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31 13:08:36
尊貴慈誠羅珠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慧燈之光六《修心七要》略釋(十二)

慈誠羅珠堪布

甲七、(修心之學處):

修心的學處和修心的誓言有什麼差別呢?

修心的誓言,是從否定角度而言的——如果違背誓言,就會影響修行,所以不能不計後果地一意孤行;修心的學處,是講修行人應當遵守的規則。如果能夠達到此要點的要求,我們的菩提心就只會增長而不會退失。

諸瑜伽攝一

第一,“諸瑜伽攝一”。

所有行為,包括日常生活當中的吃飯、穿衣等等,都要圍繞一個中心,那就是利他心。

《大乘阿毗達摩》講過,吃飯本身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業,但根據吃飯者的發心、動機的不同,吃飯也可以隨之而變成善、惡、無記三種業。

譬如,吃飯的時候,假如一門心思想著吃飽以後去幫助別人、放生或者是打坐,那吃飯就成了善法;如果吃飯的時候,懷著吃飽之後要去殺生、偷盜、欺騙等等的發心,則吃飯就變成了惡業;假使沒有什麼特殊的想法,只是為了吃飽飯,就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業。

我們在吃飯、穿衣等等的時候,雖然不能牽強附會地標榜自己是為了眾生而吃飯、穿衣,但可以這樣想——我現在吃飯、穿衣是為了生存,而我生存的目的,是為了修持大乘佛法。在修法過程中,無論修的善法大還是小,我都要一心一意地回向給眾生;另外,我下定決心從現在起,要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要走成佛之路。在這樣的動機下吃飯,也可以變成積累資糧的方法,變成菩薩的高尚行為,故而要養成這樣的習慣。

尤其在做比較重大的選擇之際,更是要觀察自己的動機。如果缺乏了利他心,抱著自私自利之心,則即使做的是善法,也應該放棄。

在利他心的基礎上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給眾生帶來利樂,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一時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那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的動機是純良的。當然,在利他心的出發點上做出來的事,也不一定都會成功。

大家回想一下,從小到大這麼多年,我們吃了多少飯、穿了多少衣,但無論吃的是珍饈美味還是殘羹剩飯,穿的是綾羅綢緞還是粗布爛衫,從修行、解脫的角度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那是多麼可惜的事啊!明明只需稍一轉念,我們就可以將其轉化為解脫之因的。所以,從現在起,我們一定要按照大乘佛法的要求去做,珍惜每一個當下,讓下半輩子的所有行為都變得有意義。

如果始終保持不離利他心,就是一種良好的習慣,這樣菩提心也不容易忘失。

遇違緣修一

第二,“遇違緣修一”,對治自己的邪見、違緣等等,需要修一個發心。

本身違緣和邪見是各種各樣的,關於菩提心學處的違緣和邪見,我們修行的時候也可能會遇到。比如說,在沒有修行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比較順利,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一開始修菩提心,就感覺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生病、破財,家庭、工作、學習等等也不順利,還要受到其它人的欺負,或是被非人傷害等等——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有一個比較容易產生的邪見。有些人會認為:這麼多違緣的出現,就是在提醒我不應該修行,本來按理說,在修菩提心、作善事之後,應該更順利、更如意,但我卻出了這些問題,看來菩提心修了不但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有負作用。

產生這些邪見的原因,主要是沒有聞思,沒有深入瞭解因果的前後關係。《俱舍論》第四品是專門講因果的,如果學了其中的因果道理,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

