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8/01 01:29:12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感受的起因 

以下文字摘錄自內觀研究所出版的「感受及時時徹知無常的重要性」一文。

在很多禪修方法中,感受(vedana)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除了佛陀之外,沒有人深入地探索感受真正的本質。感受有時粗重、有時微細。當心專注時,微細感受會更加分明,但是,強烈的感受很難客觀地檢視其真實的本質。因為心已激動不安。

 

過去有練習禪修的沙門(samana修道人)及婆羅門(brahmana印度教祭師)主張:感受肇因於業(kamma過去世的所作所為)的成熟。於是他們透過苦行及折磨身體,故意製造感受。他們相信藉由這些苦受可以摧毀過去所造的業果,而達到「至善」(summum bonum)的境界:終極的平靜。 

佛陀並不強調感受的起因,而是教導弟子們去理解無常的真實本質,以淨化內心。也就是說,對一切感受保持平等心,不貪求愉悅的感受,也不要厭惡不愉悅的感受,要瞭解所有感受的本質都是無常,勢必滅去。禪修者應學習觀察感受的實相,它們的升起(Samudaya)和滅去(atthangama),也要了知貪著感受(assada)的危險(adinava),並觀察感受的止息(nirodha)和趣向止息之道(nirodha-gamini-patipada)。佛陀教導我們淨化內心的唯一方法,即是觀察並理解感受的真實本質是無常。只有這樣,禪修者才能打破生死輪回的枷鎖,達到超越身和心的階段,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佛陀說:

Samahito sampajano, sato Buddhassa savako;

vedana ca pajanati, vedananam ca sambhavam.

Yattha ceta nirujjhanti, maggam ca khayagaminam;

vedananam khaya bhikkhu, nicchato parinibbuto.

佛弟子要專注、覺知、時時徹知無常,清楚地明瞭感受的生起、滅去和趣向止息之道。一位已到達感受盡頭,徹知感受所有層面並超越它們的禪修者,他遠離了一切渴愛,獲得了完全的解脫。

 

在相應部(雜阿含經Samyutta Nikaya)Sivaka 經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名叫Moliya Sivaka 的苦行外道,向佛陀說,有些沙門和婆羅門主張,感受完全是由成熟的業所引起。佛陀回答說,這是走極端((atidhavanti))的偏見,因為感受也會由其他因素引起。還有些人主張膽汁(pitta)是感受生起的唯一原因,這也落入另一個極端。兩種看法都不正確(miccha)。認為業是感受的唯一起因者,會採取無益的苦行和折磨肉體的方式,希望能藉此去除過去所造作的惡業,以達到純淨安祥的階段。

 

佛陀遍知實相,指出感受還有其他的起因,比方說膽汁、痰液(semha)的增多也可能是一種成因、體內的風(vata)也可能加劇而形成不同的感受。在某些時刻,這三者會失去平衡,隨著體內化學反應的擴散(sannipata),會形成種種感受。季節的變化(utuni)也會造成感受。例如,天冷時會有某些感受,天熱時也有不同的感受。此外,處於逆境或者遭到驚嚇,會破壞(visamam)身心的平衡,也會形成不同感受。當然,由於不正確的見解,而採取苦行和折磨肉體的方式,以求清除罪孽,而得到純淨平穩的生活(opakkamikam),這種方式,也會形成感受。最後,佛陀不否認業的成熟也會形成感受。但他不同意上述兩種極端的看法,也不同意業或膽汁是感受的唯一成因。

 

佛陀描述了感受的八種成因-

Pittam semham ca vato ca,

sannipata utuni ca;

Visamam opakkamikam,

kammavipakena atthamiti.

膽汁、痰液、風,

生理反應、季節變遷,

失衡及外在逆境,

成熟業果為第八。

 

佛陀教導弟子們,以每時每刻升起的感受做為禪修的所緣。無論感受的成因為何,學習以冷靜的心去面對它們,了知感受必將滅去。經由這樣的鍛煉,佛弟子可以超越所有的感受,而體驗到苦的止息。這就是涅槃。

 

 

 

 

問與答

 

葛印卡老師2001年7月.3日在泰國Dhamma Abha中心回答學員的問題

 

 

--------------------------------------------------------------------------------

 

問:為什麼您要我們觀察感受?

答:因為這正是佛陀要我們做的:對感受保持覺知。這是佛陀了不起的發現,在他之前沒有人知道。與佛陀同時代、之前和之後的導師也都不明白,其實我們是對感受起反應。

 

與佛陀同時代和之前的老師,他們教導的是-不要對與感官根門接觸的所緣起反應,即眼所能見之物、鼻所能嗅之氣味、耳所能聽之聲等等。即:「當你的感官接觸到各種所緣時,不要起反應,不要去評量好壞,不要對它起貪愛或厭惡的反應」。這是他們的教導。

 

佛陀說我們實際上不是對這些外在事物起反應。如果是的話,佛陀一定會說:

緣「六入」而有「愛」salayatana paccaya tanha.

 

佛陀並沒那麼說。他說的是:

緣「六入」而有「六觸」(入緣觸)salayatana paccaya phassa;

緣「六觸」而有「感受」(觸緣受)phassa paccaya vedana;

緣「感受」而有「貪愛」(受緣愛)vedana paccaya tanha.

