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7/16 01:13:05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巴利名相 四 

四界/四大種色:因為它們‘持有自性’所以稱為界。地界:是擴展的元素;它的特相是硬;作用是作為其他元素與所造色的立足處;現起是接受;近因是其他三大元素。水界:水界令其他色法黏在一起,因而避免它們被分散。其特相是流動或溢出;作用是增長其他俱生色法;現起是把同一粒色聚裏的色法,握在一起或黏著;近因是其他三大元素。根據《阿毗達摩藏》的觀點,水界與其他三大元素不一樣,是不能直接通過觸覺去覺知,而只能間接地,從觀察其他色法黏在一起的狀況而得知。火界:其特相是熱或冷;作用是使同一粒色聚裏的其他色法成熟;現起是不斷地提供柔軟;近因是其他三界。火界被體驗為熱冷或溫度。風界:風界是移動及壓力的元素。其特相是支持;作用是導致其他色法移動;現起是帶動俱生色法從一處至另一處;近因是其他三大元素。它被體驗為壓力。從四界整體來看,四大元素立足於地界;由水界黏在一起;由火界維持;由風界支持。

淨色:是五種個別存在於五根的色法。應分辨淨色與支援它們的五種器官。世俗所稱的眼在《阿毗達摩藏》裏則稱為混合眼,是各種不同色法的組合。眼淨色只是其中之一,它是位於視網膜裏的淨色,對光與顏色敏感,以及作為眼識心的依處色法及閘。耳淨色是在耳洞裏:在一個狀如手指膠片,長著許多細小褐色毛之處;它是對聲音敏感的淨色,以及作為耳識心的依處色法及閘。鼻淨色位於鼻孔裏,對氣味敏感。舌淨色散置於舌頭上,對味道敏感。身淨色散置於全身,有如浸透棉花的液體一般;它對觸覺敏感。性根色:有女根色與男根色兩種。這兩根各自的特相是女性與男性;它們各自的作用是顯示‘她是女性’及‘他是男性’;各自的現起是女與男特有的色身、特徵、行為及工作之因。近因是同一粒色聚裏的業生四大元素。

心所依處/心色:心所依處的特相是提供意界和意識界依止或支援的色法;作用是作為此二界的依處;現起是支撐此二界;近因是同一粒色聚裏的業生四大元素。它位於心臟裏心室的血,受四大元素所支助,以及由命根色法所維持。意界=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意識界=五識界和意界之外的一切心識。

命根:在此的命根是維持色法的命根。命被稱為根,是因為它控制與它俱生之法。命根的特相是維持在住時的俱生色法;作用是使它們發生;現起是維持這些色法存在;近因是當被維持的四大元素。段食:它的特相是食物裏的營養或食素;作用是維持色身;現起是滋養身體;近因是必須受到它滋養的處色。身表:它是心生風界的特別作用,使身體移動以表達自己的意念。語表:它是心生地界的特別作用,使能發出聲音以表達自己的意志。

有分(bhavanga):巴厘文bhavanga的意思是‘生命’(bhava,有)的‘成份’或‘因素’(anga),即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流不會中斷。在結生心生滅之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與結生心是同一種果報心,但執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會中斷。每當沒有心路過程發生時,有分心即會於每一刹那中生滅;最為明顯的即是在無夢熟睡的時候,但在清醍的時候,它也在諸心路過程之間出現無數次。

當某個目標撞擊根門時,有分心即會被中止,而活躍的心路過程也就生起,以識知該目標。一旦心路過程結束,有分心就會即刻再生起,直到下一個心路過程發生為止。如此,在不活躍的階段,有分心即會在每一個心識刹那裏生滅,就有如河水之流一般,它絕不會連續保持靜止於兩個心識刹那。

四種漏:一、欲漏;二、有漏;三、邪見漏;四、無明漏。漏的意義是流出之物。該巴厘文代表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列為漏的煩惱被稱為流出之物是因為它們就像流出來的膿及已發酵許久的酒。在四漏當中,欲漏與有漏都是屬於貪心所,前者是對欲樂之貪,後者是對有(存在或生命)之貪。邪見漏是邪見心所;無明漏則是癡心所。四種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邪見瀑流;四、無明瀑流。這些煩惱稱為瀑流,因為它們把諸有情沖到生存的大洋,也因為它們難以越渡。四種軛:一、欲軛;二、有軛;三、邪見軛;四、無明軛。這些煩惱稱為軛,因為它們把諸有情套在痛苦裡,不讓他們逃脫。

