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宗道 菩薩戒集頌講記

 

能海上師 集

 

智敏上師 講

 

多寶講寺

 

<內部資料,僅供參考>

 

目 錄

 

甲一 序分 1

 

乙一 禮贊所作 1

 

丙一 禮釋尊 2

 

丙二 禮彌勒 2

 

丙三 禮無著師 2

 

丙四 贊法勸信 3

 

丙五 無著撰論因緣 6

 

乙二 總顯戒性 8

 

丙一 願行不離以戒為宗 8

 

丙二 菩薩戒顯密同行 12

 

丙三 戒體作用有四 18

 

丙四 菩薩戒特具勝益 22

 

丙五 三聚戒聯帶關係 23

 

丙六 總三聚正學之法 27

 

甲二 正釋戒品 29

 

乙一 具戒因緣 29

 

丙一 具足攝律儀戒因緣 29

 

丁一 不顧過去諸欲境 30

 

丁二 不樂未來諸欲境 33

 

丁三 不耽現在諸欲境 35

 

丁四 身心堪寂 37

 

丁五 言思如理 39

 

丁六 自顧尊高 41

 

丁七 調順不惱 44

 

丁八 耐他怨恨 45

 

丁九 正知正念不放逸 47

 

丁十 行為合法 50

 

丁十一 淨命護他 56

 

丙二 具足攝善法戒因緣 59

 

丁一 前五次第 59

 

戊一 施 60

 

戊二 戒 61

 

戊三 忍 63

 

戊四 精進 64

 

戊五 禪定 65

 

丁二 後五次第 66

 

戊一 識善惡 67

 

戊二 識因果 67

 

戊三、戊四 臨境正知不倒 68

 

戊五 識障蓋能方便 69

 

丙三 具足饒益有情戒因緣 70

 

丁一 成事有八除苦有七 70

 

戊一 於有情事業業應作助伴八種 71

 

戊二 除去他苦有七種 72

 

丁二 於昧理者開示正法 75

 

丁三 知恩報恩 77

 

丁四 於怖畏者能作救護 79

 

丁五 開解愁憂 80

 

丁六 於缺資具為作饒益 81

 

丁七 於求依止為作饒益 83

 

丁八 隨諸有情心 87

 

丁九 于正行者為作饒益 93

 

丁十 于倒行者為作饒益 94

 

丁十一 示現神通方便調伏 96

 

丙四 結義 98

 

乙二 圓集要義 98

 

丙一 總明三聚要義 98

 

丙二 分別修饒益行六法 100

 

丙三 利他正方便 101

 

丙四 學修總方式 101

 

丙五 引證經文 102

 

乙三 受戒法 102

 

丙一 受戒通法 103

 

丙二 學修之大本 103

 

丙三 授戒師之相 105

 

丁一 合法者相 105

 

丁二 不合法者相 105

 

丙四 傳授法儀 110

 

丁一 有師法 111

 

丁二 無師法 115

 

丙五 得戒已殊勝尊貴想 116

 

乙四 防護戒 117

 

丙一 總說者 117

 

丙二 開法之緣 120

 

丙三 次分別者 120

 

丁一 應舍他勝罪聚 120

 

戊一 初《瑜伽》四種 121

 

己一 自贊毀他——第一他勝,貪欲所攝 121

 

己二 慳執法財——第二他勝,慳吝所攝 123

 

己三 瞋怨不舍——第三他勝,瞋惑所攝 124

 

己四 謗棄大乘——第四他勝,癡慢所攝 124

 

戊二 依《虛空藏經》 126

 

己一 盜三寶物 127

 

己二 毀滅正法 128

 

己三 罰治僧 129

 

己四 五無間隨一 130

 

己五 執持邪見謗無因果 130

 

己六 毀住處 131

 

己七 說法不觀機 132

 

己八 勸人舍大取小 132

 

己九 勸舍聲聞戒學 132

 

己十 勸人舍小乘法教 133

 

己十一 貢高勝人 134

 

己十二 炫賣盜名 135

 

己十三 朋附搜求 136

 

己十四 退舍菩提略分廿五相 137

 

戊三 明四種纏犯之相 142

 

戊四 決擇舍戒過失之四相 144

 

戊五 大小比較 145

 

戊六 舍菩提戒之過失 145

 

戊七 永久不舍之功德 147

 

丁二 攝違犯聚之戒條 147

 

戊一 違犯善法障六度 147

 

己一 障施七 147

 

庚一 三業不敬三寶等 148

 

庚二 大欲無足貪著不舍 150

 

庚三 不敬耆德 151

 

庚四 他來問語不善答 152

 

庚五 延請不受 154

 

庚六 拒他施予 155

 

庚七 他來求法不施予 157

 

己二 障戒者有九 160

 

庚一 瞋恨惡人不作饒益 160

 

庚二 應同聲聞共學之遮戒 162

 

庚三 應不與聲聞共學者 165

 

庚四 開性罪 168

 

庚五 邪命取利 175

 

庚六 身語掉動 178

 

庚七 異見不樂涅盤 181

 

庚八 不作避護 183

 

庚九 於他煩惱不制止 185

 

己三 障忍四 187

 

庚一 以瞋報瞋 187

 

庚二 犯他不謝 188

 

庚三 他犯不受謝悔 189

 

庚四 執惡不舍 190

 

己四 障精進三 190

 

庚一 貪心攝眾 190

 

庚二 樂於睡眠 191

 

庚三 空談耗時 193

 

己五 障靜慮三 194

 

庚一 不問禪法 194

 

庚二 不棄蓋障 194

 

庚三 貪味禪境 204

 

己六 障般若八 205

 

庚一 輕聲聞乘 205

 

庚二 廢自大乘 206

 

庚三 勤修異道 207

 

庚四 樂外論 208

 

庚五 於佛所說生疑謗 209

 

庚六 瞋愛自贊毀他 211

 

庚七 不往聽法 212

 

庚八 不敬說法 213

 

戊二 饒益有情戒十二 214

 

己一 不助八事 215

 

己二 不濟七苦 217

 

己三 見作非理不正說 220

 

己四 知恩報恩 222

 

己五 開解愁憂 222

 

己六 不給施 224

 

己七 不以財法攝徒眾 225

 

己八 不隨心轉 227

 

己九 不能贊德 228

 

己十 訶責調伏 230

 

己十一 神通調伏 232

 

甲三 結勸示悔 234

 

乙一 於罪護心之法 234

 

乙二 犯已還出之方便 236

 

乙三 佛說貪心罪輕之密意 240

 

乙四 安樂住緣 241

 

附一 思考題 246

 

附二 《菩薩戒品釋》科判 250

 

 

 

 

 

 

 

 

 

 

甲一 序分

第一講

 

 

 

 

(1A)《菩提宗道菩薩戒》。這本書是海公上師根據宗大師的原著《菩提正道菩薩戒論》裡邊集下來的。

 

那麼我們要學這個書,首先我們說要參考哪些資料。第一就是這個《瑜伽師地論》的“菩薩戒”,那個“菩薩地”的“菩薩戒品”,這一品是根本的參考資料。另外就是我才提的宗大師的《菩提正道菩薩戒論》,這本書是湯薌銘居士翻的,宗大師造的,很不好找。那麼另外一本比較容易找,我們已經想辦法去要了,給大家作參考的,就是《菩薩戒品釋》,菩薩戒品的解釋,是宗大師造的,法尊法師譯的。實際上,這兩本書在藏文的原本是一部書,他們兩種的翻譯,互相對照,有參考的價值。

 

那麼中間就是說,《菩提宗道菩薩戒》,它裡邊菩薩戒,是根據《瑜伽師地論》的、還有《虛空藏》的綜合起來的,所以說根本戒十八個。《瑜伽師地論》裡邊根本的就是四條,在這個裡邊又加了一點,但是基本上其餘的跟《瑜伽師地論》都符合。

 

那麼我們現在最容易找到的參考書就是宗大師的《菩薩戒品釋》。這本書我們在想辦法,希望在我們講經的中間能夠到來,大家可以參考。那麼另外正規的依據,也就是宗大師的《菩提正道菩薩戒論》這本書而來的。裡邊的科目,我們說前面不是有科判嘛,它的科判是我們在印這個這本《基本三學》的時候請一位居士做的,分的也還可以。但是根據《菩提正道菩薩戒論》的那個科目,有一點不一樣,以後我們再說。它的菩薩戒的論的分科,全部依了《瑜伽師地論》的這個頌分的。那麼不同之點也就在這裡,這個講到後邊我們會說。

 

乙一 禮贊所作

現在我們就把書大家打開看。凡是我們這個學法的,一般歸敬頌,關於論一類的、阿毗達磨一類的都是歸敬文殊菩薩,所以一開始“敬禮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要敬禮文殊師利菩薩,為求加持。那麼總的是敬禮文殊菩薩,下邊是傳承的敬禮了。先是釋迦牟尼佛,後來是彌勒佛,再是無著菩薩,那麼讚歎這個菩薩戒品。這個裡邊,這是廣行派了,我們前面宗大師的《加持頌》我們講過了,廣行派第一個根本師還是釋迦牟尼佛,那麼他下邊傳下來的以彌勒菩薩為主,後來就是無著世親這一派。而這本書《菩薩戒品》,是這個無著菩薩從彌勒菩薩那裡聽來之後,寫下來的,所以說歸敬頌到無著菩薩為止。好,我們看下去。

 

 

 

 

丙一 禮釋尊

 

“誰具深悲猛勵激發成就大行心,荷難荷擔無量劫波任持不辭行,妙音宏演正法精微無上大覺聲,喚醒無知眠惑業夢有情皆敬禮。”那是讚歎釋迦牟尼佛,從他的功德上贊。“誰具深悲”,哪一位,這個跟《俱舍》一樣的,他不指明但是以功德來稱,你具有這樣功德的,才是我們釋迦牟尼佛啦。是佛了——那麼這個娑婆教主,我們現在的教主就是釋迦牟尼佛了。哪一個有很大的悲心,就是大悲心了,“猛勵激發成就大行心”。大悲就是激發——這個激發的力量很大,猛勵地成就大行,一切修行的那個大行心。

 

“荷難荷擔無量劫波任持不辭行”,這個度眾生的擔子很難負擔。這個擔子負起來又不是少時間,無量劫這樣子任持下去,不退失的,這樣的這個菩薩行。“妙音宏演正法精微無上大覺聲”,他六十韻音的妙音,廣泛地弘揚這個正法。這個微妙的意思,無上最高的大覺的聲音,那就是佛的身口意了。他的功德、他的作用可以“喚醒無知眠惑業夢有情”,那些有情無知地在無明的煩惱大夢之中,把他喊醒過來。這樣子的有功德的人“皆敬禮”,一起都敬禮。主要指的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但是有功德的一切佛也都在裡邊,都敬禮。這是皈依佛,皈依釋迦牟尼世尊。

 

 

 

 

丙二 禮彌勒

下邊廣行派的,當然是彌勒菩薩了。“從于法王法生最勝子,付託法藏補處法王位,地上自在不敗勝依止,護無垢藏成熟眾有情。”這是讚歎、敬禮彌勒菩薩。第一位法王就是釋迦牟尼佛,從法王的法生。我們說菩薩是佛子,佛子他從法化生,從佛的口生。世間上的子,父母胎生的。一般我們全部講四生,各式各樣的。但是佛是從佛的法所生,佛的口說了法之後,從法化生的。這樣子的佛子,最勝的子就是彌勒菩薩。“付託法藏補處法王位”,佛把他的法藏交付給他,而他自己就是補處的菩薩,他就是一生補這個佛的法王的位的,就是補處菩薩。

 

“地上自在不敗勝依止”,不敗尊就是彌勒菩薩。他的事業是在地上、世間上自在的事業,這樣子的勝依止,是我們依止的這個阿逸多尊。不敗就是彌勒菩薩,是我們的殊勝的依止。

 

“護無垢藏成熟眾有情”,他護持那個無垢的藏,這個裡邊就是說,一般等覺菩薩叫無垢地,那麼他把無明的煩惱斷掉了,自性的清淨的心安住不動,這個就是補處菩薩的無垢地。那麼他能夠護持這個無垢地的那些,藏就是寶藏,把這些功德保持不失掉,來成熟一切有情的,那個就是補處菩薩,其他的菩薩沒有這個功能。能夠護持無垢藏的只有補處菩薩、等覺菩薩才有這個功德。所以這也是讚歎彌勒菩薩的大功德、利生的功德。

 

 

 

 

丙三 禮無著師

下邊傳下的就是無著菩薩。無著菩薩,我們知道,他開始修行的時候,因為《般若經》不通,感到心裡很焦慮,甚至於想自殺。後來經過人家點化,他修行之後得了一定的好處,得了定之後,然後再用自己修定的神通到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然後彌勒菩薩給他講了很多的經論,他這樣子成了大成就。

 

“于彼兩足如意蓮花子,諸明廣大能作吉祥尊,恭敬頂戴開示彌勒閣,聖者無著尊前頭頂禮”。頂禮無著菩薩。這個翻譯,我們根據這個《戒品釋》裡的翻譯是,“慈尊雙足悅意蓮,接者吉祥皆增廣”。它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彌勒菩薩的,他的兩個足,他坐的那個蓮花座了,你只要碰到它之後都能夠開智慧,都能夠得到吉祥。那麼這裡翻的就是文句不同,意思差不多的。“于彼兩足如意蓮花子”,他這個彌勒菩薩的兩個足,它下邊蓮花,你假使碰到之後,“諸明廣大”,能開一切智慧,“能作吉祥”,這樣子的尊,就是他直接親近彌勒菩薩。

 

“恭敬頂戴開示彌勒閣”,在彌勒樓閣裡邊他講了很多經論,他就是恭敬頂戴,能夠把它受持下來,同時又開示給一切眾生廣泛流傳。這樣的聖者,無著菩薩,在他的“尊前頭頂禮”,向他頂禮。

 

這是歸敬頌。先是頂禮釋迦牟尼佛,傳承根本的師釋迦牟尼佛,以後廣行派的第一尊祖師是彌勒菩薩,再就是作《瑜伽師地論》的無著菩薩。這是無著菩薩他造這個論的因緣是這麼樣子,這裡稍微解釋一下。下邊我們念下去好了。

 

 

 

 

丙四 贊法勸信

那麼下邊是“親承彌勒口授妙法生,最勝子行學處善忍許”,這個“最勝子”注解了,就是菩薩,最勝的子。因為佛的子很多,有聲聞有菩薩,最殊勝的就是菩薩。“行學處善忍許,如理宣說次第巧修行,諸樂大乘教者肅恭聽”。這是讚歎菩薩戒這個法。這個菩薩戒就是《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這個法是無著菩薩親自承事彌勒菩薩口授的這個殊勝的妙法所傳下來的。“最勝子行學處善忍許”,最勝子是菩薩,菩薩行學處,就是菩薩的學處,就是戒了,菩薩的戒“善忍許”,好好地受持,要學那個戒。“如理宣說次第巧修行”,他在講的時候講得很善巧,如理的就是合于佛的原意的,又是次第善巧的,按照次第來,有善巧的安排。這樣子的法,“諸樂大乘”,那些意樂希求大乘的教的人應當要恭敬地聽。這跟《菩提道次第》一樣,聽法就要具恭敬心。沒有恭敬心,得不到好處。那麼前面講那些傳承師的功德,傳承師的功德這麼大,他說的法就殊勝。這裡講所說法的殊勝。

 

“若其於此大乘承許已,口說佛子大行作返趣,自具慧目而自作刺蔽”,這些就是說有些人要避免這些毛病。假使有些人自己承許大乘,已經承諾準備要行大乘行的人,自己發了這個心或者自己稱自己是大乘的人,“口說佛子大行”,他自己也說自己是菩薩,但是對菩薩的戒,大行的菩薩該學的那些學處,“作返趣”,該這麼做的,沒有照它做,就是菩薩該取該舍的地方沒有好好地照它做。“返趣”就是反過來了,沒有去按照這個做。“自具慧目而自作刺蔽”,這裡的意思,自己本來的慧目把它損傷了,用刺刺傷了,把它覆蔽起來了,就是沒有慧目了。那麼,在另外的這個《菩薩戒論》裡邊翻得更清楚一些,就是“盲無慧目失分別”,這個智慧的眼睛瞎了一樣,失去了這個如理的分別了。那就是說口說大乘,但是對菩薩戒不能夠按照它去止、作——止持、作持不能按照它去做,那麼你這樣的人就是根本沒有慧目。失去了如理的分別,你再口裡說大乘,你做不到的。沒有好好做,沒有把那個裡邊開、遮、持、犯搞清楚的話,那真正菩薩行你行不來的。

 

還有一些,另外一種,這是根本就把這個菩薩的取捨都搞不清楚的,沒有去學的。

 

那麼另外一種,“別有但誦語句聞見多,於此勝行真誠無忍受。佛子大行解脫唯一道,殊勝決定教誡不尋求,畏憚能仁接引方便多,狂象驅馳任情無鉤治,彼彼心行迷倒劣慧故”。這是又一種。他倒念也念了很多,“聞見多”,“別有但誦”,他見聞比較多,也聽聞,也去看書,看經也肯看,但是“但誦語句”,只是從語句上念,沒有好好地去做。就是嘴裡念得很多,聽也聽得很多,見也見得很多,句子也能夠很熟記下來。對我們這裡,假使念《五字真言》的,菩提心啪啪啪念了很多,甚至於整本書也背下來了,背得很熟,但是菩提心氣味都沒有,那也不行的。所以說“但誦語句”,見聞也多,語句能夠把它誦下來,“誦”一般是背下來了。但是“於此勝行”,菩薩的殊勝的大行沒有真正去受持它,就是不想、沒有去實行它,沒有真誠的心接受下來,沒有要遵守它的心。

 

“佛子大行”,就是菩薩的大行,就是“解脫唯一道”。我們要得到解脫,唯一的那個大道、那個大行就是菩薩戒。“殊勝決定教誡不尋求”,這樣子殊勝的清淨的教授沒有好好地去學,沒有好好地去把它得到定解。不尋求就是單是文句上念過去了,到底什麼回事不深入地追求。甚至於“畏憚能仁接引方便多”,佛說的方法,各式各樣的方便很多,嫌麻煩。“畏憚”,害怕,學那麼多東西?不想學。

 

那麼這樣子就成了個什麼情況?好象個狂象,狂的象、吃醉了的象,“驅馳任情無鉤治”,它就是任自己的性到處亂跑,沒有一個鉤來制它。印度制像是一個鐵鉤,我們海公上師講的是這麼一個情況,他說大象要是不聽話的話,怎麼辦?大概它是這樣子的,大象不聽話了,把它捆起來之後,然後拿一個鐵的鉤子燒得紅紅的,鉤子燒紅了,給它看看,然後在它的屁股上一下子紮下去——哇!痛得不得了,它要強也強不來了,它就是四個腿都給捆起來了,“啊”叫一聲。那麼這樣子搞上幾次,以後看了這個鉤子就害怕,什麼也不敢動了,就聽話了。據說調像是這樣子的,那麼調馬我倒是看到過的,馬不是口裡銜一塊鐵嗎?有刺的。因為五臺山馬很多了,我們經常出去,這個馬,尤其是一個雄的馬,它碰到事情,野性起來時候,亂跑。亂跑,只要把那個口上的一個繩子一拉緊好了,哇!痛得它張了只嘴紮得動也動不來了,馬上就停下來了。這個是制馬的方法,當然我們制狗不能用這些方法,但是這個原理原則可以參考。那麼這個狂象,要是調伏它沒有這個鉤那就不行了,它不聽話了,亂跑了。