 

而不是說:緣「六入」而有「貪愛」

 

這是覺悟者的偉大發現。佛陀成為覺悟者是由於這偉大的發現。

 

從前很多人都說不要對「六入」(salayatana)產生反應,但他們並沒有成佛。歷史記載很多老師曾說要從渴望和厭惡、貪愛和瞋恨脫離出來,不要再產生貪(lobha)和瞋(dosa)。

 

佛陀則說,只要「癡」(moha)還在,貪與瞋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必需先消除「癡」。那什麼是「癡」?癡就是無明(avijja):不知道內在發生了什麼事,不知道貪和瞋真正的原因,這就是無明。

 

如何從無明中超脫出來?必需從問題的根源「感受」下手才能離苦。一但忽略了感受,就只是和外在的事物交戰,「這是美的」、「這是不美的」。就只是在表層用功,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

 

佛陀是因為發現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因緣生滅的鏈結)而開悟的,這是空前的發現。緣起法中有三個重要的環節。

 

第一個是「行緣識」(sankhara paccaya vinnana以「習性反應」為基,「意識」得以生起)。因為過去累積的業行(sankhara),而有新的受生(意識patisandhi vinnana)。

另一個是「有緣生」(bhava paccaya jati以「有(成為某某)之慣性」為基,「生命」得以生起),從這一世到下一世。

第三個是「受緣愛」(vedana paccaya tanha以「感受」為基,「貪愛」生起)。

 

 

我們無法改變「行緣識」,那已是既成事實。這就是「我」:身和心加上六個感官,這是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必需慎重地面對未來,「有緣生」,不斷的「有」,不斷的受生。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會降臨。

 

所以,佛陀指出了這一條殊勝的道路:「活在當下」。你是此時此刻的主人,你也是未來的主人。

 

Atta hi attano natho, atta hi attano gati.

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創造自己的未來。

 

如果你能掌握當下,未來將一片光明。你無須擔心。活在當下,不要對感受產生貪愛和厭惡。無明仍在,你就無法覺知感受,而不斷地產生貪瞋的習性反應。

 

佛陀要我們對此時此刻的感受保持覺知,保持平等心、不做習性反應。舊的習性會一直對感受產生貪愛和瞋恨的反應。也就是說,不斷複製痛苦。舊的習性一向如此。

 

佛陀教我們這美妙的方法。對當下呈現的任何感受保持覺知。所謂的般若智慧就是當下的實相-生滅、生滅、無常、無常。於是你有了了知,不再無明。因此,改變了輪回流轉的路徑。

 

在此之前,我們都走在輪回痛苦的道路上,因為不斷地對感受產生習性反應、不斷地產生貪瞋,生生世世不斷地在受苦。現在改變了,我們知道如何保持平等心,無貪無瞋,我們開始改變方向。

 

感受就好比道路或鐵軌的分叉口,從這裏分出兩條路來,一條路是導向痛苦的生起(dukkhasamudayagamini-patipada),另一條路是導向痛苦的止息(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你自己可以做決定。佛陀不要我們盲目地接受他所說的話。他從來沒要求任何人盲目地追隨他。不要有盲目的信仰。你必需親自體驗這個實相,如果發現它是有益處的,才去接受它。然後,不只是接受,還要身體力行,走在正法的道路上。

 

這就是為什麼無論任何宗派信仰的人來參加十日課程,都會有相同的體驗。他們親身體驗這個真理-感受始終存在,對感受起習性反應,就會受苦;不起反應,保持平等心,就會快樂。

 

再者,我們也要注意,避免去批評不如此修行的人。縱使他們沒有去覺察感受,如果他們至少在理智上,不去產生貪瞋,他們的理智會比較純淨。我們有幸遵照佛陀的教導,要知道僅僅在理智上用功,而忽略了感受,那只是心的表面得到淨化。

 

悉達多.喬達摩(Siddhattha Gotama)不滿足於這種表層的淨化,而是要心的徹底淨化。因此必需從心的根層,最深處下手,而心的最深處永遠和身體的感受聯結。每當有感受,反應立即生起。因此,忽略感受,貪瞋就在不知不覺間不間斷地繁衍。他非常清楚,心必須徹底完全的淨化。佛陀的開示是如此明確:

 

Sabba papassa akaranam 諸惡莫作。

kusalassa upasampada-samadhi 善心的定

Kusalacittassa ekaggatta. 善心的專注。

 

人對不善的(akusala)事物也可以一心專注(ekaggatta)。比方說,扒手偷錢時,需要高度專注。在進行不善的行為時,也需要某種程度的專注。但這不是正定(samma-samadhi)。只有當你確定不傷害任何人時,此時心的專注才是正定。

 

佛陀說這還不夠,還要:

sacittapariyodapanam 心必需完全得到淨化。

 

"Pari"的意思是「完全的」。只有從感受下手,整顆心才能得到完全的淨化。否則,按照佛的說法,Anusaya Kilesa「隨眠煩惱」依然存在,往昔所累積的無明煩惱會像沉睡的火山,隨時爆發。

 

佛陀發現,藉由觀察感受,這方法可以去除所有的隨眠煩惱。他明示:「于樂受時去除貪愛」,意思就是指,每當有愉悅的感受,就是去除貪愛習性的最佳時機。舊的習性是每當有愉悅的感受,就一直產生貪愛、貪愛,只要貪毒(raganusaya)還在,你就不斷地繁衍貪愛。

 

同樣地,佛陀說「于苦受時去除厭惡(dosanusaya)」。舊有的習性是對不愉悅的感受以厭惡(patigha)反應之。當你學會保持平等心,不產生厭惡,瞋毒(patighanusaya)即得以消除。

 

與佛陀同時代和之前的老師,都說要遠離貪瞋,但並不知道如何擺脫隨眠煩惱。而佛陀說,藉由愉悅的感受,可以斷貪。藉由不愉悅的感受,可以斷瞋。否則你就不是遵照佛陀的勸導。

 

我們不應該批評沒有以感受來用功的修行者。重要的是,我們正確瞭解佛陀的教導,並按他的指示用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