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6 16:37:17
學習次第 : 進階

量理寶藏論 第九品 觀現量第五十八課

蔣陽洛德旺波尊者著

索達吉堪布譯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我們繼續宣講《量理寶藏論》中的第九品,今天主要講前世後世存在。因明有兩個關鍵問題,前面也講過,大家應該清楚。第一個,通過因明的推理方式讓人們了知,並不是現在有些外道所承認那樣,人死了以後什麼都不存在,或者人的心識從身體中產生。這種邪說謬論我們應該制止並加以推翻,還應建立前世後世存在,這是一個關鍵問題。還有一個關鍵問題,依靠因明的推斷方法能了知,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是整個三界眾生的唯一怙主,是唯一的正量士夫。這一點,我們可以依靠推斷、依靠智慧來了知。如果這樣了知,那永遠也不會退失信心。所以皈依的時候,皈依的原因必須瞭解。如果不瞭解皈依的原因,那麼我們的信心就很容易退失。

可見學習因明的重點有兩方面:一方面要了知前世後世存在,另一方面要了知佛陀就是量士夫。如果這兩個最關鍵的問題搞明白,那麼學什麼法都很容易,你也就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佛教徒。我們在座的各位,如果以前因時間關係等種種原因沒有搞清楚這兩個道理,那以後一定要花一定的時間和功夫。大家對前世後世應該深信不疑,不要僅在口頭上說“人有前世後世”,口頭上說不一定算,必須要用正理來引發信心。

癸二(建立所依能依)分二:一、建立宗法;二、建立周遍。

子一(建立宗法)分二:一、破他宗;二、說自宗合理。

醜一、破他宗:

人的前識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都存在,如果沒有成就,將來也要漂轉在無邊無際的輪回當中。這兩個問題依靠什麼樣的理論來進行論證、證實呢?有些論師這樣認為:

於此有謂依所依,識之初始最終二,

以火及燈作比喻,憑藉現量可成立。

這裏的意思,有些論師認為,人的前識和後識依靠自證現量可以成立。他們的比喻是火和煙以及燈與光,是以這兩個比喻來成立人的前識後識存在的。

怎麼存在呢?這些論師認為,比如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心有前面的一刹那,也有後面的一刹那,這是我們通過自證來瞭解的,是以自己的心來明白的。如自證所了知那樣,所有眾生無始以來都有無邊的前際,這叫做前際無邊,也就是說無始以來的心識都是存在的。為什麼存在呢?這是通過現在的心來了知的。以現在的心怎麼樣推斷呢?因為,通過現在的心識可以直接遮破不存在前面心識的總識,又可以間接遮破不存在前識前提的別識。也就是說,通過自證現量遮破了不存在前識的總識和別法的識。反過來說,以我們現在的心識可以了知存在前識前提的總的心識,以及存在前識前提的別的心識。這個道理可以通過一個比喻來講,比如說我們看見的煙,煙是從火當中產生的。煙在火當中產生的推理已經直接遮破了,煙是從非火當中產生的,這種總的概念已經遮破了;間接也遮破了煙是從其他事物當中產生的。反過來說,煙必定是從火當中產生的,這樣的道理能夠成立。因此說,眾生前面的識無始以來一直都是存在的,這一點是以自證現量來知道的。這是他們的一個理由。這是前際(前識)存在的論證方法。

那後識存在的論證方法是怎麼樣的呢?他們進一步說,通過現在的自證刹那證明,無邊無際的後識也是存在的。怎麼存在呢?因為,通過現在的正理能直接遮破總識不能產生後識的道理;如果直接遮破了這個道理,那麼間接也已經遮破了心識的別法延續下去不存在的道理。所以他們認為,總的來講也遮破了總識產生後識不存在的道理;別的角度來講,每一個眾生的心識——別法的心識延續下去不存在的道理也已經間接遮破了。這就像燈一樣,燈現在就發出光,那總的燈不發光的道理就直接遮破了,也間接遮破了別法中的彩燈或者酥油燈等不能發光的道理。

