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6 17:05:35
學習次第 : 進階

量理寶藏論 第八品 觀法相  第五十一課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量理寶藏論》第八品中,前面總說法相、名相、事相之自性以及分別決定量之法相已經講完了,現在講抉擇法相所表示的意義,這分四個方面來講:

丁三(抉擇法相所表之義)分四:一、名相之詳細分類;二、破於事相顛倒分別;三、宣說於事相上能決定法相之量;四、如何進行破立之理。

戊一(名相之詳細分類)分四:一、分類之根本;二、分類之本體;三、定數;四、詞義。

首先是第一個,也叫做名相之詳細分類。意思就是說,我們講的是量,那這個量怎麼樣具體分析呢?比如說量的分基是什麼?以及量的分類,還有量的定數,它的詞義。以這些來進行說明。

我們前面講本論論名——量理寶藏論的時候,這裏面的量依靠我們今天所講的這幾個內容來解釋的話,就更加全面。量的分基、量的分類、量的定數、它的詞義,這些說得非常清楚。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所學的知識叫做因明學,也叫做量學。那麼量到底是什麼樣呢?前面已經學過了,它實際上是一種無欺的智慧、無欺的識,是無有錯謬的一種智慧;或者說這樣的一種識就叫做量。這樣的量,要具體分析的話,有以下幾個問題來進行說明。首先是它的分基,這分兩個方面來講:

己一(分類之根本)分二:一、破不合理之宗;二、立合理之宗。

庚一、破不合理之宗:

非量真實已遮破,真實分說即錯謬。

這裏大家應該清楚,首先我們要瞭解的是量的分基。那麼什麼叫做量的分基呢?也就是說量分為現量和比量,那現量和比量是從什麼當中分下來的呢?比如說人有男人和女人,那麼男人和女人是從什麼當中分的呢?是從總相的人當中分的。同樣,現量和比量就是從量當中分的。下面我們自宗還會說的,量就是一個正確的識——正識。是從正確的識當中分下來的,應該可以這麼說。

在這個問題上,因明前派跟薩迦班智達的觀點有所不同。因明前派,我們前面也已經講過,他們認為:已決識、伺察意是非量的識,但這些非量的識也是真正的識。他們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我們前面已經遮破完了。

如果是真正的識,真正的識(正確的識)只有兩種:要麼是比量,要麼是現量,即現量識和比量識;除此之外,並沒有正確的識,正確的識包括在這兩種當中。所以,因明前派所認為的已決識和伺察意全部包括在非量當中。如果是非量,那就不是正確的識,應該是一種顛倒的識。為什麼呢?因為,不是現量的緣故,就不能直接照見對境的自相;不是比量的緣故,就沒有充分的理由或者三相具足的推理來了知隱秘的對境。所以說,如果它們是顛倒的識,那就不是真正的識、正確的識。這個道理,我們在前面好幾品中也再三宣說過,因明前派的這個觀點已經遮破完了,沒有必要在這裏重複。

但是,因明前派中有一位勝法論師,他認為:現量、比量的分基是正確的識,但這個正確的識還是要進行分析。正確的識有兩種,有一種就是我們現在看見火正在燃燒東西,或者是水正在潮濕一個東西,這些識正在起作用,是直接正在起作用的識。但他認為,這種直接起作用的心識並不能作為現量、比量的分基,因為它屬於現量,是無欺的識,已經決定完了;決定完了的話,它就不遍於比量,因此它不能作為量的分基。還有一種識,比如我們單單執著這個是火、這個是水,執著這是什麼東西。他認為,這樣的識才是現量、比量的真正分基。大家應該瞭解了吧。

勝法論師認為,正確的識應該是分基,但是正確的識有兩種。有一種正在起作用,正在起作用的話,它屬於現量,所以這不是量的分基,量的分基並不是正在起作用的識。而你看見單獨的水、火,這種識可以作為現量的分基,也可以作為比量的分基。也就是說正確的識分兩種,後者才可以成為量的分基,他是這樣認為的。

