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1 12:33:10
世親菩薩
學習次第 : 進階

 大乘五蘊論講記1
世親菩薩 造
智敏上師 講


多寶講寺

<內部資料, 僅供參考>


目 錄

第一講


甲一 引言

乙一 緣起

乙二 為什麼要學法相

乙三 法相之入門——《大乘五蘊論》

傳承問題

乙四 學習應具之態度與組織

乙五 世親菩薩事蹟功德簡介


甲二 總標名數

第二講

無為非蘊攝——依《俱舍論頌疏》

 


甲三 別牒解釋

 


乙一 色蘊

丙一 四大種

五因釋造——依《雜集論》

丙二 四大種所造色

丁一 五根

丁二 五境

丁三 無表色等

第三講

問題解答

 


乙二 受蘊

 


乙三 想蘊

 


乙四 行蘊

丙一 徧行心所

觸心所

作意心所

思心所

第四講

問題解答

丙二 別境心所

欲心所

勝解心所

念心所

三摩地心所

慧心所

丙三 善心所

信心所

慚心所 愧心所

無貪心所

無瞋心所

無癡心所

第五講

精進心所

輕安心所

不放逸心所

舍心所

不害心所

丙四 煩惱心所

貪心所

五取蘊、有漏法、有、有具

第六講

精進跟不放逸之差別

瞋心所

慢心所

學法反增煩惱

無明心所

見心所

第七講

疑心所

丙五 隨煩惱心所

忿心所

恨心所

覆心所

惱心所

嫉心所

第八講

誑心所

 諂心所

憍心所

害心所

慳心所

無慚

無愧

惛沉

掉舉

不信

懈怠

放逸

失念

散亂

第九講

覆跟諂之差別

掉舉跟散亂之差別

不正知

丙六 不定心所

惡作

睡眠

尋、伺

第十講

丙七 心不相應行

預流四支

參考書的問題

無想定

滅盡定

無想天

命根

眾同分

無常

名身

句身

文身

異生性

第十一講

提問

真假四大

 


乙五、識蘊

 


甲四 釋蘊義 兼明十二處、十八界、及處、界義

蘊為何義

五蘊之數量次第

十二處

五蘊、十二處與八十七法之間之對應關係

第十二講

問題解答

無為法

十八界

 

 

甲五 就十八界明諸門分別

有色無色

有見無見

有對無對

有漏無漏

欲界、色界、無色界系不系

蘊、取蘊所攝

善、不善、無記

內外

有緣無緣

有分別無分別

執受非執受

同分彼同分

 


附、思考題

 


說明:

本資料系根據上師講課錄音記錄整理而成,未經上師審閱。

 

第一講

甲一 引言
乙一 緣起

現在我們開始多寶講寺講法的第二個單元的課程 ,第一單元是根本乘。我們把佛教分三個階段,第一是根本乘,一般也叫部派佛學,是原始佛教直接流傳下來的,還是保持以前的形式;第二個階段是瑜伽的階段,是從根本佛教發展到大乘的,特別地重視大乘的意義,而從唯識的觀點來講一切法的;最後是中觀的體系,以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來講佛教。

第一個階段是根本乘,基本上是講過了,不管聽的人已經走了多少,這個兩年課程,已經是結束了。那麼新來的,以前的根本乘沒有聽到的可以補。我們不能僅停留在第一個階段,所以還是要進入第二個階段——“瑜伽”的那一部分。

在印度的佛學裡邊,從根本乘分出兩支,發展到兩支:一個是從緣起的方面特別強調的,認為一切法都是從識所變的——“瑜伽”的那一部分;另外一個就是“中觀”的部分,一切法都是自性空,沒有一個根本的——什麼阿賴耶識之類的都沒有的,都是自性空的。那麼這兩個,我們按照次第學,應當是從根本乘到瑜伽,再從瑜伽進入中觀,這是一般的這個發展的次第如此。學法的次第也應當如此。如果根本乘沒有的話,我們學瑜伽就是空洞的,也是界限不明的。那麼瑜伽的階段不經過的話,學中觀更是沒有抓撓的。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儘管他學的天臺、華嚴——這個很高的,但他就是抓不到個要領。這個我自己也有經驗,在我們最初接觸佛教的時候,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一般都是宣傳的印光老法師的淨土宗的那些教義。淨土宗,當然是不能停留在一句阿彌陀佛,總要講點道理。那時候講教理的,淨土宗的主要的理論基礎都是天臺宗的。從這個天臺宗的智者大師的《十疑論》開始,歷代的天臺宗的祖師,都是弘揚淨土的,也是帶修淨土的,一直到印光大師,他本身也是天臺宗的教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學淨土,開始也是研究天臺,但是佛教的基礎沒有,直接地跳到天臺的教理去呢,有一定的困難。學的東西不能說不懂,但是懂得不透,真正是哪麼回事呢,自己心裡也是沒有一個踏實的概念。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學法,自己感到不踏實。