 

那你要是修菩薩行的人,這個殊勝的菩薩戒的教授不好好地尋求它,這麼樣子做對,那麼樣子不對,沒有自己下功夫,去努力分別,那麼就是放逸行了,對自己方便,佛說的方便很多,細緻的東西——開遮持犯很多,他嫌麻煩,不想學,那麼隨自己心亂幹,那就是一個狂象,沒有鉤子一樣,那要出亂子的。

 

“彼彼心行迷倒劣慧故”,這是什麼原因?他是內心著了迷了,智慧下劣,沒有好的智慧,心迷住了,那麼產生這樣子的後果。這是要避免的事情,佛傳下來的一直到無著菩薩,從彌勒菩薩親自傳到的最殊勝的那個菩薩戒,我們要好好地,把它好好的學。不要像這兩種人,有的就是說自稱大乘,而對菩薩戒根本就不去學它;有的雖然學了,只“但誦語句”,裡邊真正的內容、開遮持犯沒好好地去分別它。這樣子都不能如理地行持,也不能達到菩提的道路。這是因為他們的心迷亂,智慧的下劣,那麼我們不要這樣子,叫我們避免這樣子。

 

那麼下邊真正堪能修行的人就是那些,“能具種姓大雄非下劣,歡喜堪能決定大覺成”,那麼哪些人可以修這個菩薩戒?要具菩薩種性,就是有大乘種性的人。第一是大雄,大雄就是說以悲心出發毫無畏懼。大雄寶殿,佛就是大雄。大雄不是說打仗,哇,這個以瞋心的出發,而起這個勇敢,那個不是大雄。大雄是從悲心出發,而不怕一切。從悲心出發為度一切眾生,什麼一切犧牲自己都不害怕的,大雄,這是真正的大雄。這是一種,有大悲之悲心,能為了一切度眾生的事業,不退縮、不畏懼、不害怕自己犧牲。

 

第二是“非下劣”,下劣就是指私心雜念,私心雜念多是下劣的,為私嘛。我們在世間上也是,私心雜念多的人都不高尚的。不下劣高尚的,就是大公無私了,就是為了一切眾生把自己拋開的,“非下劣”。

 

“歡喜”,對這個大乘利他的事情生歡喜心。不是說哎呀,勉強做,這個事情好倒是好嘛,就是我實在不想做,沒有辦法就勉勉強強做,這個不行。對大乘利他的事情,非常起歡喜心,有堪能。堪能心,我們以前也講過,有精進心能夠堪忍,一切困難來了能忍受,一切違逆的環境,困難環境能忍得下去。能忍還要精進心,這個堪忍是一個鍛煉。

 

不要說我們這裡,我們這裡條件也不錯了,在我們說以前清涼橋的時候,那就是鍛煉堪能。清涼橋那時候,醫藥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沒有,等於說古代的一個窮村一樣。下邊,五臺山裡邊,顯通、塔院(注: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羅候寺和菩薩頂為五臺山五大禪院)那個中心地區當然是比較好一點,交通也好一點,供應東西也多一點。我們上師就選擇清涼橋,離開那個中心區還有二十五裡的山路,上邊一般遊客不去的,一個破爛廟他接下來,就在這個地方辦一個學修的道場。你說要那裡去的話,沒有一點堪能就害怕了。我們去的時候二十幾個人,有五個發心出家的,結果都退完了,把我一個人留下來了。我怎麼不退?我也不是自己有那麼的勇猛心。我去的時候,什麼手續都辦好了,這個廠裡邊辭職信也寫掉了,家裡的親戚朋友父母都講好去出家去了,那不好回去了(笑),回去不成話了。這就呆在那裡,那總算賴了十幾年,一到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是全散了。

 

堪能心一定要有一點。像我們這裡辦了個多寶講寺,好象看起來比城市的寺院要艱苦一些,那麼來的人是不少,走的人也不少,留下來的一共就這麼幾個,那就是看看有沒有堪能的問題了。沒有堪能,再好的環境他也受不了。我們說的菲律賓那個精舍裡邊,什麼都現成的,他也不堪能,他沒有事情幹了,難過死了,他睡覺睡得來不耐煩了,爬起來跑掉了。這個就是要有忍的心,要有精進的心,然後有堪能。

 

“決定”,這個方向決定之後,怎麼也不回頭。就是我們講的玄奘法師,他要到印度去取經,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前進要死就死,後退能夠活,不去,這個心要決定。

 

“大覺成”,這樣子這些條件有了之後,那你行菩薩道,最後決定是成佛的果。菩薩道就是佛的因,修成了就是佛的果來了。

 

所以,總的來說這是 “序頌”,我們的科判裡邊這是講的是序分。先是讚歎釋迦牟尼佛,頂禮讚歎釋迦牟尼佛,第二是讚歎頂禮彌勒菩薩,之後是讚歎頂禮無著菩薩,最後是讚歎菩薩地這個法,勸大家修、行持。

 

 

 

 

丙五 無著撰論因緣

下邊一個頌,是經的原文,《聖妙吉祥經》裡邊佛對無著菩薩有記莂的,就是將來有這麼一位菩薩要出來,他來弘持佛的法的。“有名無著比丘者,善巧論藏真實義”。佛在世的時候就授記將來要出一個無著菩薩,有一個名字叫無著菩薩的比丘,他是對論藏,就是阿毗達磨藏真正的道理,能夠很善巧地掌握到、理解到,也能善巧地弘揚、宣說。

 

“經藏了義不了義,種種眾多極辯析,指示世間諸明體,分辯宗道如理成”。那麼他這個人,對經藏的義不了義,我們說,我們經常說的四依,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什麼叫了義?就是究竟之說;什麼叫不了義,方便之說。就是權實的問題,佛要指示一切眾生達到佛的菩提大道,真正是利根的人直接跟他說,這是實說,就是了義的說;還有一些根機差一點,你跟他直接說他不來的,他對這個不感興趣,一定要給他慢慢慢慢勸過來,那麼一層一層勸,那就叫不了義的權說。那麼,不管你了義也好,不了義也好,最終的目的就是成佛。那麼對於經的,哪些是了義,哪些是不了義,各式各樣的法相都能夠很細緻地把它明辯、分析清楚。

 

“指示世間諸明體”,明什麼?就是智慧了,學的地方,世間上一切五明他能夠指示我們,可以講得很清楚。“分辯宗道”,那麼這些講清楚了,它的宗旨在哪裡?大乘成佛。“分辯宗道如理成”,他對這些道理很仔細地分辯,如理地,就是按了因明給你把這些分辯清楚。

 

這個人是什麼樣子人?“彼是持明成就者”,他是密法成就的人。所以說顯教的人,以為無著菩薩就是法相的一個祖師了,實際上其他經,密乘裡就分明地說他是密法成就的。“彼是持明成就者,稱為世間韻音女”,他就是那個修韻音女成就的,修這個密法成就的。這個韻音女,在其它的本子上翻成印度話“薩羅使女”,他成就這個密法成就的。“修持真言具威力,生成眾生殊妙慧”,他因為修持密法成就之後,就產生很大的威力,就是智慧,產生很殊妙的智慧。這個智慧能夠生起眾生的智慧,也能夠讓眾生產生這個智慧。“修持真言具威力”,因為修持真言,密法成就了,他具有極大的威力,這個咒的威力,咒的威力能夠善巧地來成就眾生,就是用這個殊勝的慧來成就一切眾生。

 

“為令聖教久住故,釋經性相攝或分,具壽一百五十年,寂後現身佛國土。”他是一個有心的大菩薩,為了要使佛教久住于世間,正法久住,他作了很多的著作,把經的性、相解釋,作了很多論。“攝或分”,或者綜合起來說,或者分別地細說,各式各樣的經論作了很多。他的壽命一百五十歲,“具壽一百五十年”,活了一百五十年。他為什麼要活一百五十年?就是為了要弘揚正法,並不是貪著世間的享受……

 

……(1B)佛教住在世間上。因為我們的《俱舍》後面就說得很明白,法在人弘了,人能弘道1,你這個法沒有人去弘揚它的話,這個法再殊勝,起不了作用的。所以說我們要培植僧人也是這樣子。我們說送經書好不好?很好,但是要人去領會、要去看。如果你送了他經書之後,他看了,或者沒有仔細看,或者看不懂,也起不了作用。所以直接地培養——培養人。培養人之後,有人的指導、有人的輔導,經書配合,那就是正法久住的條件是慢慢地充實起來了。如果沒有人總攝一切的話,你經教再多,圖書館裡、藏經樓裡擺得再多,沒有人去弘揚他,還不是一個文物?所以說人是最最要決定的因素。當時的弘法的人不多,他就不辭辛苦。這個世間上,世間的眼光看了這個世界上,好象是長壽是個福報,實際上從菩薩的眼光看,這個娑婆世界很苦的,他情願忍受這個苦,為了度眾生,活了一百五十年。那是悲心。“寂後”,圓寂以後“現身佛國土”,生到佛國的淨土去了,什麼淨土?兜率天。

 

“大輪回中輪回者,常恒大樂味享受,了悟大乘大義體,究竟獲得大菩提”。這是說無著菩薩的因緣。他雖然在生死裡邊輪回裡邊,但是他是發願度眾生而輪回的,這是大輪回中的輪回者,他這個輪回跟我們的不同。我們《真實名經》裡邊經常有“大、大、大”,這個大就不是一般的,他是為了悲心出發,度眾生而在生死裡邊輪回的,跟我們一般的為業報、受業報所牽的輪回是不一樣,這是大的輪回者,我們一般是普通的、小的、不足道的輪回者。雖然他在生死輪回裡邊,因為他發心是菩提心,悲心出發的,一切苦受不會到他身上去。

 

“常恒大樂味享受”,總是享受的是大樂。這個大樂我們不要想到世間享受五欲之樂,這是我們前面說的那個常樂我淨的那個樂,超出世間的苦樂的樂。他因為心不在世間了,已經離開世間執著了,為了是度眾生而轉入輪回的,所以他的感受跟我們也不一樣了,總是在樂裡邊。“了悟大乘大義體”,對於大乘的大義的體他是全部瞭解的,最後,將來會成佛。

 

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妙吉祥經》裡邊對無著菩薩的授記。就是將來要出這麼個無著菩薩,他分別各式各樣的法相,他修密法成就,然後,他住世一百五十年來弘揚這個教法,最後,圓寂以後生淨土,最後還要經過一段的時間他會要成佛,這是無著菩薩。

 

那麼,我們這裡就是說,我們這部論,直接的依據是無著菩薩的《菩薩地》裡邊的《菩薩戒品》。無著菩薩他本人,他是修行之後成就一個定叫法光定,這個你們可能聽到過,他在多生多劫發了廣大的願,積累了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的資糧,精進地修習,最後在這一輩子證到法光定。證了法光定,他就生到彌勒閣親近彌勒菩薩,學了很多的經書,所以很多的經的要義,了義的、不了義的都能夠通達,全部瞭解。他能有這個抉擇法的智慧,一切有情所不能比的殊勝的智慧。他在彌勒菩薩前聽了很多的法,尤其是對大乘的法、大乘的因果、那些道、大乘的道、大乘的果、廣大的理趣等等圓滿地聽完的,結集它的要義,把它結下來,就是無著菩薩看的很多論了。最出名的就是《瑜伽師地論》,那是很大的篇幅。這樣子把菩薩修行的東西全部結集起來了,圓滿地結集。這樣子造了《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

 

那麼宗大師根據這個菩薩地,又造這個論。宗大師為什麼要造論?他自己在他那本《菩薩戒論》裡邊他就這麼說的,他說,對大乘道,那個時候,無著菩薩弘揚的時候,眾生的根機還是比較利的,這個法大家能接受,佛法大興。但是在宗大師那個時候,那就根機差了。有的人,他對無上的這個大乘的法,他宿世的善根少,沒有很久地修習,他的智慧又薄弱,他的精進力量又微薄,那些對菩薩戒的地方、學處不能如理地通達。為了可憐這些智慧下劣、那些行持比較薄弱、那些精進力又不強的人,容易理解這個無著菩薩的《菩薩戒品》的意義,所以又造了這個論,造了這個論來解釋原來的那個《菩薩戒品》。所以說這個就是說後來的根機差了,他作得更詳細一點,更通俗一點,使大家智慧差的人也能夠理解,也能夠知道意思修行。這是宗大師的悲心。

 

 

 

 

乙二 總顯戒性

丙一 願行不離以戒為宗

下邊講戒的關係,戒跟願這兩個。菩薩要行菩薩行,大家知道,先要發菩提心了。發了菩提心之後,然後行六度萬行的菩薩行。但是行的時候,他們的關係怎麼樣?下面就是講這一段。

 

“菩薩願起菩薩行”,我們說菩薩先要發菩提心,為了利他而自己願意成佛。我們每天念的,“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這個很有意思,我們說成佛的心是什麼?成佛的心不是說自己要成就最高的佛,是說我們要度眾生,要度眾生決定自己要有堪忍性,有力量才好度。你有一分力量,度一分眾生。你要把一切眾生都度完,那你力量要無邊的大,那就是說非成佛不可。如果你不成佛的話,有一部分眾生你就度不了。打個比喻,我們說你還沒有登地,是凡夫的話。那很多的聖者,甚至於那個阿羅漢,二乘的你也度他不了。因為你比他還低你怎麼度他?那麼你要是一切眾生都能度的話,那你非要成佛不可。而且你假使是凡夫,某些眾生對他說法,不相應,你是凡夫沒有神通了,不能知他心了,該說什麼法的,你不知道。那你還是度不了他。

 

不要說是凡夫,舍利弗他的智慧第一,佛弟子裡邊。但是他也有達不到的地方。這個大家都知道,經上記載過的。他的弟子一個是鐵匠,一個是什麼本來洗衣服的。舍利弗叫洗衣服的修數息觀,叫那個打鐵的修不淨觀。結果他們兩個修了很久沒有好處,後來去問佛了,佛問他你幹什麼的?他說:“我以前洗衣服的。”“那你修不淨觀。”“你幹什麼的?”“打鐵的。”“你修數息觀。”一調的話馬上就證道了。那就是說阿羅漢尚且有度生方面還不夠,智慧還不夠,何況我們凡夫?那麼你要真正能夠度一切眾生的,非成佛不可。在這個條件下要成佛,這才是菩提心。菩提心不是為自利,為利他,圓滿地利他。才發願自己非成佛不可,這是菩薩願。所以我們成佛的願,不是為了自己達到最高地位。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修密法的,他也很精進,這是好的。但是他的發願,當然不是個個,這是說極個別的。他就是發願什麼?發願我要作上師,大家恭敬我,大家聽我話。這個為自己發願,這個不好了。我們說要做上師,這個自成上師功德身,這個很好。自成上師功德身幹什麼?度眾生了,把自己成就上師了度眾生力量就大了,就可以度了。不是說是要人家恭敬我,這個自己指揮一切——不是這個意思。那麼總之出發點不是為自利的,為利他的,要成佛的,或者自己要成就上師的,這個都是對的。那麼起了菩薩願之後,菩提心發了之後,那是願行相濟了,單是空願不能成就什麼,要修菩薩大行、,六度。那麼這是菩薩的行,是以菩薩願起的。

 

“菩提行依菩薩願”,這是兩個相對的。這兩個的關係,行跟願的關係,行是依願來的。當你修菩薩行的時候,不能忘記這個菩薩願,不要搞到一邊去了,越走越遠了。你既然是從菩薩的願出發而修菩提行的,那就修菩提行的時候,決定要菩提心不能忘失。我們說行六度,如果忘失菩提心的話,好象是成魔,就是魔的。這個話,很重要了,不能忘失菩提心。

 

“願行相資必不離”,一個願一個行,這兩個不能離開的。他打的比喻是兩個腳,我們走路,一定要兩個腳走,這個腳往前走,那個腳支在地上,然後這個腳著地了支在地上,那個腳再往前走。如果少一個腳,你怎麼走?只有跳了,跳起是不穩的,要摔跤的。不但跳不行,一個腳不行,那個一長一短也不行。你如果一個腿有長短的,那你走路就不方便了。我們說害過小兒麻痹症的,假使他醫好了,平時好象看不出,叫他跑路,立刻,馬上就現出來了,一跛一跛的,所以就跑不快了。真正要成佛,穩速地成佛,願行兩個不但相資不離,而且不能有差錯,同時要並進。

 

那麼修菩薩行,起菩薩願,趣菩薩行,方便怎樣?“戒是南針道金繩”,關鍵是要菩薩戒搞好,最初的下手,最要緊的就是把菩薩戒搞清。這個六度以菩薩戒為下手處,為宗,始終不離的是戒。戒是南針,比喻我們出門走路,指南針最重要的。這是願,菩提願,指的方向。有了菩提願之後,要修菩薩行了,在菩薩行裡邊,最重要的,“道金繩”,道路兩邊它的金繩,就是指路的路標一樣的,一個繩子,把它作為一個標誌,不要走另外去了,不要走邪道。這個就是戒,如果沒有戒的話,那你行路就會越軌,越軌就是走到邪路去了。所以說,修菩薩行,當然需要依菩提願,但是下手的最重要的方針還是要靠菩薩戒,這是強調戒的重要性。它的科就是“願行不離以戒為宗”,戒的重要性。

 

我們說這是兩層,意思再總結一下。他說你要發菩提心,先是要根據佛的教授教誡,這個《廣論》講得很多,先發起菩提心來。菩提心是一切菩薩六度萬行的所依、依止。根本的依就是菩提心。那麼你要菩提心有了之後,要受菩薩的學處、六度。菩薩的六度學起來,以戒律為首。戒律為它的重要的一個宗,就是以它為主要的,這個三世諸佛修行的唯一大道就是持戒。所以說,你沒有戒的話,要得到無上菩提,不可能。一切三世的佛,他行菩薩行的時候,都是以從戒下手。持戒是三世諸佛成佛的唯一的要道,這是重要的,所以他這裡寫就是宗。

 

 

 

 

勸學

 

那麼下邊勸學。“深信勤修作成就,如實精嚴了密義。若不學修善止作,諸貓兔等無上證”,這就是說一些要注意的問題。我們,對這個菩薩戒,先要深信,深信才能受學。你信都不信,怎麼會學?信了之後,學了之後,要勤修。不要說學了,懂了,好了,擺在一邊去了。我們這裡很多,從四川開始,第一屆的寶光寺的同學,第一個授的《四加行》,一直到溫州,到哪裡,到上海,到這裡。傳了不曉得多少次了。但是中間還有,不是一個的,傳是傳了很多次,修?擺在那裡沒有修。這個沒有用的。深信,受學之後要勤修。這個勤修,精進地修,但是不要忘記有次第。“作成就”,這樣子才能夠有成就了。成就之後“能應事”,我們說法成就了之後,並不是說“哦,我成就什麼法了”,就是在事上表現出來的。真正一個法成就了,你可以把你的法的成就的內涵全部用你的身口意表達出來,那就是隨時在利生了。所以成就不能離開應事方面的事情,不要說我成就了就完了。你一個人成就好了,你成就東西沒有作用了。所以要應事,應事方面要表現出來。

 

“如實精嚴了密義”,“如實”就是“無偽詐”,不是假的,不要騙騙人,“我行菩薩行什麼什麼的”說了半天,假的,實際心裡不想做,吹牛,這個不好。“精嚴”,這個很要緊。我們很多人說“該方便方便,這地方,方便方便,那地方也方便方便”。最好就是馬馬虎虎了,就是不想認真地幹。“精嚴”,精密嚴格要求。我們聽到最近有人勸我們,“你們好吃三頓了。現在什麼地方的,他們本來吃一頓兩頓的,現在三頓了。他們身體吃不消,他們這樣子來修行的人,要照顧身體。”聽起來好象很慈悲,但是你把佛的戒拆掉了,你修什麼?我們這裡很明確地說,一切菩薩萬行,以戒為首,從這個下手。你把這個根本去掉了,你說修修修,修啥東西?戒的根本都不要了,你修什麼?那就是不如實了,有偽詐的情況在裡邊了。我們要堅決依照佛的教誡,不能聽世間上的那些幌子的話來做。佛怎麼說,我們怎麼幹,做不到——慚愧、懺悔,不能說做不到把它改一改。這個……我們說這個態度不好!

