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7 00:37:27

量理寶藏論 第二品 觀識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刹

宗內門蘭欽波盎加達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盎燦吐謝莫到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頓巴特吉堅拉給夏擦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上師瑜伽速賜加持:

涅慶日俄再愛香堪色自大聖境五臺山

將華頭吉新拉意拉門文殊加持入心者

晉美彭措雅拉所瓦德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頗瓦辛吉洛證悟意傳求加持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量理寶藏論》第二品觀識。

昨天已經介紹了因明前派的五種非量識:伺察意、現而不定識、已決識、顛倒識和猶豫識。前三者已學習完畢,因明前派對這三者的安立與薩迦班智達的觀點有所不同,所以作者在復述完此三者之定義、分類後,馬上駁斥他們的觀點。

首先破伺察意分二:一、總破;二、別破。

總破分三:一、觀察則不合理;二、發太過;三、以同等理而破。

現在宣說第二:發太過。

二具理由伺察意,若不攝三似因中,

則成第四相似因。

我們知道因明前派的伺察意分有、無理由伺察意兩種,其中無理由伺察意暫時不觀察,在別破時再進行分析。有理由的伺察意包括顛倒理由伺察意和不定理由伺察意兩種,下面就觀察因明前派的這兩種伺察意能否攝於三種相似因當中。顛倒理由伺察意:如山上有火,因為有灰色或者霧濛濛的事物存在之故(不定因推理);或者山上肯定有火,因為看見山上有石頭之故(不成因推理),通過不成因或不定因來抉擇事物。不定理由伺察意:如柱子是無常,所作性故,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真正的推理,但因推理的人根本不知道三相推理,所以對他來講所作並不是真正的理由。以上這三種情況,因明前派認為屬於伺察意。

我們對因明前派發問:你們的顛倒和不定理由伺察意,能否包括在不成(1)、不定(2)和相違(3)三種相似因當中?如果對方說不能包括,那麼則成了第四種相似因。因為伺察意肯定屬於相似因,對此不必有任何懷疑,對方也承認顛倒理由是不成因或不定因,而不定理由所運用的理由不齊全、不正確,這樣的理由絕對是相似因。依靠這三種相似因來推斷伺察意,如果它不攝於相違、不成和不定當中,就應該存在第四種相似因,但是這一點明顯地違背了陳那和法稱論師的意趣,因為二位尊者在《集量論》和《因明七論》當中根本沒有宣說過第四種相似因。

所有相似因包括在三種相似因當中,所有的真因含攝在比量中,所以單獨提出一個三種相似因之外的相似因,這是不合理的。對此詳加觀察,當薩迦班智達以這種方式來駁斥的時候,對方肯定會啞口無言、無話可說了,根本沒有任何辯駁的機會,這是針對第一個問題來宣講的。

伺察意若非似因,則已出現第三量。

因明前派說,顛倒和不定理由的伺察意是依靠推理產生的一種意識,但是這兩種意識並不包括在三種相似因中,而是一種真實因。

薩迦班智達駁斥道:你們許伺察意是真實因,這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呢?你們明顯承認它既非現量,也非比量,倘若除了現量和比量之外還有一個伺察意的正量,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因為在任何一個因明論典中都講到,所有的量包括在現量、比量當中,沒有一部論典單獨安立伺察意為第三量,所以這種觀點是非常不合理的。

若實決定仍非量,比量亦應成非量。

因明前派說,實際上伺察意有決定性,可以判斷事物真實的合理性,但它並不是量。比如說古老的水井當中決定有水,水井也確實存在水,這種伺察意具有決定性,但它絕不能成為量。

薩迦班智達駁斥:你們的這種說法肯定不合理,為什麼呢?如果已經決定了還不是量,那麼比量也應成為非量了,因為比量也具有決定性之故。如山上肯定有火,有煙之故,通過煙推理火的存在,那這種決定也不應成為正量,應該成為非量。

