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21:21:08
學習次第 : 進階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手錄:鶴 林

(三十一)2012年4月11日 (下午)大悲精舍

丑三、正明遮止彼之方便(分二)

寅一、不應心生不悅

寅二、原因

寅一、不應心生不悅(168“)

正文,若爾,如何斷除不悅?

偈頌:任我遇何事,不擾歡喜心;不喜難辦事,反失諸善行。

正文,應先思維忍受痛苦所生利益,思已任我遇何事,當善思維而念:「亂我歡喜心。」平時我們應該不斷的思維,能夠忍受痛苦所產生的利益,在思維之後,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不管是他人傷害我,或是傷害我的親人,或者是利益我的敵人,在當下我們必須要思維「不應擾亂我歡喜心」,不要因為外在的對境,而擾亂了我內心中的歡喜,歡喜乃不悅之對治,如果我們的心中能夠充滿歡喜,這時就不會生起不悅的感受,故有任何不欲之事,於彼縱,亦己所欲,當我們在遇到不想要遭遇的事情時,對於這樣的對境,縱使我們的內心感到不歡喜,「亦難成辦己所欲事」,但是當下也很難改變事實,更進一步的,也沒有辦法成辦我們想要成辦的種種利益,反失能予所欲妙果之諸善行,並生一切痛苦。如果因為外境而擾亂我們心中的歡喜,更進一步的生起不悅或是瞋恨,反而會失去能夠給予我們善妙果位的諸多善行,並且讓我們的今生以及來生產生種種的痛苦。

寅二、原因

第二個科判,「原因」。在之前提到「不應心生不悅」,而第二部分提到了「不應心生不悅的原因」。

偈頌:若事尚可改,何故生不喜?若已無可改,不喜有何益?

正文,於令己心不悅之境,倘事尚可改善,於彼何故生不喜?對於讓自己會感到不悅的對境,如果這樣的對境是我們有能力、有辦法去改善的話,「於彼何故心生不喜」?既然能夠改善,我們就試著去改變它不就好了嗎?為什麼要對於這樣的境,內心當中感到不歡喜呢?當下改善,便無不悅,如果我們能夠試著去改善這個境,內心當中就不會生起過多的不悅;然彼事已無可改,於彼不喜有何益?相反的,如果境界本身沒有辦法改變,這時我們對於境,內心當中縱使不歡喜,又能夠做什麼?這只不過會讓我們自己苦上加苦罷了!在遇到境的時候,內心已感到痛苦,而更進一步的,因為心生不悅,生起瞋恨,又讓自己內心感到另外一種的痛苦,這是自己造成的。所以當我們遇到了逆境,我們可以仔細的思維:這樣的境是否是我能夠去改變的?如果可以改變,我們就試著改變,不需要讓我們的心產生不悅;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話,內心當中縱使生起不悅、不滿,對於境界沒有任何的幫助。如縱不喜虛空無礙,比方說,縱使我們不歡喜虛空的本質是無礙的,亦無所濟。

提到了「虛空」,虛空的內涵是遮止有質礙的一分,也就是虛空它是沒有任何的阻礙,它是有一個空間存在的,這是它的本質,如果你不喜歡這一點,也沒有任何的幫助,因為不會因為你不喜歡它,它就改變;相同的道理,火的本質是熱的,所以當你用手去接觸到火之後,你會感到疼痛,但是對於火的本質是熱的這一點,你內心當中縱使不歡喜也沒有幫助。如果你不想要有這樣的疼痛感,你就不應該伸手去碰火,而不是在碰火之後,對於它為什麼是熱的,內心當中感到不滿;相同的道理,輪迴的本質也是如此,輪迴的本質本身就是痛苦的,只要我們投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彼此互相傷害,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所以當別人傷害你,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其實你仔細的想想,你就知道這是誰造成的,輪迴的本質不過就是如此罷了!所以不管是我們生病也好,或者是他人在傷害我們也好,其實你仔細的想一想,唯有透由修學忍辱才能夠解決問題,在內心中對境生起瞋恨,其實並沒有辦法改變任何的事情。

丑四、詳觀生瞋之因而勤斷除(分三)

寅一、總示能生瞋境差別

寅二、於造不欲事者止瞋

寅三、於障所欲事者止瞋

寅一、總示能生瞋境差別(169“)

