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時代的寺院風貌
維加拉特那 廣興譯

最初,佛陀和他的弟子並沒有固定的住所,而且他們也不在一個地方住得很久。 在經律中有許多資料記載了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在北印度中部恒河流域一帶遊化,他常常帶領著許多弟子,但有時也只帶幾位或一位弟子,如阿難陀,有時只有佛陀一人。佛陀白天遊化,晚上就住在陶工的茅棚裏,如在王舍城(《中部》第三冊237頁)或者村莊、或市鎮的公共聚會處(這些地方似乎就是為比丘,比丘尼以及其他苦行者,在旅途當中休息之用)。當佛陀第一次回到迦毗羅衛時,摩訶男為佛陀找住處,正好找到剛剛建好的市鎮公共聚會所(《中部》第一冊353頁,《相應部》第四冊182頁)。在這之前佛陀住在苦行者的茅棚裏。

經典中也提到許多佛陀曾住過的森林以及園林,如在王舍城的安婆拉(Ambalatthika)就是雲遊的苦行者們經常來的地方。當然佛陀住這些地方,就有機會與其他宗教的苦行者們會面並談論,自然佛陀的弟子就仿效他們導師的行持,他們或是與佛陀一起遊化,或是與佛陀的大弟子如舍利弗、目犍連等一起遊化。為甚麽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如此雲遊呢?在佛陀時代有許多這樣雲遊的苦行者 如邪命外道,耆那教教徒等等,他們在非雨季時雲遊,雲遊是他們實踐去貪的一種方法。但是佛陀和他的弟子們雲遊的目的與此不同,經典中記載,他們是在“解脫人天一切纏縛後"才雲遊的。佛陀在成道了的幾個月之後,去西那尼村之前,對他的弟子們講:“比丘們,為了芸芸眾生的幸福,為了芸芸眾生的善益,為了人天的善益和幸福,出於對世界的悲憫,去弘法吧!"(《律部》第一冊第20-21頁)這些教誨就表明了他們雲遊的目的。他們到處遊化就是為了“芸芸眾生的幸福"。

這時佛陀只有六十位弟子,佛陀把他們派到各地去弘法。他們在路上到處行走,是一種很好的弘法方式,通過他們的旅行,闡現了佛弟子的微細威儀,行持,他們弘法吸引了許多人歸信了佛教。根據律部,這些佛弟子每天都吸收許多人進入僧團。開始,為了弘法使雲遊成為必要,後來隨時間的發展,不僅僅是那些解脫了的比丘、比丘尼去遊化,而且那些沒有證得果位的也去遊化。一些在王舍城的比丘們長年遊化,即使在雨季也不停腳。

於是許多社會人士開始批評佛陀的弟子。《律部·大品》中是這樣講的:“那時佛陀還沒有制定任何有關雨季安居的戒律,比丘們無論在夏季或雨季照樣到處遊化。於是人們抱怨到`怎麽這些釋迦的弟子在夏季、旱季,甚至在雨季也繼續遊化?他們會踩死幼苗,踏傷昆蟲的。雖然其他教派修行者的行為不是非常圓滿,但是他們至少在雨季安居,不再雲遊。就是鳥在雨季也要在樹上築巢度過雨季,可是這些釋迦的弟子在夏季、旱季、甚至在雨季也仍然繼續遊化。'當一些僧人聽到居士的這些不滿與抱怨後,便彙報了佛陀於是佛陀召集了所有比丘並對他們講:`比丘們,你們應當在雨季安居結夏'。"(《律部》第二冊137頁)

這種思想不僅是為比丘們提供住所,而且也是為了防止他們在雨季旅行。在《大品》中具體的戒條是這樣的:“每位比丘必須安居過夏,雨季不得旅行。"雨季是四個月,大至從六月到十月(注:因為根據地區的不同,雨季的到來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開始早些,有的地方開始晚一點)。每位比丘必須安居三個月,或是前三個月或後三個月聽便。

從此,比丘們每年便在雨季安居過夏,但是比丘並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安居的,如露天、樹洞中、墓間、傘蓋下等都是不允許的地方(根據《大品》的記載,這些地方有時是其他教派苦行僧安居的地方)。除此之外其他形式的安居都是律中許可的。如比丘可在船中安居,可與商隊一起旅行。但大多數的比丘們是在自己或居士建築的茅棚中安居過夏。這些茅棚是臨時建築,每一所只能住一位或兩位比丘,一般建在森林中,河邊或山腳下靠近村莊或市鎮的地方。

雨季過後,比丘們必須拆除自己的茅棚,再繼續旅行。但是有些比丘特別喜歡自己的茅棚,不願拆掉,繼續住在那裏。達尼亞(Dhaniya)比丘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律部》第一冊152頁)。雨季過後,他還是不願拆掉自己心愛的茅棚,想望夏季繼續住在那裏。佛陀和其他比丘都否定了他這一想法。於是他不得不放棄它。因此佛陀又制戒:比丘、比丘尼在安居結夏後必須繼續旅行(《律部》第三冊第42頁)。因此雖然比丘們雲遊的生活,安居也使他們至少定居三個月。比丘們是如何從雲遊變成定居的呢?這裏有二種解釋:一種是,安居導致了定居,另一種是,在家居士越來越多,出於他們對比丘健康的關心導致了定居。一些學者認為,在佛教歷史上,雨季安居是僧團由雲遊,變成定居的關鍵。

