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5 08:50:0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5 08:48:19   編輯部 報導

菩薩戒品釋(第1講)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1)98年2月21日 下午 高雄

文殊怙主,三界法王宗大師,曾經在《菩提道次第攝頌》有提到:「發心乃為大乘道之梁,菩薩廣大行持之根基。於二資糧猶如點金漆,攝集無量善聚之福藏。佛子勇士如是了知己,執持菩提心寶為心要。瑜珈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佛陀所宣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總攝在《三主要道》當中。而《三主要道》裡,菩薩們最主要修持的,是以菩提心為主。如果一個行者在修學大乘法時,能夠生起殊勝的菩提心,他具備有什麼樣的勝利,什麼樣的功德呢?首先在偈頌當中提到了「發心乃為大乘道之樑」,在修學大乘道時,如果能夠生起菩提心,它就如同是大乘道的根本,如同是大乘道的核心,如同是大乘道的生命。比方一個人,他到底是否還活著?是在於這個人是不是還有生命。相同的,整個大乘道的生命是在菩提心,如果在修學大乘道時,能夠生起殊勝的菩提心,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就會顯得格外的順利。比方有一個畫工,他準備要畫一幅唐卡,在還沒有畫唐卡前,他必須要先規劃,他將怎麼樣來畫這幅唐卡,並且他要把基礎的線先標出來,這樣他所畫出來的佛像,才能夠端莊、莊嚴。相同的,如果能夠在修學大乘法時,生起殊勝的菩提心,這樣對於我們修學大乘法是格外的有幫助。

並且「菩薩廣大行持之根基,於二資糧猶如點金漆」,如果想要成就圓滿的佛果,必須要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的資糧。成就圓滿的佛果,包括了佛的法身以及佛的色身。想要成辦圓滿的法身,我們必須要累積智慧資糧;想要成辦圓滿的色身,我們必須要累積福德資糧。但是我們所造的善業,它是否能夠成為成辦佛果之因的智慧資糧以及福德資糧?這完全取決在於我們有沒有辦法生起殊勝的菩提心。如果能夠生起殊勝的菩提心,縱使行再小的善行,累積再小的善業,這樣的業都能夠成為成佛之因。比方布施食物給一隻狗,或者是一隻鳥、一隻魚吃,所累積的善業都能夠稱之為是成佛之因;相反的,如果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縱使看似造了很多的善業,但這一切都不能夠稱之為是成佛之因。

並且在偈頌有提到「於二資糧猶如點金漆」,所謂的「金漆」是能夠把鐵在一瞬間,轉變成是金子的東西。過去眾生們有福,所以能夠成辦這種殊勝物品,但是現今,因為眾生不具福的緣故,所以這種東西也消失了。以前龍樹菩薩在世的時候,當時印度發生了饑荒,當地的人民都相當的貧窮,所以龍樹菩薩就透由修法的方式而成辦了金漆,而解決當時這些貧窮人家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手邊有金漆,它能夠在一瞬間將 一公斤 的鐵,轉變成 一公斤 的金子。相同的,如果我們能夠生起菩提心,縱使我們所行的善業,只是看似微薄的一絲絲善業,但是這樣的善業它能夠稱之為是福德資糧,或者是智慧資糧;更進一步的,我們所造的業,它是成佛的業。相反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縱使在內心生起了空正見,透由空正見所攝持的善業,只不過是能夠稱之為是解脫之因,並沒有辦法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從這當中就可以知道,是否能成辦佛果最主要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生起殊勝的菩提心。並且「菩薩廣大行持之根基」,菩薩之所以能夠行廣大難行的菩薩行,最主要的關鍵也是菩薩的心續中生起了菩提心。透由菩提心作為攝持的緣故,所以菩薩能夠行廣大的布施、持戒等六度的內涵。