偈頌:不欲吾或友,歷苦遭輕蔑、惡言受譏諷;於敵則相反。

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世間八法。世間八法裡頭,有四法是我們想要追求的,有四法是我們不想要遭遇的。在龍樹菩薩所造的《親友書》當中,有仔細的解釋「世間八法」的內涵。

提到了《親友書》這本論,龍樹菩薩當初在宣說《親友書》時,最主要的對象是當時的國王。當時的國王是龍樹菩薩的弟子,他們兩個人的因緣非常的深厚,甚至說他們兩個人幾乎投生的時間點都很接近,而示寂的時間點也似乎是雷同的。在《親友書》當中,龍樹菩薩他提到了世間八法。世間八法分別是:利、衰,樂、苦,稱、譏,譽、毀。龍樹菩薩對當時的國王說:因為你身為一位國王,你必須要處理國家的大事,所以你可能沒有這麼多的時間精進的修學佛法,但至少你的所作所為必須要能如法;如果想要如法,你的所作所為就必須要能遠離世間八法。

在世間八法當中,一開始提到了「利、衰」,所謂的「利」,是指我們獲得了想要獲得的利養。這時,龍樹菩薩就對當時的國王說:縱使你得到你想要得到的利養,也不應該過度的歡喜;「衰」,當我們想要追求的利養,沒有辦法獲得時,這樣的狀態就稱為「衰」,這時龍樹菩薩緊接著說,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境,你也不用感到不歡喜,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相同的道理,苦、樂,稱、譽,譏、毀都是如此。實際上我們仔細的思維,確實也是這樣,當別人在讚美我們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感到沾沾自喜,會覺得自己真的好像變成不太一樣的感覺;但是當別人在讚美我們的時候,難道我們的地位,就會因為別人的讚美而升高嗎?並不會!我們的功德會因為別人的讚美而增多嗎?也不會!相同的,當別人在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地位會因此降低嗎?我們的功德會因此減少嗎?也不會!所以當別人在讚美我們,或是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太執著外在別人的所作所為。

現今這個世間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紛紛擾擾,這是因為我們在處理事情時,都會摻雜著世間八法。以國家跟國家彼此之間的關係來說,為什麼一國會想要去攻打另外一國?這不外乎就是想要獲得勝利的果實;在獲得勝利的當下,他能夠接受到其他國家的讚美,甚至讓他的人民感到相當的自豪,其實這都是不需要的。除了世間,反觀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不管是上師,或者是出家的法師,或者是一般的佛弟子,我們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而當沒有辦法獲得他人的讚美,反而得到他人的批評時,我們的內心都會感到失望,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現象,其實就表示我們當下學法並沒有學到重點。

「學法」是必須要遠離世間八法的,這一點以道次的角度來說,不管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法類,甚至說密法都有特別的提到,一位學習佛法的人,必須要試著遠離世間八法的誘惑。如果我們能夠遠離世間八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祥和,我們所居住的社會、我們所居住的家庭,也會變得更寧靜;但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由於我們人心非常的貪婪,過度的追求自己想要獲得的安樂,而沒有辦法忍受一絲絲的痛苦時,其實很多的問題都是從中而來的。現今這個地球上為什麼會遇上經濟的危機,難道代表我們的地球不斷的在退步嗎?並不是!外在的物質是不斷的在進步,但之所以會遇到經濟的危機,最主要是因為人心過度的貪婪所造成的。由於我們不懂得滿足,沒有辦法忍受一絲絲的痛苦,所以當我們遇到逆境時,現在很多的人直接的想法就是「那我乾脆自殺算了」,這都表示我們的抗壓性並不夠強。

而解釋偈頌當中的這段文句,在正文當中提到,不欲吾或吾諸親輕蔑不得所求、面聞惡言他暗地譏諷四事,並欲與此相反四事,首先提到「不欲吾或吾諸親友」,在早上的那堂課,我們有提到「我所」,也就是「我的」。而在這個部分,正文直接提到了「我」以及「我的親友」,我們不想要遭遇的是什麼對境?我們不想要經歷痛苦,也不希望我的親友們遭遇痛苦的折磨;「遭受輕蔑不得所求」,我們也不想要遭到他人的鄙視,而沒有辦法獲得想要追求的利養;「面聞惡言」,我們也不想要當面聽到,別人用非常惡劣的言詞來辱罵批評我們;「受他暗地譏諷」,我們也不想要他人在私底下(也就是我們聽不到的時候),在我們的背後,用各種的方式來譏諷我們,這是我們不想要遇到的四件事情。「並欲與此相反四事」,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想要的是快樂,我們想要的是利養,我們想要聽到其他的人直接讚美我們,我們希望我們的美名能夠遠播十方;然,所欲、不欲與前述相反。這是我們想要的四件事,以及不想要的四件事;但是對我們的敵人來說,我們希望他獲得什麼?我們希望他能夠遭受「痛苦等」,我們不想要面對的四件事情,所以提到「所欲、不欲則與前述相反。」我們想要的四件事,用在我們敵人的身上,我們希望他永遠不要獲得;我們不想要遭遇到的困境,我們希望我們的敵人永遠都面對這些問題。

