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11:00:4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10:59:49   編輯部 報導 

講述: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林

(三)2012年3月11日 (上午)大悲精舍

今生我們有幸能夠獲得暇滿難得的人身,並且所獲得的人身能夠成辦眾多的義利,在此同時值遇了導師釋迦世尊所留下來的教法,並且這樣的教法是包含著顯密圓融的道次。既然有如此殊勝的機會,我們在修學佛法的同時,必須要捨棄今生的安樂,以及輪迴當中的盛事。修學的動機並不是只求得一己的解脫,而是希望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眾生,最終都能夠成就圓滿的菩提,所以在內心中生起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這一堂課。

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入菩薩行論釋》,《入行論》是寂天論師所造的,而《論釋》是賈曹傑大師所造的一本《入行論》的註釋。

丙二、立誓造論(分四)

丁一、明辨所詮

丁二、斷除臆造之過

丁三、斷除重複

丁四、明辨目的等四

丁一、明辨所詮(5“)

《入行論》中,今將依教略宣說,趣善逝子大總集。第一個科判當中所介紹的是第二句話,「善逝子大總集」這幾個字。正文,即「略宣說」等文。其所詮者,「所詮」就是《入行論》所要介紹的內涵,謂攝善逝──菩薩,昨天我們有簡單的介紹「善逝」這兩個字。「善逝」也就是佛祂具有「斷」以及「證」這兩種的功德,並且這兩種的功德同時都包含了三種的特色,具足這樣功德的一位聖者我們稱為「善逝」。而菩薩是「善逝之子」,也就是佛的心子,菩薩最初發菩提心、修持施等度彼岸行、證得佛位一切道次之大總集。而菩薩在一開始修學大乘道的同時發菩提心,之後「修持布施等度彼岸行」,最終證得圓滿的佛果。而這當中一切的道次,最主要的內涵都統攝在《入行論》當中,所以它是一切道次的大總集。所以這句話裡面是解釋了《入行論》原文,「善逝子大總集」的這句話。

接下來,有疏唯作「律儀」解者,非詞義也。在某一些論著當中,將藏文「冬」的這個字解釋為「律儀」的話,這樣的解釋方式並不是《入行論》當中所要闡釋的意思。藏文當中「冬」的這個字,是指「總集」或稱為「總綱」,也就是《入行論》當中,最主要解釋的是菩薩如何的修學大乘道,到最後成就佛果一切道次的內涵,所以將這樣的內涵統攝起來,統攝在《入行論》當中作介紹。

丁二、斷除臆造之過

寂天論師在造《入行論》的同時,有一些人可能會提出以下的質疑:你造這一本論有沒有根據,如果毫無根據的話,為什麼我們要相信你所造的這一本論。因此在正文當中有人問到,問云:「此論豈非汝臆造耶?這部論難道不是你憑空捏造出來的嗎?云何以此為據?」為什麼我們要以此作為修學大乘道的依據呢?答曰:無此過失,這時就回答說:並沒有這樣的過失,因為這一部論它是有依據的,並不是我憑空捏造出來的,為什麼?入解釋一切大乘道次,是大師經如實宣說之故。這當中提到了根本頌裡面的三個字「趣、依、教」,「趣」是趣入,也就是準備要做這個動作,或者正在做這個動作。做什麼樣的動作呢?「解釋一切大乘道次」,我在《入行論》當中最主要闡釋的是一切大乘道次的內涵,並且在解釋的同時,是依據大師世尊所教誡的經教,如實宣說大乘道次的內涵,因此並不是我自己憑空捏造出來的。

丁三、斷除重複

這時又有人問到說:如果你在詮釋大乘道次的同時,是依據世尊所宣說的經教如實講述的話,這就表示你所講的內涵,在世尊所宣說的經教當中都已經講述過了,既然講過了你為什麼要重複講,這時候會不會產生重複講述的這種過失?因此在正文當中提到,問云:「若爾,依教即可了知,既然這樣的內涵,在世尊的經教當中已經講述過的話,想要修學這樣的法類,直接閱讀世尊所宣說的經教就可以知道了,何須造此論耶?」你何必花時間造這部論呢?如果這樣做不就是產生重複的過失嗎?

