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9/21 08:54:02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總義講記 第一課

華智仁波切

堪布索達吉 譯

 

祈禱本師釋迦牟尼佛: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刹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 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祈禱上師法王如意寶:

涅慶日俄再愛香克思 自大聖境五臺山

加華頭吉新拉意拉悶 文殊加持入心間

晉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 證悟意傳求加持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一課

今天開始講華智仁波切造的《現觀莊嚴論總義——修行次第略說》。這部《總義》是《現觀莊嚴論》的大框架,是理論與竅訣相結合的總綱要;而對修行人,它同時闡述了修行此論的次第。

其實顯密一切佛法是要修持的。先從理論上瞭解,再到實際生活中運用,一定要這樣串習。如果光從理論上瞭解而不修持,就不叫佛法了。就像現在的世間知識——歷史、天文、地理,還有佛教中的個別學問,只要瞭解就可以了。但作為佛教徒,最關鍵的是改變相續、獲得解脫,這就需要實修。所以,華智仁波切等前譯寧瑪派的高僧大德講《入行論》、《中觀》等任何法要時,都有修法次第的引導。而這次我們學《總義》,大家不但會明白《現觀莊嚴論》的實際意義,同時也會知道,補特伽羅從凡夫到佛地依何發心來修持般若。當然你可以在各大講義中尋找喜愛的詞句,日日夜夜將精力投注在上面,但到頭來,對自己相續如何改變、如何修持所學之法義,可能還是雲裏霧裏、不知方向。

前面在《略義》中講了八事、七十義,讓我們了知了《現觀莊嚴論》總的品數和所詮。現在我們學《總義》,又可以了知修行現觀的發心與次第。為什麼要學《現觀莊嚴論》?學的目的和用途是什麼?修學時如何發心……不明確這些,即使學習多年,即使理論上精通印藏論師的說法、藏地各教派的抉擇,但在實際修持時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按前譯傳承上師的竅訣,我們學習《現觀莊嚴論》先要瞭解如何發心與修持。

這部《修行次第》的文字不多,以前上師如意寶也傳講過,而且再三宣說了聽受和修持的功德。因此,大家應以歡喜心和恭敬心諦聽!

頂禮佛陀!

通達所知三智之真如,

修學所修四加行之道,

獲取所得法身之果位,

印藏諸位賢哲前頂禮!

華智仁波切首先頂禮佛陀,之後以一頌對《現觀莊嚴論》的全部內容作了概括。

在見解上,印藏高僧大德們已精通所知三智——遍智、道智與基智之真如;在道位上,已圓滿修學了所修四加行——正等加行、頂加行、次第加行和刹那加行;而最終獲取了具如海功德之法身果位。學修並通達現觀的大德很多,像印度著名的聖解脫部、獅子賢等論師,以及藏地前譯派和新派的諸位大德,作者在他們面前恭敬頂禮。

三智是目標,四加行是趨入目標之道,法身是果。所以,這一頌已宣說了《現觀莊嚴論》見修行果的一切法要:三智是見,四加行是修行和行為,法身是果位。

各位有緣之補特伽羅現證究竟法身之果的無謬修持方法可分為二:

任何一個有緣修行人在現證法身果位的過程中,都需要無任何錯謬的修行方法,這可歸納為兩點:發心和加行。

全論分二:一、發心;二、加行。

甲一、發心:

首先,如果能夠了知某法,則可令菩提心在相續中如理生起的抉擇所知之法可分為三:

菩提心分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在修學過程中,如果了知某法就可令菩提心在自相續中如理生起,那這樣的所知法是什麼?就是三智。

世間的學問很多,所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但這些知識只能解決暫時人生中的個別問題。而菩提心卻能讓人完全改變,原來的具縛凡夫,依菩提心的點金劑可將有漏之身變成相好燦然的佛身。所以,此處抉擇的所知與世間知識有很大差別。儘管世間高等學府林立,可是哪里有讓我們生生世世從輪回大海中解脫之方法?世人傳講世間法,傳講者自己已被世間的美酒陶醉,迷迷糊糊;而所傳的知識也是凡夫分別心的臆造,所以,這些知識沒有意義。

