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20 10:00:54

發菩提心經論

呂姝貞整理

壹、內容大要
        《
發菩提心經論》由天親著,鳩摩羅什譯,共有兩卷十二品,卷上、卷下各有六品,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內容有勸發品、發心品、願誓品、檀波羅蜜品、尸羅波羅蜜品、羼提波羅蜜品、毘梨耶波羅蜜品、禪那波羅蜜品、般若波羅蜜品、如實法門品、空無相品、功德持品等十二品,係從勸發菩提心、發十大願、立六大誓、解釋六波羅蜜自利、利他、二利之意義,乃至修學者應遠離惡知識、瞋恚、憍慢、邪惡見等,進而信觀四諦、十二因緣,成就不退菩提。
  一、卷上
    (一)勸發品
        主旨為:勸樂修集無上菩提。
        首先,禮敬諸佛。接著,闡述佛子說法時,應先稱揚佛之功德,乃能讓眾生發心求佛智慧,令佛種不斷。再者,敘述菩薩發心之勝劣,並舉「大海生珠寶」、「三千大千世界荷負二十五有」二喻,闡明菩薩發心之殊勝。最後,說明菩薩發心,以慈悲為首,並舉「大地塵」、「大海水」二喻,闡述菩薩因眾生無盡,所以菩薩之發心,猶如「大地塵」、「大海水」之無量無邊無有窮盡。
    (二)發心品
        主旨為:能令眾生發深廣心。
        首先,說明發菩提心的因緣:有親近善知識、供養諸佛、修集善根、志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等十種因緣,及思惟諸佛、觀身過患、求最勝果、慈愍眾生四種條件。此四種條件,各有五項內涵。此外,又針對慈愍眾生發菩提心的五種內涵:因見眾生被無明所縛、眾苦所纏、集不善業、造極重惡、不修正法,又以四項來詳細說明。
        (三)願誓品
        主旨為:建立誓願畢定莊嚴。
首先,闡述菩薩初始發心,以大悲為首,進而以十大願持正法行。再者,說明六度為菩提正因;四無量心、三十七品諸萬善行共相助成。最後,敘述菩薩發心應心意非常誠懇,立布施誓、持戒誓、忍辱誓、精進誓、禪定誓、智慧誓等六大誓願,終不放逸、懈怠、慢緩。因為立決定誓,能堅固其心、制伏煩惱、遮放逸、破五蓋、勤修行六度。
        因此,菩薩以十大願持正法行,以六大誓制放逸心,必能精勤修集六波羅蜜,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四)檀波羅蜜品
         主旨為:捨身命財攝伏貪吝。
         首先,說明菩薩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所以布施,並說明布施的心態。再者,闡述布施的利益,有自利、利他、俱利等,因修布施獲得轉輪王位,攝受一切無量眾生,乃至得佛無盡法藏。接著,敘述布施的種類,有法施、無畏施、財物施三種,並舉不如法之施物,會惱亂眾生,所以不宜施人;須如法布施,才能令眾生獲得安樂。最後,說明一切施之內涵,及各種布施能具足的內涵,並闡述行布施,若能不執著財物、施者、受者,則能莊嚴菩提之道。
       (五)尸羅波羅蜜品
        主旨為:修五聚戒化導犯禁。
首先,說明菩薩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所以持戒。因修持淨戒,遠離一切諸惡過患,常生善處,而得自利、利他、俱利。再者,敘述持身戒、持口戒、持心戒三種持戒。接著,闡明修十善業戒,獲得能制惡行、能作善心、能遮煩惱、成就淨心、能增長戒等五種利益。最後,說明戒的種類,有波羅提木叉戒、定共戒、無漏戒、攝根戒、無作戒五種,並闡述菩薩修戒不共二乘及清淨戒之內涵。
