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46:18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1:45:55   編輯部  

(十八之二)

癸二、不放逸行菩薩學處(分三)

子一、謹慎除過(分五)

丑一、若不除罪定將流轉惡趣

丑二、諸佛佛子亦將捨置

丑三、難再獲得暇滿

丑四、若生惡趣無緣修善

丑五、暇滿難得之原因

子二、謹慎修善

子三、謹慎斷惑

丑一、若不除罪定將流轉惡趣(87“)

在第四品最主要的科判,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科判,而第二個科判當中「廣說」分二,以上已經結束了第一個部分「於菩提心修不放逸」,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不放逸行菩薩學處」。提到了「不放逸」,在之前我們也有稍微的介紹,什麼樣的狀態稱為不放逸?「不放逸」是指我們不應該放縱我們自己的行為,並且在造惡的當下內心要感到知恥──也就是要知道這是不應該作的,而感到羞恥,這樣的狀態我們稱不放逸。

而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三:一、謹慎除過,二、謹慎修善,三、謹慎斷惑。首先第一個科判「謹慎除過」分五:一、若不除罪定將流轉惡趣,二「諸佛佛子亦將捨置」,諸佛菩薩希望我們做的事情,是什麼事情?希望我們做的是行善斷惡,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按照諸佛菩薩的意思去做的話,這時諸佛菩薩會對我們的行為感到相當的失望。三、難再獲得暇滿,四、若生惡趣無緣修善,五、暇滿難得之原因。首先第一個科判,「若不除罪定將流轉惡趣」。

偈頌:故如所立誓,我應恭敬修;今後若不勤,漸趨下流轉。

正文,是故如所立誓願,為利有情願能成佛,我應恭敬修其學處;如同之前,在十方諸佛菩薩的面前立下種種的誓言,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我願意修學六度四攝,並且在持守菩薩戒的過程中,努力的斷除菩薩戒的相違品,之所以要做這一切,我的目標是為了希望能夠利益一切的有情,所以提到「是故如同所立誓願,為利有情願能成佛,我應恭敬修其學處」,在立下了種種的誓願之後,照道理我們應該要恭敬的修學菩薩戒的種種學處;既已發心、受持律儀,今後若不勤修學處,如果在發心受持了菩薩律儀之後,沒有辦法精勤的修學菩薩學處,則因所造具力墮罪,後將趨下流轉惡趣。這時,不僅沒有辦法好好的守戒,反而會在行菩薩行的過程中,造作了種種的墮罪,因為墮罪的力量非常熾盛的緣故,之後我們會「漸次趨下」,就是墮落之後再墮落,然後在惡趣當中不斷的流轉。

丑二、諸佛佛子亦將捨置(88“)

正文,若念:「諸佛、佛子將救護故,無有過失。」在之前我們有談到,在受持菩提心以及菩薩的律儀之後,如果沒有辦法精勤的修學,會造下種種的惡業,透由惡業的力量,會不斷的在惡趣當中流轉。這時有些人起了這樣的念頭:「這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諸佛菩薩,他們都是具備有慈悲心的聖者,所以他一定會來救我,所以縱使我犯了種種的惡行,也可以得救」,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佛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度化眾生?佛透由宣說正法,希望眾生能夠行善斷惡,但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按照佛所作的教誡,殷重的去行善斷惡,反而為所欲為的話,這時縱使佛祂具有大悲,祂具有救度我們的能力,但是我們還是必須在輪迴當中流轉。如果在我們為所欲為的情況下,諸佛菩薩都能救度我們的話,我們現今就不會在這個地方流轉了。

