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臺灣高雄文殊講堂2009.9.26  義工大會開示

 

佛陀的格言

 

慧律法師主講

 

請坐下。

各位尊敬的護法居士大德:

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陸法會前的一個月,我們都會召開義工大會。這二十年來,承蒙這些舊有的老幹部,還有新生一代剛進來的發大心的義工鼎力的支援,使得我們水陸法會進行得特別順利,每一組都負起他的責任,每一組都盡了他的本份事,所以,講堂的法會運作一直是很有組織,也非常有系統,這些都是歸功於各位領導、各位慈悲的義工,如此的鼎力支持。

本來我今天是不開示的,不開示的,因為一直在靜養當中。那麼為什麼要開示呢?因為太久了沒有出來,人家也不曉得師父長什麼樣子,大陸各個地方常常會謠傳,說慧律法師已經往生了、火化了,說車禍啦、重傷啦,反正統統會有存在這一些謠言,那麼,我想一想,還是出來跟大家說幾句話、見見面,讓大家瞭解,喔!師父還健在,還滿健康的,傳達一下現在的訊息,就是這個用意。

我們作為一個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心都向著佛、向著法、向著僧,有了佛、法、僧的依歸,使人生活得更有目的跟意義!所以,因此大家都知道,師父是一個弘法的法師,每一種法師都有他可貴之處,像我們做這個大焰口,就五、六個鐘頭!是不是?這就是法師要五、六個鐘頭,這個我比較沒有辦法。我看那個受幽冥戒,就整個晚上,哇!人山人海,受幽冥戒。師父就比較適合打遊擊戰,突然來講兩個鐘頭,跟大家互相勉勵一下,這個在師父的體力範圍內許可的,不影響師父的健康跟休養,同時也讓大家能夠在法上受益的,所以,今天師父要來講。

那麼,今天的這個課程特別的重要,特別的重要,也許我們講這個最上乘,禪、佛的心,根器比較初機的,或者是陋劣的,可能不受益,叫他念念佛、吃吃素、放放生,這個還比較受益;如果我們講這個楞嚴大法,又太艱澀了,也不見得上、中、下的根器都受益。今天我們講的這個題目,叫做“佛陀的格言”,格就是格物致知那個格,這個格言就是我們所講的座右銘,座右銘。所以,今天我們所講的這個內容,就變成上、中、下的根器都受益,因為它是一般語言跟文字,等一下師父講的時候就直接翻譯跟注解。

佛陀的格言,它每一句話都是佛說的,沒有一句是什麼菩薩、祖師大德講的,底下講的二十九個小段,一百九十二句,每一句話都是佛所說的,如果你能夠,就要做一下筆記,哪一句,你今天坐在這兒兩個鐘頭,也許多一點,哪一句覺得:哇!很受益!那麼,人生就不虛此行,這一句話來當作座右銘,一輩子都是這樣子來信奉佛陀的箴言,一輩子受益!

好!佛陀的格言分二十九小段,一百九十二句,這一本書,菩提印經會印的這一本書,我是二十年前看到的這一本書,覺得它後面所收集的這些佛陀的格言,一句一句都很受用,我一直想找機會來把這一段好好地發揮,也不要太冗長,我們用簡潔有力,讓大家聽得懂、受用的,每一句都很振奮人心,因為是佛陀所說的,所以,每一句統統叫做重要,統統叫做重要!

今天所講的這個內容,就是有關於道德的提升,使我們出家跟在家的人格、僧格高尚,也就是作為一個佛弟子,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道德、要有規範自己的能力,念念能夠提升自己。

 

佛陀的格言

陳柏達居士選譯

 

目錄

 

一、寧靜

二、私欲

三、束縛

四、洞察

五、願望

六、慈愛

七、煩惱

八、障礙

九、愁苦

十、待人

十一、心境

十二、行善

十三、實行

十四、省過

十五、言行

十六、學習

十七、教育

十八、快樂

十九、幸福

二十、智慧

二十一、容忍

二十二、知足

二十三、健康

二十四、施捨

二十五、友誼

二十六、財富

二十七、信心

二十八、解脫

二十九、精勤

 

喜悅與讚美

 

柏達的“釋迦金言集”即將出版問世。這對於喜歡欣賞他作品的人來說,自然是令人興奮的消息。

這一本書的英文部份,是柏達收集多年,細心挑選而來;中文部份則出自他的翻譯,信達雅三者兼備,其中有不少令人讚歎的神來之筆。

我認為閱讀本書,可以兼具不同的態度:可當作養性聖典看;可視為怡情小品讀。

我喜愛這本書的小巧玲瓏、義理豐富、精簡流暢、格調高雅。它蘊藏著無限的智慧,可以澄清人們內心的鬱結焦慮;不但使人睜開他的眼,也能拓展人們的胸襟。

我常聽說品茗的好處不少,柏達的書也經得起品嘗,使人回味無窮;這些珠璣的字句、高尚的情操、雋永的趣味,含蓄著哲人的苦心、無聲的啟迪、以及一種超乎言說之外的空靈之美,這種美正是禪的寧靜,睿智與解脫。

讀一本好書,如坐春風,身心爽快,雖知道無聲勝有聲,卻也難免不說上幾句,一吐我心深處的喜悅與讚美。

林世敏序

 

佛陀的格言

一、寧靜

 

佛陀的格言,第一小段叫做寧靜,安寧的寧;靜悄悄的靜。一、寧靜。第一句:

【一、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意思是說:你想要得到幸福快樂的日子,或者是人生,首先要懂得有一顆寧靜的心。世間人在刹那生滅的緣起無常法裡面起心動念,把感官的刺激誤認為是一種享受,佛陀說:那是錯覺,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把感官的刺激當作是一種享受,是錯誤的、是錯覺的,感官是虛偽的證人,我們把錯覺當作是我們的正覺。佛陀說:寧靜來自內心,千萬不要向外去追求,任何緣起法的東西都是虛妄的,沒有一件事情是實在的東西,愈追求,苦惱就愈多!第二,第二句:

 

【二、放下過去的煩惱,不耽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放下過去的煩惱,也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換另外一個角度說:內心不平靜是為什麼?就是放不下過去的煩惱,一直擔心未來,一直執著於現在,卻不知道那是刹那生滅的緣起無自性的假相。所以,因此全世界的眾生,只要他沒有學佛,就很難得到內心的平靜。所以,佛法一句話,抵得過千金萬兩。第三句:

 

【三、不嫉妒、不貪婪、沒有私欲,在所有情況下,內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

 

內心不嫉妒他人,也不貪婪任何的事物,沒有私欲;自私的私,欲望的欲。在所有的情況下,內心都持有那分寧靜,這就叫做高尚。什麼樣的人叫做高尚呢?是不是做一點善事叫做高尚呢?不,不是!是不是少許的幫忙別人叫做高尚呢?不,不是!那怎麼樣的人叫做高尚呢?再講一遍,這是第三句:內心不嫉妒他人,也絕不貪婪任何的事物,沒有任何自私的欲望,在任何的時效、所有的狀況之下,內心都保持有那分寧靜,這就是高尚的人格,這真正的一個偉大的人!第四句:

 

【四、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羡慕別人,就得不到寧靜的心靈。】

 

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也千萬不要去羡慕別人。如果你嫉妒了別人、你一直羡慕別人,不知道自己心就是佛,你就得不到寧靜的心靈。再念一遍:第四句: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也不要去羡慕別人。如果嫉妒別人、羡慕別人,你就會得不到寧靜的心靈。第五句:

 

【五、當一個人品嘗到孤獨與恬靜的美味時,便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和犯罪的行為。】

 

當一個人品嘗到孤獨,與恬靜的美味時,恬靜:左邊一個豎心旁,右邊一個舌頭的舌,恬靜。再講一遍:當一個人品嘗到孤獨,與恬靜的美味時,但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和犯罪的行為。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能夠在單獨一個人仍然不覺得孤獨,同時這種孤獨充滿著智慧,內心與佛同在,同時真正品嘗到恬靜的這個美味,你的內心裡面擁有佛陀的智慧,你就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也不會去作奸犯科、去犯罪,有犯罪的行為。像我們年輕人就是內心空虛,少男、少女就拼了老命去追求。像今天報紙登的,年輕人去當古惑仔,電影看得太多了,殺人、放火、販毒、偷竊車子,電影總是把古惑仔或者這些黑道的大哥,演得好像英雄,這就讓年輕的這一代產生了錯誤的示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能夠有真正佛的心,就算自己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孤獨,當我們有寧靜的內心,嘗試到這種法的喜悅的時候,我們內心就不會有恐懼。恐懼是怎麼來的?就是患得患失來的,你擁有的東西,你很恐怕去失去,就會有產生恐懼感,強烈的佔有欲,就會有恐懼失去。所以,沒有得失,恐懼感慢慢地就會消失。

第二小段叫做私欲,自私的私,欲望的欲。

 

二、私欲

 

【六、痛苦的根源是私欲,無論企求快樂、報復、或只企求長壽的欲望,都會導致痛苦。】

 

第六句: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意思是說:你自私的欲望太強烈,那就註定一輩子的痛苦是沒有辦法拔除的,什麼都只有為自己想,自私自利,不肯犧牲跟奉獻,那麼,這一輩子,你想要遠離這個痛苦是不可能的!無論你企求快樂,或者是報復,或者是企求長壽的欲望,都會導致痛苦。再念一遍:(無論你企……企就是企業銀行,企業、大企業那個企。)無論你企求快樂,你想要擁有快樂:我期望快樂!但是,不知道放下那一念就是快樂,因此拼了老命要追求快樂,可是,快樂消失的時候,又有失落感,不曉得那刹那生滅法,沒有真實性的快樂。所以,無論你企求快樂,會導致你痛苦;是指世間假相的快樂,不是法、真理的快樂。或者是說:別人對不起你,你很想去報復,這樣也會導致你痛苦!或者是每天都祈禱你長壽,你有這樣強烈的欲望、希求;不知道我們這個色身,是業力所感召而來的,萬法隨緣地過日子。你企求欲望,什麼欲望呢?長壽的欲望,都會導致痛苦。你想要有長壽,就會吃這個補品、吃那個藥,吃這個、吃那個。最近有一個婦人,三十八歲,三十八歲,剛好生了第二胎,生產第二胎,那麼,中國人的傳統,它就是這樣子,要做月子;做月子,因為她沒有那個健康的觀念,她就開始吃這個四物湯,然後這個燒酒雞就拼命地補,拼命地補,補,一直補,因為她認為,生產過後一個月就是要做月子,要好好地補;結果兩個禮拜,才兩個禮拜,中風,中風,補過頭了,補過頭了!這個就是當我們一直企求健康,沒有這種健康的知識,結果補過頭了,中風!因此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吃補的!

 

【七、欲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第七句:欲望會導致你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當一個人對自己的遭遇知足、滿足,這個人的痛苦就會立刻停止。也就是對自己的現況非常地滿足:我有一碗飯吃,有個健康的身體,我有佛可以學,我很知足了!所有的痛苦立刻就會消失。第七句再念一遍:欲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八、從愛欲產生憂愁,從愛欲產生恐懼,拔除愛欲的人,既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

 

第八句:佛陀說:從愛欲產生憂愁,愛就是愛戀的愛;欲:欲望的欲。從愛欲會產生憂愁,從愛欲也會產生恐懼,無論你貪金錢、名利、男女,這個愛欲不放下,憂愁跟恐懼是沒辦法斷除的。佛陀說:拔除愛欲的人,就會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因為他從不奢望任何的愛欲。第八句整句再念一遍:從愛欲產生憂愁,從愛欲產生恐懼,拔除愛欲的人,既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

 

三、束縛

 

第三小段,束縛,捆綁的意思,佛陀所講的束縛是指內心不自在,不是指這個色身。哪一種情形會產生嚴重的束縛我們?每一個人都想過自由自在的日子,如果你沒有學佛,縱然放你出去外面,沒有關在牢籠裡面,你一樣是束縛的人!為什麼?你一樣被關在煩惱的牢籠裡面,一切眾生不明了真理,沒有自由份的,看什麼貪什麼;看什麼嗔恨什麼;看什麼嫉妒什麼,我們什麼時候自由自在地過過一天的日子?所以,第三小段叫做束縛。

 

【九、固執某一件事物(或某種見解),而輕視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稱它為“束縛”。】

 

第九句:凡是固執某一件事情,或者是執著某一種見解,而去輕視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稱他為束縛。師父直接翻譯:凡是固執某一件事情,或者是修行人,你修哪一種宗派,執著自己的見解是最高超的,其他人都不如你;其他宗派都不如你;其他的道場都不如你;其他的法師都不如你,有這樣子的固執,世間人固執某一種事物,而修行人固執某一種見解,輕視別人的事物是卑鄙的;輕視別人的見地是醜陋、是卑鄙的,只有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有智慧的人稱它為束縛,這就叫做束縛。所以,束縛來自一顆不平等的心,不了解法法本空,法法平等,這就會造成束縛。所以,真正修行人,當我們有高超的見解、高超的佛的智慧;高超就是沒有高下,這個叫做高超;世間人之所以成為凡夫,是因為他有高跟下,所以,《金剛經》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這個意思。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的本性是沒有任何高跟低;高跟低是妄、是執、是分別、是顛倒,所謂的高跟低,都是你自己分析後,意識心所產生的分裂的狀態,能所不斷,不曉得諸法本空。因此眾生之所以活得很痛苦,就是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執著某一種事物;修行人時時刻刻執著某一種見解,認為:我比你行!書讀多一點:我書讀得比你多,你沒讀書,沒水準!看不起別人,處處都以自己的為最高,那就變成是法不平等,那就有束縛。

 

【一○、沒有貪愛和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

 