    (六)羼提波羅蜜品
        主旨為:行畢竟忍調伏瞋礙。
首先,說明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而修忍辱。因修忍辱,遠離眾惡,身心安樂,而得自利、利他、俱利。再者,忍辱的內涵,有身忍、口忍、意忍。若人能不觀於我及我所相、不念種姓、破除憍慢、惡來不報、觀無常想、修於慈悲、心不放逸、捨飢渴苦樂等事、斷除瞋恚、修習智慧等因緣,則能成就清淨畢竟忍。
  二、卷下
       (七)毘梨耶波羅蜜品
        主旨為:發勇精進安止眾生。
        首先,說明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而修精進。因修精進,常勤修集清淨梵行,捨離怠慢,心不放逸,於諸艱難不饒益事,心常精勤,終不退沒,而得自利、利他、俱利,進而獲得轉勝清淨妙果,超越諸地乃至速成正覺。再者,說明為求無上道、廣欲拔濟眾苦而發起精進。最後,闡述精進的種類,有正念精進、勤行精進、發大莊嚴精進。
        (八)禪那波羅蜜品
        主旨為:集諸禪定為知眾心。
        首先,說明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而修禪定。因修禪定,善攝其心,不受一切亂想所影響,行、住、坐、臥皆能處於念念分明之擇法中,逆順觀察髑髏,而得自利、利他及俱利,進而獲得八解脫乃至首楞嚴金剛三昧。再者,闡述禪定由聞慧、思慧、修慧,精勤攝心,漸漸而生一切三昧。接著,敘述菩薩修定,有十法行別於聲聞、辟支佛。最後,說明菩薩修定,具足一切通智方便慧。
    (九)般若波羅蜜品
        主旨為:修行智慧滅除無明。
        首先,說明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而修智慧。因修智慧,悉學一切世間之事,捨貪、瞋、癡,建立慈心,憐愍、饒益一切眾生,常念拔濟,為作引導,能分別說正道、邪道及善惡報,而得自利、利他及俱利,獲得初地乃至薩婆若智。再者,闡述菩薩修行智慧有二十心。最後,述說菩薩修行智慧有十法、十二善入法門,進而善觀三世方便。
    (十)如實法門品
        主旨為:入如實門離諸執著。
        首先,闡述修習六波羅蜜、求無上菩提者,應遠離惡知識、男女色、惡覺、瞋恚、放逸、外道書論、邪惡見;欲疾得無上菩提,當修親近善知識、親近出家、不貪自身、常行和忍、修集精進、修習菩薩藏、修習第一義諦。再者,說明若有所得見,將輪轉三界、永離出要,終不能成就無上菩提。最後,闡明發菩提心者,應當觀察心空相。
    (十一)空無相品
        主旨為:宣示甚深空無相行。
        首先,闡明諸法無自性、自性空無所有,若如是知陰、界、入性,即不取著,是名法忍,進而得授記忍。再者,舉釋迦牟尼佛本生廣修諸善行,到值遇然燈佛時,見佛聞法即得一切無生法忍,乃得授記,以顯空義。最後,闡述菩薩修信忍、順忍,當能成就最上法忍。
    (十二)功德持品
        主旨為:稱讚功德使佛種不斷。
        首先,闡明菩薩為修善根求菩提,不捨有為;為諸眾生修大悲,不住無為;為一切佛真妙智,不捨生死;為度無邊眾生令無餘,不住涅槃。再者,說明菩薩成就勸發菩提心、供養諸佛、聽法無厭、勤求和合、捨身護法、施以無畏、求大乘法、行大乘法、勸導眾生入法、教化眾生等十法,終不退失無上菩提。最後,闡述聽聞此經之利益、書寫讀誦此經之福報及供養受持此經之成就。
