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7/25 02:23:28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七要(三)2011.06.10   索南辛格堪布  講授

 

很高興今天又可以在台灣的台中見到大家,為了利益這一世和來世,在這裡修持菩提心的精要【修心七要】,也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覺得高興。前兩次的課說的是前行,今天要進入主要的部分。我希望在這裡所說的,各位聽完之後回去要思維,想一想所聽到的對自己有沒有幫助,是不是適合自己。我們聽聞過很多佛法,這些佛法對我們的心有什麼樣的幫助,我們應該一再地思維,雖然不是馬上就能有很大的改變,但是慢慢的會有所改變。

 

今天要說七個要點中的第二個要點-正修菩提心,菩提心有兩種,一種是勝義菩提心,另一種則是世俗菩提心。一開始先講到的是修勝義菩提心的方法,當我們真正修持時,並不是一定要從勝義菩提心開始修持,我們也可以先修世俗菩提心,或是這兩種菩提心交替輪流修。修勝義菩提心的三個部分(課本第49頁),有加行、正行和結行,加行上次已經說過,首先皈依三寶、發心,接著是七支供養,這是在正修菩提心之前要修的。

 

修正行這裡有四個句子(課本第51頁),「思諸法如夢,觀心性無生,對治亦自解,道體住賴耶。」所謂勝義菩提心就是觀空性的智慧,第一句思諸法如夢,要觀一切法就如同夢一般,我們的「心」與所看到的「境」要分開,這裡說的是觀「境」為空性,「境」的真相是空性,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父母、兄弟姊妹、物品等,因為不知道它的真相,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實際存在的、是真實的。我們在世間上受了很多苦,苦從何而來?大部分是因為我們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們執著它是真實的,所以我們會受很多的痛苦。(學員提問:要如是觀想很困難!)其實這也不會太難,只要持續一段時間照著我所說的去思維和修持,會發現並不是太困難,但並不是很短的時間就會有結果,需要一段長時間的修持。所有一切法可以比喻成夢一般,當我們夢到好吃的東西或是住很舒適的房子,我們會感到很高興是吧?相反的,當夢到有人要拿刀殺我時,或是夢到鬼時會很害怕對吧?我們現在想一想,當做了一個好夢時,在夢中有一個很高興的自己,也有眼前好吃的東西、舒適的房子和心中高興的感覺,這些是不是都存在?實際上夢中的房子、吃的東西都不是真的。為什麼會作夢?作夢的緣在於睡眠,因為睡覺這個緣所以我們作夢,只要睡覺這個緣沒有醒過來,所有的高興、害怕、夢中的境都存在,我們都感到它是真實的。同樣的夢中有人要殺我,我很害怕要逃跑,又很驚恐、很痛苦,只要睡眠沒醒,這樣的夢境就會持續下去。其實夢中的境是假的,但是在夢中我們並不知道這是假的,一直要到醒過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一場夢,這時才不會覺得害怕。當我們夢到有人要殺我時,如果知道這是假的、是作夢,還會感到害怕嗎?所以我們要思維所有的一切就像夢,即使我們現在醒著,所看到的一切法就跟作夢一樣,都是假的、不真實的。剛才說到作夢的緣在於睡眠,而我們會認為醒時這一切是真的,這個緣就是無明。因為無明,所以不知道諸法都是假的,不知道諸法的真相,所以當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生起貪心,看到不喜歡的就起瞋心,這就像在夢中一般,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心是迷惑的,也不知道這只是一個夢境,而產生了高興或害怕的心。即使我們現在醒著,也跟作夢時是一樣的,就因為無明,不知道諸法的真相,所以我們會遭受到很多的痛苦。

 

