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7 21:23:01
學習次第 : 進階

空性論述《辨中邊論》探微

濟群法師

乙二、空性異名
  所知空性異門雲何?頌曰:
  略說空異門,謂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性,法界等應知。

  論曰:略說空性有此異門,雲何應知此異門義?
  異名即不同的名稱。空性主要有這麼幾個不同的名稱: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性、法界等。其實空性並不止這五個名稱,這裏只是簡單地略說,代表還有很多。
  論曰:略說空性有此異門。異門指不同的名稱。簡單地說,空性有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性、法界這些異門。
  雲何應知此異門義?怎麼知道這些異名的含義呢?因為這些名稱的安立各有其特殊的意義。那麼,它們是根據哪些特殊意義安立的呢?
  頌曰:
  由無變無倒,相滅聖智境,及諸聖法因,異門義如次。

  論曰:即此中說所知空性,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易故。由無倒義說為實際,非諸顛倒依緣事故。由相滅義說為無相,此中永絕一切相故。由聖智境義說為勝義性,是最勝智所行義故。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義。無我等義如理應知。
  頌曰:由無變無倒,相滅聖智境,及諸聖法因,異門義如次。本頌對前一頌作了進一步解釋。
  論曰:即此中說所知空性。空性本來非能非所,無所謂能知所知。為什麼又叫所知空性呢?因為空性由根本智所通達,故名所知空性

  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易故。空性為什麼叫真如?因為沒有變化的關係。世間任何現象都是生滅變化的,所謂諸行無常。然而真如卻不生不滅,恒常如此,既沒有進化也不會退化。
  由無倒義說為實際,非諸顛倒依緣事故。空性為什麼又叫實際?實際就是真實,與事實真相符合,實際沒有顛倒,非顛倒妄識所能認識,必須以真實智慧──——如實智才能通達。反過來說,顛倒的妄識無法緣知空性的真實。

  由相滅義說為無相,此中永絕一切相故。空性為什麼又叫無相呢?因為在空性中是沒有一切差別相的,所以叫無相。另外,在空性觀修的過程中,不斷滅除無明建立起來的虛妄顯現,從而究竟證得無相之理。要注意的是,此處所講的相滅不是相的寂滅,這和中觀的觀點不同。中觀講無相,緣起相寂滅的當下就是無相,就是實相。唯識宗講無相,把雜染的虛妄相斷除之後,才能究竟證得無相之理。
  由聖智境義說為勝義性,是最勝智所行義故。空性為什麼又叫勝義性?因為勝義性是聖賢的智慧所通達,是無漏智慧所覺知。這不同於凡夫的境界,是妄識所緣的。
  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義。空性為什麼又叫做法界?界是因的意思,即聖法生起之因。也就是說,無漏智慧是依空性生起的。
  無我等義如理應知。空性又可以叫無我性,又可以叫法性。此外,空性還有很多其他別名。
  乙三、空性差別
  雲何應知空性差別?頌曰:
  此雜染清淨,由有垢無垢。如水界全空,淨故許為淨。
  論曰:空性差別略有二種。一雜染,二清淨。此成染淨由分位別,謂有垢位說為雜染,出離垢時說為清淨。雖先雜染後成清淨,而非轉變成無常失。如水界等出離客塵,空淨亦然,非性轉變。
  空性有幾種差別呢?本頌為我們解釋了空性的差別。
  論曰:空性差別略有二種。一雜染,二清淨。空性差別簡單說可分為兩種,一是雜染,一是清淨。對空性差別的說明,許多佛教論典都曾論及。如《成唯識論》講到七種真如,《百法明門論》講到六種無為。本論所講的空性差別比較簡單,僅分為雜染和清淨兩種。
  空性本身是清淨的,不應該有差別,這裏怎麼又冒出兩種呢?而且一種是染汙的,一種是清淨的。這就不太好理解,所以下面進行解釋。
  此成染淨由分位別,謂有垢位說為雜染,出離垢時說為清淨。這裏把空性分成染位空性和淨位空性,原因是由分位元別,即根據空性處在不同位置而做的區分。空性在有垢位時,稱為雜染;出離垢時,說是清淨。空性在凡夫階段,屬於有垢位、雜染位。清淨的空性被虛妄分別的客塵所覆蓋,便以雜染形式顯現。一旦將凡夫的妄執息滅,空性自然顯現出來。這時的空性,才是出離垢時說為清淨的空性。
  雖先雜染後成清淨,而非轉變成無常失。空性分為染淨兩個階段,因此有些人就會認為,空性原來是雜染的,後來才轉變為清淨。是不是這樣呢?其實也不是。空性永遠是清淨的,只是在不同情況下,才有染淨不同的說法,一是在雜染狀態下顯現的空性,一是在清淨狀態下顯現的空性。雜染狀態下顯現的空性在有垢位,是凡夫處於生死流轉過程中所認識的空性。有垢位的空性,由於被妄識所緣屬於雜染,以虛妄分別的面目出現。而離垢位上的空性屬於清淨,是聖賢所證得的空性。空性雖然有兩種,有雜染位的空性和清淨位的空性,有有垢位的空性和離垢位的空性。事實上並不是有兩個空性,無論從雜染到清淨,還是從有垢到無垢,空性並沒有產生本質的變化。為了更便於理解,論中運用幾個比喻加以說明。
  如水界等出離客塵。空淨亦然,非性轉變。第一是關於水的比喻。水中若有塵垢就會渾濁,經過濾、消毒之後,水變得清淨了。但是,髒水和淨水並不是兩種東西,並不是由渾濁的水轉變為另一種清淨的水。只是把客塵過濾出來,水就清淨了。空性也是一樣,在虛妄分別的狀態下所見到的空性是有垢的。如果把虛妄分別中的妄識、妄相去除了,好像水經過過濾一樣,所顯現的空性就是清淨的。第二是關於虛空的比喻。虛空中時而晴空萬里,時而烏雲遍佈。一旦烏雲被風吹散,藍天自然就顯現出來。烏雲密佈的天空,如有垢位的空性;萬里無雲的晴空,如離垢位的空性。另外還有關於金的比喻。含金砂的礦石中,同時還有很多雜質,經過提煉把雜質去掉,就能得到純金。礦石中的金,如有垢位的空性;提煉過的金,如離垢位的空性。
  所以,空性只有一種,從雜染到清淨,從有垢到無垢,只是過濾、提煉的過程,並不是本質的轉變。
  乙四、十六空
  此空差別複有十六,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此等略義雲何應知?頌曰:
  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能見此如理,所求二淨空。
  為常益有情,為不舍生死,為善無窮盡,故觀此為空。

