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14:33:26
學習次第 : 初階

菩提心論述  在正信的基礎上發菩提心 學三大尊

 

在正信的基礎上
 
發菩提心 學三大尊
 
吳信如

  學佛的過程是“信、解、行、證”。學佛的首要大事,就是要有“正信”。“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有了正信,才能有正解;有了正解,才能有正行;有了正行,才能有正證。信、解、行、證,四滿成佛,也可以說,“信滿成佛”。因為正信是正解、正行、正證的一個總因。所以佛教常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教講的信,不僅是一個理上的信,而且是一個事上的信:不僅是一個心上的信,而且是一個身上的信。這從事上和理上說信,正是佛教說信的特點,也是講信的特殊之處。所以顯教說“信滿成佛”,密教就說“信即是行”。正因為“信即是行”,所以入門的正信,就顯得特別的重要了。正如臺灣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一書中所說:“所謂正信,就是正確的信仰、正當的信願、正軌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賴。正信的內容,應該具備三個主要的條件:第一必須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須是普遍性的;第三必須是必然性的。換一個方式來說,便是過去一向如此,現在還是如此,未來必將如此。凡是對於一種道理或一樁事物的信仰或信賴,如果經不起這三個條件的考驗,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個宗教的教理,經不起時代的考驗,通不過環境的疏導,開不出新興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世界上真正具有永久性、普遍性、必然性三個條件的,就是佛法所講的“般若”。般若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般若。一切事物,不管是哲學、科學,只要契合般若,就是佛法;不契合般若,哪怕是佛教自身的教理儀式,也不是佛法。所以,只有佛法的真實義,才不是迷信而是正信;不符合佛法真實義的,沒有一件不是迷信。因此,佛法本身就是破除迷信的,佛法是最有資格破除迷信的。但自佛教傳播佛法以來,特別是近現代以來,卻反把弘揚佛法真實義的正信佛教當作“迷信”來破除,這確是人間的真實顛倒,可以說是共業中的“公共無明”,是最大的“無明”。聖嚴法師慈悲,就這種共業無明,針對廣大群眾疑慮不明的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依聖言量,深入淺出地用答問形式一一加以闡明,先有《正信的佛教》之作,後有《學佛群疑》之釋,破除迷信,啟發正信,有利於初學,方便當機,功德無量。林麗君女士和于曉非先生根據大陸的實際情況,又將相輔相成的兩書彙編而成為這本《正信的佛教》,以饗讀者,這是真正體會聖嚴法師著釋之旨意而推廣其功德之行也。
  

此書編成之後,曉非先生要我看一遍,並要求能按正信的旨意向入門初學的人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修學方案來附於書後,以便由正信而正行。我接受這個請求之後,才想到這是一個看似不難而實際很難的一個難題,也是佛教長期困惑而沒有完全解決好的一個難題。時至現代,難度更大。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從何說起。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長老大德,有多少弘法利生的菩薩,想從許多法藏中找出一種教授初學的方法。也不知有多少這方面的著作,特別是晚近以來,入門、指南、“三字經”、“ABC”之類的書,數不勝數。好的也確實不少;因為當機不同,也難求得完全統一。所以直到現在也仍然沒有一種顯明的方法可以因襲去教授初學。這也可以說是千百年來佛教的一大難題——何以教初學佛者?這是現今佛教界一個急迫的需要。先啟正信,破邪顯正,掃除入門的障礙,聖嚴法師的這本著作已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滿足了這方面的需要。入門之後如何起步,如何正行,如何找到一種至簡至要的行持標準,這就是曉非先生彙編本書的目的。回想五十年前,我的師長們經常碰到這個難題,比如他們對我這個初學者,當時是何以教導?我把這個方法歸納陳述一下,看來還是一個至簡至要的行持標準,也是一個切實可行的修學方案。可以作為難題的一個應急回答,看能滿足這方面的需要否。
 

