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5 09:29:11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薩戒品釋(第10講)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1098314下午

首先在這個地方,將《菩薩戒品釋》的過嚨傳承,傳授給各位。在之前到北、中、南弘法時,也有稍微的為各位介紹了菩薩戒的十八根本墮,以及四十六惡作的主要內涵,希望你們回去的時候,都有時間能夠複習並且去實踐。宗大師所造的這本《菩薩戒品釋》,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很多的心血所造的。這一本論著裡面最主要是提到了,修學大乘法的菩薩,必須要透由受持菩薩戒,來行廣大的菩薩行。而菩薩所必須持的戒當中,就包括了斷惡行戒、攝善法戒以及饒益有情戒。並且在行廣大行時,是以持戒作為基礎來行廣大的菩薩行。既然這樣一本殊勝的論著,透由法尊法師將它翻譯成中文,你們回去有時間,就應該要多多的閱讀。其實這一本論著裡面,有關於菩薩戒的部分,它的內容並不會很困難。比較困難的部分,反而是過去有很多的論師,對於菩薩戒的方面有不同的解釋,宗大師都有將它引攝出來,這個部分對各位來說,可能會造成一些困難。不過最重要的,你們必須要了解的部分是菩薩戒的戒體,也就是必須要持守的戒條,回去有時間應該要好好的複習。

我也知道各位平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在修學廣論時,持戒這個部分是相當重要的。不管是持守在家居士戒,或者更進一步的以出家法師而言,不管是持守沙彌戒,或者是比丘戒,更進一步的受持菩薩戒,甚至透由灌頂而獲得密乘的律儀,都必須要先了解所應該要持守的戒條為何?更進一步的,好好的持戒。雖然有很多的人,可能在不同的上師面前求授過不同的灌頂,但是我們在今生想要透由修學密法,而生起密法當中的證量,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以密教的四部而言,如果我們所受的灌頂,是瑜伽部或者是無上瑜伽,在受灌時,必須要受持的是菩薩戒以及密乘戒;如果是下二部,有受持菩薩戒。雖然沒有辦法透由修學密法在一生當中獲得一定的證量,但是如果能夠藉由持戒,而讓我們保住來生,能夠不墮惡世的話,其實這對我們而言是最好的一種保障。如果沒有辦法持戒,縱使我們所修的法是再深奧的密法,來生如果沒有辦法再次的投生到善趣,其實對我們而言,都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所以持戒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夠在持戒的基礎之上,好好的修學《廣論》,甚至能夠培養對於三寶的信心,好好的祈求發願,相信你們的來生會比今生更好。

    由於我們都是在輪迴流轉的眾生,並且所遭遇到的時間點,剛好是五濁惡世,所以在這二種因緣的配合之下,在作任何的事情都會發生許多的困難。更不用說是我們在學佛的這條道路上,其實我們在學佛時,一定會遇到許多的違緣障礙,但是在遇到這些違緣障礙時,我們要想到,既然我是在輪迴當中流轉,會遇到問題,必須要承受痛苦,這些都是輪迴的一部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身為高官大臣,似乎沒有什麼痛苦,而身為平民百姓的我們,似乎要承受比一般的人要來得多的苦,其實並不是如此的。身為高官的人,他們也有他們的苦,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相同的,我們有身為一般平民百姓的痛苦;相同的學佛的人他在學佛的道路上,也必須要遭遇到許多的問題。但之所以會有問題,我們必須要想到,這是輪迴的本性,在業跟煩惱的造作之下,遇到痛苦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全世界不是只有「我」才會遇到問題,只要在輪迴當中的眾生,在這個地球上的有情眾,都必須要承受某一種的痛苦。所以當我們在遭遇到違緣障礙時,內心的心胸要能夠打得開,然後要能夠了知到:如果我能夠忍受當下的苦,它就能夠淨化我過去所造的惡業,這樣不管是對我的來生,對我的今生都會有實質上的幫助。如果能夠以利他為出發點,把心量打開到最大,希望能夠代一切的有情眾生受苦。如果內心的心量能夠提升,縱使外在的苦是很強大的,但是由於你的心力能夠提升的緣故,這種苦它是能夠慢慢的減弱的。相反的,如果我們不會去思惟,縱使再小的痛苦,對我們而言它都會不斷的增長,就是不斷的增長廣大;所以只要懂得思惟,其實再大的痛苦,它都能夠由大化小,由小化無。

