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9/29 06:52:39
學習次第 : 進階

無明煩惱對治法·實修法 明鏡(六)
阿康仁波切

明修法,旨在幫助我們發覺和明瞭心之投射過程。這裏所說的心之投射,系指心依其內在情緒與理解去看外在事物的那種性向。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心情非常不愉快的時候,似乎有無數的外物可以令我們專注于外,從中找到不愉快的藉口而增加我們的不愉快。只要我們曉得心之投射過程,並為此一過程負起責任,我們便是走上成熟自心之路了。
給我們帶來危險和困難的,即是對心投射過程的無知。我們只看見家人和同事的過錯,而否認自己也有錯。我們未能看出那些我們最不願承認自己也有的品性,也就是我們最可能投射在別人身上的品性,而且在認為別人有此品性時,會產生極其情緒化的反應。我們也會把自己正面的潛能和品性投射在別人身上,而不想負起責任來培養它們和承認它們,寧願視別人為,視自己為無望和

明鏡法教我們知道自己能跟內心的情緒合作,讓自己曉得如何投射情緒。在第一階段,我們可以看出何種情緒無益而將它們放棄,同時把那些有益的保留下來,予以發展。在修明鏡法的第二階段,我們看到自心的投射如何回歸自身,且影響我們全部的經驗,直到能如實看清自心的投射為何。重要的是,此法只應短修——一天修一兩次,每次十五或二十分鐘。每次修法前與修法後,至少要鬆弛五或十分鐘。

實修
至少用五分鐘建立情況”——豎起脊樑舒適地坐著,體會自身周遭的虛空和所在之處,以及安住地面之身的感受。注意出息入息——如有必要,則先修呼吸鬆弛法,然後再開始修行本法。
第一階段
坐在鏡前,最好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首先自思:此鏡是一塊含有影像的玻璃,影像之所以在那兒,只是因為你在鏡中看到它。
閉眼或垂目坐十分鐘左右,只是放鬆自己,覺知自己的感受、思想和情緒,特別要均衡地注意正、負二面。然後,過幾分鐘,當心開始自然定下來時,看你的影像。首先看你的鏡中之像,同時注意所有生起的思想和感受。接下來,專注出息,讓所有思想、感受和情緒都隨著出息注入你的鏡中之像。體會自己逐漸成空,放開所有的情緒,將它們移入鏡中,體會你在把整個的自己全部移入鏡中。讓無實感、透明感生起,讓你感覺到你與你的思想之間有空白。
過了十五或二十分鐘,把所有你選出的正面品性收歸自身,把所有你覺得不需要的負面品性留在鏡中。
要知道,人在鏡中所見,全是身心投射所生;要知道,你之所以能將所認出的清淨、正面品性收歸自身,全靠抉擇與理解。
在以你的鏡中之像為所觀而修十五或二十分鐘之後,什麼都不要做,只是把心放鬆五或十分鐘,讓思想自由來去。這第一階段的修行,至少要持續一周,或直到你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情緒注入鏡中,覺得在體會無實上有些信心為止。除非有此信心,不然最好不要進一步修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
開始時跟修第一階段相同——只是靜坐,讓心定下來。然後,當你觀看自己的鏡中之像時,在心中把你覺得自己是的那個人,與你在鏡中所見的那個人互換。不管你內心的感受如何,都在每次出息時將其注入鏡中之人。鏡中人的一切思想和情緒,都在你每次入息時吸入自身。不斷地如是去做,盡可能保持自覺,且曉得你所經驗者是你自心的投射。重要的是,不要去分析,而只是如法去修,在規定時間內修畢,並于修畢時放鬆自己。
明鏡法是很重要的修法,它能讓我們敞開自己,面對我們于自於他之經驗的真正所依。此後的修法中,有很多牽涉到你與自心投射之佛像、朋友像、家人像、敵人像等的互換。除非我們正確而深刻地瞭解所謂:自心投射之義,否則這些修法便無實效。因此,若想繼續往下修,你就不可略過明鏡法。
你若有大障礙,或因強烈的恐懼感,以及其他劇烈的反應而不能修完明鏡法的話,那就不妨依次逕修內在佛伸縮彩虹球等法。你也許會在某一階段發現自己想要再試修明鏡法了,那時你將可依序修行每一與心的觀射有關之法。
修行時間
第一階段: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鐘,每天一次或二次,至少修一周。
第二階段:每天十五到二十分鐘,修三或四周。
問:仁波切,在修此法之第一階段時,我會因能將許多痛苦的情緒移入境中,而感到十分欣慰。但這不也只是一種戲法嗎?
仁波切:每一修法都可說是一種戲法,但這些修法確能提供你修心的機會和方便。明鏡法雖不能真正或徹底為你除苦,但暫時還是對你有好處的。
問:我在想,明鏡法可否被視為對無常的開示?我是說我可以那麼想嗎?抑或我應只是把感覺從自己移入鏡中,再移回來?
仁波切:你可以觀鏡中之像,視其為透明與無常,然後把這種看法擴展到你所見的每一事物。這種做法很好,是一個有用的實例。你也可以暫時用它來消除緊張,把內心的問題表露出來,這也有益。如何去用,全看你了。
問:如果我把所有不好的經驗全留在鏡中,那不是有點不淨嗎?我是說我不該在別人使用此鏡之前先在心中把它清理一下嗎?
仁波切:不,我不認為有此必要。鏡子不覺苦,也不儲苦。修明鏡法,旨在把你內心之苦全都釋放出來,讓你自己空一點。這有如一杯茶,太滿了,一端起來就會灑,所以你非先倒掉一些不可;我們的情緒也是一樣,你必須傾吐出一些才行。明鏡法的用處在此。
問:修此法的第二階段時,我在鏡中所見,令我非常不悅。當我把它收歸自身時,我的心情就更糟了。唯一有助益的是令我想起情緒與鏡像悉皆無實。迷是正確的看法嗎?這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嗎?

仁波切:是,你若照鏡子,最重要的是了知所見根本無實。所以不管你在修此法時覺得高興或沮喪,你都不在乎。既然高興和沮喪全是無實的,你也就不予重視了。
問:我在照鏡子的時候,若有異常的視覺效果產生,該怎麼辦?

仁波切:本實修法的目的不是要你見到自己的形象異常走樣。修一段時間後——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可能會產生亂視的情形。倘若如此,那就讓眼睛休息一下。鬆弛一會兒,再繼續修。亂視是身體方面因眼睛疲勞而有的現象,不必擔心。本實修法旨在讓你能如實看清自己,而非捲入異常的視覺效果。如果亂視不斷,你不妨試試縮短每次修行的時間。
問:如果你發現自己可以理解什麼是主觀的投影,但不能將所理解的實際用於自己,那怎麼辦?
仁波切:簡單得很,你只須繼續去用,能怎麼用就怎麼用。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