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31 03:24:04
學習次第 : 進階

 大乘佛法修心竅訣  修心七要

太橋旦曾堪布

兩千五百多年前,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人間傳了四十五年的法當中,最殊勝、最究竟、最圓滿的法就是大乘法。大乘佛法的超勝之處就是菩提心,大乘佛教以菩提心為莊嚴,以菩提心為核心,以菩提心為根本,以菩提心為精髓。我們十分幸運,能夠遇到殊勝的菩提心教法,就像乞丐遇到如意寶一樣,應當極其珍惜。

雖然菩提心說起來容易,聽起來悅耳,但做起來卻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身為凡夫的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以自我為中心而拼命的做著各種自私自利的事,完全忽略了利益他人的事情。因而幾乎都沒有機會去展現我們的菩提心,我們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因此就自然越來越強大有力了。

我們也不用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做到,只要有意志力、有勇氣,再加上我們對諸佛菩薩的虔誠心所獲得的加被,難行能行,大家都可以做得到,因為眾生的心的本性就是菩提心。即便是我們在輪回裡再迷惑、地獄裡再受苦,菩提心的本質仍然清淨、光明、圓滿。無論我們在六道當中投胎任何一道,菩提心永遠沒有離開過我們。就像油沒有離開過芝麻,酥油沒有離開過牛奶一樣。然而,很可惜的事,我們由於無明、我執、習氣、煩惱、造業、苦痛等等的緣故,菩提心雖然一直存在,但卻無法顯現。很遺憾的事,我們就這樣一直被執著蒙蔽、被煩惱污染、被分別念所迷惑,從而障礙了我們認識菩提心的本能,更阻礙了發揮菩提心的機會。

如果我們依靠上師們的殊勝竅訣以及根據自己的智慧來觀察的話,會發現實際上我們心中的任何起心動念,它的本質上都具備菩提心的成分,只不過是我們平時意識不到而已。如果我們依止了具德的上師,並獲得殊勝的竅訣且通過精進的修行,必定能全然顯露菩提心的本來面目而證得圓滿佛果。從古至今,已經有不計其數的大成就者都依靠菩提心修持而獲得了無上成就,那我們也一樣的能成就,關鍵在於我們自身的修持。

談到修持,在漢藏佛教的各教各派裡都具有豐富的修持菩提心的方法與竅訣,但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當中最普遍、最確切、最有成效的修持菩提心的方法就是修心七要。《修心七要》是由阿底峽尊者傳下的,阿底峽尊者的傳承,是從釋迦牟尼佛親自授記的無著菩薩與龍樹菩薩而來。

由世尊傳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傳到無著菩薩的傳承,叫做廣行派;世尊傳給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傳給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傳給寂天菩薩的傳承稱為深觀派。大乘佛法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廣大,二是甚深,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說:“廣大及甚深,成熟無分別,說此二方便,即是無上乘。”廣大方便法門是福德資糧道,甚深空性法門是智慧資糧道,依靠廣大福德資糧而圓滿方便法門,依靠證悟甚深空性而圓滿智慧法門。廣大方便法門能成就色身佛,甚深空性法門能成就法身佛。成就色身是利他圓滿,成就法身是自利圓滿。

相對而言,廣行派裡面強調方便法門比較多;深觀派裡面強調智慧法門比較多。廣行派側重於行;深觀派側重於見。換句話說,廣行派的內容傾向盡所有智;深觀派的內容傾向如所有智。廣行派具有彌勒五論;深觀派具有龍樹六論。而這兩種傳承在阿底峽尊者身上都具備。

藏傳四大教派及印度的大德均公認阿底峽尊者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尊者本來是一位太子,他放棄了世間的事情而出家。尊者依止了一百五十位大師,其中賜予菩提心傳承最重要的有三位:一位是法護、一位是慈瑜伽士、一位是金州大師。尊者依止了這三位大師,並獲得了三位大師的菩提心傳承,具備了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尤其是依止了金州大師。尊者在談到其他上師的時候,合掌在心間。而想到金州大師的時候,他合掌在頭頂上還要掉眼淚。很多人問他,為什麼在祈禱金州大師的時候,不僅僅是合掌在頭頂上還要掉眼淚?尊者說令他菩提心真正生起,所獲得的最大加持來源是金州大師賜予的。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阿底峽尊者先後依止了一百五十多位上師,聽受並掌握了當時印度所有的顯密正法、教誡。且親見到本尊和眾多曼荼羅勇父勇母,獲得許多共同成就,如不動三摩地等等。尊者也是成為了當時印度十八部一切大眾的頂上摩尼寶。

對於這些成就,阿底峽尊者並不覺得滿足。尊者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成佛的快速之道?”這時,住在黑山秘窟的羅怙羅鞠多上師以神通力知道後,來到尊者的面前說:“能親見到本尊和眾多曼茶羅天眾,獲得不動三摩地等等許多共同成就,光是這些算不上什麼大成就。你應該專修慈心、悲心和菩提心。”

有一次尊者在菩提迦耶繞塔的途中,見到有二尊泥像正在對話,一尊泥像問:“學什麼法可以快速成佛呢?”另一尊泥像問:“當然是學菩提心”。尊者又接著繞塔,這時在塔的南方虛空中,出現二位天女,其中一位天女問:“要想速疾成佛,當學何法?”另一位回答:“應學菩提心!”並說了一種很妙的菩提心修持方法。尊者見狀便停止旋繞,側耳傾聽起來,就像將水從一個器皿注入另一個器皿一樣,尊者對她們的談話內容悉數領悟。當尊者繞到主殿時,寺簷下一座佛像出聲道:“喂,大德!要想速疾成佛,就應學慈心、悲心與菩提心!”

後來,尊者有一次走到龍猛菩薩所建的石院附近時,出現一老一少兩位婦女,老的對少的說:“要想迅速成佛,就應學菩提心!”在繞石院小屋時,一座象牙釋迦牟尼像也開口說道:“瑜伽師!一個人要想迅速成佛,就應學菩提心!”

這時,阿底峽尊者已經對菩提心的殊勝修持生起了無比的嚮往與信心。尊者很想知道,到底誰有全部的教授能使如摩尼寶般的菩提心未生令生、已生令增長並究竟圓臻呢?尊者開始四處尋訪打聽。後來打聽到金洲(現在的斯里蘭卡)有一位上師被稱為“菩提心之主”,為了能夠聽受全部的菩提心教法,尊者決定前往金洲。

尊者於是隨同一群去金洲經商並熟知航海路線的商人,一起出發。途中魔王為了阻止尊者獲得菩提心教法以及將來對佛法的弘揚,帶領眾多魔軍對商隊進行大規模的破壞,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及障礙。隨從的一位班智達乞叉底蘖沙向阿底峽尊者猛力啟請,尊者便入[紅降閻摩]三摩地調伏了魔王與魔軍,如此眾人才又繼續順利前行。阿底峽尊者在海上歷時漂泊了十三個月後,終於抵達金洲。

二,菩提心的傳承殊勝

阿底峽尊者在途中經歷了種種的諸多災難及折磨,終於找到了金洲大師。尊者將一隻內外透明,盛滿金、銀、珍珠、珊瑚、吠琉璃等寶物的寶瓶作為供養,獻到金洲上師手中。這便構成了尊者能如瓶滿注地聽受修菩提心教授的緣起。

尊者向大師請求賜予菩提心的傳承,金洲大師說:“我可以答應傳給你菩提心的教授及傳承,但你必須要待我身邊十二年的時間。”尊者毅然決然的答應了在金洲大師身邊待了十二年。在這十二年之中,尊者從金洲大師處完整獲得了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的《佛母般若波羅蜜經》中的全部隱義,以及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的修自他相換菩提心的殊勝教授及圓滿傳承。通過在金洲大師身邊長期努力的修習,尊者心中生起了無造作的自他相換菩提心。金洲大師宣佈阿底峽尊者為聖教之主,並授記尊者將前往藏地,培養那裡的弟子,弘揚菩提心教法。

