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6 08:41:28
學習次第 : 進階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六品皈 依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第六品 皈 依


  如是謹依上師後,當漸修學解脫道。

  諸道基礎為皈依,諸小士夫畏惡趣,

  中士聲緣畏三有,大士現見輪回苦,

  不忍他苦畏寂樂,大乘佛子為眾生,

  皈依三因三意樂,平凡殊勝及無上。

  時間亦隨意樂轉,小士後世樂果間;

  中士暫時至死間,究竟聲緣得果間;

  勝士恒皈菩提間,獲得無量智慧間。

  一切皈依境分二,共同因與不共果。

  為因發誓因皈依,為果發誓果皈依,

  顯宗成就許他時,密宗成就今自心,

  因相乘中說此理,僅名相同乃部分。

  有緣三寶因皈依,佛為化身相好飾,

  一切佛法分二種,其中無垢之教法,

  種種經續乘之義,顯現經典文字相。

  彼即經典十二部,契經應頌記諷誦,

  自說因緣喻本事,本生方廣希論議。

  一切續部分六種,事行瑜伽苦行續,

  智慧方便及無二,父續母續無二續,

  即是內密大瑜伽,彼字書籍等果法。

  證法地道生圓次,總持等持智慧藏,

  以及大悲之自性,種種方便無有量。

  十地極喜無垢地,發光焰慧難勝地,

  現前遠行不動地,善慧及與法雲地。

  因乘安立學十地,十一化身普光地,

  金剛乘以功德分,安立十二等無量。

  資糧加行與見道,修道無學之五道,

  二次第等深心境,妙法日具無垢光。

  聲緣佛子為外僧,空行密眾為內僧。

  所依緣境虛空中,觀想上師或佛尊。

  真實意幻而供養,內外密之供品後,

  我與諸眾敬合掌,乃至菩提為利他,

  皈依上師佛法僧,誠心誠意反復行。

  觀想彼等喜放光,淨除自他三門障,

  獲得一切諸悉地,圓滿福資成色身。

  究竟果皈依之境,即是唯一之法身,

  佛法僧眾了義尊,離戲光明之自心。

  世俗皈依道用後,當知一切皆自心,

  實無能所皈依故,如是境界中入定,

  執著心境非究竟,無願即為果皈依。

  圓滿慧資得法身,如夢幻中作回向。

  學處分二初因戒,不為王位及生命,

  一切獎賞等利益,捨棄上師與三寶。

  不欺上師應供處,斷除惡言謗聖者。

  自此皈依佛陀後,不禮其餘諸天尊,

  皈依正法不害眾,皈依僧不交外道。

  以信供養三寶相,日夜隨念恒皈依。

  果戒等性當勤守,不念賢劣無取捨,

  不依戲論修法性,皆於圓一壇城行。

  相似舍因遲受時,真實舍因生邪見,

  失毀學處向下墮,當具正念慎取捨。

  見他依處皆欺惑,更加誠信大悲尊,

  生生世世救離畏,何有勝彼之利樂?

  清淨誠信心田上,灌溉福慧之甘霖,

  生長善法界苗芽,成熟圓滿佛莊稼。

  如法行善知慚愧,具有正念不放逸,

  獲得諸多之功德,心現總持雲智日,

  夢中亦見不離此,憶念宿世種財飾。

  自成二利眾皆喜,終成眾生之依處,

  作為有情之至親,故得三身之財富。

  皈依功德若有形,超勝虛空無量倍。

  諸妙功德之根本,智者誰人不依之?

  百倍誠信而頂禮,棄罪趨寂眾至親,

  皈依恩賜三界福,利樂源泉如意樹。

  讚揚大樂勝德故,諸眾謹持正士行,

  願依罪業劣境者,疲勞心性今休息。


  大圓滿心性休息第六品皈依終

 

  大圓滿心性休息

   大 車 疏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梵語:瑪哈善德紫大布占達哲德瑪哈塔那瑪

  藏語:竹巴欽波思涅昂素追瓦向達欽波

  漢意: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六品 皈 依

  一切大乘道之前行或基礎皈依品分三:一、宣說入大乘道之方法;二、別說真實皈依;三、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宣說入大乘道之方法:

  要宣說趨入大乘道之次第前必須修學皈依的方法,所以首先宣說。

  如是謹依上師後,當漸修學解脫道。

  為什麼要次第而趨入解脫道呢?因為頓超而趨入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說,未產生下面道之功德,則無法獲得上面功德,不次第而行,不能前進。《涅槃經》雲:“猶如梯級般,我之甚深教,亦當漸勤修,漸次非頓超。猶如小孩童,體力次第增,此法亦如是,從初入次第,直至圓滿間。”

  甲二(別說真實皈依)分三:一、因皈依;二、果皈依;三、皈依之利益。

  乙一(因皈依)分四:一、皈依之人;二、皈依時間;三、皈依對境;四、真實皈依。

  丙一、皈依之人:

  諸道基礎為皈依,諸小士夫畏惡趣,

  中士聲緣畏三有,大士現見輪回苦,

  不忍他苦畏寂樂,大乘佛子為眾生,

  皈依三因三意樂,平凡殊勝及無上。

  未皈依者不得戒,如果未以戒護持則無道,因此說,皈依是道之基礎。《皈依七十頌》雲:“眾雖皆有戒,未皈依不得。”皈依之人有三種,其中小士是指欲得輪回樂果,畏懼惡趣而皈依各自天尊或三寶未入宗派之人,或者雖入宗派卻是外道,或者佛教徒中雖信仰三寶卻無入道能力者。《勝幢經》雲:“一切畏懼者,多皈依山王,樹林及經堂,佛塔與神樹,非為主皈依,非為勝皈依。依止彼依處,不能脫諸苦。”此中宣說了依止其他天尊欲求得樂。《毗奈耶經》中雲:“阿難白佛言:‘婆羅門女因皈依而得善趣功德。’佛告阿難:‘阿難,並非如是。尋求世間安樂者稱為劣士,故當稱頌真實解脫之功德。’”雖然皈依了三寶,但意樂如果不清淨,則只能稱為小士。