  對於菩提心的內涵,由於在座大部分的人,平時都有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關係,所以相信你們對於菩提心的教授,應該都有所體會。簡單的來說,所謂的菩提心就是具備了二種希求之心,也就是希求「自利」以及「利他」的發心。因此在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也有提到「發心為利他」等,介紹菩提心的偈頌。講到了菩提心,在四部宗義,不管是唯識、中觀,雖然他們在「見」這個部分,所解釋的方式不相同,但是在「行」的方面,承許菩提心的內涵都是相同的。所以在這裡,我們要提到的菩提心它具備有二種的希求,首先希求利他。所謂的希求利他,是為了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眾生希求自利;所謂的自利,就是希望能夠獲得圓滿的佛果,因此而對於圓滿的佛果生起希求之心。

  我們想要獲得最究竟的果位,無外乎是圓滿的佛果,如果僅以一己的解脫作為目標,不管是在自利,或者是利他這二方面都沒有辦法圓滿。所以為了要圓滿自利、利他這二方面,這時所要關切的目標,是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為了要能夠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為的是什麼?我們為的是能夠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想要獲得的是什麼?我們想要獲得的是圓滿的佛果。所以如果在內心能夠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這時候就能夠稱之為是菩薩;但是在還沒有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之前,可以透由思惟的方式而生起「造作」的菩提心;縱使只是生起了造作的菩提心,當下所行的善行,它還是相當偉大的。就如同之前所說的,我們當下所行的任何善行,所造的任何的善業,它都有辦法成為是成佛之因。

  所以我們所造的善業當中,可以分為智慧以及方便這二部分。「方便」的部分,透由菩提心的攝持,它能夠成為是福德資糧;「智慧」的部分,透由菩提心的攝持,它能夠成為是智慧資糧。智慧的部分,就包含觀修無常、觀修空性等法義時所累積的善業,都是屬於智慧的部分。如果在觀修前能夠思惟菩提心的內涵,讓內心生起造作的菩提心,透由菩提心的攝持,所觀修的這段時間裡面所累積的資糧,所累積的善業,都能夠稱之為是智慧資糧;相同的,福德資糧也是如此。以小乘的羅漢而言,縱使他們能夠現證空性,能夠獲得解脫的果位,但是由於他們的內心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的緣故,所以所證得的空性,沒有辦法稱之為智慧資糧;而最後他們所獲得的果位,也沒有辦法稱之為佛果。但是相反的,如果以一個凡夫而言,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透由思惟生起菩提心的法門,而在內心生起造作的菩提心,縱使當下所行的善行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這些在將來,它都是成佛最主要的關鍵。

  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要能夠先生起大悲心,生起菩提心不是僅透由唸誦菩提心的偈頌就能夠生起菩提心。想要在內心生起菩提心,必須要透由思惟的方式來轉變我們的內心,這一點宗大師在《廣論》有一而再的強調,所謂的「菩提心」是以慈心以及悲心作為根本的善心,這樣的心能夠稱之為菩提心。所以在還沒有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要能夠生起慈心以及悲心,透由思惟菩提心的法類而來轉變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內心趣向於菩提心。要如何的來生起悲心呢?必須要先思惟眾生的苦,如果能夠在內心生起「不忍眾生受苦」的心,這樣的心能夠稱之為是悲心。所以在菩提心還沒有生起之前,必須要先生起悲心;但是在悲心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出離心。也就是如果沒有辦法對自己所承受的苦生起厭離,我們怎麼可能對他人所承受的苦生起不忍的悲?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對一切的有情眾生所面對的苦,生起不忍的悲心前,必須要先思惟自己在輪迴當中所承受的苦。透由思惟輪迴的苦,而在自身上生起不忍輪迴,不願意承受輪迴苦的出離心。所以在菩提心還未生起前,必須要先生起大悲心;在大悲心生起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生起出離心。而真正的大悲心它所具備的內涵,它所面對的有情是一切的有情眾生,不管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的親人,一切的有情眾生,當我們在面對他的時候,都不希望他受苦的心,如果這顆心它能夠很自然的湧現出來,這顆心能夠稱之是為大悲心。在大悲心生起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出離心,也就是對於自身所承受的苦,要有一種不忍的感受。但是在出離心還沒有生起之前,必須要斷除對於今生的種種享樂的貪著,並且要能夠斷除世間八法。以這樣的次第,才能夠依次的生起出離心、以及大悲心、以及更進一步的菩提心。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想要獲得解脫,甚至獲得一切遍智的佛果,在獲得佛果前,必須要能夠斷除所知障;斷除所知障前,必須要能夠生起空正見。所以整個佛法的核心,就在於菩提心、出離心以及空正見,這《三主要道》當中。

