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7 00:20:45
學習次第 : 進階

量理寶藏論 第二品 觀識  第十三節課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今天繼續學習《量理寶藏論》。

現在是別破分二:一、真破;二、遣諍。

宣說後者遣諍。

境根極微相聚合,盡其所有刹那數,

生起領受之心識,即為異生之現量。

前面學習了因明中一些量和非量的知識,並剖析了因明前派所承認的已決識。講到這裏,有人可能會生起這樣的懷疑:現量是見事物的自相,但事物在刹那性地變化,作為凡夫人而言,根本無法見到刹那性的柱子、瓶子等,因為刹那極短,根本不是凡夫人的對境。如果這樣,凡夫人是否無有現量了呢?如果眼見不到刹那的柱子、耳聽不到刹那的水聲,那所謂的現量在凡夫人前到底是如何安立的呢?

薩迦班智達回答,對現量進行觀察時,真正要成立一個不可遮破的現量,這是十分困難的。比量、現量全部是識的範疇,是以分別和無分別念各自安立的;從最究竟的角度觀察,所有的識全部是非量,因為用中觀的勝義理論進行分析時,沒有一個真實量的存在;但是在未經詳細觀察的名言當中,尤其是站在觀現世量的角度應該成立正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世間凡夫前可以安立正量,所以沒有必要擔心無有現量。

既然現量對於凡夫人而言可以成立,那麼到底是如何成立的呢?就像前面所講的一樣,比如說我們要現見外境,現見的因緣必須要具足,那需要什麼樣的因緣呢?首先是外境,然後是根,如眼根、耳根等,最後是作意,這三者必須要具足,才能現見外境。當然,即使三者聚合,但無分刹那和無分微塵還是無法見到,也就是說,此二者不是凡夫根識的所取境,那凡夫人到底如何現見外境呢?或者說,其所取境到底為何呢?首先外境要積聚一定數目的微塵,然後自己的根也要具足一定數目的微塵,此二者聚合,僅此還不夠(經部宗並不承許以色根能見到色塵),還要有時間的因素。

當然,對於刹那聚合的問題,也有一些論師們的觀點是不同的,他們認為刹那不可能出現聚合的情況,因為最短的時際刹那即生即滅,許多刹那不可能同時存在並積聚在一起,這與很多微塵可以同時並存不同,否則就有前刹那常有不滅的過失,如是觀察,則很多刹那不可能積聚在一起,成為一段的時間。

雖然如是,但對於凡夫人的現量而言,於微塵的因緣聚集之後,必須要經過刹那相續的聚合,而且必須是足夠數量的刹那。比如說看柱子,首先柱子要具足足夠的微塵,即柱子最少也是要有眼識能夠看得見的微塵積聚,然後根的微塵積聚和作意也要彙聚,此時要經過一定數目的刹那,見柱子的眼識才會產生,而且不管經過多少刹那,眼識也會如是的現前,但凡夫人不可能一刹那一刹那地生起清晰的定解。

綜上所述,雖然刹那不可能積聚在一起,但是作為凡夫並沒有現量不存在的過失。比如說,一個水塵不可能裝滿整個瓶子,但是無數的水塵積聚起來就會裝滿瓶子,這是有情的眼根可以見到的;同樣的道理,因緣聚合到一個階段時,執著、緣取外境事物的現量識就可以產生。這種情況,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刹那和微塵的積聚達到一定的量,並且各種因緣具足,然後在每個刹那都會產生現量識;或者說最低限度需要多少微塵和刹那積聚才能產生一個現量識(凡夫人的現量比較粗大,不可能像聖者的入根本慧定般細微),這並無一定的標準,假設產生眼識需要二十個刹那,由第一刹那到第二十刹那,然後眼識就產生了,是否二十個刹那積聚在一起了呢?實際上刹那並沒有積聚在一起,但是經過了二十個刹那的時間過程。二、假設有二十刹那的柱子在識前經過,按理每刹那應該產生不同的眼識,但自己不一定能於每刹那都生起真實的定解:哦,剛才二十刹那當中,我見了二十次柱子。一般人的心較粗大,很難對細微的對境生起定解,但事實上外境的一切特徵已經在根識前現量顯現過。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雖然外境的微塵和時間的刹那並不是現量的對境,但當它們積聚到一定的程度,一般人就能感受到了,如此詳細觀察後就可了知,名言現量並非不存在。由此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到底最低限度要有多少個微塵積聚,有多少個刹那經過後,我的眼識才產生呢?這一點,應該是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其所需的數量也不同。有些眼根好的人,細小的微塵也能看得見;有些眼根不太好的人,就算戴了眼鏡也看不清楚粗大的事物,但在他的眼識前,外境的行相應該是顯現的。總之,現量雖然沒有分別念,但事物肯定是被照見過,由此說明瞭一般人的現量並非不存在。