  中士是指一切聲聞緣覺之種姓者,他們是因為畏懼輪回求自利寂滅而皈依的。《勝幢經》雲:“何時皈依佛,正法及僧眾,了知諸苦諦,根除諸集諦,修學諸道諦,趨涅槃滅諦。若以慧眼觀,聖道之八支,既為主皈依,亦為勝皈依。依止彼依處,解脫一切苦。”

  大士是指為利他眾、畏懼寂樂而皈依之人。《大解脫經》雲:“為救渡墮入三有河中之彼等眾生,斷除自己尋求寂滅之念而皈依者稱為勝士,又名勝商主。”

  如是三種士夫也必定是依照心力之三種類別而安立的。《菩提道炬論》雲:“當知三士夫,即下中勝士,知彼等法相,此說各分類。何人依方便,僅為輪回樂,謀求自利者,知此為下士;棄離三有樂,斷除諸罪業,唯求自滅者,稱之為中士;以悟自心苦,欲令他諸苦,真實皆滅盡,乃為殊勝士。”也就是說,小士夫中有以外道的清潔、不害眾生及行持正法而趨入善趣的,也有內道以皈依三寶行少許善法而趨入善趣的,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依靠隨福德分之十善與四禪四無色,若不具備此等,則不能趨入善趣。數論派等有些外道也有此十善法,但並非所有的外道都具備十善。中士夫的聲聞緣覺與大士夫的大乘道者一定具足十善等此法。

  丙二、皈依時間:

  如是所皈依的三種人為成就三果而皈依,以三種意樂而宣說平凡、殊勝、無上。彼等所皈依的時間是怎樣的呢?

  時間亦隨意樂轉,小士後世樂果間;

  中士暫時至死間,究竟聲緣得果間;

  勝士恒皈菩提間,獲得無量智慧間。

  平凡之士于成辦所願之間皈依各自的天尊,尤其是獲得善趣之間,佛教中的小士也是如此;中士的聲聞緣覺二者暫時於有生之年,究竟于獲得阿羅漢之間皈依;大士乃至菩提果間或者未得佛智之間恒時皈依。

  丙三(皈依對境)分二:一、總說共不共皈依境;二、別說因皈依境。

  丁一、總說共不共皈依境:

  一切皈依境分二,共同因與不共果。

  為因發誓因皈依,為果發誓果皈依,

  顯宗成就許他時,密宗成就今自心,

  因相乘中說此理,僅名相同乃部分。

  皈依境分共同與不共二種。小士與中士二者之皈依對境為共同皈依境;大士之皈依對境為不共皈依境。為什麼呢?因為小士夫片面趨入此法,中士夫的聲聞緣覺將暫時的所依執為殊勝皈依處。大乘皈依境在此之上,承認小士、中士未承認的佛之法身、大乘之法以及菩薩僧眾。其中,因皈依是指得果的護送者;果皈依是指欲求自己的相續中真實成就果三寶。二者具有相同的儀軌與慈悲的助緣。《經觀莊嚴論》雲:“欲得成就之誓言,當知亦依慈悲心。”因相乘承認在三大劫等之際獲得佛果而皈依:承認於自相續中獲得究竟法身者即是果皈依;在未得果之前將三寶視為道之護送者而皈依,即是作為所得果之因,故稱為因皈依。暫時承認三寶為所依,究竟是佛的唯一法身。

  色身、教法、證法、菩薩相續中的四道、聲聞緣覺相續中的二寂滅、小乘沙門四果以及入大乘十地之諸菩薩都非為皈依處,因為彼等是世俗諦、尚未究竟、自己仍需依他緣而得解脫之故。也就是說,色身是世俗諦之故;除佛之證法外,菩薩與聲緣相續所攝之證法也要通過勤修、進步,是無常法,具欺惑性之故;一切教法於見諦時必須捨棄;彼等僧眾也畏懼自地之障及隨眠煩惱而需要皈依佛陀,具有畏懼之故。《寶性論》雲:“棄故欺惑故,無故具畏故,二法與聖眾,非究竟皈處。”那麼應當皈依何者呢?皈依究竟之法身。彼論又雲:“皈依唯一佛,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報恩經》中雲:“具壽阿難請問世尊:‘皈依何佛?’佛告阿難:‘皈依法身而非色身。’又問:‘皈依何法?’告曰:‘皈依勝義之法而非世俗之法。’複問:‘皈依何僧?’告曰:‘皈依勝義僧眾而非世俗僧眾。’”

  總而言之,承認於自相續中獲得三菩提後實修彼義而皈依是因之究竟所修,所以稱為果皈依。於他相續中出世的釋迦牟尼佛等佛陀宣說了救護怖畏之道,因而作為導師;彼等所開示的正法作為至無畏地之道,因而作為道;僧眾行救脫怖畏之助伴。因作為自相續成立三寶之因故安立為因皈依境。若與僧眾一同實修佛法,則可解脫怖畏之故。

  對此,有些上師說:大乘承認,唯有自己所獲得的法身佛能救護疾病恐怖與細微障礙的畏懼,所以安立為果皈依;緣覺乘未來自相續將自然而然生起證悟之法寶為果,所以也安立為果皈依;聲聞乘未來自相續所得阿羅漢之僧眾也安立為果皈依。因此,三乘各自果皈依是分開的。然而,此種說法也稍不合理,因為大乘承認成佛時三身與三寶自性一體,所以其果皈依無有法寶與僧寶難道應理嗎?聲聞緣覺承認二寂滅為究竟所得,他們自宗的勝義諦實際上成了無上菩提法身,因此聲聞怎麼無有佛寶與法寶呢?緣覺也承認寂滅為法性菩提,而並未承認寂滅是唯一的法寶。所以說,承認果皈依為各自之菩提。即想獲得究竟三寶為果皈依。《聖雄長者請問經》雲:“皈依佛即欲得佛果;皈依法即欲得正法;皈依僧即欲得僧位。”為成辦自他二利而皈依三寶為因皈依。《寶積經》雲:“諸比丘,汝等無論為自他,抑或為解脫怖畏、損害而皈依,汝之願望皆能圓滿。”