據藏族佛教文化史記載:佛法從吐蕃王朝第二十八代國王拉妥妥日年贊開始出現;在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國王松贊干布時代大規模發展;在吐蕃王朝第三十八代國王赤松德贊時代鼎盛。他們三位分別是大勢至、觀世音、文殊菩薩的化身,拉妥妥日國王為大勢至菩薩化身,松贊干布國王為觀世音菩薩化身,赤松德贊國王為文殊菩薩化身,他們三位是對藏傳佛教非常有貢獻的人物。

在木奈贊布國王以後佛法開始衰落,主要是因為朗達瑪的出現。朗達瑪是藏地最後一個對佛法進行極大破壞的魔王,後來被朗龍巴吉多傑大成就者所調伏。因為朗達瑪的破壞,當時藏傳佛教沒有統一而是分散的,很多重要的佛法也都消失了,正法也沒有辦法弘揚起來。

三、菩提心教法來之不易

在這種情況下,藏地的很多大菩薩們就發願,一定要迎請印度非常了不起的阿底峽尊者來藏地傳法,整個藏地的佛法需要清理整調。為了邀請阿底峽尊者入藏付出了很多的人力財力,其中智慧光為了邀請阿底峽尊者甚至犧牲了寶貴的生命。智慧光是吐蕃王朝朗達瑪五世孫,阿裡谷格的國王,後來出家。

智慧光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途中遭到喀什米爾的突厥族王噶洛構兵的圍攻,突厥族王將智慧光關進牢獄,並聲稱:“想要換回智慧光,就必須拿與智慧光身體同等重量的黃金來換。”阿裡穀格的臣民開始在全國籌集黃金,並將籌到的黃金送到突厥王宮。在王宮稱重後發現籌來的黃金只夠智慧光頭部以下身體的重量,缺少頭部重量的黃金。突厥族王不依不饒,一定要補足頭部重量的黃金才同意交換。智慧光知道後說:“與其將黃金用來買回我的性命,不如用這些黃金來充足邀請阿底峽尊者入藏的路費。邀請到阿底峽尊者來藏弘揚正法,將能夠利益到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比我的性命重要得多。”就這樣,智慧光被突厥族王殘忍殺害。

隨後,由菩提光繼續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由於之前獲得金洲大師的授記,尊者早就知道他要去藏地。阿底峽尊者在印度的時候有很多的本尊,但主要的本尊就是度母。尊者做一些重要決定或事情的時候,都會祈禱度母,度母會親自示現並授記。於是阿底峽尊者就祈問位於金剛座的度母像:“去藏地好還是留在印度好”,度母像開口說:“你去藏地的話弘法利生的事業會非常廣大,但是壽命會短二十年。如果你留在印度的話,你的事業不如西藏那麼廣大,但是壽命會很長。”阿底峽尊者為了利益藏地的佛法事業,毅然來到藏地並傳了很多的法。尊者本來在印度的話能活九十二歲,來藏地後只活到了七十二歲。

如度母授記,阿底峽尊者到藏地後,果然佛行事業非常廣大。尤其是創辦了噶當派,撰著了《菩提道燈論》,並弘揚了三士道次第法和菩提心的殊勝教法。三士道法分別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如《菩提道燈論》中所說:“由下中及上,應知有三士,當書彼等相,各各之差別。”

下士道是指所有修行人當中發心最差的修行方法,他不僅僅是為了個人而修行,且所追求的目標既短暫又不可靠。雖然他具有遠離三惡趣的能力,但他所獲得的結果只是人天的福報而已,下士道的行者既缺乏出離心,也缺乏悲心,更不具備智慧。如雲:“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樂,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

中士道是指發心中等的修行人的修行方法,雖然他也一樣的為個人而修行,但他所趨向的目標是獲得解脫、超越輪回苦海。他不僅僅遠離了三惡趣,也斷除了對人天福報的貪執。他具備了出離心,也具備智慧,但缺乏了大悲心,因此稱之為中士道。如雲:“背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

上士道是指行者發心最圓滿、最究竟、最殊勝的修行方法,他修行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所作所為,所有的行、住、坐、臥都是為了如母有情,而且所追求的目標即是圓滿佛果。上士道的超勝之處就是,“具有大智故超越輪回,具有大悲故普渡眾生。”勇士菩薩的精神,在從因地的時候就具備強烈的悲心、願力、勇氣。菩薩通過自身的痛苦來感受體會眾生的痛苦,因而非常樂意將受苦的眾生從苦難中解救出來,並安置于圓滿佛果上。如雲:“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

總的來說,三士道中的下士道為人天乘,以修三皈依為主;中士道為小乘,以修戒、定、慧三學為主;上士道為大乘,以修菩薩行之六度為主。上士道由顯入密,其中密教經法分為事、行、瑜伽、無上瑜伽四部,因此可以說三士道總攝了全部佛法。

《修心七要》涵蓋了上士道菩提心修持的最主要內容,我們學習《修心七要》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達到上士道的至高境界。因而我們在正式學習之前應當先瞭解三士道的學處,以及這三種修持方法之間的差別,更能夠瞭解到上士道的超勝之處。關於三士道的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菩提道燈論》,據說《菩提道燈論》是阿底峽尊者入藏之後所撰著的唯一論典。

無與倫比的岡波巴大師的《解脫莊嚴寶論》就是依據噶舉派的大手印傳承及噶當派的殊勝教法兩者合為一體的一部論典,我們在《解脫莊嚴寶論》當中經常可以看到引用自《菩提道燈論》的關於三士道等等的開示。作為一個噶舉傳承佛弟子來說,《解脫莊嚴寶論》是務必要學修的一部論典。

阿底峽尊者到藏地之後出現了很多了不起的弟子,其中最卓越的有三位:一位是仲敦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一位是俄·雷必喜饒;一位是枯敦·尊追雍中。仲敦巴大師身邊出現了諸多的弟子,其中最重要三位大弟子,他們是博多瓦、普瓊瓦、金厄瓦。博多瓦的重要弟子有兩位,一位是朗日塘巴,一位是洽卡瓦。《修心七要》的作者是恰卡瓦尊者,在洽卡瓦尊者之前,菩提心的法門都是在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

而到了洽卡瓦尊者的時候,他將噶當派傳承的菩提心的殊勝教法以及他個人多年修持菩提心的豐富經驗彙集起來,將修行菩提心的所有重要內容都集中涵蓋在七個要義之中,並撰著了一本書,就是《修心七要》。《修心七要》的七個要義是:一、宣說前行法;二、正行修持菩提心;三、惡緣轉為菩提道用;四、歸結終生之行持;五、修心圓滿之標準;六、修心之誓言;七、修心之學處。

自從《修心七要》的竅訣出現之後,為修持菩提心的行者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並為行者們提供了修持菩提心的一條捷徑大道。我們再也不需要耽著于翻開大量的經典來尋找修持菩提心的方法,也不需要閱讀很多的論典來學習修心的法門,《修心七要》已經為我們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最殊勝的修持方法。正如佛陀在經中說:“菩薩不用學多法,只學一法即可。何為一法?此乃大悲心。”大悲心就是菩提心,如果我們學修好了《修心七要》,等於我們已掌握了所有經典之中的一切修持菩提心的竅訣與教授。

因上所述,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都極其重視此部《修心七要》。尤其是將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關於噶當六論的講法傳出的格魯派,以及將尊者關於四諦竅訣的教法傳出的噶舉派。同時尊者竅訣十六明點的教法也在這兩個教派之中融入,因此噶當派與噶舉派之間的傳承具有密切關係。噶舉派無與倫比的五大寶藏作者第一世蔣貢康珠仁波切曾撰著了關於修心七要的論典,名為《大乘修心七要初學易入菩提之道》,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竅訣。

