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8/01 01:07:32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巴利語「Dhuna」在內觀實修中的重要意涵 

內觀研究所 

在巴利語之中,有些辭彙看起來不是很重要,但在內觀實修中卻有很深的含義與關聯。在三藏經典(Tipitaka)裏就有這麼一個辭彙,這個字就是「dhuna」[注 1],意思是除去、抖落、擺脫,它是源自「dhu」這個字根,其意為「除掉」。然而,有關實際修持(patipatti)要問的是——除掉什麼及如何除掉?佛陀在自說經(Udana)裏回答了這些問題: 

比丘不再造作新的業(Sabbakammajahassa bhikkhuno)

並將生起的舊業除去(Dhunamanassa pure katam rajam)

到達沒有「我」或「我的」禪修境界(Amamassa thitassa tadino. )

 

 

吵鬧對他已無意義,他決意專心寂靜地禪修(Attho natthi janam lapetave.[注 2])

 

佛陀以這段話來描述盤腿端坐、意念堅定的比丘,在經歷過去業行所帶來的果報時,雖然不斷被強烈刺痛的粗重感受所折磨,由於他已徹底了知無常,並未失去清靜或平等心。這幾行簡短的偈頌確實說明了內觀禪修 — 通往究竟解脫之道 — 的技巧。

 

我們得試著詳細瞭解佛陀所要表達的真正含意為何。內觀(Vipassana)這個字的意思是觀察事物如其本然的實相,而不是它們所顯現出來的表像。這是一種完全沒有想像、偏見與妄想所蒙蔽的純淨觀察境界,這也是為何佛陀以如其本然、如實觀察與徹底了知(yatha-bhuta nana-dassanamyatha-bhuta nana-dassanam[注 3])來描述內觀的境界,而實修的方式就是透過直接體驗與徹底了知來體悟實相。

 

自我中心是所有妄想之中最嚴重也最危險的。我們只因為盲目信仰或智識的緣故,就在情感或知識的基礎上接受「無私」或「無我」(anatta)的教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實際上我們仍過著自我為中心的生活,那麼只接受這樣的教義又會帶來什麼利益呢?實際上,只要我們仍被這種虛幻的自我所淹沒,它就會繼續地威脅我們。然而,只在知識層面上全然相信此種妄想,不僅危險,而且也是不足的。事實上,我們一直不斷地在湧現痛苦,那是因為沒有直接體證這些痛苦危難,或沒有任何解脫它的方法所致。

 

這是因為光有知識並不能徹底滅除此種妄想,唯有修持佛陀稱之為一乘道(ekayano maggo)的圓滿內觀技巧,也就是一條和唯一解脫之道:四種覺知力(satipatthana.[注 4],即四念住)。當人們被妄想執著所遮蔽時,如何從自身實相中解脫出來?只有透過究竟實相、自我體悟來滅除妄想才能解脫。

 

唯有直接體驗我們自身的實相,才能使新的心識活動不再生起,並且能將過去累積的舊業(kamma)徹底根除。

 

徹底根除過去累積的舊業,而且不再生起任何新業(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注 5])。

 

內觀如何幫助我們不再造作新結,而且能將舊有的結打開,直到過去所累積的全部根除為止?這段話描述了修持者首先必須正確地盤腿端坐(nisinno hoti pallankam abhujitva ujum kayam panidhaya[注 6]),然後,秉持堅定的毅力(adhitthana),完全不移動身體,此刻,在最粗重的身體層面上,由於整個身體及語言上的行為完全停止,故不再生起新的身業(kayika-kamma)或語業(vacika-kamma)。

 

他仍堅決不動地端坐著,並開始嘗試停止造作一切意念上的行為(mano-kamma),如此,他必須變得非常警覺、專注,全然地覺知與警覺,隨時保持正確的了知與智慧。警覺于何物?那就是諸行無常(Anicca vata sankhara)、是生滅法(uppadavaya-dhammino)[注 7] — 無常的實相;在我們身體組織架構之內,每一種複雜現象的生起與滅去。

