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5/07 09:36:16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下冊)(第十二講)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十二)2013年4月17日上午(大悲精舍)

 

彌勒菩薩曾經在《經莊嚴論》當中有提到:「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樂資具。」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我們在修學奢摩他的時候,必須要找到一個適合的地點,而這部分是修學奢摩他所需的六種資糧當中的第一種資糧。提到修學奢摩他所必須具備的六種資糧:第一點是提到「住適宜處」,第二「少欲」,第三「知足」,第四「離諸雜務」,第五「戒律清淨」,第六「斷除貪等分別」。

 

而在六者當中,這個偈頌最主要強調的內涵是第一點「住適宜處」。對於一位想要修學奢摩他的行者而言,必須安住在什麼樣的場所呢?在這當中有提到必須具備五種條件:第一「易得」,也就是在修學奢摩他的過程中,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心力,就能夠獲得衣食等食物。第二「善處」,所謂的「善處」是指觀修的地點、修行的場所,平時並沒有猛獸或者是怨敵等出沒。第三「善地」,不易引發疾病之地;除此之外,在過去賢劫的時候,可以透由人的力量去加持地,但有五濁惡世的現今,我們必須要藉由地的力量來加持我們;也就是我們修學的場所,如果過去是有世尊、或者是像宗大師等成就者降臨的話,這時可以透由地的力量來加持行者。第四「善友」,具有戒律、正見相同之友,與我們修行的同行伙伴,他必須要有持戒清淨以及正見相同的這兩個條件。第五「善相」,在白天沒有很多人出沒,而且在夜晚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的雜音。

 

最後在偈頌裡面有提到「瑜伽樂資具」,提到這一點,進一步它可以引申出另外一個意涵,修學奢摩他的行者,除了要具備以上的這些條件之外,最重的是在還未修行之前,必須要了解修學奢摩他的教授。要如何才能了解奢摩他的教授?必須依止一位具量的善知識;並且在善知識的座前,研閱無垢的經論、了解修學奢摩他的次第;而且在修之前,調整我們自己修學奢摩他的動機這也是很重要的,這些都是一位想要修學奢摩他的行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八品的第82個偈頌。

 

巳四、思過患已發起希求解脫之心

 

偈頌:82、諸欲必壞滅,令墮地獄等;為非大義事,恆受大艱苦。

 

83、以其千萬分,則易成正覺。欲者較覺行,苦多無菩提。

 

  釋文,縱如王政之樂,諸欲終必壞滅,貪彼則令墮地獄等,身為一國之王,縱使能享有各種五欲之樂,「諸欲終必壞滅」,但所享的安樂,畢竟是輪迴中的快樂,最終都會壞滅,「貪彼則令墮地獄等」,並且在享用五欲的當下,如果心中生起強烈的貪欲,縱使在短時間內我們能夠享受五欲之樂,但最終的結果「貪」會讓我們墮入地獄;為求此非大義利事,從無始來恆為欲使,為了追求無意義的小樂,從無始以來直到現今,我們都被心中的欲望所控制,故受極大艱苦,一生受盡千辛萬苦。假若以其千萬分中一分辛勞,則易成就正等覺位,因為心中的貪念,所以我們會因為欲望而忙碌,如果從過去直到現今,我們將忙碌中的千萬分之一的辛勞拿來修學正法的話,我們在過去早就成就圓滿的正等覺,而不會到現今還在輪迴中流轉。我們之所以會流轉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心中沒有辦法對法生起希求,我們不認為解脫以及佛果能夠讓我們獲得快樂,因此,我們並不會在這上面努力。所以一開始,我們走的路就已經走偏了,我們心中所想的,只是短時間現前的安樂,所以不停地在這些現前的安樂上忙碌。但是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我們付出了很多,但是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必須墮入惡趣受苦。但如果我們將過去的辛苦取出千萬分之一,來成就正等覺的果位,在過去我們早已成佛,然諸貪卑劣者不如此行,但是貪求世間五欲的人卻不會這麼做。彼好欲者為求諸欲所受之苦,較修覺行,其苦更多,貪求世間五欲的人,為了追求五欲所承受的苦,「較修覺行」,相較於成就佛果必須實踐的菩薩行,「其苦更多」,貪求世間五欲的人,為了要追求五欲所必須遭受的苦是更多的,他不僅必須承受更多的苦,又無所求菩提妙果。在受苦之後他所得到的結果,並沒有辦法獲得圓滿的菩提,反而是墮入惡趣。

 

