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5/07 09:25:32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第十一講)

講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十一)2013年4月14日下午(大悲精舍)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八品的第56個偈頌。

 

巳四、結合自身思維彼等過患

 

偈頌:56、不知他身穢,猶不足為奇;不知自身穢,此則太稀奇!

 

  釋文,又訶責云:「不知他身本性為穢,此猶不足為奇,自他二者當中,我們不清楚他人的身體本質是骯髒不淨的,這還不太稀奇;恆時不知自身為穢、將壞,此事則太稀奇!」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是骯髒的,並且馬上就會壞滅的話,這真的是非常稀奇的一件事。知不淨已,應滅貪著。當我們知道自己的身體本質是不淨的之後,應該設法盡快滅除心中的貪著。對於不淨物我們會執著為淨,這是多生以來我們串習「淨執」(也就是執著不淨為淨的顛倒執),所留下來的惡習氣。

 

巳五、身形非可貪處(68)

 

偈頌:57、捨無雲日光,所啟嫩蓮花,執著不淨心,何故喜垢囊?

 

  釋文,無雲日光照射所啟幼嫩蓮花,彼具諸多特點,透由無雲天空中的日光照射過後,所綻放的幼嫩蓮花,它具有諸多的特點,它的外形非常艷麗,而且會散發出陣陣的香味;執著不淨之心,何故捨彼而喜垢穢皮囊?執著不淨的心,你為什麼要捨棄具有諸多特點的嫩蓮花,而選擇喜歡垢穢的皮囊呢?不應愛著,故於身形亦不應貪。如果我們是貪著對方的外形的話,其實對方的外形,只不過是裝滿污垢的臭皮囊罷了!

 

    以上所介紹的,是我們透由「現前支」(也就是透由肉眼),就可以觀察出來的對境。

 

辰二、由因了知故不應貪(分四)

 

巳一、彼為不淨之源,故應思維不淨。

 

巳二、彼為不淨之果,故應思維不淨 。

 

巳三、舉喻說明身軀不淨

 

巳四、思維自身不淨 

 

巳一、彼為不淨之源,故應思維不淨 。

 

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我們的身體是穢物的根源,在這個地球上多數的不淨物,都是人製造出來的。對於這一點,尊者達賴喇嘛法王曾說:「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間製作不淨物的工廠,每天排出各種的不淨物出來。」

 

偈頌:58、若汝不欲觸,垢穢染污地,何故反欲撫,漏泄垢穢身?

 

  釋文,又若汝不欲觸嘔吐物等垢穢所染污地,如果出門在外,我們看到地上有嘔吐物、或大小便等不淨物,這時我們會告訴周遭的人:「不要靠近」,因為那個地方很髒;但是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們何嘗想過,我們的身體裡面都是不淨物,這就是我們人顛倒的地方。我們與生俱來就會有這種俱生的心,在不加思索、毫無理由的情況下,俱生的心會讓我們產生許多顛倒的認知。從無始以來、直到現今,由於這樣的認知所留下來的習氣,所以當我們在對境的同時,時常會現起錯誤的念頭。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我們在還未死之前,我們都會認為:「今天我不會死」,甚至你敢跟別人保證,「你今天是不會死的」。但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你今天不會死?」我們根本講不出一個正確的原因,但是我們內心篤信:「我今天是不會死的」。這樣的念頭從我們生下來之後,到我們還未斷氣之前都是存在的。但這種俱生的執著之所以會現起,是因為過去所留下來的習氣,而感得的果報;但我們仔細追究,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念頭產生?或者是更進一步的,為什麼我不會死亡?其實我們根本找不到一個標準的答案。所以在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我們對於外在的境界,被不淨物染污之後,我們都會不想要靠近;但是對於自身所擁有的不淨物,我們卻毫不在意。如果對於外在的不淨物,我們都如此反感的話,何故反欲撫摸漏泄垢穢之身?為什麼我們要不斷地撫摸我們自己的身體呢?不應生貪。

 