    所以平時透由思惟輪迴的苦,我們要了知到,如果想要脫離痛苦,就應該要避免苦因,這個時候不應該去造惡,所以行善斷惡對我們來說,是去除痛苦最好的一種方式。所以透由思惟輪迴的苦,而在內心對於「苦」生起厭離,而生起出離心。更進一步的,就如同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必須要承受無量無邊的苦,一切的有情眾生也是如此的。不僅如此,一切的有情眾生對我們都是有恩德的,所以面對這些有恩德的,正在受苦的有情眾,我們的內心希望能夠對他們,生起一種願他們早日離苦的悲心,更進一步的生起菩提心。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的想要斷除煩惱,解決一切有情眾生的問題,這個時候唯有透由證得空正見,才能夠解除自他二方一切的問題,所以《三主要道》的內涵,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想要讓自他二方,都能夠早日的離苦得樂,行善斷惡的這一點,對於我們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想要行善斷惡,就必須要了解「善」跟「惡」這二者的差別。如果想要了解善惡這二者的差別,佛法的住世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佛法沒有辦法長久住世在於人間,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辦法了解是非、善惡、好壞,所以佛法的住世相當的重要。我們不僅希望佛法能夠長久住世,我們也希望善知識們,能夠長住世間,為眾生們常轉法輪。透由佛法的住世以及善知識他們住世在人間,為眾生們宣法佛法,這樣眾生才有辦法了解佛法的內涵,更進一步的修學佛法。我們希望佛法長久住世,並不是以身為佛教徒的角度來作思惟的,也就是並不是以自私的角度,因為我學佛所以希望佛法能夠住世,並不是這樣的觀點。希望佛法住世最主要的關鍵點,是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能夠離苦得樂,而佛法的住世,正是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的根源。

    不管是在過去,或者是現今,其實諸佛菩薩以及他們化現的善知識,都在我們的身邊,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在內心生起一股強而有力的信心。諸佛菩薩以及他們的化現,甚至諸多的善知識們,透由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帶領著不同的眾生,走不同的佛道。其實這些諸佛菩薩每天都跟隨著我們,有一種說法,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的頂門上都有一尊佛,但實際上真正了解這個內涵的人,真正相信這個內涵的人又有多少?如果我們所認知的佛,他是一切遍智,他是萬能的話,我們當下的這一切,他一定都能夠了知,所以他一定會安住在我們的頂門,想辦法透由某一種的方式來利益我們,來救度我們。但是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我認知的佛是長成什麼樣子的?菩薩又應該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所以四周圍的這些有情眾,都把他看成是凡夫,所以他不認為諸佛菩薩是伴隨著他的。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怎麼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攝受呢?所以諸佛菩薩他是在我們的身邊,並且我們應該要了解到,其實佛菩薩他是不斷的在我們的身邊幫助我們,我們內心應該想辦法培養對於三寶的信心,透由這種方式,對我們才是最有幫助的。

十方的諸佛菩薩,唯一的事業就是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就如同十方的諸佛菩薩,他們發願要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般,我們在此同時,也應該要好好的發願,希望佛陀的教法能夠長久住世,我們也能夠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

    身為一個佛教徒,在享樂時要認為,我現今所獲得的一切快樂,都是來至於三寶,這都是三寶的恩德。如果所遭遇的是痛苦,這個時候應該反觀內心覺得,這都是我過去所造的惡業而感得的果報。之所以要承受痛苦,是我們過去因為無明的關係,而造作了許多讓我們獲得痛苦的因,也就是惡業;之所以沒有辦法獲得快樂,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去成辦樂因,也就是行善。所以透由三寶的加持力,我們在今生或多或少能夠有一些樂受生起,所以在樂受生起的當下,應該要思惟到這都是三寶的恩德。如果你現今所現起的感受是苦受,不管是身體的苦受,或者是內心的苦受,都要想到這都是因為我過去生沒有辦法好好的行善斷惡的緣故,而感得的果報。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要反觀內心,不需要想太多,把箭頭都指著別人,內心裡面胡思亂想,對於解決當下的痛苦一點幫助都沒有。

    尤其是修學佛法的人,如果在修學佛法時,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你要覺得這是一個順緣,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因為過去袓師大德們都說到,如果想要透由修學佛法而提升自己的教證二量,在此同時,會遭遇許許多多的困難。當你遇到這些困難的時候,要知道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在成辦的,是一般的世間人所沒有辦法成辦的事情。相反的,如果一個學佛的人在學佛的過程中,都是一帆風順,其實這當中是有很多問題的。所以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要知道,透由佛法淨除過去所造的惡業,甚至在我今生必須要承受各式各樣的苦,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應該努力地去突破這些困難。如果在修學佛法時,是一帆風順,沒有任何的問題,也沒有任何的困難必須要去面對,這個時候應該要好好的想一想,你是不是真的有在學佛?

    如果遇到了困難,這個時候內心應該要能夠想開一點,覺得這也沒有什麼,這都是輪迴的本性,我會遇到這個困難,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遇到困難的當下,內心要能夠打得開,如果心沒有開,而內心產生痛苦的話,自然它會衍生出許多生理上的苦。但是相反的,如果內心沒有痛苦,縱使生理上有一些微不足道的苦,但是這些苦到最後,都會覺得不算什麼。其實心理跟生理這二方面,心理的部分是比較重要的,有時候看待很多的事情,並不用以狹隘的眼光來看待它。並且在學佛時,把你的心交給三寶,好好的練習歸依,對於三寶生起信心,並且好好的去發願,希望能夠早日成辦圓滿的佛果,利益更多的廣大有情眾生,以這樣的心量來修學佛法,其實是很快樂的。最後就祝各位「札西德勒!」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