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12/27 00:29:31
大圓滿
學習次第 : 進階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注解

普賢上師言教  

 

 1八大持明:布瑪拉美紮、吽嘎RA、文殊友、龍樹,紮巴哈德、達納桑智達、恙威格黑、新覺嘎吧。

 

  2君臣二十五尊:吐蕃王赤松德贊時,蓮華生大士應請入藏,為王及其臣僚講授密法,從而得道證果的二十五人:赤松德贊、囊喀寧波、桑傑也協、傑瓦卻陽、喀欽薩、拜吉也協、拜吉僧格、貝洛紮那、涅·雜納古麻惹、宇劄寧波、多吉堆均、也協陽、索波·拉拜、祥·也協德、拜吉旺丘、丹瑪則芒、噶瓦拜則、休布·拜吉僧格、傑瓦洛追、且瓊洛、臥真·拜吉旺丘、馬·仁欽卻、拉隆·拜吉多吉、朗卓·袞卻窮乃和拉松·吉瓦絳曲。

 

  3常有相續輪:是密法中的不共法語。指永恆不變之意。

 

  4塔波拉傑·瑣南仁欽(1079-1153):譯言福寶。宋代西藏著名佛學家。繼承瑪爾巴、米拉日巴一派噶舉傳統,闡發宏揚成為塔波噶舉體系的一代大師。幼年學醫,稍長以醫理醫道馳名,有塔波神醫之稱。西元1104年出家受戒,從多師學法,約於1110年赴後藏甄地(聶拉木附近)投米拉日巴學法十三個月,奉師命回前藏專修。1121年於塔拉幹波地方建幹波寺,收徒佈道。傳授教法時著有《解脫道莊嚴論》,融合嘎單派法于米拉日巴密法,以“大手印”為主,視徒眾機宜分別傳授“方便道”或“大手印”,開一代噶舉教法新風,故稱塔波噶舉。

 

  5四種信心: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不退轉信。

 

  6加哲仁波切(1295-1369):全名額曲土美桑波,意為無著賢,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7永舍天靈蓋:今世捨棄一次頭蓋(指人身)後,永遠不再轉生輪回之意。

 

  8永寧地母十二尊:立誓永遠保佑藏土的十二尊主要地祇女神:遐邇名揚地母、葉岩孚佑地母、普賢地母、魔後地母等為四魔女神;獨具支眼地母、賢德明妃地母、剛烈尊勝地母、白衣龍後地母等為四藥叉女神;藏土孚佑地母、太一濟世地母、麗質冰心地母、翠聰綠炬地母等為四女醫神。

 

  9印模:刻有小佛塔或小佛像的範本。

 

  10囤彌桑布紮:文殊菩薩的化身,赴印度學習梵文,首創藏文者。

 

  11玄秘神物:在第二十七代吐蕃王拉托托日年贊時,有物從天降,內有《寶篋經》、《六字真言》、《諸佛菩薩名稱經》和一座金塔,人無識者,因名之為玄秘神物。後世以此為佛教傳入西藏之始。

 

  12鎮肢寺:鎮肢寺廟。古堪輿家說西藏地形為羅刹女仰臥狀,松贊干布時建以鎮壓女魔肩部和臀部的四座寺廟。即運如昌珠寺、也如藏章寺、布如噶采寺和如拉准巴江寺。

 

  13鎮節寺:鎮節寺廟。古堪輿家說西藏地形為羅刹女仰臥狀。松贊干布時倡建以鎮壓女魔肘部和膝蓋的四座寺廟。即工布布楚寺、洛劄孔遷寺、絳真格傑寺和絳劄凍則寺。

 

  14預試七人:赤松德贊時,為觀察藏人能否守持出家戒律,命試從靜命論師依說一切有部出家的七人:巴·色朗、巴·赤協、貝洛紮那、傑瓦卻陽、款·魯益旺波、馬·仁欽卻和藏勒竹。藏傳佛教史籍中對初試七人名字不同的說法頗多。

 

  15庫鄂種三人:阿底峽尊者三位主要弟子:庫·尊珠雍中、鄂·勒巴協繞和種·傑瓦窮乃三人總名。

 

  16無垢光尊者:龍欽繞降·直墨兀色,甯瑪派祖師,生於前藏劄恰地方,與噶舉大司徒菩提幢同時,著有《龍欽七寶藏》、《四心滴》、《三大休息》、《三自解脫》等佛教書籍二百餘種。

