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19:1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1:17:48   編輯部 報導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十)2012年3月18日 (上午)大悲精舍

在《彌勒祈願文》當中有一個偈頌,這個偈頌最主要禮敬的對象是菩提心。在之前我們有提到,龍樹論師在造《中論》的一開始,他所禮敬的對象是「禮敬甚深緣起」的道理;月稱論師在造《入中論》的一開始,禮讚文裡也特別的提到「禮讚大悲」的內涵;而在《彌勒祈願文》裡,這個偈頌最主要提到的是「禮讚菩提心」。

(29“)接下來我們看到正文,在這段正文之前,我們已經結束了《入行論釋》第一品的內容。接下來藉由這段文來調整我們聽法的動機,以下的這段文,在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也有提到相同的內涵。

正文,總之,任趣密或波羅蜜多何道,入大乘門唯是發心,故須以多方便勵力發起此心;在之前我們提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但實際上想要在我們的心續中生起殊勝的菩提心,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對於一位修學大乘法的人而言,沒有生起菩提心是無法進入大乘道的。包括我們在內的一切有情都具有佛性,並且打從內心底我們都想要離苦得樂,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對於大乘法有信心,你想要修學大乘法的話,一開始唯有修學菩提心才是不二的法門。

對於想要修學大乘法的人而言,不管是想要修學密法,或者是波羅密多乘,「入大乘門唯是發心」,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想要進入大乘的這一道門,唯有透由發起菩提心才有辦法進入;而「大悲」又是一切大乘道的根本,所以想要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先在內心中生起大悲心,因此策發內心當中的慈悲,是生起菩提心最主要的關鍵。

在之前我們提到,想要進入大乘必須要發起菩提心,而發起菩提心的方便為何?正文當中,欲發此心,須如前說先修發心所生利益,於其利益由衷增長歡喜,並需具有七支、皈依,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先思維發起菩提心所產生的利益,對於菩提心所產生的利益,打從內心底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歡喜,這是第一個部分。但是唯有對於修學菩提心所產生的利益生起歡喜,是否就能夠讓我們的心中生起菩提心呢?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更進一步的,如實的去修學菩提心的教授,在修學菩提心的教授前,很重要的是必須要淨罪集資。不要說是修學菩提心,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淨罪集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這個部分對於初學者來說,又顯得格外的重要。如果你想要對於佛法有更深厚的體悟,甚至在內心中生起一定的證量,淨罪集資都是不可欠缺的一環。所以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對於菩提心所產生的利益,內心當中生起歡喜,更進一步的,透由「七支」以及「皈依」來做淨罪集資的這個工作。

此為顯示菩薩道次最勝論典──《入行論》及《集學論》中所說。以上的內涵在寂天論師所造的《入行論》以及《集學論》當中都有詳細的提到。提到了「淨罪集資」,我們可以看大師他是如何做的?以本質而言,大師他的本質就是文殊菩薩,這一點是不需要懷疑的。透由過去世尊的授記以及種種的徵兆,我們都可以知道大師就等於是文殊菩薩。大師他既然是文殊菩薩,為什麼在修學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淨罪集資?這是他希望藉由他自己本身的行儀來告訴後人,修學佛法的過程裡淨罪集資是不可欠缺的。不然以大師他本身的證量、學識,其實他都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成就者。在當時的雪域西藏,大師依止了當時最有名的一些上師,並且在諸多上師的座前聽聞種種的教授,並且透由自己本身的修行,成為一位教、證二量具足的大成就者;但大師他不以此為滿足,更進一步的,做了許多淨罪集資的工作。

對於這一點過去曾經發生一個公案,也就是在大師還在世的時候,大師會在拉薩附近的幾個地方教導下面的出家法師五大論的內涵,這些地方裡面包括了桑浦、噶東以及休瑪里等等的這些地區,所以大師是這些地區當中最主要講經的老師。但是當他在休瑪里的這個地方講經的同時,文殊菩薩卻親口告訴他說:你應該要暫時放下講經教書的工作,而去閉關。提到了這一點,為什麼文殊菩薩要在當時,如此的跟大師談論這樣的內涵?大師當時他所示現出來的是還未證得空性的這個面貌,雖然他依止的是當時西藏最有名的老師,他也了解西藏的這些上師們所教導的空性內涵為何;但實際上,西藏的這些上師所教導的空性,並不是最究竟的空性。所以大師當時他所示現出來的面貌,是還沒有證得甚深空性的這個面貌。所以文殊菩薩有告訴大師說,如果你想要徹底的領悟甚深空性的道理,必須要淨罪集資;並且在淨罪集資的同時,廣閱諸大車軌他們所撰寫的論著;並且在閱讀的同時,一心努力的祈請上師以及本尊,所以在當下文殊菩薩有對大師做了以上的教誡。