依靠燈與光的比喻,可以了知無邊無際的後識存在;以前面火和煙的比喻,能證明眾生的前際存在。也就是說,以這兩個比喻可以證明我們眾生既有前識又有後識,而既不存在前識又不存在後識的道理,通過這兩種比喻完全可以推翻。這是對方論師的觀點。

但是,這種觀點不太合理。如果這一點合理,那順世外道的觀點也應該合理;因為順世外道(現世美)也認為今生中的心識刹那成立。所以,僅僅依靠這一點並不能證成前識後識存在,必須還要有一個充分的理由。下面作者也說,以自證現量來成立是不合理的。因為自證現量並不能證明前世我們的心識存在,後世的心識以自證來成立也有困難。所以,一定要按照我們自宗所說那樣,通過三相齊全的推理——不是現量而是比量來進行證明,這比較重要。否則,以現量來證明的話,那順世外道也承認:現在我有沒有心呢?現在我有心;剛才我產生心沒有呢?他們認為剛才我也產生心了;等一會我相續中會不會產生分別念呢?這一點他們也是承認的。僅僅這一點,外道也是共同承認的;所以,以此來成立前識後識存在也有一定困難。

無盡自證不證實,燈火作喻非應理。

你們對方論師憑藉自證現量來證明,從僅僅圍繞現在的時間來講它們具有密切的聯繫,這也許是可以的。因為我們現在的確知道,自己的心是前面刹那的心當中產生的,後面的心也會不斷產生,所以這一點倒是成立的。但是僅僅是現量,前際無邊和後際無邊兩個道理怎麼證成呢?這一點有一定的困難。

為什麼呢?就像順世外道,他們也承認現在的心,即生中的心倒是存在的,但是今生的心是依靠四大聚合的身體而產生的,也就是說在因緣聚合的時候由無情法的身體當中產生。所以,如果你用火和煙的比喻,那恰好跟順世外道的觀點一模一樣。因為他們認為,光明、明清的心識是從與它不同的無明清的身體中產生的。而你們的比喻,煙是無有燃燒的一種事物,這種事物是從不同類的火裏面產生的,這就像心識從身體中產生一樣,不同類的事物產生不同類的事物,這跟外道的觀點完全相同,所以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然後是第二個問題——後識。“現世美”的順世外道,他們也承認現在的心識存在,但人死了以後,就像灰塵在空中被風吹走一樣,蕩然無存,最後什麼都沒有。包括自己的身體,通過火化、通過水葬,最後全部都消失於四大當中。這樣之後,所謂的心識就不存在,他們的觀點是這樣的。如果你們用燈火來比喻,那麼雖然燈火現在發出光芒,但是燈火的光滅完了以後,它的光再繼續延續下去的道理也論證不出來。這樣一來,就說明你們的比喻不合理。因此,對方論師並不能推翻外道的觀點,同時自己也不能如是安立。如是安立的話,沒有充分的依據,因此不能承認這種觀點。這是破對方的觀點。

醜二(說自宗合理)分二:一、建立前際無始;二、建立未來無終。

前際無始的意思,是指我們前面的心識從無始輪回一直流轉到現在;後際無終的意思,是指如果我們沒有得解脫,沒有證悟無我,那還要不斷地、無有終止地、無間斷地在輪回中漂泊。要建立這兩個道理。

寅一、建立前際無始:

心不觀待他因故,依因前際無始成。

當然,這個推理方法比較簡略。如果是以前大量學過中觀、因明的論師,他們就可以依靠這種推理方式來建立眾生的心前際無邊。也就是說我們的前識是存在的,而前識存在的唯一推理、唯一比喻就在此,以此建立前識存在比較容易。可是,世間當中邪見比較重的,以前對因明和邏輯從來沒有聽聞和學習過的,在這樣的人面前僅僅以這兩句能不能成立呢?有一定的困難。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釋量論·成量品》。因為《成量品》先講前世後世存在,然後建立釋迦牟尼佛成為量士夫。我前一段時間也講過,格魯派的克主傑再三說,因明的核心就是《成量品》,如果懂得了《成量品》,那麼其他幾品的道理就很容易通達,因為它們是支體、支分之故。因此,學習因明的核心、精華在於論證前世後世存在,以及在名言中建立釋迦牟尼佛成為量士夫。