對方承認伺察意具有決定性,但不能成為量,以同等理來觀察,則比量也應成非量,從而擊破了對方的補救。

下面頌詞當中這樣講:

若定仍未斷增益,則非能害與所害。

因明前派舉例說明:我估計今天有客人來,客人肯定會來,這種伺察意有決定性,但是它不能斷除增益,跟比量有一定的差別,比量能斷除違品的增益,伺察意雖然有決定性,但是不能斷除反方的增益。

薩迦班智達駁斥:這種說法不合理,因為決定與增益相違,它們是能害所害的關係。假若伺察意的決定不能斷除增益,則此二者非能害所害,但這與《釋量論》中的教證:決定與增益,能害所害故相違,所以對方已明顯地違背了法稱論師的意趣;然後從理證上觀察,心相續中有決定性的同時絕不會存在違品的增益,如火決定存在,我生起了沒有任何懷疑的定解,那麼此決定性中絕對不可能摻雜一些其他的增益。所以因明前派許伺察意具有決定性,但是不能斷除違品的增益不僅與《釋量論》的教證完全相違,而且與理證的觀察,甚至我們平時的感覺也完全相違。決定的定解與違品的增益猶如水火不容一般,根本沒有共存的可能。

若謂雖然無決定,真假猶豫三不違。

若謂一詞所引出的內容,通常是指對方的觀點。

因明前派回答說,真實伺察意雖然不是決定事實,但與事實相符合,比如說我想今天會來一個客人,結果客人確實來了,這是真實伺察意;認為不會來客人而來了客人,這是顛倒識;今天也許來客人,也許不來客人,這種心態是猶豫識。因明前派認為真實的伺察意、虛假的顛倒識和猶豫不定的猶豫識,這三種識存在且相互之間沒有矛盾。

所以因明前派認為真實伺察意是存在的,而且也符合實實際的道理,也就是說,無論我的心如何執著,外境確實這樣存在,那麼這就是真正的伺察意。如果真實伺察意存在,那麼顛倒識、猶豫識等也應該存在,這樣一來,應該承認我們因明前派的五種非量識,其中成立伺察意的依據尤其充足。

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下面薩迦班智達進行駁斥。

無決定失伺察意,成二則難立猶豫。

因明前派說,真實的伺察意雖然沒有決定,但它是存在的。

薩迦班智達駁斥:倘若說伺察意沒有決定性而又真實存在,那一方面你們就失毀了先前對伺察意所下的定義:符合實際道理的一種決定性;另一方面,如果成二,成二即指上面的顛倒識和伺察意這兩種情況成立,那所謂的猶豫識則無立足之地了。

因明前派在此問題上應有一定理由。為什麼呢?以前我與其他的道友也互相探討過,雖然薩迦班智達在破他們時說,如果真如你們所說,顛倒識和伺察意是這樣,那猶豫識就不存在了,如水應該是存在的這種真實伺察意和水不存在的這種顛倒識,假若這兩種識成立,那麼你們因明前派所承認的猶豫識根本無有安身之處。但是在此問題上,對方會有可能說,我們的猶豫識並不是決定性的,要麼水存在,要麼水不存在,一種存在的心態沒有間斷的情況下,產生另一種水不存在心態,這實際上是一種懷疑的心態。

薩迦班智達在其《量理寶藏論·自釋》中也講得很清楚:通過觀察不能生起定解的估計,智者們稱之為伺察意。意思是說,通過觀察後沒有生起真實定解的一種估計稱為伺察意,智者們指的是勝天論師等,歸根結底,在這裏薩迦班智達把伺察意安立為估計。按照薩迦班智達的自宗,伺察意究竟屬於何種心識之中呢?抉擇到最後,除了猶豫識(懷疑)以外不可能存在於他處。因為不管怎麼樣想:水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或者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這些想法都沒有任何真實的理由。那為什麼把它放在非量當中呢?因為沒有充分的理由,完全是一種估計而已。