第十句:沒有貪愛和嗔恨的人,就沒有束縛。這個貪愛包括任何的財色名食睡,任何的一切六根、六塵、六識所緣起的十八界,這些緣起的假相,只要你一貪愛它,你就一定有束縛!因此佛陀說:全世界沒有一個人不坐在心靈的牢籠裡面。佛陀又說:全世界的人,也許有的人身體是健康的,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全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人的心靈是沒有病的,就是大執著就大病;中等的執著就中等的病;小小的執著就是小小的病,世間沒有一個眾生不執著!換句話說:這個世間就是沒有一個人不生病,執著就是病,病就是執著,就是這麼一回事!第十句再念一遍:沒有貪愛和嗔恨(就是憎恨的人);憎就是左邊一個豎心旁,右邊一個曾經的曾,叫做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沒有貪愛,和沒有嗔恨的人(就是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愛恨交織會毀掉一個人。

 

【一一、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第十一句:貪心是最猛烈的火,它會讓你心神不寧。憎恨是最壞的執著,一直恨一個事、一個人,一直一年、兩年、三年都割捨不下,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迷惑,以為有真正的欲望可以去追尋,還有外道的錯誤的見解,或者是佛教裡面所講的法對法的執著,叫做法執,不曉得所有的語言、文字本來就空,任何的語言、文字,任何的佛的言說,其實都是空無自性,都是寂滅、絕對的解脫法;我們誤認為有語言可說、有文字可著,或者是佛真正的有說法,沒有的!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逃脫的網、脫逃的網。什麼叫迷惑?譬如說著於男女,那個感情一執著,那就是:叫我如何不想他呢?日想、夜想,晚上作夢也想,二六時中,完全被這個緣起的假相迷惑。名也好、利也好、男女也好,或者是世間財色名食睡也好;修行人可怕的就是錯誤的見解,很想修行,卻碰到了惡知識,把你引導到錯誤的觀念,你還很感謝他!為什麼?因為初學佛法的人,沒有能力去分辨哪一個是善知識?哪一個是惡知識?沒有辦法!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成就佛道,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都沒有辦法碰到正法。最後一句: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愛欲,這個愛欲包括了財色名食睡,尤其是男女的愛欲,哪一個結過婚的人,會想到說:我求生極樂世界最重要?結婚,大家就是家庭為重,要好好地照顧老婆,深深愛著老婆;或者是常常地愛著這個老公;或者是生一個天才的兒子,深深地眷戀著,好好地栽培,這個是人之常情,在世間法無可厚非,因為他是世間人。但是,一個學佛的人,有哪一個幸福的家庭,會想到說:我有一天會死亡,老公走老公的、兒子走兒子的路,我還是要修行比較究竟?是有誰會想到這個,最透徹的生命的臨終這一關?因此可以說普天下的人,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這個愛欲,夫妻太恩愛,事實上很難修行;夫妻之間每天吵架,你也很難修行,看到對方,火氣就上來,沒辦法念佛,一念的話,火氣很大;太恩愛,束縛太強;太仇恨,嗔恨心太強。所以,學佛的人,應當自己用智慧去拿捏,哪一種情形對我們修行最沒有障礙。對不對?有的人學佛,她的先生也不信佛,一直想要度他,他就因緣不具足,你怎麼度他?她老公不吃素,她就拼命地希望老公吃素,修行還沒有成功,家庭就搞得烏煙瘴氣了,吵鬧不停!所以,夫妻之間,要拿捏到恰到好處非常困難!一個人的生活,它就比較絕對;兩個人的生活它就比較相對,我要尊重你,你要尊重我;可是,有的人大男子主義很強,你怎麼尊重他,他還是不滿意啊,你皮鞋給他擦亮,他還是不滿意啊;西裝給他弄好,他還是不滿意啊!對不對?到最後你就會覺得很疲倦;不然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對?你怎麼做,他也不滿意啊,因為他的心充滿著煩惱。所以,夫妻是最難的哲學,清官難斷家務事,你做師父的,你也是很難!有一個女居士來,就說:唉!我先生啊……,她問師父說:我先生對這個男女就很執著!常常找她麻煩;可是,她希望清淨,她說:師父!怎麼辦?我說:涼拌啊!那你告訴我:我能告訴你先生嗎?你先生又不信佛!這個就是很難,一個想要清淨的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個他就沒有學佛啊!對不對?所以,很難的!所以,她來這裡受八關齋戒,都是戰戰兢兢,戰戰兢兢,為什麼?回去就怕犯到,她先生受九關齋的(台語什麼都不知諧音),他才不理你什麼八關齋戒!所以,這個就是: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尤其是世間人!你說一個人不貪財,已經很難了;世間人不貪名,那更難;世間人,叫他放下男女的欲望,開什麼玩笑?所以,要講說解脫,很遙遠;你要講看得淡泊一點,就很不容易了,把它看得很淡泊——名、利、色三關。所以,我曾經勉勵這些法師就是說:一個出家人,或者是一個在家居士,能夠把這三關看得很淡,這個人修行已經成功一半了,名、利、色三關放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個人修行,還沒有修行,這個人成功一半了!所以,離婚的人也很好修行,不要每天在那邊哭,哪那麼笨?一個人沒結婚,也很好修行;兩個夫妻都學佛,也很好修行,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很好修行!對不對?所以,觀念稍微改變一下。

 

【一二、一個人應該捨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第十二句:一個人應該捨棄憤怒,不要常常發脾氣。一個人也應該拔除傲慢,不要在智慧裡面夾雜著傲慢,這個傲慢最可怕的就是發生在有才幹的人,有才幹的人、會讀書的人。像我去看醫生,我講兩句,他就會說:到底是我是醫生還是你是醫生啊?醫生書讀多、有經驗,你多講兩句,他就認為你挑戰他的權威,那個醫生一般對自己的權威,他是不容許挑戰的;那些博士啊、學者,世間的這個份量、地位,或者是政治的領導者,這要叫他不傲慢,這太難了,太難了!叫他謙沖自牧,幾乎不可能!只要在世間,你有稍微小小的成就的,都不會認錯的,永遠不會認錯的,他怎麼會接受一般人的建議呢?所以,一個人應當捨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意思就是說:當你捨棄憤怒,拔除傲慢,你就會超越所有的束縛。諸位!學佛不就為了這個而來嗎?就是超越所有的束縛,讓我們活得更自在。佛陀說: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靜,就是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再講一遍:不執著心靈,邊“心靈”就是意識心,《楞嚴經》講叫做心識分別,意識心所產生的執著、分別和顛倒,就要完全放下。所以,不執著意識心所產生的心靈壓力,這些執著會產生心靈的壓力,這些種種的分別會產生心靈的分裂、強烈的分裂,心靈的分裂,會產生一個精神分裂症的人。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強烈的心靈的執著,就像一把利刃,“刃”就是刀子,刺向自己的心,執著愈深,那一把刀子剌得愈深,愈拔不起來!我們的心靈其實在滴血,我們自己不知道。所以,一個一輩子都沒有聽到一句佛法的人,是很可憐的人,他的內心裡面都在痛苦當中,內心裡面都在滴血,心靈都在滴血!為什麼?沒有佛法,不知道怎麼解脫。這佛法也是師父找了一輩子才找到的,我看了種種的哲學,找了諸子百家、孔孟的思想,或者是老子的思想,或者是《易經》,都沒有辦法解決師父內心裡面的疑惑,我一直在找,到大學才碰到佛法,才恍然大悟說:這個才是我要找的,這個才是我要找的!所以,真正的有功夫的人,他活著是透過智慧,相應的。一個人彈鋼琴,後天學習的人,譬如說這個彈鋼琴,都是一直教他,教他……,縱然他的鍵盤彈得非常地熟練,他只是學習別人的,這不是真正的功夫,叫做硬功夫;兩個人如果在不同的環境長大,他彈出來的鋼琴會完全不同!譬如說這個孩子在城市長大,他從小就是老師就教他這樣……,他無論怎麼彈,沒有辦法跳脫都是的格。如果另外一個小孩子,生長在森林裡面,森林裡面,他也是彈鋼琴的,他跟大自然結合,或者是跟大海結合,他的心靈是空曠的,他一樣懂得音樂,這個生活在大自然的小孩子彈出來的音樂,就會融入整個大自然,那是真正的音樂!都是教給我們的,那是老師的影子,不是真正的音樂。那個音樂,真正的彈音樂,是沒有音樂的,他音樂裡面全部都是神,音樂裡面回歸他的神,神跟音樂,神識跟音樂是一體的東西,彈出來的音樂是有生命的!一樣的,見性的人在說法也是這樣子的,每一句,它都有佛的生命、都有智慧的生命,跟不見性的說法是完全不同的!一個人也是這樣子,當你學鋼琴,彈的時候,那是硬功夫,那是老師教導你的,不是你自己的東西;縱然你彈到第幾級的,五級、六級、七級、八級的,也不是你自己的東西,那叫做硬學!所以,真正的音樂,仍然回歸到神。我們說:練精化氣,練氣還神,練武術也是這樣子的,這個武術這一招一打出去,練到最後,那個武術跟他的神是不二的,他打那個拳,打到最後不是他在打拳的,完全出乎自然,跟天地是配合的,那個拳一打出來,力大無比,虎虎生風,完全不是用身體在打拳的,那一出來,完全會歸到神,最高的究竟!那種練拳、練劍、練拳、練音樂,要想要登峰造極,就不可以靠後天學習的;靠後天學習,只是一個過程而已,要靠他先天性的東西,有先天性,同時他懂得如何領悟這個大自然的道理;佛陀就是領悟了確然的真理,人生、宇宙的真理,所以,變成了心物全部都是不二,就是佛性,悟到了最究竟了!再念一遍,第十二句:

一個人應該捨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束縛,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一三、聰明的人說:鐵、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並不是堅固的束縛,迷戀珠寶、耳環、妻子才是最堅固的束縛。】

 

第十三句:聰明的人說,聰明的,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並不是堅固的束縛,一個人迷戀珠寶、迷戀耳環、迷戀妻子或丈夫,才是世界上最堅固的束縛。

第十三句再講一遍:聰明就是;有智慧的人就是說:鐵做的手銬腳鐐,或者是木頭所做的,我們看這個古裝劇,以前要去午門斬首,東門,就是午門斬首的時候,套這個木頭抓去,或者是用繩索捆綁下來的這個枷鎖。

第十三句,聰明的人說:由鐵做成的枷鎖;或者是木頭做成的枷鎖;或者是麻繩做成的枷鎖,並不是堅固的枷鎖,如果你有能力,你有一天會掙脫的。但是,一個人迷戀珠寶、迷戀著名牌、迷戀著耳環、迷戀妻子、或者是死執丈夫,這才是最堅固的束縛!因為迷戀,它是沒有形相的,他內心裡面那個手銬腳鐐是沒有形相的,從內心裡面完全銬住你,你完全沒有辦法掙脫!

 

【一四、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

 

第十四句: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愚癡的眾生卻不能覺悟、不能覺知!

再念一遍: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痛苦和苦惱。

 

【一五、沉溺在愛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籠裡那般驚恐,為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

 

第十五句:沉溺在愛欲的人,你可以看看那電影啊、小說啊,瓊瑤小說,或者是武俠小說,這些英雄好漢,只要一沉溺在愛欲的人,佛陀說:宛如兔子困在牢籠裡面那一般地驚恐,這兔子被困在牢籠裡面那樣地驚恐。為束縛和執著所纏綁,被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所以,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自在跟解脫。

再念一遍:第十五句:沉溺在愛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籠裡那一般驚恐,被束縛和執著報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

 

【一六、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愛欲強烈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欲望便加倍地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堅牢。】

 

第十六句: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也就是惡知識、錯誤的思想。愛欲強烈,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欲望便加倍地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加地牢固,就是堅牢。

解釋一下:就是被不正確的思想,就是惡知見、惡思想、惡智慧,不是正覺的智慧,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了,意思就是知見錯誤了,跟錯了上人了。再接下來,佛陀說:愛欲強烈,愛欲強烈,貪愛這個財色名食睡,強烈地貪圖感官享樂的人,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感官享樂就是看看電影啊,偶爾啦,那無可厚非;如果每天盯著電影看,或者是吃、喝、玩、樂,你看這個電視上,很多這個吃喝玩樂,差不多了,都被困住在這個貪圖強烈地感官享樂的人,欲望便加倍地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加地堅牢。換句話說:愈執著、愈貪著的人,他的束縛就愈加地牢固。

第四小段叫做洞察,山洞的洞,觀察的察。

 

四、洞察

 

【一七、不可只依據邏輯、推論、或事物的外表來決斷事理。】

 

第十七句:不可只依據邏輯、推論、或者是猜測,或者是事物的外表來決斷事理。意思就是說:勸佛陀的弟子們,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看一個影像,或者是道聼塗説,人云亦云,就開始一起批判某一個人、某一個法師、或者某一個居士,這個是很可怕的!佛陀告訴我們:除非你親自去瞭解一件事情、親眼去看見一件事情,否則不可以只有依據邏輯、推論、大概、可能,這樣一直猜測,這個有失客觀,也有失公平。或者是你只看到事物的外表來決斷整理,這是很膚淺的人。所以,這一句的意思,第十七句,佛陀說:不可只依據邏輯、推論、猜測,或者只是看到事物的表相、外表,就來決斷一件事理,妄加揣測,這個是愚癡的人!學佛的人不可以這樣子道聼塗説,人云亦云。

 

【一八、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時,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時,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

 

第十八句: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的時候,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一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的,你才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

這一句比較長,用現在的語言直截了當就是說:當你確定一件事情是真實的、是完美的、是真正美好的,那個時候你才去接受它,同時去身體力行,這個就是正確的。那麼,這裡就講得比較長,剛剛講的是原文,那麼,現在講的是譯文,翻譯的就比較長。

第十八句再講一遍: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的時候,你才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的時候,你才可以去接受它,要做一個有理性的人,而且知道是真善美的時候,就必需身體去力行。