但是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這裏說“真實分說即錯謬。”勝法論師這樣分析,是有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你剛才說正確的識分兩種,其中一者作為量的分基。其實,要安立分基的話,應該總的法作為分基。比如說,有實法和無實法的分基是什麼呢?是所知,所知可以作為有實法和無實法的分基。而男人和女人的分基就是人。總法可以作它們的分基。或者,所知法可以作勝義諦、世俗諦的分基,我們以前也學過。所以,分基應該是遍於一切法的東西,也就是說總法才可以作。可是你們剛才說,正確的識分兩種,其中正在起作用的不能安立為分基,另外一個才能作為分基。如果這個觀點合理,那以下問題怎樣避免?比如說現量,現量的總法不是四種現量的分基,其中的根現量等才是四種現量的分基。那合不合理?肯定不合理。以比量而言,按理來講有三種比量:極成比量、比喻比量、事勢理比量,這些比量中,如果將其中的極成比量作為分基,那合不合理?肯定不合理,它根本不能作為所有比量的分基。因此,你們因明前派這樣的說法,尤其是勝法論師的觀點太過分了,非常不合理。如果合理,別法作為分基,那遍於一切的所知就不能作為有實法和無實法的分基了,有這種過失。因此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大家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在分基上面,我們已經駁斥了對方的觀點,下面建立自己的宗派。

庚二、立合理之宗:

是故正識即為量,由此理當作分基。

我們自己的宗派是這樣認為的:正確的識就是量,量和正確的識兩者只不過是不同的名稱而已,如涼光和月亮,日親和蓮花等等。實際上,正確的識或者說量才是它們的分基,現量和比量都包括在這兩者中。因此我們自宗認為,現量和比量的分基是量,或者說現量和比量的分基是正確的識。為什麼這麼講呢?如果它是正確的識,那它一定是現量或者是比量。如果是現量和比量,那它一定是非常正確的識。

為什麼呢?因為,四種現量都是符合實際道理的一種有境,它們所照見的對境自相全部是了了分明的,沒有任何錯謬、錯亂。也就是說,不管是哪一個現量,真正的現量全部是正確的識。當然相似現量不包括在量當中,它不算真正的量,必須除開它。然後是比量,因為它是依靠三相齊全的推理來進行論證的,因所推出來的法也是符合實際的一種推斷識,這種識也是非常正確的。當然世間中也有一些相似比量,但相似的比量全部不屬於量。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叫做量士夫呢?因為,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法,從現量上看也好,比量上看也好,乃至教量上看,根本沒有任何錯誤;所以,說這樣正量的人就叫做量士夫,這樣的語言就叫做聖教量。

這樣以後我們應該知道,真正的量決定是正確的識;但是,這樣的量主要是從識的反體來講的,並不是從外境無情法的反體來講的。因此,薩迦班智達自宗安立的時候,如果是正量,那必定是正識——正確的識;如果是正確的識,那一定會是現量或者比量。自古以來,很多人因為不懂真正的比量(三相齊全的比量),所以自己在下結論的過程中,也犯了無數錯誤。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明白,正確的識必定是量,這個道理必須要瞭解。這是自宗,自宗是這樣安立的。

下麵講量的分類。

己二、分類之本體:

分類現量及比量,觀察彼等一異體,

剛才也講了,量的分類比較多,但是我們歸納起來,可以包括在衡量外境自相的現量和衡量隱蔽外境本體的比量中。當然,衡量隱蔽外境的時候,也有正確的因和顛倒的因。顛倒的因不屬於在比量中,屬於相似的量。相似的量不能算真正的量,就像跟人非常像的一些形象,不能算真正的人一樣。人的照片雖然跟這個人很像,但是它根本不能安立在人類當中。所以,相似的現量和相似的比量不能屬於真正的量,因為現量和比量是決定了的。

現量與比量之間的關係,我們下麵進一步觀察,觀察的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會這樣問:現量和比量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像瓶子的所作和無常那樣,是一本體的不同反體呢?還是像瓶子和柱子、氆氌和燈泡那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以及,是像世間中的涼光和月亮、遍知和佛陀、如來和善逝等那樣,是一個事物的不同名稱呢?還是像石女的兒子跟柱子、兔角跟牛角一樣,是有實法和無實法的遮一體之他體的關係?它們之間的關係,到底是這四種中的哪一種?