  密宗承認的是,想現見自己具有的心性本來即是正等覺,皈依了共同境之外三寶,於不共境本來無生之心性中入定。他們承認各自壇城之三寶與共同之三寶二者為因皈依境,對此皈依即是因皈依;承認本來具有三寶的自心自然智慧為果皈依境,於無取無舍無改無染的境界中一緣安住為果皈依。雖然,從外三寶中得果分而言為果皈依,為得果而承認皈依境分而言為因皈依,但最主要的是,於自己本來任運自成具足果三寶故不希求其他之境為果皈依,皈依修持彼之順緣外三寶安立為因皈依。《成智論》雲:“三壇城主尊,承認他圓滿,何故希求因,證光明心性,三壇城本性,一緣而入定,真說為勝果。”

  此處認知三寶有二種,共同小乘中承認佛為殊勝化身;法為十二部經典之教法以及各自相續之道、等持等證法;僧眾有凡夫僧眾與聖者僧眾兩種,凡夫小僧為沙彌、沙彌尼及居士,是眾生之福田故;大僧為具近圓戒者,即是說比丘為大僧眾,四位比丘以上稱為僧眾;聖者僧眾是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大乘共稱佛寶為具二清淨、究竟圓滿二利之三身自性,《寶性論》雲:“無為任運成,非依他緣證,具足智悲力,具二利為佛。”法寶之本體是不可言思的,自性為成佛之道或對治法,(法分義法與句法:)具道相與二寂滅之有相法為義法,句法為十二部經典。《寶性論》雲:“無二無思念,依淨除對治,何依何離貪,二諦相為法,二離貪寂滅,道諦所攝也。”二寂滅是指以對治法去除前有之垢無有戲論的抉擇滅與垢染或戲論,住於猶如虛空般無有自性之義中的非抉擇滅;道為資糧、加行、見、修之證悟分;二諦之相是指一切教法與證法。僧眾是指重新現見心性光明之義住於十地的聖者。《寶性論》雲:“如所盡所義,智慧清淨故,具慧不退眾,具無上功德。”

  不共金剛乘中各續部的觀點各不相同。

  事部與行部承認佛寶為三身五智,或者清淨法性、神變、加持之天尊、如來部、蓮花部、金剛部所攝之報身以及寂猛裝束大小壇城諸化身尊眾;法寶即如前所說的一切法,尤其是各自共稱之論;僧寶指聲聞、菩薩與持明僧眾三者。

  瑜伽續承認佛寶是三身五智,或者清淨法性,包括於壇城中的諸部主尊金剛薩埵、珍寶部、蓮花部、事業部、如來部五部所攝之三身寂猛相以及主尊、眷屬、一多根本壇城、誓言、法、事業之壇城、四手印、一手印等次第即包括於大小壇城中的一切聖尊;法寶與僧寶與事部、行部所許相同。

  大瑜伽續中承認佛寶是一切出有壞報身如來之身語意與金剛自性無別之主尊、眷屬、一本尊、多本尊、聖聚、住于自成壇城密嚴刹土中的聖眾以及從中示現的一切化身;法寶是前面所說的一切法;與三寶無二無別之自性並具燦然相好者為無上僧寶。

  為何稱為寶呢?《寶性論》雲:“源罕無垢染,具力世間飾,殊勝性無變,是故稱為寶。”總而言之,以六種相同點可以說明所謂的佛法僧三寶與珍寶相同。來源相同:若不是多生累劫中積累善根者不能值遇之故,二者相同;無垢相同:因諸相遠離垢染之故,二者相同;具力相同,其具有六神通等不可思議之功德力,二者相同;成為世間之飾相同:作為眾生善心之因故,二者相同;殊勝相同:較人造珍寶殊勝並超過世間之故,二者相同;無變性相同:不以褒貶等而改變並是無為法之故,二者相同。

  三種安立方式,《寶性論》雲:“佛陀正法僧,三乘三事業,依照諸信解,安立三皈依。”《寶性論釋》中雲:“對於為宣說本師功德、趨入佛真實義之菩薩乘的補特伽羅,以及對佛殊勝事業有信解之人而言,佛為皈依處,是二足尊故;對於為利本師所說教法、自己隨念甚深緣起法之緣覺乘補特伽羅,以及對法殊勝事業有信解者而言,法是皈依處,乃離貪之殊勝故;對於為宣說入佛法之僧眾的功德隨念從他人處所聞之法音而趨入的聲聞乘補特伽羅,以及對僧眾殊勝事業有信解者而言,僧是皈依處,為諸眾之殊勝故。”總之,暫時皈依處是三寶;究竟皈依處是唯一佛陀。《寶性論》雲:“勝義眾皈依,乃唯一佛陀,佛具法身故,僧亦究竟佛。”因此佛陀是所求究竟義之果皈依。

  丁二(別說因皈依境)分三:一、總說三寶;二、別說法寶;三、別說僧寶

  戊一、總說三寶:

  誰具救護之能力,自己應向其請求救脫怖畏之法,並且通過儀軌而皈依。

  有緣三寶因皈依,佛為化身相好飾,

  一切佛法分二種,其中無垢之教法,

  種種經續乘之義,顯現經典文字相。

  此觀點是大小乘共同承認的。尤其是成為皈依境的佛寶是指相好嚴飾的化身、法身以及報身;法是指一切經續之句義以及一切文字相。(僧寶下文有廣說,故於此未述。)

  戊二(別說法寶)分二:一、教法;二、證法。

  己一(教法)分二:一、因法;二、果法。

  庚一、因法:

  彼即經典十二部,契經應頌記諷誦,

  自說因緣喻本事,本生方廣希論議。

  《聖月燈經》雲:“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稱為經部。”相同部分合在一起為契經;最初以散文的形式,最終將彼義集為頌詞為應頌;佛陀等授記為記別;均是頌詞為諷誦;勸誡聞法者而宣說之經為自說;以各自傳記加持為譬喻;宣說宿世為本事;具有因及緣所說之經為因緣;無邊廣說為方廣;生起信心等之理為本生;略說一義後說其解釋為論議;宣說稀有精華義為希法。