  為種性清淨,為得諸相好,為淨諸佛法,故菩薩觀空。 
  論曰:能食空者,依內處說即是內空。所食空者,依外處說即是外空。此依身者,謂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內外空。諸器世間說為所住,此相寬廣故名為大,所住空故名為大空。能見此者,謂智能見內處等空,空智空故說名空空。如理者謂勝義,即如實行所觀真理,此即空故名勝義空。菩薩修行為得二淨,即諸有為無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為空及無為空。為于有情常作饒益而觀空故,名畢竟空。生死長遠無初後際,觀此空故名無際空,不觀為空便速厭舍,為不厭舍此生死故,觀此無際生死為空。為所修善至無餘依般涅槃位亦無散舍而觀空故,名無散空。諸聖種性自體本有非習所成說名本性,菩薩為此速得清淨而觀空故,名本性空。菩薩為得大士相好而觀空故,名為相空。菩薩為令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淨,而觀此空故,名一切法空。
  本論將空的種類差別分為十六種。《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講到空的差別,也是分為十六種。關於空的種類差別,《般若經》裏講得特別多,有十六種空、十八種空、二十種空等等。
  上面所列的三頌,主要解釋了十六種空中的十四種。一方面解釋十四種空的內容是什麼,一方面解釋為什麼要觀這些空。