 

  17稱幢:劄巴堅贊,譯言稱幢(1147-1216)。宋代藏傳佛教薩迦派高僧,薩欽袞噶凝波之第三子,年二十六繼承薩迦法位,為薩迦五祖之第三祖。

 

  18金厄瓦格西:本名楚逞巴,曾師事仲頓巴,得秘密指授,又曾師事南交欽波、滾巴瓦等,得二諦指授,對性空義有所悟解,通梵文,能翻譯,頗有影響,開噶當派教授一派。

 

  19 七金山:《阿毗達磨藏》中所說,自內而外逐層環繞須彌山周圍的七重大山:擔木山、持軸山、持雙山、善見山、馬耳山、持邊山和象鼻山。

 

  20七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

 

  21二勝六莊嚴:二勝謂精通佛教最勝根本即戒律學的兩大論師釋迦光和功德光。六莊嚴謂裝飾南贍部洲的六莊嚴:精通中觀學的龍樹和聖天;精通對法學的無著和世親;精通因明學的陳那和法稱。

 

  22索宿努三師:舊譯密乘中最早的三位佛學家的合稱,即索·巴協旺丘,宿·釋迦窮乃和努欽·桑傑巴協。

 

  23瑪爾米塔三師:塔波噶舉派創始人瑪爾巴譯師,米拉布衣師和塔波醫師三人的合稱。

 

  24由旬(逾繕那):古印度長度單位名。五屍為弓,五百弓為一俱盧舍,八俱盧舍為一由旬,約二十六市里許。

 

  25聞距(俱盧舍):古印度長度單位名。古印度以人壽百歲時代所用弓之長度為一弓,一俱盧舍為五百弓,相當於二十五市尺。

 

  26五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和他心通。

 

  27涅赤贊普:《青史》作赤贊鶻提。吐蕃王朝第一代國王。其出處有說是色界第十三天光明天子下凡,有說是釋迦王族後裔。初在西藏澤當附近贊塘閣希山間,被當時的十二個氏族酋長和苯波教徒共同擁立為王,舁於肩上,稱為涅赤贊普,義譯肩座王,為吐番天座七王之首。

 

  28勝解佛:賢劫千佛中最後的一佛。

 

  29馬路:一匹馬一天所走的路程,許多馬路即一匹馬許多天所經過的路程。

 

  30人間之莊嚴:即人間具有名望,德勢之人。

 

  31當熱瓦:音譯,指當熱地區的人。

 

  32幻化工人:赤松德贊由印度迎請來的工人。

 

  33桑耶:山南劄囊縣一地名。

 

  34尊勝宮:帝釋天所居宮殿名,在善見城中央。

 

  35紅山:布達拉宮所在的山。

 

  36不適應中毒:不宜合併的食物一經合併食用,即對身體發生不良反應引起中毒。

 

  37瑪敦、夏珍:因肉食所致兩種病的名稱。

 

  38洞特:一種病,患此病者會突然昏倒,需立即放血。

 

  39蓋火:西藏人一般都晚上蓋火,為方便第二天容易生火。但修無常者想若晚上死了,就不需準備故常不蓋火。

 

  40如敵趕走牧童牛:牧童的牛被敵人趕走後,愣在那裡,不知所措。

 

  41帕單巴:出生于印度南方曾依止蓮華生大士、龍猛菩薩等五百位上師獲二殊勝成就,住世五百七十一年,後於藏地弘揚佛法。

 

  42佛教油子:入佛門聞法修法越多他的相續越難調化,終成背道而弛。

 

  43轉生到黑暗之處:太陽和月亮本為天子,所以也有墮落之時。

 

  44夜摩天(時分天):居於須彌山前上空,按時行樂,故名時分,不與阿修羅作戰,故名離鬥爭天。

 

  45兜率天:又名喜足天,睹史多天。六欲天之一,妙欲資具勝於以下諸天,身心安適,且喜具足大乘法樂,故名喜足。

 

  46樂化天:六欲天之一,自己任意變化欲界資生妙具,盡情享受,故名樂化天。

 

  47他化自在天:六欲天之一,奪他所化妙欲資具而自享用,故名他化。

 