如果我們承認釋迦牟尼佛是量士夫,那麼前世後世的存在就比較好辦。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佛陀說的。既然是佛陀說的,那麼前世後世肯定存在,這很容易成立。凡是信仰佛教的人面前都可以說前世後世肯定存在,為什麼存在呢?這是諸高僧大德說的,這是佛陀說的。沒有人敢站起來說,佛陀雖然說了但是我不承認,這樣的佛教徒是沒有的。

在非佛教徒面前,我們可以通過推理來成立。但實際上,通過推理來成立也不是特別容易。以前印度有一個故事,當時旃紮古昧論師跟外道在很多年中一直辯論,但實在沒辦法,後來旃紮古昧論師嘴裏含著一顆珍珠死去,依靠緣起力投胎變成一位孩童,出生時這位孩童嘴裏仍含著那顆珍珠,後來外道覺得前世後世的的確確存在。這是通過一種緣起力的神變方式來進行論證的。因此,從來不承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也不承認因明的相關推理,這些人面前很難成立。

其實,前世後世的存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成立。但是,你必須花一定精力來進行論證,因為這並不是一句兩句就可以成立的。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像《寶積經》這樣的經論。《寶積經》中講,人的身體可以放在一處,神識可以單獨離開,這些公案和教言講得比較多。現在世間的一些論師也贊同這個觀點,因為醫院裏面有些人瀕死的時候,他們的神識已經離開了身體,通過現代的一些事例也可以成立。這是一個。還有,佛陀在《十地經》中也講了,眾生回憶前世的事例比較多。這一點並不是漢族或者藏族承認,在整個世界上,各民族乃至根本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士當中,真正能回憶自己前世後世的事例非常多。這一點,現在很多專門研究生命科學的人已經不得不承認。雖然他們並不是以自己的信仰為標準,但是實實在在,他們通過對有些事例的考察、採訪和研究,發現很多人的的確確能想起自己的前世。很多的奧妙、很多的秘密也依此而解開。所以,現在專門研究生命科學和人體科學的人,他們公認人的前世後世存在。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屬於無記狀態,存在也可以,不存在也可以。有一部分雖然不承認,但是不承認的理由找不到。問他承認還是不承認?他說前世後世肯定不存在。肯定不存在的話,請你將唯一的理由舉出來。如果你真的要承許前世後世不存在,那麼佛教裏面所有的經典論典你要推翻;現實世間中千千萬萬的人能回憶前世,自己能知道自己的前世,這些人的事實你要推翻;然後你要建立自己的無誤觀點。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就不敢說前世後世不存在了。

所以,我們有時候也應對這個問題進行辯論。前兩天有些道友在辯論的時候,也對這個問題進行過辯論。其實,我們以後辯論的時候,尤其是因明方面的辯論,應該將前世今生的存在與釋迦牟尼佛成為量士夫放在主要的位置,因為這是很關鍵的。下一年希望你們提醒,我們主要的辯論放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你真正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長期研究,最後會認為前世後世在名言中真的存在。對這個道理深信不疑的時候,學什麼法、做什麼事情就比較容易。如果你打上一個邪見的基礎,這個基礎就不穩固,你在這上面修什麼菩提心、大圓滿、大手印,一切的修法都如冰上建築,冰一化的時候,所有的大圓滿的房屋或者菩提心的房屋全部都會倒塌,有這個危險性。所以我覺得,學佛的首要應放在對前世後世的誠信上,尤其是成長在現代社會當中,受到無神論和各種前世後世不存在的教育的人士,首先應該將目光放在前世今世存在的道理上。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再進一步地學習佛法,就可能有希望,否則我覺得有一定的困難。