  而整個《三主要道》的內涵,最主要都已經含攝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而整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來源,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阿底峽尊者在他的《道炬論》當中,非常清楚的將下士、中士、上士這三士的道次第,非常清楚的說明出來。在阿底峽尊者還未到藏地前,雖然在藏地以及印度當地,有很多的人造了類似道次第的論著,但是都沒有阿底峽所造的如此清楚。在阿底峽所造的《道炬論》當中,他透由偈頌的方式,非常清楚的詮釋了下士道的法為何?中士道的法為何?而上士道的法類又為何?

  而在現場,有很多的人平時都有在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這相當的好,也希望你們能夠繼續的學習下去。但是你們也必須要知道修學《廣論》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讓內心生起殊勝的菩提心。雖然短時間要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對於你、我而言,都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至少我們應該要能夠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在還沒有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前,必須要按照修心的次第,依次的透由思惟,才能在我們的內心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對於這一點,過去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之後,他發現了一個問題,他發現在藏地有很多修學大乘的行者,他們所認知的菩提心,僅在於唸誦「諸佛正法眾中尊」的這個偈頌時,心裡面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種想法,他們就會認為這種想法就是所謂的菩提心。當阿底峽尊者看到這種現象時,他就說到了:「在西藏有很多的人,是不需要透由觀修慈心以及悲心,就有辦法生起菩提心。這種現象,以前在我們印度沒有,但是現在我來到藏地之後,發現西藏有很多的人,是不需要觀修慈悲,就有辦法生起菩提心,這一點相當的了不得。」

  所以我們在修學的時候,不能夠僅侷限在於,「生起菩提心是很殊勝的,能夠藉由生起菩提心而成就圓滿的佛果」,這只不過是一個想法,一個念頭罷了。如果想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必須要改變我們的內心。要如何的改變我們的內心?必須要依次的去思惟,慈心該如何的生起,而悲心又該如何的生起等次第。如果只是一種希求,一種感受,在內心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樣想法,這種想法是很容易生起的,根本不需要花任何的時間,就在一天當中,可以生起好幾次。

  過去有很多的成就者,他們透由自己的觀修方式,而宣說了該如何觀修菩提心的法門。但是最主要的有二種的次第:第一種是透由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的「七因果教授」;第二種是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這二種教授是生起菩提心最主要的二種教授。

  既然生起菩提心最主要的教授,可以分為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換教授,我們在修學菩提心這種法門的時候,就要藉由這二種的教授,來讓我們的內心生起菩提心。如果能夠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這當然是最殊勝不過的;如果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目標,至少在短期之內,要能夠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在造作的菩提心還未生起前,必須要藉由觀修的方式,「修」可以分為止修以及觀修,這個地方必須要藉由「觀修」的方式,讓我們的內心生起造作的菩提心。也就是當我們在思惟菩提心的教授時,到最後應該要生起定解,「這只不過是我沒有花時間修罷了,如果我肯花時間修,菩提心確實有可能在我內心生起」,在內心必須要生起一種很篤定的感受,並且在此同時,讓你的心有所轉換。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達到,至少也應該要了解,該透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生起菩提心?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達到,光唸誦生起菩提心的偈頌,對修學佛法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藉由觀修的方式,如果沒有辦法在一時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至少要能夠生起造作的菩提心,並且對於菩提心的內涵,在內心要生起絕對的感受。在生起了造作的菩提心之後,更進一步的,必須要接受願心儀軌以及行心的儀軌。願心的儀軌簡單的來分,又可以分為二個部分:僅接受願心儀軌;另外的部分,在接受了願心儀軌之後,要立下種種的誓言,這二部分。