  48皮火筒:藏族燒火的工具,用動物皮製成,在火的周圍吹氣可助火燃旺。

 

  49卓滾朗吉日巴(1128-1188):在修持七年七月七日證悟法相,並創立了拉樸寺。

 

  50唐東加波:噶舉派一位傳承上師。

 

  51四大名湖:馬法木湖(今西藏自治區普氣縣境內),納木湖(今西藏自治區當雄縣境內),青海湖,稚卓耶湖。

 

  52信財:信眾供養的財物,此中也有亡財之義。

 

  53前後藏四翼:古代藏文典籍中藏地為上中下三區。上區阿裡,中區衛藏,下區青康。

 

  54犍椎:打木、檀板、義譯聲喝。集合僧伽的響器之一。《毗奈耶》中所說尺度,木質為栴檀、木瓜樹、巴羅沙、柴檀、醋柳、桐樹等,長八十四指,寬六指,厚二指,削去四角成為八方,四角斷口,各長二指,兩端剖成蛤蟆頭形。

 

  55王鬼:是厲鬼的一種。

 

  56厲鬼(魑魅):是一種魔鬼,梵音譯作部多。

 

  57詛燒拋:採用壓勝(鎮壓)焚魔、拋擲朵馬、食子等方式以消災祈福的密宗的一種降魔方式。

 

  58浪踏病:腸胃絞痛。由於寒熱交攻,胃及大小腸中寄生蟲動亂妄行,突發劇痛,如牛角尖壓刺胸腹。

 

  59毒癰:頭疽,瘡初起頂如粟米、後來根盤擴大,狀如蜂巢。

 

  60卡:藏地茶葉的計量單位。

 

  61腹背瘡傷:指犛牛馱貨時,背部被鞍子或貨物磨傷,腹部肚帶緊勒,行走時將腹部磨傷。

 

  62三白三甜:乳汁、乳酪和酥油為三白;冰糖、蔗糖和蜂蜜為三甜。

 

  63拔炒棍頭:炒青稞時用以在鍋內翻撥的木棍。藏族風俗習慣中對牲口身體瘦弱的一種比喻。

 

  64尋香:食香者,欲界中有或中陰身,各依因緣善惡,吸食種種香、臭氣味,故名尋香。梵語譯作乾達婆。

 

  65五濁惡世:劫末壽等漸變鄙惡,如渣滓故名為濁世。五濁:壽濁,煩惱濁,眾生濁,劫濁,見濁。

 

  66粗惡苑:粗澀園。帝釋天所居善見城南有一林苑,池塘、林木以為裝飾,行至其地,即生粗暴之心。

 

  67遊戲海:與須彌山週邊七重金山交相間隔的六重大海,充滿八功德水,為諸龍王嬉游之處。

 

  68引業:引發總報,能令生於某處某趣之業。

 

  69五分輪回圖:寺院門上繪製的生死五道輪回圖。

 

  70捨棄今世:指不求今生的世間八法,唯求來世的解脫。

 

  71“熱振”:寺廟名。是噶當派的第一座寺廟,為開創教派者仲敦巴所倡建,到1738年七世DL將其贈給自己的老師嘎單赤巴阿旺喬登。從此,阿旺之歷代轉世皆稱熱振活佛。

 

  72仲敦巴格西:阿底峽的及門弟子,宋代西藏佛學家。

 

  73轉繞:根據佛經記載:右繞佛塔、寺廟、佛像等有極大功德。

 

  74朗日塘巴(1054-1123):阿底峽尊者六大弟子之一布朵瓦格西二大高足之一。

 

  75鐵匠坐式:二郎腿。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的坐姿。

 

  76非法稱鬥:私下製造的秤鬥。

 

  77生圓次第: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之簡稱,密乘中修習本尊三身為生起次第。修習風脈等為圓滿次第。

 

  78笨教:古代西藏原始宗教名。創始人興饒,年代待考。盛行時分本地、外來和竄易三派,黑苯、白苯兩支。早期但以禱神伏魔為人禳病、薦亡為業,及至吐蕃王布德共傑時,幹與國政。松贊干布以後,吐番王室扶持佛教,佛苯之間鬥爭甚為激烈,熱巴堅因尊佛抑苯被苯教徒所殺,朗達瑪尊苯抑佛被佛教徒所殺。成為吐蕃王室趨於分裂滅亡的一個近因。其後苯教在見、行、修道之法諸方面,產生了眾多和佛教相似的經典,晚近漸趨衰微。