那麼現量的標準是什麼呢?比如說由微塵積聚而成的瓶子顯現在眼前,人們都稱:我現量見到了瓶子,因此現量的標準是一般人現量見,且不靠他力僅依自力而生起定解。但僅僅在眼前顯現不一定就是現量,昨天有道友提問:所謂的量分現量和比量,現量分相似現量和真實現量,那看見虛空當中有兩個月亮,到底是不是現量呢?這是相似現量,雖然它也歸屬於現量的範疇,有現量的名稱,但不是真正的現量,比如說假立的人不是真實的人,真假有一定的差別,因此相似現量歸屬於顛倒識之中,既然如此,那相似現量不包括在四種識當中的過失是沒有的,這個問題下文還會宣講。

一般人能現量照見外境,但沒有像聖者菩薩那樣的現量。比如說眼見柱子,一般人見柱子與佛陀見柱子有很大的差別,這一點,稍微懂得大乘教義的人都會清楚。雖然柱子是由眾多的微塵積聚成一個整體,然後成為識的現量,但實際上它的本體是不是微塵的性質呢?如果分析得稍微深一些,那所謂的無分微塵也根本不能成立,完全是空性或法界的本體;但在名言當中,並沒有涉及到這麼深的道理,因為在因明中,主要是宣講如何成立見聞覺知的道理。

下麵是暫停偈。

薩迦班智達在這裏宣說了非常重要的內容。

所有數目之分攝,乃以種類差別為,

所有內部之分攝,承許歸屬彼範圍。

無論因明前派,還是其他的宗派,對識的分類、歸攝都有不同的安立方法。但薩迦班智達認為,所有的分類應該以種類來分,並不是每一個心態安立一個類別,這樣會過於繁瑣、複雜。

要判斷任何一個事物,首先要了知它的法相和分類。其中法相應表達出它的不共特徵,分類則應以種類來劃分,當然此處主要宣講的是分類。比如說人的法相是知言解義,人分為男人、女人和黃門,以這種分法可以包括所有的人類。如果沒有這樣分,所謂的男人分為東方的男人和西方的男人,東方的男人又分東方的東方男人和東方的西方男人,而東方的東方男人還會有很多很多的類別……每個差別都安立一個類別,最後根本沒辦法決定一個分類,而且一切支分的分類也不能歸屬在根本的分類當中。因此在進行分類時,無論是識,還是外境,一定要歸屬在某個類別當中,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宗派中的量與非量全部細微地劃分,就會有千千萬萬的分類,法稱論師也說:眾生的邪見無邊。那這些無邊的邪見,能否包括在我們前面所講的五種或三種非量識當中呢?或者說能否包括在一種非量當中呢?如果從種類的角度則可以包括,否則無法包括。如《俱舍論》中講到了信心、傲慢、譭謗等多種心所,這些心所如果不從種類角度分,根本無法進行歸攝。