這裏就是說,我們眾生剛剛生起來的心(有法),應該是依靠前識的近取因作為前提(立宗),因為除了自己前面同類的因以外,不觀待其他任何法之故(因),就像我們現在的心(比喻)。這種比喻和推理完全是成立的。可能,因為我們沒有學過《釋量論》,對這個推斷方式,剛開始的時候恐怕有這種懷疑“到底它能不能成立?”懷疑可以,但是真正能遮破它的理由,你根本找不到。因為,我們剛剛生出來的這顆心,它前面肯定有心。為什麼?因為心的近取因就是心,除了心以外,不觀待任何無情法。有些人可能不承認:不觀待是不可能的,應該觀待自己的身體,也應該觀待父母的不淨種子等等。其實,這種因我們可以馬上推翻。雖然它們成為一種俱有緣,但是心識的前面不是心識的理由,對方根本找不出來,無論如何也找不到。

關於不觀待其他任何因,並不是說它的產生什麼緣都不觀待,不是這個意思。是說,除了心識前面的心識以外不觀待其他任何東西,就像我現在的心識一樣。我現在的心識,它前面肯定是心,並不是說不依靠心。

順世外道也好,或者說有些外道,他們當中有兩派:有一派認為,從母胎中剛剛生起的那一顆心是從身體當中產生的,從此之後一直到死亡之間都是依靠心而產生的,有一部分是這樣認為的。有一部分認為,我們每天一刹那一刹那的心識都是依靠身體而產生的,也有這樣的說法。

這些說法,我們以前在相關論典中也逐一遮破過,尤其在《智海浪花》當中有好幾個事例,像清辨論師、月稱論師,好幾個論師的不同說法都加在前文和後文當中。因為我們覺得,現在世間有很多人不承認前世後世,有些人雖然穿著袈裟,但他對自己的前世還猶豫不定:“到底我有沒有前世啊?”“人真的有前世嗎?”雖然自己認為自己已經學得非常不錯,但有時候還提出特別可笑的一些問題。原因呢,缺少聞思。如果你真正瞭解因明,尤其對密法《大幻化網》中的有些道理知道的話,那麼我們這個心識怎麼樣成立、怎麼樣存在的道理就會分析得更為細緻。什麼論典都沒有聞思過,這樣的人恐怕只會說:人有前世後世,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對信仰佛陀的人來講,這當然沒有什麼說的。因為在整個世界當中,釋迦牟尼佛是唯一說真實語者,他連一點點的妄語也不會說,所以說應該成立。但是,在不承認佛教的人面前,我們也應該通過現在的很多事例或者理證來進行論證。在論證的時候,如果對方對現量的法也不能破,對比量的法也不能破,那間接已經承認了前世後世存在。在這裏,我們也講了前識怎麼樣存在的道理。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也應該知道,這是從心識的本體的角度來講的,並不是講心識的差別。關於心識的差別,比如說這個人很聰明,那個人很愚笨,這些都是依靠外面各種各樣的因緣而產生的。比如說一位小孩,如果他小的時候就作一些開智慧的儀式,那這位孩童就會很聰明。在古代,印度也有,藏地也有,漢地也有。如果對他作其他儀式,那這個人就非常愚鈍。所以,心的差別方面並不是也依靠自己心的種子而產生,並不是這樣。但心的本體應該在心中產生。這個問題,《釋量論》中講近取因和俱有緣兩個問題的時候也說明過,我們以前也再三說過。比如說,父母勇敢的話,孩子也勇敢;父母有智慧的話,他家裏面所有的孩子也有智慧。這說明:父母的不淨種子的的確確有一點作用,有俱有緣的作用,這一點是有的。就像我們將種子放在不同田地的時候,所產生的水果、果實也有不同的酸味、苦味等等。所以說,心的差別方面應該有不同的差別。而心的本體,每一個眾生前世的心產生今世的心,今世的心產生後世的心,一直延續不斷地存在。