第五個科判,「思惟貪欲乃是一切過患之源」,這當中有特別強調「貪欲」的這個詞,這當中的「貪欲」最主要強調的是「貪求世間的五欲」。以顯教的角度來說,修學奢摩他最主要的違緣障礙,就是貪求世間的五欲;如果沒有設法斷除貪求世間的五欲,想成辦奢摩他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提到了「貪欲」的這個詞,「欲」跟「愛」這兩個詞,某些層面它是相同的,但如果要仔細來區分的話,我們可以將三界分為「下界」以及「上界」。所謂的「下界」指的是欲界,「上界」指的是色界以及無色界。在欲界的時候我們會用「貪」的這個名詞,當我們對於外境五欲(色、聲、香、味、觸),產生了強烈的貪著時,這樣的念頭我們稱為「貪欲」。但以「上界」,無論是色界或是無色界而言,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他並不會對世間五欲生起強烈的貪著,他們內心專注的是心中的襌定,他們認為一心專注於襌定上,能夠讓他們的心獲得安樂,而對修襌生起了「愛」的這種念頭。

 

甚至進一步,欲界、色界以及無色界的天人,他們在修襌的時候會認為,如果我的心能夠一心專注在定上,當下我造的業是善業,透由善業我就能夠獲得解脫,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其實縱使我們造的業是善業,如果這樣的善業,它並不是由出離心所攝持的話,縱使是善業它也是輪迴之因。從這一點上可以反觀我們,我們很多人都會認為,我只要行善、我就能夠跳脫輪迴;甚至我只要在心中生起襌定,這就是相當了不起的功德。相較於沒有襌定的人,有襌定當然是不錯!但是,是否能代表我們的心中生起了襌定,能夠一心不亂緣在善法上,就代表我們能夠獲得解脫呢?並不是!如果我們在行善的當下,沒有出離心作攝持的話,縱使所造的業它是善業,但是它還是輪迴之因。

 

巳五、思惟貪欲乃是一切過患之源(分二)

 

午一、思維貪欲之過

 

午二、修習樂住靜處 

 

午一、思維貪欲之過(78)

 

偈頌:84、思地獄等苦,方知貪欲過,非兵器毒火、險崖敵能擬。

 

  釋文,為求諸欲所造眾罪,其果將受地獄等苦,為了追求世間的五欲,所造的重罪將來會感得的果報,是墮入地獄等處受苦,思已方知貪求諸欲所生過患,彼非兵器、毒、火、險崖或仇敵等所能比擬,在思維了貪欲所產生的過患後,我們就能夠知道透由貪所生的過患,並不是世間的兵器、毒藥、烈火、險崖或仇敵所能夠比擬的,是故不應貪求諸欲。

 

對於這一點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特別提到一個偈頌,偈頌的內容是:「人間日以三百矛,極猛貫刺所生苦,較於地獄輕微苦,非喻非能及少分。」在人世間,如果同時有一群人,手上拿著三百根短矛,不停的刺我們的身體所產生的痛苦,如此劇烈的苦,相較於等活地獄當中最輕微的苦,這還沒有辦法作譬喻。如果來生我們墮入了等活地獄,一天要死百次、生百次,並且在生死交替之間,我們不斷地被敵人用兵器所攻擊,那樣的苦是沒有辦法言喻的。

 

午二、修習樂住靜處(分二)

 

未一、總示

 

未二、廣說 

 

未一、總示

 

偈頌:85、應厭離諸欲,心喜寂靜處。

 

  釋文,應如前述厭離諸欲,於寂靜處心生歡喜,並於彼處修習靜慮。

 

未二、廣說(分三)

 

申一、處所等圓滿殊勝

 

申二、獲得自在功德

 

申三、知足之德 

 

申一、處所等圓滿殊勝 (79)

 

或曰:「應處何種寂靜之處?」

 

偈頌:    離諍無煩惱,寂靜山林中,

 

86、月光清涼似檀香,樂坐平石如妙室,

 

林風無聲徐徐吹,善者踱步思利他。

 

  釋文,如轉輪王,無能匹敵,受用妙欲,享盡安樂,在這個地方有特別提到「轉輪聖王」。在過去賢劫時,轉輪聖王透由往昔所集聚的福德資糧,不需要發兵攻打對方,就能統治對方。而轉輪聖王因為福德的多寡又可以分為:金、銀、銅、鐵,四種不同的轉輪聖王。以「金的轉輪聖王」為例,金的轉輪聖王由於過去累積的福德非常的多,所以不需要前往敵營,敵人自動會來迎請他,希望他能夠來統治我們的國家。第二種「銀的轉輪聖王」,銀的轉輪聖王他的福德,相較於金的轉輪聖王是比較少一些,所以他必須要親自前往敵營,才能夠統治對方。而「銅的轉輪聖王」,不僅要前往敵營,而且必須要排出軍隊。「鐵的轉輪聖王」,在排出軍隊之後,還要拿出兵器才能夠統治對方,所以有提到「如轉輪王,無能匹敵」。「受用妙欲,享盡安樂」,因為往昔所累積的福德,使得轉輪聖王能夠享用世間的妙欲,享盡所有的安樂。