提到這一點,過去有一個公案,當時在迦葉佛的時代,有一位國王名叫做給俱。這位國王在晚上連續做了幾個夢,並且將他的夢境請示了迦葉佛。迦葉佛就提到:「你的夢境並不是顯現在我的這個時代,這個夢境所顯現的內涵,是之後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時候,所會產生的事情。」其中的一個夢,當中有兩隻猴子,其中一隻猴子掉到了爛泥巴裡面,全身都弄得髒髒的;而另外一隻猴子,只有尾巴那個地方稍微的沾到了一些髒東西。但是全身都是污垢的那隻猴子,牠用手遮住了自己的鼻以及嘴,然後指著對方說:「你看你的身體,髒兮兮的!」但是牠卻不知道,牠自己的身體全身都是污垢。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我們都只看別人的過失,而不會看自己的過失。

 

還有另外一個夢境,是他夢到有一個人,拿著一個空瓶子,放在很多人的頭頂上。這個夢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個夢代表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會有很多的上師,自己都沒有得到灌頂的傳承,甚至也不了解灌頂的內涵為何?只會將寶瓶放在弟子的頭上,而弟子也以為他已經獲得了上師的灌頂。相同的道理,當我們走到外面,發現路上有髒東西的時候,我們都會繞遠路而行,不想要靠近它;但是在此同時,我們卻忘了自己的身體裡面,也是充滿不淨物的。

 

巳二、彼為不淨之果,故應思維不淨。

 

在上一段我們提到,我們的身體會製造眾多的不淨物。而在第二個科判當中,最主要講述的是,我們的身體它是不淨物的果,也就是它的根源是來自於不淨物,從這樣的角度來思維我們的身體是不淨的。

 

偈頌:59、若非貪不淨,則從垢穢田、種子所生身,何故摟懷中?

 

  釋文,若非貪著不淨,則從垢穢田地──母胎,及其種子──父精母血所生之身,汝又何故摟入懷中?如果我們真的不喜歡不淨物,如果我們排斥不淨物的話,那為什麼我們要將從垢穢的田地──也就是母胎,及其種子──父精母血所產生的身體,將它摟入自己的懷中呢?不應貪著。

 

巳三、舉喻說明身軀不淨

 

偈頌:60、穢生不淨蛆,雖小亦不欲;何故於垢生,不淨軀生欲?

 

61、汝於不淨身,非僅不斥責,反因貪不淨,圖彼臭皮囊。

 

  釋文,又從穢物生不淨蛆,彼雖極小汝亦不欲,不乾淨的蛆,是從骯髒的糞便中所產生的,「彼雖極小」,雖然牠的身形極其微小,但是我們看到牠,我們都不想要接近;身軀自性本多不淨,彼從三十六種垢穢所生,反觀我們自己的身軀,它的本質也是充滿著眾多的不淨物,並且是從三十六種骯髒的東西中所產生的,汝又何故於彼生欲?既然我們都沒有辦法忍受不乾淨的蛆,為什麼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如此大的欲望呢?汝於不淨自身,非僅不作斥責,反因貪愛不淨,圖彼惡臭皮囊。我們對於自己不乾淨的身軀,不僅不會斥責,反而還貪愛它;不僅貪愛自己的身軀,還想要得到別人惡臭的皮囊。此不合理。

 

巳四、思維自身不淨(分二)

 

午一、思維身軀不淨

 

午二、若貪著彼,亦應貪著寒林屍骨。 

 

午一、思維身軀不淨(70)

 

偈頌:62、宜人冰片等,或米飯蔬菜,入口復吐棄,大地亦染污。

 

  釋文,如冰片等宜人良藥,或諸米飯及蔬菜等,放入口中復吐棄之,大地亦受染污成穢,故不應貪。平時我們所吃的東西,外表看起來都很乾淨,「放入口中復吐棄之」,但是當我們放進嘴裡咬幾下再吐出來之後,任何人看到都會覺得噁心。如果你面前有另外一個人,問你說:「你要不要吃我吐出來的東西?」這時不需要回答,沒有人願意吃別人吐出來的東西。但我們仔細地想一想,我們吞下去肚子裡的東西,是什麼東西?我們吞進去肚子裡的東西,跟別人吐出來的東西,其實沒有什麼兩樣!當我們把食物放進嘴裡面咬幾下之後,我們最後吞進去的,就是別人吐出來的那個東西。

 

但為什麼我們會忙於找東西來吃?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既然我們不想要吃別人吐出來的東西,那為什麼我們要花這樣多的時間在飲食上面,它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由此可知,我們心中俱生的顛倒心,真的是難以想像,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你的心識是完全顛倒的。剛剛我們所舉的例子,只不過是其中的幾個例子罷了!我們平時的心都是處在顛倒的狀態。「大地亦受染污成穢」,不僅吐出來的東西沒有人想要看到,甚至在吐出來之後,就連原本乾淨的大地都會被它染污,「故不應貪」。

 

午二、若貪著彼,亦應貪著寒林屍骨。

 

偈頌:63、親見此垢身,若仍心生疑,則應觀寒林,棄屍不淨相。

 

64、若知剝身皮,將生大怖畏,何故於她身,屢屢心生喜?