 

在我們來說,跟佛世離開了兩千幾百年,很多的戒,尤其是比丘戒二百五十條,也包括菩薩戒,《梵網經》的戒,說個老實話,哪個做到的?很多就不能做到。不能做到我們只能說慚愧,我們根機薄弱,現在做不到,發一個願,將來要做到。不能說我做不到,改了。現在的人,根器差了,做不到了,把這個戒改掉算了,或者取消了。這個態度對佛是違背的。我們要學佛,不是要改佛。改了佛,就要變成魔了——不要做。要精嚴。精嚴,我們說是要求,我們儘量要求精嚴,你能做到多少算多少,但是要盡力而為之。不要說我明明能做到的,馬馬虎虎——不行;實在做不到的,起個慚愧心。

 

我們現在末法眾生,各方面條件都不圓滿。我們說在家居士就有很多做不到的,他要工作,很多牽涉到跟戒有不合的事情。打比喻,我們前面過年的時候來了個居士,溫州的,他是造酒廠的,他要學佛,能不能學佛?他不敢受五戒,他說他造酒的,給人家吃酒的。我說這個造酒不是你開的廠,你不過是為了生活上的服務,當然這個工作是不太理想,造酒。我們說佛教就是不要的,吃了不好的,亂性的,對修行有害的。但是畢竟這個廠不是你開的,你為了生活分配到那裡工作沒有辦法了,那麼你要持一個酒戒,我說你持酒戒可以持。你自己第一個不吃,第二你不要去把你廠裡的酒拿來送人,也不要招待人。再一個你造酒的時候,他做什麼業務不知道,不一定就差了你造酒了。就是說你在那裡工作的時候,你就發個願,希望這個酒大家吃了之後,再也不要吃了,從此以後永遠不吃,這個酒廠嘛以後可以停下來不要辦了,改行了。你發這個願,好好地發。那麼你這個酒戒也勉強可以持,否則的話他不能持酒戒,五戒不能持了,那麼你這樣子方便嘛,我看也基本上也可以持酒戒。因為酒戒的重要的方面就是說自己不吃,也不教人吃。當然你造了酒之後,就是叫人家要吃了,但不是我叫你吃,不是你開的廠。這個廠,說個老實話,它盈利高了,它賺了錢了,或者它倒閉了跟他沒有多大關係,倒閉了嘛轉業了,他廠裡發財了,他又不能分到,他又不是老闆嘛,所以說這個關係沒有那麼大。

 

“若不學修善止作,諸貓兔等無上證”,這個在宗大師的戒裡邊說得相當懇切,我們把不妨把它的原文看一看。我們說戒要學的,學了要行的,假使不學、不修、不知道“善止作”,哪些是該止的,不能做的,哪些要做的。菩薩戒不是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止惡,只要壞事不做就對了,菩薩戒不但壞事不要做,“止”,“止”戒有,還有“作”戒,好的事情,看了不做——犯戒。所以說你哪個是要該止的,哪個是要作的,先就是要學。學了之後明白了,這些壞事不能做,那些好事不能不做。那麼這樣子先學好之後,要修,碰到這個環境就要做了,要是碰到那個環境,壞事的,就一定不能做。碰到那個環境來了,假使我們說,要照顧病人。你如果碰到病人了,怕麻煩,髒的很,不高興去照顧,那你犯了菩薩戒。那麼假使看見有錢,馬路上丟了一些錢,很多,裡邊甚至於金戒指什麼的,一個皮包丟了,你撿起來了,該不該取?不該取,這個不能抓的。所以這些你先要學好,學了之後,還得做。

 

如果說你不修、不學,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去做,如果你這樣子說,你做了個菩薩,戒受了之後,既不學也不修,等了他會成佛的話,那麼“諸貓兔等無上證”,那個貓啊兔啊,它也成佛了,為什麼?它也不學,什麼也不知道,它也不修。既然心裡沒有菩薩戒,框框都沒有,修啥東西?如果你受了戒之後,你也不學不修的話,那你跟貓兔有啥差別?如果貓兔可以成佛,那你也可以成佛。但是貓兔成不了佛,那你也沒有辦法成佛。所以說這是一個諷刺話,如果你受了菩薩戒,既不去學它,裡邊的開遮持犯很多了,因為他們不是前面說過的嘛,嫌麻煩,“哎,佛說了那麼多,最好是一句話解決問題”。嫌麻煩,“這個太多了不要學了”。不要學的話,那麼你跟貓兔一樣。貓兔一樣,你貓兔能不能成佛?貓兔不能成佛,那麼我們不學不修決定不能成佛,所以說決定要學修。

 

我們說成佛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不要看了成佛太簡單了,來一個方便法門。方便法門當然有,但是說方便法門,不是這個就夠了,還有其他支分要加進去,不加進去,支分不夠,成佛一個條件不夠,就不能成佛。我們是緣起論者,一個果要出現,決定要很多的支分的條件滿足了,果相就會現。如果你果相的條件、它的支分缺一點點,那就不現。

 

這個,海公上師經常打這個比喻,我們還是要重複一下。那個時候物價是便宜了,我們在五臺山是五幾年的時候了,他說你到商店去買東西,它標價是一塊錢,你口袋裡摸了半天,摸了九毛九分,你拿給他,你說我要這個貨,他給不給你?不給你,他要寫帳的,你九角九分,差一分錢他不好寫帳了,決定不給你的。那麼就差這一點點,差一點點,尚且不給,得不到果,差多了更不行。所以說我們要真正要成佛、要得道,或者是見道,放低一點見道,或者再放低一點得個暖,你支分條件不夠,得不到的。

 

那麼下邊我們一個《禪定品》,如何得定?它一開始就“因緣具足則能得定”,因緣具足了,定就來了。因緣不具足,得不到。差一個因緣不行,定就沒有了。這個是很客觀很科學的東西。它條件夠了嘛就來了,條件不夠嘛就沒有了。所以說,我們既然要成佛,成佛的條件都要涉及完備,才能成佛。否則的話,那就是唯心主義了,想像而已。

 

 

 

 

丙二 菩薩戒顯密同行

“攝律儀戒諸學處,及攝善法度等行,饒益有情三聚戒,各各堅固我受持”,這個我們很熟悉,《上師供》裡有的。我們菩薩戒的內涵包含哪些方面?第一個攝律儀戒,第二個就是攝善法戒,第三個就是饒益有情戒。這三個東西就是菩薩戒的內涵。那麼這三個東西,頌子裡是講得很簡單了,我們還是想打開一點講。在講之前,我們先把三聚戒講一下。

 

菩薩戒內涵有三聚,有三個內聚。第一個是攝律儀戒,這個就是七眾別解脫戒,就是我們所謂的近事男、近事女、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跟比丘、比丘尼。這個七眾弟子,別解脫戒。那麼這個別解脫戒,我們說菩薩戒裡的別解脫戒,跟我們現在受的一般的別解脫戒是不是一個?這個是要辨清楚的。菩薩戒裡邊的,含的這個所謂的第一個總攝律儀戒了,就是別解脫戒了,跟我們一般的沒有受菩薩戒,他受的五戒、八戒乃至比丘戒,是不是一樣的?這個問題,這個裡邊講得很多,我們不妨把它一部分說一下。

 

我們去引一個《道炬論釋》。《道炬論》大家不陌生,是阿底峽尊者造的論。《道炬論釋》是解釋這部《道炬論》的,他裡邊說“律儀戒者為佛制戒七眾別解脫戒律儀,及護性罪護持不犯”。我們說律儀戒兩種。一種是佛制的戒,七眾別解脫戒,要保護,這是律儀戒,護持不要犯,佛制的七眾別解脫戒。另外一種,護持性罪不要犯。性罪大家知道,“殺、盜、淫、妄”乃至“身三口四”了。十不善包括意三,護持這個不要犯的,分了兩種:第一種是真實的別解脫戒,第二種就是菩薩戒裡邊的七眾別解脫戒,這是兩種有區別的。不受菩薩戒,受的沙彌戒、比丘戒或者是居士的五戒,這是屬於真正的別解脫戒。而菩薩戒裡邊內含的,這個裡面包含那個攝律儀戒是護持性罪,護持十不善法的一個戒,裡邊有兩種,後邊一種是共的,聲聞戒也要保護這些,菩薩戒裡邊也有這些。而前面的根據佛制受的七眾別解脫戒,不共的,單是聲聞乘的,菩薩戒裡邊沒有,這個別解脫戒是真正的別解脫戒,也不一定是聲聞乘了。那麼這個菩薩戒裡邊內含的就是包含的是後那麼一部分,就是跟前面的別解脫戒通的那一部分,就是護持十不善不要犯,乃至這個性罪不要犯。這一方面別解脫戒裡邊也有,菩薩戒的攝律儀戒裡邊也有這個。

 

那麼這個有辯論。他說你,假使說菩薩戒的攝律儀戒就是那個我們受的那些別解脫戒的話,那麼菩薩戒它是一個特殊情況。菩薩戒,人死掉以後,它不舍的,菩薩戒的發願是一直到成佛為止的。所以死了以後投生了,只要不犯了,犯了根本的就沒有了,戒體沒有了。而聲聞戒那是要盡形壽,這輩子完了,下輩子就沒有了。你們可能回憶到我們在授皈依的時候,強調了一點,曉得你們注意了沒有?可能你們聽到的人回憶一下。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說好之後你們還要發願,生生世世都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菩薩戒的願。我們在開始授皈依時,就把菩薩的三皈依、大乘的三皈依教給你們了,這是生生世世的。所以說你作意的時候,盡形壽皈依佛,固然說的是盡形壽皈依佛,你心裡要發這個願,生生世世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2A)這是屬於菩薩戒的範疇。這個別解脫戒,是盡形壽,是舍了就沒有了,而菩薩戒可以不舍,這二個是不一樣的。那麼這個有辯論了,假使你說,菩薩戒通三趣,別解脫戒只有人間有,所以人是可貴的,只有人有別解脫戒。天上天人跟旁生,就是包括那些能變化的或者龍之類的,他們都可以受菩薩戒,這是經律上是有,通的;而別解脫戒只有人間能得。如果說這個菩薩戒裡邊的別解脫戒,就是七眾別解脫戒的話,那有毛病,就是說菩薩戒是不舍的,那麼你這樣說,這個聲聞的別解脫戒,死了之後也不舍。因為菩薩戒裡邊有它,它也不舍,那麼這個就跟我們違背了,別解脫戒是盡形壽的,不能帶到後世去的。

 

所以說從這幾方面辯論下來,就是說,菩薩戒裡的別解脫戒,跟真正的單受的別解脫戒,體是有共同之處,但不是一個東西。一個是盡形壽要舍的,一個是可以帶到下輩子,天上乃至旁生都可以不舍的。所以菩薩戒通三趣,人、天、旁生,而別解脫戒只有人間能受,而且它是盡形壽,舍了命之後戒體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我們要分辨清楚。

 

但是還有一層,如果你對別解脫戒的堪能性沒有,菩薩戒也受不了。菩薩戒裡邊就包含別解脫戒的共同的部分,就是離開殺、盜、淫、妄。身三,口四,意三的那個條件還是包在裡邊,所以這個裡邊有同,有不同。這個一般人講解,恐怕沒有給你們分別。宗大師大慈悲,所以這本書我很想請大家作參考,我們想辦法了,那麼這是別解脫戒的部分。

 

菩薩戒裡邊第一個是“攝律儀戒諸學處”,它跟別解脫戒有共同之處,但不要誤會就是那個,是有共同的,但是有差別,一個是命終舍,一個是命終不舍。

 

那麼這裡宗大師還有一點要注意的,他說菩薩戒生了之後,菩薩是菩薩乘了,聲聞是聲聞乘了,那麼你說菩薩戒裡邊有這個攝律儀戒的,那麼是不是以前受的律儀戒也舍掉?這個就是說,因為受了菩薩戒之後,聲聞戒就不要受了,或者是,不應當受了,要舍掉了,這個也是個誤會。菩薩戒的基礎就是別解脫戒,如果你別解脫戒沒有堪能性、不能受的話,菩薩戒根本生不起來,菩薩戒的最基層的基礎還是建築在別解脫戒上邊。所以說菩薩戒跟以前聲聞戒的關係,就是戒條要受的,還要持的,而心要放寬了,以前為自了的,現在為眾生,就是說心要放成菩提心,而行持方面不動搖。就是以前那些戒要受的,聲聞尚且要受的戒,菩薩怎麼能不受?這是小學生的功課,我中學生、大學生不要了,對小學的東西你不知道,做不來,你怎麼學大學功課啊!所以這些,用這個比喻說是很荒謬的。但是世間上很多人就是說“我是菩薩了,這是聲聞戒我不要受了,我可以不要去管它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宗大師強調地說,他說如果你說得了上的律儀要捨下的,就是高級的得到了,聲聞的不要了。這個包括密乘。有的說受了密乘戒,菩薩戒、聲聞戒都可以不管了。這個宗大師這個裡邊意思還包的有,假使說你受了上律儀,就是高的律儀得到了,下邊的就不要了,這是“斬斷佛教根本”(《菩薩戒品釋》卷一 十五)。這個話很厲害,把佛教的根子切斷了,很重要。“是大冰雹摧殘眾生”,《密勒日巴傳》大家看過了,冰雹打下來,不但房子莊稼打掉,人也要打死的,他說你如果說受了上邊的律儀把下層的律儀不要了,就是大冰雹,摧殘眾生,害眾生的冰雹,要打死人的,把人的法身慧命都壞掉了,所以這是一個極危險的事情。“利樂稼穡,是邪分別”,把人間的眾生一切利樂莊稼全部摧破了,那是最邪的分別。“未了上下經論扼要,故當遠離”,這些是因為他對這些上乘的經,就是菩薩的經論跟聲聞的經論,他要點沒有抓住,他就是從依文解義取捨,應當斷離這些。

 

這個是很重要啊,我們說學菩薩戒,單是照這個頌子講幾天就講完了,要點還在原文裡邊。所以說我們把集這個頌集的要點是便於修,攝頌就是,海公上師集這個頌,便於修持,攝持,裡邊的要點廣分別要在原文裡去找,如果原文不知你攝啥東西也不知道。我們說一句阿彌陀佛可以包含八萬四千法藏,如果你八萬四千法藏得到了,一句阿彌陀佛,提起來念的時候作用就起了,如果你八萬四千法藏沒有知道,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六個字,如果你這個阿彌陀佛的意思也不知道,南無是皈依皈命求救,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光,如果這個意思不知道,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六個聲音,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六個字,那麼這個作用更小了啊,當然你念了佛的名號加持是有,你要成佛這點加持就不夠了,那非得要你自己把內涵先要搞清楚。

 

所以說,我們是宗大師的格魯派的教法,是非常強調要知的。聞思修的聞開始下手是聞,“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在《廣論》裡邊好象是引了這一句話的,佛在那些經裡邊經常說這個話,佛的弟子,佛說一個經的時候,你要諦聽諦聽,再再仔細的聽,還要去思惟。那麼這個是強調聞法的重要性,你如果對佛法一無所知,你怎麼修。你知以後才能修了,佛教強調智慧,佛就是覺者,覺者是智慧圓滿的人,沒有圓滿就覺不了,那麼我們要學佛,那就是積累那些智慧,當然積累智慧同時也不能忽視福德資糧,福德資糧沒有智慧也來不了啊,甚至會起世智辯聰,起那些狂慧,要真的佛的智慧得到的話,一定要一定的福氣了,那麼這兩個東西就是我們指的兩個腳,不能少一個,所以說這些邪分別不能要啊。

 

那麼下邊是攝善法戒,什麼叫攝善法戒,這裡是很簡的, “攝善法聚”就是六度萬行了,“及攝善法度等行”就是六度萬行這些,六度四攝了啊。 那麼這裡,根據,我們把這個……

 

噢,還要強調一點啊,在格魯裡邊,非常尊重出家的身份。其他的教派,就是西藏恐怕沒有這麼特別強調,他就是說菩薩道到底是在家行好還是要出家好?它這裡有一段文值得我們大家念一道。他說“又諸經中說有眾多轉輪聖王在家菩薩,于菩薩行已久修行,尚求舍家,出家近圓。故總別解脫尤於出家律儀,住大乘者善當愛護”(《菩薩戒品釋》卷一 十六)。這個也是社會上現在流行的一個思想,好象菩薩道是在家菩薩的事情,要做廣泛利益眾生社會上去做事情,出家身份不方便,出家是聲聞,小乘,菩薩道要行菩薩行,現在家相,才能行菩薩道,否則的話,你聲聞不能行菩薩道。哦,我們說菩薩聲聞有沒有啊?佛在世多得很。我們現在歷來中國傳的三壇大戒,比丘戒跟菩薩戒都是一起先後都受了,都是菩薩比丘啊,怎麼說不是大乘?