在之前,有簡單的提到受持願心儀軌,可以分為二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僅受持願心儀軌;第二個部分,在受持之後,必須要立下誓言。之所以會分為這二個部分,它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如果僅接受願心儀軌,它對我們有很大的利益,並且它沒有什麼危險性;更進一步的,在接受了願心儀軌時,如果我們立下誓言,它的勝利是更殊勝的,但是它的危險性也是比較大的。所以在還沒有接受願心儀軌前,必須要透由修心的方式,讓我們對於菩提心生起絕對的感受,並且更進一步的來接受發心的儀軌。以第一個部分「僅接受願心儀軌」的部分而言,在傳授儀軌以及接受儀軌的過程,我們只要在內心想到,「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我也希望一切有情的眾生們,還未解脫的,我希望他快快的解脫;還沒有遠離痛苦的,希望他能夠早日的遠離痛苦」,並且在接受完了願心儀軌之後,他並不用修學發心的種種學處。但是更進一步的,如果你要立下誓言,在這個基礎點之上,內心必須要想到:「從今天開始,絕對不棄捨內心的菩提心,我希望為利一切的有情眾生,而來行廣大的菩薩行」等等,這時候就要立下許多的誓言。所以在此同時,不僅要在內心生起強烈的發心,並且在發心完之後立下誓言,而且要修學許多發心的學處。

對於僅接受願心儀軌的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詳細的介紹到這部分的內容。更進一步的,在這個地方所要介紹的,是有關行心儀軌的部分。也就是在接受了儀軌時,不僅要發心,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並且更進一步的,希望在發起菩提心之後,能夠行廣大的菩薩行。所以這個部分不僅侷限於發心,因為僅有發心是沒有辦法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為了要成就圓滿的佛果,更進一步的希望能夠行廣大的菩薩行。所以在接受儀軌時,不僅要能夠生起強而有力的發心,並且我們要知道,在發心完之後,必須要遵守菩薩的律儀,行廣大的菩薩行。

在介紹菩薩戒時,菩薩戒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十八根本墮以及四十六惡作。如果我們能夠藉由《根本頌》來作思惟,對於學習以及將來要思惟菩薩戒的內涵,都會有所幫助的緣故,所以今天在這個地方,我們配合介紹《菩薩戒二十攝頌》的內涵。《菩薩戒二十攝頌》也稱之為《律儀二十頌》。在這個地方,我手上所拿到的版本上面,是寫它是由月管論師所造的,但是在我的印象當中,要是沒有記錯,我記得《菩薩戒二十攝頌》這本論,是馬鳴菩薩所造的。但是不管如何,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介紹菩薩戒時,會配合著這個偈頌來作介紹。首先看到這個偈頌當中第一句:敬禮曼殊室利童子!這個部分是禮敬文殊室利菩薩。至心恭敬而禮供,一切如來與菩薩。第一個偈頌當中,前面二句就提到了,很誠心作恭敬,並且禮敬、供養一切如來與菩薩。因為要受持菩薩戒,所以要把一切十方諸佛的如來菩薩們,當成是證人,我希望在這些殊勝的境前來持守菩薩戒。