後來一個機會,就是范老居士在法相學社講法相這個學說,他是根據深淺、按照次第編了六冊法相課本。那時很多學佛的都去報名了。但是法相是不好學的,開始我們學的時候,那個講堂是坐滿的,還擠不下,過了一兩個月之後,就少了一大半。再過了一兩個月,那基本上就是十來個人,一直到最後範老往生,聽眾就是十來個居士,就是這麼多。因為法相是比較嚴密的一門課,不是大而化之地講了,大概知道就算了,如果搞不清楚的話,那還是懂不了的。

 


乙二 為什麼要學法相

法相有什麼好處?法相就是佛親口說的那些名詞。我們在世間上講一門什麼課,假使說數學的,數學裡邊有很多的專門名詞;講醫學的,醫學裡邊有很多專門名詞;講工程的也有很多專門的名詞。如果這些名詞你不知道,那麼他這套學說你是不會知道的。同樣的,我們在佛教裡邊,也有很多專門名詞,這是佛親口說的法相。那麼這個法相如果你不學的話,你要把佛教搞得清清楚楚的,當然不可能。所以說我們要學佛教呢,決定要把佛的那些專門名詞學到手,然後,佛的這個內涵,才能夠明確地知道。

講法相的時候,界限是很嚴格的。我們舉一個例,一般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從法相的角度來看,這話是錯的。這個“報”,異熟報是無記的沒有善惡,所以說善報惡報這個話就講錯了,根本不符合法相。那麼該怎麼樣地說呢?“善有樂報、惡有苦報”。你做了善,感的報是快樂的,就是可以使人感到舒服的;那麼做了惡之後有苦報,那麼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了,或者人間受苦等等。這個就是說,你如果不明法相的話,你就會犯錯誤。因為法相裡邊“異熟報”是無記的,不能有善惡的,你講了善報惡報就錯了。

那麼這個界限為什麼那麼嚴密呢?因為不嚴密的話,很多意思就會搞錯。我們說一個經常用的例子,那就是說“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煩惱障我們的道,把我們的自性蒙蔽了,起了煩惱呢,做壞事了,那跟修道是不順的,障住我們修道的——煩惱障。那麼“所知障”呢?一般人就是煩惱障這麼解,所知障也是這麼解了:你知道得太多了,就把你障住了,你就不能進道了,——最好就是說什麼都不知道,那才進道了。

這個話對不對頭呢?錯誤的!“所知障”,我們說你所知不夠,才叫“所知障”。所知裡邊你是太少了,這個叫“所知障”。那麼“煩惱障”呢——煩惱本身是障。“所知障”呢——所知的障,就是把你所知障住了,使你不知道,這個叫“所知障”。如果照六離合釋來說,“煩惱障”是持業釋,煩惱就是障;“所知障”是依主釋,所知的障,這個障把你“所知”障住了,這個叫所知障。並不是說你知得太多了,你就修不來道了。所以很多人誤會,“你要修行,最好不要看書,看了書之後,你的知見就很多,就修不成行”,這個話是錯的。

你把知見學錯了,或者學得很龐雜,沒有定解;或者是東學西學的,弄不成一個體系,成不了一個套,那當然修行不行。假使你要修行的話,沒有一個體系的明確的理論為指導的話,你根本就不能上路。那就是所知要有明確的所知,才能修道,所以這個“所知障”、“煩惱障”不能依文解義地講,一定要以佛的原意來講。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法相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學法相的話,那你犯了很多錯誤,自己把佛的意思搞錯了也不知道,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這個很簡單,我們在上海,那個時候有一本書,好象是江味農的《金剛經》的批註,很厚一本,出來了,很多人去請。當然佛教徒請的也有,後來一個氣功師也要請。我就問他:“你個氣功師,你請它幹什麼呢?”他說:“這個跟我們氣功裡邊很有關係,我們很需要這個書。”那麼我說:“你的見地和金剛經的見地是不是一樣的呢?他講了那麼多,跟你們氣功裡面修法是不是一個道理呢?”他說:“一模一樣。”一模一樣的話,你就是佛教了,你怎麼還練氣功呢?那就是依文解義,他糊裡糊塗地看一看,好象是跟我講的是一樣的,實際上他這個裡邊的法相你沒看清楚,你根本就沒有學,你以為是跟你一樣的,實際上跟你不一樣的。

《金剛經》的境界須菩提才能真正領會,須菩提是哪個?解空第一的大弟子,證了阿羅漢果以上的,那麼你這個氣功師,證了什麼果呢?跟那個阿羅漢須菩提見解一模一樣了?這個話我們說你不是吹牛麼,就是什麼?就是“增上慢”了。你根本不會跟他一樣的。如果你有幾分相似了,你決定投身到佛教來了,把氣功就丟了,你怎麼還會搞你的氣功呢?你自己認為是一樣的,那就是說把那個書根本沒有看懂,就是以自己的私心作解——以為這個書跟我想得一樣——實際上根本不一樣。所以說,像這些情況我們舉了很多例,你不學法相的話,你想把佛教學好,一般是不大可能的。