 

【一九、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第十九句: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當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這個真實就是一實相、真相,這個世間的真相是什麼?這個世間的真相,就是萬法都是假相,而我們眾生就是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譬如說你看到某某人,讓你很傷心、很痛苦,你就一直記恨他,就是以不真實的東西,來影響到真實的心靈的解脫。所以,不曉得緣起法都是生滅、都是無常,它是不真實的,而一切的眾生,都是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而我們的佛性是真實的,充滿著般若的智慧,這是真實的,我們要用真實的事物,因為眾生不瞭解,卻把它當作是沒有佛性,只有佛有辦法,我們凡夫哪裡有辦法呢?是不是?真正有般若智慧這種真實的,而世間凡夫他不想追求,他認為離他太遙遠了;我們不可能像佛這樣子,我們就放棄!所以,就用真實的事物把它當作不真實,認為離自己太遙遠了!所以,一切眾生,都會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當中,看什麼東西就建立了觀念;看什麼東西就建立著觀念,這個觀念不是是、就是非、就是對、就是錯,要不然就是建立在自己的才幹當中,同時夾雜一些傲慢,看起來好像在行善,其實他是傲慢地投影,他能救人,可以放不下傲慢。當他事情出現的時候,就會知道有才幹的人;或者是世間有學問的人;或者是充滿著有權力的人,你就會發現,他的思想當中,永遠停留在不真實的。為什麼?他以不真實的名、利,或者是學位,或者是技術、醫術,他一定會停留在自己的見地裡面。每一個學者或者是醫生,都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行的,這個事情如果發生在法師,就很可怕了!為什麼?就會勸導眾生:你只許聽我的,不容許聽別的法師的,不容許你親近別的道場!這個就會產生佛教很可怕的思想。我在這裡必需告訴大家:依法不依人,哪個法師講的都一樣,你要深入的去觀察,他是不是依佛陀所講的正法?有正,講的是佛陀的正法,你就依!不管在任何的時間、空間、任何的場所、任何的國土,只要那個法師講的法完全是依佛陀講的法,不管他的身分、地位,乃至於他就是一個在家居士;乃至於是一個醜陋的屠夫,他講的法完全是佛陀所講的法,你統統必需依他的,依法不依人。學佛不是感性作用,佛法要回歸理性;佛法要回歸智慧的;佛法要回歸正法的;佛法要回歸科學的,回歸科學。是不是?而且佛法也沒有辦法解決一切的問題,沒有辦法!

有一個人寫信來,說他的女兒得精神病,後來他不相信,他認為是鬼魂附身,她到晚上就大吼大叫,到晚上就大吼大叫,無緣無故就哭泣,無緣無故就胡言亂語,他找遍了所有的中醫、西醫,什麼高僧大德啊、大德啊,去請求,還有連神都問了,花了所有多少人民幣,傾家蕩產,就一個女兒這樣子,傾家蕩產,沒辦法救!後來他就是寫信來求助師父了,求助師父,希望我施展什麼法力,能夠趕緊救救他的女兒,我是他的唯一的依靠!我也是跟他寫、回信:要好好地看醫生,早睡早起,營養要照顧好,繼續看醫生,多聽佛法,把錯誤的觀念慢慢地糾正。諸位!這樣就一定會好嗎?那不一定!如果它是一種DNA、它是一種遺傳的,它是一種業力啊!父母親的遺傳,她到某一種年齡層,她就會發瘋,她就會發神經,就會見種種的怪異的現象,自言自語,晚上不睡覺,說看到什麼王爺公、媽祖娘娘;看到什麼土地公;看到什麼爺爺啊、娘娘啊!是不是?看到什麼孫悟空;或者西遊記裡面封神榜裡面的神,那我們也沒辦法,法師不是萬能的;佛陀也沒辦法,佛陀也不是萬能的;佛陀如果是萬能的,佛陀當時在世一個演若達多,他也是精神病啊,佛陀為什麼沒有辦法救他?在《楞嚴經》裡面啊!對不對?演若達多他是精神病,釋迦牟尼佛有辦法救精神病的嗎?沒轍啊!沒辦法,也是束手無策。佛有大神通;可是,沒有辦法改變眾生的業力,沒有這個能力啊!所以,你要求師父加持,在某一種情況是有效的,是有效的。因為很多人來到這個講堂,說他家孩子晚上睡不著覺,或者女孩子感覺她是業障很重,她就求師父跟她加持一下,摸摸頭,有時候是真的就是很不可思議,佛陀幫助師父,摸一摸頭,回去就是真的好了。她來感謝師父,我說:你要感謝佛,跟我沒有關係!對不對?那也是你的福報啊,也是你的福報,跟師父有什麼關係呢?她就很感恩,我說:佛陀加被師父,讓我有一點加持力,這個都感恩佛陀、諸佛菩薩。是不是?所以,不是每一個人加持都有效,不過摸摸頭總是結一個善緣,摸摸頭,反正我也沒有損失什麼。是不是?好!所以,因此我們要瞭解,佛法是理性的、是科學的,不是迷信。佛法不是什麼人都有辦法,你去救他,什麼問題你都有辦法幫他解決,什麼問題你都有辦法回答他,沒辦法的!好!我問你:有一個人問了一個問題,說:師父!如果我有一天流浪,流浪到一個小島,那個小島有老虎,請問師父,我是要行菩薩道,捨身命給老虎吃呢?或者是我要想說:這老虎是畜生,它沒學佛,我有學佛,我沒有東西吃,或者是我想辦法殺掉那個老虎,吃考慮的肉,繼續來養活自己,我繼續來用功、來念佛、來修行,它是畜生,我是人啊,我為什麼要給它吃?是我吃它對呢?還是它吃我才是對?諸位!你會回答嗎?嗯?來!問一下:如果你去小島,碰到這種情形,我還是認為:我是人,我學佛,我要殺掉它、幹掉它,吃了老虎肉繼續來修行,我認為是這樣!你認為這樣對的請舉手,你認為:我是要行菩薩道,還是要捨身命救那一隻老虎的,對不對?你認為這樣子的你舉手;想吃我?門兒都沒有!還吃我?沒幹掉它就算不錯了,還想吃我?對不對?所以,到這個地步,你就知道沒辦法回答!對不對?人家說:師父!那您呢?我當然會想辦法啊!對不對?當然啊,我還是要想辦法啊!對不對?所以,佛法不是:哎呀!你應該怎麼樣回答!沒辦法回答啦,真的沒辦法回答。

好!這一句再念一遍,第十九句:

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當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二○、明智的人不易為別人的想法所影響。】

 

第二十句:明智的人不易為別人的想法所影響。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是不受別人的思想所影響的。開悟見性就是這樣,我今天慧律,你起到全世界,哪一個高僧大德、哪一個人說法,我都不會受到影響,我見佛的本性,都知道凡所有相都是心的影像,沒有真實性,說法等同不說,一切法本來就無生,無生,哪裡有能說?哪裡有所說?哪裡有能緣?哪裡有所緣?對不對?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嘛!你說法,不影響我的智慧,你就說錯法,我也不受你影響啊,因為我知道你講錯啊!對不對?你講真、講對法,我也是不增不減啊!是不是?今天就是佛陀重新再來,我也不增不減啊;今天碰到一個惡毒惡知識,我也是不增不減啊!我也不會受你影響。底下,

 

【二一、不要被任何報導、傳統、或流言所左右。】

 

第二十一句:不要被任何報導、或者是傳統、或者是流言所左右,這就叫做智慧。也就是說:你不要被任何的報導……,就像我們現在的新聞報導。或者是傳統,我們現在、以前傳統,像我們拜神的,哇!把自己搞得身上都流血!或者是說,以前的女人要綁那個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你看!這個就是受到傳統所左右,有的人就受到影響。這個女人以前出去,還包得密不通風,密不透風,以前的女人就這樣子。到哪裡有哪裡一些文化、一些傳統,有某一些規矩;而某一些規矩,讓你覺得很訝異,非常訝異!這就是一種文化,你很難去接受的,你根本就不可能會發生在這種文明的世界裡面,你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可是,它就是有啊!還有一種,結婚,怎麼樣?說男人要結婚,男人要結婚,要怎麼樣?要背著老婆,背著老婆,要背一天一夜,從這個山走到那一個山,那一個山走到那一個山,我看到這個報導說:要是像我這樣,就不用娶老婆了,怎麼有那個力氣?背個一百多公斤的女人!要是背到那個為了生活每日來洗澡的貴妃(廣告詞),那怎麼得了?背到一半心臟就停了,死掉了,也不用娶老婆了!那個就是沒辦法,不合理的,它就是……,大家覺得很驚訝:為什麼要這樣子?就真的用個椅子,椅子,然後背著,背著那老婆,就是一直背……,哇!怎麼會這樣子?是不是?我常常講說:會不會搞錯啊?如果像我這樣的身材,是應當叫老婆背才對啊,她願意背我,我才肯娶她,要我背她,誰敢娶啊?哇!這個實在是……,每個地方的傳統,讓除外覺得很驚訝!是世間人啦,世間人!佛陀告訴我們:不要被任何的報導所左右;也不要被任何的傳統所左右;也不被流言所左右。中國大陸有一個地方,這傳統的,怎麼樣?頭髮要留下來,從小頭髮……,女孩子頭髮不理,頭髮一直留……留……,每天為了這個頭髮,都到地上了,也不剪,不剪,然後每天洗那個頭髮,要花兩個鐘頭,都到河邊去洗。她們用什麼洗呢?用洗米水,和那個洗米的水來洗頭髮,每天要洗那個頭髮,很長的頭髮,到地啊,要洗兩個鐘頭!然後洗完的時候再把它弄乾淨,再把它盤旋起來、盤旋起來……,再用布把它蓋起來,傳統!是不是?所以,如果你出生在回教,回教,女孩子,你那個頭巾就要包一輩子,那個頭巾就要包一輩子!

 

【二二、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塗說,不要相信謠言,不要絕對信賴一般書籍。】

 

底下,第二十二句: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塗說,不要相信謠言;不要絕對信賴一般書籍。

再講一遍,佛陀說: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塗說,我們要理性、智慧;不要相信謠言;也千萬不要絕對信賴一般的書籍,書籍是人寫的,一個人意識心寫出來的東西,都不究竟,有時候會誤導你的。

 

【二三、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隨便輕信權威。】

 

第二十三句: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就加以相信;不要隨便輕信權威。

解釋一下,說:千萬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什麼東西沒有看到真相,用猜的,是不可以的!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就加以相信。為什麼?有時候反對、跟你作對的,反而是善知識。你碰到一些阿諛奉承的人、以非為是的人、趨炎附勢的小人,他什麼東西看法、意見都跟你相同,對不對?有時候會把你引導變成錯誤的。所以,古時候的明君,明君,縱然這個大臣忤逆他,他也不會殺他(臣),他知道是為國家、為整個社稷,忠臣常常是忠言逆耳。這個就是我們學佛的借鏡,意思就是:說你好話的人,不一定要相信他;或者是批評你、攻擊你的人,你千萬也不要傷害他,說不定他才是你真正的善知識。千萬不要隨便相信權威,權威有時候也會錯誤的,現在的權威……,以前的權威,現在就被否定了,像物理學,物理學製造出來的定義、定理,以前行,現在就不對!這個物理的定理,定義跟定理,到另外一個星球就行不通,因為重力不一樣。所以,所謂的權威,是在某一種時間跟空間,叫做權威。所以,為什麼說:某一些學者現在是對的,到三十年、四十年,發現他是錯的!為什麼?這個就是權威有時候也會錯,因為他不是見性的聖人。

 

【二四、急躁地裁斷事理是不妥的。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

 

二十四句:急躁地裁斷事理是不妥當的,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

第二十四句再講一遍:急躁,太急或者是太躁,快速地就裁決一件事情是不妥的。諸位!當你在極端憤怒的時候,你需要的是時間冷靜一下;當一個男孩子一直在追求你的時候,你也是要冷靜一下,講得甜言蜜語,什麼非你莫娶啊,到最後還是會背叛你,跟他結婚沒多久,外面又有女人。所以,急躁決定一件事情是不妥當的!尤其是面對你的將來的幸福,或者是法身慧命,你一定要冷靜。

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就是有智慧的人在考量一件事情,會考量正確的,還有錯誤的兩個方向,兩個方向,這樣就比較客觀了。你處理一件事情,好處是什麼?壞處又是什麼?當我做這件事情下去,好處是什麼?毒品走私是壞處是什麼?對不對?

第五小段,願望,發願的願,希望的望。

 

五、願望

 

二五、願所有的眾生幸福安寧,內心滿足!】

 

第二十五句,願所有的眾生幸福安樂,內心滿足。意思就是說,佛陀告訴我們:二六時中,所有的心裡都要有善願,這一句話重點是在:造成不要發惡願,惡願是很可怕的!什麼叫惡願?說:我總有一天拉下你;我總有一天幹掉你;我總有一天看到你變成殘廢;我希望你有一天早死!這個就是惡願;希望別人不幸,這個就是惡願;希望別人殘廢,希望別人破產,或者希望別人婚姻破裂,這個都是惡願,這個是不可以發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願所有的眾生幸福安寧,內心滿足,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重要!