四種系:一、貪婪之身系;二、瞋恨之身系;三、執著儀式(戒禁)之身系;四、武斷地執取「只有這才是真實的」之身系。身系是因為它們把心系於身,或把今世之身系于未來世之身而得其名。在此,身的意義是「聚集」,是指名身與色身兩者。在四系當中,貪婪是指把諸有情牽扯向欲樂目標的渴愛或貪。瞋恨是瞋心所,呈現為對不想要的目標厭惡。執著儀式(戒禁)是相信實行儀式能夠導向解脫。武斷之信是堅信只有己見才是真實的,其他一切見解都是錯的。後兩種身系都是屬於邪見心所的一面。

四種取:一、欲取;二、邪見取;三、戒禁取;四、我論取。於四取當中,第一種可以是對欲樂強烈的渴愛,但諸注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廣泛地包括對一切世間之物的渴愛。邪見取是執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屬於邪惡之見,例如無作見、斷見等,或是執取任何有關「世界是永恆的還是不永恆的」等的憶測之見。戒禁取是認為實行儀式或修苦行及其種種戒禁能夠導向解脫。我論取即是執著「身見」,即認為五蘊的任何一個是「我」或「我所有」。經典裏提出了二十種身見。對五蘊的每一個可有四種觀念,例如:「認為色蘊是我,或我擁有色蘊,或色蘊是在我裏面,或我在色蘊裏面」,對於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也是如此,所以共得二十種身見。欲取是貪的一種呈現方式,其他三種取則是邪見心所的呈現方式。

十種結是:一、欲貪結;二、色貪結;三、無色貪結;四、瞋恚結;五、我慢結;六、邪見結;七、戒禁取結;八、疑結;九、掉舉結;十、無明結。根據論教法,另十種結是:一、欲貪結;二、有貪結;三、瞋恚結;四、我慢結;五、邪見結;六、戒禁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十、無明結。諸結是把有情綁在生死輪回裏的不善心所。第一組十結在經藏與論藏裏都有提及,第二組十結則只記載于論藏。在第一組裏,第一至第三項是屬於貪心所;第六與第七項是屬於邪見心所;其餘的是個別的心所。在第二組裏,第一與第二項是屬於貪心所;第五與第六項是屬於邪見心所;其餘的是個別的心所。

四食:段食、觸食、意思食、識(心)食。食這一詞是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持其他法之法。根據經教的解釋,段食維持色身;觸食維持感受;意思食維持三界輪回,因為業即是思,而且業導致投生;識食則維持名色。根據論教法,段食維持身體裏由四種因產生的色法,而其他三食維持一切與它們俱生的名色法。屬於色法的段食是無記法,而其他三種名食,則可以屬於所有三種道德素質(善、不善或無記)。

三十七菩提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四念處:在此巴厘文patthana可作兩種解釋,即建立起及作為念的立足處。四念處即: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這是一套對正念與觀智完整的禪修方法。四念處都有同一個要義,即具有正念地觀照諸法。它們之間的差別只在於正念所觀照的四種目標:身、受、心、法。最後一種包括了五蓋、五蘊、六處、七覺支、四聖諦等法。修習四念處與修習八聖道分的正念相等。

四正勤:一、精進於斷除已生的惡法;二、精進於防止未生的惡法生起;三、精進於令未生的善法生起;四、精進於令已生的善法增長。這是精進心所執行了四種作用。這四正勤與八聖道分的正精進相等。

四成就之法(四神足):一、欲為成就之法;二、精進為成就之法;三、心為成就之法;四、觀為成就之法。在此巴厘iddhi(成就)是指一切通過勤修佛陀的教法,而證得的世間廣大法與出世間法。獲得這些成就的主要方法即稱為成就之法。然而,只有在運用它們於證得佛教的目標時才能算是成就之法。成就之法包括世間與出世間法兩者。

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根與力擁有相同的五種心所,儘管這兩組的作用並不一樣。根是在其範圍之內執行支配作用的心所;力則是該些心所不會受到對立之法動搖。因此五根在它們各自的勝解、致力、警覺、不散亂及照見範圍裏執行其支配的作用;如此它們協助對治對立之法:猶豫不決、懈怠、失念、散亂及愚癡。