答曰:無重複過,這並沒有重複的過失。為什麼沒有重複的過失呢?為令教義易於了解,今將略攝而宣說故。世尊在經典中,雖然已經闡釋了一切大乘道次的內涵,但是所闡釋的方式,以及所闡釋的內涵相當深廣,普羅大眾是不容易了解的。所以為了讓這樣的教義,能夠讓大部分的有情眾生都能夠易於了解的緣故,「今將略攝而宣說故」,今天在此將世尊所詮釋的法義,簡略的統攝在我所要造的這部《入行論》當中,以最簡單的方式為各位來做講說。

丁四、明辨目的等四

這個科判當中並沒有包含根本頌的文字,而是在前面的這兩句話,「今將依教略宣說,趣善逝子大總集」,這兩句話間接的闡釋了目的等四個部分。一部論當中會包含了「所詮」、「目的」、「主要目的」以及「相屬」這四個部分。所謂的「所詮」指的是這部論它的內涵;以及之所以要造這部論的「目的」;目的當中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是「主要的目的」;「相屬」指的是前後的相關聯性。

《入行論》這部論它的所詮為何?正文當中,大乘道、果為其「所詮」;大乘道以及透由修學大乘道而成辦的果,是《入行論》的所詮,依此論而明瞭彼義為其「目的」;造《入行論》的目的為何?希望能夠透由這部論,而讓眾生能夠明白了解「彼義」──也就是大乘道果的內涵,這是造《入行論》的目的。最終的目的又為何?依彼終能證得佛果為其「主要目的」;希望眾生透由了解大乘的道果之後,最終也能夠成辦、也能夠證得圓滿的佛果,是造《入行論》的主要目的。若無前前,後後不生,為其「相屬」。如果沒有「所詮」就沒有目的,如果沒有「目的」,就沒有「主要的目的」,所以「若無前前,後後不生,為其相屬。」這一點是《入行論》當中前後的因果關係。立誓造論之目的者,為令誓言究竟圓滿。而造論者本身在造論前,之所以要「立誓造論」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希望立下了這樣的誓言,希望所立的誓言能夠究竟圓滿,也就是希望這部論能夠圓滿的完成。

丙三、自謙及歡喜造論之原因(分三)

丁一、自謙不以利他為主

丁二、歡喜造論之原因

丁三、顯示此亦能利同善緣者

丁一、自謙不以利他為主(6“)

偈頌:此論未說昔所無,修辭吾亦不善巧。

正文,問云:「若依經教如實宣說,則依經教即可了知,何須造此論耶?」之前「斷除重複」的這個科判當中有類似的問題,當時是問到:「如果你所宣說的內涵,跟世尊所介紹的內容是相同的,這樣我們直接閱讀世尊所介紹的內容,就可以了知大乘道次的內涵,為什麼你還要花這麼多的時間來造這部論呢?」當時寂天論師是回答道說:「世尊雖然在佛經當中有如此講說,但是祂所講說的內涵相當深廣,所以絕大部分的眾生是沒有辦法了解;縱使能夠了解,他也必須要花很多的時間、很多的精力,所以在這個地方以最簡單的方式,為眾生們介紹大乘的道次,是不會有重複的過失。」而這個科判又有人提到:「縱使是如此,如果你造這部論,是依照著佛陀所宣說的佛經如實的來講說,這時其實不需要閱讀你所造的這部論,那你何必花這麼多的時間來造論?難道你所造的這部論,它的文字比較優美,它的義涵比較深廣嗎?」

答曰:我造此論,非為利益僅依經教便易解其義者。寂天論師在這個地方回答道說:「我造這部論並不是要利益,僅僅透由閱讀佛經就能夠了解大乘道次的這些利根者」,原因有二,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一、此論中,未說少許往經教所無之所詮義;因為我所造的這本《入行論》當中,並沒有任何內涵是過去的佛經教典裡面所沒有宣說過的,所以提到「因此論中,未說少許往昔經教所無之所詮義」,所以義涵並沒有過去所沒有宣說過的這種內涵。第二個部分,二、非僅義無差別,不僅內容沒有任何的差別,於文句中字音輕重、交錯排列等修辭學,吾亦不善巧故。不僅內涵是相同的,我的文字也沒有比過去佛所宣說的「經」,以及袓師們所造的「論」要來得優美。因為在《入行論》當中,文句當中字音的輕重,以及詩詞、散文混合交錯排列的這種修辭學,我也不是相當的了解,所以提到了「吾亦不善巧故。」所以文字也沒有過去的經論來得優美,義涵也沒有過去的經論來得深廣。所以寂天論師在這個地方是以很謙虛的方式提到了,他所造的《入行論》並沒有這樣的特色,所以他並不是以利他的角度來造這部論,所以在科判當中有提到「自謙不以利他為主」。