所以現在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除了我們人的四大和合以外,還有一種心識的奧妙;但他們並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其實,很多道理在我以前寫的有些文章當中也是有的,希望大家詳詳細細地思考,以此可以推翻自相續當中的一些邪見。雖然佛教的真理能推翻一切邪見,但是,如果我們相續當中沒有照耀佛教的光明,那很有可能各種邪見已經籠罩著我們的心田,這樣就非常可惜,大家一定要注意。

這是眾生前識存在的道理。當然《量理寶藏論》只有兩三句,非常略,而《釋量論》裏面有詳細地辯論。今年,《釋量論大疏》的《成量品》基本上翻譯完了,到時候有信心的人應該值得觀察,但不知道有沒有講的時間。我覺得這一品就是因明的核心,如果你懂了,相續中所有的懷疑、迷惑全部都會遣除無餘。否則,恐怕有一定的困難。

有些人前世的惡劣習氣非常重,凡是正法方面的事情,他既產生懷疑,也產生邪見,還產生嗔恨心,一切不良的心態全部都具足;而好的心態,信心也沒有、悲心也沒有、菩提心也沒有。我看見有些人真的很可憐,雖然他自己心裏想:我要變成一個好人。這麼多的智者都在建立,這個觀點應該是正確的。可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各種各樣的、亂七八糟的分別念經常覆蓋著他心性的本來光明,非常可憐。而有些人福報比較不錯,雖然遇到佛法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短暫的時間當中,對與佛陀有關的真理、智慧馬上能生起定解和信心,相續中邪知邪見的迷霧逐漸消失。當然,這的的確確與今世的精進和前世的因緣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再聞思,再怎麼樣,好像相續中的邪見越來越嚴重,讓他真正說出一個理由,也說不出什麼,反正自己對自己增加迷惑:不是這樣的吧?這樣不可能吧?這樣不行吧?甚至說話時,鼻子和嘴巴都變成了很難看的一種形狀。

寅二(建立未來無終)分二:一、建立具有我執之明瞭無終;二、建立無有我執之光明無終。

卯一(建立具有我執之明瞭無終)分二:一、以因建立;二、抉擇意義。

辰一、以因建立:

因聚齊全無障礙,依因後際無終成。

這是後際無終的成立方法,也是一種推理。怎麼樣成立呢?如果前識存在,那後識肯定存在,不可能今世就消失了。其實,前世今世存在也可以說,前世後世存在也可以說;因為,如果前世今生兩者都存在,那麼後世也決定存在。推理的方法可以這樣說:凡夫心的後識必定存在。為什麼呢?因為業惑煩惱的因緣具足,無我智慧的障礙沒有的緣故。如同水份、化肥等所有因緣樣樣齊全,種子不得不產生後面的果一樣。這是用三相推理來進行論證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人現在不可能具有證悟無我的智慧;既然沒有,那後識決定存在。為什麼呢?因緣具足、沒有障礙之故。

表面上看來這個推理只有兩句,但實際上非常尖銳。成千上萬的智者集聚在我們面前,也沒有辦法推翻這種推理。當然,如果你覺得能推翻,那我們可以分析。你也不用怕:我推是能推翻,但是我對佛教站起來遮破的話,會不會所有的宗派都有點不好意思。算了吧!我念一個金剛薩埵心咒不說話。不用這樣,你相續中真的有邪見的話,可以跟很多道友交流,包括我在內。以前,我們對這些問題也思考過很多,也知道現代人的一些想法、作法和說法。東西方文化的結晶,乃至現在很多心理學家、文學家的文選,我們並不是沒有學習過,而是學習過。學習以後,感覺到並沒有經得起觀察的理論。雖然他們口頭上說不承認,但是光口頭上說肯定不行,必須要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三相齊全的理由有的話,那我們就啞口無言了,就沒辦法了。除此之外,這樣的胡說八道根本用不上。