 

  79降香木:梵語為朅地洛迦木。分三種:紅色栴檀降香、黃色柏樹降香和灰色松樹降香。

 

  80遍行宗派:印度六大外道之一,其承認眾生之苦樂,非由因緣所生,唯由自然而生。

 

  81無縫衣:指不見縫痕的精工妙衣。

 

  82根據印度佛教歷史記載,龍樹菩薩圓寂以後,他的法體和頭部變成兩座山,將來龍樹菩薩重入此身體,重新弘揚中觀的般若空性。這兩座山如今在印度南方貝諦境內。

 

  83二止觀:寂止和勝觀的簡稱。寂止:梵音譯作奢摩地或三摩地,一切禪定的總括或因,心不散住外境,專一安住所修靜慮之中。勝觀:梵音譯修作毗婆舍那,一切禪定的總括或因,以智慧眼觀察事物本性真實差別。

 

  84貴族子弟:舊時西藏貴族的幼弟和侄子總名。

 

  85木磨:形相是磨子,但不能磨糧食,而自盡之喻。

 

  86黑沉熏香:沉香。梵義譯為“無重”或“去心”。分白、黑及赤色三種。

 

  87托巴:人頭蓋骨所做的碗。

 

  88七聖財:信財,戒財,舍施財,聞財,慚財、愧財、智慧財。

 

  89神饈:供佛的食品。

 

  90函頭標籤:藏式書函左端的書名浮簽,一般多用綢子製成。

 

  91啊勒嘎勒:梵文母音字母組和輔音字母組。

 

  92禳解術:禳解災難的法術。

 

  93獻新:在新鮮飲食等未用之前,首先取以供神的部分即用指拈少許向空彈撒敬神。

 

  94基數密咒:密宗中修任何本尊,作降伏等事業,先須念滿儀軌中規定的基本的心咒數量。

 

  95召召:修珠法時行者召喚“勾召”之聲,使邪魔等召集融入食團對它們進行懲治。

 

  96十大應誅:又名十逆怨賊。佛教密乘所說應殺不赦的十惡怨敵:毀滅佛教、摧殘三寶、劫奪僧財、謾駡大乘、坑害上師、挑撥金剛弟兄、障難修行絕無慈悲、背棄誓戒和顛倒業果。

 

  97藏合:稱量單位,舊時一藏升的六分之一。

 

  98藥山王:拉薩布達拉宮西南一山名。西藏四大名山之一。

 

  99絞木:用來拔去犛牛身上毛的木棒。

 

  100馱罩:用來覆蓋馱子的毛織物的毯子。

 

  101現有:指器情所攝之諸法,或輪涅所攝之法。

 

  102踏嗝:享用美味時感覺甚為可口而發出的一種聲響。

 

  103桑哈查門:《聞解脫續》中講:桑哈即八位桑哈空行母,未依教進行血肉供養者需在此等空行母前懺悔,遣除罪業。查門,提指空行母總稱。

 

  104五肉:人、馬、狗、大象、孔雀肉。

 

  105彩盤:苯波教禳災送祟時作為犧牲物品的彩線花盤。

 

  106據《藏漢大詞典》所載,三同門是指博朵瓦、金厄瓦、普竅瓦三位格西,此處還請讀者觀察。

 

  107慈氏五論:相傳為彌勒為無著所說《現觀莊嚴論》、《莊嚴經論》、《寶性論》、《辨法法性論》和《辨中邊論》。

 

  108法相師:採用辯論的方法研究佛教法相學的人。

 

  109中觀理聚五論:古印度龍樹論師著的《中論》、《回諍論》、《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細研磨論》。

 

  110護摩:火供,燒施。燃燒有漿樹枝等進行的火祭。

 

  111細頂脈:由鎖骨上行四指處,能現三脈即居中,能現二脈即居後,與耳垂平齊之剖刺脈道。剖此放血,能治腦蟲、肺、心熱邪、牙痛、胸血亢盛等病。

 

  112吠陀:經籍,特指印度古典教文化書籍。舊譯明論,梵音譯為韋陀典或吠陀典。

 

  113陀羅尼:總持,執持。以持久不忘諸法詞義的念力和神驗不測的智力為其體性,以受持善法,遮止不法為其功用。

 