 

那麼這還是說聲聞是大乘,但是大乘的重要性,跟在家跟出家兩個身份相比,哪個重要這裡就說了。他說很多經裡邊說,有許多的轉輪聖王,在家菩薩,他是轉輪聖王是在家相了,他也是修菩薩行,不是一輩子,是已經過好多的時間、久修菩薩行的,他尚且要舍家出家近圓受比丘戒。所以說在別解脫裡邊,對出家的律儀,大乘菩薩特別要愛護,就是說大乘菩薩不要輕視出家,即使你受菩薩戒也特別要重視菩薩戒裡邊的出家的身份。因為我們也知道,《法華經》也好,《無量壽經》也好,那些都是大國王,他菩薩行修了很久了,最後出家了現比丘相。法藏比丘——阿彌陀佛。法藏比丘,他以前是轉輪聖王,現法藏比丘修,發這個大願,最後修成是阿彌陀佛。所以說修行的時候,比丘相,出家相,為正規,所以說修菩薩行的人,特別要尊重愛護出家的律儀。不要有這個誤解:修行菩薩道的人,在家。

 

所以很多人,我也碰到好多,都把出家人看成是二乘,自了漢。我們是大乘,要入世的,要做菩薩道的。但是追問一下,離開了我們的出離心,菩提心哪裡生?菩提心沒有,你幹一些社會上的福利事業能不能算是菩薩行?你去考核一下,耶穌教也好,儒家也好,各式各樣的哲學學派也好,都提倡做社會福利事業。他們是不是菩薩行菩薩道?這個很明顯的。這是有漏的世間法,世間是人天福報,不能說是菩薩行。菩薩行要在菩提心的指導之下,前面說的願行不相離,固然你做的利生的事情,但是他的依靠,他的指導,菩提心,有沒有?假使你說我菩提心有啊,我是做利人的事情。菩提心的基礎是什麼?出離心,三界是苦,要出離,自己要出離,一切眾生要把他度出這個苦海,這個才是菩提心,自己要成佛啊,才能度脫。那麼這個心跟一般世間上所謂造一些社會福利事業的心是不是劃等號?能不能劃?絕對不能劃。一個是求無上正等菩提,把一切眾生脫出苦海的心,一個是世間上做一些福利事業的心,即使你的福利事業純粹是為利他啊,是為了他們好。如果說為了自己的名利,我要做個慈善家,或者人家稱讚我什麼,或者借這個取利的話,更談不上菩薩行。所以這個裡邊要嚴格分別,不要借幌子菩薩道,自己借過來,借過來就是我行菩薩行,反過來誹謗出家的。

 

那麼反過來說,我們出家的身份的人,也不要自暴自棄,好象這些事情不關我的事。這個你就錯了,正可給人家藉口說你是聲聞的自了漢。你受了菩薩戒,出家的比丘都三壇大戒都受了,菩薩的戒相做了沒有?我們一般的是聲聞乘,他如果把戒本能夠看一看,已經不錯了,背下來更不好找了。我們現在誦戒想找個人背戒本的人到現在還沒有,將來我們還是終歸會有。那麼你即使背下來了,能不能行持?單受語句也不行的,還要行。能行到之後你還不要忘掉,你還受的菩薩戒,這個菩薩戒相戒條怎麼做?做到沒有?如果你好好做起來,真是大乘精神發揮出來了,這個佛教就是無上第一的。這個世界上那麼高深的理論,怎麼樣子犧牲自己一切的為利生為利眾生的精神,哪裡有?所以說我們真正發揮出來,佛教就會得到世間上的尊重,所以說佛教地位沒有也就是我們表現不好,都沒有把大乘精神發揮出來。這個我們也要負一部分責任,但是一些故意譭謗,這些的人也不能隨便亂安,應該把佛教的那些教理好好學習探討一番,再說話。那麼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

 

第二講

 

 

 

 

昨天我們講到攝律儀戒,講“願行不離以戒為宗”,這個講過了,“勸學”講過了,“攝律儀戒”講了一半,那麼昨天討論有人提幾個問題我們先回答。

 

一個是十地菩薩有沒有眾生相執?我們說八地菩薩相當於阿羅漢,阿羅漢已經沒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人我見破掉了,所以說十地菩薩當然沒有了啊。

 

第二個問題,菩薩還是自利為主,還是利他為主?我們說菩薩是“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利益他為主,但是利他必定先要自利。所以修行的時候自利為開始,自己沒有,假使我們說要救人,水裡救人,自己還不會游水怎麼救人,所以說目的是利他,但是下手的要自利,自己沒有一點點堪能的話,利他是空口說白話,沒有實際效果的。所以說我們這個在最終的來說,就是說“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利他圓滿必須要成佛,所以說這個到最後歸結到,就是自利利他成了辯證的統一了。你說要利他,先是要自利,而利他圓滿,先得要自利圓滿。所以最後到最高峰自利利他沒有什麼分了,也就是說真正那個到了最高的時候自他不二了,也談不上自了、他了啊。得了空性之後沒有自他的,但是下手必定從自利開始。

 

第三個問題,別解脫戒,可不可以不在師前受,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就是要講了。所以我們講的時候再回答,因為我們下邊就是要碰到這個問題了。

 

那麼我們現在把昨天的,接下去講。昨天我們講了“深信勤修作成就,如實精嚴了密意,若不學修善止作,諸貓兔等無上證”,這個講過了啊,那就是說我們這個對菩薩乘的那個菩薩行,先要把它學,學懂了之後,什麼是該做,什麼不該做,全部知道以後,要如實的精密的,不隨便作方便,就是不要隨便來個方便開許,方便開許,不要這樣子。

 

了密意,真正佛的意思能知道,不要執著相啊,不要在這個事相上執著。有的人就是執著,不要去搞有為的,那些善事不要做。只要你心沒有分別的,就可以證無上正等菩提了。這些見解很多。

 

寧波一個居士,他寫了七八封信就是辯論這個問題,他總認為只要自性得到之後,一切世間有為的善法是不要做了。那麼這裡就強調,假使你不好好地學,先學清楚了,然後依所學的去修,“善止作”,哪些不該做的要止,哪些該做的要做。假使不樣子能夠證佛的話,那麼貓兔都能成佛了,因為它們既不學也不修,無分別,什麼都不懂了,那麼這樣子,它們先要成佛了。所以,我們說真正要修行,是必定要學修的,學在先,修在後,兩個並行啊,學了之後得了正知正見以後馬上修持就要跟上去。所以說假使你不學修,能夠證佛成佛的話,那麼貓子,兔子都成佛了,事實上這個根本不可能了。

 

那麼還有的說,假使嘴皮上說,“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天天念,天天念,背得滾瓜爛熟能不能成佛?這個也不行啊,這個在《瑜伽師地論》就有,假使你這個聲音天天念天天說,沒有行動的話,那麼好了,大家只要念念都會成佛了,那很多人都可以成佛了,不要修了,這也是不可能的。就是既要學又要修啊!念誦是要緊的,但是念誦不是最後的究竟的,念誦以後還要上去。那麼這是昨天我們講到這裡。

 

另外,我們要補充一下的,就是修密法的。昨天“攝律儀戒諸學處”講過了,“及攝善法度等行”,攝善法戒就是六度,四攝等等啊,饒益有情戒有十二個,這個後頭馬上要講,跟著要講,“各各堅固我受持”這個話好象《上師供》裡有,總的來說,菩薩戒跟密乘戒,顯密這是通的。顯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是菩薩戒的三個組成部分,這個要受持的,你修密法的人,也要發這個願,密戒特別誓言。我們在《上師供》就是受密乘戒的前面就有這個話,受密乘戒的人,基本的這個別解脫戒跟那個菩薩的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都要堅固受持,不但要受持還要堅固受持。

 

 

 

 

密戒即屬大乘修行之別用

 

下邊就是顯密的溝通,它的科就是“密戒即屬大乘修行之別用”,所謂密乘戒,就是大乘法門的那個菩薩戒裡邊的特別的起作用的一種戒。也就是海公上師的比喻,就是某些車間的特別操作法,你如果違背這個操作法就會產生爆炸等等事情,所以一定要遵守這個戒,然後產品安全地可以出來。所以說密乘戒並不是另外一個東西,就是大乘戒裡邊的特別的作用的一種戒。

 

“三聚六度顯密通”,下邊就溝通了啊,前面說的是菩薩戒,三聚淨戒,三聚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六度就是包含的菩薩萬行,一切法界裡邊的那些內容。“顯密通”,不但是修顯教的人要學要修,修密法的人同樣是要學要修。通,共道,這兩個是共的。我們不是上一次講,加持頌裡邊“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就是這個共同道。菩薩戒大乘所修的六度萬行,這就是顯密共同的道。如果沒有它的基礎,密法無從談起。所以說我們在發願的時候,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堅固受持這個話出在密部經典裡邊的,《金剛頂經》裡邊有這個話。那麼我們《上師供》就引過去了,這裡也引過來,也就是證明密法顯教不能拆開,要學密法一定不能忽略顯教的那個菩薩戒。

 

“隱藏誓用攝密聚”,那麼你有了菩薩戒之後,才能修密乘的五部戒,如果沒有這個,密乘五部戒根本就沒有基礎。“隱藏”,所謂密乘戒的意思,就是佛的秘密的意思,隱藏的意思,自己在大乘裡邊的修行當中發的誓言,三昧耶戒也是誓戒了。這個“攝密聚”,它特別的一些方法,秘密的方法,把它攝攏來,用自己的誓言決定要受這些規則。那就是說,海公上師舉的比喻就是說某些車間的特別的一些操作法,這個操作法是適用於某些車間的。但是大乘的那個菩薩戒,是通用於一切的。所以說密法裡邊各部各部有不同的誓言,三昧耶戒。那麼這些體沒有離開大乘的這個菩薩戒。

 

那麼在《菩薩戒品釋》裡邊,因為西藏當時很混亂,宗大師就強調,引了很多的論證,證明修密法的人必須要有菩薩戒的基礎,共同道。這裡我們說一下,他說,發心大乘,發大心就是發菩提心,修六度的菩薩行,金剛乘——密乘跟波羅蜜乘——大乘,一般的大乘,共同的道。一切修密法的人,他都不能捨棄這些戒。他引一個《曼殊室利根本經》說,假使修密法的人,他有三個事情不能舍離的,然後修密法圓滿。就是什麼?第一個是不舍一切有情,發菩提心。一切有情不要舍離都要救度他。修密法的人三個要件,第一個不舍一切有情;第二個要守護菩薩的淨戒律儀,受菩薩戒;第三個自己的密法不要舍掉。這三個都有了,密法能成就,這三個缺一個,密法成就不了。所以說這個修密法有這三個基本要求,就是第一個不舍離一切有情,不捨棄一切有情,守護菩薩淨戒律儀,第三個不舍自咒,自己的咒法,就是密法了。所以這裡就是強調修密法的人也不能忽略這個共同道的菩薩戒的那些六度萬行,不但是這個顯教裡的大小共的,菩薩戒當然是大乘了,別解脫戒是共的。那麼在密法裡面說起來,密法也是特殊的一個大乘,那麼跟普通的波羅蜜多大乘菩薩戒是通的。不能說修了密法之後,就不要菩薩戒,這個一定要認識清楚。不要說拿了高的就不要下邊的,這個昨天我們講過的,是有危害性的。

 

下邊我們在昨天抄筆記的時候,抄了個頌,那麼這裡什麼意思,這是《菩薩戒品釋》裡邊開頭就有這麼一個頌,你們抄筆記都有,你們看一看好了,“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戒”。他講戒的時候,以這個九門來分別講的,一個自性,一個一切,自性戒一切戒,難行的戒,還有是善士,一切種,遂求。我們這個裡邊只講了兩個,自性,一切。那麼宗大師的原來的那個論裡邊,就是按了這個九門來做科判的。那麼至於中間最廣的是一切,真正的戒相及持犯等等都在包在這一門裡邊,後頭難行戒、一切門戒等等這其餘幾個門,他是歸納成一個差別裡邊去了啊,一個自性,一個一切,一個差別,差別裡邊包那些下邊幾門。所以說原來的論裡邊,他是根據菩薩戒的戒品的科目安排的。我們這個論,下面一些難行的,一切門等等就沒有了,就略掉了,而把最要緊的一切戒裡邊廣開的講,自性也談了一些。那麼這就是說我們科判所以跟宗大師的科判有所不同就在這裡,重點不同。我們這裡講菩薩戒的開遮持犯法為主,所以後邊有一些差別就略掉了。

 

 

 

 

丙三 戒體作用有四

那麼下邊我們接下去了。菩薩戒跟密乘戒的關係我們講過了,下邊就是開始講自性戒了啊。以九個相來講,戒裡邊第一第二兩個相我們這裡講的,第一自性戒,就是第一個,“戒體作用有四”。講自性戒的時候,就是說有四個功德,我們先看頌。“善淨意樂從師受”,善淨意樂是一個,一個功德啊,從師受也是一個。“嚴持無犯犯還淨”,第三個,嚴持無犯,受了之後,嚴格地持這個戒,不要犯,那麼犯了之後,“犯還淨”,馬上懺悔,把它懺悔乾淨。

 

(2B開始)那麼再下邊,就是這個四個功德,就是自性戒就包含四個內涵。在《菩薩戒品》裡邊宗大師的解釋我們把這個文念一遍,“雲何菩薩自性戒” (《菩薩戒品釋》卷一 五),什麼叫菩薩自性戒?“謂若略說具四功德”,所謂自性戒就是戒體有四個功德,“當知是名菩薩戒自性戒”,那這個包含,具這四個功德的就是菩薩的自性戒。那麼哪幾個功德?“何等為四?一從他正受,二善淨意樂,三犯已還淨,四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個就是所謂菩薩自性戒有這麼四個功德。哪四個功德?第一個,“正從他受”,跟我們的次第稍微有點不一樣,它這個是從菩薩戒來源開始,第一個是從他受,有一個師;第二個是“善淨意樂”,自己發的意樂心是要善的淨的;第三個是“犯已還淨”,犯了之後趕快要還淨;四是“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深深地敬重那個戒,經常不放逸,護持那個戒,不要犯。這四個,雖然次第有所不同,意思是一樣的,那麼這裡就是說要牽涉到這個從師受的問題了。

 

 

 

 

擇師法

 

我們下邊接下去就是擇師法。這個就是裡邊開出來,從師受裡邊開了這麼一個小的科目。“從彼具有勝智力,住戒悲心戒師受”,我們說要受戒,菩薩戒從哪個受,從什麼補特伽羅受,要從那個具有殊勝的智慧的那些人,要住戒的,就是本身那個師是持戒的,也有悲心的,這樣子的戒師,那裡去受。這是從人受。那麼能不能不從人受?我們這裡下邊還要講,這裡是沒有了。這個宗大師論裡邊有這個事情,我們慢慢地說。

 

先說我們要擇師,要受菩薩戒找一個戒師要找怎麼樣的戒師。略略說,有智慧的有戒的有悲心的。那麼廣開,就是《菩提道次第》的十個功德了。“調伏”,具戒的。“寂靜”,有定的。“除惑”,那是有慧的。“德增”,功德是增上的,也就是說超過弟子的。不能說戒師跟弟子,師跟弟子功德一樣甚至於不如弟子,那學什麼東西?所以說德增,要超過弟子,還有一個含義就是本身他功德不斷地增長,不是停留在一個水準就完了,還得向前進的。“有勇”,什麼艱難困苦不退縮,什麼難行苦行有勇氣去擔任,把菩薩的擔子能擔任,各式各樣的困難不會屈服,有勇氣。“阿含富”,學經學得多,不是很少的見聞,我們說多聞弟子就是阿含富。那麼“覺真”,證了空性的。假使萬一沒有證到空性,理解空性也可以。就是說真正的那個空性的正見得到的人,能夠證到更好,能夠得到了。能理解了也好,也可以。“善說法”,善巧於說法的,三支比量能對機、能切題、這樣子說法的人。那麼“悲深”,他的一切修行次第也好,自己修行也好,度眾生說法利生也好,都是從悲心出發,要除眾生的苦,自己要刻苦修行,要度眾生的苦,要給他們說法,不是為名為利,更不是為權力,不是爭權力。我們現在很可憐,現在末法時期的比丘都是為了爭名爭利,爭地位爭權力有鬥爭,這個就是不夠格了啊。那麼還有個“離退減”,在任何情況之下不退,就是說再疲勞,有人來請法,還是要說。我們說佛在涅盤之前,有一個老人來請法,還是給他攝受了,給他說法,這就是不退的具體的在佛陀身上的表現。

 

我們學佛,就是學佛的那個榜樣。佛的一生的四十九年說法,乃至從他降生以來,王宮裡逾城出家,都是在給我們現身說法。所以說佛陀的傳在世間上有特殊的崇高的價值,佛陀的傳,就是活生生的一個佛經的教材。我們漢地好象對這個東西當一個故事看了,沒有把它的教育意義強調出來。這個我想以後最好有人把佛陀的對我們的教育意義,佛傳啊,佛的傳記,把它的教育意義闡發出來。

 

學佛陀的傳記對我們有大大的啟發性,我們一切都是從佛陀身上吸收我們的精神力量。我們昨天跟幾位同學聊傳的時候,佛為什麼示現胎生,也是要鼓勵大家,你們都可以成就修行,可以得到成就。如果佛是化生,這我們上一次好象也講過了,佛是化生的或者是他是菩薩示現的,怎麼的,那麼你就說“啊呀他是這樣子的人,他會修行成就,我們不是的,我們修行不成的”,那退縮了。

 

所以佛一切示現跟人差不多,“為勝為導”,跟你差不多,但是在你前頭,作你的導師。他也享受人間的快樂,但是他在快樂的環境中不貪著,那個最豪華的五欲充滿的皇宮,他並沒有貪心,他也示現這個地方,也處過這樣的環境。最後在修苦行的時候,最困難的苦行他都嘗過,一切外道修的最苦的苦行他都嘗過,不怕苦。那麼真正為道的時候,既不貪樂也不畏苦,為的是修無上正等菩提,這樣子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那麼這樣子十個功德具足的師。下邊是強調具戒、悲心,這個是康薩仁波切的傳承。這個十個功德在末法時期你哪兒去找,我們就說一個“覺真”,證了空性的,你去看看現在哪個人證了空性的。我們儘管我們聽到很多人說開悟了,這個也開悟那個也開悟,你只要拿一些經書來考驗一下,是不是開悟馬上就現出來了。開悟的人,開悟的相,經書裡講得很多。真正學過經教的,開悟的人他是威儀相具,不急躁,不怎麼怎麼,這個外相都不一樣的。那麼你去看看,仔細衡量一下好了,到底幾個開悟的。所以說真正十個功德具足的人在末法時期確實是鳳毛麟角,不可找了。那麼我們怎麼辦?具戒悲心,最起碼的,持戒的,要有悲心的,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地位,權力,而精嚴持戒的人,這樣的人就可以做我們的師。所以說“具有勝智力”,他有很大的智慧,很大的力量,那就是十德具足的。如果十德不能具足,最少的兩個條件,住戒、具悲心,這樣子的人我們可以以他為師。

 

那麼這裡就牽涉到第二個問題,受別解脫戒或者菩薩戒,不要師行不行?這個我們書上有的。它先說有師的好處,因為從師受,他就是一個人,補特伽羅。凡是《四分律》都是強調要從師受。這個菩薩戒裡邊,就是我們《瑜伽》的菩薩戒,它裡邊這麼說。它說從師受有好處,菩薩正從他,從他師,正受、如法地受了之後,假使他對他的戒有點違犯的話,那麼對想起他的師父就生起慚愧心,羞恥心,他就可以制止他不犯戒。想起了師父,你在他面前發了誓言,什麼什麼說的,在他面前你說犯了戒,給他知道了不是很難為情嗎?所以說對師受有這麼一個好處。

 

那麼是不是沒有師受也可以?這個裡邊有這個說法。假使沒有如量的師,在這個條件之下,可以在佛菩薩面前受。但是雖然也可以生起戒體,但是從他受的好,假使有師的話,還是要從善知識那裡去受。這個它再強調一下,從師受了之後對於保護你的戒,容易生起愛樂心,恭敬心。當然這個師是如量的師,就是我們說具德的師,因為在他那裡受了戒之後,既感到這個戒是難得、可貴,從這麼樣子的持戒的師那裡得到的戒,就愛護它,恭敬它,保護它不犯。假使有犯了,就恐怕師長知道之後他是很不好意思,那麼生怖畏心,所以說絕對護持它不犯。從人面前受就有這個好處。如果你在佛菩薩面前受,你就想到這是一個佛像,真的佛在面前受,你當然是更好了,這是殊勝的師了,最無上的師就是佛了。但是你在佛像面前受,你就想到這是一張佛像好象沒有關係一樣的。那就是這一些羞恥心、特別恭敬、護持心生不起來。所以說在沒有師的時候,在文化大革命找個比丘都找不到了,那這個時候沒有辦法了,你這個佛前受。假使你有師的話,還是從師受,要從師受。那麼《菩提道次第》也有講的,千里沒有師,皈依啊,什麼啊五戒可以從居士,但是,假使千里內後來師來了,重受。有這麼一個師找到了,要重受,還要重新受。