總之,此即世間八法。在這個地方最主要強調的就是世間八法,世間八法它會產生許多的問題。以學佛的人而言,如果我們學佛的過程中,我們的心念摻雜著世間八法的話,當下雖然是在學法,但是我們的行為已經染污了法,這時縱使我們花再多的時間學法,它也是非法的;以世間來說,它會造成種種的動亂,所以世間八法是我們必須要避免的。

寅二、於造不欲事者止瞋(分三)

卯一、於害我者止瞋(分二)

辰一、應忍令生苦者(分三)

巳一、修習安受苦忍(分五)

午一、思維有漏不出苦性

午二、思維修苦所生利益

午三、思維久習不難親近

午四、勤斷煩惱所生利益

午五、廣說修苦所生利益

巳二、修習思擇法忍

巳三、修習耐怨害忍

辰二、應忍遭輕蔑等

卯二、於害我親友者止瞋

卯三、於善待我敵者止瞋

午一、思維有漏不出苦性(170“)

接下來我們看到下一個科判,二、「於造不欲事者止瞋」分三:一、於害我者止瞋,二、於害我親友者止瞋,三、於善待我敵者止瞋。所以從科判當中可以看得相當清楚,我們之所以會生起瞋念,是因為對方傷害我,或是我的親友,或者是善待我的敵人,所以才會生起瞋念。所以對於這三個部分,藉由思維依次的遮止內心中的瞋恨。首先第一個部分,「於害我者止瞋」分二:一、應忍令生苦者,二、應忍遭輕蔑等。首先第一個科判當中分三:一、修習安受苦忍,二、修習思擇法忍,三、修習耐怨害忍。第一個科判「修習安受苦忍」,我們要如何才能夠忍受,我們當下所遭遇到的痛苦,這當中的道理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思維有漏不出苦性」,有漏的輪迴它的本質,本身就是痛苦的本質,這一點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就如同之前我們所提到的,火它的本質就是熱的,所以投生在這個輪迴中,會生病、會死亡、會遇到敵人,必須與親友分離,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過去有很多的上師,在講法的時候都會提到,只要在輪迴當中流轉,會遭遇生、老、病、死各種的痛苦,這很正常,你本來就是會生病、會死亡,所以在你的人生中,你生病了,甚至到最後你必須要面對死亡,這都是應該要發生的事情。所以如果你真的不想要面對生老病死的苦,你就必須要斷除輪迴,除此之外,是沒有辦法改變輪迴的本質,所以第一個部分提到,「思維有漏不出苦性」。第二個部分「思維修苦所生利益」,在面對苦的當下,如果我們能夠安忍,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利益。第三個部分「思維久習不難親近」,透由前面的兩個科判,有些人他會覺得雖然在面對苦的當下,修學安忍能夠產生諸多的利益,但是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一件事。所以在第三個科判當中,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的去串習,從小苦開始串習安忍,到最後縱使遇到了極大的痛苦,我們也能夠生起忍辱的一顆心,所以提到「思維久習不難親近」。第四個科判,「勤斷煩惱所生利益」,現今我們的現狀之所以會如此的淒慘,是因為過去以及今生,我們心中有各種的煩惱,在貪、瞋、癡的力量之下,所以會讓我們帶來各種的痛苦,所以如果想要避免這些痛苦,我們就必須要斷除心中的煩惱。第五、「廣說修苦所生利益」。

午一、思維有漏不出苦性

偈頌:樂因唯少許,苦因極繁多。

正文,輪迴少許樂因,輪迴是如何形成的,形成輪迴的因,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所造的業以及我們心中的煩惱。在業以及煩惱的聚合之下而形成了輪迴,所以在輪迴當中,能夠讓我們獲得快樂的因非常的稀少,縱使我們在過去有造善業,但是我們所造的善業也是有漏的善業,它並不是究竟的善業,而且我們所造善業的力量非常微弱,然痛苦因極繁多故,但是我們所造作的惡業──也就是苦因非常的多,而且力量都相當的熾盛,輪迴自性不出於此,而這就是輪迴它真正的本性,故雖受苦亦應忍受。所以不管你歡喜與否,輪迴它的狀態就是如此,這一點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午二、思維修苦所生利益

偈頌: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退苦行信眾、伽那為無義,

尚忍燒割苦;吾求脫何怯?