  庚二、果法

  一切續部分六種,事行瑜伽苦行續,

  智慧方便及無二,父續母續無二續,

  即是內密大瑜伽,彼字書籍等果法。

  苦行者依靠外在的清潔而成就菩提,與彼相同之事部、行部、瑜伽部三者為苦行續乘,無有取捨而成就菩提之方便、智慧、無二者為內密乘,共有六種密,包括彼之文字都是果法。

  己二(證法)分四:一、總說生圓次第;二、宣說十地;三、別說內外分類;四、宣說五道。

  庚一、總說生圓次第:

  證法地道生圓次,總持等持智慧藏,

  以及大悲之自性,種種方便無有量。

  庚二、宣說十地:

  十地極喜無垢地,發光焰慧難勝地,

  現前遠行不動地,善慧及與法雲地。

  《般若八千頌廣釋》中雲:“成為功德所依故稱為地。”有聲聞、緣覺八地與菩薩十地。聲緣八地,《中般若經》雲:“種姓地、第八地、現見地、微薄地、離貪地、已證地、聲聞地、緣覺地,此等稱為聲緣八地。”《寶鬘論》雲:“如聲聞乘中,說聲聞八地,如是大乘中,說菩薩十地。”

  聲緣八地:最初的加行道,三乘各自安立的緣故為種姓地。對此,《般若二萬頌》雲:“現見白法地。”預流向是從阿羅漢數第八位,故稱為第八地;脫離欲界、四色禪定、四無色之九種垢染故稱為阿羅漢,現見沙門第一果預流果為見地;欲界之修斷多數已微薄,是故一來果稱為微薄地;遠離欲界貪欲之無來果稱為離貪地;已成事故阿羅漢稱為已證地;一來向、無來向、阿羅漢向三地稱為聲聞地,以此可了達各乘不同之量。緣覺地是指緣覺四果地。

  于此宣說菩薩十地,因為能脫離無量的見斷、修斷煩惱魔的畏懼並且越來越向上,故稱為地。《經觀莊嚴論》雲:“無量魔怖畏,悉皆脫離故,逐漸趨向上,許彼等為地。”觀待遣除慳吝等十種違品而安立為十地。《華嚴經》雲:“嗟!諸佛子,為清淨十地之違品而詳細分為十度。一地以行佈施度為主,其餘諸度並非完全不修……。”到智度之間以此類推。所謂十度,《辨中邊論》雲:“佈施持戒與安忍,精進禪定智慧度,方便力願及智度,此等許為十度也。”彼之十所斷即慳吝、破戒、嗔恨、懈怠、散亂、愚癡、不具方便、力障、不成所願以及所知障十者。觀待斷除彼等而分為十地。

  其中第一極喜地,《經觀莊嚴論》雲:“趨近得菩提,見成眾生利,極其生歡喜,故稱極喜地。”《寶鬘論》雲:“彼等初歡喜,菩薩歡喜故,三結永斷除,生如來種姓。彼之異熟果,施度極殊勝,震動百世界,作贍部洲王。”一地菩薩能於一刹那間面見一百尊佛;了達百佛加持;示現一百化身;顯示一百劫;徹見前後百世;入出百種等持;成熟一百眾生;震動一百刹土;照亮一百刹土;開啟百種法門;示現一百自身;每一身體為一百圓滿眷屬所圍繞;受生為南贍部洲之王。

  第二離垢地,《經觀莊嚴論》雲:“離破戒垢故,稱為離垢地。”《寶鬘論》雲:“二地名離垢,身語意十業,無有諸垢故,任運住彼等。彼之異熟果,戒度極殊勝,具德七寶主,利眾轉輪王。”不造十不善業,行持十善法,刹那獲得前述一地功德之一萬二千倍,成為四洲轉輪王。

  第三發光地,《經觀莊嚴論》雲:“能放法光芒,故稱發光地。”《寶鬘論》雲:“三地名發光,智放寂靜焰,生靜慮神通,永盡貪嗔故。彼之異熟果,行勝忍精進,作帝釋天王,遣除欲界貪。”三地菩薩的功德是二地菩薩的一百一十二萬倍,轉生為帝釋天王。

  第四焰慧地,《經觀莊嚴論》雲:“菩提同品法,具如烈火光,四地焚二取,故稱焰慧地。”《寶鬘論》雲:“第四名焰慧,發正智光故,一切菩提分,增上修持故。彼之異熟果,轉夜摩天王,善巧摧一切,薩迦耶見等。”四地菩薩獲得三地菩薩的一千二百萬倍功德,轉生為夜摩天王。

  第五難勝地,《經觀莊嚴論》雲:“成熟諸眾生,亦護自心故,具慧者難行,故稱難勝地。”《寶鬘論》雲:“第五極難勝,諸魔難勝故,善知聖諦等,微細深義故。彼之異熟果,轉兜率天王。”五地菩薩的功德是四地菩薩功德的一萬二千俱胝倍,作兜率天王。

  第六現前地,《經觀莊嚴論》雲:“依靠智慧度,爾後即現前,輪回涅槃故,稱為現前地。”《寶鬘論》雲:“第六名現前,現前佛法故,依修習止觀,圓滿得寂滅。彼之異熟果,轉化樂天王。”六地菩薩的功德是五地菩薩的一百一十二俱胝倍,作化樂天王。

  第七遠行地,《經觀莊嚴論》雲:“趨至一道故,稱為遠行地。”《寶鬘論》雲:“第七名遠行,由數遠行故,刹那刹那中,能趣入滅定。彼之異熟果,轉自在天王。”七地菩薩的功德是六地菩薩的一百二十俱胝那由他倍,作他樂自在天王。