有些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下面作者進行回答。現量和比量之間的關係,我們一定要想通,要弄清楚。其實可以這樣回答,現量和比量並不是像月亮和涼光那樣,是一個事物的不同名稱,它們各有不同的作用,它們所代替的完全不同,等等。講頌詞的時候再宣說。

二量皆是有實法,是故非為遮一體;

觀待對境一與異,即非一體非他體;

是故心之本體一,觀待對境為異體。

剛才不是提出了四個問題嘛,我們可以這樣進行回答。

首先,現量和比量都是有實法的緣故,所以它們之間的關係不是遮一體的他體。從心的本體的角度來講,現量是如理如實照見對境自相的一種智慧,所以它是有實法;而比量是通過正確的推斷方式來瞭解事物隱蔽分的智慧,所以它也是有實法。兩者都是有實法的緣故,那它們就不是:一者是石女的兒子,另一者是柱子,兩者是有實法和無實法的遮一體的他體,並不是這樣的關係。如果是這樣的關係,那麼,要麼現量是無實法,要麼比量是無實法,應該成了這樣;所以它們絕對不是遮一體的他體。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那麼,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他體呢,還是一體?這個問題,我們這樣進行觀察,“觀待對境一與異,即非一體非他體。”我們要觀待對境:觀待一個對境,現量和比量並不是一體。為什麼呢?比如說觀待一個自相對境的時候,現量雖然能了知自相的對境;但是,是不是比量也能完全了知這個自相的對境呢?並不是這樣的。所以說,觀待一個對境的時候,現量和比量不是一體,它們兩者的本體不是一體。觀待他體的對境,現量的對境是明顯分的,比量的對境是隱蔽分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它們兩者的關係也並不是他體。如果是他體,那觀待有境就應該成了這樣:現量不是比量,比量不是現量。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因為現量、比量的本體都是識,它們都是自證。因為,任何一個識在內觀的時候都離不開自證。這樣一來,現量、比量也並不是他體,我們必須要瞭解這一點。

“觀待對境為異體。”比如以煙來了知火的存在,觀待外境的角度來講,現量和比量是他體,可以這麼說。為什麼呢?因為,兩者的對境分別是火的總相和火的自相,比量是依靠總相的方式來了知,而現量是以自相的方式了知。這樣一來,從依靠對境的角度來講,它們肯定不是一體。而從心識自己的本體來講,在心的相續中它們是一體。如果在心的相續中不是一體,那麼自證就不是比量,比量就不是自證,有這種過失。這是誰也不敢承認的。“是故心之本體一”,因此從心的本體的角度來看它們是一體。而觀待對境來講,它們兩者安立為他體。這樣以後,就不會有任何過失。

我們自宗,大家可以這樣說。不能一口咬定現量、比量完全是他體,在什麼場合都是他體,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或者反過來說,現量、比量完全是一體,那也不行。必須要觀待對境和有境才能安立,這就是我們的自宗。

我們安立這種觀點的時候,對方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有些論師說,假設觀待對境是他體的話(我們剛才不是說,從對境的角度來講它們是他體嗎),現量和比量如果是他體,那麼比量就不應該是識了。為什麼呢?因為,從對境的角度來講它不是自證的緣故。對方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你們說,從心識的角度來講,比量跟自證是一體。與自證一體的緣故,與總的現量也是一體。也就是說:你們認為比量從自證的角度來講,內觀是一體。正因為與自證現量一體的緣故,而自證現量包括在總現量中,因此總現量跟比量是一體。繼續推下去,因為比量跟根識或根現量是他體的緣故:這一點大家也知道,任何一個比量識,並沒有說跟根現量的眼識是一體,與耳識是無二無別的一體,沒有這樣說過;那這樣一來,比量與總的根識或總的現量也應該成了他體了。