五力即是這五法不受到對立之法不動搖與無法擊敗的一面。在培育五根時必須平衡信與慧,以避免輕易盲信與機智狡詐兩端;以及平衡精進與定,以避免心散亂煩躁與軟弱無力。然而,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具備極強的念根,因為念能夠看管其餘諸根的提升以及確保它們平衡。

七覺支:一、念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舍覺支。在七覺支當中,擇法覺支是慧的一個名稱,即如實知見名色法的觀智。輕安是指心與心所兩者的輕安。舍在此是指中舍性心所,而不是舍受。擇法、精進與喜三覺支對治心的軟弱無力;輕安、定與舍三覺支則對治心的激動。念覺支則確保這兩組平衡,不使其中一者強過另一者。

八聖道分: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在八聖道分當中,正見是了知四聖諦的慧心所。正思惟是把心導向出離、無瞋與無害的尋心所。正語正業正命則與三離心所相同。正精進與四正勤相同。正念與四念處相同。正定則被定義為經教的四禪。

出世間禪與世間禪在幾個方面有所不同:一、世間禪的目標是某種概念,如遍相;出世間禪的目標則是涅槃,即無為究竟法。二、世間禪只是暫時鎮伏煩惱,所以諸煩惱還是潛伏性地存在;屬於出世間禪的道則徹底根除諸煩惱,令它們不會再生起。三、世間禪能導致投生到色界天,因而延長了生死輪回;屬於出世間禪的道則斬斷把人緊縛于輪回之諸結,因而導向解脫生死輪回。四、在世間禪裏,慧次要於定;在出世間禪裏,慧與定則適當地平衡:定把心專注于無為界,而慧則知見四聖諦之奧義。果定是聖弟子才能證入的出世間安止,而其所緣是涅槃。證入果定的目的是當下得以體驗涅槃之樂。在這些安止裏生起的心,是與聖弟子證悟的層次相等的果心。如此四個階級的聖人都能證入各自的果定,意即須陀洹能證入須陀洹果定;餘者亦可以此類推。在證入果定之前,聖弟子先決意要證入果定,然後從生滅智次第地培育諸觀智,直至證入果定。

業處:直譯巴厘文kammatthana是「作業之地」或「工作之處」。這一詞用以代表禪修之法,是禪修者培育特別成就的工作處。在佛教裏有兩大類禪法:止禪與觀禪。止(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寧靜。止被定義為八定裏的「心一境性」,即經教法的四色禪及四無色禪裏的一境性心所。這些定被稱為止是因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猶豫或驚慄。觀(毗婆舍那)被解釋為從各種不同的方面照見。觀是直接地照見諸究竟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這是導向揭開諸究竟法真實本性的慧心所的作用。

三種禪相:遍作相是在起始修行階段用以培育定的目標。取相是與肉眼所看到的目標一模一樣、出現在心中的影像。毫無瑕疵的心之影像是似相。似相被形容為「呈現為有如自取相中出來,而且是比它更為清淨一百倍或一千倍…就有如從雲朵背後出來的圓月」。禪那 其一意為念慮,另一者意為燒盡。諸禪那因它們密切地念慮目標,亦因它們燒盡與定對抗之法而得其名。那些與定對抗之境即是五蓋:欲欲(對欲樂的欲求)、瞋恨、昏沉與睡眠、掉舉(散亂的心)與惡作(追悔)、疑。禪那是通過修習止禪而證得。這種禪定涉及提升定根。通過把心專注於所選定的單一目標,一切心的困擾得以清除;諸蓋皆已受到鎮伏,心也完全投入其目標之中。

安止:巴厘文appana原本是指受到高度提升的「尋心所」;它把相應名法深深地投入於目標裏,致使它們安止於其中。雖然在超越初禪之後即不再有尋,但由於入禪之心已一境專注於其目標,因此安止一詞,亦包括一切屬於色界、無色界及出世間的禪那定。禪支:在每一禪心裏的許多心所當中,即是這些稱為禪支的心所分別了諸禪的不同,而且是它們令心證入安止(禪那)。初禪有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若要達到初禪,這五禪支必須達至平衡、緊密地念慮目標及燒盡阻礙證入安止的五蓋。