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菩提心教法是所有菩提心法門的殊勝教法,洽卡瓦尊者所撰著的《修心七要》是所有殊勝教法中的精髓,而蔣貢康珠仁波切的《大乘修心七要初學易入菩提之道》是精髓中之精髓。我們十分僥倖能夠遇到像摩尼寶一般的菩提心教法,如果我們沒有好好把握,也沒有能夠精進修持生起菩提心的殊勝竅訣《修心七要》的話,即便是我們擁有了天下所有的錢財,獲得了如玉皇大帝一般的權威,名望遍滿了三千大千世界,取得了世間上令人敬佩的成就也一點沒有用,毫無意義。這些根本無法解決末法時代裡所出現的種種逆緣,也沒有辦法面對所面臨的生、老、病、死之苦,更無法生起內心中真正的菩提心。

如果我們這輩子沒有好好修持菩提心,將來什麼時候能再遇到如此殊勝的菩提心教法,就非常不好說了。也許是幾百個大劫以後,也許是幾千個、幾萬個,甚至幾億個大劫以後能不能遇到菩提心的教法都不確定。現在遇到這樣千載難逢的修持菩提心的機會,大家應當珍惜才對。

我們應當瞭解學修《修心七要》的主要目的是調伏我們的凡夫心,解決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之苦,並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真正的菩薩。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圓滿佛果,必須依靠菩薩的身份才能達成。因為成佛的直接原因就是菩薩,成佛即是菩提心圓滿修持的至高無上成就。所以行菩薩道是十方諸佛的必經之路,成不了菩薩怎麼可能成佛?沒有生起菩提心怎麼能成為菩薩?

首先我們簡單的認識一下什麼叫做菩薩?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薩埵的意思是覺醒的勇士,菩提為覺醒,薩埵為勇士。菩提是對上佛果的追求,代表大智慧;薩埵是對下利眾的“願力或者勇氣”,代表大悲心。就是說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勇士,即是真正的菩薩。菩薩渡化眾生的“勇氣”包括三個方面:一、不畏時間久遠;二、不懼眾生數量無盡;三、不畏難行、苦行。

《大智度論》中也說:“此種人心能為大事,指心能度大眾,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難修,能舍難舍,能忍難忍;經三大阿僧祇劫而行願不退;唯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所求目標。”

菩薩的主要標準是有沒有菩提心,誰的自相續當中能夠展現菩提心誰就是菩薩。對於“菩薩”定義的界限有點不同,按寂天菩薩的觀點是任何一個人的相續中生起世俗菩提心就可以在名稱上被稱為菩薩,意義上人天眾生都應向他恭敬頂禮。如《入行論》中所說的:“生死獄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諸佛子,世間人天應禮敬。”

而按月稱菩薩的觀點是任何一個人的相續中生起勝義菩提心才成為真正的菩薩,如《入中論》中說:“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生於如來家族中,斷除一切三種結。” 由於初地菩薩獲得了勝義菩提心的緣故,他既具備入定的甚深智慧,又具備出定的廣大悲心。初地菩薩的相續中具有勝義菩提心,可自在度化眾生,續佛慧命,荷擔如來家業。所以按登地菩薩來說,成為如來真實之子需要具備三種特質:一、能續佛慧命;二、廣利有情;三、荷擔如來家業。《大智度論》中也說:“得智慧分,名為菩薩。”

根據彌勒菩薩的《究竟一乘寶性論》的說法,成為一位元菩薩需要具備四種條件,才算是名副其實的菩薩。四種條件分別為:一、信解大乘;二、般若智慧;三、殊勝禪定;四、大悲心。也可以比喻為轉輪聖王,轉輪聖王在誕生人間時需要具備四個條件:一、是父王的種子;二、是王妃母親;三、是健康胎處;四、是乳母。如《寶性論》中說:“信解勝乘為種子,般若為母生佛法,禪樂胎處悲乳母,具足彼等誕佛子。”

根據龍猛菩薩的觀點,成為一位菩薩應當具備三種特點:一、是菩提心堅固就像山王一般;二、是大悲心遍滿十方;三、是不依二邊的智慧。具有這三種特徵的菩提心,是證悟大菩提的唯一方法。龍猛菩薩說:“自與此世間,欲得大菩提。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智。”月稱菩薩的觀點跟龍猛菩薩是一樣的,成為菩薩的正因即是這三種特質:一、是大悲心;二、是無二智慧;三、是菩提心。在《入中論》中所說的:“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所以我們真心想成為一位菩薩、想要獲得佛果的話,應當努力想方設法將上述能成為菩薩的種種必要條件銘記於心,並通過修持《修心七要》的方法令其在自己的相續中生起。否則的話,我們很可能會成為如無垢光尊者所說的:“ 雖勤利眾若為私欲縛,終成騙子危險當謹慎”的下場。這句教言的意思是說:“雖然於表面上精勤地利益眾生、攝受眷屬,但卻不以真正的菩提心攝持,僅為一己私利,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便萬事大吉,這樣為私欲所縛之人,終將成為佛教與眾生的大騙子,其行為極其危險可怖,故當謹慎!”

即便我們日日夜夜不懈怠地進行聞思、修禪、佈施、持戒、放生、誦經、念佛等諸多善行,甚至於捨棄一切而在山洞裡長期閉關等,但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這些令人敬佩的佛行事業以及修行上的所有努力與付出,都仍成為生死之因。《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因而,菩提心的修持對藏傳佛教來說,無論是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都一樣的極為重視,並且各教各派都廣泛弘揚並付諸于實修。漢傳佛教也一樣的非常了不起,也出現過一代一代的數不勝數的高僧大德。然而,有點遺憾的是,漢傳佛教裡目前為止很少看到關於修持菩提心的相關系統教法,譬如說菩提心的次第怎麼修、有什麼樣的竅訣方法、菩提心有什麼功德等等。雖然從古至今無論是法師們還是居士們,大家都很重視《金剛經》、《阿彌陀經》、《地藏經》、《壇經》、《心經》等大乘經典,但很少看到關於菩提心的講經、弘揚、提倡等。本來我們漢地已奠定了儒家所提倡的以“仁”為中心的道德思想,這是令人羡慕的一件事。如果在這樣的基礎上大乘的精華---菩提心的殊勝教法能夠弘揚起來的話,人人都成為菩薩也是很容易的。而目前我們對於菩提心教法的確有些忽略了,這實在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我覺得濟群法師說的很有道理,法師在《認識菩提心》的開示中說:“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教,但在中國的弘揚過程中,並沒有很好地實踐大乘精神。漢傳佛教雖有八個宗派,但最後基本歸於禪宗和淨土。而禪宗和淨宗的修行人,很多充滿濃厚的出世色彩。修禪的無非是了脫生死,念佛的一心往生西方,也還是了脫生死。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他們基本都是以個人解脫為主要目的。如果僅僅為了個人解脫而修行,顯然不是大乘的發心。


為什麼充滿積極利世思想的大乘佛教,來到中國之後演變為具有濃厚出世色彩的佛教呢?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忽略了菩提心,因而在修行上不知不覺偏向以追求出世解脫為主。”

確實如同法師所言,沒有菩提心的發心,談不上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人,這點佛陀的教證、理證都可以證明。我的意思絕不是漢藏佛教之間的比較,而是純粹是強調修持菩提心的重要性而已。因為我們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大乘的修行人、說我們是大乘行者,但如果我們沒有獲到菩提心的系統修法傳承、也不知道修持菩提心的次第、竅訣、學處、功德等等,那我們怎麼能無緣無故的在自相續中生起菩提心呢?如果菩提心沒有在自相續中真實生起的話,大乘弟子的名號便是徒有虛名。