提到這個部分,我們可以從兩種的角度來作思維:第一個角度,造論者本身在造論前,他是以非常謙卑的態度來造這部論。第二個角度,現今絕大部分的人懂得不多,但是內心的「我慢」都相當熾盛,並且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所求的都是今生的安樂;並且希望透由修學佛法,讓自己能夠成為一位智者;在修學的過程中,不斷的跟同行之間相互競爭。這時寂天論師提到:「我造這部論並沒有以上所宣說的這兩種特色,我也沒有什麼樣的功德」。間接的他要告訴我們的是:「今天如果你想要修學《入行論》,你有以上所提到的這些錯誤的動機、錯誤的想法的話,其實《入行論》對你並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所以字面上是以非常謙卑的態度,提到他造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利益他人,間接的闡釋到聽法者本身,如果在聽法的時候內心的動機是有過失的,其實以這樣的方式來聽聞這部論是沒有幫助的。

丁二、歡喜造論之原因(7“)

偈頌:是故未敢言利他,為修自心我撰此。

      為修眾善由造論,吾信亦得暫增長;

這個偈頌當中的第一句話「是故未敢言利他」,在正文當中並沒有對這一句話多作解釋。而這當中的「是故」是提到之前的兩種原因,也就是我所造的這部論當中,不管是義涵也好,或是文字也好,相較於過去的經論,義涵並沒有比較深廣,文字也沒有比較優美,所以以這樣的角度寂天論師他提到「未敢言利他」,所以我並不敢說我所造的這部論能夠利益到廣泛的眾生。

正文當中,我寂天撰此論有其目的這裡提到的是「我撰此」,「我」──寂天論師本身,造這部論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修自心,是為了讓我自己的心能夠不斷的串習大乘法,所以我造這部論。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習自己的內心?令昔已知能不退失並增長故。讓自己過去已經了解的大乘法能夠不退失,並且不斷的增長,造這部論最主要的目的是這一點。言近詞「此」者,第二句話當中有提到「為修自心我撰此」,「此」這個字是「近詞」,「彼」是「遠詞」,所以提到「此」這個字,有人或許會有一個疑惑,他會認為說到目前為止,並還沒有看到你所造的《入行論》,你怎麼會用「此」這個字呢?難道你的《入行論》已經完成了嗎?所以對這個字做了以下的解釋,意謂論師心中論已圓滿,或撰此文然未圓滿。

「此」,這個字可以從兩個角度來作解釋,第一個,雖然字面上《入行論》在此同時並還未完成,但是造論者本身──也就是寂天論師,他對於《入行論》的內涵已經完全的通達、了解,所以在他的內心中已經有了《入行論》的整個內涵,所以提到了「意謂論師心中論已圓滿」,這是第一種方式來解釋「此」這個字。第二種方式「或撰此文然未圓滿」,或者是寂天論師現在正開始要造《入行論》,但是這部論他字面上的意思還沒有圓滿,所以從這兩種角度來解釋「此」的這個字。

接下來又有人提到,問云:「若為自利而撰,己未明瞭,不應造論;若已明瞭,理應修彼,何須造論?」如果你造《入行論》的目的是為了自利,也就是如同你所說的,是為了要修習自心而造這部論的話,「己未明瞭,不應造論」,如果你不了解這部論的內涵,就不應該造這本論;「若已明瞭,理應修彼,何須造論?」如果你已經完全的了解《入行論》當中的涵意,應該要馬上的去修學當中的內涵,何必花時間來造這部論呢?既然你造這部論的目的,是為了「自利」而不是「利他」的話,這時你應該要馬上的去修學這部論當中的內涵才是啊!