我們對識進行分類時,首先分為正量識和非量識,正量識包括現量和比量,現量是親自見到而不依靠任何推理的正量識,比量反之。此時可能有人會想:會不會出現一種既沒經過推理,又不屬於現量的識呢?比如自相續中對三寶產生一個信心,它首先不是非量而應該是正量識,但若是正量,它到底是屬於現量還是比量當中呢?如果說是現量則不合理,因為信心屬於分別念;如果說是比量也不合理,因為它未經任何推理,那這樣的分別念到底歸屬在什麼當中呢?當然,信心(指符合真實情況的信心)是一種正量,但未經任何推理,肯定不是比量而應為現量,但實際上現量有四種(1),它應該屬於其中的自證現量。因此,所有的識既可以分屬,也可以歸攝在一個最主要的種類當中。

因明前派也承許五種非量識可以安立在一個種類當中,但由於他們不承認不悟識,所以真正觀察起來,五種非量識不管安立在其中哪一個種類當中,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它這裏講,所有的分類和歸攝,應該以種類來安立。比如說總的來講,識分為正量識和非量識,非量識中,按因明前派的觀點有五種非量識,此五種識可以包括在三種非量識(不悟識、顛倒識和猶豫識)當中,而這三種非量識最後又可以包括在不悟識當中,這樣一來,內部的種類可以歸攝在根本種類當中。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如果是這樣,薩迦班智達把千差萬別的非量識統攝在一個非量識當中即可,為何非量識又劃分為三種呢?之所以把非量識又分為不悟識、顛倒識和猶豫識三者,是因為有特別的原因和必要。比如說學院分男眾區和女眾區,女眾區又分法身區、報身區和化身區;有特殊必要故可以這樣分,若無特殊必要,比如每人都作為一個分類,那是多麼麻煩的一件事情啊!其不合理的原因也在這裏,所以我們必須要承許某法歸屬於一個範疇之內;如果沒有這樣,每一個種類都在各個事物上安立,則量和非量就沒辦法分攝了,最終也違背了法稱論師和陳那論師的究竟觀點,故而因明前派把所有非量識歸屬在五種非量識當中的方法不太合理。但薩迦班智達也認為,如果有特別必要時,可以進一步再劃分種類,比如從哪個刀鞘中抽出來的刀子,就歸屬於哪個刀鞘,最後還要插回各自的刀鞘中。

到這裏,遮破他宗就講完了。

下麵建立自宗分三:一、非量總法相;二、數目的分攝;三、各自安立。

首先講非量的法相。

不欺不成即非量。

不欺不成的意思是不欺惑不成立,即兩個否定詞疊加,反過來說就是欺惑的識,此欺惑的識是非量。

不管是猶豫識、顛倒識還是不悟識,以它去尋找對境肯定具有一定的欺惑性,並不能得到真實的對境。所以本論下面宣講量的法相就是不欺惑的識,無論現量還是比量,凡是所取的對境不具有欺惑性的識就是量;反之,自己的想法跟對境有一定的差別、距離,不符合實際情況,這種欺惑性的識是非量的法相。

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前面所講的伺察意,如認為古老的水井裏面有水,結果真的有水,對境並不欺惑,那為什麼安立它是非量呢?所謂的欺惑性,下麵講第九品的時候還會講到,在《釋量論》第二品當中也有說明。所謂的不欺惑分作者、所作和作的方式三個方面,比如說伺察意,實際上對境真實存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會欺惑自己;但是對作者來說,如認為古老的水井中有水,從對境的角度來講,它確實有水,這並沒有錯,但是對有境的作者來講沒有任何依據,現量沒見到,比量也無真實理證,所以對作者來講有一定的欺惑性。雖然從對境角度不欺惑,但從有境角度來說是欺惑的,如此一來,伺察意不是正量而是非量。在瞭解這些關要問題時,我們應該多多聞思因明的論典,通過這種方式通達因明的秘訣。