能讓菩提心在自相續中生起的所知之法,就是《現觀莊嚴論》的所詮。依靠《現觀莊嚴論》,真正能令菩提心獲得穩固且不斷增長。下面分三個方面闡述。

(一)需要瞭解究竟所得之果[遍智],如果不能通曉這一點,則不能了知願菩提心之所緣;

《現觀莊嚴論》講三智,第一品是遍智。

為什麼講遍智?我們要尋找方向從輪回中獲得解脫,先要瞭解所得果是佛陀的遍智。不通曉這一點,也就失去願菩提心的所緣,因為願菩提心是緣佛果之發心。沒有所緣,發菩提心是不會成功的。比如我要出發,但不知前往何方,那就迷茫了;如果確定去拉薩,路上耽擱多長時間,終究還是會到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學佛的目標就是要成佛,要獲得佛陀如海般的功德與智慧,這一點要清楚!現在有些人學佛不是為了成佛,也不求智慧,只是為了治病、平安……這根本不屬於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它的目標一定是求遍智,不求遍智也就沒有發心。所以,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第一品中宣講遍智,讓修學者認清目標。

(二)需要瞭解能獲得該果的道之法相[道智],如果不能通曉這一點,則不能了知行菩提心的修法;

第二品講道智。

為什麼要講道智?因為所求是遍智,而道智是途徑。比如去拉薩,你坐火車、坐飛機還是走路去?這些途徑一定要瞭解,不瞭解,光有想法不可能實現。同樣,希求佛的遍智必須要瞭解道智、經由道智,否則無法實踐行菩提心,無法真實行持菩薩道。因為雖然有願,但一步也不走,一度也不行持,永遠無法到達。所以,遍智之後要講道智,講方法。

華智仁波切的這部《總義》的確是竅訣,讓人看了之後,對《現觀莊嚴論》的道理一目了然。

(三)需要瞭解遠離該道之歧途的方法[基智],如果不能通曉這一點,則既不能令勝義菩提心在相續中生起,也不能使空性與大悲雙運。

第三品的基智,講遠離道之歧途的方法。

比如去拉薩,先要瞭解路上有無強盜等危險,如果有但不瞭解,那麼雖然發了心,也啟程了,但不可能到達最終的目標。同樣,雖然發了願心,但在實踐行菩提心的過程中,沒有遣除道障和歧途,修行很可能半途而廢。

有些人可能會想:基智是人無我智慧,為什麼被當作歧途?原因是這樣的:《現觀莊嚴論》直接宣說的是菩薩基智,而現前此基智的障礙就是二乘的自私自利心,所以,聲聞緣覺不離自利心而證悟的人無我其實是片面的空性證悟,是遠離大悲心的智慧。這種遠離大悲的相似空性與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相去甚遠。本論間接宣說了小乘的片面智慧,但因為這一片面智慧不能使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與願一切眾生獲得佛果的大悲雙運,所以是希求佛果道路上的歧途。也正因為如此,本論才將基智中的遠基智、近基智與所治基智、能治基智這兩組以對比方式宣說。以對比方式宣說,我們才會知道菩薩具有何種基智,聲聞緣覺又具有何種基智;也才會知道,聲緣基智在大乘修道中是應該遣除的歧途,而菩薩基智不是所舍。

其實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首先要有目標,其次要有途徑和順緣,最後還要避免違緣。比如經營企業,一年要賺多少錢,這是目標;有什麼實力和能力,這是順緣;還要考慮經營中可能發生的違緣。同樣的道理,對於尋求佛果的修行人,本論第一品講目標——遍智,第二品講順緣——道智,第三品講違緣——基智。只要現在把三智的大框架定下來,到時候學論文,雖然內容較多,但我們還是知道它在圍繞什麼宣說,所以非常清晰。