漢地居士中少數人有這種情況,藏地的農牧民因為信佛程度比較高,一般不會有很明顯的邪見,但從有些人的言語中,也會流露出類似的意思。

我們不能認為,一學佛以後,所有的痛苦、所有的不順利都解決了。即使從小乘的角度來說,阿羅漢已經達到最高境界了,都會有違緣,都要承受因果報應,其它人就更不用說了。

出現這樣的邪見時,該怎麼辦呢?此處說,應該用一個修法來對治——除了我以外,世上還有很多人也有同樣的邪見,這是非常不好的念頭,是阻礙修持大乘佛法的嚴重違緣。但願能以我的這個邪見,來代替所有其它人的邪見,所有眾生因此邪見而將承受的惡報,也由我來承擔,但願一切眾生都離開這樣的邪見;另外一個,就是對有此邪見的眾生修慈悲心,然後修自他相換的方法。

其實,小乘《俱舍論》裡面也講過,有三種人最容易遇到違緣:

第一種,是加行道[1]四位中的第三位——忍位,因為從此以後不會墮三惡趣,故而所有曾經造過的墮惡趣的罪業都會前來作障。

第二種,是修四禪八定即將超越欲界,獲得色界第一禪的時候,所有屬於欲界的煩惱都會齊心合力地百般加以阻撓。因為因果是不虛的,如果不還報就離開欲界,欲界的因果就沒有機會成熟了,就像一個人離開某地之前,必須要還清債務一樣,那個時候,所有沒有清淨的罪業統統會出來阻礙,一定要讓他受到報應。

同樣,在超越色界、無色界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第三種,在即將證悟阿羅漢果位,超越三界六道的時候,以前沒有斷除的細微煩惱也會前來作障。

除了以上三種人以外,修行愈精進的人,就愈有障礙,因為有些魔鬼、非人不希望眾生擺脫魔障而獲得解脫。如果這些眾生本來就很散亂,根本不修行,這樣的結果只會在輪回中受苦,根本不可能成就,所以魔鬼、非人等也不會瞎操心,來製造什麼違緣;但是,對修行非常精進的人,魔鬼就會無事生非、從中作梗;

另外,修持大乘佛法——發菩提心、修空性的人即使今生遭遇極小的違緣和痛苦,比如頭痛、被人欺負等等,也會重罪輕報,從而遣除來世墮地獄等很大的痛苦,所以,修行精進的人違緣比較多,但這些違緣都可以轉為道用。

初後行二事

第三,“初後行二事”,每天早上和晚上,要分別做兩件事。

早晨起來的時候,就立刻發心,今天我一定要發菩提心,絕不離開菩提心,這也是前面講的五力當中的引發力。

當然,在白天作任何事情的時候,也要隨時觀察自己有沒有離開菩提心。

下午或者晚上睡覺之前,要觀察自己一天當中有沒有做過違背菩提心的事情。如果有的話,就要懺悔並發誓以後絕不再做;如果沒有做過違背菩提心的事情,而且一天當中基本上沒有離開菩提心的話,那就要隨喜自己的功德,併發心以後一定要繼續堅持。

二境皆應忍

第四,“二境皆應忍”,就是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幸福和困難兩種對境。

從世俗的角度來說,健康、長壽、發財、 有名等等,就是所謂的幸福。

如何將幸福轉為道用呢?最關鍵的,是不能有傲慢心,要知道這些都是如幻如夢的,就像做了一場美夢一樣。如果有利他心,就可以在如幻如夢的世界裡,如幻如夢地利益眾生。

比如說,如果有錢的話,可以拿來放生、佈施;如果有權力、有名聲,就利用權力與名聲去利益眾生,解決其它生命的痛苦等等。

一旦遇到一些困難、打擊、失敗等等,也不要傷心絕望乃至精神崩潰。更不能退失菩提心,即使再困難,都要以菩提心為動力和安慰,要勇敢地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業。

我們的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像其它淨土,除了證悟大乘一地以上的菩薩以外,所有凡夫的人生都既有巔峰也有低谷,既有快樂也有痛苦。如果在順境和逆境中,都同樣能得失兩忘、寵辱不驚,我們的修行就永遠不會退失。

這些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但卻很難做到。萬事勝意、一帆風順的時候,大家也許會有修一修菩提心的興趣,一旦遇到一些外在或內在的困境,就沒有任何修法的動力了,這樣下去,我們的修行就永遠不會有進步。

在動亂年代的艱難困苦中,藏地很多修行人卻獲得了異乎尋常的進步。很多修行人感慨道:如果沒有當時那種艱苦卓絕的環境,我的修行可能不會有今天的進步。由此看來,苦難的確是一筆財富啊!