 

  釋文,親見如此垢穢身軀,若仍心生疑慮而念彼為潔淨,當我們親眼看見我們的身體是如此的骯髒,如果我們的心中仍然生起疑慮,而覺得我們的身體,應該沒有那麼骯髒,它是乾淨的話,則應觀寒林中棄屍不淨景相。這時我們應該親自走到寒林當中,仔細地觀察遺棄的屍體所呈現的不淨相。若知剝開身皮,將生極大怖畏,何故仍於自、她之身屢屢心生歡喜?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想像的話,這時我們可以想像,當我們剝開自己身上的皮,你看到內部的構造,你會有什麼反應?「將生極大怖畏」,任何人看到之後,內心都會生起極大的恐懼。既然是如此,為什麼我們要對於自己以及他人的身體,屢屢心生歡喜呢?不合理故,應思等同寒林屍骨而斷貪著。

 

辰三、故應破除耽著為淨(分三)

 

巳一、偽飾不能令身成淨(分二)

 

午一、不能以檀香等香氣使垢身成潔淨

 

午二、無關之香不可作為貪他之因 

 

巳二、軀體不出怖畏自性

 

巳三、思維是厭離處

 

午一、不能以檀香等香氣使垢身成潔淨(71)

 

偈頌:65、其身所塗香,檀等非她身,為何因異香,貪著她身軀?

 

66、若身本惡臭,不貪豈非善?

 

  釋文,或曰:「身雖不淨,然彼以檀等香塗抹於身,故可於彼生貪。」有些人會覺得,對方的身體雖然充滿了不淨物,但是對方在身上塗上了檀香等香水,所以她的身體是香的,「故可於彼生貪」,所以對她人的身軀生起貪念,這並沒有問題。對於這一點,其身所塗妙香,乃是冰片、檀香等物之香,並非她身原有,對方身上所塗上的香水味,它原本只是冰片或者是檀香等物的一種味道,並非她人身上原有的味道,汝為何因無關異香而貪著她身軀?

 

為什麼你要因為毫無關聯的另外一個東西的香味,而貪著對方的身體呢?倘若其身本性惡臭,不貪著彼豈非善耶?如果對方的身體,它的本質是惡臭、而且骯髒的,那麼不去貪著對方的身體不是更好嗎?貪身乃為眾苦因故。如果貪著自己以及她人的身軀,這會形成眾多的痛苦,因此提到「貪身乃為眾苦因故」。

 

午二、無關之香不可作為貪他之因 

 

偈頌:  貪世無義者,何故身塗香?

 

67、若味屬檀香,身豈散此香?為何因異香,貪著她身軀?

 

  釋文,貪著世間無義事者,何故為貪身而身塗檀等妙香?貪著世間無意義的這些人,為什麼要貪著自身,而在身上塗抹上檀香的味道呢?若其香味原屬檀香,則身豈能散發此香?如果塗上去的味道,它只不過是檀香的味道的話,難道說我們塗上了檀香味之後,我們的身體就能夠散發出這樣的味道嗎?並不能!那並不是我們身體散發出來的味道。毫無香味,我們的身體除了汗臭味之外,並沒有辦法散發出檀香的味道,為何因異物香而貪著她身軀?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因為,跟身體毫無相關的另外一個異物的香味,而貪著身體呢?此不合理。

 

巳二、軀體不出怖畏自性(72)

 

首先在這個地方作一個更正。在藏文版中有「即」這個字,這個字在現今各位所看到的這個版本,如果沒有在後加字「薩」的話,它是「壞滅」的意思;但在這個地方仁波切剛剛有強調,這個字是錯字,它應該加一個在後加字「薩」,如果加一個在後加字「薩」的話,它會變成是「怖畏」的意思。所以這個科判請更正為「軀體不出怖畏自性」。

 

或曰:「修飾長髮及指甲等,令其美貌出眾,此為所欲。」有些人會認為,對方修飾了她的長髮以及指甲,她的外貌非常美麗,因此我會對這樣的境界生起貪著。

 

偈頌:68、軀體若本為,亂髮長指甲、黃牙爛泥味,赤裸令生畏;

 

69、如傷己兵器,何故勤修飾?

