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7/16 22:49:44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心念處的修習

曾到緬甸雪悟閔(Shwe Oo Min)禪修中心跟隨禪修中心的指導老師Tejaniya法師學習心念處的禪修法。心念處是以心的活動為禪修物件,持續對心的活動保持覺知,讓心洞悉心是如何運作的,開展出內在洞察力(帶有智慧的瞭解)、洞察心的雜染,並把這種覺知與洞察力帶到日常生活中。

原先到緬甸學禪修,並沒有甚麼計畫,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先找一個道場落腳,然後再到其他禪修道場看看。雪悟閔禪修中心是我第一個參學的地方,沒想到一待便是三個月,再沒有到其他道場去。以下分享是這參學期間其中一些的經驗和體會。

隨法師修習一星期後便決定留下來學習,是由於發覺法師教導的方法非常清晰而實際。法師並不嚴格要求禪修者依著時間表來修習坐禪或行禪,但強調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覺知。各禪修者需定時向法師報告修習經驗。修習報告是以小組形式進行,我的一組來來去去大約共七至十人,都是外國比丘和比丘尼(有些是來了禪修中心後作短期出家的),差不多只有我一個不是出家人。我們隔天于午飯後向法師報告修習經驗,法師會對各人作出個別指導。小組內各人習性不同,禪修經驗各異,大家會遇上不同問題,聆聽其他同修的經驗分享亦是一個寶貴的學習經驗。法師不會作佛法開示,亦不回答學術性問題,只會給簡單指引叫大家去修習,然後報告自己經驗,要我們從自己實際經驗中去學習體會。印象中緬甸的禪修風氣是嚴謹的,才四十歲出頭的Tejaniya法師卻喜歡開玩笑。他的指引簡單直接,風趣活潑,修習報告大多是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進行。

去緬甸參學前是依葛榮導師教導的方法禪修,在經驗中摸索來修習。在密集禪修營內利用覺知呼吸或身體的感覺、覺知外間聲音、空氣的氣味,食物的味道或境物的形狀顏色把心安住在當下,當覺察有妄念,便把心返回這些禪修物件中。禪修營內的環境條件配合下,較容易專心地修習。身體的感覺、聲音、氣味、味道及形狀顏色都是些較粗顯的禪修物件,容易把心定下來,讓思想減慢,體會到禪修帶來的平靜和空間。有時也能覺察一些喜好嫌惡在內心浮現,由於定力較強,心處於平穩狀態較易把煩惱放下。但這都是定的修習,卻未能開展出內在智慧。回到日常生活中因為要應付各色各樣的事,心被思想佔據難以時常把心回到當下,心的狀態回復散亂。雖然有時也會覺知到內心的負面情緒感受,懂得友善接受,卻未能意識到生起負面情緒的原因--心的雜染。

其實葛榮導師也教心念處禪修,他常叫我們觀察思想和情緒。記得在禪修營,葛榮導師也曾提及要留意在行動前的意圖。還問過導師在吃飯時去觀察吃的意圖,可觀察到是否有貪欲,為什麼從坐著轉為站立時也要觀察意圖?導師回答那是因為要養成觀察意圖的習慣。觀察情緒、思想及意圖便是心念處修習。除了葛榮導師較著重慈心的培育外,Tejaniya法師的教導和葛榮導師教導的相當近似,都強調正念的培育及在日常生活禪修。隨Tejaniya法師學習三個月後,對之前修習掌握得更清晰,禪修基礎更穩固,無論對自己、對修行及離苦之道的信心亦增強了。

Tejaniya法師的教導是以四念處為基礎,當培育出一定程度的覺察力後便著重觀心,學習以一種正確理解來經驗身心上所發生的事。念處的意思是把心繫念一處,亦即是持續覺察著身或心的狀態。四念處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和「法念處」。佛陀說「四念處」是導向解脫唯一的道路,南傳佛教禪修便是「四念處」修習。從實際修習四念處的經驗中會知道身、受、心、法的實相是同時呈現,念處禪修只是入手和著重點不同,但無論哪個念處的禪修都是由心來做。苦惱的原因是心對身心實況的無知,所以修行離苦及解脫之道,從心入手是最直接的方法。觀察身心的運作過程,從個人經驗中開展出內觀智,糾正錯誤的心態,讓心重獲自由。法師說煩惱是心製造出來的,所以解除煩惱須由心自己來做;正如泥巴是由水做成,須要用水才能把腳上泥巴洗擦乾淨。心念處禪修就是用水(心)洗乾淨泥巴(心的無明雜染)。