正因為人人都希望能成為一個修持菩提心的名副其實的菩薩,所以我們應當共同努力提倡菩提心的殊勝教法,且想方設法地大量弘揚,能令菩提心在每個眾生的相續中生起。生起菩提心的法門當中最成效的方法就是《修心七要》,因此我們要修學此法。

為什麼我們要修心,佛陀在經典當中說得很清楚:如果我們的心向善的話,所說的言語、所做的一切行為都能成為善;如果我們的心向惡的話,所說的言語、所做的一切行為都能成為惡。我們的所言所行成為善或是惡,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同樣,我們獲得快樂還是遭遇痛苦,也完全是取決於自心的善與惡來決定。總而言之,佛陀所傳的法歸根結底就是為了調伏眾生的自心、自淨其意而宣說,自淨其意後方能圓滿自利利他,自他二利圓滿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應當重視修心。

談到“修心”,我們應該瞭解什麼叫做“修心”?如何修?所修的“心”又是什麼?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事。首先我們簡單的認識一下“心”,然後進一步瞭解如何修心。所謂的“心”可以有兩種層面的認識:一、是絕對的心;二、是相對的心。


一、絕對的心

對於絕對的心而言,心的本性是清淨、光明、圓滿的,叫做自性清淨。從自性清淨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可修,正如《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眾生的心之自性本來清淨,超越了善與惡、淨與垢、增與減、生與滅。正如帝洛巴大師在《恒河大手印》中所說的:“譬如空離一切色,黑白等色不能染。妙明心亦離諸色,善惡白黑不能染。” 因而,從自性清淨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心之本性始終就是遠離一切戲論的法界。龍猛菩薩在《法界贊》中說:“本來法界是無生,法界本來亦無滅,恒時遠離諸煩惱 ,初中後際都離垢。·”

關於心的本質自性光明的部分,在龍猛菩薩的《法界贊》和彌勒菩薩的《究竟一乘寶性論》當中描述得既精彩,又透徹。譬如《寶性論》中所說:“心的自性是光明,猶如虛空不會變動,也不會被煩惱、分別念、客塵染汙。”關於心的本質清淨的部分,我們非常熟悉的《心經》當中也可以看到“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闡述。六祖大師在《壇經》中也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些基本上都是同一個道理,都在強調一切萬法的本性,究竟意義上是空性、無自性、離一切戲論。從勝義究竟的角度而言,既不存在修心者,也不存在所修的心,更不存在能修的法,都是三輪體空的狀態。

然而,他們強調的唯一不同之處就是,《恒河大手印》是按照金剛乘無上密法大手印的境界來闡述心的本性。而《法界贊》,《寶性論》以及《心經》是按大乘顯教的境界來闡述心的本性。雖然它們按大乘顯教而闡述本性是一樣,但《法界贊》和《究竟一乘寶性論》當中所闡述的心的本性,是佛陀第三轉*輪的究竟了義之說。

而《心經》等般若及中觀當中所抉擇的心之本性——空性,是第二轉*輪的空性含義。《寶性論》和《法界贊》中所闡述的心的本性,不僅僅是否定的角度去抉擇空性,更是從肯定的角度去闡述心的自心光明。雖然強調的側面不一樣,但究竟意義上是同一個體性。都是佛菩薩以大悲心針對不同的眾生而提供不同的法門,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心的本性。使眾生能夠正確的認識本性,從而趨入菩提大道。

雖然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光明,但我們畢竟是凡夫,在無明的沉睡中還沒有蘇醒。仍然在迷惑、顛倒、錯亂,所以根本無法體會心的自性是空性,也意識不到心的本性是光明。即便如此,能夠在理論上認識、道理上知道這些也具有相當大的功德,而且還能起到引發懷疑之心、或者是生起信解心的作用。即便只是引發懷疑之心,其功德都不可思議,正如聖天菩薩在《中觀四百論》中所說:“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更不用說生起信解心的功德。一般而言從理論走向實踐,由實踐趨入解脫是所有修持佛法的一種程式。

如果有人問,既然眾生的心之本質如此清淨、光明、圓滿,那為什麼我們一直在輪回中不停地流轉,並承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呢?答案就是眾生對自心明體的迷惑,導致這種迷惑的原因有四種,分別為:一是自心明體太近之因;二是自心明體易悟之因;三是自心明體賢善無比之因;四是自心明體極微妙之因。

一、自心明體太近的原因。是指心的自性光明離我們太近了。而我們由於無明、愚癡的關係,一直在往外追求快樂與幸福,不相信快樂與幸福的源泉在內心的緣故,所以無法認識自性光明。就好像眼睛雖然看得到森羅萬象、山河大地、形形色色,不僅僅看到這些,據說通過持咒加持的物品擦在眼睛上之後,眼睛還能看到地下幾十、幾百個由旬地方的珠寶。但眼睛卻始終無法看到離自己最近的眼球一般,我們離自己最近的自心光明也無法認識,從中迷惑,不能顯露自心光明。這就是眾生對自性光明迷惑的第一個原因。

二、自心明體易悟的原因。是指如果自己的根器、福報或信心具足的話,不需要經過長期學習很多的經論來尋找自心光明,也不需要經過長期持咒誦經、修持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來證得自心光明,只要通過具德上師的殊勝竅訣即可證悟。就像六祖慧能法師在砍柴的路上,僅僅是聽到了《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偈,就令他開悟一般。對於利根者而言,明心見性是極為容易的事。如果覺悟的因緣具足的話,連不識字的牧牛老人都可以獲得解脫;但如果覺悟的因緣不具備的話,即使是精通佛經的大班智達也有迷惑的時候。因為輪回和涅槃僅僅是一念之隔,迷惑與覺悟的界限也只是一念之差。但我們凡夫由於被無明覆蓋了自心光明,即便是上師們慈悲的如是引導,但很少人能夠獲得成就。由於太容易的緣故,反而令我們無法相信、無法覺知,因此不能顯露自心光明。這就是眾生對自性光明迷惑的第二個原因。

三、是自心明體賢善無比的原因。是指無論我們是在行、住、坐、臥,或是思善思惡,也無論我們在天界或地獄任何一處,自心光明一刹那也不曾離開過我們。任何時候心的本性與我們都不離不棄,無始以來都一直和我們在一起。不論我們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易換了多少次不同的身體,投胎成為何種的眾生,不管我們遭受了多少的痛苦、折磨與煎熬,自心光明始終與我們在一起,一直在伴隨著我們流轉,這是自心明體的賢善無比之處。雖然它一直陪伴著我們,但我們卻沒有辦法認識,因此自心明體無法顯露,這就是眾生對自性光明迷惑的第三個原因。

四、是自心明體極微妙的原因。是指自心明體並不是實修者有,斷善根者沒有;也不是先無令有,也不是先有令無;在行善的時候並不是變好,在造惡的時候也並不是變壞;我們在快樂幸福的時候心的本性沒有增上,在悲傷痛苦的時候心的本性也沒有減弱;在獲得佛果的時候並沒有完善,在下地獄的時候也並沒有殘缺。無論如何,心的本性始終都是一致的,聖凡一如,本來平等。但我們由於無明的關係,自己不覺知,因此自心明體無法顯露,這就是眾生對自性光明迷惑的第四個原因。

(2)相對的心

雖然我們具備覺悟的潛能,但由於眾生對心之本性,存在著四種迷惑的原因,導致尚未實證令其顯露,無法獲得解脫。凡夫眾生仍然存在於無明、錯亂、顛倒、妄想、迷惑、苦痛等狀態當中,漂泊於輪回的苦海,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正如第三世DB法王噶mb自生金剛在《了義大手印》中所說:“眾生自性雖常為佛性, 由不了知無際飄輪回, 于諸苦痛無邊有情眾, 願常生起難忍大悲心。”