 

【二六、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佈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那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

 

第二十六句:讓我們心中無限的大愛,遍佈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那一個角落,無論是宇宙的那一個角落,都擁有我們無限的大愛。無限的大愛,沒有絲毫的障礙,沒有絲毫的怨恨和敵意。

整句再念一遍:讓我們心中無限的大愛,遍佈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那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

意思:在一個團體裡面,更應當如此。所以,在座諸位來做義工,更應當好好地修養自己,好好地修養自己。

 

【二七、願所有的眾生,內心快樂。不論我們看不看得見他(它)們,不論他(它)們在遠處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第二十七;補充一下體力。

第二十七,二十七句:願所有的眾生內心快樂,不論我們看不看得見他(它)們,不論他(它)們在遠處,或者是周遭附近,已出生或者是尚未出生,我們都要發如此地善願。

第二十七句:願所有的眾生內心快樂,不論我們看不看得見他(它)們,不論他(它)們在何處、在何地,或者是在我們的周遭附近;或者是出生,或者是尚未出生,我們都希望他(它)們內心快樂,要發如此的善願。

 

【二八、只要是醒著,無論行、住、坐、臥,一個人就應該保持著這種慈悲的胸懷。】

 

第二十八句:只要是醒著,無論行、住、坐、臥,一個人就應該保持著這種慈悲的胸懷。

第二十八句再念一遍:只要是醒著,無論行、住、坐、臥,一個人就應該保持著這種慈悲的胸懷。換句話說:單刀直入就是:永遠不可以去傷害任何眾生,乃至講一句重話,或者是傷人的心的話,一句都不行,這是佛陀所嚴格禁止的!

 

【二九、願我慷慨施捨,樂於幫助別人,願我身心清淨,做人正直,樸實無華,品性良善,不起惡念。願我不自私、不佔有,而且大公無私,甚至犧牲小我。願我聰明伶俐,能夠把真埋和知識的好處告訴別人。】

 

第二十九句,二十九句對義工就特別地重要,第二十九句對每一個義工就是特別特別地重要:

願我慷慨施捨;願我樂於幫助別人;願我身心清淨;願我做人正直;願我樸實無華;願我品性良善;願我不起惡念;願我不自私;願我不佔有;願我大公無私;甚至犧牲小我;願我聰明伶俐,能夠把真埋和知識的好處告訴別人。

整句師父念一遍,第二十九句,是所有的義工最中肯的一句:願我慷慨施捨,樂於幫助別人;願我身心清淨,做人正直;願我樸實無華,品性良善,不起惡念;願我不自私;願我不佔有;而且大公無私,甚至犧牲小我。願我聰明伶俐,能夠把真埋和知識的好處告訴別人。

也就是說:每一個都要做法的傳遞的人,要把真理傳出去,這一輩子能夠救多少眾生算多少,有能力的出力,有金錢出金錢,有時間出時間,有空間出空間,如果你家裡不錯,可以燒錄一些VCD、DVD,有錢出錢!對不對?或者是你家可以做一個流通處,空間大嘛,你有好幾棟房子,有工廠好大,弄一點做法寶。是不是?有時間:我閑著沒事,我先生是高級將領,或者是賺了很多的錢,是不是?我也沒事!沒事就弘法,推廣正法,也了不起!務必要有因緣的人救到底,這個就是出家、在家每一個人的責任喔,諸位!佛教不是我慧律法師一個人的,是所有的法師、所有的護法居士的責任。所以,因此傳法、弘法、轉大*輪,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你不會講經說法,那麼,就把師父講的燒錄變成VCD、DVD,或者是印書,像我們現在講《楞嚴》,這不是很好嗎?不一定要自己講。是不是?有這個善願。諸位!聽佛的話,將來的果報會不可思議,會不可思議,就像在座諸位一樣,你肯犧牲、肯奉獻,對不對?在這個常住,佛法僧的三寶地,佛法、三寶的地方,常住哪裡會忍心說,哎呀!你往生以後,讓你一個、看你一個孤伶伶的,不會的!所以,不要說:我在家自己關起來!在家自己關起來修不到福的,要修福、要修慧、要修忍辱,要在團體啊,來這裡,有好人、有壞人,是不是?有極端惡劣的人!對不對?像公園幫(公園內遊民)的有少數,讓你看的那個行為搖頭,這樣也是善知識啊,也是善知識啊!這樣培養忍辱,忍辱就是多福。所以,不蒼對因果從來不誤人,這個世間沒有冤枉的事!對不對?你今天貧窮,為什麼貧窮?前世不佈施,當然很窮啊,對不對?我今天學佛為什麼重重的障礙?你前世,人家學佛,你一直破壞,你搞破壞,人家要去聽經聞法,你老是阻擋他;人家要出家,你也一直反對、一直批判,當然你這一輩子學佛就有重重的障礙啊!說:哎呀!我這一輩子學佛為什麼這麼順利啊?你上一輩子什麼都支持人家,聽到人家學佛、拜佛、皈依,法喜充滿:去去去!我支持你!當然你這一輩子碰到的都是大善知識,碰到的都是善因緣,學佛毫無障礙!是怎麼來的?就是自己善因緣來的。所以,你今天碰到了逆境,記得師父這一句話:世間沒有冤枉的事,不必怨天尤人,如是因得如是果。對不對?師父今天出家修行,閱讀三藏,通達經教,或者是悟明心性,我感恩佛陀,我也瞭解,我絕對不是今生今世出家的,絕對不可能的!前世他就有善根,種下了這個強大的善根,一看到出家修行:太好了!一聽到佛法,就用生命投注下去,投注下去;看到佛教的衰微,就發願要振興整個佛教;當然不是只有我啦,我盡一分心力。你看,三、四十年前的佛教,我們老一輩的就知道,以前四十年前,什麼叫佛教?誰知道?不知道啊!佛長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就是念念佛、誦誦經,誰在講經?沒有啊!什麼叫做正法?也不知道。我小時候,我們那個隔壁放《普門品》,然後前面擺什麼?三牲酒禮,那個雞、鴨、豬肉、魚,怎麼樣?點香,然後放《普門品》。因為小時候不懂什麼是佛法,那時候想說:觀世音菩薩應該吃素的吧?小時候,你看看,那時候佛教是什麼?經過了多少的風雨,吃過了多少的苦頭,師父嘗試過人間的冷暖,支持你的也有,傷害你的也有,譭謗你的也有,這樣一直成長,點點滴滴我都感恩,我從來不製造逆境跟敵對,我都是這樣的感恩,我的責任就是弘法利生,就是要犧牲、奉獻我的生命,把佛教帶動,關於這些順境、逆境,完全不管它,結果我成功了!四十年前的佛教跟今天的佛教看,那是完全不同的,佛教今天在臺灣,這些臺灣的領導,也不敢看不起佛教。當然在這些諸山長老、高僧大德,還有護法居士共同的努力之下,我慧律法師也盡一點點心力,但是,我真的盡力了,我把所有的供養,什麼買人參的、看病的、供養法會,只要能做到的,統統舍,統統舍,為了就是一個善願:願正法重現!所以,在這裡,講到這裡,師父就非常地感恩法師,還有這些護法居士,男居士、這些女居士,慈悲、尊敬的護法居士們,這樣鼎力地支持常住、三寶,和文殊講堂的常住,如此鼎力地支持師父弘法利生,結果今天也是無量無邊的眾生在學佛,全世界各個區域的華人,傳來的訊息是非常喜悅的,這就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三○、願我努力精進,勤奮不懈。願我能寬容,能容忍、寬恕別人的過失,願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諾言。】

 

底下三十句:願我努力精進;勤奮不懈;願我能夠寬容眾生;願我能夠容忍一切的忍辱;願我能寬恕別人的過失,不去看眾生的錯誤;願我能夠信守自己立下的諾言,諾言就是生命的全部,承諾,你就是要去做!

再念一遍:願我努力不懈;做為一個人,總要找一些工作來做,弘法利生,護持正法,這個可是最重要的工作!願我努力精進,勤奮不懈;願我能夠寬容一切可惡的眾生;願我能夠容忍一切的忍辱,願我寬恕別人的過失,不計前嫌;願我能夠信守自己立下的諾言;諾言等同生命,承諾,就是一定要去付諸行動。在座諸位義工!“義”就是沒有條件犧牲,犧牲奉獻。所以,諸位!你們是菩薩,師父敬重大家、讚歎大家!你們今天承諾了,來開小組會議、義工大會,就是承諾,承諾就是要去做;沒有什麼事情不能解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死多少人的都可以解決,為什麼文殊講堂的義工有一些意見不同,為什麼不能整合?私下能解決的私下解決,實在很嚴重的,反應到當家法無師父;實在很嚴重的、不能解決的,到師父這裡來,我做最後的裁決,你不能有意見!對不對?你看,這個廚房多少人辛苦,還是會有一些意見,有的人要煮這個,有的人要煮那個。對不對?那個公園幫(公園內遊民)的,你看,我們的工作人員很辛苦,還要安撫他們,安內要攘外。對不對?要不然就變成內憂外患了,自己義工意見不同吵起來,那這可不好啊!對不對?我們外面的有一些我們要處理的,內部自己能有意見不同,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諸位!我們也許人格不同;也許我們的貌相不同;也許我們的個性也不一樣;但是,我們有共同的理念,就是希望常住好、希望三寶好,我們希望佛、法、僧好,希望這個水陸大法會辦得非常地成功,能夠幫助佛陀、幫助一切眾生,度盡一切有緣的眾生,就是這樣子啊,我們又為何小小的意見鬧得不可開交?需要這樣子嗎?對不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了幾千萬人,都可以在最後和平的落幕解決,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需要你這樣勃然大怒?不需要嘛!是不是?還有,這一次我們的水陸大法會,還要特別交代一件事,這不是只有組長要注意喔,組長、包括每個工作人員統統要注意!注意什麼呢?注意!尤其法無師要特別注意,叫做H1N1,這個H1N1叫做人畜共同感染,這個很可怕的,人傳給畜生,畜生傳給人。在座諸位!所以,水陸大法會的時候,那個廣播一定要注意,要常常廣播:發高燒的人,暫停禮佛、拜佛,請出列!咳嗽的人,請暫時不要拜佛。對不對?發高燒、咳嗽。對不對?不要有人得罪你,你就頭腦去寫H1N1,在他面前:咳……,你想嚇死他啊?你額頭上寫H1N1,對著他咳幾聲,他不嚇得暈過去才怪!你寫那個H1N1在頭頂上,面對著他的鼻孔:咳……,他馬上就嚇昏了!這個叫做報仇,千萬不要這樣子!所以,廣播要常常注意這個H1N1的問題,是哪一個有發高燒、哪一個有咳嗽的,組長要注意,還有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要注意!對不對?內壇要拜回來的時候,拜了七天七夜,因為內壇距離比較近嘛!是不是?內壇距離比較近嘛,看哪個一直在咳嗽、發高燒啊怎麼樣,不要內壇一拜完七天下來,太累了,感染到H1N1,結果打電話到101室:喂!又有一個要助念了呢!又一個!然後去內壇,又另外一個死掉了!哇!我這樣會很難過的!為什麼會很難過呢?一個人……,死了一個,我少收了兩萬,明年又死了兩個,就少收四萬了;做法寶啦,就少收了二十萬、四萬。所以,這個每一個人都要注意。記得!只要你看隔壁的如果有發高燒、咳嗽,或者是有種種的跡象,打噴涕(噴嚏pēn ti)啦,一定要立刻通報, 定要立刻通報喔,要不然……,你這個叫做慈悲,你這樣一直讓他放著,對不對?七天七夜以後……,是不是?那怎麼辦?還有那個廚房要注意,有時候我看廚房他們煮得滿頭大汗,對不對?有人就會這樣一甩,有這種動作出現,好像沒鹽了在撒鹽一樣!對不對?還有,這個威望煮菜的時候、大鍋菜的時候,十八羅漢菜;什麼叫羅漢菜?就混在一起,菜在前面的時候:咳……,哇!吃下去,感染H1N1,完蛋了,全部死光光,這樣有罪的,有罪的!所以,我們講堂要準備很多的口罩,很多的口罩,很多的口罩。所以,在座諸位!水陸法會的時候,師父要交代你們一句話,真的感冒咳嗽、發燒,一定要戴口罩,感冒啊怎麼樣,一定要好好地戴口罩,這個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內壇,還有半夜起來太勞累的,這內壇組的要特別地注意,特別注意!內壇我們就交代內壇組的這些美女們,美女們。還有法無師就是注意法師們,看哪一個有H1N1,這個要特別注意,真的!這個攸關生命的,攸關生命!