在這個科判裡,最主要是要我們認識痛苦。在我們受苦的同時,如果我們能夠認識苦,懂得如何去面對痛苦,其實痛苦對於我們是有幫助的。有什麼樣的幫助?「無苦無出離」,如果沒有痛苦,我們就不會想要出離,就不會想要對於解脫生起希求。現今雖然我們遭遇種種的痛苦,但為什麼我們的心中沒有辦法生起出離心,這是因為我們對於輪迴中的安樂,生起強烈的執著所造成的。所以這時我們就必須要思維,輪迴當中的樂它的本質,也是痛苦的本質,「故心應堅忍」。

對於這兩句話,正文,應思輪迴為苦自性,因思維輪迴痛,則無出離輪迴之心,是故心穩、安痛苦。我們必須思維輪迴的本質是痛苦的自性,因為我們沒有思維輪迴的痛苦,所以在內心中沒有辦法生起想要跳脫輪迴的出離心,所以「心」你應該要堅穩,並且安忍痛苦。而對於第二個偈頌「退苦行信眾」,這當中的「退苦行」這三個字,是指鄔摩天女鄔摩天女自在天退苦行彼諸為取悅彼,遂於仲秋九日等時,斷食一或三日,後作燒割身軀等事;鄔摩天女自在天王退捨了想要修苦行的念頭,所以「退苦行」這三個字是形容鄔摩天女,她只不過是一位世間的天神,但是信奉她的人為了取悅她,「遂於仲秋九日等時」,在秋天的三個月當中,第二個月的九號,「斷食一或三日」,有些人斷食一天、有些人斷食三天,「後作燒割身軀等事」,為了取悅世間的天人,他們能夠忍受火燒、刀割等種種苦難的事情,這是第一個譬喻。

第二個譬喻,又於南方伽那札巴等處之人,這是印度南方的一個省,這個省當中的人,

相互競爭,截斷身等,為了相互競爭,用武器互相攻擊傷害對方,無義小事受其,之前的兩個譬喻,其實他們所作的事情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在做的過程中,這些人都還能夠忍受當下所面對的痛苦,況大利,那何況是我為了要求得圓滿的佛果,我所為的並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一切的有情。為一切有情做什麼事情?令諸有情解眾苦而受苦痛,故畏?我的目標是如此的廣大,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前,縱使遭遇了其他的痛苦,為什麼我要對這樣的苦,內心當中感到恐懼、害怕呢?應當安忍。這時我們的內心應該要保持安忍,甚至在面對苦的當下心生歡喜。

午三、思維久習不難親近(分二)

未一、廣說(分四)

申一、久習則易親近

申二、以喻證成

申三、應忍之境

申四、串習能生忍力之喻

未二、攝義

申一、久習則易親近(171“)

偈頌:久習不成易,此事定無有;故漸習小害,大難亦能忍。

正文,串習忍辱,亦能忍苦,首先在這個地方前面的兩句話,提到「串習忍辱,亦能忍苦」,藏文當中的確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但是乍看之下,這句話的表達方式似乎是有點奇怪,「亦能忍苦」的這句話。所以今天早上有特別的再翻了一下《入行論》其他的解釋,並且有跟仁波切作了討論,然後應該在「忍苦」的這兩個字中間加上「受」跟「大」,「亦能忍受大苦」,這樣會比較通順,不然「亦」這個字就呈現不出它的內涵。如果我們能夠串習忍辱,不要說是小苦,就連大苦我們也能夠忍受,所以「串習忍辱,亦能忍受大苦。」