當時我講自己的經驗,學天臺感到不踏實,我給自己打個比喻就是:水裡抓皮球。你抓了這個,它滾過去了,抓了那個,它又滾到那邊去了,總不能把它抓實。學法相一開始學了之後就有很明確的踏實感,一是一、二是二,沒有什麼猶豫的,這個就是不一樣了,而且是很科學化。佛教本來是很科學化的,佛教的理論是緣起論。緣起論就是說你哪一些條件組合以後,產生的效果是決定的。那跟我們科學裡邊一樣的。假使我們說化學裡邊,兩個氫原子跟一個氧原子結合之後,一燒,決定成這個水,不會變其它東西的。那麼佛教裡邊的緣起論一樣的,你什麼緣起碰到之後,將來產生的果,決定如此,不會調第二個果來的。

那麼我們海公上師簡單的比喻就是燒飯:你要吃飯,你要的是飯,但你不能求飯,你求飯只有討飯去了。你要吃飯的話,你要求的是米、水、鍋、柴,還有引火的火柴。你把鍋、米洗乾淨,加了水擺在鍋裡,把柴用引火柴燒起,半個多小時,決定是飯,不會是其它東西的。如果你缺了一個條件的話,那就是不行的。沒有鍋的話,你燒什麼?沒有水的話,你燒的飯是焦的米;沒有火的話,擺一萬年還是生的米;如果沒有引火柴,什麼都搞好了,火引不起來,也不行;如果沒有米,你煮了半天是一鍋水。

所以緣起論就是說,你一個法的緣起缺一個,就不能成這個法。這個是很科學的,一點也沒有帶一點玄的味道,所以說我們真正要學佛法,一定要有科學的態度來學。

從民國以來,法相宗是在抬頭、在復興,什麼原因?就是說我們中國在開放以後,接受了海外的科學思想以後,以前玄學的那個氣味已經掃蕩得差不多了。尤其是經過文革,很多人連孔夫子的儒家都不太清楚了,不要說老、莊之類的了。那麼這些玄學的氣味掃掉之後,接受這個科學的佛教,是最適合的時機。當時因為我們天臺宗、三論宗的時候,一般的知識份子都是儒家、老莊之類的學得很多,所以以他們的這個思想理論基礎接受這個空性的理論,決定是帶玄的味道。而現在的人,他是接受科學的,那麼跟佛原始講的法相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說我們講,現在法相宗是對機的。

法相宗,也就是唯識宗。法相跟唯識是一個事情兩方面,講法相就是講宇宙的萬法是什麼東西;講唯識,宇宙的萬法它歸根結底是怎麼變出來的。這兩個是一個東西兩方面。在一般的研究佛教的那些人,他們的結論就是:最哲學化的佛教理論就是唯識宗的理論。那就是最接近於現在的哲學的理論就是唯識法相的理論,所以說我們真正要做一個對佛教有一定知識的人,那對法相是不能不學。

如果你飄飄皮皮,“我念一句阿彌陀佛往生了”。當然,只要一句阿彌陀佛,你能夠踏踏實實地念下去,那是當然可以——你到西方再去學。如果你這輩子一句阿彌陀佛念的時候,心還打妄想,感到這個道理沒搞清楚,不踏實,那你要研究法相。

如你要勸人家信佛的話,你更要研究法相。因為沒有法相的話,不能使人信服。你說念阿彌陀佛功德很大,為什麼功德大?幾句話一問,你就沒有話說了。如果法相學好的話,你可以滔滔不絕地給他講一大套;如果你法相學得非常深透的,講一天一夜也講不完的。你讀的東西很多,你學了那麼多書,你把相應的道理都給他講,那他聽起來當然信服。所以說我們要自利利他,一定要學法相。

再一個,我們如果要學空觀,空性的、般若的道理,如果沒有法相的基礎,那也是學得個“豁達空”,或者是模棱兩可的空,就是不踏實的空。因為空的概念,不能直接從把一個空,“一切法空,我知道了!一切法就是空的”。那太簡單了,這個小孩子也懂。真正的空,要把它瞭解的話,不是那麼簡單。龍樹菩薩就是那個話,你要涅槃智,涅槃就是空性,這個空性的智慧要知道的話,先要學一切法有的智,就是法住智。他的原話是“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你要知道一切法空的道理,你先要把一切法的緣起的道理知道。緣起的道理知道後,性空自然在裡邊。如果緣起不知道,你說一切法空,那就不曉得空什麼了。

他們有的人說一切法是空,這個桌子空的,那麼桌子到底有沒有呢?空的麼,你說東西怎麼擺得住呢?你走過去怎麼把你頂住呢?你說空的話,我過去應當是毫無阻礙的,但是它又把你頂住了。我們說緣起性空是自性空,並不是那個法沒有。在我們執著實在的那個感覺沒有去掉之前,這個東西在我們裡邊要起作用的,作用是有的。真正我們證了空性之後,把這個執著去掉了,須彌山也擋你不住,你可以穿過去,那個時候,你是空性證到了。現在,你要緣起的道理知道之後,才能證到空性。所以說緣起不知道,空性也證不到。

我們說《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句話我們一般的批註都會這麼說,“照見五蘊皆空”,先要“照見五蘊”,五蘊是什麼東西,然後是“皆空”,才是空。你“五蘊”都不知道,你怎麼空得了呢,空什麼東西呢?