貳、作者介紹
    一、世親生平略述
        世親(約320~400),又譯為天親,梵名Vasubandhu,音譯為婆藪槃豆、筏蘇槃豆、筏蘇畔徒、婆藪槃頭、婆修槃頭。生於北印度犍陀羅國富婁沙富羅城的婆羅門種族之家,寂於阿踰陀國。父親為當時的國師憍尸迦,在家排行老二,兄為無著(梵AsaGga),弟為師子覺。
        兄弟三人,原跟隨父親信婆羅門教,後歸依佛教,均在說一切有部(小乘部派之一)出家。
        兄無著天資獨厚,具有甚深夙慧,凡所修學經論,過目即能理解,潛修禪定,而得離欲,曾反復思維空義,總不能深解辨析。賓頭廬阿羅漢聞知此事,特來為他說小乘空觀,他依教修觀,便得深入。無著雖學得了小乘空觀,但是還有不少疑團,仍未得到圓滿通達。他曾數次在定中用神通力到兜率天,虔誠就學於彌勒菩薩,悟得大乘空觀。這使他如撥雲見日,許多疑點盡釋,並悉皆通達大乘經義,造大乘經論,解釋佛所說一切大乘教。而弟「師子覺」,得阿羅漢果。
        世親初抨擊大乘佛教,認為大乘非佛所說。後以無著之方便開示,始悟大乘之理,轉而信奉、弘揚大乘要義,並盡全力於瑜伽、唯識之學的弘揚,奠定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發展的基礎,更成為古印度大乘瑜伽行派的創始人之一及重要學者。世親與其兄無著,致力於大乘法門的弘通,並為中期大乘佛學瑜伽行派的兩大核心人物,對發展大乘佛學產生巨大的影響。當時大小乘學者均以他們兄弟二人的著述作為藍本,不論大小乘學者,甚至外道對他都深為畏服。1
        有關世親之生卒年,眾說紛紜:據諸書記載,依卒年先後排列:有公元350年歿2、320~380年3、320~400年4、390~470年(荻原雲來說)5、420~500年(高楠順次郎說)6等諸說。
    二、同名異人之考察──世親二人說
在佛典中,名為Vasubandhu之人物,有若干名。如《雜阿毗曇心論》卷一所載之「無依虛空論師」唋,以及《景德傳燈錄》卷二所載之「付法藏第二十一祖」圁,其原名皆與世親相同,但可能不是無著之弟。甚至於瑜伽行派中之若干署名為世親所撰之書,也有人以為並非同為一人所撰。
關於「世親二人說」的看法,是由奧地利學者E. Frauwallner 所主張,而再由L. Schmithausen 增補修正的。其觀點認為:世親轉向大乘之後,對彌勒五法中的《大乘莊嚴經論》、《中邊分別論》、《法法性分別論》,或無著之《攝大乘論》等之註釋,完全看不出有經量部的要素;而《阿毗達磨俱舍論》、《成業論》、《唯識二十頌(論)》、《唯識三十頌》等留有經量部的要素,因而被視為與受無著感化的世親,是不同的兩個人。
日本學者多半認為同一的世親是經過經量部而轉向大乘的,而未積極支持二人說的看法。無論如何,世親的作品中有經量部的要素,是必須加以考慮,並注意今後研究的進展。
此外,根據現代學者之考證,著《俱舍論》之世親與無著之弟世親,為同名之二人,前者為說一切有部之論師(新世親),後者為瑜伽行派之論師(古世親,無著之弟)。歷來將二人混同的原因,是來自真諦所譯〈婆藪槃豆法師傳〉的記載,該書以兩人為一人,其中間部分主要為新世親的資料,前後部分則為古世親的資料。新世親曾以佛陀蜜多羅為師,屬於有部,然又傾向經量部;傳說,甚受正勤日王及太子婆羅袟底也(梵BAlAditya)的禮遇。其年代約在四○○年至四八○年間。《俱舍論》、《七十真實論》等書均為新世親所著。圂
三、回小向大埌
世親聰明過人,識解深廣,更具辯才,出家之後,篤信小乘,精通十八部經義,善於妙解小乘學說。