眾生迷惑的原因,是本具的佛性被各種客塵業障所覆蓋,在生死輪回的迷夢中無法覺醒過來。關於佛性被覆蓋的比喻,佛陀在諸多經典中均有描述。其中比較普遍的有十部了義經典是專門闡述佛性的,尤其佛陀在《明如來藏經》中闡述了覆蓋佛性之九種比喻。彌勒菩薩根據此經中所描述的九個比喻,在《寶性論》中加以說明。佛性被覆蓋的九個比喻,分別是萎蓮中佛、蜂腹中蜜、糞穢中金、地藏中寶、種子中芽、破衣中像、貧女中胎、泥模中像。

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提到,導致我們的佛性被覆蓋、無法顯現的原因,是有四種障礙:一、對法憤怒;二、具備我執見;三、對於輪回痛苦生恐懼;四、根本不管眾生之利益。其中第一種障礙是針對於貪著世間的凡夫眾生;第二種是針對於持有邪見的邪魔外道;第三種是針對於追求解脫的小乘聲聞行者;第四種是針對於追求解脫的小乘緣覺行者。這四種障礙,都會導致延緩和阻撓佛性的蘇醒。

龍猛菩薩在《法界贊》中說覺悟佛性有五種障礙,分別為,一、貪欲;二、懶惰;三、邪見;四、掉舉;五、懷疑。就好像太陽和月亮被烏雲等五種障礙所遮蔽一般。障礙的五種比喻是:雲、霧、煙、羅睺面(日食、月食出現時遮蔽日月的障礙)、塵。正如《法界贊》中所說:“日月雖然無瑕垢,五重迷幕能障彼,如雲如霧複如煙 ,如羅睺面亦如塵。是故心性淨光明,亦具五障而為障,貪欲怠惰與邪見,以及種種掉與疑。”

太陽本身光明圓滿,其光芒燦爛四射。但當太陽被烏雲遮蔽的時候,我們既見不到太陽,也接觸不了它的光芒。同樣,當眾生的心之本性被客塵煩惱所蒙蔽的時候,心的自性再清淨、再光明、再圓滿,由於被客塵染汙的原因,我們就無法覺醒到自心清淨,也體會不了自心光明。就好像是失去雙目的盲人,無法見到光輝燦爛的太陽一般,無明已久的我們,與心之本性或稱俱生智慧已形成了遙遠的距離。正如薩惹哈大成就者在《朵哈大手印》中所說的:“無雲日光遍照處,然無目者常覺暗,俱生智遍一切法,愚凡終距真性遠。”意思是說,我們始終存在於無明的黑暗狀態之中,一直執迷不悟。

無明是五毒煩惱之根本,流轉輪回之根源,一切痛苦之源頭。無明產生我執,我執導致能所二取,有了能所二取便產生貪嗔煩惱,有了煩惱於是造下各種惡業,由於造惡業而流轉輪回並感受痛苦。如第三世DB法王在《了義大手印》中所說:“從本未有自現迷為境, 由無明故執自明為我,由二執故流轉于諸有, 願斷無明迷亂之根源.”佛陀告訴我們,輪回的一切系列過患,都是從無明開始,因無明引發。

我們修心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從無明中獲得徹底覺醒,通過實證令心的本性顯露,且圓滿成辦自利利他,乃至證得無上佛果。對於我們佛弟子而言,僅僅是瞭解眾生具備自性清淨是沒有多大益處的。我們要通過精進的修持,通過實證令心的本性顯露,徹底遠離染汙本性的一切客塵。我們追求獲得佛果時必須要達到具足二淨,具足二淨是指既要圓滿覺醒自性清淨,又有達到客塵徹底淨除,方可獲得斷證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

什麼叫做客塵?客塵就是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一切障礙。客塵的種類多得數不勝數,但可以歸納於煩惱障與所知障二種當中。二障的意義比較複雜,在不同的經典中有不同的解釋。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認識:

一、從因的角度去認識。按《楞伽經》的說法,以我執產生的執著為煩惱障;以三輪法執產生的分別心及習氣為所知障。三輪法是指對於一切事物的本身、能作、所作三者,均起執著分別之心。以佈施為例:對施者、財物、受施者三者所產生的執著與分別。

二、從本體的角度去認識。按彌勒菩薩的觀點,六度之違品都是煩惱障的本體。六度的違品,指佈施的違品是吝嗇,持戒的違品是放縱,忍辱的違品是嗔恚,精進的違品是懈怠,禪定的違品是散亂,智慧的違品是無明。此外的三輪執著都是所知障的本體。如《寶性論》中說:“三輪執著心,許為所知障;吝等惡分別,許為煩惱障。”

三、從作用的角度去認識。按小乘《俱舍論》的說法,對獲得暫時解脫,產生障礙的同類煩惱,皆為煩惱障。按大乘《俱舍論》的說法,是對獲得一切智之究竟解脫,產生障礙的同類執著習氣,皆為所知障。無論是說客塵還是二障,都是屬於相對的心範疇。

對於相對的心而言,有世間哲學、心理學的各種說法,譬如:世間的有些人認為心是頭腦;也一些人覺得心是心臟。甚至有些外道主張說心是生理的能量,從人的身體開始形成時產生,在人死亡時同時消失。這些都是對心不正確的認識,也是不究竟的說法。出世間的佛教對心的認識遠遠超越世間,佛教內部對心的觀點也有所不同,譬如印度四大宗派:有部、經部、唯識宗、中觀,對心都有不同的解釋。差異的原因是由於智慧上的差別,上上者能超勝下下者。寂天菩薩在《智慧品》中所說:“瑜伽世間破,平凡世間者,複因慧差別,層層更超勝。”


關於“相對心”的認識上,世間和出世間有一個共認的觀點,就是都承認人和動物皆具備六識,六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及意識。大乘佛教不僅僅承認六識,還主張末那識、阿賴耶識總共有八識。

在關於相對心的分析上,印度四大宗派當中唯識宗對心的分析最為詳盡。按唯識宗的觀點,心分為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關於八識的內容稍微略說一下。眾所周知,眼識的作用是視覺,眼識依於眼根和緣色塵境所生起的瞭解分別認識作用。眼識所依的是眼根,所緣的是色境;耳識的作用是聽覺,所依是耳根,所緣是聲境;鼻識的作用是嗅覺,所依是鼻根,所緣是香境;舌識的作用是味覺,所依是舌根,所緣是味境;身識的作用是觸覺,所依是身根,所緣是觸境。前五識又有內根、外根的分別,外根就是粗顯的、大家視覺可見的,如眼睛等;內根是淨色根,是人的肉眼無法看見的色法。

雖然前五識之間的對境有天壤之別,但這五識對於眾生與宇宙的認識,倒是有很多共通之處。譬如空間上她們的所緣境是現前,而不是他方境界;時間上她們所緣的不是過去境界,也不是未來境界,而是現時的當下,以現量而認識對境。前五識本身不產生任何分別念,處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等心不在焉的狀態,也不帶任何名言。她們的一切活動僅限於現量範疇,所以她們對對境的認識作用非常短暫,又直接。

什麼叫做現量?現量是指不參與任何分別念而認識對境,也不帶任何名言而接觸外境,她們所測量的對境既是現前,又是現時。一般而言,現量分為兩種:真現量和似現量。真現量又有四種:五俱現量、意識現量、自證現量以及瑜伽現量。瑜伽現量是聖者相續中所具備的無漏智慧、是實相般若、是勝義菩提心。

但現在我們所探討的前五識是屬於五俱現量,而不是其餘的現量,這些都是前五識的共同之處。譬如:眼識看到一隻花朵的時侯,她所看到的花朵既是現前,也是現時。她不會去覺得這朵花美還是不美,所以對花不產生任何分別念。她不認為這朵花叫什麼名字等等,所以不帶名言。當看到一朵花時所產生的分別念或者帶名言的都是意識的反應,而不是前五識的作用。