 

但是想較於轉輪聖王而言,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合適我們修學襌定的地方,其實我們的狀態甚至還可以超越他。我們要找到什麼樣的地方呢?外離諍論及生貪、瞋等諸惡緣,心無煩惱、散亂,處於寂靜山林當中。首先是提到了「外離諍論」,它沒有一些世間的諍論,以及周圍並不會有讓我們容易生起貪瞋的外境,內心在修學的當下,並不會有過多的煩惱以及散亂,身處在寂靜的山林當中。月光清涼似抹檀香,在晚上透由月光所帶來的清涼感受,猶如身上塗抹了檀香般,樂坐平廣石板,並且安住的地方,是一塊光滑而且寬廣的石板上,猶如身處妙室;林中無有不悅意聲,在山林當中,不會有不悅意的吵雜聲,輕柔微風徐徐吹拂,清爽柔和的微風徐徐吹拂。昔修妙行具善緣者,林中踱步並修菩提心等,而修行人他在林中漫步的時候,一邊散步、一邊思維菩提心等善法,專思利他,並且在修行的當下,專心的思維利他的法類。故瑜伽士依寂靜處,勝過所有世間安樂。

 

申二、獲得自在功德(80)

 

偈頌:87、空屋洞樹下,皆可任意住;遠離執護苦,無忌悠然行。

 

  釋文,無人空屋、山中岩洞或大樹下,皆可任意安住,捨棄世間五欲的修行人,走到哪裡都可以任意安住。無論是無人的空屋或者是山中的岩洞,甚至只是一棵大樹底下,他都可以隨心所欲的安住在那個地方;遠離執持眾多資具、守護彼等不壞之苦,由於修行人,他走到哪裡都可以安住,所以他並不需要刻意地去累積一些資具,認為我要擁有某些東西才能夠獲得快樂,既然他不會有這樣的執著,就不會進一步的想要守護這些資具,所以提到「遠離執持眾多資具、守護彼等不壞之苦」,毫無顧忌,他的心中不會有這樣的顧忌,也不會為了得到某些東西而去傷害他人,悠然行住,能夠悠閒地在任何地方行動安住。

 

申三、知足之德

 

偈頌:88、無貪自主用,與人不相干,知足享安樂,王侯亦難得。

 

釋文,處所及資財等皆可隨意、自主受用,並無貪著,捨棄世間五欲的修行人,不管身處何處、用什麼樣的東西,他都覺得很自在,並且對這一切不會生起任何貪著;住於與任何人不相干處,僅得下劣衣食等物,便能知足、享受安樂,所住的地點,與親敵等任何人都沒有相干,「僅得下劣衣食等物」,並且身穿破衣、吃最簡單的食物,他的內心都會感到滿足,「享受安樂」,享受內心寧靜所帶來的快樂,此安樂雖人、天王侯亦難獲得,這樣的快樂,縱使是人世間有錢人或者是國王等,他們也很難獲得。雖然他們有錢,能夠享受世間的五欲,但是多半都很難心生滿足,甚至在享用五欲的當下,內心容易生起我慢,因此他們並沒有辦法享有心中的寧靜,是故智者應當精勤依寂靜處。

 

  提到這一點,過去密勒日巴尊者在苦行的時候,他平時的食物就只有少許的穀物、植物、甚至幾顆石頭,所以他住的地方非常簡陋,他吃的東西也非常地簡單。有一天晚上來了一個小偷,這個小偷想要進到山洞裡面來偷東西。這時密勒日巴尊者就在山洞裡面打坐,他發現有小偷進來,而且偷偷摸摸地到處在找尋東西。這時密勒日巴尊者就告訴他說:「我在白天都找不到的東西,我不相信你在晚上可以找得到。」所以一邊說、一邊笑。那個小偷就回答說:「可是我現在肚子很餓,我真的很想要吃東西,你有沒有東西給我吃?」他說:「我有東西,就在旁邊的那個容器裡面,有裝了一些東西,你可以拿去吃。」這時小偷以為在容器裡面有裝著牛奶、酥油,或者是很好吃的食物,結果他一看才知道,那根本是很難下嚥的東西。但是由於他肚子很餓的緣故,他問尊者:「有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加進去。」尊者就丟了幾顆石頭進去,然後又發現這個食物沒有什麼味道,所以尊者又丟了一點點鹽進去,讓它變成是有味道的。但是說也奇怪,這個小偷在吃的時候,他覺得這個食物非常的美味可口,然後吃完了他也覺得肚子就飽了。我相信那是尊者給他的一種特別的加持。

 

癸三、如何修奢摩他之理(分二)

 

子一、修習自他平等之理 (分二)

 

丑一、總示

 

丑二、廣說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