這樣安立的非量法相,能遍於所有的非量識,不管是分別識,還是無分別識,或者顛倒識、不悟識和猶豫識,實際上都是一種欺惑性的識,因此一定要以欺惑性來理解所有的非量。以此標準來看,現在世人的心態絕大部分是非量,他們所判斷的往往不正確。比如認為因果不存在是一種非量識,其實因果是存在的,只不過是自己沒有了達而已;或者認為三寶沒有加持、佛沒有功德等都是一種非量識;或者有些人認為:不學佛是正量,他們學佛的人可能精神有問題……”就像一個自己有精神病,反而認為正常人是精神病的人一樣。這些世間人既沒有學過因明,也沒有學過有關前世後世的甚深論典,反而認為自己的非量識是正量,在沒有遇到善知識及學習殊勝的論典之前,這樣的邪見暫時沒辦法遣除,在他的相續中會一直駐留;一旦善知識及各種因緣聚足時,非量識才能遣除,使相續變成正量識,比如說原來持沒有前生後世這種邪見的人,後來因緣聚足時相續當中生起了因果正見,自那時起非量識就被遣除,相續成了正量。

經過多方面的分析,大家應該能通達正量和非量的區別。識的法相是了了明知,識分正量和非量,非量的法相是不欺不成,即非量是具有欺惑性的識,反之則是正量。

下麵講非量數目之分攝。

不悟顛倒猶豫識,三種正量之違品,

乃以緣取方式分,本體而攝即唯一。

首先對兩個問題進行分析:一、非量識有幾個;二、歸攝在哪一個識當中。

因明前派的非量識分伺察意、現而不定識、已決識、顛倒識和猶豫識, 而全知麥彭仁波切則認為,在非量識當中應有不悟識。由於因明前派沒有安立不悟識,所以為其觀點帶來很多的麻煩,為什麼呢?因為要把明前派的所有非量識歸屬在一個心態當中,這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按照薩迦班智達的觀點,所有的非量識全部包括在猶豫識、顛倒識和不悟識這三種非量識裏面,猶豫識和顛倒識又可包括在不悟識當中,這樣分類、歸攝就比較方便。

正量的違品就是不悟識、顛倒識和猶豫識這三種非量識,那這三種非量是以什麼樣的角度來分類的呢?是從緣取的角度來進行分類的:不能如理如實地了知對境的真相是不悟識,執著對境反方面的增益叫顛倒識,對對境產生三心二意的心態為猶豫識。如果從心態本體的角度來分,所有的這些如猶豫識、顛倒識、現而不定識、已決識、伺察意等等,再加上所有的隨眠煩惱、根本煩惱,以及不符合真理的千千萬萬心態都屬於非量識。凡夫眾生有無數的心態,其中有些完全是非量識,比如說有些藏族人特別喜歡金子和珊瑚,把這些裝飾在脖子上或頭髮上,並認為非常好看,實際上這是一種非量,因為他們認為的好看,並不能真實成立;漢族人也有類似的情況,尤其是科技越來越發達時,漢族人用各種方法打扮,實際上這種心態也是一種非量,人的美醜在本性上沒有差別,所謂的,其實都是自己的分別念造作的。也可以說,千千萬萬的眾生有千千萬萬的非量,這些非量從本體的角度講,都可以在包括不悟識當中。在有些論典當中說,所謂的不悟識就是無明,因為識對外境的真相沒有如理如實地通達;三心二意的懷疑心態,是不是如理如實地通達對境呢?根本沒有,所以猶豫識也可以包括在不悟識當中;本來柱子是無常,反而執著為常有,這種識能不能如理如實地通達對境的真相呢?根本沒有,所以顛倒識也可以包括在不悟識當中。同樣的道理,眾生相續當中無量無邊的相似識、顛倒識、錯亂識以及不如理的意識等,全部都可以包括在不悟識當中。所以,所有這些非量識,應該按照薩迦班智達的歸屬方法來安立。

大慈大悲的佛陀曾經這樣講過:眾生無量的分別念都可以包括在無明煩惱之中,而無明煩惱可以用智慧來斷除。所以,眾生所有的分別念包括在正反兩方面:正方面是如理如實地通達真相的智慧,反方面就是無明;如果進一步深入下去,就是佛陀的智慧和眾生的無明。

