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7/20 21:52:16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 禪定對生理心理的影響

 

Lily de Silva 著   
魏善韜 譯

 

    由諸如 Waiter B. Canon等研究者所從事的研究結果,清楚無疑地顯示介於生理活動與強烈的情緒之間存在著明確的關聯性。當感覺神經受到強烈地刺激時,腎上腺也受到回饋性的刺激,然後分泌過量的腎上腺素於血液之中,如此引起了諸如瞳孔放大、流汗、呼吸急促等等明顯易察的生理變化的顯現,還有一些如心跳速率、血壓高低、血管容量、皮膚電感反應等等生理變化可測量。但是這些生理變化由於與巴厘教典內容不太相關,因此對於我們並非相當有用。經由現象觀察分析而得的推論是,如果強烈的負面情緒能導致某些可視為不健康的生理變化,那麼開展培育正面和善的情緒他應該引起與負面惡劣情緒截然不同的生理變化。

 

    正與瞳孔放大及由於憤怒的強烈作用所引發的兇暴眼神相反,我們在巴厘佛經中發現專注於戒定慧修持的僧侶,其眼神是和悅宜人的記載。據說這些有道有德的僧侶以慈藹和善的眼神注視著對方,而他們便如水乳相融般地合為一體了。這項特質是如此地顯著,以致吸引了慧眼識善之士注意,例如經典記載拘薩羅國波斯匿王,觀察禪修者令人宜悅的眼神的良好印象,作為判斷具有純淨心靈與智慧之佛教行者的特徵之一。

 

    這些佛教僧侶的面容或臉部表情,也在經典中提及為指示靈性智慧成就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種特別徵兆。此明亮清哲的面容或莊嚴自持的臉部表情已吸引了很多觀看者的注意,並且成為轉化非佛法信奉看信佛法僧的驅動力。例如,舍利弗為馬勝比丘鮮明的面貌與莊嚴的外表所深深吸引,因而引發其皈依佛陀。阿育王看到了見習僧(Samanera) Nigrodha 的外貌因此促使其信奉佛教。佛陀全然無瑕金碧輝煌的面容被列為無上瑜伽士的三十二瑞相之一,而這些瑞相被視為圓滿深邃的靈性成就之外在顯示。

 

 

 

生理上之特徵

 

    關於汗流浹背乃情緒激動的生理顯示之一,這裏有一個有趣的插曲,與我們日前研究相關的佛陀生平事蹟有關。 Saccaka (耆那教宗師尼犍子的大弟子之一)一度前來與佛陀辯論,他被譽為令人信心動搖再度生疑的大辯論家。他誇口他將如一個身強體壯的人捉著山羊的長鬍子般拖著山羊跑來跑去,於辯論之中痛宰佛陀。他傲慢地吹噓他挑戰的辯論者無不被他辯駁得揮汗如雨無地自容。但是當與佛陀的辯論在五百名 Licchavi 陪同下真正展開時,乃是 Saccaka 而非佛陀流汗如雨而落敗。在此狀況下佛陀裸露其胸,顯示他絲毫沒有流汗。這個小故事可佐證阿羅漢不會因外在情緒性的激擾而流汗。

 

    呼吸急促乃是負面情緒的另一種生理特性。呼吸韻律或振幅的轉變被視為欺騙撒謊的明顯指標。當我們安靜地休息時,呼吸維持平穩而寧靜乃是家常便飯的經驗,在禪定靜坐中呼吸變得更平靜安和。巴厘佛經聲言在高度純淨精細的超凡意識狀態的第四禪,呼吸完全停止。在此禪定狀態下,新陳代謝完全停頓或達到最低的水準則是可能的。雖然阿羅漢並不總是念住此禪,然而仍有可能推測阿羅漢之呼吸必定恒穩地維持著寧靜、規則的韻律。阿羅漢絕不會有情緒失控或動盪的情形發生。阿羅漢的平和安泰是如此地深邃,據說甚至當他們像一般凡人一樣內在喃喃自語 ( vitakka = mentally speaking)也維持著內心的沉默與平和。

 

 

 

瑜伽禪定的生理學

 

    當代關於禪定靜坐的科學研究也彰顯了一些關於先前(指本文)研究的其他觀點,科學研究已發現在靜坐瞑想中,人體的血液乳酸鹽濃度有急劇的下降,在靜坐瞑想之際,血液乳酸鹽的下降速率已證實較正常休息時血液乳酸鹽濃度超過三倍以上。此結果提供了當具有焦慮神經質的病人處於壓力下,血液乳酸鹽濃度增加的良好對照,同時從實驗也發現在如此病患身體注射乳酸鹽則引起嚴重的焦慮症狀。再者,與瑜伽靜坐者之低血液乳酸鹽濃度相關連的低血壓作對比,具有(本態性及腎臟性)高血壓之病患休憩狀態較無高血壓之病患顯示較高血乳酸鹽度的事實則是有意義的。因此很清楚地血乳酸鹽濃度的下降乃是一有利的身心關聯的結果。所有此醫學事例結果是要顯示一個健康寧靜的心靈其身體化學有著正面的轉變。因此主張已達到修持的終點及體驗涅槃的聖者在身心兩方面皆是健康的乃是合理的。