這時寂天論師他又回答說,答曰:無過,為修往昔所造眾善,令無間斷,由造此論亦能令心向上增長。這個地方有提到「為修眾善」,我造這部論,是為了要讓我的心能夠不斷的串習大乘法,而提到了「為修往昔所造眾善,令無間斷」,希望往昔(過去)所造有關大乘法的這些眾善,它的續流能夠永不間斷,而這一點「由造此論亦能令心向上增長。」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透由造《入行論》的這部論,也能夠讓我的心不斷的往上增長,能夠讓我可以不忘失過去所修學的大乘法,並且讓內心當中跟大乘法相關的功德能夠不斷的增長。

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修」這個字,平常我們提到了「修」,或者是要「修行」,絕大部分的人內心中會想到「止修」,也就是讓我們的心想辦法專注。但實際上「修」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止修」,二是「觀修」。「為修自心我撰此」的這句話,很清楚的可以看得出來,「修」當中是包含觀修的。所謂的「止修」,是希望透由修行的力量,讓我們的心不要散於其他不相關的法類,或者不相關的事情上,而讓心專注在當下的所緣境,這是止修。「觀修」,是讓我們的心不斷的思維、不斷的串習,當下所想要修學的法類。所以以整個道次第的內涵來說,「奢摩他」是包含在止修當中,而奢摩他以外的法類,不管是念死無常、修慈悲心等等的內涵,它是包含在觀修當中。

對於這一點,大師也特別的強調,「修」可以分為止修、觀修,而這是過去蓮花戒論師所提到的,並且寂天論師在《入行論》一開始也有提到這一點。是如何的講到這一點的呢?就是引了這一句話「為修自心我撰此」,他提到了「修」,而且修的方式並不是止修,而是希望透由造《入行論》的這部論,讓心不斷的串習大乘法、思維大乘法,而讓善業的功德能夠不間斷,並且往上增長。所以這句話可以看得出來,「修」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接下來,是故由造諸義,吾信、慧、悲等力於自相續初亦得增長;所以透由造這部論的內涵,我的信心、我的智慧、我內心當中悲心等等的力量,在我的心續上「初亦」,「初」是指一開始這句話有引申的義涵,「初亦得暫增長」,也就是在一開始能夠讓心續當中的功德能夠不斷增長。所以透由這一點而提到了:如果能夠不斷的思維三寶的功德,會讓我們內心當中的「信心」不斷增長;如果能夠不斷去思維眾生所遭遇到的痛苦,能夠讓內心當中的「悲心」不斷增長。相同的,智慧也是如此。所以提到「修」,雖然包含了「止修」以及「觀修」,但是在兩種的修行當中,「觀修」才是最主要的。透由「觀修」能夠讓我們內心當中種種功德的力量不斷的提升、不斷的增長,所以這個地方,相同的寂天論師也提到了這樣的觀念。

而後其餘同善緣者,見此論時亦能明瞭。在之前有提到「初亦得暫增長」,在一開始我的內心當中,信、慧、悲等等的功德能夠得到增長。在這之後,「而後其餘同善緣者」,這當中的「其餘同善緣者」,指的是如果聽法者本身的動機,並不是為了要追求今生的安樂,而是真正想要修學佛法的話,對於這些人來說我所造的這部論,對他們是有幫助的,所以提到「而後其餘同善緣者,見此論時亦能明瞭」。所以這個部分提到了,聽法者他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也就是學法的動機必須要能夠相當的清淨,沒有雜染。「暫」詞,在偈頌裡面有特別的提到「暫」這個字,「暫」詞,或者在這個地方最主要強調的是「一開始」。「暫」這個意思,其力乃引饒益他者。這個字它所呈現出來的力道,最主要引攝出的是,一開始希望透由造論,讓我內心當中的功德能夠增長,並且透由這個字,間接的引攝出這部論它也是能夠饒益其他有緣的眾生,但是這些被饒益的眾生本身,他在學習聽法的當下,必須要具備以上我們所說的條件:並不是為了今生的利益,也不是要追求聲名利養,而是如實的想要修學大乘法的人,這部論對他們來說才是有幫助的。

丁三、顯示此亦能利同善緣者

偈頌:與我同具善緣者,若見此論亦獲益。

這兩句話最主要說明的是,如果聽聞《入行論》的聽法者,在聽法的過程中,他具足了聽法者本身所必須要具足的德相,也就是他是一位具器的弟子的話,這時《入行論》對他是能夠產生幫助的。所以從這樣的角度來解釋,造這部論也能夠利益到其他的有情,因此在偈頌裡提到,「與我同具善緣者,若見此論亦獲益」。

