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8/08 13:39:36
學習次第 : 進階

無明煩惱對治法·伏虎

阿康仁波切

喬答摩佛言:調伏之心即安樂之緣。

 

心是我們所有經驗的根本,于已於人都是如此。我們對世間如果認識不清,困惑與痛苦必會因之而起。這就像視覺有毛病的人觀物顛倒,亦如恐懼之人覺得無不可怕。我們也許對自己的無明與邪見大都不知,但目前的心實可比做野虎,在日常生活中橫衝直撞。在貪、瞋、癡的驅動之下,此不馴之心盲目追求其所欲,猛烈攻擊阻其前進者,對事物的真相鮮有瞭解。

此一我們必須對付的野性,不僅屬於忿怒,實遠比念怒更為根深。願為貪、瞋、癡所驅使的這種性向,奴役著我們,而讓困惑及不良情緒稱霸;如是一來,心乃變得狂野不馴,我們的自由也因之遭到嚴重的損害。 通常,我們都是盲目地不知道自己的心究竟狂野到什麼程度,事情一出問題,就想以他人或環境為代罪羔羊,而不肯自我反省,找出苦因。但是,我們若欲獲得真正的安樂,那就必須面對內心的狂野而處理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知道如何持平,更有益地運用我們的精力,而不致害己害人。

在伏此虎之前,我們必須先找到此虎。伏虎與找虎都不是容易辦到的事,但此中的困難與危險卻非面對不可。如果孩子太弱,發育不良,我們若只是聽其自然,讓他偷懶,那將對他毫無助益。父母有責任鼓勵他走動,以使他的身體能正常發育,逐漸轉強。因此我們可以視父母在這一方面的堅持為真正悲心的表現。同樣的道理,雖然修心可能很難,初修時甚至很苦,但是我們仍必須勇往直前地修下去。

《伏虎》中的法教適用於任何受苦之人。東方人的面貌、衣著、風俗及說話的方式,或許與西方人不一樣,但人性是共同的,遠較面貌或膚色為深入。無論何時何地,親切的表現通常都會得到善意的回應,而不親切的表現則會招致忿怒、憂傷或痛苦。當我們想一想自身經歷的苦樂時,即可明顯看出,在幕後操縱我們一切言行之心,實乃東、西一致。但此心究在何處?若要發覺它的存在,我們只要審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欲望和痛苦就可以了。
我們人的生活當中,充滿貪著,這會為己為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如果貪求不得滿足,我們就不快樂;縱然得到所求,快樂也是一時,因為必會另有所貪,取代前之所貪。我們所做的老是想要滿足那無盡、無形、廣如虛空的貪欲。

這種過程在我們一生中一再重複。兒時我們要玩具,一個不夠,越多越好,然而不久就全玩膩了;長大了,我們想要的,也許是高等學歷或眾多朋友。貪欲令我們努力積聚財物,擁有各式服裝,購買特製食品,獲取房屋、汽車、收音機和電視機。較不顯著的是,我們可能還想在有生之年一直美貌無病。我們甚至還想得病,以吸引別人的注意,獲得同情與善待;可是一旦真的病了,我們又想要恢復健康。

同樣的,我們對飲食的態度也受貪欲的影響,飽時想要餓,餓時則想要飽。在所有這些情況中,我們不斷尋求和夢想自己沒有的東西,而從未獲得滿足。我們雖歷盡艱辛,付出極大的心力與花費,卻老是不能如願以償。

錯就錯在我們老是想於身外尋求快樂,而不知道快樂只能來自內心。如果我們摘下一朵可愛的花,過不了幾天它就不美了;但花雖枯萎,我們的貪欲依舊,還想要再摘下一朵。顯然,我們的貪欲不是任何一朵花所能永久滿足的,我們的貪欲無盡,需要無量的花來支應。是故,我們所必須做的是改變自己對世間的看法。我們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貪欲,但不可為其所驅使,唯有如此,才能以自己現有的為滿足,而不是老去追求更多。
貪欲無盡。據說,心無色、無盡,貪亦如是——貪無形色,持續不斷。因此,唯有伏心,始可平撫那無盡的求取及滿足,使得解悟能夠發展出來。至此階段,我們可以說是稍微成熟、長大一點了。