心念處是屬於進階一點的禪修法。各種心理活動是不斷生滅變化,尤其思想活動,隱晦而迅速,難以把捉。大多數時候別說要觀察意圖,甚至連自己想過些什麼,有過什麼感受也不知道。要觀察心須要非常敏銳的覺察力。法師教導初學者以身念處為入手,以呼吸或身體感覺加強念力,讓思想慢下來,直到能夠看見心,便以心作為禪修對象。由於法師知道我己有修習正念的經驗,便叫我觀察心(watch the mind)。

起初的時候不懂掌握,嘗試保持正念覺知思想,覺察到有思想,便把心返回當下身體的感覺中,覺知在思想與身體的感覺之間遊走。直到有一天(大約修習了一星期後)向法師報告,注意到行禪時,覺察到有思想後,那覺知的心不是返回腳部的感覺上,而是返回心上,覺知著沒有思想的內心狀態。法師說正是那樣,那能覺知的心是knowing mind,那被覺知的心是mind。

從而明白到knowing mind就是正念,mind就是心。如果以「五蘊」來分析,色蘊就是身體感官(六種感官活動:眼、耳、鼻、舌、身、意),受、想、行、識四蘊就是心的活動(六種感官活動引生的心理反應);knowing mind就是識蘊,mind就是受、想、行蘊三蘊的組合。識蘊=注意力,受蘊=情緒感受,想蘊=分別判斷,行蘊=抉擇意圖。從前五蘊對我來說只是文字,當能看見心的活動時,便能在自己經驗上把五蘊分別出來並看見身心的互動變化。四念處就是識蘊看著前四蘊:色(身),受(受)、想和行(心)的活動;從當下身(感官活動),受(情緒感受),心(分別判斷,抉擇意圖)的實相中會看到法(無常、苦、無我)。

四念處禪修是內觀修習,內觀就是往內看,往內觀察內心對官能感受所產生的心理活動。識蘊持續覺知色蘊(正念持續覺知顏色形狀、聲音、氣味、味道、身體感覺、思惟概念)使心離開五蓋(貪、嗔、昏沈、掉悔、懷疑),只能達至止(定)的狀態;要開展內觀智須要修觀(識蘊持續覺知色、受、想、行四蘊)。如要修觀,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五力(五種內心質素)--念力、定力、精進、信心、智慧。修習內觀的過程中遇上任何問題,原因都是五種能力的不平沖。法師從禪修者報告的修習經驗中能知道禪修者的五力是否平衡,即是哪種能力是否過多或不足而加以指引和提點。禪修過程中出現偏差是必然會遇上的-不具足五力或五力不平衡。一個熟練的內觀修習者如發覺修行過程顯得不著力時,若能檢查一下自己的五力,便會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可以自己作出調較。如五力平沖而穩定,內觀智便自然產生——最終能瞭解到只有五蘊的生滅變化,沒有「我」,「我」只是思想製造出來的假像。

心當能夠觀察自己時,嘗試看著每個思想的生起、停留和消失,就像身念處以呼吸為禪修物件一樣單純地覺知。在行住坐鎆,除了在睡覺時,不斷覺察著思想,無論在思想的前段、中段或後段,只是覺知它而不捲入思想中,它便會消失。思想消失後便靜待下一個思想出現。有時候在思想剛出現,覺察它便消失,簡單而不費力。有時發現心比較散亂時,於是轉移覺知身體感覺,待內心回復平穩就覺知思想。過些時候,內心不被思想佔據的空間逐漸擴大,一些從沒想過充滿智慧的想法自然浮現。一些佛法上的問題,一些修行上的問題得以迎刃而解,對禪修充滿信心和喜悅。隨後這些充滿啟發性的思想還不斷湧現,甚至想到要把這些想法都記錄下來,因為怕之後忘記。原來這是個陷阱,當執著這些智慧,又會被思想瞞騙,捲入思想中被思想所操控。法師說思想就只是思想,不要認為那是「我的」思想,無需理會思想的內容,無論什麼思想生起,要做的只是覺知它。若不對這些思想保持警覺,會因執取一個智慧而失去十個智慧。於是不再給重要性那些充滿啟發的思想後,這些思想亦減慢下來。

漸漸看到思想背後不同層面的心,各種不同的感受和意圖,有正面的有負面的。而思想只是些陳述、對話、比較、分別、評論、零碎而沒有系統的語言說話,在心出現的還有畫面、這些畫面可能是一些過去的記憶,或是將來的幻想。