 

 

 

腦電波的種類

 

    身體具有某些與諸如專注及情緒的精神心理過程明顯相關的電磁現象,這些現象之一在禪定瞑想之際身體皮膚之電阻快速上升。Wallace 及 Benson的報告說,從十五位元測試個案顯示皮膚之電阻在二十分鐘約上升140,000 歐姆。在睡眠狀態下,皮膚電阻正常地上升,但是不如禪定瞑想時之劇增與快速。相同的皮膚電阻測度用於測謊,而大部份實驗室研究發現皮膚電阻之反應乃是撒謊的最好指標。這個證據無疑地顯示非自動性的生理變化伴隨著正面或負面的情緒狀態而發生。再者,據科學研究發現頭腦恒常地發出小幅度的電波,其測度單位為每秒幾週期即赫斯(Hertz;Hz for Short)。這些各式各樣不同頻率與波形的腦電波,以希臘字母表示之則略可分為δ波(delta waves 頻率少於 4Hz)θ 波(theta waves 頻率約 4~7Hz)α 波(alpha waves頻率約 8~13Hz)及β 波(beta waves 頻率大於 14Hz),禪定瞑想個案研究的腦電波顯示記錄已揭露了禪定時β 波有顯著的強化現象。

 

 

 

腦精神波的分析

 

    Wallace 及 Benson 研究報告指出他們把頭腦的七個主要區域所發出的腦電波記錄於磁帶,並以電腦分析其類型。兩人宣稱在禪定瞑想之際在腦部前葉及中央區域有典型的8Hz 或 9Hz 的是α波增強現象。在幾個研究案例中在腦前葉區域中方有顯明的θ波伴隨著α波增強現象出現。另一方面,諸如憤怒的情緒擾蕩總是造成α波的止斷。然而睡眠(情緒作用的相反),腦電波為慢而高振幅的波動。光和聲音的刺激也會阻斷α波之韻律。在內心恐懼或憂慮之際 α波之波流受到減弱或壓抑。處於焦慮狀態的病人其腦波顯示記錄無有α波出現的跡象。根據這些實驗發現的結果推測心靈的和諧融洽對於身體的健康佔有極大的決定

 

因素是可以接受的。關於體驗涅槃而言,推論阿羅漢已止斷所有心身相關的疾病似乎是合理的。阿羅漢的身體僅受由外在因素所引起的肉體疾病及傷害的影響。

 

 

 

根據巴厘佛典的個案研究

 

    在巴厘佛典中有阿羅漢生病及遭受劇烈疼痛的記載,而這些阿羅漢據說借著瞑想真理而恢復身體健康也值得我們注意。依據目前可得證據來看,我們傾向于于阿羅漢的疾病乃是由於生理因素所引起。巴厘經典中也提及一位尚未得證阿羅漢的比丘死於蛇咬毒發的事,佛陀說道如果那位比丘將和慈心(metta)全然開展就不會不幸死於非命了,即苦是該比丘慈無量心修持成功,便不致被蛇咬了。在巴厘佛經的注釋論疏有另一則非阿羅漢之比丘在聽法之際被毒蛇咬傷的故事,蛇毒開始遍佈全身並且疼痛變得劇烈難忍,此比丘便隨念(anusati),獲致較高僧位以來所修持的淨心成就,據說,由於此隨念,強大的喜樂自其心中生起,廣布於整個身體而抗止了蛇毒的作用因此而痊癒。

 

    淨心瞑想以心理生理學的術語則稱為「覺醒的低代謝狀態」,其特徵有:「氧消耗量、二氧化碳排除量、呼吸速率和呼吸量的降低,動脈血液酸度的微增,血液乳酸鹽濃度的顯著下降,心跳減慢,皮膚電阻的大量升高及慢 α波隨附著偶時性 θ波的腦電波強化現象。」或許可以如此臆測以阿羅漢來說在日常活動中,其新陳代謝大概維持於一個最低水準的健康狀態,因為其身體不受制於由情緒激動所引起的不當疲倦與哀傷。先不要言及較高的知覺狀態,諸如和善(metta 慈)、憐憫(karuna悲)、隨喜(mubita 喜)、泰然靜定(upeksha 舍) 等正向精緻高尚的情緒,必然可找到與之相應的身體化學轉變,此生理化學轉變靈性開展。

 

    這裏有一句佛陀說過的話值得我們注意,佛陀說:「如果存有一小撮違反人類心身性格善性轉變的染著成分的話,過著清淨梵行的生活將是徒勞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並沒有如此永恆的成分存在,而清淨梵行能成功地導致修行者個人身心兩方面全然的轉變。當代關於禪定瞑想的生理學的科學研究證實經由精神開展,身體真實地發生了生化及生電磁的根本蛻變。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精神開展至最高目標(即體證涅槃)之際會導致身心煥然一新,徹頭徹尾的巨大轉變。

 