假使我們說我們要抓一個敵人,那你把這個敵人一定要認得很清楚,他是個子有怎麼高,年齡大概幾歲,臉上有什麼特徵,說話的口音是怎麼樣的,帶什麼口音的,你弄得一清二楚的話,你假使關口裡邊、或者火車、輪船上碰到這個人了,一看樣子就知道他是我們要抓的人,把他抓住了,可以消滅他了。如果他本身的形狀你也不知道,他什麼特徵,什麼都不知道,你說我要消滅他,你亂抓一個人,把他消滅掉了。你把自己人害了,把敵人還放在那裡。那你怎麼空得了呢?空他不了的。所以一定要把它的這個緣起的一些特徵(法相)知道之後,才能使它空掉。所以從各方面來說,法相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佛,如果把這個階段跳過去,那就是不能徹底地把佛學學好的。

我們這裡現在,回顧到我們本道場,不是最近一些沙彌正在學《沙彌律》了?那麼《沙彌律》,我們從戒下手是對的,但是我們從戒下手,為什麼要持戒,戒有什麼重要性等等,也是要從論裡邊得到的。所以學論有助於我們學戒。

你們的戒學到一半,該怎麼樣子處理,那個我們可以給你們安排。一個是你們晚上有幾個學戒的,晚課你們就不上,就去學戒去。當然不學戒的是不行的,你殿也不上,戒也不聽,那是不允許。如果你可以聽戒去了的話,允許你這段時間不上殿,那麼下了殿之後去討論去。我們這節課,上午上,下午討論,規定是這樣子。或許你們說不願意放棄這座殿的話,也可以在假期,我們一個月放幾天假,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等,這個假期裡去補也可以。這個方法是靈活的,那麼你們自己去研究。

 


乙三 法相之入門——《大乘五蘊論》

我們說法相裡邊,我們現在選擇的課本是《大乘五蘊論 》、 《廣五蘊論》,這兩本書是最基礎的,法相的基礎。

我們講佛教,一般說都是“境、行、果”。“境”就是現實的一些擺在那裡的一些法,是我們修行的境界,就是我們要修行的依靠的東西,就是擺在現在的宇宙的萬法;“行”就是修行,如何修行;“果”,就是修行之後要得到的果,或是阿羅漢果,或是佛的果。一般的佛教經論,都是把它扼要地分為“境、行、果”三個。境,講宇宙的一切萬法;一切法我們知道之後,然後知道哪些該舍掉的,哪些該取的,這就是修行;修行之後要感什麼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乘的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佛地,這個就是果。

開始是講境,宇宙萬法,它的法跟它的理,一個是事、一個是理,這是境,屬於境裡邊的。那麼這個境的法呢,《五蘊論》就是談這個東西,把一切法談清楚了,道理就在裡頭了。

假使我們說“五蘊”。“五蘊”,最初佛講五蘊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外道都執著一個“我”。他們也知道流轉生死,要投生,從這一輩子到那一輩子,就是這個靈魂或者是“我”在作主。你投到好地方了,“我”就受樂,投到壞地方去麼“我”就受苦,這樣子,中間個“我”是不生不滅的,總是在的。耶穌教也這麼說,靈魂是永生的。但是投生是生命的現象,靈魂在裡邊還是不生不滅的。那麼這樣一個靈魂,我們佛教裡邊認為是沒有的。

那麼這個“我”到底是什麼東西?這個“我”很簡單,佛就告訴你,是“五蘊”。我們說我們的身體是什麼?是“色蘊”,是物質的東西。那麼感覺,因為是有一個“我”,“我”感覺苦、感覺快樂,那這個感覺是什麼,是不是“我”呢?不是,是“受蘊”。那麼“我”能夠知道一切,知道外邊的苦的、樂的、好的、壞的,這個知道的能夠想像的心是不是“我”呢?也不是“我”,是“想蘊”。那麼“我”能夠造作意志,能夠行動,這個應該是“我”了吧?記得歐洲有個哲學家,好象是叔本華,他認為意志就是“我”。我們說這個意志是“行蘊”,也不是“我”。推到最後,令我能夠知道一切的那個識蘊,第六識等等,能夠了別一切法的這個根本的東西,應該是“我”了吧?也不是“我”,是“識蘊”。那這樣子推論下去,這樣找一個“我”,沒有,就是五蘊。這個道理知道之後,這個“我”就破掉了。

所以佛在世的時候,要破“人我”的這個執著呢——“五蘊”的法來破,所以要講五蘊。就是把世間上一切東西歸納成五蘊,這五個蘊你知道之後,然後檢查對照自己,這個是色蘊,那個受蘊,那個是行蘊,找了半天,留下來沒有了,那個“我”就沒有一個著落,那麼這個“我”就破掉了。破了人我,就能夠證果了。所以佛在世的時候,講這個法的目的是要破這個執著。