所以道友之間互相辯論時,所說的理由必須具有可靠性,不要只是我認為這是如何……”因為我認為還有待於論證,我認為古老的水井當中有水或者我認為古老的水井中無水,這些都是一種伺察意。薩迦班智達認為,伺察意最終應該歸屬在猶豫識之中,雖然自認為如何如何,但認為存在與否的理由都不充分,故而將它安立為猶豫識。而全知麥彭仁波切把伺察意安立在不悟識中,為什麼呢?因為伺察意是心識沒有生起真實的定解,如外面水存在與否,通過現量沒有瞭解、決定,有比量因但理由不充分,所以從沒有生起真實定解的角度安立伺察意屬於不悟識。

那上面這兩位尊者的觀點是否相違呢?實際上並不相違,因為暫時安立時,二大尊者共稱在猶豫識、不悟識以外的一種心態叫伺察意。從表面上看,伺察意並非不悟識,因為不悟識是完全沒有瞭解真相,但是因明前派的伺察意,其對境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這種估計也符合實際情況,所以因明前派認為把它安立在不悟識中是不合理的。

但實際上,伺察意、不悟識都包括在非量中,不可能包括在正量裏面。為什麼呢?首先,它不能包括在現量之中,因為現量是無分別識,而伺察意(估計)是分別識;也不能包括在比量當中,因為比量的理由要充分,任何人聽到後皆會說:對對對,確實是這樣!,比如說我們對佛陀的教言、或者任何一種觀點,具有充分的理由,即通過比量可以推出來,而伺察意根本沒有這種理由,所以不能包括在比量當中。如果伺察意不包括在現量、比量中,那它歸屬在哪一個識當中?薩迦班智達認為單獨安立這樣的識沒有必要,但全知麥彭仁波切認為暫時可以這樣安立,但究竟包括在不悟識當中,這種安立無有任何錯誤。顧名思義,如我估計明天會來客人,第二天確實來了客人,這只不過是運氣或碰巧而已,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理由推出明天來客人,結果真的來了,從對境的角度來講,似乎屬於正量;但從有境分別念的角度來講,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沒有決定性,只是估計,結果碰巧符合實際情況而已。如果是量必定有決定義,且能遣除決定性違品的增益,而伺察意從有境的角度來講根本沒有決定性,所以安立其為非量。

學習因明時,大家最好互相研討。在此過程當中,有時候站在因明前派的觀點,有時候站在薩迦班智達的立場,心平氣和地進行探討,這樣能增上自己的智慧。從表面上看,這僅僅是一個頌詞,但如果你詳詳細細地分析,其中肯定可以挖掘出許多甚深的道理來。

大家一定要把此二者的差別分析清楚,所謂的伺察意存不存在呢?暫時是存在的;伺察意是正量,還是非量呢?應該是非量。既然都安立在非量當中,那因明前派與全知麥彭仁波切的觀點相不相同呢?從數目上看,應該是相同的,非量識的數目都是五種;但意義上有差別,已決識是正量的果。全知麥彭仁波切《智者入門》的觀點跟此處有些不同,這些道理值得仔細思維、比較。

在八九年的時候,我曾講過一、兩遍《量理寶藏論》。後來法王去印度的時候,在尼泊爾有敦珠法王的一個寺院,裏面有我們學院去的一位法師,他一定要我講一遍。當時法王如意寶法務繁忙,在尼泊爾只有半個月的時間,而且每天早晨七點鐘就開始出發去朝拜聖地,所以我淩晨四點多就到他們寺院裏面去,在半個月中把《量理寶藏論》的頌詞講完了,當時講得特別匆忙,不過聽眾都感覺還可以。此後十八年中,除了去年翻譯本論時看了一遍,其間再也沒有翻過。

下麵以同等理來破析。

或如真實伺察意,倒伺察意何非理?