薩迦班智達是公認的文殊菩薩化身,他將因明七論的所有要訣全部融匯在《量理寶藏論》的寶庫裏面。因此,學習這部論典時,大家也不要認為:啊,學習因明,除了《量理寶藏論》以外,可能還有更好的論典。當然,眾生的根基不同,隨自己的意樂也可以這樣說。但是按我們的傳承,尤其是上師如意寶以前傳講因明竅訣時講,薩迦班智達的《量理寶藏論》中的確是有很多不共的特點,雖然本論文字很少,但在一些其他因明論典中根本沒有提及的很多秘訣,在這部論典中記得非常清楚,比如因明七論中關於境與有境的道理,在本論中就講得非常清晰明瞭。

因此我們一定要明白,所有的非量識全部可以歸屬在不悟識當中;所有的量是比量和現量,比量歸根結底包括在現量當中,所有的現量最後包括在自證現量當中;所有的外境包括在自相的外境當中。以上這些都是因明的秘訣,薩迦班智達的《量理寶藏論·自釋》當中也有這方面的說明。在學習因明的過程當中,自己首先要知道外境是自相,這也是堪布菩提薩埵所造《中觀莊嚴論》的五大特點之一,外境歸根結底就是自相;然後,心識從量的角度來講,包括在自證當中;所有的自證從其違品來講,包括在無明或不悟識當中。現在大家應該知道這些分類與歸攝的內容,明白非量識的三種分類,以及兩種分類又從本體上歸屬於不悟識的原因。

下面講各自安立一、不悟識;二:顛倒識;三、猶豫識。

為什麼薩迦班智達自宗非量識要分不悟識、顛倒識和猶豫識三種呢?因為每一個識都有其獨特的法相和分類。

一、不悟識。

不執彼者非彼者,乃不悟識有三類,

尚未入境未圓滿,雖已圓滿然未得。

不悟識的法相,即既不是真實地緣取對境,也不是顛倒地緣取對境,這樣的識就是不悟識。

不執彼者非彼者即沒有執著真實的對境,但也不是沒有執著對境的反方面。比如瓶子的真相是無常,我緣它的時候並沒有執著為無常,沒有去執著它真正的本體,執著無常可以包括在現量或者比量當中;執著常有則為非量,但是也沒有這樣執著。如果執著瓶子無常就成了正量,如果執著為常有就成了顛倒識,但是不悟識並不是這樣的。總而言之,對外境既沒有如理如實地認識,也沒有從反方面顛倒誤解,正在尋找事物的本體,這就是不悟識的特點。

有些人對佛陀根本不瞭解,到底佛陀是什麼?包括部分學佛的人也不知道,有些人把佛陀看作是一位非常慈悲的老人,有些人看作是天人,有些人認為是神仙,或者以其他的眾生來看待,這都是對佛陀的真相沒有瞭解;但是在反方面,也沒有不承認佛陀或者認為佛陀不好,所以這是一種不悟識。我們平時說的你還不瞭解,這種不瞭解的心態也是不悟識,實際上,眾生相續當中的不悟識是比較多的。

有些人可能這樣想:剛才講不悟識可以包括猶豫識和顛倒識,但是現在這個是分類當中的不悟識,這個不悟識能否包括顛倒識和猶豫識呢?如果包括,猶豫識和顛倒識會不會具足不悟識的法相呢?對於這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的是,前面最後歸屬的不悟識,並不是分類當中的不悟識,此二者的法相有別:前面最後歸屬的不悟識是總的不悟識,實際上它是從沒有如實了知對境真相的角度安立的。所以,總的不悟識和分類的不悟識,從法相上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從本體上沒有差別。

平時辯論的時候,大家應該瞭解,分析任何心識應從其本體、作用和取境的角度來觀察。從本體的角度來分,總的不悟識作為所有非量識的總管,它遍於所有的非量識;從取境的角度來分,各種非量識有一定的差別。比如說自證和境證,從本體的角度來講,所有眼識、耳識和鼻識等境證全部包括在自證當中;從取境的角度,眼識執著色法、耳識執著聲音等各不相同,不能混為一談。同樣的道理,從本體的角度來講,顛倒識和猶豫識可以歸攝在不悟識當中;但在取境時則不能這樣歸攝,所以薩迦班智達說乃以緣取方式分,也就是從緣取的方式將非量識分為三類,應該這樣來理解不悟識。