但是當時寺院的住持,他聽到了這件事情之後,感到相當的緊張,並且他跟文殊菩薩報告說:如果大師不繼續留在寺院教書的話,這對寺院的僧眾是非常大的損失;甚至對整個佛教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損失,是否有另外一種方式可以讓大師一邊在寺院裡面閉關,一邊在寺院裡面教書?並且如果大師真的離開我們寺院,到山洞裡面去閉關的話,這樣下面會有很多的人來批評我。所以當時寺院的住持,就跟文殊菩薩報告他現在所處的這樣一種狀態,他是有很多難處的。

當他回報文殊菩薩之後,文殊菩薩告訴他說:對於教法有利、有弊,這件事情只有我才知道,你是不知道的。如果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情,而讓你受到他人的批評的話,那就請你修學忍辱。在五濁惡世的現今,光透由講經說法是沒有辦法產生太大的利益;在講經說法的同時,「實修」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當時文殊菩薩就告訴了寺院的住持說,他還是很堅決希望大師能夠去深山裡面去閉關。所以大師就按照文殊菩薩的指示,帶著最主要的八位弟子到山洞裡面去閉關。並且在閉關的同時,是完全捨棄了今生的安樂,從他們所住的地方,所飲用的飲食,都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生活是非常簡單的。並且在閉關的同時,雖然天氣非常的嚴寒,但是大師不畏寒苦,不管是做禮拜也好,或者是供曼達也好,幾乎是用盡全身的力量來做淨罪集資的工作。所以由此可知,淨罪集資對於一個修學佛法的佛弟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一點在今天的正文裡面也有特別的提到,必須要具備有七支以及皈依,藉由七支以及皈依的內涵來做淨罪集資的工作。

論中所說利益亦攝為二,在《入行論》以及《集學論》當中,所提到發心的利益,統攝為以下這兩種:現前、究竟二種利益。初者,以現前而言,又有不墮惡趣及生善趣二種。若發此心,能淨往昔所集惡趣之因,這當中「若發此心」,不要說是生起真實的菩提心,就連在修學菩提心的階段,或者是透由菩提心的教授而生起造作的菩提心,都能夠淨化往昔所造作將感惡趣的苦因。所以提到「若發此心,能淨往昔所集惡趣之因」,並斷未來造惡續流;不僅能夠去除過往所造作的惡趣因,並且也能夠斷除未來造惡的續流。如果能夠淨化往昔所造作的惡趣因,以及斷除未來造惡的續流,來生就能夠不墮惡趣。

往昔所集善趣之因,由此發心所攝持故,增長廣大,過去所集聚的善趣因,透由發起菩提心而攝持的緣故,善因會不斷的增長廣大,諸新造者,亦由此心所發起故,永不竭盡。而當下如果造作新的善趣因,由於菩提心所攝持的緣故,「永不竭盡」,它的善果是不會有竭盡的一天。因此在《彌勒祈願文》裡面,讚頌菩提心的同時,也有特別的提到,透由修學菩提心能夠斷除惡趣,並且打開善趣的大門。

究竟利益──解脫及一切智,亦依此心易能成辦。不論是現前的增上生,或者是究竟的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都能夠藉由菩提心快速的成辦。若於現前、究竟所有利益,不先生起真實欲得之心,縱云:「此諸利益從發心生,故應勵力發起此心。」然此唯成空言,此觀自身相續極為明顯。這一段的內文非常重要,在正文當中有提到,如果對於現前的增上生以及究竟的決定勝,不管是增上生以及決定勝的種種利益,不先生起「真實欲得之心」,如果我們的內心裡,對於現前的增上生也好,或者是究竟的決定勝也好,你的內心根本沒有想要獲得增上生以及決定勝的這種動力的話,縱使你嘴巴說:修學菩提心有種種的利益,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的修學菩提心,「然此唯成空言」,這只不過是嘴巴上面說說罷了!「此觀自身相續極為明顯」,對於這一點我們反觀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是非常清楚的,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我們所貪著的是現今的安樂,對於來生的人天果位,你沒有任何的需求,或者是你根本不了解何為解脫,你對於解脫也沒有辦法生起想要獲得的這一顆心,這時候雖然你知道,透由修學菩提心能夠獲得人天的果位,能夠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但實際上你的內心對於修學菩提心而言,是不會有任何的動力,也不會有任何的歡喜。

