傷。

正文,言「亂眾」者,在偈頌當中有提到「亂眾」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謂心散亂、不約束諸行者。有一些人,他的生性就是很散亂、很放逸,為所欲為,不懂得約束自身行為的人稱為「亂眾」。身有傷者於其專注提防護其傷口,如果我們的身體有傷口,這時候我們跟這些人相處的當下,就要格外的謹慎、小心,提高警覺來防護我們的傷口,以免被他人碰到;相同的道理,置身惡人群中,彼等皆為生煩惱緣,在我們的四周有許多的惡人,當我們跟這些人相處的同時,這些人都是會令我們生起貪瞋等煩惱的因緣,亦當常護此心傷口,所以跟周邊的人相處的時候,我們要懂得保護我們的內心,若不防護,以此為緣,將斷增上生及解脫命故。如果不懂得防護自心,跟周邊的惡人相處的同時,我們就會退失善業,而讓惡業不斷的增長;在失去了善業,惡業增長的情況下,這時我們就會失去了增上生以及解脫的命根。

卯二、須護心之原因

為什麼要善加保護我們的內心,它的原因為何?

偈頌:若懼小傷苦,尚應防其傷;畏眾合山壓,何不護心傷?

正文,若懼身上小傷尚應其傷口;如果我們的身上有傷口,很怕被其他的人觸碰之後,而使得傷口惡化,甚至讓我們的身體感到痛苦。如果懼怕這樣的痛苦,都應該提防保護我們的傷口的話,則壞心將受眾合地獄等之苦,何不具罪墮等心傷?凡夫的心就像是一個傷口,凡夫的心在遇到外緣的時候,是很容易生起煩惱的;由於容易生起煩惱,所以容易造作惡業,這時我們更應該要謹慎的保護我們的內心。因為如果不善加保護,而讓煩惱控制了心,造作了種種的惡業,來生我們所必須承受的苦,是墮入眾合地獄中,而遭受諸多鐵山的擠壓,這時的痛苦是沒有辦法形容的。既然害怕小傷的苦,都必須要如此的謹慎,那更何況是來生,有可能墮入惡趣的苦,「何不防護具罪墮等心傷」?所以在此時為什麼我們不防護已經充滿了罪墮的心傷呢?應思將生極大過患而守護之。

卯三、護心所生利益(121“)

如果能夠保護我們的內心,它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呢?

偈頌:行儀若住此,縱居惡人群,或處美人堆,勤律堅不退。

如果我們不想要遭受痛苦,就必須要保護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內心不要被煩惱所控制;如果我們的心不被煩惱所控制,在我們的掌握之下,身處何處都不會產生太大的過失。對於初學者來說,過去的傳承祖師們都有提到,初學者一開始在練習的時候,必須要遠離貪瞋的對境;因為一開始,我們並不善巧調伏我們的內心,所以必須要遠離貪瞋的對境來練習。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當你有能力掌控你的內心,這時候為了要測試我們自己的能力,會刻意的、會故意的靠近貪瞋的對境,來測試我們的內心是否能夠被我們自己所控制;如果你能夠控制你的心,這時縱使你的周邊有許多容易令你生起貪瞋的對境,但最後這些對境都會成為你修學的助伴。比方過去阿底峽尊者在世的時候,他有一位印度的侍者,這位侍者他的行為非常的惡劣,而且時常造反,所以其他的弟子都勸尊者,希望尊者不要帶他出門,以免丟人現眼。但是尊者告訴其他的弟子說:「這正是我修學忍辱最好的同伴」,所以走到哪裡都會帶他出門。所以在偈頌裡面也提到了「行儀若住此」。

在正文當中,行儀若能恆住此滅煩惱行中,如果我們的行儀,能夠恆常的安住在滅除煩惱的護心行為當中,縱居懷瞋惡人群內,或處懷貪美人堆中,縱使我們身處在瞋心非常強烈的人群裡面,或者是貪念非常熾盛的美人堆中,然勤律者,這時縱使這個人,他本身是一位比丘,或者是沙彌,或者是受持菩薩戒的一位大乘行者,其防護心不退。他在面對貪瞋的對境時,內心會想辦法用種種的對治,來對抗他內心中的煩惱,反而能夠培養他內心中對治力的增長。