  第八不動地,《經觀莊嚴論》雲:“二想不動故,定稱不動地。”《寶鬘論》雲:“第八童子地,不動無分別,身語意不動,行境不可思。彼之異熟果,一千梵天王。”八地菩薩能面見等同十萬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佛陀。

  第九善慧地,《經觀莊嚴論》雲:“無礙解妙慧,稱之善慧地。”《寶鬘論》雲:“九地名善慧,如王太子位,得無礙智解,故稱善慧地。彼之異熟果,二千大梵王,有情心所問,羅漢不可奪”九地菩薩現見等同成無數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佛陀等。

  第十法雲地,《經觀莊嚴論》雲:“如雲之二法,遍佈虛空界,故稱法雲地。”《寶鬘論》雲:“十地名法雲,普降正法雨,菩薩得諸佛,光芒灌頂故。彼之異熟果,轉淨居天王,無量智境主,殊勝大自在。”十地菩薩於刹那刹那可親睹等同不可言說佛刹之不可言說極細微塵數之佛陀等十二倍功德。

  此外,一地菩薩證悟心性光明藏遍佈一切眾生而生起自他平等之菩提心。二地菩薩證悟一切所知而精進淨除如來藏之垢。三地菩薩證悟聞法為法界之順緣故越過熊熊烈火之三千世界而聞法。四地菩薩證悟無我所執而斷除貪法。五地菩薩證悟自他相續同具如來藏而以十清淨意樂證悟諸佛平等。十清淨即功德、學處、了知道與非道、三十七道法、能成熟眾生,前二者各分身語意三種。六地菩薩證悟自性清淨而遣除取捨輪涅的一切執著。七地菩薩證悟如來藏無異而遣除一切相執。八地菩薩證悟如來藏無功過增減而生起極其清淨殊勝之法忍。九地菩薩證悟本來佛性中具有四無礙解而獲得智慧自在。十地菩薩證悟如來藏是圓滿事業之來源而獲得四種自在。

  四種自在,《辨中邊論》雲:“通達普行義,等流殊勝義,一切無執義,無有異體義,無增無減義,四種自在處。”何為四種自在?《經觀莊嚴論》雲:“意識執著念,轉為無分別,淨刹事業智,即為四自在。不動等三地,具此四自在,八地二自在,餘地一自在。”意思是說,染汙意識轉依而獲得無分別自在;五根識執著轉依而獲得清淨刹土自在,八地菩薩具此二自在;意識轉依而獲得四無礙解自在並且獲得事業圓滿自在,能成熟眾生相續,九地菩薩具此自在;十地時分別念意識之現基阿賴耶識轉依而獲得大圓鏡智自在,能夠行持與佛行境相同之事業。《寶性論》雲:“菩薩之後得,於諸世間界,救度諸有情,等同諸如來。”也就是說,八地平等性智、妙觀察智獲得自在;九地成所作智獲得自在;十地大圓鏡智獲得自在,十地末的相續後際時,種種習氣阿賴耶轉依即刻獲得法界性智自在,從而成佛。十地相續後際時得受大光明灌頂而成佛。《經觀莊嚴論》雲:“修道終獲得,大光明灌頂,得不為念毀,如金剛等持,轉依究竟地,無後諸障垢,住於任何處,皆饒益眾生,獲得遍知佛,無上之果位。”即十地菩薩於十方佛前作大供養,即刻從十方諸佛白毫間放光融入彼菩薩之頭頂,使其獲得如金剛定等前所未得的無量等持,清淨細微所知障,從而成佛。

  庚三、別說內外分類:

  因乘安立學十地,十一化身普光地,

  金剛乘以功德分,安立十二等無量。

  因乘承認相續後際時以前的界性轉為菩提,諸法皆為無垢無分別智所攝。《成就三身論》雲:“除無垢真如,無分別智外,諸佛於他法,少許亦無有。”無垢之身是指法性本性身;彼之自性無分別智慧力等相為法身;彼智慧於十地菩薩前所現相好嚴飾之相為報身;彼智慧於所化眾生前隨機所現之相為化身;彼智慧乃至輪回未空前,不間斷任運自成利益他眾為事業。

  本性身:《現觀莊嚴論》雲:“能仁自性身,得諸無漏法,一切皆清淨,具有自性相。”

  法身:《現觀莊嚴論》雲:“順菩提分法,無量及解脫,九次第等至,十遍處自體。最為殊勝處,差別有八種,無諍與願智,神通無礙解,四一切清淨,十自在十力,四種無所畏,及三種不護,與三種念住,無忘失法性,永害諸隨眠,極憫諸眾生,唯佛不共法,說有十八種,及一切種智,說名為法身。”

  此外,宣說法身之二十一種無漏智:(一)菩提分三十七品: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正道。(二)四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三)八解脫:有色觀色定、無色觀色定、淨色定、以及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四無色定與滅盡定。(四)九等至:四禪、四無色定與滅盡定。(五)十遍處:觀地水火風、青黃白赤四顯色、空無邊及識無邊。(六)內有色相外觀色小,內有色相外觀色大,內無色相外觀色小,內無色相外觀色大,共為四四處,現見唯有內無色觀勝於藍黃紅白四種,共八種。(七)遣除他相續之煩惱故無染等至。(八)一切事業任運自成故為知願處。(九)六通:神變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現行而生之天眼通、漏盡通。(十)四無礙智:義無礙智、詞無礙智、法無礙智、力無礙智。(十一)四淨:身淨、緣淨、心淨、智淨。(十二)十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資具自在、業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願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十三)十力:知處非處智力、知業報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根勝劣智力、知遍趣行智力、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知宿住隨念智力、知死生智力和知漏盡智力。(十四)四無畏:正等覺無畏、漏永盡無畏、說障法無畏和說出離道無畏。(十五)三無護:身語意之諸行不想顛倒隱瞞。(十六)三念住:於恭敬聽受所說法者,不以為喜之心念住;於不敬聽受所說法者,不以為怒之心念住;於聽及不聽二者,不以喜怒之心念住。(十七)不忘利益眾生。(十八)摧毀一切習氣之垢。(十九)具饒益一切有情之大悲。(二十)佛十八不共法:如來無有誤失、無卒暴音、無忘失念、無不定心、無種種想、無不擇舍、志欲無退、正勤無退、念無退、慧無退、等持無退、解脫無退、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於過去世無著無礙智、於未來世無著無礙智、於現在世無著無礙智,共為十八種。(二十一)一切種智。

