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燈論

阿底峽尊者造

 

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

    敬禮三世一切佛      及彼正法與眾僧

    應賢弟子菩提光      勸請善顯覺道燈

  由下中及上 應知有三士 當書彼等相 各各之差別

  若以何方便 唯于生死樂 但求自利益 知為下士夫

  背棄三有樂 遮止諸惡業 但求自寂滅 彼名為中士

  若以自身苦 比他一切苦 欲求永盡者 彼是上士夫

  為諸勝有情 求大菩提者 當說諸師長 所示正方便

  對佛畫像等 及諸靈塔前 以花香等物 盡所有供養

  亦以普賢行 所說七支供 以至菩提藏 不退轉之心

  信仰三寶尊 雙膝著于地 恭敬合掌已 先三遍皈依

  次一切有情 以慈心為先 觀惡趣生等 及死歿等苦

  無余諸眾生 為苦所苦惱 從苦及苦因 欲度脫眾生

  立誓永不退 當發菩提心 如是發願心 所生諸功德

  如華嚴經中 彌勒應宣說

   或讀彼經或師聞 了知正等菩提心

   功德無邊為因緣 如是數數發其心

  勇施請問經 亦廣說此福 彼略攝三頌 今此當摘錄

  菩提心福德 假使有色者 充滿虛空界 其福猶有余

  若人以寶珍 遍滿恆沙數 一切佛世界 供獻于諸佛

  若有人合掌 心敬大菩提 此供最殊勝 其福無邊際

   既發菩提願心已 應多勵力遍增長

   此為余生常憶念 如說學處當遍護

   除行心體諸律儀 非能增長正願心

   由欲增長菩提願 故當勵力受此律

  若常具余七 別解脫律儀 乃有菩薩律 善根余非有

  七眾別解脫 如來所宣說 梵行為最勝 是比丘律儀

  當以菩薩地 戒品所說軌 從具德相師 受持彼律儀

  善巧律儀軌 自安住律儀 堪傳律具悲 當知是良師

  若努力尋求 不得如是師 當宣說其余 受律儀軌則

  如昔妙吉祥 為虛空王時 所發菩提心 如妙祥莊嚴

  佛土經所說 如是此當書 于諸依怙前 發大菩提心

  請一切眾生 度彼出生死 損害心忿心 慳吝與嫉妒

  從今至證道 此等終不起 當修行梵行 當斷罪及欲

  愛樂戒律儀 當隨諸佛學 不樂為自己 速得大菩提

  為一有情因 住到最後際 當嚴淨無量 不思議佛土

  受持于名號 及住十方界 我之身語業 一切使清淨

  意業亦清淨 不作不善業

   自身語心清淨因 謂住行心體律儀

   由善學習三戒學 于三戒學起敬重

  如是勤清淨 菩薩諸律儀 便當能圓滿 大菩提資糧

  福智為自性 資糧圓滿因 一切佛共許 為引發神通

  如鳥未生翼 不能騰虛空 若離神通力 不能利有情

  具通者日夜 所修諸福德 諸離神通者 百生不能集

  若欲速圓滿 大菩提資糧 要勤修神通 方成非懈怠

  若未成就止 不能起神通 為修成止故 應數數策勵

  止支若失壞 即使勤修習 縱然經千載 亦不能得定

  故當善安住 定資糧品中 所說諸支分 于隨一所緣

  意安住于善 瑜伽若成止 神通亦當成 離慧度瑜伽

  不能盡諸障 為無余斷除 煩惱所知障 故應具方便

  修慧度瑜伽 般若離方便 方便離般若 俱說為系縛

  故二不應離 何慧何方便 為除諸疑故 當明諸方便

  與般若差別 除般若度外 施波羅密等 一切善資糧

  佛說為方便 苦修方便力 自善修般若 彼速證菩提

  非單修無我 遍達蘊處界 皆悉無有生 了知自性空

  說名為般若 有則生非理 無亦如空花 俱則犯俱過

  故俱亦不生 諸法不自生 亦非他及共 亦非無因生

  故無體自性 又一切諸法 用一異觀察 自性不可得

  定知無自性 七十空性理 及本中論等 亦成立諸法

  自性之空性 由恐文太繁 故此不廣說 僅就已成宗

  為修故而說 故無余諸法 自性不可得 所有修無我

  即是修般若 以慧觀諸法 都不見自性 亦了彼慧性

  無分別修彼 三有分別生 分別為體性 故斷諸分別

  是最勝涅槃 如世尊說雲 分別大無明 能墮生死海

  住無分別定 無分別如空

 入無分別陀羅尼亦雲

  佛子于此法 若思無分別 越分別險阻 漸得無分別

  由聖教正理 定解一切法 無生無自性 當修無分別

  如是修真性 漸得暖等已 當得極喜等 佛菩提非遙

  由咒力成就 靜增等事業 及修寶瓶等 八大悉地力

  欲安樂圓滿 大菩提資糧 若有欲修習 事行等續部

  所說諸密咒

   為求師長灌頂故 當以承事寶等施

   依教行等一切事 使良師長心歡喜

   由于師長心喜故 圓滿傳授師灌頂

   清淨諸罪為體性 是修悉地善根者

  初佛大續中 極力遮止故 密與慧灌頂 梵行者勿受

  倘持彼灌頂 安住梵行者 違犯所遮故 失壞彼律儀