無著專事講經說法,宣揚大乘。晚年,看到世親始終不信大乘,且常常毀謗大乘經典,感到非常遺憾,恐其造論破壞大乘。因為當時大乘學子無人能戰勝世親,於是,無著希望在生前能說服世親改信大乘。由於他們兄弟感情非常好,世親放棄信仰婆羅門教,也是受兄無著的影響,只是後來無著接近彌勒,改宗大乘時,世親已到別國。
無著考慮了很久,推說病危,想請世親火速回來會面,於是派人往阿踰陀國告訴世親:「我今病篤,汝可急來!」世親得知此事,不分晝夜,加速兼程趕回國。但出乎意料之外,只見無著精神奕奕,正在講堂上為大眾說法。他心想:兄長為什麼要叫我回來呢?他知道無著改信大乘,現在他既在講經,我就在窗外聽一會吧!世親細心諦聽無著講《瑜伽師地論》,越聽越覺得大乘學說有道理,其義理完全沒有脫離佛陀的精神,而且自己也未曾聽過大乘的般若妙義,因而發現自己確實對大乘存有偏見。
無著講經結束後,兄弟相見。世親說:「哥哥不是身體很好嗎?」無著說:「今天還不差,可是我已經老了,在世間的時間也不長了,而且我因為你而內心有重病。」世親問:「那麼你要我回來做什麼呢?為什麼又是因我而生起重病?」無著說:「我們都是佛門弟子,可是你卻偏執小乘,不信大乘,且生毀謗。以此惡業必定永淪惡道,我今愁苦命將不全。」
世親聽聞後,驚恐害怕,就請無著為他解說大乘要義,無著說:「現在我剛開始講解《瑜伽師地論》(一說聽到無著或在阿踰陀國聽人讀誦《十地經》而信仰大乘堲),你先聽聽,是否有意義?如果你認為大乘學說沒有價值,再請你立論批駁。」
世親初聞大乘法要,才領悟到大乘佛法的慈悲偉大,以及無上甚深的智慧。非常感動,於是天天出席講堂,聽兄講解大乘。遇有不明白的地方,晚上則再請無著開示。由於世親絕頂聰明,越聽越領悟大乘理應勝過小乘;於是就依無著遍學大乘義,不等無著講完,世親已歸向大乘。
有一天,世親後悔以前所造毀謗大乘的惡業,悔恨地對無著說:「哥哥,怪我過去太固執,治學態度不嚴謹,以致於沒有認真研究大乘,又多次地毀謗大乘。我的罪是由舌頭所造的,我願意割去舌頭來贖我的罪過。」無著阻止他說:「兄弟,你錯了,即使割掉你一千個舌頭,也無法滅除此罪。而今你已經知錯,既然過去你以口舌毀謗大乘經典,如果想要滅此罪,你仍可用你的口舌讚歎大乘佛法,補償過失。如果斷了舌根無法言語,那又有什麼利益呢?」
從此,世親於是更加精進研究博學審思大乘佛法。無著辭世後,他開始造大乘論典,解釋大乘經,於是成為弘傳大乘學說的傑出繼承人。
四、著作
世親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系學者,他的著作比無著更豐富,且文義精妙。其著作有:《金剛經論釋》、《習定論釋》、《十地經論》、《唯識論》等,還有注釋《法華經》、《緣起法門經》、《無盡意經》等都廣泛流行於當時,對推進中期大乘學說起了極大的作用。
相傳世親造論與注釋之典籍很多,有「千部論師」(或稱「千部論主」,小乘五百部、大乘五百部)的雅譽,其重要著述有四十多種,譯成漢文的約三十部,現存的有《佛性論》、《十地經論》、《涅槃論》等二十九部。
參、譯者介紹埕

一、鳩摩羅什生平略述
鳩摩羅什(343~413,一說350~409),梵名KumArajIva。又作究摩羅什、鳩摩羅什婆、拘摩羅耆婆,意譯作童壽。東晉時中國北方的重要譯經師、僧教育家,且為四大譯經家之一。龜玆國(新疆疏勒)人。他的父親鳩摩羅炎,棄相位出家,東渡蔥嶺,遠投龜茲,被龜茲王迎為國師,後被逼和王妹耆婆結婚,生鳩摩羅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羅什於七歲隨他的母親一同出家。即開始從佛圖舌彌誦習論藏,能通大義。九歲時隨母親渡印度河,前往罽賓,師事當地著名大德、罽賓王的堂弟盤頭達多,從受《雜藏》、《中》、《長》兩部阿含。達多常常稱讚他聰明,罽賓國王聞知,邀他入宮,和外道論師辯難。十二歲時他隨母親回龜茲,中途在沙勒停住一年。他在那裏自習有部的要典《發智論》,以及「六足」諸論,又誦《增一阿含》。