因此,如果我們自相續當中:這種正理肯定不能說服我,前世後世肯定不存在,因為什麼什麼之故。那看你用什麼樣的因來進行論證,我們可以互相辯論。自古以來外道倒是不斷出現,但是,真正能遮破前世後世的外道或智者卻從未出現過。現代社會當中,大多數人希求現世的食物、財產等,像古代那樣真正具有智慧的人士比較罕見;所以說也不一定能站得出來。對我個人來講,也遇到過很多智者、學者,或者說博士、博士後等等,他們也認為自己是非常了不起的智者,剛開始的時候傲慢得不得了“前世後世肯定不存在”,從他們的態度和眼神中也看得出來,相續中有如山般的邪見。但是,真正讓他們駁斥我們前世後世存在的道理,有些人連想也沒有想過,只是說不存在而已。有些雖然用了一些理論,但是這些理論許多智者早就已經遮破完了,釋迦牟尼佛、月稱論師以及法稱論師等早就徹底推翻了,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殺完了的屍體,他們還覺得活著,認為還存在,但這是不合理的。有些雖然運用了一些現代的理論,但是,只要我們把因明的推理方式或操作方式稍微改變一下,以現在的方式來對他們進行論證,他們的觀點也是根本靠不住的。這並不是我們佛教徒自贊毀他、吹噓自己,絕對不是。

眾生相續當中業和煩惱是存在的,當然業別人不一定看得到。但是,只要你相續當中貪心、嗔心存在,又沒有無我的智慧,那你的心識來世的來世、來世的來世,一定會一直不間斷。什麼時候有了無我的智慧,相續中業和煩惱已經斷完了,那個時候心識就變成光明的本體,就成佛了。從此以後,在輪回中就不會再繼續流轉,就像燒毀了種子一樣。這個問題,下面可能還會說的。

在這些問題上,這些道理非常非常關鍵。我們這裏有些道友,可能以前所學的知識對你們的心理會產生一定影響。有時候我想,像我們學院裏面的小孩,不管是漢族人、藏族人,從小都生長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應該說長大以後對前世後世承許方面沒有問題。因為,他們從小都是依靠父母、依靠老師:啊!前世後世存在。從小都有這種觀念。長大了以後,這種見解很容易穩固,並不是很困難。可是我們有些人,從幼稚園到博士之間一直都學前世後世不存在的論典,到趨入佛教的時候,可能相續中的疑惑很長時間也沒辦法解開。但是我想,只要你虔誠研究佛教、潛心學習,佛教的正理不可能不折斷你相續中像毒素般的邪見之根。

這兩句的推理方式,我希望你們再次分析,我只是為了打開思路暫時稍微提一下而已。

辰二(抉擇意義)分二:一、破他宗;二、立自宗。

巳一、破他宗:

謂業身心輪回因,為斷二者經苦行。

裸體外道為主的外道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善業、惡業,還有身體以及眾生的心,這些因緣聚合就成了輪回的因。因為裸體外道等外道承認前世今世存在,而且還承許後世的解脫,他們為了獲得解脫而經常苦行。現在世間有些宗教的作法就是這樣的,印度就有相當多的外道是這樣。他們認為:我們的業、身體和心就是輪回的因,為了斬斷身體,為了斬斷業和煩惱,應通過在水裏面沐浴或者在火裏面燃燒,以及在兵器上割斷自己的身肢等各種苦行來滅盡自己的身體,滅盡自己的業和心。如果把身、心、業三者全部滅完了,就獲得上帝的果位、大自在的果位等,從而獲得各種殊勝的解脫,他們是這樣認為的。但是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