那我們如何辨別呢?當眼識看到一朵花時,與其相應的意識隨著眼識而產生,就是說眼識產生的第二刹那就意識立即產生,由意識去辨別或判斷第一刹那眼識所看到的花朵,是美是醜,是白色是紅色,是牡丹花還是玫瑰花,一切都是意識去判斷。耳識、鼻識、舌識及身識都不例外,需要意識的判斷。由於意識的產生既活力,又迅速,所以我們凡夫始終都辨別不了前五識與五俱意識對境接觸時,所產生認識上的差異。由於意識的力量極其強大,所以我們前五識活動的過程,都被意識留在阿賴耶識上,形成各種正面與負面的印跡。

我們心中所產生的分別念都來源於意識,譬如:善與惡、美與醜、好與壞、對與錯、是與非等等都是意識的作用。意識具有兩面:一、正面;二、負面。對於正面來說,譬如:我們聞思佛法、樹立正見、生起出離之心、修持修心七要、發菩提心等解脫的一切功德都是意識的作用,就是說涅槃的一系列之功德都依賴於意識的參與而產生。乃至超凡入聖,轉八識成五智也因意識的作用而圓滿成辦。這是意識給我們所帶來的益處。

對於負面來說,譬如:貪欲、嗔恨、愚癡、嫉妒、我慢等輪回的一系列的過患都是意識的作用,甚至殺、盜、淫、妄等一切的造業都不離開意識的參與。這是意識給我們所造成的障礙。尤其是我們人類的一切是非或者對錯的思想觀念,局限在依賴前五識與意識的認識來判斷,因此所得出的結論幾乎都是迷惑錯亂的。原因就是前五識及意識,都建立在無明我執的基礎之上,或是迷惑顛倒的範疇之內,所以我們所認知的一切,皆不是萬事萬物的真相,而是迷惑虛妄。

佛陀曾清楚的說過,通過眼耳鼻舌身意,遠遠不能體悟法性之實相。《三摩地王經》中言:“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諸根為量,聖道複益誰?”月稱菩薩根據《三摩地王經》的經義,在《入中論》中加以說明:“若許世間是正量,世見真實聖何為?所修聖道複何用?愚人為量亦非理。”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凡夫的所見所聞是正量,那世間的見解就成真實了,十方諸佛菩薩、所有高僧大德聖者宣說的聖道有什麼用呢?如果我們凡夫的所見、所聞是正確的,那我們何必出離輪回、獲得解脫、證得佛果呢?所以,被無明煩惱所障的凡夫愚者的見解是不正確的,千萬不能當作正量。如同月稱論師在《四百論講義》中所說,整個世界是一個瘋狂的世界、迷亂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中,誰的語言和所見所聞可靠呢?

根登曲佩大師也說:“我們人類的所有知識,都是通過眼耳鼻舌身五種知覺來護攝的,如果在五識之上,再另加一個意識的話,我們對外面世界的認識將會更加開闊;如果我們額頭上的兩隻眼睛,不是左右橫向,而是上下豎立地長的話,我們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形象與顏色將會大大地不一樣的了。我們所認為的一切,都是由眼耳鼻舌身來提供的,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它任何獲取知識的途徑了。所有的顏色與形狀,是由額頭上的雙眼來攝識的;所有的聲音,無一不是通過兩隻耳朵內耳膜的振動來聽聞到的。通常,人類在功能低下,作用有限的五識之外再添加一個迷亂的心,與其為伍,武斷地宣稱:「所有的知識盡在我的認識之內」,把那些沒能出現在自己心中的道理,歸結到「無」與「非存在」的概念之中。這將無疑是萬禍之根。”

無論是流轉輪回,還是證得佛果,都由意識的負面與正面來決定。龍猛菩薩在《法界贊》中說:“試觀心識有二面,世間以及出世間,執為我法成輪回,自證智則為如來。”意識具有幾種特點:一、意識能夠瞭解分別一切的外境;二、意識能夠瞭解分別一切的物質現象的自相和事相;三、意識不僅僅是能夠認知當下的事和理,也能夠認知過去、未來的事和理;四、意識不僅僅是刹那認知,還能夠相續不斷地認知。意識分為五俱意識和不俱意識。不俱意識又分為五後意識及獨頭意識。獨頭意識分為夢中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散位獨頭意識、狂亂獨頭意識。

雖然意識具備這種能力,但意識要依賴於末那識,依末那識的支配下意識才能活動,自己無法做主,她經常會受到末那識的影響。所以我們凡夫相續中的念頭幾乎都不是執著惡,就是執著善。不是執著輪回,就是執著涅槃。不是執著常見,就是執著斷見。始終超越不了執著的範疇,原因就是末那識。

末那識是染汙意,一切煩惱之根本,前六識的所依,四惑八大相應起。四種根本迷惑是我見、我慢、我癡、我愛。八種大隨煩惱相應。凡夫為什麼自私自利,執著於人我和法我呢?原因就是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末那識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執。末那識的最大作用就是不讓我們從輪回中獲得解脫,我們始終都是存於顛倒、迷亂、妄想之中,擺脫不了輪回的系縛,原因就是第七末那識。末那識最大的錯覺就是它執第八阿賴耶識為我,它對阿賴耶識的愛與執著,一直持續到第八地菩薩才能徹底放棄。凡是輪回中不停地漂泊,遭受無窮無盡的苦痛皆來源於末那識。關於阿賴耶識的解釋談到勝義菩提心的時候詳細講述。

相對的心除了八識心王以外,還將人類心理歸納為五十一心所,如果再詳細分析的話數量更多,比如說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法有三十四個。與第六識相應的心所法有五十一個。第七識末那識我執識相應的心所法有十八個。與第八識阿賴耶識相應的心所法有五個。

如果有人問瞭解這些跟修學《修心七要》有什麼關係?知道這些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答案是有兩方面的幫助:從近期情況來看,對我們平時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我執煩惱等“心”的運作規律,有更清醒的認識,也更加瞭解我們的精神世界,不會對外在物質領域過於迷惑;從長遠角度來說,我們知道心和心所以後,才能明白如何去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並能實現將此“心”昇華為勝義菩提心的究竟目標,也將透過徹底認知相對心而了悟究竟心之本性,證得圓滿佛果。


總而言之,對於“相對心”來說, 雖然凡夫心是被染汙、顛倒、迷惑、錯亂、分別、執著、妄念的。但是如果我們依止了具德的善知識,如實地認識到心的本性,並勇猛精進地實修實證,將“心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以及阿賴耶識,和心所五十一,都能和法界融為一體。就好比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雖然它們的大小、形狀,顏色等各自不同,水質味道也不一樣,但融入了大海之後,所有河流的大小、形狀,顏色、味道等一切,都合為了一體一般。 正如薩惹哈大師所說:“如恒河等各種水,流入大海同一味,應知各種心心所,於法界中同一味。”

綜上所述,我根據佛經與論典中的相關內容,從理論上做了一個關於“心”的簡單介紹,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對"心"的認知融入到實際生活之中。

首先,我們要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心”,如果我們忽略了對於“心”的認知,在還未認識自己的情況下,過於注重對外在的物質追求,盲目追逐眼前的利益與感官的享受,就會失去人生的根本意義,可以說是捨本逐末。誠如,成就者薩惹哈大師所說:“由被實執大魔縛,眾生專造無義苦,有被內心差別迷,置主于家向外覓,有執影像為實境,棄舍根本尋枝末,如是所作終不悟 ……”

 

我們不認識自己的“心”,就無法如實地“修心”,無法樹立正知正見;我們不認識自己的“心”,也沒有辦法斷除邪念邪見,無法把握正確的取捨。我們既不瞭解什麼是“能修”,也不認識什麼是“所修”,也不知道修心的究竟目標是什麼?!即便是“聰明伶俐”、“智勇雙全”的人,但如果不認識自己的“心”,就意味著他還未認識自己。在不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卻想主宰一切,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最大愚癡之處。