對方提出了這麼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我希望道友們還是要稍微思考一下。如果你沒有思考,剛開始講的緣故,可能就稍微有一點轉不過來,會有這種感覺。

其實,這是對方在咬文嚼字,這裏面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我們剛才從對境的角度來講,現量和比量是他體;從心識的角度來講,現量和比量是一體。然後對方馬上抓住把柄說,正因為是他體的緣故,比量就不是心識了,因為它不是自證的緣故;跟自證一味一體的緣故,跟總現量是一體,但與根現量是他體的緣故,與總現量又成了他體。

下麵我們對他們進行回答,頌詞是這樣的:

比量非境與自證,一體故離諍過失。

“比量非境”是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與自證一體”是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故離諍過失”,所以諍論時你們對我們發出的過失絕對沒有。

怎麼回答的呢?我們所說的比量,大家也應該清楚,它是從心識、有境的角度來安立的,絕對不是從對境的角度來安立的。如果不是從對境的角度來安立,那麼你們給我們發出的過失就沒有。我們從對境的角度來講,現量、比量是他體。但你們聽到一個他體,“哦,既然從對境的角度來講是他體,那比量就不是識了。”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比量是識,這種識也是我們從心識的角度來安立的,因此第一個過失絕對沒有。這是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然後是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從內觀的角度來講,比量和自證無二無別,正因為與自證現量無別,它與總現量的關係就是無二無別的一體,完全可以這麼說。但是對方給我們說,它跟自證現量無別,跟總現量是一體,跟根識現量是他體的緣故,跟總現量也成了他體。他們是這樣發的太過。但這種過失是沒有的。為什麼呢?其實,總相和別相的關係也應該值得詳細分析。如果有些法跟總法中的別法是一體,那麼它與總法也應該是一體。比如說,任何一個事物跟沉香無二無別,沉香屬於樹木當中,那麼這個事物與總法的樹木也可以成為無二無別。但是,任何一個法如果跟別法沉香是他體,那麼與總法的樹木需不需要他體呢?不一定需要。比如檀香,雖然它跟沉香是他體,但是檀香跟樹木是不是他體的關係呢?絕對不是。所以說,你們對我們所發的太過絕對不會有。你們把總相和別相之間的關係沒有搞懂,這是第二個問題的缺點。

第一個問題。我們前面明明已經分析過,從對境的角度來講,現量、比量是他體;從自心的角度來講,現量、比量是一體。但是你們抓往對境這個詞不放,跟我們進行辯論,這只能說明你們並不善巧境和有境的分析,相反我們自宗不會有這種過失。

下面講現量、比量的數目決定,不用多,也不用少,是這個意思。

己三、定數:

所量二故量亦二,除此他數已遮故。

現量和比量實際上是能衡量對境的兩種智慧的識,那這樣的識是依靠什麼樣的境來決定的呢?它們的所量,自相的所量和總相的所量。所量只有這兩種,也就是說所衡量的對境包括在自相和總相中。

“所量唯獨一自相”,在第一品的時候,講過這個道理。但是,那個時候主要講究竟的所量,因為所有總相的所量都不算特別究竟,所以說最究竟的所量唯獨是自相。我們這裏是從衡量方式的角度來講的,所量有自相和總相兩種。要衡量自相和總相,那必須要決定現量和比量,現量了知自相,比量了知總相。除此之外,在阿闍黎法稱論師《釋量論》為主的有關論典中,都一一地遮破過。所以,我們自宗量不能再多了。