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藍遍、黃遍、紅遍、白遍、虛空遍與光明遍。遍的意義是全部或整體。如此稱之是因為必須把其似相擴大至十方無邊之處。四梵住/四無量:慈、悲、喜與舍。這些法被稱為無量,是因為在禪修時必須把它們遍佈至十方一切的無量眾生。它們也被稱為梵住,因為它們是梵天界諸梵天的心常安住之境。慈是希望一切眾生幸福快樂。它有助於去除瞋恨。悲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時心生不忍。它是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及與殘酷相對。喜是隨喜他人的成就與富裕。它是恭喜他人的態度及協助去除對他人成就的妒嫉與不滿。舍:屬於梵住的舍是沒有執著、沒有厭惡而平等地對待他人的心境。平等的態度是它主要的特相。它與偏愛及反感相對。

七清淨:一、戒清淨;二、心清淨;三、見清淨;四、度疑清淨;五、道非道智見清淨;六、行道智見清淨;七、智見清淨。戒清淨/四種遍清淨戒: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資具依止戒。這是依比丘之戒而說的。別解脫律儀戒:別解脫是比丘必須遵守的基本戒。此戒一共有輕重不等的二百廿七條戒。完全遵守別解脫則被稱為「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是指以正念防護諸根,在遇到外緣時,不讓心執取可喜所緣,也不讓心排斥不可喜所緣。活命遍淨戒:是有關比丘獲取生活必須品的方式。他不應以不適合比丘的方式獲取必須品。資具依止戒:是指比丘必須在用衣、食、住、藥四種資具或必須品之前、當時與之後適當地省察運用它們的正確, 目的。心清淨:包含了兩種定,即近行定與安止定。見清淨:依特相、作用、現起與近因辨識名色。見清淨因為能協助人們清除「永恆之我」的邪見而得其名。通過辨識所謂的人只是在因緣和合之下生起的名色法組合,在它們之內或背後並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存在,即會達到這階段的清淨。這階段也名為「名色分別智」,因為是依名色法的特相等分別它們。

度疑清淨:辨識那些名色法的諸緣。通過緣起之智,禪修者辨識現在的名色組合並不是無端端地生起,也不是萬能之神所造或因靈魂而有,而是因為過去世的無明、愛、取、行與業而生起。他也運用相同的法則辨識過去與未來名色法的諸緣。這階段也名為緣攝受智。道非道智見清淨:通過辨識光明等觀之染為進展的障礙而得以分辨道與非道之特相。思惟智:即以觀照名色法三相修觀的階段。首先禪修者必須把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的色法都歸納於色蘊,同樣地他也把一切的受、想、行與識歸納於各自的蘊,即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然後觀照歸納為五蘊等的行法之三相。一切行法都有以下三相:一、「壞滅而無常」,因為它們在生起之處即遭受壞滅,而沒有轉變為其他法或有所遺留;二、「可畏而苦」,因為一切無常之法都不可靠而可畏;三、「無實質而無我」,因為它們沒有我、實質或主宰者。

生滅隨觀智:觀照諸行法生滅之智。生是指生起之時;滅是指變易、毀壞與消失之時。依緣修習生滅智是指禪修者觀照諸行如何由於它們的諸緣生起而生起以及由於它們的諸緣滅盡而滅盡。依刹那修習生滅智是指觀照諸行法的刹那生滅。生滅智有兩個階段。在未成熟的生滅智階段,當觀照力提昇時,十種觀之染即可能會生起于禪修者。他可能會看到從其身發射出極亮的光明。他也可能會體驗到從所未有極強的喜、輕安與樂。其勝解與策勵增長、智趨向成熟、念變得穩定及舍變得不受動搖。他也可能會對這些體驗生起了微細的欲,即享受與執著這些體驗。分辨道與非道之特相:當禪修者體驗上述首九種殊勝的經驗時,若缺少分辨的能力,他就可能會以為自己已經達到出世間道果,也就可能會停止進展,而只是享受那些體驗,並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在執著它們。但若他有能力分辨,他將會知道這些體驗只是成熟的觀智的副產品,會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繼續提昇其觀禪之修習,而不會執著它們。分辨十種觀之染為非道,觀禪是道的能力被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

行道智見清淨:當他如此脫離那些進展的障礙而繼續修行時,證得了有關三相的一系列觀智,即從生滅智直至隨順智,這九種觀智名為行道智見清淨。以下是這九種觀智:生滅智(成熟階段):這與觀之染生起之前的觀智是同一智,但在克服觀之染以後,它變得成熟、更強及敏銳。壞滅智:當禪修者的觀智變得敏銳時,他不再作意諸行法的生時與住時,而只觀照它們的壞滅,這即是壞滅智。怖畏智:當禪修者觀照三世行法的壞滅時,覺知在一切生存地裡不斷壞滅的這些行法是可畏的。