沙勒國王為了獎勵國內僧眾,兼以對龜茲王表示友好,特舉行大會,請羅什升座說《轉法輪經》,年輕的羅什從此聲譽益著。
學究大小乘,兼通五明諸論和世間方術,善於談論的罽賓三藏佛陀耶舍來沙勒,受到沙勒太子達摩弗多所敬重,留在宮內供養。羅什後來到了沙勒,曾從耶舍受學,並受耶舍的影響,也於說法之暇,誦習《韋陀舍多論》,研究梵文撰述體制,又博覽《四吠陀》和五明諸論,乃至陰陽曆算,莫不窮究。他又在此遇到莎車大乘名僧須利耶蘇摩,從之參學,聽受《阿耨達經》,悟蘊、界、處諸法皆空無相,從此他專務方等,廣求大乘義要,受誦《中》、《百》及《十二門》諸論。隨後,他又隨母北行,經過龜茲北境的溫宿時,以論議挫敗當地一位名道士,更提高了他的聲譽,於是龜茲王親自來迎他歸國。
他回到龜茲以後,應王女阿竭耶末帝比丘尼之請,弘宣方等諸經,闡明諸法皆空、假名無實的深義,聽眾都受了感動,附近諸國也一同宗仰。二十歲時他在龜茲王宮受戒,從罽賓律師卑摩羅叉習《十誦律》。不久,他的母親再往印度,臨行特勉勵他到中國弘傳方等深教,他毅然引為己任,表示當忍受諸苦來弘法。他留住龜茲約二十多年,廣習大乘經論。
苻秦.建元十五年(379 ),中土僧人僧純、曇充等遊學龜茲歸來,稱述龜茲佛教盛況,及有青年沙門鳩摩羅什,才智過人,明大乘學。當時高僧釋道安在長安,極力獎勵譯經事業,聽到羅什在西域有極高的聲譽,就一再勸苻堅迎他來華。建元十八年,苻堅遣呂光等出兵西域,並囑呂光在攻下龜茲時,從速送羅什入關。建元二十年,呂光攻陷龜茲,因呂光原不奉佛,莫測羅什智量,又見他未達高年,便以常人對待,並強迫他和龜茲王女結婚。次年,苻堅被殺,呂光割據涼州自立為王;羅什相隨遂被留在涼州。後來姚萇稱帝於長安,慕羅什高名,曾虛心邀請,而呂光父子忌羅什智計多能,不放他東行。羅什被留十七年,隱晦深解,無法弘傳。到了姚興嗣位,於弘始三年(401 )出兵攻涼州,涼主呂隆兵敗投降,此時,羅什已經五十八歲,才被迎入關。
二、譯經務求達意
姚興對羅什十分敬重,待以國師之禮。宗室顯貴如姚旻、姚嵩、姚顯、姚泓等,都信奉佛法,盡力維護,公卿以下莫不歸心。
苻秦時代,由於釋道安在長安獎勵譯事,創立譯場的規模,已漸成為譯經的重鎮。羅什入關,姚秦奉佛更盛於前,譯經事業基本上繼承道安所創的舊規,而由朝廷全力支持,加以擴充,遂為國立譯場的開端。曾經參加前期譯事的名德都參加譯場,諮受深義。其中僧肇、僧睿、道生、道融、曇影、道恒、慧觀、慧嚴等人尤其著名,他們既精通教理,又兼善文辭,執筆承旨,各展所長,才能相得益彰。此外,西域僧人在翻譯上和羅什合作的,有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律師弗若多羅和卑摩羅叉,相傳羅什譯《十住經》時,以於理未善,遲疑未著筆,既而耶舍至,共相諮決,辭理方定。羅什助譯《十誦律》時,以無本可據,先須誦出律文,所以請戒行著稱的弗若多羅為度語(今口譯工作),譯至三分之二而多羅卒,譯事只好中止。其後,他的戒師卑摩羅叉來華,才共補譯完成。由此可見羅什對於譯事是如何的謹慎不茍。