偈頌:饒益諸有情,無量佛已逝;然我因己過,未成化育境。

正文,饒益諸有情無量然我因己退失發心、壞其學處之未成彼諸依怙化育,一心想要饒益一切有情的諸佛,在過去有無數的聖者,在獲得了佛果位之後,都藉由他們的能力而利益了無量的有情,但是當這些諸佛示寂過後,我現今卻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內心中退失了發心,並且在修學菩薩行的過程裡,不斷的違犯種種的學處,因為這樣的過失,所以我並沒有辦法成為諸佛所教化的對象。這一點,如同《現觀莊嚴論》當中所提到,如《現觀莊嚴論》云:「天王縱降雨」等。在《現觀莊嚴論》裡有提到一個偈頌,這個偈頌最主要是強調,縱使天王從天上降下了甘霖,但是如果地面上的種子它本身是腐爛的,縱使天王降下再多的甘霖,對於這個種子來說一點幫助都沒有,我們的狀態就是如此。現今縱使佛來到我們的面前,對我們宣說正法,但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好好去實踐的話,其實對我們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更進一步的,若念:「後將得救,無有過失。」有些人他會生起這樣的念頭:「縱使我現今沒有辦法得到諸佛菩薩的救度,但是在不久的將來還是可以得救,所以沒有關係。」

對於這一點,偈頌當中:若我仍如昔,將一再如前,

惡趣中遭受,病縛截割苦。

正文,若我仍如放逸而行,則將一再如前不成化育行境,持續受苦;如果我們的行為,跟過去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還是不斷的為所欲為,放縱自己的行為,而造作諸惡的話,「則將一再如前不成化育行境」,這時我們跟過去一樣,還是沒有辦法成為諸佛所教化的對象,並且會持續受苦;如是定住惡趣,縱生善趣,亦遭痛、束。由於不斷的造惡,所以我們來生一定會墮入惡趣受苦,縱使有因緣投生在善趣,但是也會遭受病痛以及束縛等眾多痛苦的逼迫。或於諸惡趣中遭受病等、斷手足、刀身等無邊痛。或者是一再的在惡趣當中流轉,並且遭受種種的痛苦。

丑三、難再獲得暇滿(分二)

寅一、若退失菩提心,難再獲得順緣四輪暇滿

寅二、縱得暇滿亦速壞滅故應勵力

寅一、若退失菩提心,難再獲得順緣四輪暇滿(89“)

正文,若念:「爾後得暇滿時復勵力修。」有人又生起了這樣的念頭而提到:「現今我沒有辦法得度,之後我有再次獲得暇滿的機會,到時我再努力的修學就可以了。」

偈頌:若如來出世、生信得人身、堪修善者稀,何日復得此?

在這個偈頌當中有提到「四輪暇滿」的內涵,這當中的「四輪」是指,暇滿所必須具備的四種條件。四種條件當中:第一者「如來出世」,也就是我們所投生的地方,必須是佛出世──也就是有佛教的地方。但其實佛要出世來到這個人世間,為眾生說法是相當難得的,是不容易的。接下來「生信得人身」,在佛出世的同時,我們想要獲得人身也是不容易的,並且在獲得人身的當下,想要對於佛法生起信心,又更困難。「堪修善者稀」,對於佛的教法生起信心之後,能夠如實修學善法的人,更是稀有。在偈頌裡有特別的提到「堪修善者」,所謂的「堪修善者」,是過去對於善法不斷的串習之後,在今生修學佛法的同時,身心二者皆能行善的人,這時他所具備的條件是提到了「堪修善」,也就是透由身體以及內心的力量,他有能力去行善的人。但實際上要具備這四種的條件是相當困難的。

對於這個偈頌的解釋,正文當中,如來出世猶如優曇缽羅花,「優曇缽羅花」是佛出世的時候才會綻放的一種花朵,這種花朵在人世間相當的稀有;相同的,如來出世就如同優曇缽羅花的稀有,並且在佛出世的同時,於三藏等佛陀聖教生信對於佛所宣說的三藏教法,內心當中要能夠生起信心,更是困難得人身、生於中地、具足諸根、業未倒等修善之身,並且在佛出世來到這個世間的同時,我們要能夠獲得人身,對於佛所宣說的教法生起信心,並且具備了生於中地、具足諸根、業未倒種種的條件,並且在具備這些條件的當下,身心二者皆能堪修善行,這樣的人身是非常難得的,具如此自他二圓滿甚為有,如果想要具備自他二種圓滿的人身,都是如此難得稀有的話,則於何日方可復得此能修學二心之暇滿身?光要獲得暇滿都是如此的不容易,更何況是獲得暇滿之後,能有機會修學願、行二心呢?極為難得。