無力無益無需故,盡業滅身非正道。

實際上,外道所說的這些道理是不合理的。不合理有三種原因。第一種是“無力”。你們剛才說為了滅盡這三者而進行苦行,其實如果我執沒有斬斷,僅僅依靠這樣的苦行,你們的身體就根本不可能滅盡。因為我執存在的時候,業和煩惱就會不斷存在,就像《中論》裏面所講的那樣。這就如同一棵樹的根沒有斷除,光是全部斬斷它的花、果、樹莖、樹葉,到了開春的時候它們又會開始生長。所以說,僅僅用五火或者用其他的苦行方式來滅盡自己的身體,這是沒有任何力量、沒有任何利益的,就是無能的意思,根本不能斬斷你們所有的身體。所以,如果沒有證悟無我,就無法斬斷業和煩惱,如同根沒有根除,樹果、樹葉等就不可能根除一樣。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種是“無益”,就是沒有利益。什麼是沒有利益呢?縱然業和身體可以用苦行來進行摧毀,一般來講通過苦行來摧毀業和身體也有一定的困難,即使說可以;但是也仍然要不斷轉生在輪回當中,因為有煩惱無明的因之故。你們的身體再苦行得怎麼樣好,實際上也還要繼續轉在輪回當中,所以沒有任何利益。

第三種是“無需”,就是不需要。我們需要的是什麼呢?就是要斷除我執。如果斷除我執,身體就不需要如此的苦行,所以說沒有必要,不需要。

因此,你們所說的道理根本沒有用。依靠苦行將自己的業力、身體和心三者完全摧毀,從而獲得解脫,這種說法只不過是你們宗派的一種安慰而已,實際上依靠這樣的修法根本不可能獲得解脫。現在世間當中也是,心裏面什麼都沒有修,僅僅是依靠一種苦行,僅僅是依靠一種外在的形相和表示,卻認為自己已經獲得解脫,實際上這並不是正道。為什麼呢?因為佛教當中一直講無我,如果對無我的智慧沒有真正通達,那世間中的所有行為也並不能完全斷除輪回的根本,實際上它們只起一種輔助作用。可見,我們在分析他宗的時候,也能知道佛教的不共殊勝性。

巳二(立自宗)分二:一、認清轉生輪回之因;二、分析彼之對治。

午一、認清轉生輪回之因:

我們佛教自宗應該依靠十二緣起,也就是說應認識一切輪回的根本因就是我執無明煩惱。

生因無明由其中,亦起煩惱業輪回。

從此處中生他處,彼之賢劣業所為。

這裏面講得非常好。總的來講,我們自己的宗派,三界輪回的根本因就是無明。所謂無明,按照心和心所一體的觀點來講,就是我執——薩迦耶見。我執薩迦耶見就是無明。就像《入中論》第一個頌詞所講的那樣,眾生因為有了我和我所執,一切輪回的迷亂顯現就會自然而然出現。有了無明,面對悅意的對境就產生貪心,面對不悅意的對境就產生嗔恨心;有了貪嗔心就會造善業和惡業;有了善惡業,在業的吹動下就開始形成六道輪回。所以,十二緣起後面的其他支就不斷出現。因此,輪回的根本就是心識無明,並不是你們外道所承認的那樣——身體、業,這些說法絕對不合理。

分別來講,我們現在根識的六種內處,是從其他的處當中產生的。《釋量論·成量品》裏面有一個教證,《前世今生論》也引用過。怎麼從其他處當中產生呢?意思就是說,我們即生中的六根是從前世的根當中產生的。在前世的根作為近取因,前世的心作為俱有緣的情況下,色界和欲界的眾生的六根可以出現。如果前世俱有緣的心識沒有執著色法,那麼我們雖然有了前面的近取因——根,但是因為沒有心識的俱有緣的緣故,就會轉生到無色界當中去。因此,我們即生當中的根的近取因是什麼呢?就是前世的根。俱有緣是什麼呢?前世的心識。前世的心識必須要對色法有我所的執著,如果我所執著的俱有緣通過禪定力完全已經摧毀或者壓服,那我下一世不一定轉為有色根的眾生,不一定變成這樣,可能轉生為其他眾生。所以說,應該依靠他處的根而產生。但是,根識的賢劣、好壞是依靠產生根識的增上緣來操作的。增上緣怎麼操作的呢?比如說我的根識好不好,這都是依靠其他因緣互相起作用而產生的。