我們不可以盲目地以為人類了知一切,人類非常聰明,或是人類很了不起,人類可以征服一切。其實用智慧來仔細觀察的話,卻會瞭解到我們的能力實在有限,甚至比其它生命還要脆弱。比如,汶川地震時,一隻豬被埋了三十六天,但仍然活著,如今它已成了“明星”,被人們稱為‘豬堅強’。但是,一般的人,七天中斷絕了任何飲食的話,就無法生存了。

而且,人類還有很多地方比較愚昧,打一個小小的比方:公雞能預測到何時天亮,它們會在太陽出來之前打鳴;螞蟻能預測到何時下雨,它們會在大雨到來之前提早搬家;還有很多動物,能預測到即將發生的地震、海嘯、颱風等等的災難,然而人類卻做不到…… 因為動物天生具備預測能力,而不是借助外力推算。

一般來說,人類即使想要預測個小範圍的事情,大都還需要通過依賴和借助科學儀器和研究資料來分析測算,並非是天生就具足。所以,就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該恭敬所有動物才對。表面上雖然人類會說話、能做事,具備思維的能力,但實際上我們很多地方還比不上動物。人類非常愚癡和殘忍,不但不懂得珍愛生命,反而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大量的傷害無辜的生命。在這些方面,是否值得我們去反思呢?作為人類,我們是否更應該要尊重一切生命呢?

人類尤其在最關鍵的地方特別迷惑,譬如:對死亡而言,我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也不知道死於什麼樣的原因,更不知道死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在死亡來臨時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恐懼、錯亂、和痛苦的狀態呢?多數的人,對來世、對解脫,乃至對成佛的事情都一無所知。由於人們不知道生命與宇宙的真相,所以不相信真理,甚至還會對這些善意的教導起邪見。

因為我們不知道從何方來,所以對過去迷惑;我們不知道往何處去,所以對未來迷茫;我們不明白活在當下,所以對現在沒有好好珍惜和把握……我們在世俗間沉浮,對過去、未來、現在三世,都感到迷惑和茫然。 在生存的過程中,我們的“心” 對外境產生迷惑,向外散亂著。我們的“心”總是在回憶過去、盼望未來、隨從當下妄念的狀態裡。實際上,這些都是缺乏認識自己的“心”所導致的。

尤其是在如今的末法時期,是逢高科技的時代,由於資訊發達、媒體開放,人們通常對全球的經濟、文化、運動,乃至各種各樣的社會現象等方方面面過於關注,導致心中生起了無窮無盡的雜念,影響到內心的平靜。人們的心日日夜夜都充滿著社會上各種複雜消息所產生的幻覺,活在迷亂、錯覺之中。

最可憐的是當今的年輕一輩,正遭受著兩大污染:一、環境的污染:很多孩子在城市裡成長、生活,由於環境和能源的過度破壞和開發,導致污染越來越嚴重。加之沒有良知的人們對能源過於浪費,造成人們的生存環境愈發惡劣; 二、心靈的污染:為數不少的年青人,被網路和遊戲所吸引和誘惑,日日夜夜沉迷其中,內心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幻覺,失去了純真的思想。寶貴的青春年華,沉浸在自私與虛妄的世界裡,虛度時光。有些還學到種種不良的思想和行為,逐漸喪失了良心與道德,甚至具有了暴力傾向,導致對社會對人類不利的事情發生。這些現象實在是非常可惜和令人痛心!

現在的人們由於對物欲追求的目的性強,競爭太激烈,生活壓力大,所以人們忙忙碌碌很有緊迫感,不能像古代人那麼悠閒自得,平靜與安詳,滿足與快樂。生活在當今複雜的社會中,人們很難放輕鬆,也很少得到平靜,內心非常容易散亂和波動.始終都無法保持寧靜的狀態,因此我們難以認識心的本性。這些都是濁世的現象,也是修心的最大障礙。

時代在進步,人們在盲目追求現代文明的同時,有些事情卻非常矛盾。我們過於注重眼前的利益,以及感官上的享受,同時還會關注離我們極其遙遠外星球的情況。古代人未曾經歷過的事情也會發生。例如,人類飛行太空的事情,哪一個國家的人、某某名字、幾年幾月幾號、幾點幾秒順利登上了月球,月球上是什麼樣的環境,溫度多少,有什麼樣的外星生命生存在那裡,等等都瞭若指掌。還有,什麼時候發生日食、月食、日環食還是日全食,也都一清二楚。

但是我們卻對離自己最近的內心,卻一無所知。更無法想像和認知覺悟者的境界。我們在每時每刻的起心動念:是善,還是惡?是正念,還是邪念?是正見,還是邪見?是煩惱,還是智慧? 對此,我們都不曾意識和覺察。

大家仔細想一想,這是不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是不是說明我們並不真正的認識自己?誠如噶舉派大堪布察察土登曾經說:“悟之者當前一念如珠在掌,不受辛勞。迷之者向外馳求,枉受艱辛,終不可得。由是明昧之分,即聖凡之別也。”

實際上,我們都還不夠認識--自無始輪回以來,與我們未曾離開過的“心”。但卻說,我們想去瞭解世界、研究宇宙,並且誤認為除了我們的五官認知的世界以外,其他都是不存在的。這恰恰說明了,我們的無知和迷惑。覺悟的聖者們,了知我們的可憐之處,在為我們默默流淚。 

身為凡夫的我們,總是將快樂與幸福,健康與富裕,都寄託在外在的物質之上。我們追求快樂與幸福的方向和途徑完全顛倒。我們用盡一切青春與心血,在世間一些毫無意義的事上虛度,實在是可惜! 如果我們觀察自身容貌與皺紋一般,常常觀照自己內心的話,照見心的本性,會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我們像化妝和理髮一樣,時時修正自己內心的話,調伏自心、斷除習氣就不難了;如果我們能拿出像追求金錢、異性、和權利一般的勇氣,去利益他人的話,修持修心七要、生起菩提心就變得非常容易了。

我們應當瞭解修心的目的,並非是生活過得更好、事業更加圓滿,名氣或地位能提升的更大、更高,也不是為了追求獲得個人的解脫與安樂,而是為了能夠徹底地斷除無明、我執、習氣、煩惱等所有染汙客塵,並現證‘心’的本性而圓滿成佛,任運普度無盡的眾生。

以上所述的內容歸納為三個科判:一、是傳承的來源;二、是修持 菩提心之意義;三、是如何認識相對與絕對的心。

現在總結性地闡述一下修持菩提心的必要,如果我們缺乏修持菩提心,不要說人天的果報沒有任何意義,連聲聞、緣覺的菩提都非是究竟的解脫,所以我們唯一值得追求的就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圓滿佛果。根據佛經和論典,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最主要的原因有兩種:一、是修持慈心與悲心的世俗菩提心;二、是離戲無分別中安住的般若大智慧勝義菩提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使我們獲得佛果。

龍猛菩薩在《寶鬘論》中說得很清楚:“自與此世間,欲得大菩提。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智。”意思就是說,一者,如果自己和他人想要獲得大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必須要修持好菩提心。菩提心要修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達到標準呢?是要達到“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的程度,而並非是像我們這樣,口裡說著:“慈悲心,菩提心,我要度化某某眾生,要拯救某某地球”等等的大話,實際上我們的心和行為卻與菩提心一點也不相應,一點也不符合,而且恰恰與菩提心背道而馳。

什麼叫做“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菩薩在無量劫以來修持六度萬行的過程中,為了利益眾生而舍掉自己的頭目腦髓、國城妻子、身內身外、珠寶錢財,一切的一切都慷慨地佈施。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出現何種艱難困苦,都能做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舍能舍,難度能度的勇氣和菩薩精神,就猶如山王堅固、不動搖、不疲憊,不怕任何狂風暴雨、炎炎烈日一般。