當然,在任何境遇前都能做到如如不動的人,必須要有很好的聞思修基礎,否則,像我們這樣的凡夫,就會時而趾高氣揚,時而垂頭喪氣,一輩子都在患得患失的心態中過活,這樣修行又怎麼會有進步呢?

捨命護二事

第五,“捨命護二事”,要拼命地護持兩件事。

哪兩件事呢?就是一般的誓言和與修心法門特有的誓言。一般的誓言,就是小乘別解脫戒、大乘菩薩戒以及密宗三昧耶戒等等;修法特有的誓言,就是第六個要點裡講的誓言。即使遇到命難,也要遵守、護持這些戒律。

前面也講過,大乘修行人絕不能以修大乘法門為藉口而忽視這些細節。

在因果取捨上,無論是大乘修行人,還是密宗修行人,都一定要如理如法。如果沒有遵守這些戒律,來世的幸福與解脫都會化為泡影。

當學三種難

第六,“當學三種難”,要學三個難點。

三個難點是什麼呢?第一,自己已經有煩惱或正在生起煩惱的時候,我們不容易發現。相對而言,嗔恨心等比較粗大的煩惱還比較容易觀察到,但貪心、傲慢心、自私心等等就隱藏得比較深了;第二,煩惱產生以後,很難駕馭與控制。從無始以來,這些煩惱在我們心裡已經根深蒂固了,想徹底斷除,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第三,即使煩惱暫時控制下來了,但卻不容易完全剪斷、徹底停止。

比如說,當我們心裡有了嗔恨心之後,即使能馬上發現並知曉它的過失,然後通過修法把它控制下來,並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生氣,但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從根本上斷除嗔恨心,以後機緣成熟的時候,它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斷除煩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對治第一個難點,就要隨時嚴密監視自己的內心,觀察自己在想什麼;對治第二個難點,就只有修法。如果有貪心,則修不淨觀、白骨觀等修法;如果有嗔恨心,就要修慈悲心等等。當然,如果能修空性,那是最好的;對治第三個難點,就是要長期修法,經過長年累月的努力,最後煩惱還是可以斷除。當我們是凡夫的時候,煩惱的力量就顯得很強大,在無我智慧增強之後,煩惱也就不堪一擊了。最後的勝利,終將屬於無我智慧。

取三主要因

第七,“取三主要因”,要尋找三個主要的因素或條件。

三個主要條件是什麼呢?首先,必須找到一個標準的大乘善知識。如果沒有善知識,我們只會懂得一些生存的知識,要超越輪回、了脫生死,世間的學校沒有這樣的教育,一般的父母也不會有這方面的言傳身教,我們自己更不會主動去追尋探究,所以,首先必須要找一個善知識。

善知識的標準,以前也講過很多次,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等寶典裡面,都講了很多大乘善知識的標準,並且引用在《普賢上師言教》當中了。但是,經書裡面也講過,要達到所有的標準,那是很難的。特別是在末法時代,具備所有條件的上師就更是鳳毛麟角、萬里挑一。所以,儘管從嚴格的要求來說,善知識應該具備所有的條件,但是,因為如今是末法時代,要具備所有的條件幾乎不可能,我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但作為善知識,最低限度也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標準:第一,從慈悲方面而言,必須要有不造作的菩提心;第二,從智慧方面來講,就是能給我們指出一條準確無誤的解脫道。

善知識的取捨、觀察特別重要,這也是目前漢地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但因為以前已經講過多次,所以此處不再重複。