 

【三一、願我能堅決勇敢,有毅力和恒心。願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願我能謙卑、平和、寧靜、沉著、安詳。願我能邁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喜地服務別人。】

 

第三十一句:願我能堅決勇敢,有毅力和恒心。願我能仁慈、友善;願我富有同情心,寬恕他人;願我能謙卑、平和、寧靜;願我沉著,內心安詳;願我能邁向完美的道路,以真理為依歸,而且能夠完善地服務別人。

這一句我直接念一遍,三十一句:

願我能堅決勇敢;願我能有毅力和恒心;願我能夠仁慈、友善;願我富有同情心,寬恕他人;願我能謙卑、平和;願我內心寧靜;願我沿著、安詳;願我能邁向完美的道路,以真理為依歸,而且能夠完善地服務每一個人。

 

【三二、願所有的生物、動物和人類,沒有任何怨恨、疾病、憂傷,而且願他(它)們都能快樂地保護自己。】

 

三十二句:願所有的生物、動物和人類,沒有任何的怨恨;沒有任何疾病;沒有一切憂傷,而且願他(它)們都能快樂地保護自己。

這個你就知道,佛陀的愛是不限人類的。

再念一遍,第三十二句:

願所有的生物、動物和人類,沒有任何怨恨、沒有任何的疾病;沒有一切憂傷,而且願他(它)們都能快樂地保護自己。

第六小段,慈愛。

 

六、慈愛

 

 

【三三、讓我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

 

三十三句:讓我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一樣。

再念一遍,三十三句。現在是第六小段,慈愛,三十三句:

讓我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一樣。

 

【三四、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

 

第三十四句: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換句話說:別人用仇恨對待你,你用的是慈愛對待他。

第三十四句,再念一遍:

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

 

【三五、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

 

第三十五句: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

再念一遍,第三十五句:

永遠不可以欺騙別人,欺騙別人是不好的行為,不可以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意思就是說:在任何的時空,不可以輕視任何人。底下,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一定要用慈愛來對待他們,使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害,愈傷害你的人,你就要用更慈愛的心去對待他。

 

三六、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

 

第三十六句: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意思是說:慈愛的心來硬化怨恨,因為怨恨、用怨恨是沒辦法止息的,要用慈愛。要用良善來硬化邪惡,這些邪惡的人不受感化,你要用良善的心。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世間人對財執吝不舍;我們佛弟子,只要有能力就舍。為什麼?放在口袋裡面的種子不撒下去,是不會愈來愈多、不會成長的。如果種子比喻作金錢,也是這樣子的,我們向上擁有那麼多金錢,不拿來做一點善事、救救眾生,生命就會失去意義,這些金錢例如口袋裡面的種子一樣。所以,一個人要懂得佈施,他的福就會愈來愈多、愈來愈大;千萬不要吝嗇佈施,那一些錢,帶進去棺材,你用不到的!聰明的人,只要是自己的,在他往生以前,就想盡辦法把它做善事做完。

 

【三七、所有的動物都害怕刑罰,所有的動物都畏懼死亡(所有的動物都愛惜生命)。自己設身處地想想別人和他人做個比較。一個人不應該殺害動物或教唆別人殺害動物。】

 

第三十七句:所有的動物都害怕刑罰;刑罰就是處罰,刑警的刑,懲罰的罰。所有的動物都畏懼死亡,因為所有的動物都愛惜自己的生命,所以,不要去殺生。自己設身處地想想別人和他人做個比較,一個人不應該殺害動物,或者教唆別人殺害動物。

第七小段,煩惱。

 

七、煩惱

 

三八、當一個人感覺到不滿而刻意追求時,他就成了愛渴的奴隸。】

 

第三十八句:當一個人感覺到不滿,而刻意追求時,他就成了愛渴的奴隸,就是變成愛渴的奴隸;渴就是渴望的渴,愛心的愛,渴望的渴,愛渴的奴隸,口渴的渴。

再念一遍:當一個人感覺到不知足、不滿足,而刻意追求;眾生就是這樣,每天都是刻意地要去追求,從來不曉得什麼叫做歇即是菩提,沒有的!要把自己生活過和很複雜,就會變成很痛苦,他就成了愛渴的奴隸。

 

【三九、尋找別人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苦惱越來越多。離開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

 

第三十九句:尋找別人的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他的苦惱就愈來愈多,離開沒有煩惱的境界也就愈來愈遠。這一句話對修行人特別地重要,就是不要每天去尋找別人的過失,就是吹毛求疵,別人一點點小錯誤,就用放大鏡,用擴音器一起講、用放大鏡一直看,用擴音器一直把人家擴散。諸位!天地之間要隱惡揚善,看到別人的缺點,根本看都不用看;要揚善,別人有優點,就要好好地讚歎!對不對?

第三十九句,作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人品的高尚,很重要!諸位!再念一下:

尋找別人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他的苦惱會愈來愈多,離開沒有煩惱的涅盤境界也就愈來愈遠。所以,不需要去發脾氣。

 

【四○、聰明的人不奢望未來,也不追悔過去。】

 

第四十句:聰明的人不奢望未來,也不追悔過去。不奢望未來就是未來不可知,未來要變成怎麼樣,你不知道啊!也不必追悔過去,為什麼?過去心不可得,哪一個人去執著以前,痛苦就會來!所以,你只要一句話,就解決生命所有的苦惱:“隨它去,不管它。”諸位!這個功夫,二六時中都是這樣做功夫:“隨它去,不管它。”任何的時間、空間,你做什麼事業、在哪裡上班,都用得著這一句的!所以,功夫做得深,不怕不會解脫,隨它去,不管它,與其執著它,不如放下它。對不對?與其計較,不如無諍,諍與道相違,慢慢慢慢這樣一直調適自己,做一個很有修養的人。

 

【四一、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寧靜的人捨棄勝敗,所以平安幸福。】

 

第四十一句:佛陀說:勝利的人;我直接翻譯了:勝利的人會招來怨恨,因為你贏嘛,人家就不滿了!失敗者生活在苦惱當中;寧靜的人捨棄勝敗的觀念,所以,能夠平安幸福地過日子。

第四十一句: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有智慧的人懂得寧靜,因為寧靜的人會舍去勝敗的觀念,所以,生活在平安和幸福的觀念日子裡面。

 

【四二、常思索苦惱的來源,善於約束自己的感官,飲食有節制,充滿信心和幹勁,就不會被邪魔所擊敗,宛如大山岩不會被風所動搖。】

 

第四十二句:要常常用智慧思索苦惱是怎麼來的,就是用智慧思索苦惱的來源。底下這一句特別地重要,善於約束自己的感官,不要被眼睛欺騙了;不要被你的眼睛感官欺騙了;不要被你的耳朵的感官欺騙了;不要被你的飲食感官欺騙了,就是舌頭。這一句的意思就是:善於約束自己的感官;關於約束節制自己的飲食,內心充滿著信心和幹勁,就不會被邪魔所擊敗,宛如大山岩,岩,一個山,再一個石頭,岩石的岩,宛如大山岩,不會被風所動搖。

我整句念一遍:常用智慧思索苦惱的來源,善於約束自己的感官,飲食要知道節制,內心充滿信心和幹勁,就不會被邪魔所擊敗,宛如大山岩,不會被風所動搖。意思就是: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四三、通常發生下列這種情形:當一個人經歷過壞醫生的診療後,他連好醫生也不信任了。】

 

第四十三句:通常發生下列這種情形,當一個人經過壞醫生的診療後,他連好醫生也不信任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他經過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的時候;當他碰到惡知識的時候,連善知識現前,他都不會信受,因為他會失去信心。所以,在這裡你一定要記住,無論出家、在家,一定不能說佛、法、僧三寶的過失,這個會斷掉眾生的法身慧命的!當一個人聽到了三寶的過失,當他對三寶失去信心,將來他聽到法,他不入心!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殺父、殺母的罪,還不至於很重;當然,這個是重罪啦!破佛、破轉大*輪,斷眾生的法身慧命的重,比殺八萬四千父母的罪更重!所以,記住!這個人有機會學佛,你就千萬不能說三寶的是非,一定要諄諄善誘,要讚歎佛、要讚歎法、要讚歎僧,給眾生有信心,要經眾生有希望,這個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已經是奠定正信的佛弟子,三寶的是非,不聽、不聞、不講、不說,這個就是佛真正的佛弟子!為什麼?守口如瓶,佛陀是三業清淨。什麼是佛?身、口、意清淨叫做佛,我們今天學佛,就是學佛的身、口、意清靜,別人講,因果自己負責,我們不講,這是我們善的因果,而且這個觀念要堅持到死,一點都不能馬虎!

 

【四四、透過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禪定,以及觀察體驗真理,瞭解和實行同時並進,常做正確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煩惱。】

 

第四十四句:透過信心,有良好的德行,努力修禪定,關於觀察、關於體驗真理,瞭解和實行是同時並進的,瞭解就是解,實行就是行,瞭解和實行是同時並進的,解行要並重。常常做正確地思考,要依佛的正見,就可以去除大煩憂。在座諸位!一個佛弟子,你只要做到幾個字,就這樣子,我今天講的,你只要做到幾個字,這一輩子你沒有煩惱。放下名、利、色三關,不貪、不嗔、不癡,你這一輩子受用無盡,是一輩子喔!學佛沒有分年輕或者是第的喔!所以,這些弟弟、妹妹,年紀愈輕的來學佛,師父就愈讚歎,我看到說才二十歲就來學佛,真是好啊!這個弟弟、妹妹將來就是菩薩!所以,如果你們的兒子、女兒來這裡學佛,要好好地讚歎他,真的要讚歎他!因為你會老、會死,我們佛教下一代的新血輪要出現,老的這一輩就是母雞,要帶這個小雞!對不對?這個老母雞有翅膀,可以保護這個小雞,慢慢地帶……,所以,*輪要常轉,年年代代要有新血輪的出現。因此你們這一組的如果有年輪的,你就要好好地照顧,無論是弟弟、妹妹,愈年輕愈好!不過也不要太年經,年輕,來到這……,太年輕了,八歲、九歲,來這裡要玩電動玩具,這個就省一省了,太小了!有一個帶著三歲小孩說:慧律法師啊!這個跟您出家!我說:這弟弟今年幾歲啊?他說:三歲!我說:那麼早!三歲要做什麼?他說:將來啊……,慧律法師!將來當您的侍者。三歲!我說:他還沒有當我的侍者,我就必需當他二十年的侍者!用算盤……,不要說用算盤了,你用電腦算算看,這樣我怎麼劃得來呢?他才三歲,我要照顧他二十年,當我的侍者?我不會花錢請人嗎?對不對?

好,最後一段,第八,第八小段叫做障礙,障礙。

 

八、障礙

 

【四五、每一項罪惡,對犯罪者本身的損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第四十五句,第八小段,障礙,第四十五句:每一項罪惡,對犯罪者本身的損害,比受害者大多了!意思就是:傷害的人受害比較深,被害的人傷害比較少。

再念一遍,一下子沒有辦法理解:

每一項罪惡,對犯罪者本身的損害,比受害者大多了!也就是傷害別人的人、想要去傷害別人的人,被傷害的人(受害)比較小,想傷害別人的人,會傷害得比較大,就是這個意思。

 

【四六、不要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滿的。愚笨的人不斷地做出微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人就充滿了邪惡。】

 

第四十六句:不要輕視小惡,不要認為它是小小的惡,以為我不會受到報應。水瓶,裝水那個水瓶,水瓶是由小水一滴一滴的滴滿的;愚笨的人,不斷地做出微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人就充滿了邪惡。所以說:如果你動到一點點地惡念,諸位!就一定要趕快把它踩平,不容許自己有一絲一毫的惡念,更不容許自己有邪惡的行為。

再念一遍:不要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水瓶是由小小點點滴滴的水滴滿的;愚笨的人,常常不斷地做出微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人就充滿了邪惡。

 

【四七、靈明的知覺有五種障礙: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憂慮、疑惑。】

 

第四十七句:靈明的覺知有五種障礙,修行人千萬要控制一下,靈明的覺知就是我們的知覺、覺性,我們的覺性會有五種障礙,一、貪欲心太強的人,會障礙我們的覺性。二、嗔恨心太強,會障礙我們的覺性,就是佛性。第三、睡眠和昏沉太強,會障礙我們的覺性。第四、不安和憂慮,會障礙我們的覺性。第五、疑惑,就是無明,疑心病重的人,會障礙我們的覺性,什麼都懷疑,疑神疑鬼,疑東疑西,什麼都不相信別人,這個人佛性會有很大的障礙。所以,有五種障礙:一、貪欲;二、嗔恨,就是憎恨;三、睡眠和昏沉,睡得太多了。對不對?不睡也不行啊;可是,睡太多了,昏沉也會障礙佛性;不安和憂慮會障礙佛性;疑惑,會障礙我們的覺知性。

 

【四八、當罪惡的行為還沒有成熟(尚未產生結果)時,愚笨的人視罪惡的行為如同甜蜜。可是當他的行為成熟時,他便有了憂傷。】

 

第四十八句:當罪惡的行為還沒有成熟的時候,也就是種了惡因,還沒有結果的時候,這個時候愚笨的人,就是愚癡的人,就認為這個罪惡的行為很甜蜜啊,也沒有遭受到什麼果報啊!那是因為行為的惡的果報還沒有現前;可是,當他的行為成熟的時候,就是果報現前的時候,他便有了憂傷。就像我們現在一樣,造惡、殺人、擄人、勒索,對不對?詐騙集團,詐騙集團!他們在詐騙的時候很高興,你看,一騙就是幾百萬,有的退休金八百萬騙光了!在座諸位!當他有一天變豬的時候、被人家宰殺的時候,因為他負債累累,他就慘了,就麻煩大了!被殺了一輩子,還不能解決問題,第二輩子再變豬,再被殺;再變貓、豬、狗,吃大便!為什麼?他欠人家的債務太多了,現在的詐騙橫行!

 

【四九、沒有信仰、不忠厚、愛撒謊、不考慮到來世的人,將可能做出種種邪惡的行為。】

 

第四十九句:沒有信仰、又不忠厚、又愛撒謊,不考慮到來世的人,將會做出可怕的種種邪惡的行為。

再念一遍,第四十九句:沒有一種宗教信仰的人,又不忠厚老實,每天總是愛撒謊騙人,從來不考慮到來世的人,將可能做出種種可怕邪惡的行為。意思就是說:凡是佛弟子,應當重視因果,善因得善果,乃至於說你做一點點的善,將來也會得到善的果報,惡因一定會得惡果的。

 

【五○、在惡行未成熟以前,行惡的人總以為自己幹得天衣無縫,但等到惡行成熟時,行惡的人便嘗到不好的後果。】

 

第五十句:在惡行未成熟以前,行惡的人,總以為自己幹得天衣無縫;但等到惡行成熟的時候,行惡的人,便嘗到不好的後果。這裡我們千萬要自己注意,這些英雄好漢、這些領導者,有時候在做惡的時候,自己不知道,等到惡果現前的時候,發現來不及了!自己所做的這個惡,就會收到惡的果報。學佛的人應當杜漸防微,一點點都不可以讓它發生,雖然是微小的惡,都不行!