羅什翻譯事業,在當時是空前的。他的成就,不僅在所譯經論的內容有系統地介紹了大乘性空緣起之學,而且在翻譯文體上也開始運用達意的譯法,使中土誦習者易於接受理解,為義學開闢了廣闊的園地。羅什對翻譯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他感到翻譯上兼顧信與達的重要性。因此,他的譯籍在力求不失原意之外,更注意保存原本的語趣。他既博覽印度古典,對梵文極有根柢,又因留華日久,對漢文也有相當的素養。同時他對於文學還具有高度的欣賞力和表達力。由於具備了這些條件,所以能創造出一種讀起來使人覺得具有外來語與華語調和之美的文體。
他的譯文以「曲從方言,而趣不乖本」埒為原則,再考慮到中土誦習者的要求,在傳譯上或增或削,務求達意。因此,他譯《法華經》時,常為表達言外的含意而有增文;譯《智度論》時,又以中國人好簡,裁而略之;譯《中論》則將其中繁重乖缺處分別加以刪補;譯《百論》則反覆陶練,務存論旨;這都是因他熟習華梵語文,所以能斟酌損益,游刃有餘。他在譯文上有所增削時,極其慎重,如他譯《維摩經》時,常一言三複,精求原意;譯《大品般若》則與諸宿學對校舊譯,詳其義旨,並以釋論校經,必求文合然後付寫,可見他在傳譯上的苦心。因此他所譯經論,特為中土佛徒所樂誦,且對於後來的佛教文學發生一定的影響,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傳,應歸功於他。
羅什為人開朗,秉性坦率,平時虛己善誘,專以大乘教人,善於辨析義理,應機領會,獨具神解。他又具有文學天才,曾為《維摩經》譯文作注,出言成章,不待刪改;所作贈法和慧遠偈文,都辭理婉約,韻味深長。在來華的外國譯師中,他是最能精通中土語文的人,雖屆高年,仍從事傳譯,未曾停歇。弘始十五年四月,他因微疾,驟卒於長安大寺,時年七十。他臨終遺言:所譯出的經論有三百餘卷,惟《十誦》一部未及刪訂,自信諸譯所傳非謬,可供後世流通。
注釋:
1.真諦三藏譯,《婆藪槃豆菩薩傳》,《大正藏》第50冊。

2.N.Peri A props de la date de Vasubandhu,BEFE O.11
3.E.Frauwallner《On the Date of the Buddhist Master of Law Vasubandhu 》 OR.3。
4.宇井伯壽,《印度哲學史》,1932。
5.U.Wogihara《Asanga's BodhisattvabhUmi》,1908。
6.J.Takakusu《A Study of Pa ramArtha's Life of Vasubandhu》,jras,1905。
7.法救造,僧伽跋摩等譯,《雜阿毘曇心論》卷一,《大正藏》,第28冊,頁869c。
8.《景德傳燈錄》卷二(大正51.210c):「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
9.梔谷憲昭撰.李世傑譯,〈瑜伽行派的文獻〉,《唯識思想》,臺北:華宇,1985。
10.本段落節錄、增刪自〈弘大乘法之兩兄弟──無著及世親祖師〉,http://ccbs.ntu.edu.tw/BDLM/sutra/tibet/keru/history_B27.htm。
11.《西域記》卷五;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第二十二章。
12.本段落節錄、增刪自〈鳩摩羅什〉,《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8冊,頁4928b~4931b。
13.慧觀,〈法華宗要序〉,《法華經傳記》卷二,《大正藏》,第51冊,頁53c。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