過患智:通過覺知一切行法為可畏,禪修者照見它們為毫無實質、不圓滿、毫無可取而只有過患,也明瞭只有無生無滅的無為法才是安全的。厭離智:當知見一切行法的過患之後,他對它們感到厭離,不再樂於一切生存地的任何行法。欲解脫智:這是在觀照時生起欲脫離一切行法之願。審察智:為了脫離諸行法,禪修者再以種種方法觀照那些行法的三相。當他清晰地審察諸行法的三相時,那即是審察智。

行舍智:在審察之後,禪修者照見諸行法當中無一物可執取為「我」及「我的」,因此捨棄了怖畏與取樂兩者,而對一切行法感到中舍,如是生起了行舍智。隨順智:這是在出世間道心路過程裡,於種姓心之前生起的欲界心。此智被稱為隨順是因為它順著之前八種觀智的作用以及順著之後道智的作用。當他如此觀照時,由於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安止即將生起。」於是在有分斷之後生起了意門轉向;隨著生起的是兩個或三個緣取目標的無常等任何一相的觀智心,它們被稱為遍作、近行與隨順。當行舍智與隨順智圓滿時也被稱為「導向出起之觀」。

智見清淨:通過修習六清淨而次第地證得的四聖道名為智見清淨。在隨順心之後生起了取涅槃為目標的(更改)種姓心,超越了凡夫的種姓而達到聖者的種姓。在這之後即刻生起了須陀洹道;該道心徹知苦諦、斷除集諦、證悟滅諦及開展道諦而證入了出世間安止心路過程。之後有兩個或三個果心生滅,然後再沉入有分。在有分中止之後,生起了省察智。智者省察道、果、涅槃以及省察或沒有省察他已斷與還剩下的煩惱。更改種姓心:這是第一個轉向涅槃之心,也是出世間道的無間緣。它被稱為「更改種姓」,因為它是從凡夫種姓進入聖者種姓的轉變點。雖然此智與道智一樣緣取涅槃為目標,但它並不能像道智一樣驅除覆蓋四聖諦的煩惱。在趨向第二及更高的道心時,它被稱為「淨化」,而不是「更改種姓」,因為那時禪修者已屬於聖者的種姓。

在經文中,有時佛陀只說受為兩種:樂與苦。這是一種隱喻式的分析法,把無可指責的舍受包括在樂受之內,以及把應受指責的舍受包括在苦受之內。佛陀又在《相應部》說道:‘所感受的都是苦。’這句話裏的苦,並不是指狹義的苦受,而是指廣義的苦,即一切有為法(因緣和合而成之法)無常則苦。受共分為五種:樂受的特相是體驗可喜的觸所緣;作用是增長相應法;現起是身體之愉樂;近因是身根(即身淨色)。苦受的特相是體驗不可喜的觸所緣;作用是減弱相應法;現起是身體遭受痛苦;近因也是身根。

悅受的特相是體驗自性可喜,或者造作至可喜的所緣;作用是體驗所緣之可喜;現起是內心愉悅之狀態;近因是輕安。憂受的特相是體驗自性不可喜,或者造作至不可喜的所緣;作用是體驗所緣之不可喜;現起是內心遭受痛苦;近因是心所依處。舍受的特相是被體驗為中性;作用是不增長亦不減弱相應法;現起是平靜的狀態;近因是沒有喜的心。

道:道心同時執行與四聖諦有關的四種作用。在此所提及的這四種作用是遍知苦、斷除渴愛(苦之因)、證悟涅槃(苦之滅盡)及開展八聖道。於利根者沒有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後有三個果心生起;於鈍根者則有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後只有兩個果心生起。省察智:在四出世間道每一者之後,聲聞弟子通常都會省察道、果與涅槃,但並不一定會省察已斷除及還剩下的煩惱。如是最多有十九種省察智:首三道每一者都有五種(即省察道、果、涅槃、已斷之煩惱、未斷之煩惱),而第四道則只有四種。這是因為已完全解脫的阿拉漢已沒有剩下的煩惱。

六門心路過程:直譯巴厘文vithi是路,但在此則意為過程。當諸心於眼、耳、鼻、舌、身五根門或意門生起,以識知目標或物件時,它們不會雜亂無章或單獨地生起,而是在一系列不同的識知過程階段,依照有條有理的次序,一個心接著一個心地生起,這種次序名為‘心之定法’。