我們目前的狀態就是如此,內心對於解脫以及一切遍智完全沒有感覺,對於現今的安樂,內心也不會生起厭離,我們所貪著的都是今生的安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縱使你聽聞到修學菩提心有種種的利益,它能夠成辦現前、究竟種種殊勝的利益,你也會覺得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在乎的是今生的安樂,我根本不在乎現前的增上生以及究竟的決定勝。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縱使你聽聞再多菩提心的利益,你的內心也是無動於衷。我們對於中士道的法類、下士道的法類,內心當中不曾生起定解;對於業果也好、對於皈依的教授也好,我們的內心也沒有什麼感覺。我們所在乎的是,從今天早上起來到睡前,我今天是不是能夠過得快樂,這是我們在乎的。所以如果我們內心當中所想的,都是今生的安樂,對於佛所宣說業果的道理,沒有辦法生起定解,更進一步的對於來生的人天果位也好、解脫也好、一切遍智也好,你的內心當中都沒有任何感覺的話,說再多菩提心的利益都是沒有用的。

要如何讓我們的內心中對於現前、究竟的種種利益生起希求呢?在下文當中有再次的提到,於增上生及決定勝二種利益生起欲得心前,須先修學下、中士之意樂;如果你想要對於現前的增上生,生起一種想要獲得的心,這時必須要修學下士道的法類;更進一步的,如果你想要了解解脫,對於解脫生起強烈的希求,這時必須要修學中士道的法類,這一段的內涵非常的重要。

對於這個部分的內涵,大師在《三主要道》當中也有特別的提到,藉由修學暇滿、難得、壽無常的道理,斷除我們對於「今生」所生起的貪著;更進一步的,思維業果實不虛妄的內涵,而斷除對於「來生」所生起的貪著。如果能夠斷除今生以及來生的種種貪著,把它的基礎打好的話,更進一步的想要生起菩提心是比較容易的事情。這就如同在蓋房子之前,如果將地基打穩的話,這時候蓋房子就顯得輕而易舉;但相反的,如果地基不牢固的情況下,很貿然的去蓋房子,其實這並不會有太大的好處。所以一開始除了淨罪集資之外,對於中士道以及下士道的法類,應該要如實的修學才是。

所以《三主要道》當中的這段文,有特別的提到藉由思維暇滿、難得、壽無常的道理,而斷除對於今生的安樂所生起的貪著;更進一步的,藉由思維業果實不虛妄,以及輪迴的痛苦,而斷除對於來生的安樂所生起的執著。如果能夠依次的斷除對於今生的安樂,以及來生的安樂所生起的貪著,並且不管是白天或者是晚上,短短的一剎那之間,對於輪迴的諸多盛事,你都不會生起一分的希求,這時就表示你已經生起了真實的出離心。在生起出離心的當下,對於輪迴當中的圓滿盛事,不管是帝釋天的果位、梵天的果位,或者是眾人所認為很美好的事物,你都會覺得其實這一切都沒有什麼意思。在生起出離心的這一刻,更進一步的將這樣一種心念,轉為對他人的悲心,以慈悲作為基礎來修學菩提心的教授。

所以對於這一點,在正文當中也有特別的提到,生已,透由修學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意樂之後,如實的在內心中生起了中下士道的意樂,即應趣入修習慈悲為本之菩提心。更進一步的,我們在當下就應該要馬上的去修學,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所以這一段的內容,雖然它的字數不多,但是它整個統攝了道次的內涵在裡面,所以不管是《入行論釋》當中的這段文也好,或者是大師在《廣論》當中都有提到相同的內涵,所以在閱讀的同時,應該要好好的閱讀這一段文章。