再者,菩提心有兩個側面:一、是大悲心的側面;二、是大智慧的側面。前者是利他的角度而言,後者是自利的角度而說,闡述的角度不同。大悲心下緣眾生,大智慧上緣佛果,但實際上是一體的。只是為了體現出大乘不共擁有的特色和強調超越所有世出世間的一切悲心與智慧之故,所以說“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智”。

因為小乘行者缺乏利他之心,所以他們的悲心是偏差的,絕不可能遍於十方。再說世間的眾生不具備不依二邊智,因為他們不是對“有”的執著,就是對“無”的執著,始終擺脫不了任何一種邊。什麼是二邊?所謂的二邊,就是有和無,淨和不淨等等,凡是二元對立的一切萬法都是二邊法。佛陀在《三摩地王經》中說:“有無是二邊,淨不淨亦爾,是故有智者,離邊不住中”。

若有人問,對二邊的執著有什麼過患呢?對“有”的執著者會生三善道,對“無”的執著者會墮三惡趣。正如薩惹哈大師所說:“有執者生善趣,無執者墮惡趣”。無論如何,仍然擺脫不了三界六道之範疇。為什麼說對於“有”的執著者生於善趣,對“無”的執著人墮入惡道呢?因為對“有”的執著者,由於相信因果,謹慎取捨之故,雖然會生於三善道,但是仍然對萬事萬物產生實有的執著,所以陷入於執實,執實是常見;對“無”的執著者,不相信因果,不謹慎取捨,不但無法從輪回中獲得解脫,還會墮入於三惡趣深淵,這就是執無所致,執無或者執空是斷見。龍猛菩薩在《中觀根本慧論》中說:“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所以常見和斷見是漂泊輪回的最大因素,也是中觀派所破除的惡見。

菩提心或大悲心是著重於福德資糧,即方便法門;不依二邊智是著重于智慧資糧,即智慧法門。相對而言前者側重於世俗菩提心,後者側重於勝義菩提心。如果這些方便的法門被智慧般若攝持的話,它們就成為了出世間法,若沒有被智慧攝持,所有一切方便法門都是世間法。

換句話說,這些方便法門是否成為出世間法,取決於是否三輪體空的攝持。月稱菩薩在《入中論》中所說:“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羅蜜,由於三輪生執著,名世間波羅蜜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兩種菩提大道,這兩種缺一不可,就像是鳳凰的兩隻翅膀一般重要。

雖然聲聞和羅漢他們透過自己的苦修而證得了人無我,斷除了煩惱,從輪回中獲得解脫,達到了相應的境界。但由於缺乏了菩提心,所以在數劫之中安住於涅槃,導致失去了積累福德資糧之機會,這就是他們拖延成佛的最大原因。而大乘行者發了菩提心,修持六度萬行之故福德資糧圓滿,因為具足福德資糧才不會停留於寂靜涅槃之中;大乘菩薩證得了人、法無我,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緣故而智慧資糧圓滿。有了智慧資糧才能從輪回中獲得徹底解脫,這就是無住二邊之涅槃,也是“智不住輪回,悲不棄眾生”的菩薩精神。

如果我們相續中生起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不僅僅能成為標準的大乘行者,也能確保趨入無住涅槃之彼岸。雖然菩提心是究竟佛果之根本,但菩提心也非是無緣無故地自然生起,而是具足慈悲心的基礎才能產生。若不具足慈悲心,菩提心無法可言。同樣的道理,若不具足善良真誠之心,慈悲心也無法建立。連一顆真誠善良之心都不具備的話,還想修成菩提心,就是好高騖遠,這確實有一點不太現實,而且會導致空中樓閣的結果。

如今有些學佛人對佛法的聞思和研究非常努力,佛法的知識也相當淵博;也有些人對持咒、誦經、觀想、禪修等都很專心,吃素齋戒也非常認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我相信這些人都有達到了相應的境界。然而,卻有少數人學佛修行的同時對父母、家人、金剛師兄、鄰居、乃至整個社會的態度仍然冷淡、無情,不夠真誠,也不夠包容,這種人的素質品德沒有明顯提高,甚至有些人的思想和行為比不學佛的人還差,佛教界當中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景。

我們在無量劫之中非常難以遇到既殊勝又微妙的正法,如果佛法對我們不但起不到斷除我執和解決煩惱的作用,且無法使之獲得生起慈悲、開啟智慧的效果,反而導致了負面的結果,就好比長年多病的一位病人好不容易得到的妙藥,不但起不了治療的作用,反而造成中毒的結果一般,是多麼可惜又可怕的事情。出現這種情況究竟是修行上缺乏引導還是自己的知見錯誤,非常值得加以思考。

我們學佛修行人不應該修的時間越長反而對眾生越冷淡、越無情,若不謹慎的話,這些態度很可能成為了妨礙生起菩提心的一種大障礙。學佛人隨著時間的積累更應該成為一位充滿善意、有憐憫心以及溫柔的人,並且以慈悲和關懷,真誠和包容的心態來正確地對待眾生。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眼見有情時,誠慈而視之,念我依於彼,乃能成佛道。”意思是說,當我們看到眾生的時候,以真誠和慈悲地眼睛凝視著眾生,而且看到眾生的時候心裡要發自內心地想,由於眾生的存在,才會圓滿我們修行的成佛之道,我們的一切成就完全都是依靠眾生而增上,依靠眾生而圓滿,所以眾生給我們帶來的恩德與諸佛的恩德一樣大。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教證與理證來明瞭眾生是值得尊重,也是值得恭敬的。

菩提心不僅能令我們證得圓滿佛果,還會讓我們在獲得佛果之後,以無緣大悲之心利益無盡無邊的眾生。菩提心既可自利圓滿,也會利他圓滿。對初學者而言,我們的相續中生起勝義菩提心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首先要想方設法地努力修好世俗菩提心。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我們即將學習的《修心七要》中所說的自他交換的竅訣。正如寂天菩薩所說:“若人欲速疾,救護自與他,當修自他換,勝妙秘密訣”。

自他交換的修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困難。一般而言,自他交換的法門是保密的一個殊勝竅訣。對誰保密呢?對小乘行者是保密的。為什麼對他們保密呢?因為他們的修行是以出離心為起點,以個人解脫為目標,所以他們無法接受此大乘殊勝之法門。不但不接受,還會產生邪見等導致不良的結果。從佛經裡眾多的公案中我們可以得知,往昔很多小乘的修行者因聽聞到大乘的殊勝佛法而吐血死亡。因為大乘的法門極其殊勝,而小乘行者的根器不夠成熟的緣故,會導致這樣的結果,所以自他交換之殊勝妙法對小乘行者是暫時保密的。正如《入行論》中說“當修自他換,勝妙秘密訣”。

“自他交換”的殊勝竅訣是針對於大乘根器者而宣說的,如果學佛人透過修持“自他交換”而修持成功世俗菩提心的話,那麼勝義菩提心就會自然生起。但這並不是絕對的說法,對利根行者來說並不需要透過這樣次第的修持,同時就可以生起。不過這種修行人在當今的末法時代裡恐怕是稀有罕見了。

所以《修心七要》中關於勝義菩提心並沒有做詳細的闡述,主要內容講的就是世俗菩提心。因此我們應該先從世俗菩提心做起。而且首先我們應該先要做一個既善良,又真誠的人,踏踏實實地從心地善良和思想清淨的基礎上好好地培養慈悲心,然後再進一步次第的修持,逐步將慈悲心昇華為菩提心,這樣才會達到實際的效果,才能與佛法相應,也會有所成就。一旦世俗菩提心生起了,才會確保使我們的相續中生起勝義菩提心,獲得圓滿佛果,並能利益到無盡無邊的如母有情眾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