那麼佛在世的時候,最初講的是五蘊。念過《心經》都知道,五蘊——色、受、想、行、識;念過《心經》的也知道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那麼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一共三六一十八。這個都是佛說法的最基礎的那些法,蘊、處、界,這三個叫“三科”。科學的科,這是有個專門的名詞叫“三科”。把宇宙的一切法,佛用這三種的方式包含無遺。用五蘊就可以把一切有為法包完,但是五蘊,無為法不在。用十二處、十八界可把一切法包完,包括有為法、無為法。

這個就是說一切眾生、一切世間的、宇宙都是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造成的。中間是沒有一個人我、靈魂等等,這是破迷執。佛開始講的基礎的那些佛教,基本上都是這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心經》裡邊也再三反復地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等等,這個講了很多,把這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舉完了。這個蘊、處、界就是我們要學佛的最基礎的下手的一些法,那麼我們現在開始學第二個階段的唯識學,也是從最基礎的蘊、處、界下手,所以講這個《五蘊論》 。

我們說《五蘊論》,本來是屬於佛在世的時候講的法,屬於原始佛教的。後來部派佛教也繼承了這個道理。現在我們為什麼叫《大乘五蘊論》,加了“大乘”兩個字呢?因為這個論是世親菩薩造的,世親菩薩先是學有部的,就是根本乘,後來經過他的哥哥,無著菩薩的勸,他又學唯識,他以唯識的觀點來講根本乘的五蘊,所以叫大乘五蘊。這個五蘊是以大乘唯識觀的觀點來講的,所以是《大乘五蘊論》 。

 


傳承問題

那麼這裡我們又講起一個觀點,又講起傳承的問題來了。我們說傳承,實際上我們歸納到底,就是一個知見。禪宗裡邊你參一個善知識,你根本沒有從他那裡學過,只要他把那個話頭給你一句你能夠悟了,就印證你已經是開悟了,那你就有正知正見——我們叫“正法眼”就開了。開了正法眼之後,這個傳承就得到了。我們說世親菩薩以唯識宗的傳承,來講這個五蘊論呢,那就是大乘的唯識觀的傳承了。

我們記得海公上師,昨天我找那個比喻。這個比喻大家都知道,我講過好幾次,但出於哪本書昨天才找出來,在《三皈依觀》裡講傳承的時候講的。他說一個欽差大臣,過去封建時代的一個欽差大臣,他到雲南去做官,他是江浙一帶的人,雲南的水土不服,一去之後盡是害病。那麼沒有辦法了,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必須在雲南呆一段時間。那麼這樣子很苦惱,結果有一個聰明的人就告訴他,你水土不服可以解決的,那就是把你鄉土的水弄一袋——以前運輸的工具沒有,就拿個皮口袋裝一口袋水,擺在馬背上,馬一天走幾百里,走好之後到一個站口,叫馬驛,在那裡就歇腳過夜。

他就說,你每走一天,到那個站口的時候,那裡有井,把你家鄉的水倒進去,第二天把那個井的水你取出來,那麼再背到前面一站,又倒進去,又取出來。為什麼倒進去呢?你如果家鄉的水背到雲南的話,就臭了,你擺在井水裡邊一和呢,它不會臭,還是新鮮的,只有一天的時間。那麼這樣子雖然水是換了很多井,原來的水幾乎是帶過去的億分之一的還有沒有了?但就是這個水,因為它有家鄉的味道,那個欽差大臣一吃,病就好了。

那就是傳承,傳承的知見。你這個知見拿去,講什麼經都是那個傳承,都是那個傳承的見來講的。宗喀巴大師,他的老師很多,有薩迦派的,也有白教(噶舉派)的,但是他用黃教的中觀應成派的見來講那些呢,都成了黃教的傳承了。所以說黃教的傳承是最高的中觀應成派的見,這是從教理方面說。所以我們得了這個見,那就是得了黃教的傳承。

最近大吉佛爺也講了這個道理,學過《菩提道次第》的,總的五部論的核心都在;你學過《菩提道次第》的,五部的傳承都有。海公上師在康薩仁波卿座下,《菩提道次第》學得很好,那五部的傳承都有的。在他座下學法的,也是都有的。所以這個傳承的事情不要執得太死,一定要說學了這部論之後才有這個傳承,沒有那麼死。只要你這個傳承有了之後,自然的,見就是傳承的這個見了,講一切法,都是這個傳承,用這個見講了。

我們說《心經》可以用有部的方式去講,也可以經部方式講,也可以唯識方式講,也可以中觀的方式講。中觀裡邊又分自續派、應成派,自續派分經部行、瑜伽行的兩種。所以一部《心經》講起來,康薩仁波卿能講十幾種的講法,每一種不一樣,就是每一種部派的講法都不一樣的。海公上師能講九種。那就是說這個傳承,你看哪個見去講,就是哪個的傳承。你如果真正的最高的應成派的見得到之後,那就是應成派的傳承。這個是我們附帶地講一個傳承的問題。