接下來,所有十方三世中,諸菩薩眾所住戒,廣大無量福德藏,以此勝妙之意樂,從此具有勝智力,具戒上師而受之。首先,十方三世一切的諸佛菩薩們,「諸菩薩眾所住戒」這當中最主要指的是佛子菩薩們,他們所安住的,是安住在受持菩薩戒的狀態裡面。為什麼要安住在受持菩薩戒的狀態當中呢?「廣大無量福德藏」因為如果能夠受持菩薩戒,受持者本身他的福德資糧能夠不斷的增長,就如同是寶藏般,它能夠湧現,並且源源不斷的湧現出這些寶藏。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如果大乘的行者,他在發起菩提心之後,在還沒有受持菩薩戒前,當心續中生起菩提心時,在這個當下他所累積的福德是會不斷的增長,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由於他沒有受持菩薩戒的緣故,所以當他內心的菩提心沒有現起時,比方在睡覺,或者是在放逸,或者是在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這時候他內心的菩提心可能沒有辦法現起,在菩提心還沒有現起的那個階段,福德的資糧是沒有辦法增長的。但是相反的,如果一位大乘的菩薩在生起菩提心之後,能夠如實的受持菩薩戒,這個時候,不僅在菩提心湧現時,它能夠讓福德不斷的增長;縱使菩提心沒有辦法現起,比方在睡眠,或者是放逸,甚至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時,這時候透由菩薩戒的力量,這一位行者內心的福德是能夠不斷的增長的,他的續流是不會斷的,所以特別的提到「廣大無量福德藏」。「以此勝妙之意樂」在受持菩薩戒前,我們所必須要具備的意樂以及動機,並不是僅為了自己本身,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從彼具有勝智力,具戒上師而受之」,需要在什麼樣的聖者面前來接受菩薩戒呢?這個地方有提到「具戒上師」,傳菩薩戒的上師,他自己本身必須要具有菩薩戒,而且在獲得菩薩戒之後沒有棄捨菩薩戒。「從彼具有勝智力」,這當中的「智」指的是上師本身,不僅自身擁有菩薩戒,而且他能夠善巧的,能夠有能力將菩薩戒傳給需要接受菩薩戒的這些弟子們。

 在之前有提到,必須在上師的面前,如實的來接受菩薩戒,而傳授菩薩的上師本身,也必須要具備有菩薩戒。如果我們想要受持菩薩戒,但是沒有傳戒上師,那該怎麼辦呢?在論著當中有提到,可以在三寶的面前來接受菩薩戒。這一點過去文殊室利菩薩在還未成道前,因為他所在的地方,沒有人能夠傳授菩薩戒給他的緣故;由於他想要受持菩薩戒,所以他就在三寶的面前,透由唸誦儀軌的方式而獲得了菩薩戒,這個在過去的公案都有發生過。但是如果你現今的所在位置,有能夠傳菩薩戒的上師,最好不要在三寶的前面來受持菩薩戒,最好能夠在上師的面前,請他賜予菩薩戒的傳承,這是比較恰當的。但是如果想要受持時,沒有上師可以傳授,可以透由唸誦儀軌的方式,在三寶的前面接受菩薩戒。

傳授菩薩戒的儀軌有相當多種,比方在密教的四部當中,都有在灌頂的過程,透由唸誦儀軌的內涵來接受菩薩戒。除此之外,在顯教裡面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行論》也有提到,該透由什麼樣的儀軌來接受菩薩戒,來傳授菩薩戒。而在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行論》裡面,傳授菩薩戒的儀軌是包含了願心以及行心這二種的儀軌,這也是現今大部分的上師們,在傳授菩薩戒時所用的儀軌。