第二個條件,要有一顆虔誠的心。

就像種莊稼一樣,在肥沃、鬆軟的田地裡播種,莊稼才能茁壯成長,但假使在柏油路、水泥路上播種,會不會長出莊稼呢?不可能。同樣是種子,同樣具備長出莊稼的能力,但播撒的地方找錯了,還是不能長出莊稼。

同樣,即便是遇到了像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師那樣的善知識,但心裡根本沒有修行、解脫等等的概念,天天想的都是吃喝玩樂、功名利祿,那也沒有用。

據經書記載,連釋迦牟尼佛身邊,也有慘墮地獄、旁生道的弟子。其原因,並不是釋迦牟尼佛只選了一些根機上乘的人作為傳法對象,其它根機不好的就撇至一旁而沒有傳法。釋迦牟尼佛對身邊的弟子傳了同樣的法,但因為這些人的心還沒有達到法器的要求,這種人遇到再好的善知識,也根本沒有用。

如果沒有修行的觀念,該怎麼辦呢?通過修行來改變,所有的有為法,都可以改變,以前不是修行人,以後可以變成修行人。

第三個,就是修行所需要的生活條件。

這裡所指的生活條件,是不墮兩邊的中庸之道。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處處都強調中觀。中觀不僅適用於空性的見解,甚至行為也要持中間的觀點。

比如說,沒有吃、沒有喝,連最起碼的生活條件都不具備,我們能不能在這樣的環境下修行呢?雖然米拉日巴尊者等不可思議的成就者們覺得無所謂,但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是沒有辦法的。

比如說,即使有一位像佛陀一樣偉大的善知識在山上,但周圍沒有任何生存條件,那我們最多也只能在那個地方呆兩三天,兩三天以後,就不得不回來,所以還是要有一些基本的生存條件。

反之,如果生活條件太優越、太奢侈,也會影響修行。

另外,佛經裡說:對早期修行人來說,財產太多就是修大乘佛法的一個違緣。

當然,如果對這些財產沒有任何執著,並能把財產用來利益眾生的話,則沒有問題,但一般修行不到位的凡夫不太可能沒有執著,所以,錢財對修行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還有執著的話,那就是錢財愈多,牽掛愈多,這就更是修行的阻礙了。

另外,說話太多,也是修行的一個違緣。首先,話說得太多,就沒有修行的時間;其次,話說得太多,則說每一句話的時候,都需要思維,思維好以後,才能說出話來,這樣會使心裡的念頭層出不窮,心就不容易靜下來。

然後,與人之間來往太多,人際關係過於複雜,也是修大乘佛法的一個違緣。

言歸正傳,如果基本的生活條件都具備,也沒有什麼要牽掛的處理不完的事務,那就要自我隨喜,因為這些條件都是自己以前的善業功德所感的。同時也要發願:但願一切眾生也能具備這三個條件;如果自己不具備這三個條件,就要勇敢地發心:但願以我不具備這些條件的痛苦或困難,能代替一切眾生的此等困難,使一切眾生都能具備這三個順緣,然後一心一意地對不具備這三個條件的眾生修慈悲心。

修三無失壞

第八,“修三無失壞”,經常都要修學三個不退失。

三個不退失是什麼呢?第一,大乘佛法關於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方面大大小小的所有功德,都來自於善知識。如果我們沒有善知識,會連出離心、菩提心、空性的定義都不懂,就更談不上修持了,所以,我們不能退失對善知識的信心,一旦退失了信心,功德的來源也就間斷了。

第二,菩提心修法是大乘佛法的精華,拋開菩提心,大乘佛法就空空如也了,所以,我們不能退失修菩提心的興趣與精進心。

第三,不能失去護持大、小乘戒律的決心。無論是在家人、出家人的別解脫戒,還是大乘的菩薩戒,以及密宗的密乘戒,都應嚴格護持。

 

[1] 加行道:此處是指小乘的加行道。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