 

【五一、殺生、偷竊、妄語和邪淫,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讚賞這四種邪惡的事情。】

 

第五十一句:殺生、偷竊、妄語和邪淫,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讚賞這四種邪惡的事情;就是四戒,五戒裡面的四戒。

 

【五二、撒謊是罪惡的根源,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裡出現臭味,他所說的話語,不為人喜歡,而且受別人輕視。】

 

第五十二句:撒謊是罪惡的根源,因為常常欺騙別人。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環境,因為他騙習慣了。撒謊的人,嘴巴的果報會出現一種臭味,他所說的話、話語不為人喜歡,而且受別人輕視。諸位!常常講謊話的人,人家有一天發現這個人講話從來不實在,到最後,不管他講真實的,人家也不會相信他。所以,為了將來:信用破產就是人格破產,這一句是師父的銘言。信用破產,就是人格的破產,這個人愛撒謊,就是人格破產。所以,師父這一輩子,我只要承諾你,我就一定會做到;我能力所不及的,我絕對不輕易承諾,我說得到,就一定做得到,這是我的眾生哲學的座右銘。

在這裡再念一遍,五十二句:愛撒謊是罪惡的根源,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因為他每天都在說謊。說謊的人,嘴巴會出現臭味,他所說的話不為人喜歡,因為大家都是不想聽,都知道他在騙人;所以,直心是道場;而且受別人輕視。

 

【五三、所有的眾生都渴求安樂。為了求得自己的安樂而以刑杖殺害眾生的人,以後不得安寧。】

 

第五十三句:所有的眾生都渴求安樂,為了求得自己的安樂,而以刑杖殺害眾生的人,以後將不得安寧。用現在的意思就是:不要刑杖殺害眾生,不要暴力相向,這樣不好,這樣不好!

再念一遍,五十三句:所有的眾生都渴求安樂。為了求得自己的安樂,而以刑杖殺害眾生的人,以後不得安寧。

 

【五四、不貞潔是婦人的污垢,吝嗇是施捨的污垢。所有壞的言行和意念都成為今生和後世的污垢。】

 

第五十四句:不貞潔是婦人的污垢;吝嗇是施捨的污垢;所有壞的言行和意念,都成為今生和後世的污垢。解釋一下:就是不守貞操、不守貞潔的婦人,這是身體上的污垢,就是不貞潔是婦人的污垢,意思就是說:作為一個婦人要守婦道。吝嗇是施捨的污垢,也就是這個人吝嗇,那麼就是施捨的污垢,意思就是:肯佈施的人,他就沒有污垢,一心吝嗇的人,他就是施捨的污垢。所有的壞的言行和意念,都成為今生和後世的污垢;活動場所就是業力,就是業力,造了這個業,就一定要受果報。

 

【五五、貪愛、憎恨和愚癡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殺害、盜竊、邪淫是身體的三大污垢。挑撥離間(搬弄是非)講粗話、撒謊、花言巧語是語言的四大污垢。】

 

第五十五:貪愛、憎恨和愚癡,是心理的三大污垢,你只要有這三樣東西,一輩子都活得不安寧,就是貪、嗔、癡,殺害眾生;不應該得的,你把它偷竊;邪淫。就是殺害、竊盜(就是偷竊)、邪淫,是身體的三大污垢。挑撥離間(就是搬弄是非)、講粗話、愛撒謊、花言巧語,是語言的四大污垢。

再念一遍:貪愛、憎恨心和愚癡,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殺害眾生、盜竊別人的財物、邪淫,是身體的三大污垢;挑撥離間,也就是搬弄是非,講粗話、愛撒謊、花言巧語,講不真實的話,這是語言的四大污垢,一切修行人不可染汙,不應當如此。

 

【五六、一個人做惡時,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做惡時,他的內心就清淨。清淨與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

 

最後一句,五十六句:一個人做惡的時候,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做惡的時候,他的內心就清淨,諸惡莫作,眾善要奉行,內心一定要清淨。作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清淨與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因為萬法唯心,但看你的起心動念,別人幫不上忙;說別人可以幫我們,這種修行是錯誤的!乃至你要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也是要看自己啊,是不是念佛念到跟阿彌陀佛相應了?

五十六句,再念一遍:

一個人做惡的時候,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做惡的時候,他的內心就清淨,清淨跟清淨完全在你自己,修行,別人其實幫不上任何的忙,完全要看你自己,內心解脫跟束縛,是你自己;清淨跟污垢,還是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這個叫做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好!快六點了,因為師父只有法供養,你們這麼犧牲小我,來完成整個常住法會的大我,師父很感動!你們出錢又出力,出時間又出空間,騰出你們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大家都在上班,或者是做家庭主婦,你們騰出這個時間、空間,來幫助常住、三寶,師父代表三寶跟大家尊敬,名位尊敬的護法居士大德,表示由衷地感恩,感謝!你們所作所為,諸佛會讚歎、諸佛會認同;你們所作所為,將來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十方法界的諸佛,都會把功德回向給你們,因為你們的心跟佛陀的心是一樣的。

來這裡做義工,能夠聽到正法,把自己的道德昇華,把自己的內心污垢去除,自己擁有高尚的人格,這個是多麼可喜的事情!從現在起,要做一個沒有是非的人,放下是非的人、沒有對立的人,所說的話符合佛意。任何的紛爭都會產生對立,任何的爭執都不能與正法相應。所以,在這個團體裡面,有不愉快的時候,應當用理性來解決;有不高興或意見相左的時候,應當用智慧來解決,不吵不鬧;實在沒辦法解決,可以請師父做最後的裁奪。不過你們做得很好,到現在為止,很少人反應到師父的身上,我看到組長那個地方就解決了!我們這個講堂成立了二十年,二十年,也相當久的歷史,諸位已經能夠駕輕就熟,師父很放心把這些義工、把這些工作交給各組的組長,各位義工,你們做得很好,師父讚歎你、敬佩你!

今天我們的開示就到此,那麼,後面的這個還沒講完,就等農曆年啦,將來以後的因緣,一句一句,因為總共一百九十二句,相當地長,總不能囫圇吞地念完,這樣也不受益。所以,把它好好地解釋,大家都能夠受用!所以,今天講的通俗,上、中、下根器都會受用,都會受用。

好!好!諸位請合掌,願以開示佛法的功德,消災法師、消災在座諸位護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講堂消災點燈及亡靈牌位拔度者,回向養德禪寺納骨塔一切亡靈,回向花蓮佛興寺納骨塔一切亡靈。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最後謝謝大家,大家十月二十五咱們再見,努力為常住、為三寶,感謝大家慈悲,你們坐了兩個鐘頭,辛苦了!好!諸位請起立,向佛三問訊。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向師父一問訊。好!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讓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責任,希望大家發心,成為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將手中的法寶,一化為十,十化為百,讓千千萬萬的眾生,都能步上成佛覺悟之道。

                                           ——高雄文殊講堂

 

 

 

 

 

 

 

 

 

 

 

 

 

 

 

 

 

 

 

 

臺灣高雄文殊講堂2010年2月14日,三千佛·新春開示

 

佛陀的格言2

慧律法師主講

 

(向師父問訊)

諸位請坐,請坐。

請合掌!

坐下來,不要講話,跟著師父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放掌)

各位尊敬的法師、各位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

今天是2010年2月14,是農曆大年初一,這在中國和臺灣以及全世界的華人,是個大日子,因為全世界的華人都過農曆年。臺灣有四個重要的節慶,就是:元宵、端午、中秋和農曆年,尤其是農曆年,這是最大的日子,借著這個重要的日子,跟各位說幾句話:

首先跟諸位拜一個年,大家能夠虎年行大運,財源滾滾而來,世俗。如果你剛結婚,師父祝大家虎年能添一個寶寶,增加喜氣洋洋。首先我們非常地感謝法觀師父,在百忙當中抽空來為我們領眾,來拜三千佛。法觀師父的聲音特別好、節奏感特別好,是音樂老師,雖然是師徒,禮貌不可免,所以,師父必需在大眾來感恩法觀師父的慈悲,來為我們一千多人領眾拜三千佛,讓大家法喜充滿。

第二個感謝學榮師打這個花鼓,從印尼坐飛機來到這個地方臺灣,相當的遠,學榮師也是非常了不起;在座諸位法師,常住法師、外來的法師,我們都特別地讚歎,畢竟有佛法僧的地方、有三寶的地方,佛法才能延續。

再來,這一年,這些護法居士大德和義工出錢出力,讓我們整個法寶推廣的動作,能夠非常地順利,正法能夠救度千千萬萬的眾生,這個都是出家和在家的合作的功勞。能夠跨進佛教的門檻是非常難、非常了不起的,無論是男女老幼,師父都特別地讚歎,畢竟這一條路不是很好走,很多人也不瞭解佛教,誤認為佛教是消極、是迷信,或者是說修行人逃避現實,這個都不瞭解佛法。

今天是三千佛(法會),借重這個因緣,師父跟大家拜年、讚歎、感恩以外,最重要的要講幾句法,那要講什麼呢?我們今天要講的題目,叫做“佛陀的格言”。格言就是座右銘,是非常重要的!而今天的這個題目:佛陀的格言,是接續上一次九月底義工大會開示接下來,因為這裡每一句都是佛所說的,每一句它都很重要,每一句它都是重點。

講這個佛法,如果講得太深的,一般人他難以接受,聽不來。所以,講經說法它有時空性、有因緣性,有這個種種的背景,你下手處要對。那麼,就一般所認知的、跟世間人的看法,和大覺悟的聖人是有一段差距的。譬如說:世間人,譬如說抬頭仰望這個月亮,他就會說:喔!我看到了天上的月亮,看到了天空當中滿天都是星星!這個所有的眾生都是這樣講,看到月亮,看到天空當中滿天都是星星;那麼,中國的種種的神話,還會加上嫦娥奔月啊、吳剛砍桂樹啊、還看到兔寶寶在舂米,會種種的神話,更加添了幾分對月亮石的神秘,自古以來對月亮,什麼“千里共嬋娟”啦,這個都是在描述月亮,月亮皎潔啊,皎白啊;或者是說:星星點綴在虛空當中,更讓人家有對思索這整個宇宙。好!這個講,大家都是這樣講,你跟他講月亮,他就是一定是月亮;跟他講星星,他就是星星。所以,你仰望虛空、天空,一般人就說:我看到月亮,或者是星星。但是,如果頂尖的天文科學家來講,他就不是這樣講了,頂尖的科學家,他就不是看到月亮、不是看到星星了;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天文學家,你問他說:你抬頭仰望這個天空,你看到什麼?他就會跟你講:我看到天空的歷史。不是看到月亮,也不是看到星星,是歷史,天空的歷史。為什麼講看到天空的歷史呢?因為這個光反射到地球來,有的經過十分鐘,因為光速一秒鐘十八萬六千mile, 十八萬六千mile就是三十萬公里。所以,有的星球這個光線到地球來,這要十分鐘,換句話說:如果你看到了這個亮,星星、月亮石的反射光,也許它是十分鐘前的月亮;如果這一顆星星跑了五十年,光,我們稱為光年,也就是測這個距離的,用光速還有年相乘,來沒這個距離的,因為宇宙太大了!所以,當你眼睛看到那個光的時候,諸位!那個是歷史,不是真正的星星。如果是距離地球五十光年,你看到了這個星星,是五十年前的星星。一切眾生他們沒有天文知識的時候,你只能講:看到月亮、看到星星。如果這個星星是一百年、一百光年的距離,那麼,當你今天突然看到那個星星消失了,記得!它是一百年前就消失的,一百年前就消失。所以,根器不夠的凡夫,你跟他講看到月亮、星星,他能接受;頂尖的科學家,他看到的就是天空的歷史。佛法也是這樣子,你要跟眾生講最上乘論,他聽不懂,什麼叫做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什麼叫做究竟實相、每一義諦、最上乘,他沒有辦法;沒有辦法,他就要下降,佛陀對這些根器不夠的,他就要降下這個程度來。譬如說眾生看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陀對一個初學佛法的人來講說:有!有日月星辰、花草樹木;有成住壞空、有生老病死;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辦法,因為眾生剛剛開始學佛,只好講“有”。如果學佛了更深一層了,佛陀就告訴這個修行人:沒有日月星辰、沒有花草樹木,日相沒有日相,月相沒有月相,星辰沒有星辰相,山川草木相統統沒有,我相、人生、眾生相、壽者相,統統是空相,沒有這個相。那再更進一層,進入菩薩的階段的時候,佛陀就告訴他:有!有日月星辰、花草樹木、有山河大地,這引起統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顯現出來的,的確有,但是,不是外面,是心所影現出來的,這個是對菩薩講的境界。如果大家都成佛,好!那麼,這一尊佛看到這一尊佛,就雙手一擺,沒有東西可以談,離語言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所謂: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他就更一層,連講都不能講,進入無言的階段。所以,對某一種根器要講某一種法,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你要上臺弘揚正法,還得要看時空、要種種的因緣,你除了要飽讀經書,你一定要明本心、見本性,了悟如來那個寂滅的心是什麼,你才有辦法真正弘揚正法。正則不邪,佛的心就是正,佛不心不能理會、體會、不能理解,是沒有辦法講經的,所有的講經,他就在周邊一直繞、一直繞……就像你要攻頂,你要跑到山頂去的時候,你一直在山腳下繞圈子,你怎麼攻到山頂啊?你沒有辦法的!對不對?你講經說法,你必需一針見血,同時刹那即得永恆,了悟佛的真正究竟實義是什麼,因為大家生命有限,要節省時間,當然這個就變成要講最上乘的。

那麼,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題目,叫做“佛陀的格言”,今天講的這個題目,是適合上、中、下的根器都可以聽,不學佛的、剛剛跨進門的,都可以聽,佛道、外道、一切儒、道、釋、回、耶,統統可以聽的,今天講的這個“佛陀的格言”,就是三根普被的,它沒有任何的神秘的色彩。

諸位!學佛是很重要的,中國俗話,中國有一句俗話,說:三代不讀書,好比一隻豬,爺爺不讀書,沒知識;爸爸不讀書,也沒什麼知識;孫子不讀書,也沒什麼知識,“三代不讀書,好比一隻豬”,就是三代都不讀書,就笨得像一隻豬,沒什麼知識!我們佛教:“三十不學佛,心中像獼猴。”如果到三十歲了,這個人一句佛法都沒聽過,連碰都沒有碰到,那麼,到三十歲他就會想:哇!人生何去何從?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生從何來?死往哪裡去?到底我這一輩子在追求什麼?所謂快樂是什麼?所謂幸福,真正的幸福,怎麼樣才叫做真正的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對不對?是名嗎?是利嗎?是金錢嗎?還是這個世界有更高一層的知識,或者是智慧的領域,讓我們二六時中都過著很幸福的感覺?世間人講快樂,你真的快樂嗎?所以,一個到三十歲的時候,不學佛,心中像獼猴,這個猴子跳來跳去,在這樹枝上跳過來跳過去;我們現在就是這樣,看到名聞利養、看到色聲香味觸法,拼了老命也要追求,心中像獼猴,死執不放,三十不學佛,心中像獼猴,“四十不求法,很快就白頭發。”如果一個人到四十歲還不懂得要求正法,那麼就很快了,很快了!