我們所執著的境是空的,它的情形是如何呢?譬如我們面前的杯子裡裝了茶,各位覺得裡面是裝了好喝的茶,然而在經典中告訴我們,看到杯中的茶是由於我們的習氣所造成,當習氣醒時,我們會看到這是一杯茶,這杯茶是否像我們內心所想般的存在,其實並不然,這杯茶並非像我們內心所想般的存在。這是什麼道理呢?在我們面前的這杯子中裝了茶,而且這茶可以拿起來喝,如果要說這茶是空無的,確實很難理解!原因在於在座各位有著同樣的習氣,當習氣醒時會看到這是茶,如果有一個人說這不是茶,大家會認為他瘋了!其實大家會認為這是一杯茶,是因為我們的心有同樣的習氣,當習氣醒時會認為這是茶。因為我們都是人,所以習氣相同,而六道中的餓鬼道眾生,當它看到這杯茶時會認為它是一杯茶嗎?它看到的不是茶,而是膿和血,因為它過去所造的是看到膿血的惡業,因此它看到的就是膿血。在我們人道中如果有人說這不是一杯茶,我們一定會認為他說謊,同樣地在餓鬼道的眾生,都認為這是膿血,如果有一個說這不是膿血,大家也一定會認為它在說謊!又譬如畜生道當中的魚看到茶水時,牠會認為這是牠的家。在我們面前的這杯茶,它實際上是一杯茶,或是膿血、或是家,到底何者是真?何者是假?這麼一來很難判斷對吧?如果在民主國家用投票來決定,我們一定輸的,以人的數量和海中的動物相比少太多了,投票決定我們一定輸,餓鬼道的眾生也比人多很多,投票結果人也一定輸。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我們面前的這一杯茶,是因為人有同樣的習氣,當習氣醒時會認為這是茶,但茶的本質是否就是茶?這很難說。餓鬼道的眾生認為是膿血,在魚的眼裡這是牠的家,而人的眼中認為是茶,境本身並非真的就是茶。我們認為眼前這杯子是很硬的對吧?因為我們有認為杯子很硬的習氣,一位獲得空無邊處禪定的行者,他看這杯子就不是很硬的東西,這杯子無法影響他的行動,在他眼裡杯子就像虛空一般。這裡要說的是,我們所看到的境並非我們認為這樣的真實存在。現在我們認為茶很好喝,當漸漸地將茶很好喝這個習氣去掉時,茶很好喝的這個感覺會逐漸淡掉。如果我們投生在畜生道生為一隻羊,當我們吃草時會覺得很好吃,草是我的食物而且很好吃。如果這隻羊很有善心,可以累積一些福報,下一世投胎為人時,他不會覺得草是他的食物,也不會像羊吃草般覺得草很好吃。這麼看來可以知道,境並非真實存在,是我們的心製造出來的。

 

所有一切法都像夢一般,都不是真的。當我們作惡夢時,夢中有人拿刀要殺我,因為不知道是作夢以為是真的,所以感到非常恐懼,這是一個比喻。在我們醒著時,眼前看到一個很美的東西、或很好吃的食物,因為我們的無明仍存在,就因為無明、無知,我們不知道這是我們的心迷惑所產生的幻象,當看到一個好東西很想要,所以就很努力地要來得到這個東西,為了得到這個東西想盡辦法,甚至造了惡業。因為我們是凡夫,所想的都是不好的想法,所以我們所造的大部分都是惡業,我們認為諸法是真實的這個執著越強,所造的惡業就會越多,也因此受到的痛苦就越多。以上就是第一句「思諸法如夢」的意思,(學員提問:這當中的「法」是指佛法嗎?)這裡所說的法指的是所有一切。

 

接著看第二句「觀心性無生」,剛才我們說看到的「境」像夢一般,那麼看著如夢的「境」那個「心」又是什麼情形呢?「心」和「境」是相對應的,有「境」就有「心」,既然「境」是假的,當然看著「境」的那個「心」也是假的。舉個例子來說,一個有黃膽的病人,看到東西都是黃色的,即使不是黃色的,在他看來也變成黃色。當這個病人的病好了之後,看到的境就不是黃色而是原來的顏色,病好了之後,看到「境」是黃色的那個「心」也會不見,因為「境」本身不是真的黃色,所以他看到黃色的那個「心」是假的,自然當他病好了之後,看到黃色的「心」也會不見。