 學佛須先學菩薩行。佛與菩薩,是兩種不同的境界,佛是菩薩的果德,菩薩便是佛的因行。佛是由修菩薩行而成無上正等正覺的。一切經中所說的菩薩,大都是代表佛的一體,也就是表示佛的一方面。如:釋迦有八菩薩,藥師有八菩薩,彌陀有八菩薩,各各八菩薩,即是各各佛之八分。分之則八,合之則一。八之與一,原無所異。不過,合之為一,則境界微妙,非言思所能及;分之為八,則境界分明,為人們所易解。所以,為說佛而先說菩薩,學佛便先學菩薩。
  由佛八分而有八菩薩。若是二分,便也可僅稱二菩薩。所以,諸佛之前各有脅侍,如:釋迦之文殊、普賢,藥師之日光、月光,彌陀之觀音、勢至。這二分的菩薩,實各攝八分之四。因此,二菩薩中之文殊、普賢,與八菩薩中之文殊、普賢,他們所代表的佛德之量有異。就著簡易方面來說,我們學佛,首先宜學文殊、普賢二菩薩是。
  其次,還必須明確,學菩薩又當先以利他為主。本來菩薩發心,即在利他;菩薩修行,也在利他。若是發心而非利他,便非菩薩;修行而非利他,也非菩薩。“利他”一義,在菩薩道中,要算是一種根本條件。而一切菩薩裏面,最能代表這一意義的,莫過如三十二身的觀音菩薩。因此,我們要學文殊、普賢的菩薩境行,還得從觀音菩薩學起。將自己先立于觀音菩薩的地位,以利他一義做為基礎,然後去學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自然就圓成了菩薩道。如若不然,那大智大行也學不上了。請看《心經》裏面,所說的都是文殊的大智法門,而那行深般若的,卻就是觀自在菩薩。可見要學文殊、普賢菩薩的境行,必須先學觀音菩薩,那才有成。所以,我們學佛應先學文殊、普賢、觀音三菩薩。
  三藏中說這三位菩薩法門的經典,就是最流行的三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是最為簡易而最便於一般初發心的菩薩受持修學的。
  

一、文殊——大智——《心經》
  二、普賢——大行一《行願品》
  三、觀音——大悲——《普門品》
  

這三部經,都極簡短,易於入門,宜於初學;既沒有高深繁雜的弊病,也沒有取小失大、取偏失全的弊病;圓通大小乘,圓融顯密教,圓滿世出世法,是一種至簡至要的行持標準。
  

我初學佛教,我的師長便教導我這個至簡至要的行持標準。明確這個標準之後,我的師長還教導我進一步發菩提心。因此我在此也進一步勸發菩提心。我說這句話,不免會有人不大高興,他說:“我們既然學佛,老早就發了心,難道還待你來勸嗎?”我這個勸,自然是勸那些初學還未發心的人。不過,也有些自信為已發心的人,對於這個菩提心的意義,並沒有透徹的瞭解;或者,他雖然發了心,還不能算是菩提心,也未可知。因此,我來一勸,勸是勸請,不敢貢高我慢。況且從深一層說,那真實發了菩提心的境界,實在也是很高的。所以《大日經》裏面說:“菩提心為因”。如說:“越百六十心,生廣大功德。其性常堅固,知彼菩提生,無量如虛空,不染汙常住,諸法不能動。本來寂無相,無量智成就,正等覺顯現,供養行修行,從是初發心。”
  

“真言門修行菩薩行諸菩薩,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積集無量功德智慧,具修諸行,無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天人世間之所歸依,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釋提桓因等親近敬禮,……如是初心,佛說成佛因故。於業煩惱解脫,而業煩惱具依,世間宗奉,常應供養。”
  

如真發了菩提心,我想將這種超越二劫瑜伽行的真實初發心的境界來印證,可能會樂許我這一勸吧。
  勸發菩提心,從上諸聖諸賢,實在已經也說得不知多少。除了如來親說的經典外,那些專顯“發菩提心”一義的著作也是多不勝數。現舉幾種顯而易見的著作如下:
  (一)龍猛菩薩造《金剛頂瑜伽中發菩提心論》;
  (二)天親菩薩造《發菩提心經論》;
  (三)慧沼大師撰《勸發菩提心集》;
  (四)法藏大師撰《華嚴發菩提心章》;
  (五)潛真大師述《菩提心義》;
  (六)省庵大師撰《勸發菩提心文》。
  