因為世親菩薩進入大乘之後,以大乘唯識的觀點來講這個五蘊,這個五蘊就屬於唯識觀點的五蘊,也是大乘的五蘊。當時候,因為特別要標出這個“大”呢,就把“大乘”這兩個字安到上邊去了。

我們現在講的課本是《五蘊論》,參考《廣五蘊論》 。 我們在上海學的時候,範老他編的課本,第一冊是《五蘊論》 、 《廣五蘊論》 、《百法明門論》 ,還有《百法明門論解》 。 另外還有一個參考的,就是《五法章》跟《五蘊章》,在《顯揚聖教論》裡邊有講五蘊的,也有講五法的,五法就是五位百法的五位。這個做為學《五蘊》跟《百法》的參考,那個時候他是印下來,排印下來的。

現在我們就是福氣差一點了,原來的那個書找不到,當時很多了,現在是找不到了。從藏經中去排印也很費事,那麼我們這個就略掉了。反正這個參考的價值呢,你要比較高深的可以看一看,一般初學看了反而使你頭痛,感覺到方向也搞不清楚了,因為講得太深了,你就沒有辦法理解了。那麼就把原文,把它能夠搞懂搞透,也就可以了,這是初步要求,這是進入瑜伽派的第一步,不要求你們很廣,只要你們把這一部論搞透,那已經是達到我們的要求。

 


乙四 學習應具之態度與組織

再一個,就是說,我們要學法相,一定下個決心,把它學好,不要中途而退。學法不要想得很容易的,法尊法師講他自己在學法,學《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磁帶大家都聽過了,但是我們講的磁帶裡邊,後面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毗缽舍那》跟《奢摩他》這兩部沒有講,《止觀章》是沒有講的,略略地帶過去了。但這兩部是《菩提道次第》的精髓都在裡頭。前面的都是從這個裡邊引生出來的,很多的脈絡就是歸結在後頭兩個。那麼這兩個最難學的。

以前跑馬山,我們很多漢人去學《菩提道次第》,那麼藏人也有不少的在學的。跑馬山有這麼一個土謠,他說“寧肯背石頭,不願學止觀”。學《止觀章》非常辛苦,我情願背石頭,跟密勒日巴一樣的背石頭,山上背上背下地背,這個還受得了,學《止觀》這個東西精神負擔很重,腦筋用不過來,沒有辦法學,有這麼一個土謠,那就是《止觀》很難學。

法尊法師本身的經驗,他的師父是紮嘎喇嘛,他學《菩提道次第廣論》 。 當然他在藏地學,藏地學法的人很多,開始也一樣,我們也一樣,他比我們還要多,一開始講《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人是滿的。我們看到藏地的大法會,幾萬人是少的,幾百萬人都有的。那麼他們那裡開始學法的人很多,但是學到最後《菩提道次第》講完了,畢業了,一個人——法尊法師。 《止觀章》聽完了,這個法尊法師學法,在西藏也是佼佼者。藏人很多都退下來了,他還是堅持學完了。

所以說,這個法,不要想得太容易學,當然我們一般凡夫的概念,你該做什麼,不要做什麼,你要學一個戒,這好象很容易。但為什麼要學戒,為什麼要這樣做,把道理講透,確實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所以說我們如果發心要自利利他,將來要弘法利生的話,不僅僅自己學一點經就算數的話,那你決定要下這個決心一定要把法學好,不要打退堂鼓,一退的話就學不好了。還有一個,打退堂鼓產生的影響呢,要產生等流果,這一次碰到困難退了,下一次碰到困難還會退,以後成了個習慣性,每碰到困難了就退,那你永遠成不了佛。所以打退堂鼓的習氣不能養成,那麼就事先要發這個願,一定要求佛菩薩加持,把法相學好。

在上海,最近當然是不多了,在上海的前一段時間,在居士林也好,哪裡也好,講經的,都是我們以前法相學社的同學,其它的人還找不出幾個。佘老居士現在不在了,還有章偉川,朱泠等等,所有能夠在外邊講一些東西的,大都是我們法相學社的同學,而且都是在法相學社裡邊自願結合討論的同學。我們法相學社,上邊沒有組織討論,但是我們這幾個人每一次上課之前都是早到,早到之後就自覺地討論。那麼最後的效果,就是說在上海能夠講的,包括顧興根,他也是法相學社的前一期的學生,比我們早一期,在上海或者是在其它各地邀請去講課的,我們看看很多,大部分是我們法相學社的同學,也是法相學社討論的同學。所以說討論很重要。

我們是組織討論的,今天就有人說了:“組織討論後,有人開始是來了幾天,後來都不來了。”我們說要來的,不討論的話你自己學東西學不踏實。你學的東西,一開始接觸的話,絕對不可能全部拿住、全部消化、全部懂透,不可能的。每一個人的知見都是偏一方面的,你這一點懂了,那一方面你欠缺;他那一方面不懂,但是這一方面他有獨特之處。每一個人學識經驗都不同,每個人的理解也不同,大家在討論之後,大家發揮他的長處,把自己的短處補缺補下來了,這個討論的好處就得到了。