 

第三句「對治亦自解」,既然所要斷的不論是「境」或「心」都是無實的,那麼能夠去掉執著的對治法也是無實的。第四句「道體住賴耶」指的是修持,我們現在知道一切法都像夢一般、不是真實的,當我們知道後能夠去掉我們的執著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知道「境」的真相而且能夠馬上去掉執著,另一種則是知道「境」的真相卻無法馬上去除執著。前者指的即是「遍計」,知道真相後就可以馬上去除執著;後者指的是出生就有的,知道真相卻仍無法去除執著,這是「俱生」。就譬如草叢中有一條花繩,我們看不清楚以為是條蛇,感到非常害怕,但當我們再看清楚時知道那不是一條蛇,而是一條繩子,此時那個認為是一條蛇的執著就能夠去除,害怕也不見了,這就叫「遍計」;另一種情況則是知道它是假的,仍無法去除執著,則稱為「俱生」,當我們用分析的方法去分析一條蛇時,其實找不到這一條蛇,也就是將蛇的身體一部分、一部分的切割,一直不斷地切割下去之後,其實找不到蛇的身體,這稱為「分析成部分之理」。就如同【入菩薩行論】第九品智慧中提到,我們執著的那個「我」,從身上的頭髮、指甲、手、腳等各部分來找,頭髮是我嗎?眼睛是我嗎?手是我嗎?內臟是我嗎?當這麼找時會找不到我。平常我們都覺得有一個我,我在喝茶、我在聽法、我、我、我…,可是當真正去找時卻找不到真正的我在哪哩。一樣的道理,一條蛇的皮是蛇嗎?蛇頭是蛇嗎?蛇血是蛇嗎?這麼分析時找不到那條蛇在哪裡。雖然這樣分析時知道這條蛇不是真實存在,但是我們內心當中對蛇的執著仍無法馬上去除。同樣地,第一句中「思諸法如夢」,我們知道所看到的一切就如同夢境一般,但是對一切法的執著卻無法馬上去除,這樣的執著是多生多世的習慣累積而成的,習氣非常的重。

 

第四句「道體住賴耶」,我們來這裡聞法知道所有一切法不是真實存在,聽聞後回去一再思維,思維之後就要修持、禪修,「道體住賴耶」就是真正在修持。平常我們看到美的東西就想要、生起貪心,聽到好聽的聲音非常喜歡,眼、耳、鼻、舌、身五識都是散亂在外境中,也因此我們的時間是怎麼過的都不知道,如果多一根白頭髮、牙齒更搖晃時,其實就在告訴我們已經老了,但是我們都不知道。因為心散亂在外面,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想要,所以回過頭來看自己的時間都沒有了,也不知道自己已經老了。譬如現在我們來這裡聽聞,知道一切法都不真實、像夢一般,知道了以後去思維,即使只是思維一點點,也比都不知道的人執著少一點,思維之後自然心中的慾望會減少,心感到滿足的時間會較多,這樣我們這一世就會過得較快樂。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時,就算擁有全世界的財富也不會覺得滿足、快樂。

 

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有一世為國王,名叫自乳王,這位國王不但統治四洲,而且和帝釋天(三十三天王)同等地位,也和帝釋天同坐一個寶座,但是他並不滿足,他覺得自己為什麼要和帝釋天同坐一個位子,如果只有自己坐該有多好!因為他起了貪心,就摔了下來,死的很慘。一開始他當國王時,並不滿足還想得到別的國家,得到之後又想得到更多國家,所以他的心沒有一刻閒著。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快樂來自於我們的心,不是外面的物質可以使我們快樂,但是我們的修持還沒有很好時,也是要顧慮到世間的生活,工作還是要做。我們現在得到人身寶,下一世要得到這麼珍貴的人身不是這麼容易,佛陀說過如果要知道自己未來世怎麼樣,看現在所做就知道。決定將來如何的機會就掌握在我們手中,所以一定要珍惜現在,心存善心、好好去做,這麼好的法要常常思維,如果可以這麼做,這一生就沒有浪費、糟蹋。