如上著作,實已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以上諸聖諸賢,說得實在不少。可是,這個菩提心含義過多,歷來專著不是義理太深廣,便是文字太艱晦;並且各宗各派,各有說法,名相參差,不易會通。突然一問:“菩提心是什麼?”若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的人,一時還難以簡明回答。我依師長所教,還想從簡明方面再說一說這個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麼呢?從字義上說,舊譯菩提為道,那契於真道之心,便是菩提心;新譯菩提為覺,那契於正覺之心,便是菩提心。
 

 但是,如何才算得契於真道、契於正覺呢?這便有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心要廣大。必須普度一切眾生,猶如己身,不復滯於褊小的我見;
  第二個條件——心要深妙。必須上求無上佛道,深悟法性,不復陷於卑劣的迷情;
  第三個條件——心要凝定。必須安住真如實相,長保圓明,不復馳於散亂的妄念。
  我們果然能使這個心,廣大而不褊小,深妙而不卑劣,凝定而不散亂,具足這三個條件,便算得契於真道、契於正覺,便算得是菩提心。
  我下面略引各宗派的說法,將他們配合這三個條件,一方面可以證明師長的教導具有傳承,一方面也可以彙集先賢的說法而加以會通。
      心要廣大  心要深妙  心要凝定
  〔三學〕戒學    慧學    定學
  〔三德〕大悲    大智    大定
  〔三觀〕假觀    空觀    中觀
  〔三諦〕俗諦    真諦    中道諦
  〔三心〕回向發願心 深心    至誠心
  〔三門〕表德門   遮情門   不二門
  〔三空〕生空    法空    俱空
  〔三部〕蓮華部   金剛部   佛部
  〔三尊〕觀音    文殊    普賢
  我們還可以橫縱兩個方面加以說明。
  

從橫的說,三個條件乃是一體,不過在一體上有三種行相。我們要知道這個心,愈廣大便愈深妙愈凝定;愈凝定便也愈廣大愈深妙;愈深妙便也愈凝定愈廣大。這三個條件,實在是一體相聯,同為消長。我們須得三個條件同時具備,不能在這三個中間有所去取。有許多人,不明這個一體的意義,因此往往對於菩提心不能真實瞭解。比如說,我只要深妙不要廣大,那是不行的,也是辦不到的。
 

 從縱的說,三個條件也有三步,不過每一步也都有三個條件。學佛的人,不離三學,而三學乃是依次漸進的。這三個條件雖然在同時具備上配著三學,但是也要在依次漸進上配著三學。所以,在第一步戒學裏面,廣大便是饒益有情戒,深妙便是攝律儀戒,凝定便是攝善法戒。《發菩提心論》上便明說諸佛菩薩以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在第二步的定學裏面,廣大便是觀音三摩地,深妙便是文殊三摩地,凝定便是普賢三摩地。在第三步的慧學裏面,廣大便是方便般若,深妙便是觀照般若,凝定便是實相般若。許多人,不明這個三步的意義,也因此往往對於菩提心不能真實瞭解。比如說,心要深妙,就一定要廣大,心能廣大必能深妙;心要凝定,就一定要深妙,心能深妙必能凝定。所以,心量要大是至關重要的!它就是利他的大悲,是觀音三摩地。有利他的大悲才能使心深妙,那便是文殊大智的三摩地。心能深妙,才能使心凝定,那便是普賢大行的三摩地。
  

從上橫縱兩方面來看,就可以看出發菩提心的三個條件與學觀音、文殊、普賢三菩薩法門的必然聯繫和內在關係了。這樣簡明講菩提心,難免不詳不盡,但實已包括菩提心的全部基本精義了。
  如何做呢?兩句話:第一,我們現在當從第一步的戒學做起,而第一步的三個條件都具備在那《朝暮課誦》的“四弘誓願”裏。(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第二句話是,智慧本高的人,也能合三步為一步,就是《大日經》所說的“菩提心為因”的那種發菩提心的境界,其實本來人人具足,切不可畏難而不進。只要大家發四弘誓願,大家發心便成正覺。
  

總的說一句,在正信的基礎上,發菩提心、學三大尊(觀音的大悲、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這就是我對本書作者聖嚴法師的敬頌,也是對本書編者林麗君女士、于曉非先生的隨喜和對讀者的法供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