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03 05:51:02
學習次第 : 進階

行菩提心 六度菩薩行

生起了願菩提心之後,我們就要將利益眾生的願望付諸行動,廣行菩薩道的 “六波羅蜜多(簡稱六波羅蜜,又稱六度)”,以引導眾生邁向究竟解脫,使自己內心的菩提心日趨穩定、成熟、直至圓滿。

六波羅蜜(或稱六度)包括: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此為修行方便資糧的五度,屬於世俗菩提心,加上修行智慧資糧的般若(智慧)即為六度,前五度在般若智慧的攝持下就成為勝義菩提心。

佈施度

佈施度包括:財施、法施和無畏施。財施即以慈悲、歡喜、慷慨的態度施與有需要的人所需要的財物;法施即想方設法使他人明瞭如何獲得世出世間暫時與究竟安樂的方法;無畏施即解救眾生脫離危難,比如放生護生等。

從無始以來,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希望從外界得到,得到了還要求更多,貪婪使百萬富翁常常感覺自己不夠富裕,貪婪使乞丐擔心丟失討飯的碗缽,貪婪給我們帶來極大的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佈施是對治貪婪的最有利工具,透過佈施這種向外付出的訓練,可以改變我們心量狹窄、心態收縮的習氣,使我們變得開放與大度。佈施不僅滿足了他人的需求,也為自己累積了善業。

持戒度

持戒度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如果我們的身口意不加以規範和約束,就會隨順“我執”習氣而變得放蕩不羈、我行我素,由此造下的身口意的不善業就會給我們帶來不良後果。就像一個容器,先要把裏面的髒東西倒掉並洗刷乾淨才好裝乾淨的東西一樣,身口意惡劣的習氣必須被控制住,善好的美德才能顯露出來。菩薩為了利益眾生獲得圓滿正覺而持守戒律,透過身口意律儀的約束來達成因果的細緻取捨,透過行持六度四攝37來饒益有情眾生,以保證自己在大乘解脫道上的修行不斷增上。

忍辱度

忍辱度包括:忍辱他人之邪行,忍辱正法之苦行,不畏甚深之法義。

忍辱能夠消除嗔恚、惱怒、傲慢、嫉妒、不滿足等負面情緒,使心態安詳而平和。比如當有人傷害我們時,修習忍辱的人不會習慣性地以憤怒的方式來回應,而會想到:無論他人怎樣傷害我,我也不會因此而下地獄,只要我自己不種惡因就不會感受痛苦的果報;他現在這樣傷害我也是因為他被業力所迫,身不由己的,如果我以憤怒的方式來還擊,我就正在做惡業,這只會給自己帶來更不良的輪回後果;如果我現在安心地忍受這種傷害,我們過去的業果就從此了結了;如果我利用這個機會修持“自他相換”的菩提心,還將為自己累積解脫道上的善業,因此反而是件好事情。

從眾生實際體驗的層面來說,因、緣、果的規律是真實不虛的法則,因此我們需要行善止惡。然而,在究竟的真諦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無善無惡,對這種究竟的真諦不懷疑,並透過精進實修佛法,致力於理解和體悟這一究竟真諦,這就是“不畏甚深之法義”。

精進度

精進度包括:甲胄般的精進;精勤地把所懂得的佛法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的精進;積善不厭的精進。

生起了尋求解脫的願望以後就要善用暇滿的人身,不畏艱難、無有厭倦地修持利益自己和眾生的解脫善法,因為崇高的目標需要不懈怠的精進來達成,否則,凡夫只會隨順昏沉掉舉的習氣虛度光陰、浪費寶貴的人身。

禪定度

禪定度又稱靜慮度,包括:凡夫行靜慮,義分別靜慮,緣真如靜慮。凡夫行靜慮是指耽著明樂無分別的覺受妙味而觀修;義分別靜慮即遠離了對覺受的耽著,但卻貪著執空對治品而觀修;緣真如靜慮是指遠離了執空對治之心,安住於法性無分別等持之中。

沒有經過禪修訓練的心識是非常散亂而且難以控制的,心不清淨難以進入高層次的智慧領悟,為了證悟心的本性,我們首先要訓練心的專注,因此要禪修寂止。小乘的禪定與大乘的禪定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發心。小乘發心的修行人由於沒有足夠深刻的慈悲心,因此不會去行持圓滿的菩薩行,所以他的證悟不夠圓滿。大乘發心的修行人由於有菩提心的攝持,他們在遠離一切能所二取分別、超越一切戲論的禪定中,不舍利他之心願而廣行利他之事業,這是成就圓滿佛果之因。

智慧度

智慧度包括: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指上師所講的一切正法之詞義,自己聽聞後如理如實地理解;思慧是指對上師所講的一切法義不限於表面的聽聞、瞭解,而于自相續中反復研究、觀察、思維抉擇後生起定解;修慧是指真正了知法義後進行實修,通過修持後於自相續中對實相之義生起真實無倒的證悟,並能息滅執著外境的分別念。

般若智慧是對治無明愚癡、斬斷輪回痛苦最鋒利的寶劍。導致眾生輪回痛苦的根源就是顛倒的無明愚癡,它使眾生迷亂地誤以為一切現象和自我是實有恆常的,於是生起緊抓不放或強烈排斥的欲望,生起種種煩惱,由煩惱帶來種種痛苦。顛倒的無明愚癡使眾生沉淪生死苦海,只有瞭解和證悟離於言思的空性智慧才能從根切斷煩惱的意識之流,阻斷輪回。

如果心相續中生起了般若空性大智慧,那麼以上六度菩薩的行持都融攝在般若空性智慧中。曾經仲敦巴格西請問阿底峽尊者:“一切諸法之究竟是什麼?”尊者回答說:“諸法之究竟乃空性大悲藏。”又說:“一切道法可攝於六度之中,即如果無誤證悟空性實義,則對內外一切實物無有貪愛執著,所以恒時具足佈施度。無有貪執者不會為不善污垢所染,所以恒時具足持戒度。此人無有我執、我所執的嗔恚,所以恒時具足安忍度。此人對所證之義具有無比歡喜之心,所以恒時具足精進度。此人遠離實執的迷亂,所以恒時具足靜慮度。對一切事物遠離三輪分別意念,所以恒時具足智慧度。”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