 

所以總的來說,從補特伽羅面前受有一定的好處,這個就跟自己受不一樣的,那麼這個牽涉到一些自己如法的問題。我們聽到有些人他自己出離心很強了,心裡好象一定要出家,甚至於找不到師父的時候,師父是有啊,他就是沒有找到相應的師父,或者人家看到他條件還沒有夠,沒有給他剃,他就自己剃,自己剃了之後,出家和尚衣服穿起來,就是修行了。這樣的人我們看了很多,從五臺山我們出家以後觀察起來到現在總有好幾個了,結果都不好。

 

我們說五臺山有個現實的例子,就是一個居士,上海居士,她很發心的,修的也相當好。據人家說她修《五字真言》,咒輪觀出來的。那麼她到五臺山之後,她想出家了。不曉得她怎麼,明明她有師父的,定公上師是她的皈依師。她好象沒有去找師父出家,自己落髮的,做沙彌尼了。沙彌尼還住茅棚好象是很用功。但是最後,犯了戒,所以說弄得很不好。她的丈夫是在解放初期,好象是在監獄裡,但是她後來丈夫出來了,她就是身敗名裂了。這個弄得很慘,家庭也破壞了,她自己修行也沒有成就,反而得了個破戒的一個罪。所以說我們就建議不要自己落髮。

 

我們以前,在本道場,北京來個大學生,很勇猛,自己一下子,第二天我看怎麼頭髮沒有了,他自己下的發。我說你不要自己下,你下發是一個大的關鍵事情。師父給你下了發就是前後判若兩個人了,你前面是在家的,有漏的五欲裡邊的,後來是要清淨了,要走出離的道路上去了。這個一定要經過一定儀式的,你自己隨便剃了之後不好。我這樣說他之後,他好象“啊,好,好,不懂啊。”後來畢竟還是不行了。本來很執著,結果這裡感到不滿意,參訪去了。參訪了半天還是一樣,跟前面那位一樣,回家去了。所以這個不好,我們感到剃髮一定要從師,不要自己剃,這些是關於有師沒有師的問題。

 

那我們昨天講了一個菩薩戒,菩薩戒就是舍了命之後菩薩戒還是存在的。這個就是說,別解脫戒只有人有,天、旁生沒有;那菩薩戒,天趣、旁生趣就是龍之類的,都可以有,人當然更有。那麼他們有的就是說發心戒,就是講發心所得戒,就是說這一輩子受了戒之後,這個菩薩戒命終了不舍,下一輩子投生了菩薩戒體還在,這個叫發心所得的戒。另外一個名字,不是從人受得的戒,所以菩薩戒是通三趣。

 

那麼這裡我們再補充一個問題,這也是宗大師的一本書上提這個問題,我們感到很有意思,也把它說一下。他說為什麼菩薩戒有三聚淨戒,要湊一個三字,三個。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他說,這個跟他引了一些論裡邊,很多的論都有這麼同樣的說法,為令隨順聲聞乘中,三律儀說,他說聲聞乘,有三種律儀,菩薩乘裡邊也要住三個律儀啊,雖然它這個內容並不是硬做做出來的。但是這是一個,因為聲聞乘裡有三個律儀,菩薩戒也有這麼一個三個律儀,相稱的。

 

聲聞乘三個律儀大家是知道的,我們再說一下。一個是別解脫的律儀,一個是靜慮律儀,定共戒,一個是道共戒,無漏律儀。我們學《俱舍》以後就要廣講這些,別解脫戒律儀就是從師受的,那麼定共律儀不要從師受的,這是定共戒,得了定之後自然有這個防非、防止作惡的那個功能。那麼無漏戒,得道以後的道共戒,得了無漏道之後,那就是很多事情,壞事不會做了。我們說初果阿羅漢,不論你投生,初果還要投生了,還是欲界。他要七次、七返往來了,他不論你投在哪個地方,哪怕是沒有佛的地方,自然不會犯五戒。所以說初果阿羅漢,你說初果見道以上的聖者,假使吃酒,不會吃的,無論如何不會吃的,就是沒有佛教,也不知道有這個五戒,也不會吃的,天然不吃,邪淫不會做,偷盜也不會偷,殺人更不會。這個就是任運不犯五戒,那麼這個道共戒與道俱有的戒,這是聲聞乘有這麼三種。

 

那菩薩乘也是相應的再來一個三個,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個三個戒裡邊啊,開頭兩個止惡修善,攝律儀戒是止惡的,一切的惡行要止住。攝善法戒,攝一切善法、妙行。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是自利的,自己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那麼饒益有情戒是成熟他的,利他的。所以,從這個道理說,成熟自他相續,成熟自己,成就他人,也得有三種戒,就是說一種是攝律儀戒,饒益有情戒,自己斷惡修善,積集一切善法,成熟自己。哦,攝律儀戒跟攝善法戒成就自己的相續成就啊,那麼饒益有情戒成熟其他有情,這是也是決定要三種戒。所以有幾個原因,假使我們可能會出這個題,為什麼菩薩戒有三聚淨戒,它至少有兩個原因。

 

這裡也說了,為什麼一定要把攝律儀戒跟攝善法戒擺在前頭?自己沒有得度要度人的,無有此理。所以說真正雖然你目的是利他,但是你要利他,必得先要自己成就一定的功德之後,才能利他,甚至於要圓滿地利一切眾生,自己要提高到成佛的高度。如果不成佛的高度的話,你還有某些眾生度不了,所以說這個目的固然是利他,但是相應的也就是要提高自己,也就是說自利。所以說在最高的高度來說,自利利他是沒有矛盾的。為了利他,決定要自利,自利圓滿了之後,才能圓滿利他,這兩個統一了,最高。而世間上有漏法就不一樣了,損人利己。你要麼是要利益自己,決定要損害人家,你要幫助人家,決定要犧牲自己,這是世間上的一些,所以兩個不能融合。在佛教裡邊卻是兩個是合二為一了,自利就是利他,為什麼菩薩要這樣子六度萬行拼命地要去犧牲自己?實際上就是在利自己,自己圓滿的菩提不是這樣得不到的。那麼一切眾生也就靠你這樣子成了佛之後,圓滿地度了。最後來說自利利他一致了,這個是很好的事情。

 

 

 

 

丙四 菩薩戒特具勝益

下邊我們接下去,“菩薩戒特具勝益”,菩薩戒它有殊勝的好處。“能自調伏斷二愚,利安有情性無性,恒常利他無暫息,能獲大果特勝利”,這又是四條。這我們書上也有。這個就是說菩薩的自性戒,有四個功德。我們把書上的文念一念,大家記個標題好了,裡邊的內容不要記了。菩薩的自性戒有四個功德。第一個,“應知即是妙善淨戒”就是“自調伏”,“斷二愚”,就是妙善的淨戒。“應知”,應當知道,“即是妙善淨戒”(《菩薩戒品釋》卷一 八)。

 

第二個,“應知即是無量淨戒,攝受無量菩薩所學故”(《菩薩戒品釋》卷一 九),無量的淨。一個是妙善的,去了惡的,開智慧的。這個就是“斷二愚”——“智不及愚”、“煩惱愚”。一個是無量淨戒,一切無量,菩薩所學的法都包在裡邊。再念一遍,“應知即是無量淨戒”。你們有這個《瑜伽師地論》可以去翻,“攝受無量菩薩所學故”。

 

第三條,“應知即是饒益一切有情淨戒,現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故”。“應知即是”,就是“即”,就是“立即”的“即”了,“即是饒益一切有情淨戒,現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故”,現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的緣故。

 

第四個大果勝利,它的果上的勝利。“應知即是能獲大果勝利淨戒”,能夠得到大的果的勝利的、殊勝利益的淨戒,“應知即是能獲大果勝利淨戒”。這個《瑜伽師地論》有,你們可以去對照一下,“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攝受,“隨順”的“隨”,就是“隨喜”的“隨”,“與”,就是給你個東西,“給與”這個與。“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

 

這個四個就是說菩薩的自性戒,自性戒就是有這麼四個功德啊。我們說不是有九個相嘛,自性戒歸納起來有這麼四個功德。它就是,第一個是妙善淨戒,第二是無量淨戒,第三是饒益一切有情淨戒,第四個是能獲大果的勝利的淨戒。

 

那麼這裡我們看頌,頌就是根據這個意思集來的,但是並不是完全照抄。“能自調伏斷二愚”,能夠自己調伏煩惱,斷二個愚。兩個愚他這裡有了,“煩惱愚”,“智不及愚”,一個就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那麼我們說斷煩惱障,就是我們的“諸冥滅”(注:諸一切種諸冥滅,《俱舍頌》)。它這個就是《俱舍》就可以配上去了。“智不及愚”斷掉了,就是那個“一切種冥滅”,斷德圓滿,智德圓滿。兩個愚斷掉了,就是斷掉兩個冥了,能夠自利,這是自利方面。

 

利他的,“利安有情性無性”,一切有情,有大乘種性的也好,沒有大乘種性的也好,都能夠使他得到利益安樂。那是就是我們所說的饒益一切有情淨戒了啊。“恒常利他無暫息”,無量、恒常、不斷的。受了戒之後就是中間沒有斷息的刹那刹那都在利他,沒有一個刹那停下來的。時間是無量,它攝的戒也是無量。最後“能獲大果特勝利”,最後決定能得殊勝的大的佛果了,這是殊勝的利益,二乘沒有的,凡夫更沒有,最高的利益就是成佛。

 

那麼你受了菩薩戒之後,有那麼大的四個功德。第一是自己調伏煩惱,斷了“智不及愚”,一切種冥都可以滅掉,那就是斷德既圓滿,智德也圓滿。下邊悲德了,悲心了,“利安有情性無性”,一切有情管你有種性的,沒有種性的,都要利益安樂給他。而且這個利益安樂恒常,刹那刹那不斷的。利他,沒有時間間隙的。最後,得大果,殊勝的佛的成佛的大果,這就是自性戒的四個功德。那麼自性戒到此為止講完了。

 

 

 

 

丙五 三聚戒聯帶關係

下邊是一切戒,第二個,頌裡邊第二個一切戒。一切戒裡邊又分了很多科。這篇論基本上就是把一切戒廣開。下邊我們就是跟這個文先看下去,先說這個自性分別。菩薩戒不是三聚嘛,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聚他們什麼關係?

 

“不具精嚴律儀戒”,就是說假使你沒有精密地嚴格地持那個律儀戒的話,那麼“攝善無成他方懼”,你要做攝善法的戒,做攝善的事情,不會成功,“他方懼”,人家還害怕你。你說你不持,你這個律儀戒裡不殺戒沒有持的,你說你要去利益他了,他看到你害怕,怕你殺他了。因為你沒有持這條戒嘛。假使一個很有錢的人,你想去度他了,你沒有受這個盜戒,人家看到你來了,就害怕你偷他的東西,這個你怎麼去教化他?所以說你沒有律儀戒的話,人家不相信你的,對你還害怕,你怎麼去饒益他。“攝善無成”,沒有律儀戒的話。而且要精嚴的律儀戒,你馬馬虎虎還不行。這個人倒持不持的,人家對他不放心的。這個人絕對不犯的,那人家就放心了。有的人打妄語,我們說出家人最好不要打妄語。方便妄語,來個方便,這個出家人成了大騙子,一天到晚打方便妄語。你說的話人家不相信,你說你的,我不相信。所以出家人的話一是一,二是二,不是在一種特殊的一個緊急關頭,不要隨便打妄語。這個方便妄語不是隨便可以開的。那麼你假使沒有精嚴律儀戒的話,你要是攝善法戒,修這個戒也搞不成的,沒有基礎。那麼人家還害怕你。

 

 

 

 

缺攝律儀戒攝善不生亦不全不勝

 

下邊就是說,這個科我們去看,攝律儀戒假使沒有的話,那麼攝善法戒生不起來,勉強生起來,不完整,不殊勝。那就是偶爾這麼生了一點點,也不完全的,也不殊勝的。那是攝律儀戒就是後邊的攝善法戒的,跟這個饒益有情戒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的話,後邊那個高層建築上不去。所以菩薩戒裡邊攝律儀戒,非持不可,一定要以這個為基礎。

 

下邊這個,“施戒忍進次第興,戒度性戒十善體,靜慮緣缺得複失,雙運般若但言論”。那就是律儀戒跟攝善法戒的關係。攝善法戒就是六度,這個六度就是開始是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這是修的時候都有次第的。佈施最容易下手,佈施之後有了基礎,修持戒,持戒之後忍辱。

 

(3A)再精進,一個一個進去。

 

“戒度性戒十善體”,這個在戒波羅蜜這一度,它就是性善,就是性戒,十善為體。性戒大家知道,殺、盜、綺語、惡口,這是管你受也好,不受也好,它都是犯了之後都是要墮的。那麼戒波羅蜜的它的體,是以十善為體,跟律儀戒是同的。假使沒有戒波羅蜜的話,其他的五度起不了作用的。我們前面說過,要學菩薩行,一切菩薩都是以從戒下手為唯一的大道,那麼戒是最根本的東西。這個戒度就是跟那個律儀戒一樣的,十善為體,都是止惡了,不做那些十惡了。如果這個沒有的話,那這些就缺了支分了,不行了。

 

那麼假使你要修定的話,沒有戒修定,“靜慮緣缺得複失”。真正的資糧,《定道資糧》,我們這本書有,大家可以翻一翻。還有一個《禪定品》,都是講的戒,很精細嚴密的戒得到後,才能夠得靜慮。《禪定品》的一開頭就是說“因緣具足則能得定”,因緣是什麼?下邊講了很多很多很多,都極細緻的戒律的問題。海公上師這樣說“事定心定”,事情定了,心才定得下來,就是我做事不要打妄想了,都是怎麼做怎麼做,某些地方不能去就不去,某些地方要去的就去,這樣子妄想就沒怎麼打了。妄想不打了之後,心才定下來,靜慮才會來。那麼如果你前面的基礎沒有的話,靜慮的緣就沒有,不夠,不夠就不生了。那麼偶爾過去的善根生出來了,“得複失”,保不住。今天好象是禪定有點味道了,明天等它等了半天,不來了,後天更不來了,永遠不見了。什麼緣故?條件不夠。偶爾得的加持,或者是過去善根一晃地現了現,但是不能永久保住。因緣不夠嘛,它就是現了一下就沒有了。

 

這個如同字木,是一個公案:以前有一個人,一棵樹劈開來,有四個字:天下太平。這是螞蟻咬的,螞蟻咬了四個大字“天下太平”,它在樹裡邊,他看不到。把樹對剖開來之後,就顯出四個大字“天下太平”。這個是偶爾的,因為螞蟻是要吃樹的,那些什麼白螞蟻啊,它吃樹就把樹給蛀了,億萬萬萬幾分之一,把蛀樹的那些道路,蛀成四個大字“天下太平”。這個你再叫它去吃,再好的木頭,叫螞蟻去吃,再蛀出同樣的字來,不會出現的。這是偶爾碰到這回事情。那麼你這個沒有戒的話,得了定也是這麼,偶爾碰到一次,第二次要出現不會的,沒有了。所以這是靠不住的,說了半天靠不住的,得了還要失的,不會保持的。

 

“雙運般若但言論”,止觀雙運,般若的智慧那你是空話,根本就談不上了,沒有戒的話。沒有律儀戒的話,就是六度裡邊,施戒忍進它都按次第來的,都以戒為先導,沒有戒的話,它們就跟不上去,那麼靜慮更不行了,這個緣缺了,定不會來。那麼般若,止觀雙運這個般若那更不要談了。所以我們很奇怪,戒是事相,但是你要真正的般若,非要從這個嚴格的事相下手不可。那這個好象是矛盾,其實不矛盾。

 

宗大師《廣論》裡邊把這個道理講得很清楚,他說真正的正見就是一切因果之道,然後依了因果,根據佛的戒定慧,聞思修上去修,這樣子將來你空性見會生起來。如果你不照這樣子的方式去做,空性見得不到,得到的是亂的惡取空或者是頑空或者其他的邪的空、外道的空。真正的空一定要從這個下手,從緣起下手,而且正的緣起下手,正因果下手了。

 

所以說這個戒的重要性,律儀戒的重要性。沒有它的話,攝善法戒就搞不成的,那麼跟饒益有情戒,它一層一層上去的,如果沒攝善法戒的話,饒益有情戒也搞不成了!就是缺攝善法戒不能生起饒益行,饒益有情戒沒有,那麼這是一個連貫性的,沒有律儀戒,就沒有攝善法戒;沒有攝善法戒,你要利有情,就不能利益了。所以說我們前面提的個問題,這也是一個答案。你說利他,固然你發心利他,但是你不自利的話,自己不好好修的話,你怎麼利他,律儀戒沒有,攝善法戒生不起,攝善法戒生不起,饒益有情無從談起了。

 

 

 

 

缺善法戒不能生起饒行

 

“自行不能全六度”,自己不能修六度的話,“別餘善法多苦集”,六度以外的修的善法,這是世間的善,所謂的慈善家搞那些,都是苦集,是有漏的,有漏的法感得有漏果。我們知道集諦,我們以前《俱舍》講過了,有漏法的果就是苦,有漏法的因就是集。你假使離開六度,六度以般若為師、導首,在般若的指揮下行的善法,這個是超出於有漏的三界的。但是你如果沒有六度,你說我也是做好事情,做社會公益事情,這是有漏心出發——苦集,搞了半天,就是在苦集裡邊打轉轉,不能出三界。

 

所以現在一般的所謂“大乘行者”,他們自以為什麼在家的可以為社會上做好事,拼命做一些公益事情,開醫院了、什麼這個育嬰堂了、養老院了開那些,這些是不是好?當然是好事了,社會上說是好事情。但是離開六度萬行的、攝善法戒的饒益有情,這都是有漏法,都是要感有漏的果,世間裡邊的有漏的迴圈,並不是真正的饒益有情。所以說“別餘善法多苦集”。這個我們說的要大家注意啊,你想:“我什麼不要學,我去外面做好事好了,這是菩薩道,你們搞啊搞,把書一天到晚看了背了,有什麼用,對人家毫無好處。”這個是基礎啊!沒有它的話,你怎麼利益人家?心都發不起來,你拼命去做,做了半天,苦集。

 

“臨陣無兵工無器,饒益有情何所依”,後邊它這個打這個比喻了,你去打仗,在第一線,手裡兩個空手,沒有武器的,你打什麼仗?肯定打敗的,不但是敗,你命也沒有了。這個臨陣就是跟貪嗔癡打仗,跟煩惱打仗,沒有正知正見的話,兵就是正知正見的兵器了,那你決定敗,敗於煩惱之敵。“工無器”,你要去利他,這個就是說律儀戒,律儀戒就是對治煩惱的,是自利的,你一定要律儀戒有正知正見,才能夠把這些煩惱敵打敗。那麼你要做一個,這個匠人要做一個傢俱,或者做一個機器,你沒有工具,器就是他的木匠的斧子啊、鉋子這一類東西,這些沒有你怎麼做?那就是說,你要利益人家,又沒有六度的方便,六度等於說是鉋子、鋸子之類的,你沒有這些工具的話,你要做桌子、凳子、櫃子你怎麼做啊?做不來了。那就是說沒有六度的這些工具的話,饒益有情怎麼利益?利益不了。