正文當中,此亦定能利他,我所造的這部《入行論》,也一定能夠利益到其他的有情,為什麼這麼說?與我同具善緣之大乘,這當中與寂天論師同樣具足善緣的人,他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這在之前我們有簡單的說到,必須要打從內心想要修學大乘法,修學大乘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介紹大乘法給其他的有情,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透由修學大乘法,如實的去實踐大乘法的內涵,這才是修學大乘法的行者必須要具備的清淨動機;更進一步的,如果自己有了修行再去談到「利他」,這也是比較恰當的。所以提到「與我同具善緣之大乘者,若見所造此論諸義,亦將如我而獲益故。所以具備這樣條件的人,在看到我所造的這部《入行論》之後,我相信他們也能夠像我一樣獲得利益。所以我所造的這部《入行論》,也一定能夠利益到具有這樣動機的人──也就是想要修學大乘法的這些人。

《大疏》中解,在一部《入行論》的註解當中有提到「若」這個字,「若」為「如果」,把它解釋成是「如果」,並且更進一步的解釋,謂已成立此為自利;若他見之,亦能獲益。他是如何的來解釋偈頌當中的這兩句話呢?站在寂天論師的角度而提到說:我造這部論對我自己會產生幫助,這不需要別人說,我自己的內心就知道的,「若他見之,亦能獲益」,相同的,這部論是否能夠產生利他的功效,這時如果聽法者他自己本身的動機是清淨的,他以清淨的動機來閱讀這部論的話,我相信這部論也能夠對他產生功效,這一點你去問他們就知道了。也就是具有清淨動機的這些學法者,在學了《入行論》之後,他的內心會被《入行論》的義涵所感動,這一點也是學法者本身能夠了解的。為什麼?因為不管是寂天論師,或者是想要修學《入行論》的人,他們都具備了想要實踐、想要修學大乘法的這個特色,所以提到「謂已成立此為自利」,這是從論師的角度來解釋;「若他見之,亦能獲益」,這是從學法者的角度來解釋。

其義同前,但不管怎麼解釋,解釋的方式雖然不同,但是內涵是相同的,此乃為利他故而說造論目的,這兩句話最主要要說明的是,為了利益他人而提到了造論的目的,也就是「利他」也是造論目的當中的一部分,造這部論它不完全只是「自利」,它也包含了「利他」;前示目的及相屬義,應知亦是顯示令他趣入此論之要件也。在之前有提到所詮、目的、主要目的以及相屬的內涵,這個部分雖然在根本頌的原文裡並沒有呈現出來,但是我們也必須要了解,間接闡釋的「目的」以及「相屬」的這個部分,最主要要提到這個部分是「顯示令他趣入此論之要件也」,是聽聞者在趣入《入行論》當中,不可欠缺的一個必要條件;沒有這一點的話,聽法者可能是沒有辦法趣入《入行論》的,所以提到「應知亦是顯示令他趣入此論之要件也。」

乙二、正釋道之次第(分二)

丙一、於閒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丙一、於閒暇身勸取心要(8“)

在這個地方我們先介紹,「於閒暇身勸取心要」以及「如何攝取心要之理」,這兩個科判所要介紹的內涵。我們都知道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是閒暇的人身,在獲得閒暇的人身之後,必須要想辦法成辦有意義的事情,也就是文中所謂的「取心要」。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取心要?必須要藉由修學正法。修學正法的目的為何?「修學正法的目的」不是為了今生的安樂,而是以來生作為最主要的出發點,希望我們的來生能夠比今生更增上、更圓滿。如果我們在獲得人身之後,所追求的只是這一生未死前的安樂,內心所想、當下所做,都是為了要成辦今生未死之前的安樂的話,說實在的,這一點不要說是我們佛弟子,就連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甚至對於宗教會生起邪見的人,甚至一般普通的畜生,他們也都能夠成辦今生的安樂。所以我們今天既然有機會獲得暇滿的人身,能夠修學正法,這時我們的目標就不應該以此為滿足。所以在昨天一開始我們也有提到,獲得暇滿身之後,所要取的心要,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上」佛果,「中」解脫,以及「下」人天的安樂,這是我們當下所必須要去追求的目標,所以第一點提到了「於閒暇身勸取心要」。