 

任何內觀禪修者很快就會瞭解到表像與本質實相的差異。只要以正確方式客觀平等地觀察自身之內所有感受,修持者很容易就達到某種境界,那就是經由親身體驗瞭解到身體上最堅硬的部分除了次原子粒子(kalapa)的振動與波動之外,什麼也不存在。那些在粗重層面上呈現出堅硬且無法穿透的事物,事實上,在最微細與最根本的層面上,除了微細的波動之外,什麼也沒有。

 

有了這樣的覺察之後,人們即可以觀察及了知一切的五蘊(pancakkhandha)染著,除了生起滅去的波動之外,什麼也沒有。這整個心物的現象都具有不斷生起滅去的本質。這種永恆不變的無常就是心物的究竟實相(paramattha sacca);除了許許多多生起即滅去的微細泡沫與波動之外,什麼也不是(sabbo loko pakampito[注 8])。人們在瞭解所有現象的基本特性只是無常之後,便能進一步瞭解到無我(anatta,沒有我、我的或我的靈魂)的特性。不論人們喜歡或不喜歡某種感受,它們仍以各種形式不斷地在身體架構內生起,既無法控制它們,也無法擁有它們,而且也不會隨我們所願,我們因此瞭解到苦(dukkha)的實相。經由這樣的親身體驗,人們開始瞭解到執著於這種不斷變化的現象只會帶來痛苦,別無其他了。

 

當人們越深入此究竟實相,就能越穩定地發展智慧。相較之下,如果人們仍被無明所束縛,便會不斷地貪求愉悅的感受,並且貪求不愉悅感受的止息,此種貪嗔的心念反應就是最牢固的枷鎖。

 

起初,修持者會發現自己陷於了知無常短暫現象及執著於舊有習性之流的拉鋸戰之中,這都是因為無明所致。只要不斷地練習,他就能學會在實相與妄想之間辨識的技術了。實相出現的時間將越來越久,並且能了知每一個感受都是無常,如此,伴隨著每一次體認所得到的了知,就能使我們逐漸從「我」及「我的」的自我意識中解脫出來。

 

感受生起即滅去的實相開始主導一切,並且取代了貪(tanha)的生起與滅去,因此喜歡或不喜歡這一切生起即滅去的感受也變得毫無意義了。就是這種喜歡與不喜歡的心念轉變成非常強烈的執著,並產生「有行」(bhava-sankhara)與「有業」(bhava-kamma,業行是推動下一生的驅動力),進而驅使所有眾生陷入無止境的生命輪回之中。

 

當心不再起任何習性反應時,就不會造作新的業緣。自然的定律是當意識之流所累積的舊習性反應自動浮現至表層時,就會被根除,而且不再輸入新習性反應。只要不斷地以了知無常的智慧(sampajanna)保持心的平等,就會到達這個階段。再次提醒,唯有精進的練習內觀,修持者才能平靜專注地以無常實相來洞察這些隨時生起的舊有束縛。隨著我們不斷地深入體悟無常,平等心也逐漸增強,而貪與嗔即不再如此強烈。心不再起習性反應時,即不再增加潛在的業緣 — 它們反而漸漸地被根除了。

 

然而,有時舊業的果報是如此地強烈,一般的禪修者會喪失所有的平等心,智慧也會逐漸衰微,對實相的了知就會變得模糊不清了,同時也會失去對痛苦的客觀觀察,並且開始對感受產生分別心,儘管禪修者會在知識的層面上嘗試著不起習性反應,但事實上,他已開始認為這種痛苦像永無止盡般,而且此種習性反應將持續著。

 