  報身:《現觀莊嚴論》雲:“許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性,享受大乘故,名佛受用身。”下文有廣說。

  化身:《現觀莊嚴論》雲:“若乃至三有,于眾生平等,作種種利益,佛化身不斷。”《經觀莊嚴論》雲:“工巧及受生,以及大菩提,勝菩提化身,解脫大方便。”

  事業:《經觀莊嚴論》雲:“輪回未空前,事業不間斷。”

  密宗論中說:在十一地之上,還有十二蓮花地,菩薩前不現,而恒時任運自成無一多之遍知大報身。也有些人說:在十一地之上,還有十三持金剛地,它是遍空大樂周遍離戲之法身。有些論中說:“十四大樂地、十五等持地、十六上智地”等,雖有無量說法,然而這些都與普光地是一本體的,只是從不同的反體上分析而已。其他論中對三身五智之各自分類有明示。

  庚四:宣說五道:

  資糧加行與見道,修道無學之五道,

  二次第等深心境,妙法日具無垢光。

  初學者入門的資糧道與加行道隨抉擇分法是勝解地即凡夫之二道;見道與修道是聖者有學道,此道菩薩精進修持並斷除見修所斷;無學道是無與倫比、究竟唯一之地。彼等地中的總持、等持等心智之境的一切深法,即是此處所說的法寶。此外,所謂的無學道為法、助緣為僧眾、本師為佛陀是從不同方面而言的,此可包括相同、不同究竟暫時的一切三寶。

  戊三、別說僧寶:

  僧寶是助緣所依:

  聲緣佛子為外僧,空行密眾為內僧。

  聲聞緣覺之預流等四果與住於十地之間的菩薩為外僧眾;空行眾、力行眾、密咒者、事業者、金剛部、珍寶部、蓮花部、事業部以及如來部所攝之出世間眾和住於大手印持明、長壽持明、任運持明地的諸阿闍黎即是內僧眾。

  持明若分,則有四種,即異熟持明、長壽持明、大手印持明與任運持明。

  異熟持明:資糧道與加行道中通過修生圓次第,雖然身體平凡存在,但心已成為本尊之身。《廣幻網續》雲:“如秤星秤桿,速獲大手印,相圓滿具力。”秤星是指身體,秤桿是指心獲得大手印。又如同印模與泥像。倘若他未得勝法位就離開了人世,則將於中陰獲得大手印持明果位,捨棄身體時心已成熟為本尊身之故。《道次第論》雲:“一多本尊之瑜伽,所示之地抑或得,六月十六依修時,未成金剛身之前,力微緣願薄弱故,生分別念身住世,覺性趨至金剛持。”得勝法位時已真實獲得長壽持明果位。《道次第論》雲:“倘若諸緣未斷絕,此即獲得金剛身。”

  長壽持明:究竟勝法位後,因獲得金剛身而無有生死,心得見地。《道次第論》雲:“究竟趨入現見義,修行資糧之成就,身界生處有漏盡,成金剛身壽持明,現見法義定涅槃,不捨身體至佛地,遠離諸畏神變圓。”也就是說,獲得長壽持明者的身體住於勝法位,《密藏續》雲:“雖持人與天,梵天清淨身,然住殊勝地。”彼之化身與功德皆等同於一地菩薩。

  大手印持明是從二地到十地間之修道九地,即身體現為壇城(本尊)的形相,心已淨除九垢具有無相智慧。《業次第論》雲:“自心大手印,以修現前身,具共勝相好,第二報身者,金剛輪寶珠,蓮花與寶劍,大手印持明。”即二地、三地、四地、五地稱為金剛持明,以如金剛般的證悟摧毀自地之障故。六地主要行持智慧度,並轉法輪,所以稱為輪寶持明。七地善巧方便如同寶輪,因此也稱為寶輪持明。八地獲得無分別智慧寶自在,所以稱為寶珠持明。九地以無貪修刹土、行事業故稱為蓮花持明。十地圓滿而行利眾事業,因此稱為寶劍持明。

  任運持明是指佛地。《業次第論》雲:“以昔而圓力,如說淨垢染,佛之三智慧,任運持明者。”有些阿闍黎認為一地至七地之間是大手印持明,任運持明在三清淨地。但這是因為他們尚未懂得密意。為什麼呢?從初學地至佛地之間為四持明所攝之故。

  丙四(真實皈依)分三:一、皈依境;二、皈依方法;三、放攝光芒。

  丁一、皈依境:

  所依緣境虛空中,觀想上師或佛尊。

  平凡之士因畏懼惡趣欲求善趣等功德而皈依;聲緣在此基礎上畏懼三有、生起三信而皈依;大乘之士以悲心為救度他眾脫離輪回而皈依。《經觀莊嚴論》雲:“當知以大悲……”上師宣說皈依功德後,(皈依者)應當調正自心,於三寶所依前供養、懺悔,觀想前方虛空中上述的佛陀等三寶如雲密集般降臨。顯宗說佛為主尊,密宗承認上師為主尊。

  丁二、皈依方法:

  真實意幻而供養,內外密之供品後,

  我與諸眾敬合掌,乃至菩提為利他,

  皈依上師佛法僧,誠心誠意反復行。

  在遍佈虛空的諸佛菩薩賓客前供養香花等外供品、甘露冰片等內供品以及等性喜勝菩提等密供遍滿虛空的供品,誠心念誦“我某某從即日起乃至菩提果之間為一切眾生而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通過表示(上師彈指或自己觀想)而獲得皈依戒。之後于無緣中安住,證悟無生法性,這是勝義皈依。即以法性而獲得(皈依戒),是超越世間皈依之因。

  丁三、放攝光芒:

  觀想彼等喜放光,淨除自他三門障,

  獲得一切諸悉地,圓滿福資成色身。

  《寶積經》雲:“皈依三寶者,圓滿二資糧,亦成就佛果,獲得法僧眾。”

  暫時之因皈依宣說完畢。

  乙二(果皈依)分四:一、宣說皈依境;二、真實皈依法;三、宣說後得;四、皈依學處。

  丙一:宣說皈依境:

  究竟果皈依之境,即是唯一之法身,

  佛法僧眾了義尊,離戲光明之自心。

  因乘中說自己欲求獲得佛果為果皈依,彼之皈依境暫時是法與僧,究竟為唯一佛法身。如雲“勝義之皈依,乃為唯一佛。”然而,此處(密乘)所說的究竟果皈依境即是法身,因其為究竟三寶之故。所謂的法身,即於他相續中已現前佛果的為因皈依境;住於三寶自性中離諸戲邊之自心性為果皈依境。所以皈依或證悟自之心性乃為真正的果皈依。《成智論》雲:“心離得淨即為佛,無變無垢為法寶,功德圓滿乃僧眾,是故殊勝自心性。”

  丙二、真實皈依法:

  世俗皈依道用後,當知一切皆自心,

  實無能所皈依故,如是境界中入定,

  執著心境非究竟,無願即為果皈依。

  於所觀想的皈依境前,自己與一切眾生皈依,之後盡可能以詞句而作皈依,這是世俗有緣之因皈依。

  於虛空中所觀想的對境三寶與作皈依的我等一切眾生此二者,也僅是自心的幻化而已,實際上微塵許異體也不成立。心性不墮于任何一方,本體猶如虛空,遠離戲論,於此境界中安住。《中般若經》雲:“須菩提,何者若既不緣佛,亦不思法與僧,則此為真實皈依。”所以,認為皈依境——三寶與皈依者——我及一切眾生為異體並非是實相義,當了知真實皈依為無願之自性。

  丙三、宣說後得:

  圓滿慧資得法身,如夢幻中作回向。

  無緣空性是智慧資糧,依此可成就法身。《宣說二諦經》中雲:“文殊,以福德資糧可得色身;依智慧資糧可現前殊勝法身。”因此,應當了知現有輪涅之諸法無而顯現,於如夢如幻中作回向。如何回向呢?《毗奈耶經》雲:“以此廣大之善根,願有眾生自成佛,昔日諸佛未度眾,願我悉皆救度之。”當以此方式作回向。

  丙四(皈依學處)分二、一、因皈依學處;二、果皈依學處。

  丁一(因皈依學處)分四:一、不舍三寶;二、不欺應供;三、皈依三寶之戒;四、以信供養。

  戊一、不舍三寶:

  學處分二初因戒,不為王位及生命,

  一切獎賞等利益,捨棄上師與三寶。

  為什麼不能捨棄三寶呢?因為獲得王位等只是現世少許安樂而已,而皈依三寶者能成辦增上生、決定勝之一切安樂,因此這二者有勝劣之差別。與寂天菩薩所說“莫因小舍大,主思為他利”之義相同。《毗奈耶經》雲:“汝為生命、王位,即使是開玩笑亦不應捨棄三寶。”

  戊二、不欺應供:

  不欺上師應供處,斷除惡言謗聖者。

  《華嚴經》中雲:“依止善知識後不欺應供,當斷除於諸聖者大德說不悅耳之語,隨正法而行。”

  戊三、皈依三寶之戒:

  自此皈依佛陀後,不禮其餘諸天尊,

  皈依正法不害眾,皈依僧不交外道。

  《聖者大涅槃經》雲:“何人皈依佛,彼為真居士,恒時不皈依,其餘諸天尊;皈依正法者,遠離損害心;皈依僧眾者,不交往外道。”

  戊四、以信供養:

  以信供養三寶相,日夜隨念恒皈依。

  對三寶以及上師像,既不應污辱,也不能踐踏它們的影子,當盡力供養,因為它們是佛的幻化,是眾生福田。如頌雲:“吾於五濁時,化為善知識。”《白蓮經》雲:“化為諸多佛像後,利益眾生令行善。”《耳飾經》中雲:“末法五百世,吾現文字相,意念彼為我,爾時恭敬之。”日日夜夜或晝夜六時或三時,最起碼每日應當憶念一次而皈依上師三寶,修持此等善法。也就是說,讚頌善知識的功德並隨學彼之行為。贊說三寶功德並隨之而行。行為戒,修為經,見為論,如是實修即是修道之皈依。《攝事分》雲:“依止聖士,聽聞正法,隨行僧眾而修,此乃皈依。”

  丁二(果皈依學處)分二:一、真實學處;二、失毀之因。

  戊一、真實學處:

  果戒等性當勤守,不念賢劣無取捨,

  不依戲論修法性,皆於圓一壇城行。

  《中般若經》中雲:“欲修智慧波羅蜜多者,當以不緣任何法,不隨其見而修學。即不應以見二者之式而伺察此乃殊勝,此乃下劣,此為應取,此為應舍,此為佛法,此為他法。”

  戊二、失毀之因:

  宣說護持共同學處之方式:

  相似舍因遲受時,真實舍因生邪見,

  失毀學處向下墮,當具正念慎取捨。

  成就菩提佛果時,則超過了以儀軌而受戒的時間,故名相似舍戒因。以生邪見而捨棄三寶及不能修持而捨棄皈依學處,是真實的舍戒因。禮拜其他天尊等僅僅失壞了少許學處,稱為趨向下劣。如果失壞皈依戒,則如同腐敗的王族不能趨入內道;如受到護送者欺騙的商人般所作所為皆懷畏懼;如倒塌牆壁上的圖案般容易失毀一切戒律;如遠離親友的百姓般容易遭受損害;如違犯法律之人般因破戒而墮入惡趣等有許多過患。因此,了知破戒的過患後若懺悔並有不再就犯之心,則可恢復。有些人認為皈依戒數量一定,但我認為是不一定的。因為何時生起(舍惡)守戒的善心,就可得戒。《入行論》雲:“獲得捨棄心,說為戒律度。”

  乙三(皈依利益)分七:一、救護諸世之利益;二、圓滿二資之利益;三、無量功德之利益;四、蒙受善法天尊護佑之利益;五、具有無量之利益;六、諸德所依之利益;七、遣除有寂衰敗之利益。

  丙一、救護諸世之利益:

  皈依外道的大自在天等結果會墮入惡趣。

  見他依處皆欺惑,更加誠信大悲尊,

  生生世世救離畏,何有勝彼之利樂?