寅二、縱得暇滿亦速壞滅故應勵力

正文,若念:「所得此身,既無違緣,且具順緣,故於後時勵力即可。」有些人會生起這樣的念頭,現今我已經獲得了四輪暇滿的人身,並且在獲得人身的同時,我也沒有太多的違緣,而且我也具足了修法的順緣,所以現今縱使我沒有修學正法,我之後還是可以修。

偈頌:縱如今無病,足食無損傷,然壽剎那欺,身同暫借物。

正文,不應執為有暇。我們不應該認為說,我現今獲得了暇滿之後,我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可以修學正法,為什麼?人身等違緣,猶如一日,故云「如今」;在偈頌當中有提到「如今」這兩個字,這兩個字第一種的解釋方式,「人身無有病等違緣,猶如一日」,在獲得人身之後,我們是不是每一天,都能夠遠離病苦等種種的違緣?並不能。在獲得人身的當下,沒有生病等違緣來干擾的時間,其實是非常短暫的,就如同是一天,故云「如今」;或謂無病之日──譬如此時,或者是當下,這個人他在說這段話的時候,雖然他遠離了種種的違緣、具足順緣,也就是在講話的那個時間點,但實際上這樣的時間也會很快就消失。

而對於偈頌當中藏文版有提到「尼瑪」的這個字,這個字眼,在現今翻譯的版本裡面是把它翻譯成「如今」,或者是「一日」:但是剛剛仁波切做了一個不同的解釋,他把它解釋為像「太陽」,這個字也可以當「太陽」來使用。作為太陽來使用的時候,剛剛仁波切有提到,就如同太陽它能夠利益這個地球上所有的有情,相同的,現今我們獲得的人身,他也能夠成辦許多的利益,是以這樣的角度來作解釋。

所以提到,「或謂無病之日──譬如此時」,然具足食等順緣、損傷等諸違緣,然壽剎那亦不停留,雖然現今我們暫時的具足了修學佛道的順緣,並且沒有他人來傷害我們,但其實我們的壽命「剎那亦不停留」,我們的壽命不會因為順緣具足、違緣消除,而就暫時的停滯下來,是不會的!迅速壞滅,故為誑。所以我們的壽命對我們來說,其實它是不斷的在流逝,但是身為人的我們卻不會這麼認為,所以我們是被這樣的境界所欺騙的。此同暫借,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就如同是從他人的那個地方,暫時借過來的一種物品,無自主故,我們並沒有辦法完全的自主,不應執為有暇,當從今起勵力而行。

丑四、若生惡趣無緣修善(分三)

寅一、正說若生惡趣無緣修善

寅二、得善趣時若不勵力,於惡趣中不解取捨

寅三、極難跳脫惡趣

寅一、正說若生惡趣無緣修善(90“)

偈頌:憑吾此素行,人身尚難得;若不得人身,徒惡無善行。

正文,莫念有暇:「暇滿人身接續可得,故於爾時再修即可。」有些人在修學佛法的同時,會生起以下的念頭:「暇滿人身,是可以一再的獲得」,也就是很容易就能夠再次的獲得這樣的人身,「所以現今縱使沒有辦法好好的修學,我到時候再修學也不晚」。這時在偈頌裡就有提到「憑吾此素行」,憑著我們平常的行為,「人身尚難得」,我們平常的行為是什麼樣的狀態?內心當中所想的是煩惱,身語所造作的是惡行,憑藉著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不要說是暇滿的人身,就連非常普通的人身,都很難再次的獲得。「若不得人身,徒惡無善行」,如果來生我們沒有辦法再次的獲得人身,而墮入惡趣的話,到時除了造惡之外,是沒有機會行善的。

對於這個偈頌的解釋,正文當中,憑吾造惡、棄善如此素行,憑著我日常生活的行為,不外乎就是造惡以及棄捨善行,這樣的行為,後時人身尚難;不要說是暇滿,就連普通的人身都很難獲得;倘若不得人身,投生惡趣,業、有少許善行,故難再得善趣。如果墮入了惡趣,這時想要再行善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想要從惡趣當中再次的跳脫,而投生善趣,它的機率是非常渺茫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