門:在《阿毗達摩藏》裏,門用以譬喻心與所緣境(目標)交往的管道。六個識知之門即六門。通過此六門,心與心所得以接觸目標;亦通過此六門,目標得以前來呈現於心和心所。首五門是色法,即五種感官裏的淨色。每一種淨色皆是一門,通過它,生起於心路過程的心與心所得以緣取它們的目標;亦是通過它,目標才能被心與心所緣取。眼淨色是眼門心路過程諸心之門,使它們能通過眼睛識知顏色。對於其他根門的淨色和各自的目標亦是如此。

有分稱為意門:有別於首五門,意門並非色法,而是名法,即有分心。對於意門心路過程的目標,該心路過程裏的諸心只是通過意門緣取它,完全不依靠任何淨色。依處:于有色法的生存地,心與心所必須依靠依處而生起。依處是支持心生起的色法。雖然首五依處與五淨色相符,但依處及閘並不完全一致,因為它對心之生起有不同的作用。心路過程裏的心與心所,通過門而得以和目標接觸;依處則是支持心與心所生起的色法。

轉向:當目標撞擊任何一個根門或意門時,即會有一個名為有分波動的心識刹那發生,有分於此波動了一個心識刹那。繼之而來的心識刹那名為有分斷,有分心之流於此被截斷。緊接而生起的心即轉向五門或意門的目標。這轉向於目標的作用名為轉向。五門轉向心:當外在目標撞擊五根門之一,在相符的五識生起之前,另一心必須先生起,該心即是五門轉向心;其作用是轉向呈現於五根門之一的目標。此心並沒有看、聽、嗅、嘗、觸該目標;它純粹只是轉向該目標,以使五識之一能夠隨後生起。

意門轉向心:這種心能夠生起於五門心路過程或意門心路過程。在這兩種心路過程裏,它實行個別不同的作用。當它在五門心路過程裏生起時,稱為確定心;其作用是確定或鑒別五識之一剛識知的目標,它隨推度心之後生起;在推度心檢查該目標之後,它再鑒別之。在意門心路過程裏,此心則實行另一種作用,即轉向呈現於意門的目標。當它扮演這角色時則名為意門轉向心。

眼識:眼識依靠眼淨色而生起。其作用只是直接與立刻地看及識知顏色。五識的其他四識也依靠各別的淨色而生起;它們的作用也只是純粹識知各自的目標,即聽聲音、嗅氣味、嘗味道、感受觸覺。領受心:當目標撞擊五根門之一,例如顏色撞擊眼根時,首先生起的是令心轉向該目標的轉向心,隨後生起的是看該顏色的眼識;這看的動作只維持一個心識刹那,緊接而起的,是領受眼識剛看過的目標之心,這即是領受心;它是由產生該眼識的同一個業所產生。

推度心:這是另一個無因果報心;它緊隨領受心之後生起,其作用是推度或檢查剛受到五識之一識與領受心識知的目標。領受心與推度心只在五門心路過程裏生起,而且都是屬於過去業的果報。確定心:此心即是意門轉向心;在五門心路過程裏它的作用是確定目標。

速行心:直譯巴厘文javana的意思是迅速地跑。在心路過程裏,這是確定之後的心識作用,由一系列的心(一般上是七個同樣的心)執行,快速地跑向目標以識知它。在道德的角度,這速行階段最為重要,因為善或不善的心,即是在這階段生起。

彼所緣心:直譯巴厘文tadarammana的意思是取它的所緣,而代表緣取之前速行已識知的目標為自己的目標。在欲界心路過程裏,當五門的目標是極大所緣或意門的目標是清晰所緣時,這種作用即會在速行的階段之後,實行兩個心識刹那。但當目標並不明顯或不清晰,以及當心路過程並不屬於欲界時,這種作用即完全不會產生。在彼所緣之後,或當彼所緣沒發生時即是在速行之後,心流即會再度沉入有分。

離心路過程心:心路過程是心流活躍的一面,而離心路過程心則是不活躍的心,它包括結生心、有分心與死亡心。結生心:在投生那一刻執行的作用名為結生,因為它把新一生與前世連接起來。執行這作用的結生心在每一世裏都只出現一次,即在投生的那一刹那。