因明前派承許無理由、顛倒理由和不定理由的伺察意三者是真實的伺察意。什麼叫真實的伺察意呢?如我認為古老的水井當中有水,實際上水井中確實存在水,因明前派認為這是符合實際道理的伺察意。

薩迦班智達反駁:如果真實的伺察意存在,那為什麼不真實的伺察意不存在呢?比如說明天我要到什麼地方去,結果真的去了,這是真實的伺察意;如果我明天要去某地,結果沒有去,這種非真實的伺察意也應該存在而且是合理的。既然能斷定所未知的隱蔽分,而且與事實符合是真實的伺察意,那麼斷定所未知的隱蔽分,與事實不符合的是顛倒伺察意,這應該是合理的。

許則失真伺察意,

如果因明前派承許:噢,對對對,你說得對,我們也承認顛倒的伺察意。

薩迦班智達駁斥:你們因明前派如果承許顛倒伺察意存在,所抉擇的情況與實際並不相符,而你們對伺察意的定義是符合實際情況,如此一來,則明顯摧毀了你們自己所安立的伺察意的法相,即失毀了真實伺察意。

非爾前者亦同非。

如果因明前派說:顛倒的伺察意不合理(非爾)。

薩迦班智達駁斥:倘若顛倒伺察意不合理,那你們因明前派所承認真實的伺察意(前者),也不合理(亦同非)。

模棱兩可成猶豫,設若容有壞定數。

因明前派說顛倒伺察意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呢?原因是明天客人來或者不來的這種顛倒伺察意帶有懷疑、模棱兩可的心態,已經成了猶豫,這是不合理的。如果顛倒伺察意不合理,那麼真實的伺察意也有懷疑的心態,這樣它也不合理了。

如果對方承許真實的伺察意存在,那麼顛倒的伺察意也應存在,如是就完全毀壞了你們所決定的數目。為什麼呢?因為你們因明前派說,符合實際道理是真實伺察意,現在又憑空出現一個不符合實際道理的顛倒伺察意,如此一來,你們因明前派認為的五種非量識,其中真實伺察意了一個顛倒伺察意,這樣總數就成六個了,你們決定的五個數目就被毀壞了。

若是倒識伺察意,亦應成量同等理。

倘若你們因明前派認為顛倒伺察意是顛倒的,以同等理可以推出,真實伺察意應該成為正量,它可以列入比量當中。

對方認為顛倒的伺察意在這裏安立是不合理的,因為它完全是顛倒的,與伺察意的法相不符。如此一來,如果認為顛倒伺察意是顛倒的,那真實的伺察意就是正確的;如果伺察意是正確的,那麼它就應該成為正量,不是你們所說的非量了,因為以同等理可以互相推出,所以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

大家應該清楚,此處總破是通過觀待因或不觀待因來觀察,了知所謂的伺察意是不合理的。接下來別破真、假伺察意,通過兩種方式來進行觀察,它們也是不合理的。

別破分三;一、破無理由的伺察意;二、破顛倒理由的伺察意;三、破依教之識為伺察意。

第一:破無理由的伺察意。

設若無因伺察意,真實一切成真實。

由前可知,無理由伺察意,如古老的水井當中有水,這樣的估計是真實伺察意。

薩迦班智達認為這種說法不合理,為什麼呢?沒有任何因(理由)就說水井中存在水,此伺察意若成為真實,那麼一切都成為真實了。比如有人認為:啊,我這個窮人的家下面肯定有寶藏這樣的估計也成真實了;明天早上七點鐘的時候,我在虛空當中飛來飛去,在眾人面前顯示神變你這樣的夢想也會成真了。如果沒有任何理由的憑空捏造成為真實,那什麼都可以變成真實了,但這肯定不合理。

我覺得道友之間辯論時,如果僅僅說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覺得是這樣的就成為正確,那麼你想什麼都應該像在如意寶前祈禱一樣馬上出現,這是多麼愜意啊!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通過因明進行辯論時,一定要有確鑿的證據,反之則不能隨便立宗。假如要立宗,一定要有可靠的原因,否則成了伺察意。