這一點,沒有學過因明的人可能有點困難,從前世的眼根當中產生今世的眼根,剛開始的時候有點接受不了。但實際上,不管是我們到了中陰身也好,或者是現在人活著的時候,有時候色根由真實的色根作為因,有時候並沒有真正的根,只是以習氣的方式來附屬,這種現象倒是有的。

通過分析我們完全知道,今世的根是通過前世的根而獲得的。這種道理,月稱論師在《四百論講義》裏面用鴿子的比喻來說明:今世的身根為什麼會出現前世身根的標記呢?這就是緣起,有一種近取因,近取因的不共緣起已經浮現在身體上面。否則,以現在的科學再怎麼樣衡量也只能成為一種奧秘,除此之外根本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應該這樣來理解。

午二(分析彼之對治)分二:一、片面壓制;二、全面根除。

未一、片面壓制:

如果我們沒有通達無我,僅僅通達一些其他道理,那我們相續當中的我執就只能壓服,並不能完全根除。

慈等與我不相違,因非能斷輪回根。

我們可以通過修大慈大悲心來對治自相續當中的嗔恨心,修不淨觀來對治相續當中的貪心,修喜無量心來對治嫉妒心,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治我們相續當中的各種煩惱,能不能到達無我的境界呢?不能。因為慈心等與我執並不是完全相違,所以雖然修了悲心和不淨觀等,但是並不能根除我執,因為這些觀想只不過暫時壓伏自相續當中的煩惱而已。實際上,完全要斬斷我們相續當中的我執,必須要有無我的智慧。這一點在《釋量論》的頌詞當中也是有的:慈等與我執不相違的緣故,並不是究竟的對治法,“慈等愚無違,非極治罰過”。

原來有一位老堪布,他經常背誦這兩句“慈等與我不相違,因非能斷輪回根。”他非常好,雖然不是很聰明,但卻經常思惟法義。他提水路過我門口的時候,有時候會坐一會兒,常說:《釋量論》是這樣說的,《量理寶藏論》也是這樣說的,慈悲心不違我執!慈悲心好是好,但是並不能完全根除我執。對對對!然後又拿著水桶慢慢回去了。那個時候,我們山溝裏面的修行人也不太多。當時我的院子很大,他的院子在很遠的地方。那時並不像現在學院這樣,一個房子接著一個房子,空間很寬廣。他經常喜歡用這個頌詞。

未二、全面根除:

無我與我相違故,現見無我彼即除。

無我的智慧與我和我所執完全是相違的。一旦我們現見了無我的智慧——通達勝義諦:通過中觀也好,通過無上密法也好,只要我們相續當中已經產生了真正的無我見解,那麼所有的我執和煩惱就會一併遣除。

下面講了一個比喻:

種子雖非有初始,然為火焚見後際,

如是輪回雖無始,然見無我成後際。

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一旦我們證悟了無我,從此之後凡夫的心再不會延續下去,那個時候就已經終止了;這就像世間中的青稞、稻子和麥子等種子一樣,從它們的前面來講,如前面幾品所分析的一樣,任何法前面的同類是不斷而存在的,但是一旦用火燒壞了種子,從此之後它的後際再也不會延續下去。同樣的道理,輪回當中所有凡夫人的心,雖然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都是存在的,也就是說無有開端;但是,如果我們依止善知識、依靠佛法、通達了無我,自相續當中我執的種子完全根除了,那從此之後在三界輪回當中就再不會漂泊,原來的心也就從此終止。

很多高僧大德的教言也是這樣講的,對總的輪回來講,可以說無始無終;但是對個別眾生的輪回來講,雖然無始,但是有終。以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為例,顯現上佛陀無始以來都在輪回當中示現各種各樣的眾生,但到義成王子的時候,自相續當中所有的成就現前,從此之後再也沒有轉生過輪回。所以總的輪回無始無終,但是對個別眾生來講,你一旦獲得了成就、證悟了無我,那從此之後再不需要漂泊輪回。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