結頌:得暇滿身諸智者,勤修二種菩提心,已獲得八種閒暇以及十種圓滿的暇滿身,在此同時懂得如何思維的諸位智者們「勤修二種菩提心」,應該藉由此暇滿身,精勤的修學世俗以及勝義二種菩提心。此乃是取勝心要,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沒有比修學菩提心更重要的事情。現今我們忙於今生未死前離苦得樂的種種方便,其實這根本都不重要。在現今最重要的,不外乎就是修學二種的菩提心。在修學二種菩提心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思維修學菩提心的利益,所以最後提到,應先勤修其利益。但如同之前我們所談到的,如果想要對於修學菩提心所產生的利益,內心當中生起歡喜的話,在此之前,修學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法類是相當重要的。要把這個基礎打好,在此之上對於菩提心所生起的利益,內心當中生起強烈的希求,以這樣的一種希求來修學菩提心,才是最正確的一種修學方式。

己二、品名

最後提到的是品名,入菩薩行論第一品 菩提心之利益。

正文,入菩薩行論釋佛子正道第一品釋菩提心之利益。

第二品 懺悔罪業

戊二、發二心已學行之理(分二)

己一、受持菩提心(分二)

庚一、先修加行支分禮敬、供養、皈依,具足四力懺悔違緣罪業(分二)

辛一、釋品文(分四)

壬一、供養(分二)

癸一、供養之目的

癸二、正供

壬二、禮敬

壬三、皈依

壬四、具足四力懺悔罪業

辛二、品名

庚二、先修隨喜善等集聚順緣資糧,正受彼心

己二、學波羅蜜多行之理

癸一、供養之目的(32“)

第二品「懺悔罪業」,科判當中「發二心已學行之理」分二:一、受持菩提心,二、學波羅蜜多行之理。第一個科判當中分二:一、先修加行支分禮敬、供養、皈依,具足四力懺悔違緣罪業。二、先修隨喜善等集聚順緣資糧,正受彼心。這兩個科判當中,第一個科判是提到了「第二品」的內涵,第二個科判是提到「第三品」的內容。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先修加行支分禮敬、供養、皈依,具足四力懺悔違緣罪業」分二:一、釋品文,二、品名。「釋品文」分四:一、供養,二、禮敬,三、皈依,四、具足四力懺悔罪業。

首先在科判的時候,它先提到的是「禮敬」,再提到「供養」,也就是先修加行支分「禮敬、供養」。但是在分出來的時候,它卻是先講「供養」再講「禮敬」,也就是這兩者的次序剛好是顛倒過來的。之所以要顛倒過來的原因,是因為正文當中敘述供養的內涵,它的偈頌是比較多,它的內涵是比較廣的緣故,所以放在前面先講;而「禮敬」雖然在七支裡面是先談禮敬,但是在《入行論》當中,由於「禮敬」的內容相較於「供養」是比較少的,所以放在供養之後說,所以在分的時候是先提到了「供養」再提到「禮敬」。而供養當中分二:供養的偈頌相當的多,但是它並不會很難懂,而這樣的一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供養之目的,二、正供。首先我們看到「供養之目的」。

偈頌:為能受持珍寶心,而善供養諸如來、

無有垢穢正法寶、及諸佛子功德海。

正文,應以豐富供品及恭敬之意樂、加行而善供養。首先提到的是「供品」。供品它的數量是非常的豐富,也是非常的多,而且供品它的品質要非常的善妙,也就是非常的好。並且以恭敬的意樂以及加行,這所謂的「恭敬的意樂加行」,是指我們必須要對於所供養的對象,內心當中生起恭敬,並且透由恭敬的行為來作供養。何以故?為什麼要以豐富的供品以及恭敬的意樂加行來作供養?為能受持能生一切有情所有妙聚之珍寶心。為了要能夠受持如珍寶般的菩提心,這樣的一顆心它有什麼樣的作用?它能夠讓一切的有情生起安樂,所以正文當中有特別的提到,「能生一切有情所有妙聚」,所以這兩句是提到「為能受持珍寶心,而善供養」。