有分心:巴厘文意是生命(有)的成份或因素,即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流不會中斷。在結生心生滅之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與結生心是同一種果報心,但執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會中斷。每當沒有心路過程發生時,有分心即會於每一刹那中生滅,最為明顯的即是在無夢熟睡的時候。但在清醍的時候,有分也在諸心路過程之間的空隙裏,出現無數次。

死亡心:死亡心是一世中的最後一個心,是一世的終結。此心與結生心和有分心是同一種心,也同樣是離心路過程心,屬於心路過程之外的心。它與後兩者的差別只在於作用不同,即執行死亡。

涅槃:在巴厘文詞源學方面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因此它表示熄滅了世間的貪、嗔、癡之火。涅槃是一個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是完全出世間的,而且只有一個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為世間的無為不死界。涅槃被稱為空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被稱為無相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之相,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之相;被稱為無願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的渴望,也因為它毫無渴愛之欲。

欲界心:欲的意義包含(一)能欲,即渴望享受欲樂;(二)所欲,即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五欲的對象。欲地是欲生存地;包括十一界,即四惡道、人間與六欲界天。欲界心包括一切主要出現於欲地之心,儘管它們也能夠在其他地裏生起。色界心:是與色界地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色禪的禪那心。在色地並沒有粗顯的色法,而只有極其微細的色法。欲投生至此界就必須證得禪那,一種從修定中獲得的高等成就。一般上色禪是通過專注於色法目標而得,如地遍、身體的部份等等。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色界心。無色界心:是與無色界地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無色禪的禪那心。在修習禪定以獲得超越色禪的無色禪時,禪修者必須棄除一切與色法有關的目標,而專注於無色法目標,如無邊虛空等等。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無色界心。

出世間心:出世間心是超越由五取蘊組成的世間之心。此心導向脫離生死輪回及證入涅槃:苦的止息、煩惱的滅盡。一共有八種出世間心。這些心屬於證悟的四個層次:一、須陀洹(入流);二、斯陀含(一還);三、阿那含(不還);四、阿拉漢。每一層次皆有兩種心:道心與果心。一切出世間心所緣取的目標,都是無為究竟界,即涅槃。但依各自不同的作用,而分別為道心與果心。道心的作用是斷除(或永遠地減弱)諸煩惱;果心的作用是體驗相符的道心所帶來的某種程度解脫。道心是善心;果心則是果報心。

須陀洹道心:進入趣向解脫的不退轉之道是為入流,而體驗此道之心則名為入流道心或須陀洹道心。「流」(音譯:須陀)即是八聖道分: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河河之水不斷地從喜瑪拉雅山流向海洋,出世間八聖道分亦從正見之生起,不斷地流向證悟涅槃。須陀洹道心的作用是斷除首三結:(一)身見或我見;(二)對三寶的懷疑;(三)執著地相信實行儀式能趣向解脫(戒禁取)。它也斷除了一切足以導致投生四惡道的貪嗔癡,而且永遠地根除了其他五心,即四個與邪見相應的貪根心以及與疑相應的癡根心。已證得入流者肯定會在最多七世的時間內證得最終的解脫,而且肯定不會投生至任何惡道。

斯陀含道心:此心是與八聖道相應而屬於一還界之心。此心沒有斷除任何「結」,但滅除了較粗的貪欲和嗔恚。已達到此境者最多只會再回到人間一次即證得最終的解脫。阿那含道心:已證得第三道者將不會再次投生到欲界。若這類人在今世不能證得四果阿拉漢,他即會在來世投生到色界天以及在其地證得最終的解脫。阿那含(不還)道心斷除了欲欲與嗔恚二結,也永遠地根除了兩個嗔根心。

阿拉漢道心:已完全解脫者;他已破除煩惱敵。阿拉漢道心是令人直接證得阿拉漢果、完全解脫的心。此心徹底斷除了五個微細「結」,即對色界生命之欲求、對無色界生命之欲求、驕慢、掉舉、無明。它也斷除了剩餘的不善心:四個邪見不相應貪根心及一個掉舉相應癡根心。

聖果心:每一個聖道心都會令與之相符的果心,自動地緊接其後在同一心路過程裏生起。過後,當聖弟子進入果定時,聖果心即會連續地生起許多次。如前所述,果心是屬於果報心,是出世間聖道之果。

對於闡釋任何究竟法,巴厘論師採用四種鑒別法以區別之:一、相,它的特相;二、作用(亦作味),它所執行的任務或所獲得的成就;三、現起,它呈現于禪修者體驗的方式;四、近因,它直接依靠的近緣。