  其持禁行者 則犯他勝罪 定當墮惡趣 亦無所成就

  若聽講諸續 護摩祠祀等 得師灌頂者 知真實無過

  燃燈智上座 見經法等說 由菩提光請 略說菩提道

 菩提道燈   大阿遮利耶吉祥燃燈智造論圓滿

               法尊譯于廣濟寺  一九七八

年八月八日
相關文章:
【No301】學佛真的很難 changchihchun 緣氣:(5722)
【No300】諸行無常 鄔金依喜 緣氣:(7724)
【No299】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 釋法尊撰 緣氣:(4483)
【No288】佛概念之研究與深思 張瑞良 緣氣:(8175)
【No287】「雙運論」&「次第論」 王堯論作 緣氣:(7589)
【No286】聖道三要 尊貴 達賴喇嘛 緣氣:(5190)
【No285】大圓滿傳承表 david 緣氣:(7527)
【No284】《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五〉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6438)
【No283】《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四〉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54471)
【No282】《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 三〉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5671)
【No281】《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 二〉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24066)
【No280】《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講記〈 一〉 益西彭措 講解 緣氣:(20959)
【No279】金剛薩埵法門介紹 Jonerson 緣氣:(8623)
【No278】密勒日巴中陰開示 祝務耕 緣氣:(5366)
【No277】從數息觀論中國佛教早期禪法 陳英善論作 緣氣:(4353)
【No276】智者與法藏圓頓研究 郭朝順論作 緣氣:(5124)
【No275】天台止觀修行中的「二十五方便」 王寶珍論作 緣氣:(4610)
【No274】天台觀不可思議境 林建強論作 緣氣:(5247)
【No273】 智覬「摩訶止觀」之研究 古天英論作 緣氣:(5574)
【No272】慧解脫所依二智及定地 黃雪梅論作 緣氣:(5108)
【No271】慧能般若與佛性的頓教禪法 陳平坤論作 緣氣:(5183)
【No270】《妙法蓮華經》「十如是」 黃國清論作 緣氣:(5231)
【No269】天台智顗《法華三昧懺儀》 陳玉美論作 緣氣:(5298)
【No268】智顗醫學之研究 黃柏源 論作 緣氣:(5083)
【No267】藏傳佛教繪畫藝術美學 李源盛論作 緣氣:(5417)
【No266】四諦研究 聶秀藻論作 緣氣:(5138)
【No265】 天台法華三昧 韓子峰論作 緣氣:(4621)
【No264】清辨二諦研究 曹志成論作 緣氣:(4767)
【No263】智者大師教觀研究 林志欽論作 緣氣:(4396)
【No262】唯識三性&二諦 蔡伯郎論作 緣氣:(4975)
【No261】智者大師之一佛乘思想與實踐 林明莉 論作 緣氣:(4456)
【No260】《成實論》「三心」思想之研究 陳世賢論作 緣氣:(5010)
【No259】 龍樹認識論 游祥洲論作 緣氣:(4760)
【No258】龍樹中道緣起 劉英孝論作 緣氣:(5062)
【No257】龍樹中論八不思想 陳學仁 緣氣:(7543)
【No256】宗喀巴菩薩戒研究 王惠雯 緣氣:(8739)
【No255】無我與解脫 簡淑雯 論作 緣氣:(4507)
【No254】天台懺法 蕭麗芬論作 緣氣:(4395)
【No253】攝義論 陳水淵論作 緣氣:(5025)
【No262】兜率天上師瑜珈法甚深導引 曾淑娟論作 緣氣:(5509)
【No261】中論論證方法 楊滿堂論作 緣氣:(7034)
【No260】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 黃靖芠論作 緣氣:(4727)
【No259】《維摩詰經》禪觀之研究 簡秀娥 緣氣:(9020)