還有一個,討論中間要提問,本來你這個問題感到問題不大,你認為沒有問題的,但是他這麼一問,你感到你沒有依據,你拿不出依據來證明你的觀點,那你必須要找依據去,那深一層地挖下去。那你這一討論的話,就促使你更深一層地把這個道理明白下去。你飄飄浮浮一句話,他不滿意的。你這個是沒有依據的話,那不行的,那就是要聯繫靠學了。把你這個道理,為什麼這樣子的,要一個完整的一個理由拿出來,他能接受。我們在這個互相的問難之中,也就是更深入地挖掘自己的知識面,可以更深一層,也可以更廣一層。哪一點你沒注意的,他提問了,你可以廣一點。互相做學生,互相做老師,這個討論的時候就是這麼一個情況,所以討論對我們學法是重要的。

大家看過照片或者電視,西藏的討論,一個人坐在中間,很多人問。大家問他,如果問不出的話,“劈啪”就打的,很不客氣,把這麼臭的鞋都在你頭上敲啊!“你這個學法,學了半天,你什麼問題都答不出來,你是吃飯的,是飯桶,該打的”,“啪啪啪”就打的。那麼多人,幾萬人中間,挨打你難不難為情呢?那就是拼命地要把法學好。我們以前有幾個他們到藏地去學法的,他們的老師是分開的,不是一個老師,一個老師就教一兩個人。他教你了半天,今天教了,明天上辯論場去辯論的。如果你辯得好了,老師很高興,你辯得不好,老師要打的——你這個人學法沒學好。

我們這裡沒有辯論,但是要討論。辯論的形式漢地行不起來,你打了一次,他下次還來啊?就不來了,再也不來了。我們不要打,那就是大家要互相地問難,互相地提問。但是也不要冷場,大家提不出問題,好象沒問題好問的。沒有好問的就是你沒有好好地看書,這本書你仔細看的話,我不相信你沒有問題。如果你沒有問題,明天我叫你來講,你說你沒有問題了,你就上臺來講,看你怎麼講。所以說你沒有問題的話,這是不現實的。這是討論的重要性。

討論也有規章制度,並不是說來不來自由的——不行的,非來不可,跟上殿過堂一樣的。哪個不來要告假,你有實際的情況不來可以,要告假,糾察師那裡去批,批不准的話你要來。佛教裡有那個話,假使說欲,你沒有說欲的話,把你抬過來。那你害了病了,把你抬也要抬過來。要合眾,你不能一個人不合眾。

我們把我們的學習方式說了一下。第一個上了課之後要討論,討論大家都要到。那麼討論的方式是一個問題,大概是想分兩組或者三組,人數太多一組也不好,至少兩組,三組兩組大家下邊去研究。每一組要有一個帶頭的,就是能夠激發大家討論的,提出問題來的。那麼這個要分配了,力量要分勻。也可以根據水準,高的分一組,低的分一組。但是低的那一組,決定不能全部是低的,要幾個輔導的,輔導員要高的,而且輔導員要特別高的。你稍微高一點,提不出問題,就冷場了。沒問題,大家坐在那裡,冰冷的,大家學了一個多小時,明天不來了。大家坐在那裡浪費時間。那就是要一個比較學得好一點的輔導員輔導他們,提出問題。他們沒有問題,你提出問題問他,那麼就激發出問題來了。

這些組織方式,下邊大家去討論去,但是原則就是說,討論就是要到,有特殊情況、有病,這可以告假,不告假的一定要到。跟上殿、過堂一樣的,這是叢林規矩,上殿過堂如果你不來,那麼後來的一個結論就是不共住。如果你討論講經不來,後邊的結論也是不共住。客堂裡有的,我們這個共住規約有這一條的。希望大家注意,不要以為討論不是重要事情。是重要的。

我們的目的是培養法師。因為在現在的末法時期,邪魔外道很多,很多的信徒分不出正邪。來一個,跟他們一講,他們就一陣風,全部相信他了。最近我們收到一個信,內蒙古來的,這個人他有點正見,但是他也是說不定。他說他們那裡最近受到青海無上師的影響,她叫大家不要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叫念什麼呢?念“南無青海無上師”。把佛像全部打爛,真的有人打爛,這股打佛像的風已經是氾濫起來了。那麼這個人很著急,他有些正念,他說這樣子我看是不太對頭,問我到底是怎麼回事。那就是說現在邪的正的一般人分不清楚,她認為她是——這些,佛在世的時候教的東西過了時了,已經不去教了,現在要青海無上師了。就象一貫道一樣的,釋迦牟尼佛是過去了,現在要彌勒佛的時代了,就是要一貫道來當家了。這些說法把佛教徒搞得稀裡糊塗,彌勒佛也是佛教嘛,好象是她講得有道理。但彌勒佛什麼時候才出世呢?他還沒下到人間來教化,要幾億萬年以後才龍華三會,說得太早了。(……)