我有時候在臺上開示,看著這些法師、徒弟,如果頭髮稍微長一點,哇!幾年前來跟著我出家剃度,頭髮還黑黑的,現在我這些徒弟的頭髮都白白的;染過的不算,很快!

這個大居士,或者是男居士、女居士,二十年前:頂禮恩師!拜一拜,他頭髮是黑的;今天收到紅包:跟師父拜年,頂禮恩師!拜下去,哇!很想靠近去把他的白頭發拔下來,怎麼才二十年,這個居士的頭髮全部都是白的?真的!四十不求法,很快就白頭發,急速的老化,老化!他來這裡看到師父:哇!師父!看來看去,整個講堂您最好看!我說:你這一句話我很喜歡,很好!會讚歎人家,你會做佛祖。

“五十不悟道,開口便亂道。”如果一個人五十歲,到了五十歲的時候,還沒有開悟見性,這個人無論出家、在家,一上臺他就會亂說:有時候是一種榮耀:我已經出家這麼多年了,不上臺講幾句法也不行!不過一講,完全不契入真心,完全摸不著門,太多的善巧方便,使人摸不著正法是什麼,因為沒悟道、沒見性,不見本地風光,沒有佛的心性。在家居士,也許他修行久了以後,人家叫他開示幾句,講了都是在周邊繞道。諸位!講講世間的善法,可不是究竟第一義諦啊,拜神的也是叫你行善啊,佛教也是叫你行善;不過佛教叫你行善,背後是有大般若智慧的,是有大般若智慧的,你要用大般若智慧去行善,這個是重點!所以,佛陀講:外現善相,壞亂菩薩法,這個人看起來很善良,可惜沒有佛的智慧,開口就亂講,叫做壞亂菩薩法!所以,不能講:他是一個善良的人!諸位!善良的人跟解脫是完全不一樣的,解脫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不一定是解脫的人,這個要弄清楚,世間的善,跟究竟義的般若智慧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求佛的智慧,就必需開悟見性。所以,到五十歲的時候,無論出家、在家,如果不明本心、不見本性,就開口便亂道,五十不悟道,開口便亂道。

六十近黃昏,六十歲的時候就接近黃昏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的人還不能活到六十呢!要活到像我今天這樣五十八歲,這樣一大把年紀,還不容易呢,有的人三、四十歲就死掉了!今天聽到那個死、明天聽到那個死、後天聽到這個人死,咦?都是三十歲、四十歲猛爆性肝癌、心臟心肌醒塞、腦中風,一下子就走了;走得痛快也不錯啦,就怕拖,送急診,救回來變植物人,這個就很慘了!中風、一隻手、一隻腳不能動,哇!慘了!還不會死呢!六十近黃昏,眼花,眼睛就開始花,耳聾,不學佛,智慧昏,眼花、耳聾、智慧昏,六十近黃昏,眼花、耳聾、智慧昏。拿筆算一下,你今年幾歲了?有的人六十歲,健康不錯;可是,健康不錯,很快就走下坡了。

七十古來稀,頭髮稀,稀稀鬆松的稀,牙齒也稀,掉了整排,還要去植牙。對不對?還好我們這個都是真的。七十古來稀,頭髮稀,牙齒稀,一吃一喝便拉稀,健康出狀況了,什麼高血壓、高脂肪啦、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病、肺積水、子宮頸癌、痛風症、腦瘤,這個肉體就開始起變化了,七十歲;當然,有一些人七十歲還很健康。到七十歲了,你看看,要活到七十歲不簡單!

“八十近佛壽,求佛哀攝受。”到八十歲的時候,上半輩子也沒好好聽經聞法,哎呀!八十了,接近佛陀的壽命了,那就好好地念一下南無阿彌陀,有一點善根,就念念南無阿彌陀佛,求佛哀攝受,求生極樂世界吧,這個還算是有一點善根的。

“九十近白骨,只剩一堆土。”一般人要活到九十歲是不太可能的,九十近白骨,剩下白骨,一堆骨頭。九十近白骨,只剩一堆土。諸位!我們生命的最後,就是那一堆土,以前的恩恩愛愛、仇恨、執著、痛苦、悲傷,都沒有任何的意義。為什麼?都是多餘的心靈負擔,因為你會不會變成一堆白骨?會的!確定、肯定,沒有任何例外的!我們就是死不了這一顆執著心和分別心,所以,修行過程當中,都是多餘的負擔跟痛苦;如果你智慧夠的時候,發現,九十近白骨,只剩下一堆土,這是真的啊,這個是真的,它一定會發生的,逃不掉的!一轉眼,師媽,我媽媽往生了三年,往生三年,她的日期最好記,農曆初七,二月二十四,日期最好記了。還很會選時間,如果大年初一往生了,哇!大家都在忙,怎麼助念呢?對不對?她選初七往生,很會選日子!這個死,要死得時間、究竟死得其所,就有人幫忙,就有人幫忙。

以前有一個法師,住在北部山區,一往生,平常都不跟人家結善緣,一往生以後,為什麼?找不到人助念,為什麼?整座山的法師統統去應供,齋僧,他就很會選時間,平常都不跟人家結善緣,死的那一天,就沒有任何人跟他助念。

百歲不可能,除非是異人。一個人要活到一百歲是不可能的,幾乎不可能!除非是異人,除非是有特殊狀況的,譬如說他身體健康,吃到什麼仙丹,或者是常常運動,要不然你活到一百歲?怎麼可能……我爸爸活了八十二……八十三,師媽活了八十八,八十八,還算是長壽了,因為佛陀八十歲嘛!

好!告訴了這一些以後,你內心裡面有一個底稿,你等一下拿筆算一算,如果你用一百來減,這是比較看重自己啦。你用八十歲減你現在的年齡,用手指頭算一算,你還有剩下幾年可以活?用八十歲來減,就用佛陀的壽命來減,你還有剩下幾年可以活?你有必要跟這些眾生這樣斤斤計較,過著憂鬱、痛苦的日子嗎?有必要嗎?沒有必要,因為我們的時間很短促了,沒有多久、多少年可以活,內心裡面有心理……有這樣觀照的能力,慢慢就會有智慧了。

好了!底下我們要講佛陀的格言,佛陀的格言,我們義工大會,講了第八小段第五十六句,今天要接下去。“佛陀的格言第二集”。

 

九、愁苦(悲愁的愁,痛苦的苦。)

 

諸位!你要全神貫注,今天來講,不必說一百句或者五十句你都聽得很法喜,這裡面只要一句話,一句話就好,你聽得契入你的內心,終生奉持,那就終生受用不盡,一句話就好!我只要求你理解一句話、一個例子、一個典故,終生都會受用!第九小段:愁苦。第五十七句,這是接義工大會的,師父儘量用白話來解釋,單刀直入地解釋,免得在語言、文字上繞,你聽不清楚。

 

【五七、執著自我的人,心智(智慧的智,心智)將會受到干擾。處處只考慮自我的人,將給自己帶來憂愁。】

 

也就是說:這個人時時刻刻什麼都自私自利,任何事情只考慮到我,吃飯的時候,只要我吃飽就好,毫不考慮別人;賺錢的時候只考慮自己,也不懂得說四周圍的人也要有一點收入,什麼都是以自己,那麼,你的心智將會受到干擾,因為法性本來就空,沒有一個真正的可以執著的我。處處只考慮自我的人,意思就是:處處都是自私的人,將給自己帶來憂愁,你的憂愁逃不掉的。

因此佛教講一切法無我,要大我,所以,執著,當你執著某一點的時候,你將會失去整個虛空。因此我們要理解,如果你要修行,你要守住兩個原則,起步要修行,或者是行菩薩道,你一定要懂得佈施跟分享,這樣你的內心才會快樂。佈施不一定是金錢,有時間佈施時間,有空間佈施空間,有金錢佈施金錢,有任何的東西,只要你多餘的,可以幫助別人的,都可以發這個心。

所以,修行首重佈施,因為要開佛的智慧太遙遠了,先學買懂得佈施,這個佈施,慢慢把這個私、自私自利化為平等。第二、你要懂得分享,懂得分享,像師父今天,弘法是我的天職,我今天出家二、三十年,我知道佛陀的正法可以解救眾生,我不會把它占為己有,只要我有因緣上臺,我願意跟這些法師、願意跟這些善根深厚的、慈悲的護法居士們,共同分享佛陀的正法,師父的心從來沒有自私過。分享就是豐富自己,諸位要有正確的觀念,懂得分享的人,才懂得什麼叫做真正的生命的意義。譬如說你很有錢,那做什麼呢?如果你不懂得分享,不懂得佈施,你的心、心智——心中的智慧會止住:我很有錢!因此我們要瞭解佛陀的本意,也就是說:這個世間其實沒有東西是你的。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向大自然借的東西,一定要歸還大自然。我們向大自然借的,借了什麼東西?我們向大自然借了地,借了地、借了水、借了火、借了風,我們這個身體,其實都是向大自然借的,借重父母的因緣生了我們,我們所吃的食物都取自於大地。所以,我們向大地借的東西,到了有一天,我們一定要回歸大地、歸還大地。今天,譬如說你在高雄,你去高雄,向高雄市立圖書館去借一本書,這一本書不是你的,你看完了這一本書,應該怎麼樣?要歸還圖書館。是不是?對不對?我們也是一樣的,在座諸位!因緣生的這個假的色身,有一天一定會死亡,一定要歸還大地,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所以,沒有什麼不公平的,很公平的。問題就是說:你從生到死,你有做過幾件有意義的事情?這個是重點。同樣是一個虛幻的、緣起的假的生命,但是,你有沒有做過一件讓人家值得讚歎的善事?有沒有?或者是一輩子都幹壞事?所以,背後就有一股業力在支配著你,因此你投胎轉世,由不得你,因為由業力來作主。因此瞭解佛法的人,就懂得如何來昇華自己,他對這個身、心,知道一定要交出來,任何的房地產啦、房子,或者是你的車子,諸位!這個世間,沒有一樣的東西是你的,全部都是向大自然借的,我們學佛要有這麼樣很正確的觀念:喔!原來包括我這個色身都是借來的!借來就必需要還。因此我們這個身體,包括我所擁有的這些錢財,就沒有一樣東西你帶得走,統統要還!那麼與其等到死的時候,留了那麼一堆的財產:房地產、汽車,不如早一點把它佈施。知道嗎?

所以,學佛的第一個步驟,要懂得佈施和分享,要理解佛的那一顆心,慢慢慢慢……你日子就會過得快快樂樂的,這個就是智慧。

第五十七句,師父再念一遍:執著自我的人,心智將會受到干擾。處處只考慮自我的人,將給自己帶來憂愁。

拜佛應當要理解佛的那一顆心,否則只是憨憨地拜,世間沒有憨憨佛,每一尊佛都很有智慧!對不對?來了,就只是憨憨地拜,等一下吃飽飯,也不懂得佛法,下午再來拜,算是有一點點善根,不過就是憨憨的。

 

【五八、對任何事物沒有貪執的人,就沒有苦惱。(貪是一切苦惱的根本,貪:貪心的貪。)所以我說:在這種境界裡沒有憂愁,沒有激烈的情欲,也沒有失望。】

 

所以,佛陀說:在這個涅盤的境界裡,在智慧聖人的境界裡,是沒有憂愁的,也沒有激烈的情欲,特別指的這個金錢、男女,沒有這個東西,因為它是虛幻的,也沒有所謂的失望。因為你有得有失,這是凡夫;令心無所增減,沒有得失,這個就是聖人的心境,法法本來空,空就沒有所謂得,也沒有所謂失,一切法本自無生,當然,現在也不滅。

師父再念一遍,五十八句:

對任何事物沒有貪執的人,就沒有苦惱。所以我說(這個是指佛陀,所以佛陀說):在(涅盤的)境界裡(面)沒有憂愁,(在涅盤般若智慧裡面,是)沒有激烈的情欲,也沒有(任何所謂的)失望。

師父就直接把它翻譯成白話了。

 

【五九、貪愛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個苦惱,貪愛九十件,十件,五件,兩件事物,就有九十個,十個,五個,兩個煩惱。】

 

第五十九句:貪愛一百件事物,(你)就(得)有一百個苦惱,貪愛九十件,十件,五件,兩件事物,(你)就(會)有九十個(煩惱),十個,五個,兩個煩惱。(乃至於貪著一個東西,你就有一個煩惱,貪就是煩惱的累積數。)

【六○、世界變遷不已,並非是長久不變的。】

 

第六十句:世界變遷不已,並非是長久不變的。你的內心到底在執著什麼?