  一、內空:論曰:能食空者,依內處說即是內空。什麼叫內處?十二處有六內處、六外處。六內處是六根,即能食。平常說受用,如嘴巴能吃東西,是舌根的受用;鼻子聞到香味,是鼻根的受用;眼睛喜歡觀賞風景,是眼根的受用;耳朵喜歡聆聽音樂,是耳根的受用;也有人喜歡呆在舒適的環境裏,是身根的受用;再有人喜歡憶念一些開心往事,是意根的受用。六根能夠受用六塵境界,所以名為六內處。內是相對於外所說,外六塵不能受用境界,只有內六根才能受用六境。六處因緣和合,並無實我實法,所以說為內空。
  二、外空:所食空者,依外處說即是外空。所食空,依外處說。外處就是六塵,是六根所受用的物件,因而名為所食。六塵也稱為外六處,也是因緣和合,並無實我實法,說為外空。
  三、內外空:此依身者,謂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內外空。這裏的,指能食、所食,也就是六根、六塵所依止的色身生命。根、塵都不能離開五蘊色身,但五蘊色身也是依因緣和合,並無實我實法,因而說為內外空。
  四、大空:諸器世間說為所住,此相寬廣故名為大,所住空故名為大空。器世間是有情賴以生存的大環境,因而名為所住。器世間非常寬廣,小至這個地球,大至整個宇宙。但這寬廣的器世間並非像眾生執著的那樣,是永恆而實在的。事實上,它也是緣起的,所以稱為大空。
  五、空空:能見此者,謂智能見內處等空,空智空故說名空空。這裏的,指前面所說的四種空,即內空、外空、內外空和大空。誰能見到這四種空呢?必須有智慧才能看到,所以說智慧見內處等空。這種能見到空的智慧,為空智。空智也並非實我實法,所以稱為空空。
  六、勝義空:如理者謂勝義,即如實行所觀真理,此即空故名勝義空。勝義為什麼叫如理呢?勝義是最殊勝的境界,是以如實智慧所觀照、證得、通達的真理,是由斷除實我、實法二執之後所證得的空性,是為勝義空。

  七、有為空,八、無為空:菩薩修行為得二淨,即諸有為無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為空及無為空。二淨,指有為法和無為法的清淨。菩薩要得有為、無為的善法和有為、無為的清淨,如何才能得到呢?菩薩必須觀有為、無為是空的,才能得有為、無為的善和有為、無為的清淨。如果不能觀有為、無為是空,反而對有為、無為法產生妄執,就永遠不能證得有為法和無為法的清淨。
  九、畢竟空:為于有情常作饒益而觀空故,名畢竟空。行菩薩道的人,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的那樣,任務就是盡未來際地饒益有情眾生。而菩薩要饒益眾生,就必須觀有情空,否則就無法平等饒益有情。所以,菩薩必須觀有情空,唯有無我相、人相,才能盡未來際饒益一切有情,這點非常關鍵。
  十、無際空:生死長遠無初後際,觀此空故名無際空。不觀為空便速厭舍,為不厭舍此生死故,觀此無際生死為空。生死是沒完沒了的,菩薩要度的眾生也是沒完沒了的。有些學佛的人把生死看得太實在,對此產生極度的厭離之心,便速厭舍。為了使菩薩不厭舍生死,必須觀生死為空。如《心經》所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沒有無明,也沒有老死,生死的當下就是沒有生死。既然沒有生死,也就不用厭舍生死了。
  十一、無散空:為所修善至無餘依般涅槃位亦無散舍而觀空故,名無散空。菩薩在修行過程中,必須修眾多善法,積集成佛的資糧。這些善法包括十善,包括一切與成佛相關的法門。但如果把善法看得很實在的話,菩薩就會覺得自己已經修了很多善法,可以不必再修而入涅槃了。所以,菩薩在修善法的同時,應當觀善法也是空,所謂觀三輪體空。即使到了涅槃位也不會散舍,這叫無散空。無散就是不舍,由觀空而不舍善法。
  十二、本性空:諸聖種性自體本有非習所成說名本性,菩薩為此速得清淨而觀空故,名本性空。唯識宗認為,世間萬法的生起都需要種子。成就佛果或菩薩、阿羅漢,則需要無漏種子。在唯識宗裏,種子又叫種性,是決定行者修行成就、解脫生死、解脫煩惱的潛在功能。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相應的種性,修億萬劫也沒有用。因為沒有菩薩的種性,就不可能發菩提心;沒有聲聞的種性,就不可能成就阿羅漢果。唯識宗非常注重種性的作用,認為有情共有五種種性。其中有一種是無種性,即沒有聖賢的種子,永遠不會修行,也不會成佛。除無種性外,還有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和不定種性。種性決定了修行人未來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那麼,種性又是從何而來呢?本論告訴我們,諸聖種性自體本有,聖人要成就的聖種性本來就有的。如修菩薩道的人本來就具有菩薩種性,並不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所以名為本性。菩薩為了使種性快點成熟,就必須觀空。只有通過觀空,才能遣除妄執、相執,成就聖賢的果位。
  十三、相空:菩薩為得大士相好而觀空故,名為相空。學佛的人都很仰慕佛菩薩的智慧和慈悲,同時也很敬仰佛菩薩所具備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是虛幻的,學佛的人不可以執著這種相。如果執著這種相,永遠不能證得佛的實相和法身。而法身才是佛陀的真身。所以,修行人不應執著佛陀的色身莊嚴,而應觀修相空。正如《金剛經》所說的那樣: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十四、一切法空:菩薩為令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淨而觀此空故,名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是從佛陀的一切功德成就上說。力指十力,佛陀功德中有十種非常特殊的力量。無畏指四無畏,佛陀有四種無畏。表示還有很多功德,如十八不共法等。要令這一切功德都能清淨,就必須觀空。否則,對於佛陀的種種功德產生妄執、相執,永遠都不能成就佛陀那樣的無盡功德。
  這十四種空,是針對行者在修行過程中容易產生的相執、妄執而說。說空的意義,主要就是為了遣除修行過程中產生的相執和妄執。
  是十四空隨別安立,此中何者說名為空?頌曰:

  補特伽羅法,實性俱非有。此無性有性,故別立二空。
  論曰:補特伽羅及法實性俱非有故,名無性空。此無性空非無自性,空以無性為自性故,名無性自性空。於前所說能食空等,為顯空相別立二空。此為遮止補特伽羅法增益執,空損減執,如其次第立後二空。
  前面所說的十四種空,主要是為了遣除相執、妄執而差別安立。這裏對空的本質再作進一步交待:哪些屬於空,哪些屬於不空?主要說明兩種空,加上前面所說的十四種空,共計十六種空。

  十五、無性空:論曰:補特伽羅及法實性俱非有故,名無性空。這裏要說的兩種空,一是無性空,二是無性自性空。其實這兩種,一種是空,一種是有。補特伽羅譯為數取趣,即有情,指諸法。眾生所執著的實我和實法,事實上是沒有的,所以說俱非有故,名無性空。所謂無性空,指我的實性和法的實性根本沒有,客觀上根本不存在,只是凡夫的妄執,錯誤地認為它是有,這就是無性空。
  十六、無性自性空:此無性空非無自性,空以無性為自性故,名無性自性空。當我們認識無性空的時候,一方面否定我法二性是沒有,另一方面又肯定我空法空的真如是有,這點大家必須注意。因為空以無性為自性,二空的真理透過我空法空得以顯現,故名無性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指的是二空的真如之理,是通過無我執性、無法執性來顯現。
  於前所說能食空等,為顯空相別立二空。前面所說的能食空等十四種空,含對治性。為了進一步顯示空的道理和空的實質,所以建立這二空。
  此為遮止補特伽羅法增益執,空損減執,如其次第立後二空。後面兩種空,可以遮止對空有問題的兩種錯誤認識,一是增益執,一是損減執。什麼是增益執和損減執呢?如果這個東西本來沒有,大家錯把它當成是有,就是增益執。如果這個東西本來就有,但大家錯把它當做沒有,就是損減執。比如本來有五個蘋果,大家認為有八個,就是增益執;反過來說,本來有八個蘋果,而大家認為只有五個,那就是損減執。
  現在說的這兩種空,無性空是為了對治增益執。因為我法二執在客觀上本來就不存在,可凡夫因為妄執而認為它存在,這就是增益執。無性自性空是為了對治損減執,因為透過妄執所顯現的真理才是真實的存在,即二空真如。但凡夫因為沒有智慧而認識不到,從來不覺得它存在,這就是損減執。所以說,這兩種空是為了對治這兩種執著。
  乙五、空性差別的成立
  如是已顯空性差別,此成立義雲何應知?頌曰:

  此若無雜染,一切應自脫。此若無清淨,功用應無果。
  論曰:若諸法空,未生對治,無客雜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應自然解脫。若對治已生亦不清淨,則應求解脫勤勞無果。
  論曰:若諸法空,未生對治,無客雜染者,一切有情不由功用應自然解脫。空性有兩種,一是空性的雜染狀態,一是空性的清淨狀態。兩種狀態在客觀上都存在,並非不存在。為什麼?在無漏智沒有產生對治之前,雜染應該是存在的。假如諸法空性未產生對治前,不承認雜染的存在,則一切有情不由功用應自然解脫,那麼眾生似乎不用修行就自然解脫了。修行的過程就是斷染取淨,如果沒有雜染存在,還修行幹什麼?但不修行能否解脫呢?顯然不能,所以我們應該承認空性存在雜染的狀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