  僅僅皈依三寶也能阻塞惡趣之門,生生世世獲得善趣解脫道之安樂。因此說,皈依三寶是無與倫比的。《豬傳經》雲:“何者皈依佛,不墮入惡趣,離開人世後,轉生天界中。”

  丙二、圓滿二資之利益:

  清淨誠信心田上,灌溉福慧之甘霖,

  生長善法界苗芽,成熟圓滿佛莊稼。

  眾生信心的田地上,二資的雨水使佛性的種子發芽、增長,最後使佛陀之莊稼成熟。《涅槃經》雲:“皈依三寶者,福慧勝資糧,世間佛法增,將獲得佛果。”

  丙三、無量功德之利益:

  如法行善知慚愧,具有正念不放逸,

  獲得諸多之功德,心現總持雲智日,

  夢中亦見不離此,憶念宿世種財飾。

  《施寶童子請問經》雲:“皈依佛者,一切善法皆明顯增上,知慚有愧,皈依法者,常不放逸,具有諸多功德,恒時能憶宿世,具有修法之緣份與福德;皈依僧者,自心堪能,具眾多等持總持法門,種姓恒時高貴,夢中亦不離佛法僧。”

  丙四、蒙受善法天尊護佑之利益:

  自成二利眾皆喜,終成眾生之依處,

  作為有情之至親,故得三身之財富。

  喜愛善法的諸天尊歡喜護佑皈依三寶者,並使其善根增上。《施寶童子請問經》雲:“此外,喜白法之諸天尊護持,諸善根亦增上。”並且可迅速獲得佛果,《涅槃經》雲:“皈依三寶者,速得佛果位。”因皈依佛而成就佛果;因皈依法而轉法輪;因皈依僧而集聚如海般不退轉之僧眾。

  丙五、具有無量之利益:

  皈依功德若有形,超勝虛空無量倍。

  《無垢經》雲:“皈依之福德,倘若有色相,則遍佈虛空,較此更超勝。”皈依可遣除一切畏懼與危害。《勝幢經》雲:“諸比丘,汝無論住於寺廟、屍林抑或曠野等處,若皈依三寶,則無有畏懼、痛苦及毛骨悚然之現象。”皈依者也不會出現惡魔及惡趣的恐怖。《日藏經》雲:“皈依佛陀之眾生,俱胝魔眾不能害,縱然失戒心煩亂,亦定趨向解脫道。”總而言之,若皈依三寶,則可救脫煩惱、危害、小乘道以及輪回惡趣等一切違緣,並且獲得增上生、決定勝之一切利益。《經觀莊嚴論》雲:“佛陀恒救脫,一切諸煩惱,一切惡罪行,衰老與死亡。救脫諸危害,惡趣與非處,壞聚小乘故,即是勝皈依。”

  丙六、諸德所依之利益:

  諸妙功德之根本,智者誰人不依之?

  對於功德無量的皈依處,諸智者理應依止。《寶積經》雲:“智者隨功德,依此圓成事。”因此當依此理而皈依。

  丙七、遣除有寂衰敗之利益:

  百倍誠信而頂禮,棄罪趨寂眾至親,

  皈依恩賜三界福,利樂源泉如意樹。

  人天等世間的殊勝依怙即是三寶,因為三寶是救脫一切罪惡並將眾生引向寂樂的大商主。三寶是福田,賜與所欲之如意樹,功德之寶庫。《寶積經》雲:“三寶是天等世間之應禮處、應合掌處、殊勝福田。”《入行論》雲:“誰令怒敵樂,歸敬彼樂源。”此等經論中均說明瞭此理。為此,晝夜六時甚至用餐時也應當觀想三寶在前方虛空中,意念頂禮、意幻供養、懺悔罪業、隨喜福德、請轉法輪、祈不涅槃,此後隨念三寶功德,觀想為利一切眾生願我也獲得如是功德。邊觀想邊合掌念誦《寶積經》《月燈經》中所說的“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謂: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信解歡喜,慧無能勝,力無能屈。諸有情師,諸菩薩父,眾聖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妙智無量,辯才難思,語言清淨,音聲和美;觀身無厭,身無與等。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染無色。解脫眾苦,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永斷諸結,脫離熱惱,解脫愛染,越眾瀑流,妙智圓滿。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槃,住真實際,安住遍現一切有情之地。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意妙、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佛、薄伽梵,善說法律。正得,無病,時無間斷。極善安立,見者不空,智者各別內證,法律善顯,決定出離,趨大菩提。無有違逆,成就和順,具足依止,斷流轉道。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後行回向善根。如此而行,則可滅盡罪業,增上善法,迅速成就菩提,生生世世不離三寶。”

  甲三、回向本品善根:

  讚揚大樂勝德故,諸眾謹持正士行,

  願依罪業劣境者,疲勞心性今休息。

  以此珠連妙語讚頌福德所發出的蒼鳴聲,願長久依於劣境為三有數千痛苦折磨得精疲力竭的眾生於佛陀出有壞勝樂處得到休息。


  以此寂滅正法甘露雨,願眾心之善法皆增上,

  恒時享受佛果如意雲,具有殊勝解脫之智慧。

  祈願十方所有世界中,一切善逝普降法甘霖,

  佛子以利樂光照有情,三惡趣處皆空成正覺。

  願於無有導師世盲眾,聽聞三寶一切諸功德,

  令彼皆入解脫之正道,無餘成就佛陀之果位。


  大圓滿心性休息第六品皈依釋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