這當中有提到「勸」這個字,「勸」是不是一定要他人來勸你「要取心要」,並不是!如果修學者本身,他打從內心底就知道,現今所獲得的人生是暇滿的人身,並且他能夠藉由此暇滿的人身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如此,他所獲得的人身是相當難得、相當可貴的話,不用其他人來勸請,他打從內心底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們要藉由此人身好好的來成辦有意義的事情。雖然我們周邊有善知識,會為我們宣說佛法的內涵,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行善、如何去斷惡,但是如果我們內心當中對於所獲得的人身,沒有辦法生起「它是非常難得,而且它是非常珍貴」的這種想法,縱使有再多人勸你要學習佛法,勸你要修行,但是你也不會想要這麼去做。

所以這當中「於閒暇身勸取心要」,最主要是希望修行者本身,透由思維暇滿、義大、難得的這個道理,打從內心裡自己告訴自己,我應該要藉由這樣的人身好好成辦有意義的事情。更進一步的「如何攝取心要之理」,既然你有心想要藉由人身來成辦有意義的事,這時就必須更進一步的去修學「如何成辦有意義的這些事情」的方法,所以提到「如何攝取心要之理」。這兩句話短短的幾個字,它所包含的內涵是相當深廣的,所以對於這個字本身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去思維。

而這個部分,我們先看到第一點「於閒暇身勸取心要」。

偈頌,此暇滿身極難得,

正文,得此暇滿身時,定須修學正法,在獲得此暇滿人身的同時,我們一定要藉由這樣的機會,好好的修學正法,它的原因是什麼?因具十八法之此暇滿身極難得,因為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是具備了八種的閒暇以及十種圓滿,這十八法的暇滿人身,這樣的人身非常難得。之所以難得的原因,修其因者極稀少故,因為能夠成辦十八法的暇滿人身的因,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既然因是難以成辦的,果就不容易獲得,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好機會。

更進一步的提到,因僅獲得人身,亦須守護一戒,不要說是暇滿的人身,只要獲得人身,不管人身它是不具備五根,或者是五根不足,甚至在獲得人身之後,他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對於宗教生起邪見,只要他所獲得的身是人身,「亦須守護一戒」,他都必須要守護一戒。但對於這句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第一種,以比較「狹隘」的方式來解釋的話,這當中的「一戒」,指的是「一種戒律」,它的範圍是比較大的,也就是他必須要持守的戒是比較多的。怎麼解釋呢?比方說沒有受戒的人,如果他想要獲得人身,他必須要持守斷十惡的律儀。如果有受戒的人,以居士來說,如果你所受的戒是圓滿居士戒,這時你必須要對於你所受的戒負責,也就是你必須要持守這些戒條。而居士當中又分為圓滿居士、梵行居士等等,諸多不同的居士種類,這時你必須要對於你所受的戒,如實的去行持,如實的去守護。所以他必須要持守的戒比較多的,所以這當中以這樣的角度來作介紹,這是比較狹隘的方式,所以提到了「因僅獲得人身,亦須守護一戒」,這是一種的戒律,一種當中包含的戒是比較多的。

第二種,比較廣義的方式來作解釋的話,「亦須守護一戒」,是指你想要獲得人身,你至少必須要守護一條戒,這怎麼作解釋呢?以現今這個社會上、這個地球上,我們可以看得到有很多的人,他的五根是不全的,或者是他對於佛法是沒有信心的。但是不管他獲得什麼樣的人身,他都必須要守護一條戒,這當中的「一條」,比方說他至少要斷殺,或者是斷盜,或者是斷淫,也就是他必須要斷除一種的惡行,守護一條戒律。為什麼可以這樣來推論?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人,他雖然對於宗教沒有信仰,但是他具有智慧,透由他的智慧還是能夠利益周邊許多的人。並且從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我們會發現這些人他不偷、不殺,這些不偷、不殺的行為本身,都是持戒的一種果報。所以我個人本身對於這一句話,也有一些疑惑,但是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解釋,也就是他必須要守護一條戒,為什麼要守護一條戒?因為我們從現今這些人的所作所為當中可以發現,雖然這些人對於宗教是沒有信仰,但是他的行為本身是如法如理的,而這一點也是過去持戒所感得的一種果報。