 

  釋文,倘若軀體本為亂髮、長指甲及黃牙染垢有爛泥味,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身體很乾淨的話,這時我們仔細地思維:當我們的軀體不加修飾,這時我們頭上長出來的頭髮是亂髮;指甲都不修的話,到最後它會變成非常長的指甲;牙齒如果都不刷,到最後會變黃,而且上面沾滿了牙垢,「有爛泥味」,你一張口散發出來的味道都是惡臭,全身赤裸令人生畏,這時如果身上沒有穿衣服,赤裸裸的站在別人的面前,誰看到都會感到恐懼;此如殺傷己身兵器,何故勤加修飾?我們的身體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利益,這就像是當我們知道,敵人要拿兵器來傷害我們,這時為什麼我們要把兵器磨得更鋒利呢?這是沒有必要做的動作。所以提到「此如殺傷己身兵器,何故勤加修飾?」此不合理。

 

巳三、思維是厭離處

 

我們的身軀並不值得我們貪著,它反而會讓我們生起厭離。

 

偈頌:  愚昧復辛勤,狂人滿天下!

 

70、於寒林見骨,即於彼生厭,豈樂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釋文,故諸愚昧復辛勤者,為惑所擾令心錯亂,愚癡狂人遍滿天下!世人非常愚昧,不了解什麼樣的事情對自己才是有幫助的,整天忙於無意義的事情,心中充滿煩惱,產生各種錯亂的認知,如此愚癡瘋狂的人,遍滿整個大地,我們所身處的輪迴就是這麼一回事。仔細地看看自己跟周遭的人,我們想盡辦法消滅敵人,讓自己從中獲得自利;並且對他人生起我慢、嫉妒,想盡辦法去傷害他人。但我們不覺得我們就像是一個瘋子,我們都只覺得別人是瘋子,但是自己是很正常的;但其實我們的心中充滿煩惱,我們就跟個瘋子,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若於寒林唯見白骨,即於彼處心生厭離,如果到了寒林,我們光是看到不會動的白骨,都會讓我們的心產生厭離的話,豈樂因等起而活動白骨充塞之寒林城?不應喜樂。那為什麼我們還會喜歡,因為有等起心而使得身體會動的白骨,充塞著寒林城呢?照道理說這更是恐怖!不會動的白骨至少它不會傷害我們,但是會動的白骨它是會傷人的。所以相較於不會動的白骨,會動的白骨更是可怕,而我們的世間就是充滿著會活動的白骨。

 

對於這一點,上一世的赤江仁波切在講法時,也有特別提到一個公案。公案的主角是瑪爾巴尊者的一位弟子,這位弟子他有很多的信眾,有一次,他告訴周圍的人說:「我打算前往印度朝聖,而且我聽說在印度境內有很多寒林,我希望能夠到當地去修行,這對我生起證量或許會有些幫助。」這時他的身邊有一位大弟子,就勸誡了他的上師,說道:「輪迴是非常恐怖的,而在輪迴的這個大城裡面,世間人都被世間八法所困擾著,所以世間人他的心是錯亂的,他就像是一個活動的白骨充塞著輪迴,也就是我們的周圍都是充滿著這樣的人。所以您根本不需要前往印度的寒林,您仔細地思維就可以知道,您生處在的地方──也就是輪迴的,它是極為恐怖的。世間人心中所想的,是世間八法當中所想要追求的四法,想避免的是世間八法當中的另外四法,整天都為了世間八法而忙碌,其實這樣的人是非常恐怖的。

 

寅三、思惟將生諸多不欲(分二)

 

卯一、總示

 

卯二、廣說 

 

卯一、總示(73)

 

偈頌:71、如此不淨身,無財不可得;為彼今疲倦,後遭地獄苦。

 