例如午飯前聞到廚房傳來陣陣菜的氣味,一連串內心活動會出現:心馬上認出那是之前吃過的咖喱雞的氣味,唔……一陣會有咖喱雞吃(高興的感受生起),飯堂內放在菜盆內咖喱雞的顏色影像腦海中浮現,同時感覺到胃部發出饑餓的聲音,跟著想到遲了入飯堂,咖喱雞會被吃得七七八八,那時會不好意思拿多一點(憂慮的感受生起),於是決定打鐘後要儘快走去飯堂。

「要儘快走去飯堂」這個意圖是由於聞到廚房的氣味,內心生起連串反應後而生起的。能夠「聞到氣味」是身體感官活動(色蘊),「咖喱雞的顏色影像」等是思想記憶的投射和判斷(想蘊),高興和憂慮的情緒是(受蘊),「要儘快走去飯堂」這意圖是(行蘊),能夠知道這個心的活動過程的是覺知(識蘊)。內觀智(瞭解的正念)洞悉不正確的心態:「要儘快走去飯堂」這意圖的背後是害怕不可以吃多一點咖喱雞,忘記進食只是維持體力得以生存;看見為滿足口腹之欲而吃,苦便隨著而來;「不拿多一點」是怕別人如何看自己-保護「自我」形象,洞悉了心的無明愚癡,那個「要儘快走去飯堂」的衝動便消失了。

又例如在打掃禪堂時,察覺一位比丘尼在打掃別人已打掃過的地方。想起她每次都是拿最小的掃把,每個人都落力打掃,她只是馬馬虎虎地掃一下,差不多每次她都最早離開禪堂的一個。隨著內心的批評、比較、判斷,之前原本和諧平靜的心消失,憤怒的情緒生起,並對這比丘尼生起嫌惡心。察覺到這個嫌惡的情緒,智慧心浮現:來這裏是學習禪修的,不是來批評別人的。這個憤怒及嫌惡之心馬上消失,慚愧之心現起,隨而對這位比丘尼生起感恩之心,因為她讓我看見內心的無明愚癡。

而伴隨著感受和意圖,身體上還會有些感覺出現。無論是思想、感受、意圖,甚至knowing mind,這一切現象都是不斷生起、然後一陣子消失。有趣的是無論把knowing mind放在哪一種現象,這些內心現象反應都會馬上會消失,之後心又回復原來平靜的狀態。

例如坐禪時,由於身心上出現不舒服感受,生起要起座的心。如果察覺到想要起坐的心——身體上呈現一股推動力,只需要看著這個感覺,一會兒這個感覺消失,心回復平靜,會安然繼續坐下去;過了些時間,這個想要起坐的心又湧現,同樣覺察它,它又消失,如是者下來坐上三四小時也不需離座。向法師報告這個經驗時,法師不建議坐禪超過兩小時,並說要超越喜好或嫌惡的習氣就是這樣,很簡單看著它(watch it)便可以。例如吃飯時有喜愛的食物,不要馬上把食物放進口內,先覺知喜歡的心,待它消失後才把食物放進口內;同樣,對自己嫌惡的食物,先覺察那嫌惡的心,待它消失後再進食;那麼喜歡和嫌惡的食物吃起來都是一樣的。又例如要改變咬手指的習慣,不是要緊記著不要去咬手指,而是覺察那想咬手指的心,若能覺察到那想咬手指的心,這個想要咬手指的意圖會馬上消失,那麼便不會咬手指了。

有經驗的禪修者需然能覺知自己是否有正念,心是否在當下。若不是持續觀心,以心為禪修對像,是不容易覺知內心對覺知的物件所生起什麼反應,及觀察到那反應背後的無明愚癡,可以選擇是否依隨這舊有慣性模式來行動(要改變舊有慣性模式是不容易的)。心之本質是平靜和諧的,當思想情緒起伏不定,在其背後推動的定是無明雜染。以心念處超越心的無明雜染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以內觀智洞察思想和情緒背後的無明雜染。第二種是覺察著身心上呈現之思想或情緒感受,純粹是覺知著整個過程,待它消失而不受其影響。

當然亦會覺知心有美善和諧的一面,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心都是平穩,滿足和喜悅的。美善的心靈質素是心靈的潤滑劑,亦是朝向最終證悟的推動力。很高興葛榮禪修同學會邀請到Tejaniya法師于11月初來港主持禪修營,希望各同修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願各同修在禪修路上,一切無礙,穩步前行。

補充:
1. 為了行文流暢及表達的方便,描述內觀時會用上:正念、覺知、覺察、觀察、看著、看見、看到等不同詞語,在實際經驗中來說其意思是一樣的。
2. 同樣有些詞語的意思是重複的:內在洞察力=內觀智慧=智慧之心;心的雜染=無明雜染=無明愚癡。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