為什麼我們可以這樣來作推論?因為在佛經裡面有提到,有一些人他並沒有辦法圓滿的持守戒律,他選擇性的持守某一條戒,並且他在選擇的過程中,可能他守戒有分時間。比方說有一些人他斷淫──也就是要斷除不淨行,這時候他會分白天跟晚上,我白天斷除不淨行,但是我的晚上不一定要這麼作。這時這樣的果報,它可能會感生近邊地獄,而感生近邊地獄之後,這些人他在白天是能夠獲得安樂的,因為他過去在白天斷除了不淨行,而感得了這樣的果報,但是他在晚上他必須要受苦,因為他的晚上並沒有如實的去做,也就是他造惡而感得了這種的果報。相同的,有一些屠夫他殺生,他在一開始就發誓,我在白天殺生,但是我晚上不殺生,這時候殺生所感得的果報,會讓他投生近邊地獄,但是由於他白天殺、晚上不殺,而感得白天受苦、晚上得樂的這樣的一種果報。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推論,你只要守一條戒,你大概就可以得到人身,並且這樣的果報它是可以呈現出來的。

但這個部分我們最主要探討的問題是提到了「邪見」,有一些人他得到了人身,但是他在眾多的宗教當中,他對於佛教生起了邪見。在許多的經論裡面都會提到,生起邪見的人,在生起邪見的這一剎那,他會斷除過去所造的善根,也就是他的善根會在一瞬間之內就退失。所以有「邪見」,但是他的行為有些可能是如法的,這樣的情況下,他能不能夠再次獲得人身,這是有待考慮的一件事,所以對於這一點,它是有諍議的空間。但不管怎麼說,業果的道理相當的細微,並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就能夠講得清楚的,所以這句話「亦須守護一戒」,可以從兩種不同的方式來作解釋。

而獲殊勝暇滿,更須以淨戒為根基,如果我們所獲得的人身,他不是普通的人身,而是具足了八閒暇以及十圓滿的暇滿人身的話,除了守一種戒,或者是守一條戒之外,在持守的當下,他必須以持守清淨的戒律作為基礎,光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就是非常的困難。有很多的人,他的心裡面或許會覺得:守戒這件事情是法師們的工作,對在家人而言,是不需要守戒的,因為我沒有受戒,沒有受戒就不需要守戒,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罪」當中會分為性罪跟遮罪,所謂的「性罪」是指不管你有沒有受戒,如果你犯了這種惡行,它都會產生罪過的話,這樣的行為我們稱為性罪。不要說是人,就連畜生偷東西都會犯下性罪。如果想要斷除性罪就必須要守戒,守戒是不分你有沒有受戒的,所以這一點「更須以淨戒為根基」,必須要以守護清淨的戒律作為基礎。

在此之上布施等為助伴,這當中的布施,你不見得必須要具備布施波羅蜜多,也就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等等的內涵,但是你至少要具備有布施的修持,「布施度」跟「布施的修持」是不一樣的。所以你縱使沒有辦法具備布施度,但是你必須要具備有相順布施度的這種修持,所以提到了「布施等為助伴」。以持戒作為根基,以布施的修行等為助伴,最後無垢淨願作為結合,我們內心當中的發願,不能夠以今生作為目標,最少你要以來生的安樂為主,所以這三點是所有道次當中都提到,如果你想要獲得暇滿身所必須要具備的三種條件。

這三種條件,我們仔細的思維我們自己本身,先不要去討論別人,先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有具備這三種的條件?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具備這三種的條件,外面有再多的人獲得暇滿人身,對我們都是沒有幫助的。所以從這樣的因我們就可以推論,想要再一次的獲得暇滿人身,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暇滿人身是非常難得的,為什麼難得?因為成辦暇滿人身的因非常難得,所以由因而感得的果,相對於其他的果而言,也是非常難得的。所以提到,然修彼等極難得故。要想要成辦這三種因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

接下來,思維暇滿義大者,偈頌當中:既得能成士夫利,若於此身利未辦,後豈復得此圓滿?在之前我們提到「暇滿難得」的這一點,更進一步我們必須要去思維,透由暇滿的人身,他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這是提到了「暇滿義大」的部分。如果你能夠仔細的思維,「暇滿難得」以及「暇滿義大」的內涵,縱使外在沒有其他人告誡你、強迫你修學佛法,你打從內心你也會覺得修學佛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為什麼重要?因為你想要離苦得樂,你想要離苦得樂,就必須要想辦法去成辦離苦得樂的因,所以會打從內心底告訴自己:「我應該要去成辦離苦得樂的因」。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