 

“饒益有情何所依”,那你就是離開了律儀戒,就沒有攝善法戒,離開了攝善法戒,你不能利益有情。你這個勉勉強強利益有情,那是苦集的道,都是苦集,不是真正的菩薩道。以世間的知見來利益他的話,第一,你做的事情還在苦集裡邊,沒有跳出輪回,不是真正的菩薩道。菩薩道是成佛的一些方便,你根本不是,這是人天的福報。那麼,還有一個,眾生還對你懷疑,你要打妄語的,你叫我要做這個事情,你說這個好,我還不相信,到底這個好不好,要你是個騙局,你把我騙進去了,我上當了,這個產生懷疑了。你要是出家人,不打妄語的,那當然相信你了。那先要有攝律儀戒了,所以這些都要有。那麼他對你懷疑,害怕你,假使我們說,一個要殺人的人,如果他叫你去,你敢不敢去?他下個命令,召你去了,他是專門歡喜殺人的,你就害怕的,他是不是把你喊去殺了?對你什麼看法了,害怕的不敢去的。那就是沒有律儀戒,沒有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是空話。這裡是把這個三聚淨戒的關係講了一下。

 

 

 

 

那麼下邊就是,要講這個攝律儀戒,如何把它因緣具足。要持律儀戒有一些因緣,把這些因緣具足之後,攝律儀戒才能堅固受持,如果你沒有這些因緣的話,那就是持戒不穩固的,那麼我們說這個很重要。這都是修法了,我們說假使你這些東西不去學的話,你的攝律儀戒就不能堅固持。那麼這些東西你知道以後,經常地反復地思惟,那就可以對持這個律儀戒產生極大的一個意樂心。

 

那麼下邊我們是要講一科“成就律儀戒之方法”,就是因緣具足了,我們說以什麼因緣具足了可以持這個律儀戒。持律儀戒有哪些因緣?我們佛教是緣起論者,這一點大家經常要記住。要持律儀戒,這個事情決定要有因緣,沒有這些因緣,持不好的。所以說你說我不要學,我只要把戒持好就好了。因緣不具足,你持不好的,你發個願是空的,沒有用的。你把這些因緣具足了,你要犯戒也不會犯,叫你犯也不犯,所以佛教一定要因緣上下手。

 

海公上師經常給我們說這個話“但事耕耘不問收穫”,你種地,好好把地種好就是了,該什麼時候下種,什麼時候拔草,什麼時候上肥,根據規律種,決定將來的穀子長得非常好。如果你專是想了今天穀子長得好不好,長了多少了,明天還有不有長起來,天天要去想這樣子,而把種地的事情忽略了,決定長不好。

 

我們說《孟子》裡邊有個笑話,他看到他的穀子長得不快,哎呀,長得太慢了,拔起來,把它拔得高一點。結果很辛苦,滿頭大汗,總算把地上的穀子都拔高了,一看很好,人家還長得還矮矮的,我的就這麼高了,高興了,我長得比他們好。第二天一看,都蔫死了。根子拔開,離開地了還有什麼穀子,都蔫掉了,死掉了。所以這些東西,不從因緣上下手,那他的果沒有的,以前勉強地把它拔得高高的,反而害了這個穀子了,白辛苦。種的工夫也白花了,拔的工夫更白花了。所以說我們要把持戒清淨的話,決定把這些因緣做好,這個戒決定清淨。那麼非常重要啊,這些都是修法啊,我們說不要忽視了。

 

我們這裡,不要說這裡哦。現在很多人對持戒感到討厭,總是想學一個法,高深的法,一學之後,最深的法我懂了,可以去“賣”去了。這個講給人家聽,我的名譽地位就高起來了,那麼後頭的利養什麼都會高起來。這個心不是我們出家的心,這還是做生意人的心。對持戒好象是沒有名堂的,事情嘛,煩得很,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很不方便。聽到學戒馬上爬起來跑掉了,這些人有啊,現實的我們這裡就有了,但是像這樣子人要學佛?那是南轅北轍啊,根本不要想了。你根本對佛教都沒有認識,怎麼樣子叫學佛,都沒有一個方向,你還學什麼佛?很可憐很可憐。總算還要出了家了,把什麼家庭都拋棄了,什麼事情也丟掉了,但是得了這麼一個下場,糊裡糊塗。這是太可惜了。

 

 

 

 

丙六 總三聚正學之法

下邊就是說,“總三聚正學之法”。這個前面還有一句話沒講。那麼這三聚淨戒就是它的關係講好了:沒有受律儀戒,就不能得到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沒有,饒益有情根本就做不到,即使勉強做了,也是世間的苦集法。

 

下邊,如何調整它們的關係?“持聲聞律舍劣心”,這是一個辯論,它說聲聞律,是二乘的,就是別解脫戒了。那麼菩薩戒之後,菩薩是大乘的,是不是受了菩薩戒之後,聲聞戒就不要了?一個是二乘的,一個大乘的,怎麼好拼起來?這個,我們說聲聞律是對治自己的煩惱的,大乘的人也要,不是說大乘的人煩惱就不要對治了。所以說聲聞律是要的,而聲聞的心不能要。聲聞心是自了的心,自己了脫三界,對於一切眾生,不是說一個也不度啊,隨緣度度就算了,不發願盡未來際把每一個眾生都度完,這個心不發了。它自己了事大吉,其他人有緣得度,沒有緣就不管了,聲聞心。這個聲聞心不要有,聲聞律卻不能舍。所以說得了菩薩戒的人,要受菩薩戒的人,並不是說聲聞的戒律就不要了,但是你聲聞的心是不要了,聲聞戒還是要的。“持聲聞律”,聲聞律一樣要嚴持,嚴格地、精密地持戒,但是“舍劣心”,自利的心,自了漢的心不能要。

 

我們就是看到現實的人,口稱大乘,但是做的事情都是自了漢的事情。對於公益的事情,對眾生有利的事情,甚至護持正法的事情,好象不是他的份。我們說我們要建立個道場,大家要盡力的護持,盡力的發發心。(他說):“哎呀,太辛苦了,我不想來,我只要住小廟子,安逸得很,吃得也好,舒服,不要受那麼多拘束。什麼戒不戒的,還要早上一早起來念經了,什麼東西了,哎呀,自己好……”正法的住世不住世好象沒有他的事。一個比丘當了幹什麼的?我都不理解這些人,總是以自己的生活的舒服,要自己稱心地生活為前提,正法住也好不住也好,沒有他的事。

 

但是你不想想看,正法不住,你還能當和尚嗎?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廟子拆掉了,佛像敲掉了,僧人都趕出去了,你當什麼和尚?沒有正法,你怎麼能夠維持你現在的生活?你看你和尚,你生活很好,現在,這個一些地方趕經懺一個月一千幾百塊,好象是很富裕了,比一般的上班的人要好的多啊。但是你想想看,你怎麼來的?正因為正法的餘波碰到上,你沾一點光,你就得到了那麼大的安逸。如果沒有正法的話,你恐怕,不要說一千幾百塊,憑你這點才能,恐怕要去賺個兩百塊錢還相當困難,要去做工作的話。所以說不要忘本了啊!

 

比丘是荷擔如來家務的,住持正法的。你不要說做了比丘了,這不關我的事,這個是太聲聞心了。我們說,聲聞心也不是這個樣子了,聲聞還要住持僧團,還要護持正法!你這個聲聞心都沒有了,這個怎麼說。所以我們說持聲聞律,聲聞律要持,但是劣心、自利的心不要有。這就是菩薩戒必要攝律儀戒的,但是不要有二乘的心。

 

“攝善悲懷饒益行”,攝善法六度要學,“悲懷”,菩提心,一切有情都是父母的看,他們有的苦就是我自己的苦,還厲害,比自己的苦看的還重,一定要把他們救出來,這樣子是饒益一切有情,這樣子做就是菩薩戒的三聚淨戒的關係。就是說攝律儀戒是要的,但是二乘的心不能要。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都是為了度父母眾生。

 

 

 

 

甲二 正釋戒品

乙一 具戒因緣

丙一 具足攝律儀戒因緣

下邊就是成就律儀戒。律儀戒很難持,有什麼條件因緣可以把它持得好?下邊就是這些,這些觀想,經常想一想,肯定別解脫戒持得很精嚴。就是怕這些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去管它,知道了算了,丟在一邊,那就沒有用。

 

下邊有好多,十一個方法,十一個因緣,這十一個因緣你做到的話,決定對律儀戒精嚴護持。“具足律儀戒因緣,此中分別十一支”,要具足的能嚴持律儀戒的因緣條件,怎麼能生起的條件,分別來講,十一個支分,就是十一條。“菩薩如如善串習,利生無障佛加許”,那麼菩薩為什麼持聲聞律?有好處啊!假使行菩薩道的人把這些律儀戒的因緣好好地串習,不斷地去學,不斷地修,實修,看這個注解裡,“實際上做”,海公上師就叫我們實際上做的,並不是我學了菩薩戒了,好,我懂了,給人家講起來頭頭是道,做,不做了。我們還有一點啊,菩薩戒學過了,我們說現在還沒開始,將來要學完了,看你對常住的事情怎麼樣,是不是想偷懶,是不是想嫌麻煩。我一個人放在房間裡最好,這個心如果還有的話,菩薩戒白白學了。那你也做不起菩薩,佛更成不了。我們這個地方,就是對治自己的自利心,“持聲聞律舍劣心”,怎麼舍就在這個地方。這本書就叫你舍,怎麼舍可以舍掉了。

 

這十一支,菩薩如果把這些都做實際修的話,多學多修的話,那麼你是“利生無障佛加許”,你利益眾生的時候,障礙就不會有。“弘法利生之阻力多由不順律儀而起”,這個話很要緊。所以說我們這個持律道場,我們是要弘揚正法,住持正法的道場,非持戒不可。

 

宗大師的榜樣在前面,當時西藏的佛法很衰敗,流弊很多,結果正法就是衰敗,正法就沒有了。宗大師悲湣這個情況,發起大願,要把正法再住世五百年。發這個願就從持戒下手。所以說我們要真正要護持一個住持正法的道場,一定要從持戒下手。所以說有些人寫信來勸我:什麼道場開三頓了,你們也可以開許開許了,什麼道場他們怎麼怎麼了,你們也太過分了,把那些出家人弄得苦死了,都跑掉了。你看你這個廟到現在一年了,一年多了還只有這麼幾個人。我說人少沒關係了,但是我們要,律藏裡講的,“五個比丘如法羯磨正法住世”。這個就是對我們極大的鼓勵,不在人多啊,只要五比丘好了,如法地做羯磨做一切事情,就是正法住世了。最小的目的來說嘛,如果廟裡有五比丘,清淨持戒的,如法羯磨的,這個正法就在我們廟裡住起來了。這個是佛說的話嘛,不是我們編的。所以不需要人多,如果人多,一大夥吵吵鬧鬧的,這個怎麼叫正法住世?煩惱叢生了,煩惱叢林了,這樣的東西,害怕,我們不要。我們情願人少一點,品質高一點,不要去走那個下坡的路。

 

“利生無障”,這個大家記住,你要弘法利生,包括你要修行沒有障,都要持戒。修禪定的人,出了這些魔或者中一些鬼神什麼的擾害,都是戒不行,或過去的冤孽。過去的冤孽,如果你在持戒,也可以頂過去。我們再把《三昧水懺》的東西大家回憶一下,悟達國師,十世高僧,冤家就沒有辦法害他。一直到他做了國師以後,看到檀香床,生了一念的歡喜心。這個就是不持戒的心了,貪心來了,這是物質的貪。我們說財貪淫貪兩種,這是財貪,他的淫貪是沒有。但是只要你有一個空子好鑽好了,它就鑽進來了,無孔不入。魔就是,只要你有點空子給他鑽,他就進來,那就是人面瘡就生起來了。假使你能嚴格護持正念,檀香床送來了,只是一個床而已,我又沒有功德去享受,感到很慚愧,也不要去貪著它,這個人面瘡生不起來。

 

所以說你是自己修行也好,你這個弘法利生也好,沒有戒的話,都有障。不但是弘法利生有障,個人修行一樣的,一定要持戒。所以戒的可貴,佛為什麼一天到晚讚歎戒,弘一法師就經常寫這個:“以戒為師”。佛說的嘛,最後佛在涅盤時候,就對大家說嘛,大家問了,佛在世時,我們大家以佛為師,佛涅盤了,我們怎麼辦?沒有師父,以戒為師。這個告訴你很清楚了,戒就是佛了,佛不在了,把戒拿來做師父就可以了。那麼這樣珍貴的戒你還不要了,你這個師父也不要了,你怎麼學嗎?所以這些人真糊塗了。所以,“利生無障佛加許”,你利益眾生,又持戒的話,障礙就會沒有,或者就是過去冤孽也會減輕,而佛特別地加許、讚歎。那麼這是鼓勵你們要持戒了。

 

 

 

 

遠欲出離心有三

 

下邊持戒的因緣一個一個要講了,一共有十一條。那麼,“遠欲出離心”,第一個培養出離心,離開五欲,這是出家人命根子,如果這個沒有的話,你出家是靠不住的,總有一天會還俗的。那麼你在家人,雖然身在家,但是心要生起來,出離心同樣要生起來,這樣子才出污泥而不染,這個蓮花才能稱得個蓮花。否則的話你就在染缸裡邊染,成了一個爛東西了,沒有用。

 

所以不管出家在家,出離心一定要生起來的。要生起遠離五欲的出離心,有三條,一個是對過去的,一個是對未來的,一個是對現在的。我們先講一條。

 

 

 

 

丁一 不顧過去諸欲境

“不樂過去諸欲境,厭棄在家荊棘林,輪王寶位如草穢。”這個裡邊含的意思很多,頌是攝要,把頌念過去,哪個都懂,都是意思含在裡面,闡發不出來,我們說五欲,又分三個,一個是過去的欲,一個是未來的欲,一個是現在正在享受的欲,正在面前的五欲,這個都要有正確的對待。先是過去的,過去諸欲境不要再去回憶貪戀那些了。“厭棄在家荊棘林”,在家是一個好比在有很刺的樹林裡邊到處都是刺,煩惱之叢林,你在裡邊弄得你渾身的身上都劃破了。“輪王寶位如草穢”,在家的最高的五欲境就是轉輪聖王的寶位,轉輪聖王位置得到之後,七寶都有,世間上財色名食睡,還有色聲香味觸都有,都滿足了,世界上最高的享受就是轉輪聖王了,但是,要看得它跟草一樣,跟穢一樣,這是兩個東西。

 

那麼這個我們要看原文了,原文就是《瑜伽師地論》,“謂諸菩薩,住別解脫律儀戒時”(《菩薩戒品釋》卷一 二二),修別解脫律儀戒時候,“舍轉輪王而出家已”,很多的,過去我們在經裡經常都看到轉輪聖王,他出家了,“不顧王位,如棄草穢”,他把國王的位好象把草的髒東西一樣丟掉了,再也不去想它了,我們經常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你丟都丟了,又去貪它的味道,又去回憶它的享受的味道,那還行,那不行了。

 

“如有貧庶為活命故,棄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顧劣欲。不如菩薩清淨意樂,舍輪王位而出家已,不顧一切人中最勝轉輪王位。”這是個比喻,別去管它,我們下邊解釋一下,他說這個欲,諸欲境,不顧過去諸欲境,這個欲是什麼,有二種,一種是外物欲,就是財貪,外邊的那個東西,物質,資財之類,由諸欲境 ,名之為欲,這是五欲的境。一個是煩惱欲,貪內貪,外境內貪這二個都叫欲,所以說這二個,二個比喻,如糞掃人之所棄,不復重顧。第一個欲,五欲就是外境的欲,外的欲要怎麼比喻?觀想的好比是我們丟的垃圾,腐草,爛了的草,草穢,草是一個比喻,草是比喻那外邊的五欲境,外邊的五欲,資財啊,財色名食睡,妻子兒女之類的東西,要好像是丟的垃圾一樣。垃圾哪個去撿起來?臭東西,不要了,再也不要想了,那麼堅持亦毫無可愛?也不堅持,不要了,再也不去看了。

 

那麼這個內欲,自己的煩惱,內心的貪,要看成一個不淨的糞穢一樣,就是大便了,排出的糞穢,你排出去,這個煩惱是最髒的東西,比大便還臭。記得以前,我們師父講過一個,人為什麼吃下去的東西那麼好,色聲香味都好,為什麼到人的肚子裡邊後排泄出去那麼臭的東西,什麼原因?煩惱,因為人具足煩惱,把外界的好的東西,都變成臭東西了。如果沒有煩惱,就不會臭,這個問題講得很好。我感到這個,就是煩惱在作怪。由於煩惱的話,你把這個東西,再好的東西吃下去,再香再甜的,啊,出來之後,看也不要看,聞也不要聞,那就是煩惱的關係了。

 

所以我們要把外邊的五欲,五欲的境,要看成是垃圾一樣,又髒又臭,再也不要去看它了,那麼把自己內心的貪欲看成大便一樣,再也不要把去它撿起來了。假使我們出家以後,把以前受用的那些東西還去想一想,那麼就是戒搞不清楚了,戒律持不淨了。第一個條件,過去舍掉的那些東西,一舍永舍,再也不去留戀了,一留戀的話,你戒不清淨。過去有的出家人這麼想想,啊呀!我現在生活苦得那麼樣子,我在家的時候,母親待我怎麼好,家裡什麼都有,我有彩電,冷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到這裡來簡單得不得了,冬天冷得不得了,還要半夜裡上殿,吃也吃不好,兩頓,吃得瘦巴巴的,經常害病。這個完了,結果最後是還俗了。事實上,就是這麼的這兒的人,現實的就是我們的談生活,一天到晚,比較過去怎麼好,現在怎麼苦,比到後來,就還俗去了,那必定的。你因為不知道這個東西,沒有學戒嘛。你如果知道,這個就是根本的要犯戒的一個條件,那你就是還戒犯戒都在裡邊了。

 

所以這一條一定要下決心,過去的五欲,那怕是轉輪聖王的大寶位,外邊的貪心,就象大便一樣,排出廁所,再也不要去看它。這樣子,你持戒,才有辦法。正式第一條,下邊還多了,過去的如此看法,未來的怎麼想法,現在的怎麼對待,這是第一種。那麼下邊還有各式各樣的,一共十一個條件,這十一個條件,我們如果好好把它記住,經常在心裡邊思惟,那你持戒有辦法。所以這些我們佛教就是緣起論,就是這個好處,你要持戒清淨,就把這幾條做好了,持戒決定清淨。如果你說我只要持清淨,我今天做得很好,這些不學,啊呀這個囉嗦事情不要學了,那你持戒靠不住,今天發心很好,明天來一個環境,轉向了。

 

我們看到出家的人,發心都很猛的。人家那里拉進來的,不是那回事情,開始出家的時候,都有個猛心,都是為什麼退得那麼厲害,一個人退,還俗的當然是最厲害的囉,破戒的還更討厭,那些大戒破,小戒亂犯,甚至於無所忌憚,甚至要改戒。這些東西都是別解脫戒的學的因緣條件不夠,也就是說缺乏這些支分。這些支分哪裡來?佛經的經律論中去尋求。佛的寶貝,那些東西,都給我們開了藥方都開好了,你不要,怎麼辦?所以說不學是一個壞事情,一定要廣學多聞,多聞多聞,諦聽諦聽,這個是佛再三地強調的,我們一定要重視這些事情,這些東西你不學的話,戒持不好。學了之後,只要你安心,你要把這個好好地學,好好地做,決定持戒清淨,今天時間到,講到這裡。

 

 

 

 

第三講

 

 

 

 

昨天我們講到具足律儀戒的因緣,一共是十一條,講了第一條。就是說律儀戒要如法的能夠善於護持的話,一定要具備這十一個條件。這十一個因緣具足,一定能夠護持禁戒,否則的話就不容易了啊,那麼我們說這裡講別解脫戒,重點是比丘,出家眾,所以說我們這裡,一般都是從出家的角度來講問題的。那麼在家的也有幾個,二眾了,就是居士啊,優婆塞,優婆夷了。那麼這個要向出家人看齊啊,我們總是出家的是為主,在家的為輔。僧團以出家的為中心,在家的是周圍圍繞。一個僧團沒有出家眾的話,不成為僧團,七眾的別解脫戒在僧團的攝持下,都能攝在僧團裡邊。如果說沒有僧團,沒有出家眾,那麼在家居士這二眾,不能稱僧團了,只能是佛的弟子就完了。

 

所以說這裡是,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宗大師,他是重視別解脫戒,在別解脫戒裡邊特別地重視出家的戒,當然最高的是比丘戒。那麼這是不是宗大師自己的意見?不是。這是歷來如此,我們這個《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品》就是這麼說的。宗大師忠實的把《菩薩戒品》的文把它攝下來,就造了這個頌。所以這是原來的佛世的一些知見都是這樣子的啊。並不是故意強調。

 

我們昨天講了一個,過去的五欲境要看成是那個,象丟了的腐草就是垃圾了,有了這個過去的五欲境像丟了的草一樣,再也不要去回顧了。那麼對過去對五欲境所行的貪心,這個不管是物貪、淫貪,都該看成是一個已經排泄出去的糞穢一樣,再也不要去重新再去回顧留戀了。這樣子,第一個條件具足,可以持淨戒啊,否則的話就談不上。昨天我們講了很多了啊,留戀過去的就會導致還俗,破戒。所以,這個是第一個因素。

 

 

 

 

丁二 不樂未來諸欲境

第二個,“不樂未來諸欲境,天魔王宮虎豹穴,意樂清淨無依住”。那麼現在過去的放下了,未來的,我們假使說出家持比丘戒,出家修梵行,那麼現在的、過去的那些五欲再不留戀,也不想了,但是追求未來的行不行?