接下來供養的對境。供養何境?於諸如來,首先提到的是三寶當中的佛寶「諸如來」,及諸聖者正士之正法寶,接下來三寶當中的法寶,法寶為什麼稱為正法寶?這當中的「正」,是指聖者正士的意思,修學法寶──也就是滅諦、道諦的功德最主要的人就是聖者,所以我們稱這樣的法為正士的法寶,所以正文當中有提到「及諸聖者正士之正法寶」。而正法寶當中的內涵,自性清淨、無有客塵垢穢之大乘滅道二諦,最主要提到的是「滅諦」以及「道諦」的功德。以上的這段敘述「自性清淨」,是指以一切遍智為主的心法,它的本質都是遠離有自性的狀態,所以它的自性是清淨的;並且在這樣的清淨法之上,無有客塵的垢穢,它並沒有一絲暫時的污垢。所以前面的這句話提到的是道諦的功德,也就是道諦的內涵;並且以道諦作為基準,在這樣的法之上沒有暫時的污垢,是提到了滅諦的內涵。所以「自性清淨無有客塵垢穢之大乘滅道二諦」,總的來說,滅諦跟道諦是屬於三寶當中的「法寶」。聖者觀自在文殊諸佛子功德。而最後一段提到的是三寶當中的僧寶。所以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供養三寶,之所以要供養三寶的原因,是為了要受持如珍寶般的菩提心。

癸二、正供(分三)

子一、供養無主之物(分三)

丑一、所供之物

丑二、如何供養

丑三、供養無主物之原因

子二、供養己身

子三、觀想供養(分二)

丑一、所供之物(33“)

偈頌:

所有鮮花與珍果,種種一切良藥類,

盡世間中珍寶物,諸凡悅意澄淨水,

巍巍寶山及森林,清幽寧靜宜人處,

鮮花莊嚴妙寶樹,果實纍纍枝葉垂,

天等世間妙芳香,燒香寶樹如意樹,

不耕自生諸莊稼,復有可供諸珍飾,

湖泊水池蓮點綴,天鵝妙音極悅耳。

正文,世間所有無主蓮等鮮花,第一個供物提到的是「鮮花」,並且有特別的強調,以下所談到的供物是「無主」,也就是沒有特定的主人。「世間所有無主蓮等鮮花」與藏青果等諸珍果第二個提到的是果實,及冰片等種種一切良藥以及各種的藥物,盡世間中所有金銀等珍寶物接下來是珍寶,諸凡湖泊及水池等悅意、清澄淨水,金等八座巍巍寶山這當中的寶山是指金等珍寶所形成的八座高聳的寶山,它的本質就是珍寶的本質。如是尚有森林清幽寧靜宜人妙寶樹上種種鮮花莊嚴果實成熟纍纍枝葉向下低人、龍等世間所有俱生、和合、變化所成微妙芳香這當中的「俱生」是指天然的香味,「和合」是指調配出來的香味,以及「變化所形成的微妙芳香」這是指香氣。燒香與能滿願如意,種種珍所成妙點綴悅意湖泊、沐浴水池,此中天鵝發出妙音極悅耳,並有種便自生諸莊稼等;這當中有很多的農作物是不需要刻意去耕作,它就能夠長出來的。復有可供三寶諸珍飾品,並且也有許多可以拿來供養三寶的種種珍貴的飾品,皆應供養。有未了解釋論義者,將其次第妄作餘解。

丑二、如何供養

偈頌:遍及浩瀚虛空際,一切無主所持物,

由意取用善供養,眾中尊佛諸佛子。

願勝福田大悲尊,悲愍念我納吾供。

在這個偈頌裡有特別的提到「一切無主所持物」,也就是以上我們所談到的供物,它並沒有特定的主人,它是屬於這個世間上所有有情的增上果。所以如果我們藉由「意」──也就是「心」的力量,來作觀想供養的話,不僅對我們自己能夠產生幫助,也能夠利益到其他的有情。

正文,遍及浩瀚虛空一切無主所持,我皆由意取用,對於以上所介紹沒有特定主人的這些供品,透由我們自己的心念來取用,於供養境眾中尊佛諸佛子善供養。取用之後,對於殊勝的供養境,不管是眾中尊的佛,或者是佛子,以恭敬的方式好好的來供養,祈一切福田尊悲愍念我,接納吾所供養此等物。

丑三、供養無主物之原因(34“)