 

菩提心的修持有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兩種,現在說的是勝義菩提心,講的是無我、無實,境和心都是無實的。因為我們執著一切法是真實存在,執著的心非常強,貪戀諸法的心也非常強,要馬上把執著、貪戀的心去除不是這麼容易,但如果可以常常思維我們所說的這些道理,這樣的善是無量的。達賴喇嘛曾說過有很多修行人,修行的時間非常長卻沒什麼改變,原因就在於思維不夠。

 

最後是結行「中間修幻夫」,也就是座與座間修幻夫,前面修正行「思諸法如夢」四句是指不做任何事,專注坐著思維、修持,而下座後平常生活中也應如此,不要像過去對所有一切諸法執著這麼重,執著太重傷害的是自己,平常生活中執著要越來越小,在執著小的狀態下不斷行善,這就是座與座間修幻夫的意思。

 

問題一、要視其他事物、吃的、用的如夢一般還有可能,但是要視自己的親人、寶貝女兒如夢一般似乎沒有辦法?

回答:確實這是你的女兒沒錯,但是你的女兒是否真像你想的,真真實實存在都沒有改變?所有的事物每一分一秒都在變化,小孩剛出生時很小,剎那剎那變化才變成現在這樣,長大、變老都是因為無常。為什麼要說無我、無實?是要讓平常很強的執著漸漸去掉,知道諸法的真相,執著才會漸漸去除。確實身為父母親,要對自己血肉生出來的兒子、女兒放下執著不容易,對自己的子孫一樣要有愛心、盡所能的照顧,確實要這麼做沒錯!但是對親情執著很強的話,死的時候心也會執著在這裡,這樣對親人一點幫助也沒有,甚至對自己的傷害也很大,所以這是執著的過失。因此我們更應該相信因果,當我們跟對方相處時即使只是一天、一個小時,都要給對方最好的,但我們都是隨業而轉、受業控制,業盡時我們一定要分開,一點辦法也沒有,這時就要放下、不要執著。

 

這一世可以生為人,生在這麼好的環境要珍惜,在世上活著的一天,心中要存善的念頭,做好事、幫助別人,讓我們這一天過的很快樂,這樣做對此世、來世都有好處,可以這麼做的話,出生為人就有意義,沒有浪費人生。也替未來好的道路種下因,如果都只想到我的、我的…,為了我的子孫快樂,去殺人放火、偷搶,這樣就造了很多惡業,這一世受到法律制裁,來世也會不好,為了去掉我們的執著,要知道諸法如夢。

 

問題二、「道體住賴耶」中的「賴耶」應如何解釋?

回答:意思是修持時,六識不要散亂在境中,因為當六識散亂在境時會生出貪、瞋、痴、嫉妒等等煩惱,修持時應將心收攝在第八識阿賴耶識中,心不要被境影響。

 

問題三、既然要「觀心性無生」怎麼還會有阿賴耶識存在?

回答:要在無生的阿賴耶識上安住(安住於無生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在勝義上是無生的,世俗上是不間斷的。透過修持將阿賴耶識上不好的習氣種子去掉,種下善的習氣種子。

 

問題四、阿賴耶識就是佛性嗎?

回答:阿賴耶識是「明」分,剛才說到阿賴耶識在勝義上無生,意思是阿賴耶識的體性是「空」的,「明」和「空」並不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明空雙運」、「明空不分」就是如來藏、佛性。「明」和「空」本來就是不可分的,但在我們的認知裡「明」是「明」、「空」是「空」,如果可以實證「明空不分」就是實證勝義諦,即獲聖者地。就像天上的彩虹,彩虹是空的,但是如果把彩虹的色彩拿掉要找空卻找不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明」和「空」就如同彩虹這樣。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