因一切心於執境時,皆以串習為本,為什麼透由串習,我們能夠忍受大苦?是因為我們的心在執著境的時候,是以串習的多寡來執著境的。比方說,小時候我們並不識字,但是由於我們努力的學習,從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我們日漸的累積種種的知識,並且不斷的串習這些內涵,所以久而久之,我們的內心對於所學的課業,由於不斷的串習就會越來越了解;相同的,學習佛法也是如此,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們什麼都不懂,但是不斷的去練習之後,我們能夠了解佛法在說什麼,並且在了解之後,也透由不斷的串習,能夠去實踐佛法、運用佛法,這就是心它的特徵。外在的物體,它沒有辦法呈現出這樣的功效,比方說水,水我們透由外在的瓦斯或者是火,將它煮熱之後,它的熱度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到了一定的熱度之後,它就會慢慢的蒸發,它並不會無限的提升它自己本身的熱度;但我們的心卻不是如此。我們的心它是不會有上限的,這種唯明唯知的本性,從一開始我們不了解空性,透由不斷的串習,到最後我們能現證空性,從剛開始我們什麼都不懂,到最後我們心中的智慧能成為佛的一切遍智。所以心它的本質,在不斷的串習之後,是能夠無限提升的,所以這個地方也提到,「因一切心於執境時」,皆以串習為本,故經久習不成易心法定無有。所以透由不斷的串習,到最後我們的心,在面對任何境界時,我們都會覺得當下的境,對我們而言並不困難。所以「此事定無有」,這當中的「事」,最主要指的是內心的本性。只要你透由不斷的串習,心它就有這樣的能力,能夠了解一切的對境。

應了知若能漸習安忍寒熱、他說粗語等諸小害,則亦能忍地獄火等大難。一開始,我們要修學忍辱,必須以小苦來練習,從一開始安忍寒冷、炎熱的痛苦,以及他人對我們說粗語等小小的危害,不斷的串習之後,「則亦能忍地獄火等大難」,到最後身為一位菩薩,他能夠捨頭目腦髓,並且布施自己的身體、鮮血給其他的人,這一切他都能夠安忍。不要說是菩薩,就連世間上有一些人,過去生不斷的串習布施以及安忍,他能夠捐出自己的器官給其他的人用。

《父子相見經》中廣說:「世尊,有三摩地名為樂行諸法,若能獲得彼三摩地,菩薩緣諸法時,唯獲樂受,不感苦受。」在《父子相見經》當中有提到,如果能夠獲得樂行諸法的三摩地,菩薩緣著一切法的當下,他內心中所現起的是只有樂受,而不會有任何的苦受。菩薩在面對我們一般人所沒有辦法忍受的寒冷、炎熱的痛苦,甚至地獄的痛苦時,由於他內心的心力非常的強大,所以縱使外境,對於他所造成的應該是讓他生起苦受,但由於他的心力非常強大,完全掩飾過外在的境所造成的痛苦,所以對他而言,他的內心還是覺得很快樂。甚至以菩薩而言,如果他是以「自利」為出發點的話,縱使讓他獲得轉輪聖王的果位,他也覺得這沒有什麼意思;但是他只要想到「利他」,縱使他必須要墮入惡趣,甚至地獄道當中受苦,他也心甘情願。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是因為他不斷的串習「利他」,所以為了要利益他人,縱使對方只是一個人,他都願意墮入地獄,而為眾生承擔一切的痛苦,這就是菩薩的心力。

不要說是菩薩的心力,就連小乘的行者,他也能夠做到這樣的境界。在過去,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公案,有一位比丘精通三藏,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因緣,他殺了他自己的父親,所以被寺院趕了出去。被寺院趕出去之後,由於他本身精通三藏,所以勤修懺悔;並且在懺悔之後,他有很多的弟子平常都在聽他講經說法,並且在聽聞這位比丘說法之後,他的弟子都證得了羅漢的果位。而之後這位比丘他示寂了,他的弟子都很想知道,他們的老師投生在什麼地方,所以都往天界去尋找他們的老師;但他們找到半天都沒有辦法找到。到最後有人發現,他們的老師現今投生在地獄當中的一個鐵屋裡。這個鐵屋非常的炎熱,但是他們發現他們的老師,雖然關在這間鐵屋裡面,但他不覺得自己已經投生到地獄裡了。在當時印度有一種房子,它就是四周圍都是鐵做成的,所以他們的老師雖然投生地獄當中,但是他以為他自己是在這個鐵屋裡,只不過外面的氣候比較炎熱罷了!所以他完全沒有感受他自己是投生在地獄中的。至「縱以有情地獄眾苦加害,唯起樂想。」

申二、以喻證成(172“)

正文,或曰:「串習小害,亦不能忍。」

偈頌:蛇噬虻蚊螫、飢渴等苦受、疥等無義苦,豈非見慣耶?