伺察意能不能判斷事物呢?不能判斷,但是心裏可以這樣胡思亂想,因為眾生的分別念是無邊無際的,如想:我可能馬上要成就了,我今生當中一切都沒有希望了等。凡夫人的估計非常多,但真正捫心自問:我憑什麼成就呢?因為我天天都不修行。這是不是原因呢?根本不是。如果什麼理由都沒有,那最多只是估計而已。

通過因明分析自己的心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有些竅訣性的教言中講,依靠極其尖銳的智慧寶劍,認識、分析自己的心態,這樣能解開自相續中分別念的罟網。

總之,如果無理由的伺察意正確,那麼就有一切都正確的過失。

第二,破顛倒理由的伺察意。

大家應該清楚,顛倒理由的伺察意有兩種:不成因和不定因。

若是倒因伺察意,則與意趣成相違。

頌詞中的意趣指法稱論師論典的意思。

你們承認顛倒理由的伺察意是真實的觀點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呢?因為法稱論師在《因明七論》中,把不定因產生的見解安立仔懷疑中,不成因產生的見解安立在顛倒意識中。如此一來,你們因明前派的這種立論(不定因和不成因所抉擇出來的定解都是伺察意)與法稱論師的觀點明顯相違,你們再怎樣辨駁,實際上也不能超越法稱論師的智慧。如果放棄了彌足珍貴的《因明七論》的究竟意趣,在世間上要依靠因明宣揚自己的觀點則無有是處。

應當了知,用所量建立無常,這是不定因;瓶子無常,是柱子之故,這是不成因;以常有建立無常,這是相違因。前面我們也講過,這三種相似因所生的意識不是伺察意,為什麼呢?因為伺察意要得到一個符合實際的結論。你們因明前派一邊說伺察意所判斷的外境是真實的,一邊又說依靠不定因、不成因推理,那它們所得出來的結論會有正確的機會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法稱論師再三說,不定因和不成因抉擇出來的結果不是正量,也不符合實際道理,可是你們因明前派一直認為,依靠此種方式得到的結論符合實際道理,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絕對不合理。

此外全知果仁巴也講到,所謂沒有理由的伺察意,並不是沒有理由,應該有理由。為什麼呢?以前在水井裏面有水,依靠這種理由推出現在也存在水,所以你們因明前派把它安立在無有任何理由的伺察意中,這種說法肯定不合理。

第三,破依教之識為伺察意。

因明前派認為,無論如何,伺察意在內外教的論典中都出現過,由此原因,它決定是存在的。

知自他宗教典識,歸四識非伺察意。

因明前派認為伺察意應該存在,理由是它在自他宗派的有些教典當中都出現過。《俱舍論大疏》中講到,加行道的一些境界是伺察意或已決識;《現觀莊嚴論》中也有加行道的有些智慧是伺察意的這種說法。因此他們認為,在論典當中既然出現過伺察意,它就應該存在,但它不是正量,應該是非量。

但這說法是不合理的。因為所有的識包括在四種識當中,這其中並沒有伺察意。意思就是說,無論是經典、論典,凡是非常合理的想法,如佛教中的四諦、二無我、釋迦牟尼佛是真實的量士夫等,這些識全部包括在現量和比量當中,皆為正量識;外道依靠恒河來洗自己的罪業等說法則屬於顛倒識;有些人認為,在自相續當中的罪業依靠修行能否清淨,對此有一些疑惑故包括在猶豫識當中;有些雖然有一種想法,但是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這叫不悟識。除了這四種識以外,在這個世界當中根本沒有必要單獨安立一種其他的識,所以你們因明前派這樣安立是完全不合理的。在這裏,菩薩的入定境界和佛不可思議的智慧,我們暫且不談,但是眾生的分別念,尤其是相對我們人類而言,所有正確與否的識全部包括在這四種識當中,除此之外不會再有其他的識,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些道理。