心的特相是識知目標。其作用是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因為它領導諸心所,也時常由它們陪伴。其現起是呈現于禪修者的體驗裏,為一個相續不斷的過程。其近因是名色(精神與物質),因為心不能毫不依靠心所與色法地單獨生起。諸心有多種呈現方式,但都有同一個相:識知目標(所緣)。我們一般所認為的意識,實際上是一連串刹那生滅的心,極迅速地相續生滅,以致我們不能察覺它們是個別不同的心。

因/根:在經中,巴厘文hetu用以表達廣義的原因。它與緣是同義詞,且常連成一詞;它代表任何作為其他事物的因之法。

善心:是與善因──無貪、無嗔;或無貪、無嗔、無癡(慧)──相應的心。這類心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無可指責的以及會帶來愉悅的果報。

不善心:是與不善因──癡;或貪與癡;或嗔與癡──相應的心。這類心稱為不善是因為它們在精神上不健全,在道德上應受指責以及會帶來痛苦的果報。

果報心:善心與不善心兩者是「業」。緣於業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報心;它包括善業與不善業的果報。應明白在此所指的業與果報兩者,皆是純粹屬於精神方面的。業是與善心或不善心相應的思心所;其果報是其他體驗成熟之業的心。

唯作心:這類心非業、亦非果報。它雖涉及心識活動,但此活動並沒有造業,因此不能產生果報。

心:諸論師以三方面詮釋心:造作者、工具、活動。(一)作為造作者,心是識知目標者。(二)作為工具,與心相應的心所通過心而得以識知目標。(三)作為活動,心純粹只是識知的過程。心所:諸心所是與心同時發生的名法,通過執行個別專有的作用來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心所不能不與心同時生起,心也不能脫離心所而單獨生起。雖然這兩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賴,但心是識知的主要成份。心與心所之間的關係就有如國王與大臣。一切心所共有之相如下:(一)與心同生;(二)與心同滅;(三)與心緣取同一目標;(四)與心擁有同一依處。

有分(bhavanga):巴厘文bhavanga的意思是‘生命’(bhava,有)的‘成份’或‘因素’(anga),即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流不會中斷。在結生心生滅之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與結生心是同一種果報心,但執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會中斷。每當沒有心路過程發生時,有分心即會於每一刹那中生滅;最為明顯的即是在無夢熟睡的時候,但在清醍的時候,它也在諸心路過程之間出現無數次。

當某個目標撞擊根門時,有分心即會被中止,而活躍的心路過程也就生起,以識知該目標。一旦心路過程結束,有分心就會即刻再生起,直到下一個心路過程發生為止。如此,在不活躍的階段,有分心即會在每一個心識刹那裏生滅,就有如河水之流一般,它絕不會連續保持靜止於兩個心識刹那。

4波羅夷、13僧殘、30偷蘭遮、92波逸提、4應悔波羅提提舍尼、75惡作、7惡說。28色法: 地、水、火、風、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女根、男根、心所依處、命根、段食、空界、身表、語表、色輕快、色柔軟、色適業、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52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尋、伺、喜、欲、勝解、精進、癡、無慚、無愧、掉舉、貪、邪見、慢、嗔、嫉、慳、惡作、昏沉、睡眠、疑、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舍、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心輕快、身柔軟、心柔軟、身適業、心適業、身練達、心練達、身正直、心正直、正語、正業、正命、悲、(隨)喜、慧根。89心:不善心十二,善心二十一,果報心三六,唯作心二十。欲界五十四,色界心十五,無色界十二,出世間心八。1.悅俱邪見相應無行;2.悅俱邪見相應有行;3.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4.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5.舍俱邪見相應無行;6.舍俱邪見相應有行;7.舍俱邪見不相應無行;8.舍俱邪見不相應有行。這八類心名為貪俱。憂俱嗔恚相應無行;憂俱嗔恚相應有行。舍俱疑相應;舍俱掉舉相應;這兩種心名為純粹涉及癡。如是總結有十二不善心。眼識與舍俱行,耳識、鼻識、舌識亦如是;身識與苦俱行;領受、推度與舍俱行。此七心名為不善果報心。眼識與舍俱行,耳識、鼻識、舌識亦如是;身識與樂俱行;領受、推度與舍俱行;推度與悅俱行;此八心名為善果報無因心。舍俱五門轉向心和意門轉向心;悅俱阿拉漢生笑心。這三種名為無因唯作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