    借著有關生物回饋技術的研究之判斷,我們可以推測伴隨者超凡精神潛能的發展與體內神經系統的根本轉變必然同步發生。生理醫學常識告訴我們,自律神經系統區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及副交感神經系統兩部份。 John  Stoyva 在一篇有關生物回饋技術的文章中陳述:「很可能在深度身心鬆弛的狀態下有副交感神經強勢作用的現象發生。」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與較精細的情緒——驚歎、宗教與美觀的經驗、沈思默想——以廣視的明覺為特徵的情緒有所關連。另一方面,交感神經的優勢作用則與抑阻明覺作用的情緒,例如憤怒或恐懼相關連。以此觀察結果佐證,我們可推測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隨著靈性進展而變得更有效率。

 

    關於松果腺體的功能迄今當代科學仍所知極少。而法國哲學家 Rene Descartes視松果腺為人類靈魂的居所。當今科學研究發現松果體是具有控制睡眠與清醒之韻律的人體內在生物時鐘。松果腺合成分泌一種叫梅拉托寧(melatonin)的荷爾蒙影響人類的行為舉止、睡眠、腦部活動及諸如發情、排卵及性成熟等性活動。

 

    當梅拉托寧激發頭腦活動時,則性活動則受阻礙。再者,目前科學已確認光線/黑暗、嗅覺、冷、壓力及其它中性的刺激影響著松果腺的功能。人體暴露於光線下則降低梅拉托甯的合成量,並且抑制松果腺的功能。另一方面,光線加速性成熟吸性方面的活動。

 

    參照佛教的教理,松果腺體的功能似乎是相應於收攝感官的心理活動的生理顯現。佛教主張放縱的感官刺激會擾亂清明的精神活動。

 

如果感覺器官良好地守護著,也就是說如果眼、耳、鼻、舌、身被控制,某種相對應的快樂及專注的精神活動則會發生。心定於一的能力大大取決於外向感官活動的控制。以生理學的觀點來看,似乎意味著如此的感官攝護有助於刺激頭腦活力及弛緩性活力之梅拉托甯之合成。如此以松果腺的作用而言,頭腦心智活動與性欲活動似乎是格格不入的。佛教也強調性欲的放縱會阻礙清明的思考、扭曲知見、令人智昏暗、障礙智慧及摧毀心靈的平靜。

 

 

 

正覺之道

 

    由八正道所構成的靈性開展的整個修持大綱,乃是導致人類身心狀態逐漸轉變,而終究達於涅槃有效體系的修行計畫。道德習慣(Sila)的培養乃是健康的生理化學逐步建立所憑藉的善巧行為的架構。關於和諧的身體及語言活動的生化活動藉此增強,而那些關於惡行的生化活動則呈比例地衰弱。八正道開展的第二階段乃是禪定修持,在此階段穩定且快速心理生理轉變持續發生。我們推測在此階段伴隨狂怒與恐懼的負面情緒所引起的腎上腺素分泌會降低至健康而合宜的狀況,或許有少量的腎上腺素分泌於血液中以維持從事高難度禪定鍛練所需之熱望、勇氣與毅力。或者可能是在內分泌腺體之間彼此相互刺激或抑制的狀況下,這些腺體分泌的均衡組合影響禪修者的知性與感性的行為。當諸如慈、悲、喜、舍等高尚的行為一再反復地修煉時,這些精神活動必定對神經系統造成蛻變性的影響,其影響可能是增強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優勢作用。隨著維巴沙那( vipassana)或內觀( insight  meditation)的修持,松果腺體似乎逐步發展解答禪修者心中所有可能的靈性知識的全部身體潛能,而當此發展過程完全之際則就是究竟涅槃了。

 

    以上的解析在佛教的心識(vijbana)與心法色法(numa-rupa)之互動關連的觀念得到更深入的支持。在巴厘佛經中所陳述的心識與心法色法之間的關係是以兩束放在一塊相互支撐之葦蘆的比喻加以說明。一者有變化發生必定引起另一者相對應的變化產生。因此心靈的開展提升很明顯地經由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活動來影響身體的功能,健康的生理轉變可強化健康的心理活動,如此心理生理相互的交流作用,依個人身、語、意三業活動的善惡性質所導致的快樂與苦難而運轉著。因為心靈與所有的活動相關聯正是心靈本身要對身體化學運作及神經系統功能的狀況負責。

 

    當心靈終極達到那超越染著的絕對清淨狀態時,有機體化學運作及神經、腺體的功能發生前所未有、脫胎換骨永不退轉的根本大轉變。我們可推測當松果腺體及其輔腺體發展至最完全的狀態時,則迄今仍潛伏未活化的頭腦區域會解開其秘密,並且在注意力如此導向時則顯露這些未知領域的秘密。如此,記憶力變得如此鮮活明朗以致於可喚起此身尚未出生以前的無數前世生命的智能(即宿命通)。同樣地,天眼通揭露人類經驗的業力前驅及預知未來的智慧也得以展現。當禪修者獲致人類生命之身體與精神運行過程之全部領域的最直接的覺察與知識時,則禪修者達到了無上正覺。

 

(本文譯自: Sri  Lanka  Annual  Jounal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1. 1987,“Nibbana  As  Experience”,作者為 Pali  and  Buddhist University  of  Sri Lanka 教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