綜上所述,所有的識包括在正量識和非量識當中。正量識是符合實際道理的,比如無我、萬法皆空等定解,真正依靠理證和教證對其進行觀察時,不會產生任何任何違害。非量識則有正理的妨害,如有些論典中所宣說的殺生能獲得解脫等,若自認為這些觀點合理則是顛倒識;有些論典中雖然已經講了一些道理,但是他根本沒有說到真相,這叫做不悟識;有些識猶豫不定,或說三心二意,如認為某事也許有功德,也許沒有功德,這樣的心態叫猶豫識。除了這四種識之外,並沒有其他的識。

大家應該了知佛教的殊勝之處,因為在佛教中不僅明確地講到了外器世界的具體情況,而且也詳細地宣說了有情心識的種類差別,當然歸納來講,所有的識可以包括在以上這四種當中。自己平時也應該探索一下,除了這四種識以外,還有沒有另外的識?其實絕對是沒有的。

平時我們對佛教的認識,也完全可以包括在這四種識當中。比如有些人認為,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前世今世等因果道理完全合理,不管他是現量見到,還是通過比量了知,這種心態皆叫正量識;有些人根本不懂而去理解,如自認為佛陀所說的不合理,前生後世根本不存在,或者聲音本來是無常,反而認為是常有,這是顛倒識;有些人根本無法舉出任何前生後世不存在的理由,只是沒有找到真相而不懂,並不是在反方面已經誤入歧途而生邪見,這種對道理不懂的心態叫不悟識;有些人一直懷疑到底有沒有前世,這種心態叫猶豫識。所以我們對佛教的看法也只是這四種識,判斷任何一個事物,從我個人而言除了這四種識以外根本找不到其他的識。

當然,許多知識份子的確學過不少的知識,尤其是在科學技術方面,但是在人的心理研究方面,不要說勝義中,如一些光明大圓滿和密法的竅訣等,就是世俗中的心理分析也未深入研究過。我雖然學得不太多,但是以前在有關心理學方面也很有興趣,當時也下過一定的功夫。學生時代的時候,確實認為人的心理值得研究,由此在很多方面都分析過,但越分析越複雜,最後自己也是感覺暈頭轉向、不知所措;而回過頭來,在佛教因明的領域當中才找到了歸宿。如果繼續分析,《俱舍論》中講七十七種或五十一種心所,若廣說則有千千萬萬的分類,正如薩迦班智達在本論後面說的一樣,仔細分析所有的心態則有無量無邊。歸納而言,各自有它的類別、種類,如不了知正確道理的識包括在不悟識這一種類當中,昨天說伺察意包括在不悟識的原因也是這樣。所以,一切心態肯定能分,如估計我不懂,從表面上看是兩種心態,但是歸納起來可以攝在不悟識當中,這是佛教中歸納、擴展的兩種特點。因此學習因明時,大家應該努力使自相續獲得這種正見,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有了正見,則無論遇到什麼違緣或者辯論都不會失敗。在《密宗大成就者奇傳》當中記載(4),有一個大成就者叫小歌薩拉,首先他想在一個外道的論師前出家,結果外道論師沒有攝受且不讓他出家,他極為不滿,併發下一個願,等到智慧成熟的時候,一定要和他辯論;後來他到內教的一位上師那裏去出家,學習內教及婆羅門的一切學問,並精通無餘;後來,他到外道的上師面前,與其進行辯論,結果大獲全勝。在佛教歷史上,這種通過辯論破邪顯正的例子不計其數。

好,今天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不成因:法相指在欲知法上所運用的因不成立;分類有於外境上不成、觀待心前不成兩種。

(2)不定因:法相指對於證成所立指出懷疑的因;分類有不共不定因與共同不定因兩種。

(3)相違因:法相指依靠某因必定顛倒證成所立;分類有外境相違因與觀待心前相違因兩種。

(4)詳細情節請參閱《顯密寶庫18》本傳記第五品、光明大樂教言受教傳承之36:精通外道的小歌薩拉班紮。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