  釋文,如此不淨女人之身,若無財等亦不可得,我們所追求的愛人,如果我們自身沒有累積一定的財富,根本沒有辦法獲得,也就是對方根本不會想跟我們在一起;為彼及自身等而謀錢財,故於今生辛勞、疲倦,為了獲得對方以及養活自身,我們必須謀取錢財,所以在今生為了獲得錢財,我們會感到辛勞而且疲倦,後世則遭地獄等諸苦難。由於心中執著非常地強烈,而會造下種種的惡業,將來我們必須要遭受地獄等諸苦難。

 

卯二、廣說(分二)

 

辰一、難以獲得所欲求事(分四)

 

巳一、無有享樂時機

 

巳二、勞苦以致不能享樂 

 

巳三、遠離家鄉難遇所求

 

巳四、為他所控而遭諸多非所欲事

 

辰二、與諸不欲眾過相連

 

巳一、無有享樂時機

 

偈頌:72、幼無力增財,壯年豈享樂?為積財壽盡,衰老享何樂?

 

  釋文,於年幼時,無力為得女人而增財富,故壯年時未得所求,豈能享樂?世人在年幼的時候,沒有能力為了得到愛人而累積財富,因此,到壯年的時候無法獲得心愛的人;既然沒有辦法獲得心愛的人,怎麼能夠享樂呢?於壯年時,為積錢財壽命漸盡,到了壯年時為了累積財物,壽命逐漸消失殆盡,待衰老時能享何樂?壯年時為了累積財物,我們的壽命逐漸地減少,等到老的時候我們又能夠享受什麼安樂呢?不能享樂。

 

巳二、勞苦以致不能享樂(74)

 

偈頌:73、卑微多欲者,白日勞務疲,夜歸氣力盡,身如死屍眠。

 

  釋文,一類為僕役等卑微且多欲者,有一類的人,他身為僕役地位卑微,但是心中充滿著欲望,白日勞務身極疲倦,夜歸家中氣力殆盡,身如死屍隨即入眠,白天忙著工作,而感到全身疲倦,晚上托著疲倦的身體回家,倒頭就睡,像一具屍體一樣,不念所欲,難以享樂。到了那個時間點,他的心中根本不會生起享樂的念頭。

 

巳三、遠離家鄉難遇所求

 

偈頌:74、或須赴他鄉,長途受苦惱,雖欲與妻會,終年不得見。

 

  釋文,或有人須遠赴他鄉,長途跋涉受盡苦惱,有些人為了賺錢,必須遠赴他鄉,由於路途非常的遙遠「受盡苦惱」,雖急欲與自妻會面,到達了目的地之後忙於工作,雖然心中急著想要與自己的妻子會面,然經終年仍不得見,但有時因為工作尚未完成,所以縱使歷經很長的時間也沒有辦法見面,何況享樂?

 

巳四、為他所控而遭諸多非所欲事(75)

 

偈頌:75、欲求自利者,因愚賣自身,然獲酬勞前,徒為業風吹。

 

  釋文,諸欲求自利者,因愚不解利己方便,追求自利的人因為愚癡,並不了解作什麼事情才能夠真正的利益到自己,為利養等賤賣自身,為了獲得少許的金錢而賤賣自身,然於獲得酬勞之前,但在還未獲得酬勞前,徒為無益己之他業強風吹襲,在還沒有獲得酬勞前,這時我們完全聽命於他人,他人叫我們做什麼事,我們就得做什麼事,自己的命運是掌握在他人的手上,無法自主,今生、後世受盡痛苦,終將不得所欲求事。

 

辰二、與諸不欲眾過相連(分五)

 

巳一、不能自主,速將捨命。

 

巳二、受制於他,恆受眾苦。

 

巳三、障礙解脫,虛耗暇滿。

 

巳四、思過患已發起希求解脫之心。

 

巳五、思維貪欲乃是一切過患之源。

 

巳一、不能自主,速將捨命。

 

這個科判當中有兩個偈頌,第一個偈頌是提到「不能自主」。

 

偈頌:76、或有人賣身,任隨他役使;若自妻臨產,荒郊樹下生。

 

釋文,或者有人賣身為奴,任隨他人役使,無法自主,除了以上那些情況之外,有些貧窮的人,「賣身為奴,任隨他人役使」,他願意販賣自身,作為他人的奴僕,然後任隨他人役使,他完全沒有自主權;爾時倘若自妻臨產,因己無有宅舍,故妻須於荒郊或大樹下就地生產。那時如果自己的妻子即將生產,因為自己貧窮買不起房子,所以妻子必須在荒郊野外,或大樹下就地生產。這一段是提到了「無法自主」,接下來下一個偈頌「速將捨命」。