 

這個我們就是看到了,過去佛在世,難陀比丘他家裡有一個很漂亮的夫人,佛就要度他,就到他門口前面托缽。這個時候,他正在給他的女人畫眉毛,那麼他看見佛來了,難陀很恭敬佛了,他說:“佛來托缽了,我趕快下去一下,把飲食給了他之後馬上上來。”他的女人就說:“你要趕快啊。”他在畫眉毛,“眉毛畫得還沒有幹之前,你要先上來的,不能拖啊。”那麼難陀說:“好好。”

 

他馬上就去了,他很快。他把佛的缽接過來了,把最好的飲食擺好了,他想交給佛,交給他嘛就走上來了。哪知道佛不接他的缽,佛管自己走了,那麼難陀為了恭敬佛的關係,只好拿著個缽跟著佛走,一走一直走到精舍裡去了。進了精舍去之後,就把他剃了。那個難陀心裡在想了,在佛的威光之下,他又不好說我不想剃,但是心裡卻是邊剃邊在想家裡的一個孫陀羅夫人還在等他的,哎呀,這個著急得不得了。

 

那麼剃了之後,沒辦法了,佛的威光大,他也對佛很恭敬,只好是等在那裡,那麼他總想找一個機會可以溜回去了。那麼住了一段時間,總算機會來了。大家托缽去了,這一次輪班,輪到他看廟。他說好了,這個可以有機會了。佛托缽去了,他就把廟門關好,這個人還是好,廟的門都關好,關好沒有差錯可以溜了,他總是怕人家偷寺廟裡的財產。他把每個門都關好,但是這是佛的威力,他關了東門,西門自己打開了,關了西門,東門也開了,關來關去關不好,沒有辦法了。他說這個反正寺廟裡的財產偷完了,我也賠得起,最多我來賠完了,門隨他去了,不管了。他想佛托缽是大路去的,大路回來的。我走小路,他就跑小路跑回家去。跑了一半,碰到佛了,他回來了。哎呀,他說怎麼佛今天不巧,小路上碰上了,沒有辦法。佛就問他了:“你幹什麼了?”他這個就很老實,佛面前不打妄語,他就把他自己心裡的思想跟佛說了。佛說:“你想你的夫人,好好好,你回去,我以後帶你去玩玩,給你看一些東西。”

 

那麼他回去之後,佛就帶難陀去遊行。跑到一座山,山上有棵枯樹,枯樹上有個老猴子,一個雌的猴子了,老得很,牙齒也掉了,眼睛也瞎了。佛就指給難陀看,他說:“這個猴子你看到沒有?”哦,他說:“看到了”。“那這個猴子跟你的夫人比比看,哪個好?”他說:“哎呀,這個怎麼比啊。”他的夫人是年輕,又是在國內在當時是那個印度是最漂亮的女人,這個猴子又老又瞎,這個怎麼比得上?這個猴子啊,毛長的難看的很。“好好”,他說:“你看這個難看。”“對對對。”“這一次回去,明天再給你去看看。”

 

明天再給他看,就跑到這個天上去看了啊,天上一看看到天上的那個天子天女啊,都在玩樂,很好。但是再到另外一個地方,另外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天女很多,天子沒有,位子空在那裡。這個難陀就奇怪,問佛了:“天上的天子天女都是充滿了,玩樂的,怎麼這個座子天子沒有?天女那麼多等在那裡?”佛說:“你自己去問吧。”難陀就跑過去問了,他很恭敬地跟天女說:“大姐們,我看到天上的各式各樣的境界都很好啊,都天子天女圍繞了啊,天女圍繞,天子遊樂,這個地方怎麼,你們這裡天子沒有?”天女就說了,她說:“人間有個難陀,他是修梵行了,就是出家了,將來死了以後,就生到天上來。”這個難陀很高興,他說:“我就是難陀。”天女說:“你現在還不行,你現在身上臭的,你要下一輩子來才行了啊,生到天上才行。”佛就問難陀了,他說:“這個天上天女跟你的女人比比怎麼樣?”“哎呀,”難陀說,“這個天女跟他的孫陀羅夫人比的話,那孫陀羅夫人成了個瞎眼睛的老猴子了,那個不好看了,一比是不好。”所以好看難看都是比較的,哪有絕對的?那麼這個難陀這樣子就安心了,不想回去了。他為了將來生天,就出家修行了。

 

這樣子,佛過了一段時間又教化他了,帶他地獄去看。看見地獄裡各式各樣的苦具,都在懲罰那些罪人了,有殺的,有砍的,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八大獄了,有磨的,有搗的,各式各樣的。他跑到一個地方,有個油鍋,火燒得很大,煎煮在燒,但是裡邊沒有人。他就問佛,他說:“其他的地方苦具裡邊都有罪人在裡邊受苦,這個油鍋怎麼空起來?他們白白的燒幹啥?”佛說:“你去問吧。”難陀就去問獄卒,也很恭敬跟他們打個招呼,他說:“地獄裡很可怕,都有罪人受苦,你們這個鍋子怎麼燒那麼大的火,空的,不是浪費柴火了嘛?”獄卒說:“哎呀,你不知道啊,人間有個難陀,他因為看到天上的五欲好,他就修梵行,出家做比丘。那麼將來死了以後,到天上去享受,天上享受完了,福氣享完了,就掉下來這個地獄來,來煮了。”我們看天上的壽命很長,在地獄看看很短了,他沒有知道他是難陀了,他說:“那個難陀很快就從天上一會兒就死掉了,就要來的,我們要先燒起來準備好。”難陀再也不敢說我是難陀了。一說的話把他叉進去燒了不得了,趕快跑回來。那麼這樣子以後,難陀才是真正修行了,不是為了將來的五欲的享受了。

 

那這裡就是說,假使為了將來的五欲而修行的話,那也不行。這個還是別解脫戒不能安住,不能清淨。所以說,我們過去的不想了,那麼想未來,我們不是說下士道不是有嘛,我們要求來生的福報嘛,現在的放下,過去的放下,不是下士道嘛?你真正要修梵行的話,這只是人天福報了。修了下士道,他還是要對那些五欲境並不貪著,他下士道的修這個增上生是為了圓滿有暇的人身來受持佛法的,並不是說到天上去享受那個五欲的。

 

我們現在知道人間有別解脫戒,可以出家修梵行,而欲天,我們說這個天上是六欲天了,欲天裡邊卻不能受別解脫戒,前面我們講過了。只有菩薩戒,這個菩薩戒也是前輩子受了菩薩戒以後命終不舍,發心所得的菩薩戒,那麼這樣子真正要解脫還不行的。要求出離,還得要別解脫戒,尤其是最高的比丘戒,所以說未來的欲境還是不能要。

 

我們再把這個《瑜伽師地論》的原文念一下啊,大家看一看它的原文是這樣子的:“又諸菩薩住律儀戒,于未來世、天魔王宮、所有妙欲,不生喜樂,亦不願求彼諸妙欲,修行梵行。”(《菩薩戒品釋》卷一 二三)不是為了希望求那個天上的妙欲而修梵行的。“于彼妙欲尚如實觀,猶如趣入廣大種種恐畏稠林,況余諸欲。”對於天上的那些最好的妙欲,我們說為什麼叫天魔王宮?他化自在天是最高的,欲界天最高的。那是五欲最好的一個天,其他的當然等而下之了。最好的也不去追求,把它看成什麼,看成是虎豹穴,就是說一個森林了。根據《瑜伽師地論》的原文,是一個充滿了虎豹野獸的一個森林,這樣子的地方你去幹什麼?天魔王宮雖然享受很好,但是我們比丘去觀,就觀成它一個充滿野獸的虎豹的一個森林,跑進去就給它吃了。所以說五欲的王宮多麼危險,不敢進去。

 

“意樂清淨”,那麼我們的發的意樂心清淨,不是為了五欲,要為了真正出離。“無依住”,這是不要依了這個五欲要解脫。這是說過去的固然不能要,你說我要追求未來的好了,未來將來的也不能要。那麼這裡我們看一看,他過去的五欲心是人間的欲,如人間的什麼轉輪王位,而未來的,是說了天上的魔宮的五欲。什麼原因?有原因的。因為律儀戒最高的是比丘,出家。以出家的戒為重。重點是出家的,我們前面說過了。律儀戒重心是出家的,出家的決定是人間。比丘戒,比丘尼戒這些只有人間有啊,所以說對人間的轉輪王,最高的是轉輪王位了,這個不要它。而未來的欲,(五)欲最高的是在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宮的五欲了。因為這個魔王宮的這個五欲是最高的,所以說未來他不一定是比丘了,他未來可以投生到天上,那麼最高的五欲就是魔王宮。

 

所以說,過去的,因為從出家的著想,過去的東西當然是人間的,轉輪王是最高的,未來的卻是欲界裡邊最高的是魔宮的五欲了。所以說從魔宮的來說,這是從最高的來說了。一個是比丘身份,出家身份,在人間是轉輪聖王最高的,那麼一個從三界裡邊,五欲最殊勝的就是魔王宮了,在欲界它是最高的。從這一點來說,貪著五欲,五欲最高的就是魔王宮了。所以,真正要護持出家的律儀,也不能為了這個貪著,追求未來的五欲而修梵行,像難陀一樣。很現實,你為了貪求將來的五欲而修梵行的話,最後的結果,地獄裡油鍋要燒的。五欲的享受完了,以後的果報就是,生報是這個天了,天的報。後報,天報享完了就是下地獄了,所以這是還是苦了。沒有解脫苦,那麼這個意樂也不清淨。所以說我們要,真正要護持清淨出家律儀,也不能為未來的欲而修梵行,這個一定要放棄。

 

 

 

 

丁三 不耽現在諸欲境

那麼下邊是現在的,“不樂現在諸欲境,國王長者利養尊,反吐不食不嘗味,在家對境舍貪著,出家永棄不少遺”。那麼現在的五欲,也是從出家來說的,出家人五欲供養的,那麼我們人間供養的,最大的供養、最好的供養是國王的供養了,長者的供養,裡邊大富長者,他們的供養是最高的。那麼這些供養,國王也好,長者也好,他們的供養還看成反吐。反吐——我們吃了飯之後,腸胃不舒服嘔吐出來的東西。那個再好的飲食,嘔出來了,那實在是看也不想看,聞也不想聞了,那個氣味很不好聞。

 

所以說,把現在的五欲,受的利養,要看成為吐出來的那個東西。那你再吞下去吧,我們說當時比丘是不捉銀錢的,他最受的供養就是最多是吃得好,衣服供養一些,衣服也只有三件衣,不能多一點的。那麼這是三件衣,不能搞得最好的。這些就看成什麼,看成是同吐出來的那個嘔吐的東西一樣,不要去貪著。哪個去貪著嘔吐的東西,你說這個東西在沒有吃進去之前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最好的東西,但是吃到腸胃裡邊,吐出來了,哪個都不要吃了,自己也不要吃了,自己肚子裡吐的東西也不要,也不想吞進去的,哪個要吃吐出來的東西。那就是把現在的五欲要看成為這個嘔吐的東西一樣,再也不要貪著它。

 

那麼這個我們說也有一個公案的嘛:以前不是一個國王啊,有人就是一些大臣就跟國王說,你養了一些國師,養在那兒,好象那麼恭敬他、供養他,他們也沒有做什麼功德事情,就一天到晚在宮殿裡邊遊,好象是閑在那裡,你供他那麼好幹啥?後來那個國師知道之後跟國王說,他說,你現在國家裡邊有沒有一個死刑的罪人?國王說,有啊。他就拿一個出來。拿一個出來怎麼辦?他說你叫一個劊子手拿一把利刀跟在他後頭,叫那個罪人手上托一個缽。過去他們印度人吃東西都用缽的,就像我們的碗一樣的,那麼這個缽裡邊擺滿油,把油鋪到面上,完全滿滿的。那麼你在四個城,東南西北四城。就是在城門口用各式各樣的歌伎、唱戲的、什麼的、女人跳舞的,四個城門都擺滿。然後讓這個劊子手押了這個罪人,捧了那個油,四個城門兜一轉。國王說這個可以啊,很容易。他就把四個城門佈置了很多的歌伎的,宮娥彩女啊,那些東西啊,民間的女人最漂亮女人,唱歌、跳舞的各式各樣的,四個城門都擺好了。然後叫劊子手押了這個罪人拿了這個缽,一缽油啊。他說,你只要看到這個罪人假使路上油潑出一點的話,當場就砍頭。對罪人要警告的啊。如果你四個城門走完了回來了,一點也不灑出來,赦你無罪,放你回去了,本來要殺頭的。那麼就可以,假使你這一走之後,可以放你回去不問了。但是你,假使潑出一點油的話,就地斬首,馬上就殺頭。

 

這個罪人為了保命,就拼命仔細地捧了個油,專心致意地捧了個油走了一轉。後來那個國師就對國王說,你問他,你說四個城門看到什麼?國王就問他了,你東城看到什麼東西了?他說,我不知道,我只拿了個缽恐怕油潑出來,我沒有去留心那些事情。南門?也不知道。四個門都問完都不知道。那麼這個國師就對國王說,他說你看嘛,我們出家人在用功,就是像這個罪人拿個缽一樣,雖然王宮五欲很多,我們並不在心。那麼這樣子大臣就服了。出家人在這個五欲境中並不貪著,那麼我們這邊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啊!這個罪人也不簡單啊,一般的罪人你如果眼睛往東門,他們什麼跳舞了眼睛一看好了,滿缽的油肯定要灑出一點來,馬上就死。所以他這個罪人也是專心一致的。

 

那麼我們說出家人修行要專心一致的,雖然在五欲環境裡邊,要一塵不沾那個很不容易啊。那麼就是現在的五欲,那麼你要做到這樣子怎麼樣?就是要靠觀想啊,就觀想現在的那些利養這些東西就看成是嘔吐出來的東西,為什麼用嘔吐來比喻?出家人出家的時侯,或者受大戒時侯,都發了心的,要出離,要離開五欲,那個時候已經拋棄了。現在你又去嘗起來了,那不是嘔吐的東西一樣了嗎?所以這個要觀成嘔吐的一樣。這個味道非常之難聞,不能嘗的,也不歡喜嘗的。那麼你再好的五欲境放在面前的話也不貪著,不會去受那個五欲的害,那麼這些觀想都是平時自己要觀好。

 

 

我們海公上師他是最重行持,法尊法師重在法相的分析,這兩位大德都有他的特色。那麼海公上師對於行持方面的東西,在這本《基本三學》裡很多,在《律海十門》裡邊他就講根本戒的時候,假使你要碰到女人的時候,該怎麼作意都有的:眼睛一看的時候,就像是毒箭射過來了啊,這個不得了,你一看一接觸之後馬上會中毒死的;身子碰一碰,好象是刀砍的一樣,把你個手砍斷的;你假使跟她一起坐的, 話,那就是好象坐在一個深的陷阱的上邊,一個很薄的微薄的樹枝枝把你撐在那裡,稍微一動下,垮下去就要掉到火井裡邊,燒死的;假使她跟你通信的話,來一封信,女人給一封信的話,那就是判死刑的判決書送來了,你要死了,就是要執行了。那要這樣子的觀想。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如何地要防止犯戒的,防止煩惱生起的一些修法,這些都是修法啊。

 

不要看了我們講戒,沒什麼意思的,回去了。你回去了,你自己麼這些修法就沒有得到了。沒有得到的話,律儀戒就不能清淨,戒不清淨的話,小則犯這些戒、犯小戒,大則還俗,甚至於破根本戒,這些就是支分不具。所以說我們不要輕視這些啊,持清淨的戒,這些支分都要具足,然後戒決定清淨。

 

這裡就是說,這個我們看宗大師一句話啊,我們給大家念一下,“於出家眾” (《菩薩戒品釋》卷一 二四),他說出家的人,出家的五眾了,要放棄那些過去的貪欲,現在的,這個一定要“必不可少”。在家的,他當然苦,因為他的身份不同,對過去的那些利益、財富、享受,對現在的他不能全部丟完,只能心裡不起執著就完了。而出家的絕對一點也不能沾。所以說,它這個提高我們的警惕,就是說對出家的五眾來說,“若不能修生死過患,特修欲塵所有過患”。假使說你不修生三界輪回的苦,它的害處,尤其是欲界的那些害處,就像前面所說的用這些方法,或者是那些是丟了的糞穢或者是虎豹穴,或者是反吐。不用這些來攝持自己的煩惱心的話,“則定不能善護屍羅”,決定不能很清淨的護持你的戒,這是肯定的。如果你沒有這些觀想來保護你的心的話,你的戒決定持不清淨。這是宗大師的話。

 