這裏我們不討論這兩個演變過程,但是雨季使這兩個不同的級段連結了起來。在《律藏》中許多地方證明,及使在有地方居住之後,佛陀和他的弟子們也沒放棄旅行。我們將會返回到這個問題上。旅行對於比丘來說,並不是日夜行走。當一群比丘來到一個小鎮或村莊時,只要人們樂意傾聽佛陀的教法,他們就會在此住上許多天或好幾周。有時當比丘們聽到佛陀住在某鎮時,他們會來看望佛陀,並請教佛陀他們所遇到疑難問題,與佛陀住上幾天。

有時佛陀與比丘們在苦行者的隱居處或市鎮的公共聚會處住上幾天。在經典中記載,有許多居士將自己的園林捐贈給佛陀和他的弟子使用。根據《大品》,第一個這樣的園林是在佛陀成道的幾周後,頻毗娑羅王捐贈給佛陀的(《律部》第一冊第38頁)。“摩揭陀的國王,頻毗娑羅手持一隻盛滿水的金杯,將水倒在佛陀的手上,如此便將園林捐贈給了佛陀:`我將此竹園捐贈給以佛陀為首的僧團,'然後佛陀接受了他的捐贈。"因此,從一開始,僧團就擁有一些土地,但是佛陀的弟子們,自己沒有有建寺,也沒有要居士為他們建寺,以備夏季居住,同時他們也不允許這樣做。《律部 小品》中(《律部》第二冊第146頁)記載了僧團第一次接受捐贈的情形。那是在王舍城進行的:“那時,比丘是不允許接受居士捐贈寺院的,因此比丘們到處雲遊,晚上就住在森林裏、樹下、山洞裏、墓間、林間空地等處休息。一天,一位來自王舍城的商人,想給比丘們建築僧舍。他問比丘們:`尊者,我給你們建一些僧舍,你們能住嗎?'比丘們答道:`不能,佛陀不允許比丘接受僧舍。'商人對比丘們說:`尊者,請你們把我的話轉告佛陀,看佛陀如何說。'

比丘們把商人的話轉告了佛陀,佛陀答道:`比丘們,有五種僧舍是許可的:普通精舍(vihara)、平房(addhayoga)、殿樓(passada)、窟院(guha)以及樓房(hammiya)。'在佛陀的許可下,這位商人一天就為比丘們建了許多僧舍。"不久舍衛城的銀行家,佛陀最虔誠的在家弟子之一,給孤獨長者為佛陀和他的弟子買了一個園林。在這個園林中築了許多僧舍、庫房、客廳、廚房、衛生間、熱水浴室、*徑行道,蓮花池等。

當佛陀從王舍城到舍衛城接受給孤獨長者的捐獻時,一路上佛陀還接受了許多其他居士捐獻的寺院。就在這兩個城市間,佛陀旅行了無數次(《律部》第二冊第158-159頁)。《瞿默目犍連經》(《中部》第三冊第1頁)中提到,衛塞卡優婆夷為佛陀建築了一座七層高的僧舍,建了好幾年才完成。另外一位大銀行家,庫庫陀(Kukkuta)也為佛陀和他的弟子在驕娑羅建了一座大寺院,名叫庫庫陀寺。這位大銀行家還在舍衛城和驕娑羅的路上建了許多小寺院。著名佛教學者拉毛特(Lamotte)曾計算過,佛陀在世時,僧團擁有二十九座大的寺院:八座在王舍城,四座在衛舍離,三座在舍衛城和四座在驕娑羅。我們可以推想到,在其他地區一定也有許多大小寺院,供比丘們在旅途中休息過夜。

我們必須瞭解這些寺院所處的特殊環境,無論是頻毗娑羅王,還是給孤獨長者,當他們給佛陀和他的弟子們捐贈僧舍時,他們都想到:“佛陀住在甚麽地方適宜呢?佛陀需要一個離市鎮既不遠又不近的地方,來去容易,想來看望佛陀的人容易到達,日間不嘈雜,晚上安靜,離人群遠,不受干擾,適宜於宗教生活的地方。"(《律部》第一冊第38-39頁,第二冊第158頁)這裏反映,出居士們對僧團的住處有一定的概念,甚麽地方適合,甚麽地方不適合。因此佛教寺院一般離村莊或市鎮既不遠也不近,人們很容易去看望佛陀和他的弟子,隨著佛教的不斷擴大,居士們所捐獻的寺院和用品越來越多,因此佛陀不得不制戒加以管理。建立有關住宿的戒條有兩個目的:

一是為了保證比丘能過一種簡單的生活,

二是為了防止他們濫用虔誠的善男信女所供養的物品。

有些比丘想要居士為他們建大一點的僧舍,但佛一律禁止這樣做。因比丘的僧捨不得超過一定的大小,而且建僧舍的地點也要經過僧團的認可才行。但是如果一位居士,想建一座寺院或想在寺院中,為比丘們多建幾間僧舍,他可以做,但建寺的地點要經過僧團的認可。建寺不得妨礙植物的生長,不得毀壞其他宗教的場所,並且在寺院的周圍應留有空地。寺院建成後,比丘不得再向居士要求在寺院內多建僧舍。建立這些戒條的目的,都是為了確保比丘過一種簡單的生活。

不懂佛教的人們也許會問,“誰擁有這些東西呢?"回答是:屬於僧團,任何比丘、比丘尼都可以使用。根據《律部》,頻毗娑羅王,給孤獨長者以及其他的居士,都是把這些禮品送給“以佛陀為首的僧團"的,而不是送給某個比丘。巴厘經典中常用的術語是:“送給以佛陀為首的,來自四方的,由已到和未到比丘組成的僧團。"這樣居士們把禮品送給僧團,並不提及個人。

早期,在僧團初成立時,居士們捐贈給僧團的寺院和共用之物品並不需人看管,也沒有任何制度,比丘們和合共處,因此事情非簡單,比丘們來到寺院時住上幾天,然後繼續雲遊弘法,並沒有任何矛盾出現。但後來,僧團中出現了一些偽裝的“比丘",如六群比丘,他們想把一些寺院或僧舍占為己有,因此佛陀不得不制戒:“在任何條件下,比丘不得把僧舍據為己有,如做則為犯戒。"(《律部》第二冊第165頁,第二冊第41頁)。為了防止此種情形的再次發生,僧團便委派一位比丘來看管一座寺院。當比丘們行腳來到一座寺院時,看管寺院的這位比丘便給來訪的比丘分配住處(《律部》第二冊第75頁,第四冊第291頁)。

他不得對任何來訪比丘有偏向或不公平(《律部》第四冊第43頁)。他一律平等對待。當一位比丘來到一座寺院,他必須按照寺院的制度行事,不得干擾有病和年老的比丘。任何比丘或比丘尼,無權將另外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驅逐出寺院,任何比丘或比丘尼不得在兩座寺院中佔據僧舍。當來訪比丘來到寺院時,寺僧必須以禮相待,同時來訪比丘,也必須對寺僧給與應有的尊重。只要有空餘僧舍,比丘們可以自由地在任何屬於僧團的寺院中居住,且可以使用任何屬於僧團的物品,在離寺前,應當把一切物品放回原處。有人也許會問,當僧團擁有這許多寺院時,比丘們是否已經放棄了雲遊弘法的生活,而定居在寺院中呢?不是的。早期,比丘們並不是為了雲遊而雲遊,他們是在佛陀的教導下,為了弘法而行腳的。後來雖然有了寺院,比丘們也沒有放棄行腳弘法。經律中多處證明,雖然僧團擁有許多寺院,但佛陀和他的弟子們,繼續保持遊化的生活。實際上,這些寺使他們的遊化生活更加容易:旁晚,他們旅行疲勞時,就可以在最近的寺院中休息。

《小品》(《律部》第二冊第75頁)中記載:一次,一群比丘從很遠的地方來到王舍城,到達時已是深夜,管理寺院的比丘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並很快給他們安排了住處。

在一般情況下,雨季安居期,每一所寺院都住滿了比丘或比丘尼。安居過後,他們繼續旅行。有的去看佛陀,請問佛陀有關教義或禪定上的問題,或聽佛陀講經。沙彌跟隨自己的戒師旅行。佛陀的大弟子,有一位叫索那的沙彌弟子,從來沒有見過佛陀,他對他的戒師說:“師父,我從來也沒有見過佛陀,我只聽人說,佛陀像這樣像那樣,如果師父允許的話,我希望去看望佛陀。"他得到了戒師的允許,並且他的戒師還讓他,給住在王舍城的佛陀傳遞了一個消息(《律部》第一冊第195頁)。雨季過後,佛陀也和他的弟子一起外出遊化,有時佛陀從一個寺院,雲遊到另外一座寺院去看望他的弟子們。因此這些寺院也成了當地居士活動的中心。

有了寺院之後,雖然比丘們,仍然保持雲遊宏化的生活,但絕大多數的時間裏,寺院並不是空的,寺院中也有長期居住的比丘。如有病和年老不能旅行的比丘,是允許長期住在寺院內的。寺院中有特別職務的比丘,如管理寺院的比丘,可以長期居住在寺中。其他的比丘,無病不得長期住在寺中。因此雲遊宏化,是佛世時比丘最主要的生活式。

*徑行道:一條用細沙鋪成的長約十米多的道,比丘們光腳在上面一邊走一邊做禪定。

 





主持人
維加拉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