所謂的不悟是指能否通達。真正通達是以現量和比量來了知的,可是不悟識既不是現量照見,也沒有比量的依據,因此當時的認識是缺乏根據的。如認為佛陀所說的教理不合理,這種認識既沒有現量見,也沒有比量的推理,所以把這種心態安立為不悟識;反之,如果有正確的現量或比量作依據,則不能稱之為不悟識。若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現在很多人對佛法的理解,對一切萬法真相的認知,可以說是處於不悟識的狀態中;有時候看見這些眾生,會覺得他們非常可憐,面前顯現的柱子本來是刹那無常的,但是他卻認為是常有的,實際上他自己就處於不悟識的心態當中。

不悟識的分類有三種:尚未入境的不悟識、入境未圓滿的不悟識、雖已圓滿然未得的不悟識。

首先說尚未入境的不悟識,指心根本沒有取境。比如在根本不知道三相推理的人前說柱子是無常,這個人於是產生思維柱子無常的一種心態,實際上對他來講,這就是一種尚未入境的不悟識;又如對從來沒有皈依過佛門的人講三寶的功德,因為他從來沒有瞭解過佛法,所以這對他來講,也是一種尚未入境的不悟識。

然後說入境未圓滿的不悟識,指雖然已經入境,但是尚未圓滿。比如說我雖然已經學習了因明,但是還沒有學習究竟,對三相推理並不是非常瞭解,別人問:柱子是不是無常?我通過三相推理正在觀察柱子的本體,那個時候的心態叫做不悟識。雖然我一直認認真真地去觀察,但是最後還沒有得出真正的結果,即所作性則是無常的這種推理,對我來講還是一個未知數,雖然已經入了門,但是還沒有究竟;我們佛教徒當中也有這樣的,雖然已經皈依了,但是真正的佛教道理,對他來講還是非常陌生的,也是一種未知數。這種雖然已經入境,但還未圓滿的心態是第二種情況。

最後說雖已圓滿然未得的不悟識,指雖然已經圓滿了,但是沒有得到最究竟的結果。根據《量理寶藏論·自釋》和絨頓大師的《日藏疏》這兩部大論典的說法,此中分三:無有對境的不悟識、意識染汙的不悟識、非對境的不悟識。

第一、無有對境的不悟識,即對有境來講,對境的本體根本不存在,如執著石女兒和兔角等,這就是對境不存在的不悟識。《自釋》中說,已決識實際上是一種無有對境的不悟識,此時有人可能會這樣想:已決識怎麼會沒有對境呢?應該有對境吧,比如我們前面講的隨現量和隨比量已決識,第一刹那我知道柱子是無常,第二刹那取這個對境,那怎麼會沒有對境呢?但在這裏的對境,並不是已經知道了的再次知道,如果這樣,因明中有專門對此發太過的,正如我們昨天講的一樣,在法稱論師面前,還需要用所作建立柱子無常嗎?根本沒有這個必要!還有小孩已經生了要再次生,人死了還要再次死亡等很多的過失。第一刹那已經知道柱子是無常,第二刹那我用分別念來回憶,這就是所謂的已決識,它是一種回憶;克主傑尊者在他的因明論當中也是這樣講的;印度很多論師在其論典中也講到,所謂的已決識只不過是一種回憶而已。因為以現量和比量知道柱子是無常,對你來講,從此以後沒有必要再用推理來進行論證,對此時的心態而言,它沒有新了知的對境,因此全知麥彭仁波切和薩迦班智達,異口同聲地將已決識安立在非量當中。原來早已了知,對你來講已經成立,現在再次對它進行論證沒有任何必要,所以,已決識可以包括在沒有對境的不悟識裏面。

第二、意識染汙的不悟識,即本來已經現量見到了,但是被分別念所染汙的不悟識。比如說你現量見到的柱子,它是無常的,但是分別念一直認為它是常有的東西,這是一種相似迷亂因,我們的心已經被它染汙了,從此以後始終認為:今天的河流就是昨天的河流,今天的柱子還是昨天的柱子。這是因為被分別念染汙,而沒有了達對境的真正相續,實際上這也是一種不悟識。