那麼我們說要持戒清淨的話,這個仔細觀想啊,經常要想。然後戒才能清淨。如果你說,哎,我不會的,隨它去了,沒有那麼閑去管那麼多,東想西想的。你這個不想的話,決定不清淨,這是宗大師給你下的定論。

 

我們再回顧一下啊,我們寶光寺的一位同學,他是五臺山下來的。他就跟我說了,也跟他同學都說,他說我這個人經過了很多的,什麼關口都經過了,那就是女人了。就是說他什麼都經過了,我是保險的,這個戒是不會犯的。當時我就跟他說了,我說你是三果羅漢嗎?三果羅漢才能說這個硬話,你如果不是的話,你怎麼敢說啊?這個他還不相信,他好象還不服。沒有半年多,他害病了,住到當時寶光寺——新都一個陸軍醫院。住裡邊住了一個月左右,跟那個護士兩個生起感情來了,出了院之後還要把護士招待到寶光寺的素餐廳來吃飯,被我看到了……後來他自己跟我說了,他說:“我現在不行了(他會武的),一點氣力也沒有了,什麼東西了,一天到晚纏了個女人打不開了。”最後跑掉了,離開寶光寺了。

 

你這硬話不敢說的啊,你說你能夠保險了?你沒到那個程度,你不注意那些,結果就是掉下去了,差一點點,後來他說因為其他原因,遷單了。遷單了嘛,這個女人也再見不到了,離開了寶光寺嘛那就再也見不到了,那麼大的戒還沒有犯,但是如果再拖下去就完蛋了。所以這些觀想自己不熟練,不練習的話,自己沒有把握的。你說你有把握,就是沒有把握。很現實很快,當場就戳穿了。那麼多同學也親自看到的。開頭的時候他才來,吹得很凶。他說經過什麼什麼女人都給他拒絕了,什麼什麼女人都看過了,都不要。這就是有把握,結果大家看到他毫無把握,軍醫院裡的一個護士,也沒有什麼,我也看到這個人也不是什麼樣子不得了的漂亮,就這麼迷掉了,完了。這個這個有什麼了不得。就打敗了。

 

 

 

 

丁四 身心堪寂

下邊“身心堪寂”,“四者身心樂遠離,依止律儀喜足生,獨處靜居堪寂味,行想慎觀顛倒境”,這個就是身心遠離。

 

我們先把《瑜伽師地論》的原文看一看,第四條,“樂住遠離”就是科。“又諸菩薩,常樂遠離。若獨靜處,若在眾中,于一切時,心專遠離,寂靜而住。”(《菩薩戒品釋》卷一 二四)心專心地離開五欲遠離,寂靜而住。就是一些菩薩了,菩薩戒的啊,不要說修菩薩戒,就該到鬧市去做好事啊,怎麼怎麼的,什麼寂靜,怎麼遠離?這個是聲聞的,我們要入世。“佛法在世間”,下邊“不離世間覺”不管了,“覺”,他不要了,只要在世間,世間去就可以了,就是實踐菩薩道了啊。那麼你看看菩薩戒裡叫你遠離了,要寂靜而住。

 

“不唯於是屍羅律儀而生喜足,依戒住戒勤修無量菩薩等持,為欲引發證得自在。”這裡的意思就是說,菩薩受了菩薩戒之後,要遠離的,在靜處要專心地遠離五欲,不要使心攀緣那些,寂靜而住。但是這樣夠不夠?這是持戒很清淨了,還不夠,這樣子持戒清淨不能滿足,你說我持戒都這樣子很好了,就滿足了,不行。“依戒住戒勤修無量菩薩等持”,戒你還要上去了,依了戒就要住在清淨戒裡邊,還要精勤地修菩薩的等持,修定。

 

我們前面在講《俱舍》時侯,就講過——“增上三學”,大家學的記不記得啊,考也考過了,講也講過了,不曉得你們肚子裡還有沒有這個東西。什麼叫增上三學?這個學戒它是為了修定,增上的,要修定的。修定是為的是要得慧,得了慧是為的是求涅盤。這個三學都是為了前面的目的而設置的,並不是以此為足的,這就是增上三學的內涵之一了。其他還有其他的意思了,當然,其他不相干的我們暫時不提,這個就是增上的意思。住在戒裡邊,清淨的戒持好了之後,並不能以此為滿足,還得往上修定了,求那個定。得了定之後才能夠得自在。沒有得定之前,只是勉強地“石頭壓草”一樣的,不做壞事就完了,心裡的煩惱根子還在的,觀的力量還不強的。我們經常說持戒沒有得定,這個陶器沒有經過這個窯的火燒。沒有經過窯火燒,這個陶器碰不得水的,碰了水就化為泥土了。如果經過窯火一燒,就是得定火燒過以後,等觀裡出來之後,那就是牢固了。不要說冷水化不了,開水也化不了,你擺在鍋裡邊燒也燒不化,那就是經過定火不一樣。所以說我們得戒之後,不能滿足,還要修定,那麼這裡就是海公上師他自己修行經驗啊,這裡寫的有一點不完全一樣。

 

“四者身心樂遠離”,這一樣的,身、心都要遠離世間的五欲,“依止律儀喜足生”,那就是喜足了,這是很重要的啊,這裡我們《瑜伽師地論》說的喜足還不行,但是你沒有喜足更不行。

 

(4A)那你持戒決定持不好,第一個條件,安住在戒裡,安住律儀中。我們經常《上師供》念的嘛,安住律儀中,安住涅盤中,最初就是安住律儀中。在律儀裡邊,持戒當中安住很高興,很滿意,我持戒感到自己很舒服,很殊勝。人家不持戒,啊,這個人可惜了。這個才是心對戒起了愛樂心、喜樂心,這是最初的要求。那麼這最初要求夠不夠?還不夠。單是喜樂意住於戒中,還得往上爬,安住律儀涅盤中。一層一層上去,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最後由慧證涅盤,這才是最終的目的。涅盤就是菩提,從滅除煩惱那些苦的一邊看就是涅盤,無住涅盤了。那麼從積極方面看就是佛的大菩提了,那麼我們最高的目的還是涅盤,菩提涅盤。那麼戒是初步的,固然要對戒生歡喜心,但是到此為止,止住了,不再上去也不對。所以說,我們說“依止律儀喜足生”,這是第一步,自己持了戒之後,感到很高興,這個戒對我來說是寶物,保護我的,就是能夠使我不犯戒的,心裡很歡喜。這個是最初的心要。

 

“獨處靜居堪寂味”,自己在寂靜之處,能夠修定,這就是定來了。你單是持戒,持喜足了之後,定才來。如果持戒的時候,心感到很煩惱,那定永遠不會出來。所以說這個海公上師從他修行經驗,把這個根據給你寫出來。你要修定,先要對持戒的心生起歡喜心,滿足,喜足。這樣子才能夠進一步上定。

 

那麼根據《瑜伽師地論》的意思,就是同樣的,但是把修行的過程更仔細的給你剝出來了。就是說你先要對戒喜足,住了戒裡邊感到很安樂,然後再能進一步得定。《瑜伽師地論》它就是教你對戒不能於此為滿足還得修定,但是如何修定的方式,海公上師就給你講了。先要對戒生喜足,安住於律儀中,對律儀,住在律儀裡邊安逸,感到很舒服。然後再進一層修定,這個是海公上師的悲心。他再闡發一層,把你們這一層梯子。在古代的,上根的,根器利的,這個梯子不要也上去了。我們後來的末法時期人,沒有這個梯子上不去了。所以說這個梯子要跟你說一聲。先要在戒裡邊生喜足心,然後再追上去求,得定。“堪寂味”慢慢有點定的味道了。

 

“行想慎觀顛倒境”,行動、思想要很謹慎的,不要墮入五欲中去。無顛倒,什麼叫顛倒?常樂我淨了,明明是不淨的,你說是清淨。這是對男女事來說了,男女是一張皮,包的裡邊血、肉、骨頭,這還不說,還有痰、涕、那些腸胃的液體啊,還有大小便,這些東西。有什麼乾淨?你說皮乾淨,裡邊不乾淨。如果一張皮扒下來,丟在地上,你看看,它幹不乾淨?那個害怕死了,那個啊!所以說總的加起來、合攏來一個假合相,看了挺清淨,你把它一分析的話,沒有一個清淨的,這是顛倒了啊。那麼,常樂我淨了。不淨為淨。無常為常。沒有我,不自在的,當有個我。不快樂的,是苦的,當這個快樂。顛倒,不要去上當。那麼,這個就是說,身心遠離之後,還得要追上去,要修定,單是有戒不能出生死,要定,單是有定能不能出生死?定裡邊還要慧了啊,所以說增上三學了,一層層上去,真正的無漏慧,般若的智慧出來了,照見五蘊皆空了,然後度一切苦厄。如果你還沒有這個出來的話,你還不夠,那麼單是能夠安住於戒中,還不能滿足,還得往上爬。那麼,這是第四條,身得解脫啊,還要得定。

 

 

 

 

丁五 言思如理

第五條,“言思如理”,那麼這個,我們還特別重要了。出家人,總歡喜沖殼子,東聊西聊的,因為他其他的五欲放掉了,那麼男女的事情,也不好去做了,這個其他的一些享受五欲的,吃喝玩樂,都要放下了。那麼什麼,只好思想裡邊,那個想入非非,嘴裡邊亂說一派,這樣子嘛把自己煩惱的氣味發洩一下。我們就看到沖殼子是最害人的,雜話,出家人裡邊散心雜話。我們現在好象好一點,前面一段時間,就是三五成群,一起在講什麼東西的,天上地下什麼都講,甚至於批評這個道場不好。因為這個心中有鬼,就不敢在這裡講,跑到那面一個樓裡開黑會去了。結果這些人基本上都走完了,這是心不正,散心雜話,這是對戒律也是有害的啊。

 

“五者言思習清淨”,說話,思想要清淨,不要有過失,那就是,那些雜話不要說,那些不正的言論,對我們說是綺語了,就是無稽之談,對修行沒有好處的言論不要去說,思想不要起惡尋思,不要東想西想的,打妄想。這裡不對,那裡不好,都是自己最好,我這麼好的人就要找個最好的地方。那麼就好了,妄想就多了啊,那麼這些言論也好,思想也好,要清淨,不要去執著那些,入了一個邪的過失方面去。

 

“雖處雜眾不染紛”,人多的地方,不隨著它生起煩惱,不染紛了,就是不讓那些自己心裡煩起來了,貪,瞋,癡生起來了,不隨了因為處於人多、亂的地方,自己也染到那些,紛,就是煩惱了,貪,瞋,癡之類的東西。

 

“偶一失調能速知”,假使我們說凡夫了,萬一,偶一假使失調了,弄錯了,或者說了閒話了,說了不正之言了,或者動了不好的惡尋思了,怎麼辦?自己要警覺,正知正見,提起正知來,“哦,這個不對了”,我們每一個人心裡要有一個糾察師,就是正知,這個正知就經常觀察你,起了壞念頭,不對。這個念頭就不能起來啊,趕快悔過,以後再也不要給它起來啊,做一個壞事情,哎呀,做錯了,趕快不要做。如果你沒有一個糾察師的話,做了還不知道,這個就是沒有正知,一定要有正知在後頭觀察。

 

“深見過患猛利悔”,你做了事情,做錯了,或者是話說錯了,思想錯了。要知道它這樣子下去,有什麼過患,現世要產生什麼後果,來世又是什麼果報,這些都要看。我們在懺悔的時候,經常要問了,“於自作罪知道否?”犯了罪的知不知道?這個罪犯了之後,將來墮到哪裡去知不知道?這個知道了,然後恐怖心才起來了,如果你不知道,不知道,你恐怖心生不起來了,那就懺悔就不誠懇,不深切,要知道這個罪。

 

很多人對這個,過午不食這個持午這條戒,認為,哎呀,現在這個時候,持什麼午嘛,大家都是三頓,我們吃了兩頓,都是營養不夠,什麼什麼。但是你《四分律》你去看一看,犯了這條戒之後將來墮哪裡?地獄嘛。那麼你害不害怕了?吃一口飯,下一次地獄,咽兩口,兩次入地獄。吃一頓飯你地獄裡要去好幾次了,每一次去時間長的不得了,一頓飯,晚上你說今天開許吃一頓,你自己犯了戒犯一頓,那麼一頓飯,你算算看你咽了幾口?連飯帶菜,一共咽了幾口?咽了假使你說咽了五十口,那你五十次下地獄,每一次去多少時間?很長啊,那划不來啊,我們吃了一頓飯代價是要再下地獄去五十次去受苦,何必呢?我們當然不要吃了。如果你見了這個果,它的將來的果報,過患你能夠真正看到了,持戒就自覺了,如果你不看到,什麼地獄哦,我沒看到過,你敢拿個地獄給我看看,好了,你算了,你去犯好了,這樣子麼,你佛也不要信了嘛,佛說的話你都不相信了,你何必要出家作比丘?那你還是去做在家人享受去好了,那些青年人,吃喝玩樂一天到晚,鈔票用完了去偷,偷不了去搶,搶了之後還是吃完了。男女什麼,吃了喝了,這樣子生活你去過。是不是好你自己慢慢去考慮。我們感到這是可怕。

 

那麼這是我們海公上師的,他從他行持上發揮的。那麼在這個《瑜伽師地論》的,它是重點就是說,我們說,在處雜眾的時候,不要說那些不正的言論。因為人多了就說閒話了,你跟了人堆裡的時候,不要說那些不正的言論,就是比丘不該說的話不要說,乃至少分,不但是不歡喜說,一點點也不要說。假使一個人遠離,獨自靜處的時候,就不要起那些惡尋思,不好的思想。這個思想一點也不要起,不要說歡喜,有的人就是歡喜坐在那裡,東想西想的,啊,怎麼怎麼。今天哪裡去玩,明天哪裡去,什麼是昨天碰到那個人給我怎麼說,他怎麼恭維我,他又供養我好多錢,惡尋思,不要起,不但是不要歡喜去想惡尋思,乃至少分起一點點也不要。

 

那麼起來,萬一你起來之後怎麼樣?假使失念了,起來時候馬上去懺悔,猛利去懺悔,要深見其過患,就是起了這些惡尋思,說了這些不正的言論,將來要受什麼果報,現在要什麼後果。你說比丘了,我們說比丘的威光你看好了,我們就是凡是持戒清淨的人就是有威光,大家看了他都生歡喜心,恭敬心。如果持戒差的,看得好象沒有威光的,好象一朵花,蔫掉的花一樣的,萎縮縮的那個樣子,這個自己人家都可以很容易看出來,這個就是當下的效果,持戒不持戒當下就是產生這個,那麼後面的就是人家譏嫌,罵這些。當然犯了大戒的,人家就罵的。上海一個居士,因為某一個法師,他是有家的,給人家作了戒和尚了。啊,大吵大鬧,不但是到處散發輿論,甚至於到北京去告,這樣子,你這個不光彩了啊。所以這裡就是說,假使偶一發生之後,就要去猛利地懺悔,知道它的過失,“安住正念”,就是《瑜伽師地論》的原文。

 

在海公上師那裡,就是更給你進一層,怎麼下工夫,都給你說了。意思還是一樣的啊,言,就是言論,不正之言論不要有。思,不正的思想,不要有,那麼就是說,在人多的時候,不要去亂湊。就是不要去說閒話了,不正的言論。我們說比丘,一般最好不要人多的地方去,但是在家的習氣,卻偏偏歡喜人多好熱鬧。我們這裡走了一位很好一位年輕人啊,他也對這裡感到這裡清淨,學修都如法,去了來,來了去,去了來,三四次,最後還是走了。問他,既然是這裡很好很好,為什麼不住?他說這裡好象是太冷靜,不熱鬧。他歡喜,青年人了,三五成群的,東說西說的,大家談談笑笑,這個他的滿意了。這裡大家,拿本書,要麼做什麼事情,要麼洗衣服,沒有功夫跟你說閒話。他感到這個好象不夠味道,走掉了,最後還是走了。那麼這個我們說比丘,出家不是跟你東說西說的了。你東說西說決定要犯過失的,持戒不清淨的,能夠有這樣的環境是好得不得了,你還不要。不要,你就是不想修行,那就算了。

 

 

 

 

丁六 自顧尊高

第六,“自顧尊高”。“六者自尊不輕蔑,自許凡夫下劣輩,聞諸菩薩難行事,猛勇勤修令漸能”,這個很多人要犯的啊。自尊,自己要尊重自己,“菩薩自尊羞恥惡行放逸”,自己尊重自己啊,我是出家人,我是修行的,我發了心來修行的,“不輕蔑”,不要看不起自己。哎呀,我這個人反正是學也學不進,戒也持不好,定根本沒有,氣味也沒有,什麼神通,根本談不上,沒有希望的,將來什麼,什麼出生死什麼的,就是極樂世界能不能生都成問題,自己是毫無用處的人,自暴自棄,自己輕蔑自己。

 

“自許凡夫下劣輩”,反正我是凡夫嘛,我怎麼做得到啊,這是菩薩做的事情哪,我是凡夫啊,我是沒辦法了。哦,他們是上根利器啊,我是下根啊,我不來啊,搞不好啊。自己都退了後頭去啊,什麼都不想做。“不說我輩是末法有情不堪作佛持戒等”,那就是說,不要說這樣子的話了,我們這些人啊,是末法時期的有情啊,這些事情是佛在世的人做的事啊,我們做不到了。什麼持午?哎呀,這個時候講持午了,我們末法時期都是貪瞋癡那麼重,這是佛在世的時候啊,吃一頓兩頓的,我們這樣做不到了,三頓啊。我們溫州碰到一個小年輕人,出家人,他聽說我要開道場了,他說我來好不好,我說好啊,你來了,年紀輕能學嘛最好了,我說來嘛。他問我規矩什麼,我說我們這裡嘛,什麼什麼,根據佛的戒吃兩頓。哎呀,他說兩頓啊,好象他不習慣。我說你怎麼,你平時吃幾頓,他說我吃八頓。那兩頓不得了了,吃了四分之一的事。給他去掉了,他受不了,沒有來。這個是好象凡夫嘛,哎呀,我們是末法凡夫怎麼兩頓,我八頓還嫌少,一會兒要吃一會兒要吃。

 

“聞諸菩薩難行事”,尤其是菩薩難行的事情,行菩薩道,哎呀,這個菩薩做的事情,我們凡夫做不到,不要有,自己不要輕蔑自己,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說自己是末法時期的有情、凡夫做不到。聽到難做的事情,“猛勇勤修令漸能”,要勇猛地去做,做不到發心將來做。這是練習菩薩的種姓,菩薩種姓就是自己磨練出來的,如果你永遠看到難行苦行,哎呀,這個事不是我做的,永遠作不到菩薩了,永遠菩薩行行不出來了,這個很重要。堪能性如何培養,就是這個時候培養。

 

這個我們看這個《瑜伽師地論》文,我們當然不全部念,很長了,它就是說,對聽到菩薩做的難行地方,做不到地方,不要害怕,也不要退卻,就這樣想:他既然是人,他修做得到了,慢慢修,修上去了,我也是個人,我只要慢慢地修,將來決定也能做到,這個心要有,現在即使做不到,將來我會做到,那麼現在就不要退了,不要說我做不到,哦,退了,什麼都不幹了,就是現在稍稍地做,做得到的做一點,做不到的發願我將來要做,這樣子慢慢趨向這個菩薩道的道路就越來越近了。如果你退了,哎呀,這個我





主持人
能海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