下面講具體修法。先是發心,這個發心的修法和實修菩提心沒有差別。

因此,如果首先便能一心一意地思維:無始以來,(對我)有著養育之恩的一切老母有情都掙扎於輪回苦海的洶湧波濤之中,飽受著形形色色的苦痛,從而對他們生起大悲之心。

我們在修持的時候,先把該做的事情處理完,之後心不散亂,以閉關或入座的方式思維:無始以來直到今日,對自己有過真實養育之恩的老母有情,仍在輪回苦海中掙扎著、痛苦著……多麼可憐!緣此生起強烈悲心。具體修法可依照阿底峽尊者的教言:了知一切眾生當過自己的母親——知母;當母親時對自己有莫大恩德——念恩;之後要報答母恩——報恩。

以前有人說過:別人的母親可能都很好,但我的母親很壞,我怎麼也想不出母親的恩德……也許有極個別的母子,因為前世剛剛結下仇恨,所以一轉世過來彼此視如怨敵。但一般來講,不要說富貴家,就算是乞丐,母親也會把一天中討到的最好食物給孩子。去看看那些乞丐,冬天最冷的時候,她們自己穿得破破爛爛,卻不忍讓孩子受苦。其實在我們小時候,母親也付出了同樣的愛護。所以,道友們都想一想,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母親付出了多少心血?尤其是以前,那種條件下要付出,真的是付出一切。

而這種經歷也不僅僅是今世之父母,其實我們所見的任何眾生,無始以來都對我們有過養育的恩情。只不過被無明所縛,我們以肉眼不能見,甚至連心都無法想像。但按佛經所示,即使大地上的一小塊,所有眾生未在此出生的一個都沒有;在這裏我們反反復複死、反反復複生,而生者皆當有母。對這個道理生起信心,菩提心會生起來的。

如果連這個基礎都沒打好,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等境界就不談了,因為最基本的知母念恩不具足,任何修行不會成功。所以我們首先要緣老母有情修悲心。

(並進一步思維):我這次一定要盡心竭力、勇猛精勤,力爭使這些老母有情都能從層出不窮的一切苦難中得到救護,並獲得大樂果位的安撫。

作為兒子,應當想辦法讓老母有情離開輪回痛苦。輪回有無邊痛苦,只是讓他們有吃、有穿、有一些地位,這是暫時的,解決不了大問題。世間有人經常給父母寄點錢、打個電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是個孝子。其實打不打電話沒什麼,買點吃的、買間房子、買輛轎車……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讓他們獲得解脫。而解脫也不是暫時的聲緣果位,一定要令其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這是最關鍵的!

所以我們應該發心:速將老母有情安置於佛的大樂果位。

如果能夠如以上所說一樣生起大乘之法的根本——大悲心,對受苦眾生產生如同失去雙臂的母親眼見兒子被急流沖走一般急切的不可堪忍之心,則表明其大乘種性已經蘇醒,並堪為該甚深妙法所調之法器。

看到可憐眾生,如果生起很想救度他們的迫切心情,像斷臂母親的孩子被水沖走,她非常著急但沒辦法一樣,說明大乘種性已經蘇醒。

道友們也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這樣?光是對父母、對親人有悲心,這不叫大悲心,叫小悲心。父母親友生病了馬上送到醫院,與自己關係好的人才去幫忙,這是一般人的做法,是貪心,而不是悲心。因為你的所為源於對親友的貪執,你的父母,你的親人,你貪執他們才有愛心,而不是出於無私的悲憫,所以不是大悲心。真正的大悲心,凡有生命的,天底下任何一個眾生,見其在輪回中受如是苦,你都想救護,這樣的心才稱為大悲心。當相續中自然而然生起此心,說明大乘種性已經蘇醒。而大乘種性蘇醒,看見苦難眾生會不由自主生悲心,任何一個眾生,即使是自己的怨敵在受苦,你也只想施以救護,這就是具有大乘善根。

按全知無垢光尊者的說法,大乘善根分廣大與甚深兩方面。廣大方面:大悲心極其強烈,看到眾生受痛苦時自然流出眼淚,唯一只想給予救護。我看有些道友確實是這樣,見到烈日下的小蟲正在痛苦掙扎,即使再重要的事也放下來救護它。雖是暫時的救護,但大悲心已得以體現,也說明大乘種性的成熟。甚深方面:如《入中論》所說,聽到般若法門時,眼淚直流、汗毛豎立……有很多相。