  114素煙、葷煙:焦煙,舊俗佈施給一切“中有”鬼物的糌粑火煙。焦煙分為素煙與葷煙二種,素煙,即混有乳、酥三素的糌粑火煙;葷煙,即混有血、肉、脂三葷的糌粑火煙。

 

  115石堆:供神石堆。堆積卵石作供品者。

 

  116新肌:傷口及瘡口癒合時所生嫩肉。

 

  117衛藏厲鬼:當地一種鬼神,據說心胸狹窄嫉妒心極強,對其稍有不滿便立即製造違緣。

 

  118十二金剛大笑、稀有八句:上師晉美彭措的《直斷要訣釋》中有明釋。

 

  119十二頭陀行:十二杜多功德。即:持糞掃衣、但持三衣、但持毳衣、但一座食、次第乞食、不作餘食、處阿練若、常住樹下、常露地坐、常住塚間、常期端坐、隨處坐。如此十二種苦行,佛家用以針對修治貪著衣食居住,抖擻煩惱之行,名頭陀行。

 

  120毗盧七法:佛教所傳的一套靜坐姿式:兩足跏趺、兩手定印、脊椎正直、頸部微俯、肩臂後張、眼覷鼻尖、舌尖抵上齶。

 

  121道貌:證果跡象。修學佛道成正果者的外表行跡。

 

  122誠如難陀指鬘與能樂:詳見譯者講述之《親友書略釋》。

 

  123四種持明:異熟、壽命自在、大手印和任運持明。

 

  124那達:代表法界的一種符號觀修生起次第時需要觀想。

 

  125綺語伏藏之門:指諷刺那些言說各種毫無意義的掀、閒言碎語。

 

  126冒瀆晦氣:違犯誓言招致的不祥。

 

  127八思巴(1235—1280):譯言聖者慧幢,藏傳佛教薩迦派第五代祖師。

 

  128牛淨物:黃牛所出糞、尿、酥油、酪和乳等五物總名。

 

  129四相:修習密乘大圓滿道,證得有學乃至無學所有道相:法性現前相、證悟增長相、明智如量相和法遍不可思議相。

 

  130食子團:作朵馬所用揉合了的糌粑。

 

  131我乳轉輪王:佛書所說轉輪王之一。

 

  132攝生術:避谷術,金丹術。宗教徒憑藉花草藥石以求延年益體之術。

 

  133藏升:西藏容量單位名,約可盛青稞市制一斤又二、三兩。

 

  134古薩里:恰美仁波切著《山法集》雲:“所謂古薩里,除三想(吃飯、解大小便、睡覺)外無其它世間俗事唯一心修禪定者”。

 

  135瑪姬拉准(1031-1129):雪域著名瑜伽母,依般若經典開悟後依止帕單巴桑吉為上師,創立了斷法派。

 

  136十五種小兒惡鬼:1.柔軟鬼牛身;2.獸王鬼獸身;3.作瘦鬼童身;4.作忘鬼狐身;5.持拳鬼烏鴉身;6.鬼女人身;7.軋米尕鬼馬身;8.貪欲鬼金剛身;9.腹行魅女犬身;10.臭魅豬身、11.作愁鬼貓身;12.禽魔禽身;13.頂臂鬼雞身;14.八面鬼梟身;15.吊眼鬼蝙蝠身。

 

  137十字架:十字形,如交叉金剛杵等。

 

  138八吉祥徽: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勝利幢、寶瓶、金魚。

 

  139有礙魔:即外境的地神、鬼神、地水火風、疾病災難等。

 

  140無礙魔:貪嗔癡等八萬四千煩惱。

 

  141喜樂魔:自以為修法,境界等如何如何高、沾沾自喜之心。

 

  142傲慢魔:即我執煩惱,本無五蘊而執著為有之我和我所者。

 

  143果倉巴(1189-1258):他一生聞思,在喜瑪拉雅山和匝日神山作苦行,弘揚竹巴噶舉派佛法,攝收了眾多弟子,著作有四大函。

 

  144哲貢炯巴仁波切(1143-1217):是哲貢噶舉派的創始者,建造了帕智寺,被譽為第二龍猛菩薩,在73歲時攝受了18萬僧眾,在各地弘揚噶舉派的佛法。

 