第三、非對境的不悟識,即由非為真正對境而產生的不悟識,這也可以從時間、地點和本性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從時間來分,比如說凡夫人僅僅是於現在的時間中現量照見柱子,但佛陀是未來、過去和現在三時照見,所以觀待佛陀來講,凡夫人只能見到現在,根本見不到未來和過去的事情,這樣一來,從時間的角度來講,過去與未來不是凡夫的對境,這也是一種不悟識。

2、從距離(空間)的角度來講,像一些禿鷲和老鷹,它們能看見很遠的肉食,可是我們的眼睛根本見不到,只能見到前面的東西,這是由於距離遙遠而不能見到,與阿羅漢的四種不知因中的一種推理相同。

3、從本性方面而言,作為凡夫人,根本見不到柱子的刹那無常,或者一切萬法無我的真相,不管對境怎麼樣顯現,凡夫人根本見不到。

當然,以上這些道理,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從觀待的角度來講,所謂的正量應該存在;若從究竟的角度來講所謂的正量,根本經不起真正的觀察。

以前薩迦班智達的有些弟子認為,現量和非量可以同時具足,後來薩迦派有些論師遮破了他們的這種觀點。薩迦班智達的弟子們怎麼認為呢?他們有一個比喻,在漆黑的夜晚去看屋中的瓶子,當時只看見黑暗,並沒有看見瓶子,但實際上瓶子應該成為他的對境,所以從對境的角度來講,見到黑暗時沒有見到瓶子,一個見一個不見,正量和非量同時存在。後來有些論師紛紛遮破他們的觀點,因為量和非量同存的這種說法,在因明七論的任何一部論典中也沒有講到,所以此觀點是非理的。

我們也可以這樣想,對於一個凡夫人來講,其對境在某種特定的環境或者世間當中可以安立為正量,但真正去觀察時它並非究竟的正量。為什麼呢?我們認為柱子存在,但是在面前顯現的東西只是很多微塵的聚合,從這個角度來講,凡夫的現量並不是真正的現量。我們認為柱子是現量,但這個現量是如何產生的呢?平時的語言觀念、傳統和前世的習氣混合在一起,到了一定的時候,我們就認為這是現量。比如說兩、三個微塵積聚在一起,我們不叫它瓶子,很多的微塵積聚到可見時,我們才把它叫做瓶子,實際上瓶子的本體也只是微塵而已。同樣的道理,眼識、耳識和鼻識等僅僅是在眾生心相續中產生的一種分別念,或者一種整體性的意識,此時我們認為它是一種正量。當然,觀待自己的對境應該是正量,而觀待其他人的對境則不一定是正量。但即使不是正量也不會造成過失,比如說瓶子是刹那無常的,這個道理對世間人來講,他根本不知道,或者一切萬法的本體是苦、不淨、無我的本性,雖然在他的根識前可以顯現,但是凡夫人能不能生起定解呢?一般來講,由於相續中存有嚴重的習氣垢染,所以一般凡夫人根本無法照見。可是斷除煩惱障的阿羅漢有這個能力,假如我們倆面對同一個瓶子,阿羅漢由於沒有執著,所以他了知瓶子的本體是空性,而我卻把它執著為實有或我所。眾生根據自己的分別念和習氣,對外境判斷時都會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在眾生的傳統觀念中,大家在取捨時,將不會欺惑的東西安立為正量,將產生欺惑的東西叫非量。比如說一碗水,在《定解寶燈論》中講,對人類而言,大家都認為是水,這對我們人類的穩固習氣來說應該是正量;而在這裏若有餓鬼,對它們來講根本無法成立水,只能看見膿血。因此,全知麥彭仁波切說,觀待眾生自己的根基而言,有暫時的正量,而境界越來越高時,上上是正量,下下是非量,最後究竟來講,惟有佛陀的所見是正量。

好,今天就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四種現量指根現量、意現量、自證現量、瑜伽現量。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