如果見到可憐眾生不生悲憫,聽聞甚深空性也無絲毫感覺,而一講武打或愛情故事時眼睛大大的,那可能成熟的是壞人種性。所以,是不是大乘所化,外相上看得出來。有些人問:我有沒有出家緣分?有沒有學佛成就的緣分?其實不用問別人,只要捫心自問:當聽聞大乘空性法門,當見到眾生受痛苦,當聽到佛陀因地救度眾生的感人故事時,有沒有感覺?如果沒有一點觸動,說明你連大乘種性還未成熟。不要說修學密法,連修學顯宗《金剛經》的因緣都未到。所以,有無緣分要看自己大悲種性是否成熟,空性智慧種性是否成熟。

當然一般來講,一旦我們真的想度化眾生,那時候也算是學佛有份了。不過這種度化,不是簡單地拔苦。前段時間媒體上有位著名的武打明星說:“我四十歲以前只為自己,白活了;四十歲以後我要搞慈善,為他眾而活。”他的想法很好,但不知是否有大悲菩提心,因為真正的大悲菩提心要緣佛果,這個條件很重要。見到可憐眾生,只是“好可憐、好可憐……離開痛苦多好”,這是一般的悲心,不是大悲心。所以我們為人拔苦與樂時要想到:暫時解決眾生的苦還不夠,一定要讓他得佛果;為讓他不再受任何苦,我一定要成佛予以拔濟。

不過有些人的修行只緣佛果,“我要成佛、我要成佛”,至於成佛的目的——利益眾生這點卻忽略了。只想往生極樂世界,一直“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問他為什麼要往生?“因為到那邊很快樂。”就像有些學生為什麼讀書?“為了當幹部,當幹部生活很快樂。”只是為自己,這種人生目標沒有味道;而我們學佛人若只為自己,那也沒有大乘佛法的味道。當然緣佛果的功德,如《釋尊廣傳》所說,的確不可思議,但不想利益眾生,大乘菩提心就不圓滿。

所以,我們要以悲心緣眾生,以智慧緣佛果,生起真正菩提心。

於是,像這樣的所調化機又會開始產生以下的心念:雖然我要成辦一切眾生的利益,但如今我自己仍處於輪回的痛苦之中而不得解脫,甚至連出離輪回的方法都一無所知,又怎麼能成辦他眾的利益呢?

有人又想:我煩惱深重、業力深厚,不說度化眾生,自己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對解脫毫無把握和信心,又怎麼能成辦無量眾生的利益呢?

這種能無勤成辦無邊一切眾生之利的辦法究竟是什麼呢?

但我們要想:我現在的狀態不行,但有沒有無勤的方法呢?以前法王如意寶也講過:凡夫人利益眾生有勤作,效果也有限;能在無勤作中自然利眾,效果最好。那有沒有這種方法呢?

如果真有這樣的辦法,我一定全力以赴地去努力。

看見眾生可憐,又無力救護,此時要尋求真實利眾的方法。比如有人見到貧困眾生,他想:有沒有發財的辦法?等我有了錢,一定把他們一個一個安置在富貴位置。有些大老闆最初就是這樣發心的。

如果能夠生起這樣的心念,則可以對其這樣說道:“嗟!善男子,這種辦法是絕對存在的。首先,就是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而以發心等等的次第現證一切種智[佛智或者遍智],然後將自己曾經走過的途徑宣示於他眾,這樣一來,就可無需勤作勞頓而任運自在地成辦無邊眾生的利益了。”

一個人真想利益眾生,也在尋求方法,此時可以告訴他:無勤利益無邊眾生的辦法絕對有,就是從《現觀莊嚴論》第一品的發心開始,之後教授、所緣、所為等次第修行,最終現證一切種智。獲得佛果以後,再將因地經歷的途徑——發心、聽受教言等宣示給有緣眾生。通過這種方式,即可任運自成、無勤作地成辦無量眾生之利益。

以前我們為自己而修行,為自己的目標活在世間,但現在我們要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就要先發心,之後經五道十地一切修行,最終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以二十七種事業無勤利益無邊眾生。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