為了體悟所有現象的無常本質,以及摧毀這種顯見的堅固認知,禪修者必須經驗到心物(nama-rupa)瞬間生滅(uppadavaya-dhammino)的波動及振動,要達到這樣的階段,唯有透過正確的內觀禪修 — 破除這些束縛的正確道路。事實上,內觀禪修是為了去塵除垢(katam rajam) — 從最深層的意識中掃除一切舊有的不淨染汙。以此梳整與清理的過程當中,所有的結都會自動地鬆開,而每一根棉絮也會與不淨塵垢分離開來。此種純淨心念的波動將掃除過去所有的不淨染汙。精進於身體感受的內觀禪修者都能清楚地體悟這個過程。

 

當最微細的結仍未鬆開時,這個梳理的過程就是不完整,同樣地,內觀的練習必須持續不斷,直到身心架構內所有粗重的感受都清除為止。

 

要如何才能達到這個階段呢?如下列經文所說:

 

 

 

禪修者必須對他或她過去造作的業果保持平等心,而且不論它們有多麼痛苦、劇烈與強烈可怖,都必須保持平等心(Puranakammavipakajam dukkham tibbam kharam katukam vedanam adhivasento)[注 9]。

 

 

 

如何才能到達呢?無法保持平等心(那就是因為過去的習性而變得激動不安)就是與淨化過程完全背道而馳。人們只有發展出警覺,以及對無常智慧的了知,才能對如此強烈的感受保持平等心(upekkha)。唯有徹底了知當下一切現象的無常本質實相,人們才能對過去的業果保持平等心,而不起習性反應。禪修者變成苦的公正觀察者,而不再是痛苦的人。此種公正無私的平等心能使舊有的束縛根除,而且很快地,將不再有任何的觀察者,剩下的只有觀察,此外,也不再有痛苦者,而只剩下痛苦本身而已。

 

雖然,有時因感受而生起輕微的焦躁不安與分別心也許會再度觸發新的貪、嗔習性反應,但只要持續練習,任何警覺的禪修者都會到達「我」及「我的」等妄想滅除的境界(amamassa thitassa)。在此種毫無焦躁不安的境界(avihannamano),他或她即可承受任何感受,即使是最劇烈的感受也不起反應。終於到達一切新業習形式的止息為止(sabba kammajahassa)。此刻,禪修者已經到徹底專心一念,或持續淨化的狀態,因為他或她已不再造作新的習性反應,也就是新的意念(cetana)或新業。以此方法,舊有的習性反應自然就會逐漸地被根除(thokam thokam),而到達心徹底淨化的境界(visankhara gatam cittam)[注 10]。禪修者精進于修持,需要將其所有時間投入於正確的練習(attho natthi janam lapetave)。哪里還有時間耗費在毫無利益的言詞之中?每一時刻都很珍貴,絲毫不能虛度光陰,只有將時間浪費在言語中的人才無法瞭解精進修持的嚴肅性,而無法正確地用功,也使此種了知實相的神聖修持墮於知識層面上的閒談,畢竟,唯有透過練習才能達到解脫,語言上的討論是永遠無法解脫的。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要讚揚那些在這條真正解脫之道上精進修持的比丘們。盤腿端坐堅定地以敏銳的警覺力及徹底了知無常的智慧來承受過去業行所帶來的果報,受盡劇烈、刺痛及粗重感受的磨難,不再造作新業,而且當舊有的不淨染汙生起,便將它們滅除,而不再有絲毫的「我」及「我的」存在。 

注釋:(均參考內觀研究所版本)

 

1. 在所有三藏典籍中,此字共出現19次

2. 自說經(Udana) 21

3. 無礙解道 (Patisambhidamagga) 1.18

4. 長部(Digha Nikaya) 2.373

5. 小誦(Khuddaka-Patha) 6.15; 經集(Suttanipata) 238

6. 自說經(Udana) 21

7. 長部(Digha Nikaya) 2.221

8. 相應部(Samyutta Nikaya) 1.1.168

9. 自說經(Udana) 21

10. 法句經(Dhammapada) 154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