卯四、為護心故專修正念

偈頌:我寧失利敬、自身及生計,亦可失餘善,永不壞此心。

正文,我寧失去衣食等諸養,這當中的「我」,雖然造論者本身是寂天論師,但是寂天論師已經遠離了一切的過失,他最主要是告誡後人──也就是我們,必須要做以下的這些事情。所以正文當中提到,「我寧失去衣食等諸利養」、受禮拜等恭、維持自身及性命時所需生計亦可退未護心之其餘善法,然永不壞此大乘。失去了今生我們所享有的衣食等種種的利養,以及受他人禮拜等恭敬,以及維持自身的性命所必須的生計,這只不過是傷害到我們今生的生命,它對我們來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相反的,追求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我們,如果不懂得守護自心,這時放任而行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因為不善加守護我們的心,不僅讓我們的來生沒有希望,還有墮落的可能。所以世間的這一切都是可以棄捨的,「然永不壞此大乘心」,但在修學大乘法的過程中,把持大乘心是非常要緊的;在修學大乘法的同時,不應該讓內心中生起「自利」的作意,應以「利他」作為出發點來修學大乘法。

子二、守護正念正知為護心之方便(分二)

丑一、略說

丑二、廣說

丑一、略說(122“)

偈頌:我合掌勸請,諸欲護心者:一切勵守護,正念與正知。

在之前我們提到,如果想要成辦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必須要守護自心;在守護自心的同時,最主要必須要斷除惡行,尤其是在修學大乘法的過程中必須要斷除「自利作意」。

而對於偈頌當中的內涵,正文中提到,若離正念、正知,不能護心,故寂天合掌勸請諸欲護心者:願於一切時處,守護不忘善法所緣、行相之「正念」,觀察三門現狀為何之「正知」,如果想要守護自心,就必須要具備有「正念」以及「正知」,所以寂天論師在此合掌勸請想要守護自心的人,必須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努力的去守護自心中的正念以及正知。提到了正念、正知,什麼樣的心稱為「正念」?在正文當中提到了,「不忘善法所緣行相」。

正文當中最主要強調的「正念」,它的所緣是「緣著善法」;但平常我們在介紹正念的時候,正念它的定義是什麼?「於熟悉境不令忘失、不散亂業」。第一句話提到的是「於熟悉境」,正念的對境,必須要面對它所熟悉的對境;如果境是它不了解的、不熟悉的,這時候是沒有辦法對這樣的境生起正念。比方說,如果你不認識某一個人,這時你的心中就不會想到他;如果你了解這個人,你知道他,你也知道他叫什麼名字,這時你在心中就很容易想起這樣的一個人,所以「正念」,它必須要面對的是熟悉的境界。在面對熟悉的境界之後「不令忘失」,透由正念的力量,讓心不忘失所緣境;並且在不忘失的同時「不散亂也」,它的特色就是讓心能夠專注在所緣境之上,而不產生散亂,所以這是平常我們在定義正念的時候所立下的一些標準。

而在正文當中最主要提到是,「不忘善法所緣行相」,這當中的「善法」,不管是菩提心,或是斷十惡的律儀,這時我們必須要憶念起菩提心的利益,或者是當下我們所受持的戒律,在不忘失的情況下生起正念;更進一步,觀察三門現狀為何之「正知」,在生起了正念之後,更進一步的,透由正知來觀察身語意三門。比方說在行走的時候,你就必須要透由「正知」來觀察你當下的行為如不如法?在說話的同時,你必須藉由正知來觀察你所說的話是否如法?甚至你內心當中起心動念的當下,都必須要藉由正知來觀察。所以提到了觀察三門現狀為何之「正知」,乃至命危,亦不令其退失。縱使遭遇了生命的危險,都不應該讓自心中的「正念」以及「正知」產生退失的這種情況。有論中云:「我如此教誨」,亦作此解。在某些論著裡面,會將第一句話改成「我如此教誨」;但是不管是「我合掌勸」,或是「我如此教誨」,實際上它的內涵都是相同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