偈頌:我無福德極貧窮,餘可供財我悉無,

故願心念利他怙,為利益我受此供。

正文,或曰:「何故僅作觀想供養?理應直接供養彼彼悅意供品。」在這個地方有人提到說,為什麼只做以上所說的觀想供養,照道理來說,應該要直接的供養你所擁有的這些供品才是。「我因」這當中的「我」是指寂天論師他本人,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樣,因往昔有集聚廣大福德,故無所欲資財,貧窮寂天我因為過去沒有累積廣大的福德,所以現今我沒有辦法供養您種種殊勝的供物,我的狀態非常的貧窮,但是因為我想要集資淨罪的緣故,所以我相信在我的內心中,對你生起信念之後,藉由這樣的方式來供養無主的供物,是可以累積到廣大的資糧的。其自主可供財我悉無故,祈念利他之大依為利益我,以威神力納受此等無主物。其他,我能夠供養的東西實在不多,所以希望一心專念利他的大依怙──也就是三寶您,為了利益我,以威神力來接受我所供養的這些無主的供物。雖然這些供物對你們來說,你們也不需要,但是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方式,讓我能夠累積廣大的資糧,所以希望慈悲的您,能夠接受我所供養的這些供品。

提到了供養,供養的好壞,最主要的關鍵,並不在於供品的多寡,而在於供養者自己本身的信心。如果你有信心,縱使你沒有太多的供品,透由內心觀想的力量來作供養,也能夠累積到廣大的福德;相反的,如果你沒有信心,縱使你有再殊勝的供品,藉由這樣的方式來供養,它是沒有辦法累積到福德的。但有一種情況,明明供養者本身,他有殊勝的供品,但是他不想要供養,並且他對三寶說:「我無福德極貧窮,餘可供財我悉無」,以這種方式來作觀想供養的話,這等於是在欺騙三寶,就如同一個盲人,他欺騙一個有眼睛的人一樣。我們這樣跟三寶說,三寶當然知道我們的狀態,你並不是沒有錢財可以供養,只是你不想要供養,你不想要供養的情況下,你怎麼可以說:「我無福德極貧窮,餘可供財我悉無」,這是不可以的。但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供養的關鍵是在於供養者本身是否具備「信心」。

子二、供養己身

下一個科判「供養己身」,縱使我沒有再多的供品,但是我至少有我的身體,我可以將我的身體供養給您。因此在偈頌當中有提到:

我於諸佛佛子前,恆常供養一切身,

請大菩薩納受我,願恭敬為尊僕役。

我希望能夠供養我的身體給您,並且希望按照您的教誡依教奉行。

我既為尊所攝受,不畏三有利有情,

既然把我的身體供養給您,我希望能夠得到您的攝受,在您攝受的情況下,我依教奉行就能夠不畏三有輪迴的痛苦,並且藉此讓自己以及一切的有情跳脫輪迴,

淨化超脫往昔罪,後不復造餘惡業。

正文,我有身體可作供養,故應供養此身:供養的方式為何?謂於諸佛佛子前一切所能自主之,捨棄此為我所之心,在一切時處,對於我自己能夠掌控的這個身體,捨棄內心當中執著此身是屬於我的的這種心念,恆常供養請大菩薩納受我身。希望您能夠接受我所供養的這個身軀。之所以要如此供養的目的,供養之目的,以淨信、恭敬為尊僕役,依教奉行。供已應作何事?在供養之後要做哪些事情?我既為尊所攝受,既然將我的身體供養給您,就表示您會願意攝受我,由依遠離一切怖畏之皈依處,不畏三有,遠離怖畏,有情;透由依止已經遠離一切怖畏的皈依處您,可以讓我不再畏懼三有輪迴的痛苦,遠離種種的怖畏,並且進一步的利益一切有情,並且能夠淨化超脫往昔自身所集無義諸,乃至命危,後不復造餘惡業

子三、觀想供養(分二)

丑一、有上供養(分十二)

寅一、沐浴(分三)

卯一、浴室。卯二、獻浴。卯三、擦拭。

寅二、天衣。寅三、飾品。寅四、塗香。寅五、鮮花。

寅六、燒香。寅七、飲食。寅八、明燈。寅九、供無量宮。

寅十、傘蓋。寅十一、樂器。寅十二、加持供物無有間斷。

丑二、無上供養

卯一、浴室

第三個科判「觀想供養」分二:一、有上供養,二、無上供養。「有上供養」分十二:一、沐浴,二、天衣,三、飾品,四、塗香,五、鮮花,六、燒香,七、飲食,八、明燈,九、供無量宮,十、傘蓋,十一、樂器,十二、加持供物無有間斷。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