除此之外,還有《菩薩地》戒品裡面所談到傳授菩薩戒的儀軌。過去有一段時間在中藏以及前藏的地區,有一類的說法提到了,已經沒有《菩薩地》戒品當中傳授菩薩戒儀軌的這個傳承。大部分的上師們,由於他們平常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行論》的傳承的緣故,所以過去在某一個時間點,似乎《菩薩地》戒品當中傳授菩薩戒的儀軌的傳承,已經消失了,這是格魯派的講法。但是有一些人說當時在噶舉派,也就是其他的教派裡面,有一位上師,他名叫蔣揚堪傑汪波,這位上師他確實還擁有《菩薩地》戒品當中,傳授菩薩戒的儀軌的傳承,但是在格魯派裡面似乎找不到這樣的傳承。所以當時一切遍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法王,為了希望能夠將所斷的傳承恢復的緣故,所以稟報上一世的林仁波切,希望林仁波切能夠在佛像的面前,將《菩薩地》戒品當中傳授菩薩戒儀軌的傳承,能夠領受過來,再將這樣的傳承傳給法王。所以上一世的林仁波切,就在金剛座釋迦世尊佛像的面前,接受了《菩薩地》戒品當中傳授菩薩戒儀軌的傳承,並且將這個傳承如實的傳給現今的達賴喇嘛法王。所以這一點對於我們而言,應該要相當的珍惜,而且感到相當的可貴。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爾時一切佛菩薩,於彼受者所修善,恒時生起親善意,護念眷屬如愛子。首先這個偈頌有提到「爾時」,也就是如果有人願意受持菩薩戒,「於彼受者所修善」這一位接受菩薩戒的行者,在接受菩薩戒時,他能夠累積廣大的善業,所以一切的諸佛菩薩「恒時生起親善意」,十方一切的諸佛菩薩們,看到這個世間上有人願意接受菩薩戒,並且行廣大的菩薩行,他們的內心都會感到相當的歡喜,「護念眷愍如愛子」並且對於接受菩薩戒的這個眾生,會特別的眷顧以及悲愍,就如同是愛護自己的孩子般來照顧他,並且加持攝受這個眾生。

在這個偈頌裡面,有特別的提到「恒時生起親善意」,也就是如果有人願意如實的來接受菩薩戒,這時十方的諸佛菩薩們,都會感到相當的歡喜。過去的公案曾經有提到,如果有人願意傳授菩薩戒,並且也有人願意接受菩薩戒,在傳授以及受持菩薩戒的過程,這時候大地是會搖動的。所以這時十方的諸佛菩薩們看到這種情形,他們的內心都會知道,在某某世間,某某地方,有某一位菩薩,將菩薩戒的傳承傳給了某一個弟子,他們的內心會感到相當的歡喜。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於自或於他有情,有樂有利正應作,苦而有利亦應作,樂而無利非應作。這個偈頌把整個菩薩戒的內涵作了一個總攝。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菩薩戒,甚至在受持了菩薩戒之後,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行菩薩行,在這個地方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作介紹。「於自或於他有情」不管是以自己的角度,或者是以其他人,也就是其他有情的角度,來思考以下的問題。在原文當中是先提到「苦而有利亦應作」,不管是修學佛法,或者是行難行的菩薩行,以現前的角度,也就是短時間而言「苦而有利」,雖然會遇到許多的痛苦,但是如果它究竟的果是有利益的話,這件事情是值得作的,因而提到了苦而有利亦應作。「有樂有利正應作」如果能夠在學法,或者是修學菩薩行的過程,短時間而言它也能夠產生安樂,甚至以究竟的角度而言,也能夠獲得利益的話,這不用說,這件事情更應該作「有樂有利正應作」。「樂而無利非應作」但是相反的,如果自認為是一位佛教徒,甚至在受持了菩薩戒之後,短時間,也就是現前的角度,雖然會產生,會帶來某一種安樂,帶來某一種的樂受,但是以究竟的角度而言,沒有辦法獲得任何的利益,反而會對我們產生傷害,這件事情是不應該作的。以現前的角度而言,有一些人他覺得喝酒、打架、偷東西,造很多的惡業,對他而言會帶來一種樂受、一種快感,但實際上以究竟長遠的角度而言,做這些事情對他以及對其他的有情眾生,都沒有任何的利益,所以這一件事情是不應該作的。