正文,凡為蛇噬虻蚊螫餓口渴等苦受、罹患皮炎病,此皆毫;不管是被蛇所咬到,或是被蚊蟲所螫,甚至說忍受飢餓、口渴等諸多的痛苦,或者是我們罹患了皮膚病等種種的疾病,「此皆毫無意義之苦」。這當中「毫無意義」是指,忍受這樣的苦,它並沒有辦法讓我們達到什麼目標,也沒有辦法讓我們能夠從中去行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的去串習,這樣的苦是我們能夠忍受的。比方說,當我們一開始到達一個新的環境,當地的天氣非常的炎熱,但是你只要慢慢的去習慣它,到最後你也會覺得這沒有什麼!或者是平時我們被蚊蟲所叮咬了,一開始都會覺得沒有辦法忍受,但久而久之,你也會慢慢習慣周邊的環境,若經串習,彼苦易忍,不習則難,豈非司空見慣?之前所提到的苦,如果藉由串習是能夠生起安忍的,「不習則難」,如果沒有試著去串習的話,這時對境當然是沒有辦法安忍,這一點是明顯易見,不足為奇的事情。現見此理,故應修忍。既然世間的小苦,透由不斷的串習,到最後都能夠心生安忍的話,我們為了修學佛法,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是非常殊勝的。當我們有這樣的念頭,在學法時遭遇了痛苦,如果也能夠不斷的去串習的話,到最後我們也能夠安忍一切的痛苦。

申三、應忍之境

偈頌:於寒暑風雨、病縛捶打等,我不應脆弱;如此苦反增。

正文,故於寒暑風雨中,或得疾、為繩繫、杖捶打等不應過於脆弱,我們首先要對於什麼樣的境來修學安忍?在正文當中提到,夏天的炎熱、冬天的寒冷、刮風、下雨、各種的疾病,或者是被他用繩索捆綁、被棍杖捶打等,「我皆不應過於脆弱」,在面對這些境界時,我們不應該顯得太過脆弱,而完全禁不起外在的考驗。若於小害尚且如此,則其長,一開始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安忍小苦,到最後任何的痛苦,我們都沒有辦法忍受。

現今有一些人就是如此,當天氣稍微一轉變,他就會覺得受不了,然後不斷的抱怨;相反的,如果一開始我們能夠安忍小苦,到最後任何的痛苦,我們都能夠忍受。所以提到「若於小害尚且如此」,如果對於外境,如此小的痛苦,我們都沒有辦法安忍,這時對我們而言,「則其苦難反更增長」,由於沒有辦法安忍的緣故,外在的境以及我們內在的心,兩者在配合之下,我們的痛苦會增長,因忍辱力漸轉弱故。因為我們內心能夠忍受,外境種種困境的能力是漸趨下降的緣故。

申四、串習能生忍力之喻(173“)

偈頌:有見己身血,反更加堅勇;然有見他血,驚慌昏迷者。

此由心堅定,或怯弱所致。

        正文,謂勇士遭他刺擊,見己身血更加定、猛;勇敢的戰士和他人打鬥時,看到自己的身體遭到敵人的攻擊,而受傷流血,反而會更加的堅定勇猛;然有懦夫僅見他血驚慌失措而昏迷者。但是有些懦夫膽小怯弱,只看到他人身上的血,就會感到驚慌失措而昏迷倒地。非外物力量大小,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別,並不是外物它的力量有大小的區別,這兩者它所看到的外境都是血,或其身有軟硬等別,也不是因為他們的身體一者比較堅硬、一者比較軟弱,也不是!全由心堅定或怯弱所致,這完全是「心」堅定與否所造成的。勇敢的戰士,他在看到血的時候,他不僅能夠安忍,而且會更勇敢的跟敵人打鬥;但是相反的,懦夫在看到鮮血時,這時他是沒有辦法忍受,而到最後會昏迷倒地。這兩者最主要的差距,是他們的心所造成的,一者他的心非常的堅定,而另外一者非常的怯弱。故應勤修安受苦忍。所以我們的心在面對逆境時,只要不斷的去串習,我們內心的力量就會慢慢的增強,到最後任何的困境,我們都有辦法安忍、有辦法突破。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