 


乙五 世親菩薩事蹟功德簡介

(……)無著菩薩希望他的兄弟也能夠接受這個教法,於是就裝病,叫他來。那麼哥哥有病,他當然去了。一去之後,無著菩薩說我不是身上有病,就是心裡邊看到你沒有學這個法,感到很可惜,是心裡有病。好,這樣勸了半天,無著菩薩也把唯識的道理講了很多給他聽,世親菩薩就感動了,也接受這個唯識的觀點了。後來他感到很後悔,以前造了很多論,是弘揚根本部的,那時叫小乘。那麼他說要把自己舌頭割下來, ——以前說了那麼多壞話了,要處罰。無著菩薩說,你不必割舌頭,你再弘揚大乘的唯識就可以了。那麼世親菩薩又造了五百部論,弘揚大乘的唯識。所以他有一個很好的名稱,叫千部論師,一共做了一千部論,弘揚大小乘,弘揚根本乘跟(大乘)。弘揚根本乘並不是不對,就是到此為止還不夠,我們說還要往前進一步。

世親菩薩晚年之後,停留在瑜伽的觀點上,中觀的觀點沒有進入, ——年紀已經大了,他就沒有進入中觀。至於他示現如此,真正他的本跡呢,當然我們說他中觀是通的。在一部達喇那他的《印度佛教史》裡說,世親菩薩不但是通中觀,而且密法是修得最好的。他臨終的時候,把《尊勝陀羅尼》這個咒,很長,從最後一個字背到第一個字,倒背,滾瓜如流的。

我們試試看,大悲咒從最後一個字背到前面,你能不能背?不要大悲咒,阿ra巴雜那,你把它後面背過來,能不能那麼快?不行的。他《尊勝陀羅尼》從最後一個字倒背到第一個字,跟念正的一模一樣快,“嘩嘩嘩”地背下來。這個就是說他密法有大成就。所以說真正的世親菩薩,不是我們一般所瞭解的,什麼大乘小乘,到瑜伽為止,他示現的好象是暖、頂,加行位,還沒有見道,實際上從某一些地方來看,他是證了很高的位的。從密法的成就,一般就是很高了。密法比顯教要高一些。這是世親菩薩的功績如此,中間我們還要講一些他的事蹟。

他造了《俱舍論 》。本來有部造《大毗婆沙》,把有部的理論總括為一個《大毗婆沙》,那是極高的、極豐富的一個寶藏。他們以此為他們的依據,所以有部很盛。世親菩薩感到東方有部的《大毗婆沙》還沒有學過,他就化了名進去學。這個時候他已經很出名了,已經接觸過、學過經部的那些進步的理論,在外邊也很出名。他就改一個名字。那裡是保密的,他們有部認為《大毗婆沙》是他們的寶藏,是不准普通人拿出去的。拿出去了,寶貝拿出去了,人家學會了,跟你辯論,你要輸的,所以一般外邊的人是不准學的。

那麼他冒了名進去之後,因為世親菩薩人家知道學過經部的,就害怕,不敢給他學。他冒了個名去學,學了四年。在裡邊他們學習要辯論,他辯論的時候,經常用經部的道理把有部的《大毗婆沙》辯輸。這樣之後,大家很奇怪,也不知道是世親。最後,一個阿羅漢,他入定一看,知道是世親菩薩,他說,“你趕快走,你不走的話,這裡還有一些沒有離欲的,就是沒有證果證道的,那些人可能要害你,趕快走!”

世親菩薩走了之後,就造《俱舍論》,一方面是依據《大毗婆沙》的道理來弘揚的,也有很多是根據經部的理論來批判《大毗婆沙》的,這個就是《俱舍論》。 《俱舍論》是世親菩薩進入唯識的橋樑。他的思想基礎已經安定了,經部再進一步就是瑜伽。所以世親菩薩經部的學說接受以後,以後進入瑜伽是非常自然的一個傾向。無著菩薩也知道,觀察這個機,把他領進瑜伽的門。

世親菩薩的《俱舍論》出來之後,到處遊歷,大家辯不贏他。有一個國王的妹夫,是個婆羅門外道,他就想,這個《俱舍論》從哲學的理論辯他不倒,我要用文學的理論把他駁倒。他是精於聲明學——文學學得很好,他就根據他學的文學,把世親菩薩的《俱舍論》批判了一通。結果世親菩薩看到之後,又作了一部論,把他的論也批判了,批判得體無完膚。世親菩薩的論,不但是在哲學的理論上站得住、推不倒,在文學的基礎上也是第一的,其它人想用文學來推倒也推不倒。

世親菩薩摧伏了當時很多很多的外道。國王賞了他很多的錢,他把這些錢造了很多僧伽藍。這是他的功績。那麼我們說世親菩薩的功績如此,增高我們對於學他論的鄭重心,因為這樣大的菩薩所造的論,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要好好地學。

那麼今天我們總要念一段,不能說開了一個頭,就講一些閒話。那麼我們把原文要稍微講一段。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