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作一個結論,以究竟的角度而言,如果這件事情,對於我們的人生是有利益、有幫助的,這件事情是我們應該要去作,應該要去成辦的。相反的,如果以現前的角度作這件事情,會讓我們產生痛苦,甚至產生現前的一種安樂,但是以究竟的角度而言,對於我們沒有任何的幫助,這件事情是不應該作的。所以不用說很多的內容,如果所作的這件事情,對於我們的來生,對於我們的將來是有利益的,這件事情不管當下所帶來的是樂受或者是苦受,這件事都是必須要馬上去成辦的。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謂若猛利煩惱生,即能毀壞一切戒,當知其罪有四種,佛密意說等他勝。首先,看到第一句「謂若猛利煩惱生」,這當中猛利的煩惱指的是「纏」。纏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品。如果具備四種條件的纏,我們稱之為是上品纏,這個地方的「猛利煩惱」指的就是上品纏,這個部分在以下的偈頌會再次的作介紹。「即能毀壞一切戒」如果一個人他在接受了菩薩戒之後,在行持菩薩戒的過程裡,透由猛利的煩惱也就是上品纏的力量,而使得他在行持菩薩戒的過程,生起了他勝罪,或者是根本墮,「即能毀壞一切戒」表示他之前所受持的菩薩戒,在此一瞬間會完全的消失。「當知其罪有四種」而這當中最主要的根本墮,或者是他勝罪,可分為四種。「佛密意說等他勝」在這個地方有特別提到「等」這個字,它有一點類似比丘在持守比丘戒的時候,裡面所必須要持的「他勝」的這種戒律;就是比丘所不能夠去犯的他勝罪,有一點點類似這樣的內涵,但是又不完全相等,這個部分在以下都會作詳細的介紹。首先在這個地方,有提到「當知其罪有四種」,一般來說菩薩戒可以分為十八根本墮以及四十六惡作。而十八根本墮,並不是從某一本的論著擷取出來的,這十八根本墮其中前面四個根本墮,是從《菩薩地》的戒品擷取出來的;另外有十三個根本墮,是從《虛空藏經》以及《集學論》擷取出來的;有另外一個根本墮,是從《善巧經》擷取出來的,所以四加十三加一等於十八個根本墮。

首先,在這個地方先介紹《菩薩地》所說的四種的他勝罪,在介紹這個部分的時候,請翻到《菩薩戒品釋》第96頁,中間的這個部分,我們先看到科判,所斷罪犯分二:他勝類以及惡作類。「他勝類」當中又分五:他勝自體、他勝所作、三纏差別、可還淨殊異以及捨戒因緣。先看到第一個科判「他勝自體」。「他勝自體」又分二:一此論所說,也就是《菩薩地》所說的他勝罪;二餘論所說,這當中的「餘論」指的就是《虛空藏經》以及《集學論》當中所說的他勝罪。初者,論曰:如是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這當中又分為共以及不共這二個部分,「共」的部分,這邊有一排小字,提到了(共者於纏犯時茲當廣說),所以「共」的部分,在下面會詳細的提到。我們先看到「不共」,不共支分四,第一個部分是提到了,為了要貪圖利養恭敬的緣故,所以自讚毀他。以意樂而言,可以將他勝罪分為四點,也就是有四種的他勝罪,這是從意樂的角度來作區分;如果以加行的角度而言,可以分為八種的他勝罪。為什麼呢?以意樂的角度而言,比如以第一條的他勝罪而言,它最主要的意樂是為了要貪圖利養恭敬,但是他所造的行為可以有二種的不同的行為:第一種,在貪圖利養恭敬的情況下,讚美自己,這是第一種的行為;第二種,在貪圖利養恭敬的情況下,而批評他人、誹謗他人,這是第二種的行為。所以以意樂的角度而言,《菩薩地》所說的他勝罪,可以分為四種不同的他勝罪;但是如果以加行的角度而言,可以分為八種的他勝罪。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