  145貝諾紮那:藏地最初出家七人之一及三大譯師之一。

 

  146鹿耳帽:根據根敦秋佩所著《游國記》藏文拉薩81頁解:夏瓦即鹿子,寧即耳,夏瓦寧帽指形狀似鹿耳的冠冕,故稱為鹿耳帽。

 

  147薩霍國:藏史記載,謂古印度東部一小國地名。在今孟加拉地區。

 

  148無見頂相:頂成肉髻相,烏瑟膩相。如來施精舍等殊勝淨室,故感得頂上有肉隆起如髻之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

 

  149近五無間罪:與五無間罪相同的五種重罪:汙比丘尼、殺見道菩薩、殺有學僧伽、奪僧伽資具和拆毀靈塔。

 

  150四重罪:1.居智者之首位;2.享用密咒師的財產;3.不居比丘頂禮之前;4.享用修行人的食物。

 

  151八邪罪:1.謗白法;2.贊黑法;3.障礙行善者積資;4.擾亂信士之心;5.已入密乘者背棄上師;6.已入密乘者遠離本尊;7.已入密乘者脫離道友;8.已入密乘者捨棄壇城。

 

  152五身:舊派密乘經典所說二十五果法之一類:法身、報身、化身、不變金剛身和現證菩提身。

 

  153紮謝堅山:即瑪拉雅山。瑪拉雅,梵義譯為香山。藥都善見城西一山名。盛產岩精、寒水石、溫泉等藥物。

 

  154聖種五賢:妙稱天、安止龍王、流星面藥叉、慧方便羅刹和離遮族人無垢稱等五。

 

  155七種夢兆:請參閱《西藏古代佛教史》。

 

  156二十三句悲哀詞:此二十三哀詞在《集密意續釋》中有詳述。

 

  157肩座王(涅赤贊布):是西藏第一國王,也是吐番天座七王之首。

 

  158永布拉崗:在山南地區乃東縣境內,是西藏最早的一座王宮遺址,西元前一百多年,涅赤贊普所居地方。

 

  159文成公主:唐太宗室女。西元641年,松贊干布派遣大臣祿東贊迎請至吐番。

 

  160赤尊公主:尼泊爾國光胄王之女。西元623年與吐番王松贊干布聯姻。

 

  161五尊栴檀觀音:現今兩尊在拉薩,兩尊在尼泊爾,一尊在印度。

 

  162淨地:修建廟宇等建築物之前舉行的一種密宗淨地儀式。

 

  163大堪布靜命:即大堪布菩提薩埵。那爛陀寺依止智藏論師出家,受具足戒。為中觀自續派論師及東方三中觀論師之一,設認修建桑耶寺,度初試七人出家,並開始建立僧伽制度。

 

  164 夏絨卡繡佛塔:今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城中心。

 

  165六種傳承: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迦羅耳傳、黃紙詞句傳、空行囑咐傳、發願灌頂傳。

 

  166九種傳承: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迦羅耳傳、空行囑咐傳、發願灌頂傳、教授授記傳、修持加持傳、耳聞實修傳、行持事業傳。

 

  167往生馬:藏族民俗,一般指為亡人作超度時,亡人家屬將自家最好的馬配上死者的最好衣服供養作超度的上師,表示已將亡靈完全交付於這位上師請上師作超度。這種馬稱為往生馬,至今仍有此風俗。

 

  168九竅:人體感受五種外境的感覺活動所有九處門戶或穴竅:眼二、耳二、鼻二、口和大小便口各一,共為九竅。

 

  169融合:將自心融合于阿彌陀智慧之教言。

 

  170隱沒次第:人死亡時出現種種滅盡次第之死相。

 

  171《遠喚上師》:祈禱、讚歎、呼喚上師求加持的偈頌。

 

  172三現分:修行薩迦派道果預備位。顯乘的共通三現分道:不淨現分、瑜伽景象分和清淨現分。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

 

 

  聞法方式

 

  人生難得

 

  壽命無常

 

  輪回過患

 

  因果不虛

 

 

  解脫功德

 

 

 

  依止上師

 

 

 

  皈依

 

 

 

  發菩提心

 

 

 

  念修金剛薩埵

 

 

 

  積累資糧

 

 

 

  上師瑜伽

 

 

 

  往生法

 

 

 

  結文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