【No258】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 劉婉俐論作 緣氣:(8010)
【No257】現代禪創始人談 古月胡 緣氣:(4485)
【No256】四法寶鬘 談錫永論作 緣氣:(4967)
【No255】大圓滿教義中原史 A. W. Barber 緣氣:(6800)
【No254】解脫道要義 張澄基教授撰作 緣氣:(5045)
【No253】方便道修持次第 張澄基教授撰作 緣氣:(4504)
【No252】僧叡「禪」「智」雙運 劉貴傑教授論作 緣氣:(4932)
【No251】戒律 釋果徹論作 緣氣:(4588)
【No250】禪法修行 釋果徹論作 緣氣:(4961)
【No249】藏密修行 藏密修行 緣氣:(6169)
【No248】西藏大手印 [下] :林崇安 緣氣:(8763)
【No247】西藏大手印 林崇安教授 緣氣:(8595)
【No246】喜金剛壇城 讀書人 緣氣:(9294)
【No245】清靜自己的方法--百字明咒 尊貴 貝瑪南傑論作 緣氣:(12187)
【NO244】菩薩﹝三﹞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4995)
【No243】菩薩﹝二﹞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4379)
【No242】菩薩﹝一﹞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4845)
【No241】修心所成之量 貢噶旺秋 口述 緣氣:(7998)
【No240】正修菩提心 ﹝下﹞ 貢噶旺秋仁波切 緣氣:(9115)
【No239】正修菩提心 貢噶旺秋仁波切 緣氣:(8722)
【No238】菩提道次第略論﹝下﹞ 法尊法師 緣氣:(9783)
【No237】菩提道次第略論(中─2) 法尊法師 緣氣:(15366)
【No236】菩提道次第略論(中─1 ) 法尊法師 緣氣:(11755)
【No235】菩提道次第略論(上) 法尊法師 緣氣:(12441)
【No234】現觀莊嚴論內涵﹝下﹞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4645)
【NO233】現觀莊嚴論內涵﹝上﹞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4914)
【No232】現觀莊嚴論 陳玉蛟教授 緣氣:(5015)
【No231】四百論大義 釋見愷論作 緣氣:(4589)
【No230】四百論 釋見愷論作 緣氣:(4684)
【No228】達賴喇嘛全球中文翻譯蔣揚仁欽喇嘛演講 :michael chen 緣氣:(4833)
【No227】七十空性論 龍樹菩薩造 緣氣:(9229)
【No226】十善業道是菩薩戒根本 聖嚴法師 緣氣:(8160)
【No225】菩薩戒重點 聖嚴法師 緣氣:(8317)
【No224】心所是戒 楊郁文教授論作 緣氣:(4573)
【No223】寶性論 釋恒清教授論作 緣氣:(5429)
【No222】佛性&佛性自體相意義 釋恒清 緣氣:(7560)
【No221】佛性論意趣 釋恒清 緣氣:(7964)
【No220】解深密經疏 楊白衣教授論作 緣氣:(4748)
【No219】羅什法身析論 ﹝下﹞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4056)
【No218】羅什法身析論 ﹝上﹞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4982)
【No217】鳩摩羅什涅槃思想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4963)
【No216】鳩摩羅什實相思想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5086)
【No215】鳩摩羅什禪觀思想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4772)
【No214】鳩摩羅什之空觀思想 劉貴傑教授論作 緣氣:(4572)
【No213】鳩摩羅什大乘思想 劉貴傑教授論作 緣氣:(4620)
【No212】宗喀巴中觀不共勝法 王堯教授 緣氣:(8594)
【No211】龍樹「緣起」解釋 王堯教授論作 緣氣:(4536)
【No210】從法華到淨土 安愚論作 緣氣:(4446)
【No209】貫通顯密 陳玉蛟 緣氣:(8277)
【No208】菩薩戒學以無著為主寂天為輔 陳玉蛟教授論作 緣氣:(8413)