因明前輩中,月稱論師在《顯句論》也講了四種量,清辯論師也講過四種量。外道有現量和比量,比量中有聲起量,聲音中起現的量,等等。我們佛教有信許量、教量以及極成比量等。有許許多多的量。但是這些量,有些包括在相似的比量中,不能稱為比量,佛教的教量、信許量等包括在比量中。所以再不用多了。當然,有些說法中有四個量、五個量、六個量,這種說法也是有的,但是這些都是多餘的,不用了。

像順世外道為主的有些外道,他們認為量包括在現量中,不需要比量,這種說法也是有的。但這是不合理的。如果一切都是依靠現量,不承認比量,那世間中很多隱蔽的問題就沒辦法抉擇。順世外道口口聲聲說“不承認比量”,但實際上他們也用一個相似比量,這一點是承認的。為什麼呢?他們說前世後世、業因果不存在。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見到過。沒有見到而不存在,實際上這是比量中的相似比量,不是正確的比量。不管是相似比量也好,正確比量也好,他們已經間接承許了比量。所以說他們的觀點很容易遮破。麥彭仁波切在《中觀莊嚴論釋》中,也用了大量的證據來遮破順世外道為主的一些觀點。

學了因明之後,一方面:作為凡夫人,我們眼耳鼻舌身所見到的暫時結論——暫時正確的名言對境,也可以決定出來。另一方面:通過這樣的決定,對瑜伽現量,包括對釋迦牟尼佛一切種智的智慧能照見一切宇宙萬物的真相,也產生了不可退轉的信心。所以,學習因明能直接、間接給我們的相續帶來許許多多的正見。如果我們沒有以理生起來的正見,那麼聞思修行就會處在一種懵懵懂懂、迷迷糊糊的狀態之中。

昨前天我看見有些學習因明的道友也在文章中發表意見,說是:我十幾年以前的學佛,完全是一種隨信者,只憑自己的信心,很多疑惑和邪見根本沒有斷除。現在雖然學得不是特別的深,但是學了這部論典之後,還是成了隨法者。什麼叫做隨法者呢?就是隨著法理信心不容易退轉,已經到達了這種境界。

所以我想,我們在座的各位,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來,但是你們的一生,尤其是年輕的時候好好地聞思因明、中觀,到了一定年齡,自己的經驗逐漸逐漸豐富,思想也成熟起來,那時自己才知道聞思的重要性。的確聞思有不可言說的功德,否則,末法時代的思想錯綜複雜,我們的思想很容易隨著外境而改變。如果沒有一個非常堅定的理智的智慧,有些分別念比較強的人,就很難說服。光說佛陀有功德,佛法有功德,前世來世存在,到底這些存不存在?在自己心裏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邪見,始終無法摧毀、無法瓦解,會有這種情況。如果我們只憑自己的智慧,用上全部的力量去觀察,不要說前世後世存在的道理不能開發,就是這種說法的推理也不能順利理解。這樣的時候,自己可能會有一種失落感:我這樣的分別念,不要說釋迦牟尼佛,連薩迦班智達智慧的百分之一也比不上。你看我學習第八品的時候這麼費勁,越來越觀察的時候就覺得越來越深奧。這說明,佛教的因明真的多麼偉大啊!原來我還認為,我學過大學的課程,是研究生(或博士生等);但現在覺得:我這個博士生,只不過是掛個名稱而已,真正在佛教的智者面前,不要說博士生,我連一個小學生都當不上。自己對自己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講正量的時候,我們應該這樣來理解。

己四、詞義:

名稱釋詞及說詞,彼者釋說有四類,

相違以及不相違,時爾相違時不違。

這裏解釋名稱的兩種類別,以及釋詞、說詞的四類情況。

我們在學習《中觀莊嚴論》的時候,也給大家作過解釋。一般來講,名稱分為兩種:

一種是以釋詞理由而決定的。釋詞理由,是說名稱可以用一些理由來進行解釋,比如遍知,佛陀可以稱為遍知。那麼,這有沒有一個理由來作解釋呢?有理由,因為佛陀能遍知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萬法。說遍知,這是名副其實的,這個名稱完全適合,這叫做有釋詞的名稱。也就是說,你解釋出來的時候,完全符合實際情況。

其實我們藏族的名字,雖然有些名字有解釋,但實際上並沒有這裏所講的釋詞的理由。比如說一個人叫天女,什麼叫天女呢?按漢地的釋釋,天女就是天界中的美女。那是不是這個人真正長得天女那樣漂亮呢?不好說。因為有時候看見非常不好看的人,也說天女,這樣之後大家會有不同的感覺,也有這樣的。

我覺得,這種名詞完全能在它事物的本體上進行解釋。比如佛陀叫遍知,他可以叫遍知,以遍知可以解釋佛陀,因為在佛陀身上完全可以體現這種名詞的意義,這叫做有釋詞的。

然後是有說詞的,指只有說法的理由,沒有真實取名的原因,如我們說的瓶子、柱子、道路等。這些有沒有一個理由呢?沒有什麼理由。只是剛開始取名者對這個事物取上這樣的名稱,後來人們一直沿著歷史運用。除了這個以外,沒有什麼理由,但是人們都一直這樣說,這叫做說詞。

說詞和釋詞兩者共有四類情況:這兩者是矛盾的、不矛盾的、時而矛盾、時而不矛盾。《自釋》中的分法跟蔣陽洛德旺波尊者的講義中的分法有點不同,但是我們按照蔣陽洛德旺波的法本來給大家作解釋。

所謂這兩者是矛盾的。矛盾是什麼樣呢?就是釋詞、說詞完全相違,也就是說雖然有些有說詞,但是永遠沒有釋詞,是這種情況。比如有一種鳥叫做牧羊鳥,那麼這種牧羊鳥是不是天天都放綿羊呢?並不是,只不過人們對它這樣稱呼而已。還有一種麻雀,叫做飲芝麻雀,是不是它天天享用芝麻呢?也並不是,但人們卻這樣說。我剛才說的天女,她是不是真正天上的美女呢?也不是,但是人們卻經常這樣稱呼。有些人叫吉祥,是不是他來了以後就真的吉祥呢?也不一定。這些都叫做有說詞而沒有釋詞,釋詞和說詞完全是矛盾的,可以這樣講。

有些既有釋詞也有說詞,完全不矛盾,也有這樣的。比如遍知,人們說也可以,解釋起來也可以。意識呢,藏文的意思是能了知外境的心識。意識能不能了知外境呢?能。所以說詞和釋詞都有。水中的蓮花叫做水生,它是水裏面產生的,有說詞也有釋詞。

關於時而矛盾、時而不矛盾,或者說時而相違、時而不相違,也可以水生為例來作解釋。在山上生的蓮花,也有叫做水生的,它雖然有說詞,但是沒有釋詞。而水中產生的蓮花既有說詞,也有釋詞,因為它是水中產生的,人們也稱它為水生,所以釋詞和說詞都有。水中產生的青蛙、蝌蚪等,這些雖然是水生,但是人們並不這樣叫,所以它們有釋詞,但沒有說詞。而石頭、木頭類的事物,既沒有水生的說詞,也沒有水生的釋詞。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了知:總的來講,有些名稱有釋詞但沒有說詞,有些名稱有說詞但沒有釋詞,有些兩者都沒有,有些兩者都具足,有四種類別。

這裏是講量的時候,那為什麼要這麼講呢?這是薩迦班智達讓我們知道:世間中的名稱,因為取名的方式不同,它有不同的利益和功能。

此等名稱種類詞,諸位智者分二類。

上面所講的這些名詞,歸納起來,所有智者把它們分為兩種類別:第一種是事物的名稱,人名也好、地名也好,像天授、慈氏,或者說王雲等等,有很多名稱。人名、地名都可以,這是一種名稱。還有一種就是種類的名稱,樹木、人類,還有黃牛、駿馬,等等。所有智者把名稱分為兩類,要麼是事物的名稱,要麼是種類的名稱,這兩種可以包括。