當然,我們多多少少都已修過自心。在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是僅憑衝動行事、喧囂;長大了,我們的確得學一些節制及自立。忍受苦難,與人交往,都使得我們有些解悟,自然有些成熟。因此可以說,我們在伏虎方面,已於日常生活中稍有所成,但尚未達到駕禦此虎的地步。
葛傑天(Gurdjieff)用野馬及馴服馬師來形容修心;全然不管或不斷鞭打,皆非馴馬之正途,這兩種極端的作法必定失敗,我們須求中道。覺得野馬根本不值得佛力訓練,這種消極的態度是毫無益處的,反之,我們必須承認馬是野馬,而如實面對,並以慈悲的手段來馴服它;最得要的,或許是馬也一定要承認我們是馴馬師。
只有當我們如實接受自己時,成熟才有可能。為自己的野蠻找藉口,把責任推給社會、家庭或敵人,對我們是無益的。我們必須與自己的實情達成某種協議,而接受自己的心念,予以拘禁。

例如,倘若我們不接受惡念,而把惡念剔出,放在垃圾袋裏,如是到了某個階段,袋子就會脹破,這可能導致精神疾病,使我們像野虎一樣,造成很大傷害。反之,我們可與不善合作,而予以轉化,虎力也能善用。

正確的方法是以有威嚴、肯接受的態度來馴虎。縱然不能直接見此心虎,我們還是接受它。重要的是如實面對情況。不管有無宗教信仰,不管男女老幼,我們所受之苦都頗為相似,實質上不同的只是苦因。例如,老年有老苦,中年有工作應酬之苦,青年有受教成長之苦。我們在一生當中隨著自身的成長與轉變,無時不面臨接連不斷的苦。

雖然苦的種類可能很多,而且其強度也可能因人而異,但解脫我們生存之苦的有效方法,則僅有一個,那就是接受它。我們依然繼續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情況,但不再想要全世界都符合我們之所欲及所期。如果年老,我們就安於年老;如果年輕,我們也要安於年輕——不管是何種情況,我們全都接受。一旦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痛苦就大為減輕;一旦我們能任由苦去,苦就會自然脫落,離開我們。這並非說只要對世間採取無所事事的消極態度就能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不應為了要使自己的生活盡善盡美而永無休止地奮鬥;我們所應做的,乃是在這兩個極端中間采行中道。接受了人類的缺點之後,我們即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滿足地盡已之力,並依自已的瞭解程度彈性行事,對本身的發展及處境都了然於心。我們的目標始終是盡除苦因,而且不再給自己和他人製造新的苦因。

首先,我們求除自己之苦。除苦之道,對任何地方的人全都一樣,一旦我們承認苦因主要在於之心無能滿足其欲,即可看出苦因在內,非由外來。無論我們生於何種社會、無論修道與否,了知貪欲起於自己的內心,我們就有進步了。我們將體會到他人跟我們一樣受苦,以致悲心自起。而且,還將明白,他人也像我們一樣只想快樂。

佛教所說之悲,系的利益一切眾生之願。但當我們為自己起煩惱而自責時,看來似乎是對自己缺乏悲心了。如果對自己都無悲心,那麼我們又怎能悲憫他人呢?其實,這與責備根本無關,同時也無須虐待或懲罰自己,我們只是承認貪欲出自內心,而非心外。這種承認,喚醒我們潛在的信心與智慧,讓我們開始瞭解貪欲不僅出自我們之心,也同樣出自他人之心。至此,我們乃能配合他人,而對他人的悲憫也會隨之增長。如是,才會有真正的友誼。
了知如何調伏自心,不僅對初修者有益,對任何人都有好處。我們也許認為自己博學多聞、熟諳人生,但對每一個人來說,根本首要之務乃是調心。調心能令我們增長慈悲,與自他為友,而不為敵。西藏有句諺語說:樹敵易如反掌,交友則需時日。脫苦之道就在培養友誼之中——於一切處,無論家庭、社會或國際間,都要培養友誼。我們要永遠以彼此善待為努力的目標。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