 

偈頌:77、愚者受欲欺,為求活謀生,慮喪赴戰場,為利成傭僕。

 

  釋文,愚者受諸妙欲所欺,愚癡的人被五欲所欺誑,為求久活而曰:「吾欲謀生。」為了讓自己能夠久活,所以他會想要藉由某種方式來謀生,而在這個偈頌裡面最主要提到的是從軍。為得利養,雖慮喪命,仍赴戰場,為了些許的錢財能夠養家活口,雖然擔心自己會喪命,仍然前往戰場;或為尋求己利,最終成他傭僕,承受種種痛苦。或許為了追求少許的自利,最終成為他人的僕人,必須忍受各種痛苦。

 

巳二、受制於他,恆受眾苦。(76)

 

偈頌:78、多欲或截身,或受利戈穿,或遭短矛刺,乃至以火焚。

 

79、積守失財令憂惱,應知財是眾禍本。

 

  釋文,多欲念者為求所欲,或遭他人截斷其身,或受國王制罰而為利戈貫穿,或遭短矛、劍等所刺,乃至以火自焚其身。欲望多的人為了獲得自利,他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謀取,不論是偷或者是搶,而最後感得的果報,是遭到他人砍斷身軀,或者是必須接受國王的制罰,「或遭短矛劍等所刺,乃至以火自焚其身」。積聚、守護、終失錢財令生憂惱,在沒有錢的時候,世間人會想辦法累積錢財,這時他的內心中會感到憂惱;有了錢財之後,要守護錢財,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等守護之後,最終我們還是會失去我們一生所累積的錢財。所以不管是積聚、守護、或者是失去錢財這三個階段,都會讓我們的心感到憂惱、不悅,由此應知錢財乃是眾禍根本。透由這個觀念我們應該了解,「錢財是一切罪過的根本」。

 

巳三、障礙解脫,虛耗暇滿。

 

偈頌:    諸貪財者心散亂,脫三有苦遙無期。

 

80、欲者有眾苦,害多利樂少,如拖車牲畜,唯得數口草。

 

釋文,諸貪財者,於種種境心生散亂,數數隨業受生輪迴,脫三有苦、獲解脫日遙遙無期。貪財的人會對於各種的境「心生散亂」,最終隨業所轉,而投生在輪迴中不斷地流轉,因此這樣的人,跳脫三有的痛苦、獲得解脫的時間點遙遙無期。諸好欲者,僅為今生貪愛諸欲,有前所說彼等眾苦,危害甚多,欲望強烈的人,「僅為今生貪愛諸欲」,所想的都只是今生的事情,為了讓今生快樂「貪愛諸欲」,但是貪愛的結果「有前所說彼等眾苦」,之前我們有介紹了許多的痛苦。如果說承受了這些痛苦,但是最終我們能夠得到一個有意義的結果,那也就罷了!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危害甚多」,利樂鮮少,我們能夠獲得的利益非常的少,猶如拖車牲畜,行路唯得數口小草。這就像是拖車的牛,為了吃路邊的幾口草,卻必須承受被其他車輛輾斷腳的痛苦。

 

偈頌:81、畜成不為奇,為獲極小利,難得此暇滿,竟遭業所毀。

 

  釋文,僅為現世引樂、除苦,亦有畜生力大於人,只是為了得到現世的安樂、避免某些痛苦,有些畜生牠做得比人更好,是故畜生亦能成辦現世安樂,所以畜生也能夠成辦現世的安樂,不足為奇,這一點根本不稀奇。為獲如此極小利益,義大、難得此暇滿身,竟遭愛顛倒境之業所毀,虛耗殆盡,而我們獲得暇滿人身之後,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為了獲得極小的利益,「義大、難得此暇滿身」,為了獲得極小的利益,「竟遭愛顛倒境之業所毀」,我們所獲得義大且暇滿的人身,竟然遭到了貪愛顛倒境的惡業所摧毀,最終「虛耗殆盡」;應當思維彼等過患,於暇滿身勸取心要。

 

    * 

 

    此篇法寶乃道寬比丘尼現場聆聽之筆記,僅供學習參考。

 

    *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