那麼,我們在這裏要講什麼呢?就是要講量。量呢,剛才前面也講了,它分為現量和比量。

現量,它的名稱印度梵語叫做劄德嘉。現量的名稱,按照梵語就是劄德嘉。劄德嘉就是依靠根,依靠我們的根,它的意思是這樣的。依根呢,實際上能如理如實地取外境的自相。從釋詞的角度來講,就是依根的意思。從說詞的角度來講,現量涉及如理如實了知外境自相的一切識。

現量分四種,大家應該清楚:意現量、根現量、自證現量和瑜伽現量。這四種現量,看哪些有說詞,哪些有釋詞。我們可以進行分析。首先是根現量,根現量有五種,然後是意現量,總共六根識,六根識的現量既有釋詞又有說詞。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現量的釋詞就是依靠根的意思。依靠根的話,眼耳鼻舌身五根,然後意根,六根識的現量全部都依靠根,所以釋詞是有的。這些,不管是根識也好,意識也好,都能如理如實取自己的外境自相,所以也有說詞。這六種現量既有說詞,也有釋詞,應該這樣來理解。

而瑜伽現量和自證現量,它們可以有說詞,但是釋詞的確沒有。為什麼呢?因為,瑜伽現量並不依靠我們的眼根、耳根、鼻根等。按照大乘佛教的觀點,依靠修行者清淨的禪定力,他的智慧能照見對境,所以瑜伽現量並不依靠根。然後是自證現量,下一品也會介紹的,它沒有真實固定的像意根和舌根等那樣的根。因此,自證現量和瑜伽現量沒有現量的釋詞。但是,它們的確能如理如實地照見自己的對境,因此它們有說詞。

我們再分析,還有一種叫做錯亂根識,比如看見二月的顯現。二月的顯現,的確是依靠自己的根來現見的。根來現見的話,釋詞是有的。但說詞有沒有呢?沒有。為什麼呢?因為,現量的說詞就是依靠自己的識如理如實照見對境的自相。那二月對境的自相存不存在呢?絕對不存在,它是一種錯亂。因此,這種現象只有釋詞並沒有說詞。

然後我們觀察比量。比量的名稱,梵語是俄訥瑪訥。直譯過來,俄訥瑪訥的意思就是:照見真實的理由而回憶它們的關聯,從中以共相的方式來了知自己所推斷的對境,所以這叫做比量。這樣的比量,不管是教量也好,或者說是極成比量,還有事勢比量,第十品中所介紹的這些比量,所有真正的比量既有釋詞又有說詞。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後面的這些比量都叫做比量,所以說詞方面都應該存在。然後釋詞方面,都是依靠非常正確的理由來了知自己的對境。這樣以後,說詞和釋詞兩者,比量都具足。想詳細瞭解的話,只有我們看了、分析了下面的內容以後才會明白的。

總的來講,我們佛教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量的關係。所以,我們現在學習量是非常關鍵的。如果對量生起真正的定解,對佛法產生信心方面,就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我們有時候,應該自己默默觀察:什麼叫做比量?真正的比量,世間中任何一個相似的推理、相似的道理都無法推翻。雖然我沒有親自見到,但是我的理由百分之百是非常圓滿、完美的,所以這叫做真正的比量。現量呢,在我們的五根識沒有任何錯亂、顛倒的時候,它們能如理如實照見對境;所以這種量面前成立的正理,也應該是正量。這樣之後,如果我們對量的認識進一步提升、進一步提高,那麼對佛教中比較深奧的前世今生、業因果以及輪回等,這些以凡夫的觀現世量無法瞭解的很多問題,自然而然會通達的。所以,大家對因明的學習也不要放在文字上或者口頭上,應該從內心中生起定解,這對你的今生來世有非常大的利益。

好!今天因明學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