【No207】千手千眼觀音齋戒閉關功德利益 創古仁波切 緣氣:(9122)
【No206】千手千眼觀音齋戒閉關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緣氣:(9357)
【No205】四臂白觀音法儀軌 尊貴 創古仁波切講授 緣氣:(5285)
【No204】六字大明咒利益功德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緣氣:(9740)
【No203】菩提道次廣論造作翻譯內容題解﹝下﹞ :法尊法師 講論 緣氣:(9198)
【No202】菩提道次第廣論造作翻譯內容和題解 法尊法師 緣氣:(8201)
【No201】吉藏心性說 楊惠南教授論作 緣氣:(5095)
【No200】吉藏「中道」觀 楊惠南教授論作 緣氣:(4597)
【No199】佛教辯證思維略析﹝下﹞ 呂有祥教授論作 緣氣:(3963)
【No198】佛教辯證思維略析﹝上﹞ 呂有祥教授論作 緣氣:(3976)
【No197】觀音菩薩含義與系統 巴宙教授論作 緣氣:(5408)
【No196】涅槃定義〈下〉〈佛性定義〉 張曼濤 緣氣:(7769)
【No195】涅槃定義﹝中﹞〈解脫大意〉 張曼濤 所長教授論作 緣氣:(5193)
【No194】涅槃定義﹝上﹞ 張曼濤 所長教授論作 緣氣:(4703)
【No193】涅槃思想﹝二﹞ 張曼濤 所長教授論作 緣氣:(3815)
【No192】涅槃思想﹝一﹞ 張曼濤 所長教授論作 緣氣:(3919)
【No191】大乘資糧的實踐--發菩提心﹝下﹞ 張福成 緣氣:(8271)
【No190】大乘資糧的實踐--發菩提心﹝上﹞ 張福成教授 緣氣:(8394)
【No189】大乘資糧的涵攝--顯密融貫 張福成教授論作 緣氣:(9078)
【No188】壇經自性觀念的探索 李昌頤論作 緣氣:(3854)
【No187】心淨則佛土淨 釋惠敏教授論作 緣氣:(6625)
【No186】《維摩詰經》之心淨則佛土淨─釋惠敏教授 釋惠敏教授 緣氣:(8650)
【No185】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特色 楊郁文教授論作 緣氣:(4697)
【No184】大乘佛教菩薩觀念 蔣義斌教授論作 緣氣:(4874)
【No183】大智度論大乘十地 蔣義斌教授論作 緣氣:(5079)
【No182】大乘之法空觀 釋海實 論作 緣氣:(3896)
【No181】二乘之法空觀 釋海實 論作 緣氣:(4402)
【No180】無我定義 釋海實 緣氣:(3974)
【No179】中論破四緣觀法 釋圓智 作 緣氣:(7219)
【No178】《中論》<觀因緣品〉四門不生觀 釋圓智 作 緣氣:(11349)
【No177】法空的義涵 釋圓智 作 緣氣:(4683)
【No176】四無量法門重要性 釋開仁 論作 緣氣:(4498)
【No175】四無量心修行次第﹝巴利語系統傳承﹞ 釋開仁 論作 緣氣:(5469)
【No174】四無量心之方法次第﹝漢文系統的傳承﹞ 釋開仁論作 緣氣:(4767)
【No173】念佛色身三昧殊勝原因 釋果化 緣氣:(7164)
【No.172】念佛三昧行法次第﹝下﹞ 釋果化論作 緣氣:(4767)
【No.171】念佛三昧行法次第﹝上﹞ 釋果化論作 緣氣:(4623)
【No.170】格魯派佛性論 林崇安教授論作 緣氣:(8323)
【No.169】藏地佛性論 林崇安教授論作 緣氣:(4092)
【No.168】漢地佛性論特別經據 林崇安教授論作 緣氣:(3995)
【No.167】三中論與佛陀之本懷 李志夫教授 緣氣:(7857)
【No.166】佛陀緣起理事本懷 李志夫教授論作 緣氣:(3954)
【No.165】十種直心持戒 釋慈汶 論作 緣氣:(4600)
【No.164】華嚴經.十地品地位 釋慈汶 論作 緣氣:(4732)
【No.163】『阿含』──空與解脫道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緣氣:(8883)
無量【No.162】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緣氣:(6576)
空與心解脫【NO.161】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緣氣:(6331)
大乘五蘊論 【No.160】 電子大藏經 緣氣:(4125)

上一篇(【No230】四百論) 回目錄 下一篇(【No228】達賴喇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