六十句,這個世間,你注意看,花,插好的花,會慢慢慢慢地凋謝、枯萎;一杯牛奶放著,會慢慢地發臭;人慢慢地成長,花樣的年華,有幾分迷人,到老的時候,身體、牙齒就不行了,再來,全身都會發出臭味。

世界變遷不已,包括我們這個色身,它就一定會變化,諸位!你所以執著的美貌、青春,很快它就會消失!所以,世間變遷不已,並非是長久不變的。

 

【六一、任何事物,有生必有滅。】

 

六十一句:任何事物,有生(定)必有滅。不要太在意得失。

任何的事物,你有生、有緣起,一定會有緣滅,這是大自然的法則,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改變的,也不是說釋迦牟尼佛就可以改變這個現況、改變人身、宇宙;釋迦牟尼佛是覺悟,徹底地覺悟生命的真相,而把這個生命、宇宙的真相來傳遞給你、告訴你,而佛陀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它。所以,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他發現了事事物物有生必有滅,刹那生、刹那滅、刹那無常,緣起性空的道理。

所以,修行不修行,不是佛陀的責任,是我們個人的,我們個人的。

 

【六二、生、老、病、死、憂傷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永不滿足的欲望,這些存在的屬性都是苦!】

 

六十二,第六十二句:生、老、病、死、(種種的苦、)憂傷和失望,(或者是)跟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永不滿足的欲望,(不滿足就是對這個也牢騷、對那個也牢騷,對這個也不滿、對那個也不滿,就是什麼統統有意見,活不下去!記得!佛陀說:)這樣存在的屬性都是苦的!“屬”就是屬性,屬於哪一方面的屬,這些存在的屬性都是苦的。

意思就是說:生、老、病、死、憂傷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或者是永遠不滿足的欲望:今天金錢太少了,或者是名望太少了、榮耀太少了,或者是房地產太少了,或者是說生了兩個還不夠,認為我的兒子不好,再生,生了十個,就一直生,永遠不滿足的欲望,這些存在的屬性都是苦的。

簡單講:生,人一出生,出生,他就是苦;但是,話講回來,沒有苦的人生,還不值得活下來,因為三世諸佛,以苦為良師,沒有苦,你還沒辦法覺悟呢!所以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傷的時候苦、失望也苦;跟自己不喜歡的人住在一直也苦;欲望太多也苦、貪嗔癡也苦,這個世間,沒有一件事情不是苦的。

意思就是說:生、老、病、死、憂傷、失望,或者是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永遠不滿足的欲望,這些屬性都是苦,這個世間沒有一種事情不苦;但是,沒關係,苦的當下它有真理,問題是你能不能體會這個真理?如果體會這個真理,就可以把苦轉成解脫。因此佛法是要做什麼的?佛法就是要解決人生的痛苦,才有佛法,要讓每一個人更自在,要讓每一個人更解脫,才需要佛法。

 

【六三、衰老和死亡驅逐眾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裡拿著棍子趕著牛群到牧場。】

 

第六十三句:衰老和死亡驅逐眾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裡拿著棍子趕著牛群到牧場。

衰老,就是我們一天一天老化,老化,有時候在電視上看這些影星、歌星,老了以後,因為地心有引力,他就是這個皮會下垂,下垂,稍微有一點下垂了,他就去做小針美容;下垂了,去打肉毒桿菌,打到硬塊,肉毒桿菌,結果有的腫起來,這邊沒有辦法消,變成高低邊。到了沒有辦法了,哎呀!年歲太大了,又是歌星、影星super star,只好去開刀,從這邊開,拉皮,拉皮,看起來不自然的美,有的時候拉得很美;但是,問題來了,地心引力不會減退啊,他還繼續、繼續老……七、八十歲還去拉皮,八十、九十再繼續去拉皮,到最後,拉拉皮也沒有用,挽不回青春了;可是,他仍然不放棄,直到一百歲了……一百歲還要再拉皮?不需要了啦!因為這個世間,就是漸漸老化。

天是棺材蓋,地是棺材底,無論闖哪裡,總在棺材裡。

不論你怎麼搞,都要進棺材,沒有例外!那麼,有這樣子的觀念了,修行有個啟動力,原來世事無常,沒有東西可以追求。

所以,這一句解釋一下:衰老和死亡驅逐眾生的生命,驅逐,就是無常刹那變化……由出生慢慢成長,到了年輕有那麼像一朵花,對不對?十八一朵花,八十像苦瓜,拉不起來了,抺上這些粉的時候,那些粉都集中在一塊,沒辦法推散開來,皮膚它就一直……。

有一天我們去觀光,觀光,他就介紹了,他說:我今天帶你們去看一個辣妹,十八歲,十八歲。這十八歲,大家就眼睛一亮,十八歲,身材很好喔!她從“十八歲”就開始賣茶葉蛋了,結果因為海峽兩岸相隔了六十年,她還在賣茶葉蛋,從十八賣到七十八,從十八歲賣到七十八,從年輕這樣賣到老,還在賣茶葉蛋!

這個當然是講講笑話啦。可見我們衰老跟死亡就是驅逐眾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裡拿著棍子,宛如牧人,牧羊人那個牧人,拿著一支棍子趕著牛群到牧場,一刻都不能停留。

我們現在也是啊,一刻也不能停留,我們的老化、我們的衰老,所以,修行是當急之務!

 

【六四、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六十四: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你應當徹底地認識它,我們用般若的智慧,徹底的透視相的不實在性,這個就是修行。相,種種的相會變化,樹,花草樹木會變化;乃至於礦石也會變化,這個世間,沒有一種東西它不會變化,所以,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六五、無常就是一種(很微細的)苦。】

 

第六十五句:無常就是一種苦,很微細的苦,一般眾生很難去覺察、觀察到。

第六十五句:無常就是一種苦,無常就是一種很微細的苦,就是因為它變化得太微細,一般人不容易覺察,所以,他就會花天啦、酒地啦,什麼都來,如果懂得無常的人,他就會警惕自己:青春能有幾時?什麼:無常就是一種很微細的苦呢?就是凡不是永恆的事物,終究會產生變質、變遷、消失的現象,所以,有智慧,而且感覺很敏銳的人,才能覺察出它的不完美。

換句話說:我們一投胎在這個世間,就應當瞭解生命的不完美,所以要學佛。因此在《楞嚴經》,佛開示我們:相妄性真。相是不完美的,只有本性是完美的,本性是無相,不離相,不是相,不離相,性相是不二的。所以,諸位!你要開採那種清淨的本性,用生命去守住清淨心,那個就真;如果你一直在相上打轉,講經說法都是在相上打轉,那麼,給眾生的不是究竟第一義諦。如果你的修行在相上一直執著,那麼,你也不能真正地瞭解正法是什麼。所以,虛妄的東西要放下,真實的東西我們要珍惜和擁有。虛妄的東西是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的東西就不是真實性,因為它會變化、會有變質,總有一天會消失,無論你多甜蜜的家庭,有一天爸爸會先走,或者是媽媽會先走,有的比較不幸,小朋友先走,誰要先死不一定啊!對不對?

再念一遍:無常就是一種很微細的苦,凡不是永恆的事物終究會產生變質、變遷、消失的現象,所以,感覺敏銳的人,才能覺察出它的不完美,一般眾生很難去覺察、觀察到。

【譯注:凡不是永恆的事物,終究會產生變質、變遷,消失的現象。所以感覺敏銳的人才能察覺出它的不完美。】

 

【六六、甚至當一個人擁有快樂時,這快樂仍然無法永遠持久。】

 

第六十六句,佛陀說:甚至當一個人擁有快樂時,這快樂仍然無法永遠持久。

當我們跳舞跳到盡興的時候,很快,燈紅酒綠就散了,很快就散了!當我們覺得很快樂的那一刹那,它不能持久,很快就變了,苦就到了。所以,佛陀說:甚至當一個人擁有快樂時,這個快樂仍然無法永遠持久。

 

【六七、“一切有條件的事物都是無常的。”當一個人用智慧來觀察這真理時,他便開始厭離種種的苦惱,這是達到清淨的路子。】

 

第六十七句:“一切有條件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條件就是緣起,借著因緣的種種條件而湊成的東西,其實都是無常的。就像講堂一樣,今天我們建了文殊講堂,今天過農曆年,大家聚在一起,這個條件具足的時候,所有的條件具足,我們方便說:今天是大年初一,師父有開示講經說法;但是,真相是什麼?真相:都是無常,它會變化的。)當一個人用智慧來觀察這真理時,他便開始厭離種種的苦惱,這是達到清淨的日子。

再念一遍,第六十七句:一切有條件的事物都是無常的。當一個人用智慧來觀察這真理時,他便開始厭離種種的苦惱,這是達到清淨的路、路子。

所以,善於觀察,才能脫離種種的痛苦;世間人之所以有種種的痛苦,就是不善於觀察,沒有般若的智慧,硬要執著、硬是分別,所以,過得很辛苦!

 

【六八、能真正洞悉苦惱的真相,也就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沒有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途徑。】

 

第六十八句:能真正洞悉苦惱的真相,也就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進而達到)沒有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途徑。

好!解釋一下。

第六十八句:能夠真正洞悉,洞悉就是徹底地了悟,能夠徹底地了悟苦惱的真相,真相就是這有前因後果,為什麼我們今天會活得這麼痛苦?它一定有前因、有後果,喔!原來是貪嗔癡太重,原來是對這個五欲六塵難以割捨,原來是追求這個假相,死執不放,所以,我們的苦就沒有辦法停止,原來是這樣子,那麼,我們就把欲望放淡泊一點,六根追求六塵,產生的六種妄識,這個苦就一直來。那我們現在知道了,六根攀緣六塵,都知道那是無常,都是緣起性,緣起性就是空性。所以,《楞伽經》告訴我們,自覺聖智即是佛,自己覺悟自己的清淨自性,自覺聖智即是佛,法法本空即悟法,自覺聖智,聖人的聖,自己覺悟自己有聖人的智慧,叫做自覺聖智即是佛。法法本空即悟法,如果你瞭解,法法——每個事物或者理,全部都是畢竟空,法法本空即悟法,這個就瞭解佛所說的法。法法本空,佛所說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著,因為法法本來就空,因言遣言,因為用種種的語言、文字、方便,讓你放下,所以,佛說:我說了四十九年,沒有說過一句法,這就告訴你:本性是不可說的意思。所以,了悟法法本空,回歸如來藏性,諸法皆空、皆不可得,也不可說。和合無諍即是僧,一個人的心性和合無諍,沒有能所,一種憫懷,沒有能所,沒有能緣的意識心、沒有所攀緣的外塵境,能緣的意識心、所緣的外塵境,都是如來藏性所影現出來的。如來藏性就像一棵樹,六識就像樹的影子,你不要看到樹的影子就執著;但是,雖然是樹的影子,可是,那是真樹所影現出來的;雖然是意識心,不是真心,可是意識心當下空,就是如來藏心,不能離開當下,不能離開當下。

當我們能夠真正洞悉苦惱的真相的時候,也就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我們這個苦惱到底怎麼來的,我們應當去透視它,我們應當去了悟它,不要被它迷惑。所以,簡單講:被相所迷惑的就是凡夫眾生;超越一切相的就是諸佛,能于一切相自在解脫,不取、不著、不貪染、不起嗔恨心,能夠平等、大慈就是佛陀。也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進而達到沒有苦惱的境界,沒有苦惱的境界,我們稱為涅盤,小乘只有一個名詞,叫做涅盤;大乘的名詞就很多,什麼一實相啦、如來藏性、海印三昧、大般涅盤妙心、如如、真如、究竟解脫,這個都是大乘的名詞。進而達到沒有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途徑。

所以,你今天為什麼要學佛?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要消除種種的不幸和痛苦。所以,在座諸位!有學佛的人生觀,跟沒有學佛的人生觀,是完全不同的,是完全不同的。

 

十、待人

 

(第十小段:待人,待人就是處世待人。我們講七十分鐘就好。第十句(小段)就是待人,對待,如何對待別人。修行,知見決定一切;處世,態度決定一切,如果你要修行,你就必需擁有佛陀的正知正見。所以,修行,知見決定一切,沒有正知正見,那就不可能達到目的地,也不可能解脫。處世,態度決定一切,你用什麼態度,人家就會用什麼態度來對待你。所以,還沒有修行以前,要先學修養和做人。)

 

【六九、待人熱誠,舉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滿著喜悅,苦惱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六十九句:待人熱誠,舉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滿著喜悅,苦惱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一句很重要的,你要讓苦惱消失得無影無蹤嗎?記著!待人熱誠,要很真誠,舉止要文雅,意思就是不要粗魯,只要每天充滿著喜悅,充滿著喜悅就是有佛的智慧,了悟一切法畢竟空,知道這個都是緣起的幻相。或者是有一天,在未來的時間、空間,我們一定會消失在這個世間,我們對這個生命,人身、宇宙所有的執著,都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也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因此隨緣,能夠用,知道什麼東西都不是我的,那就不需要這樣的執著,什麼都看得開,縱然吃虧、委屈,也不跟他斤斤計較,你的福報就慢慢地累積……福是一點一滴地積起來,學佛就學懂得忍辱、懂得退讓、和合無諍,原來學佛是學這個,這樣就可以累積自己的福報;什麼都要站贏的一個角度、什麼都要攻擊別人、什麼都要傷害別人、講話尖酸刻薄,這個人沒有福報,等到你要用人的時候,沒有人要讓你用,跑了光光,沒有人要跟你做朋友,你這個人做人這麼失敗,要用人,一個朋友統統沒有!所以,從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像吃虧;但是,其實是佔便宜,為什麼?我活了這一大把年紀,我認為,委屈的人有福報,受冤枉的人有福報,有福報,受批評的人有福報,你什麼都把它忍下來,咦?很奇怪喔,那個福報,就像江河彙集到大海,彙集到大海,不解釋、不計較,也不攻擊人家、不傷害人家,那個福報它就一直累積、一直累積……所以,諸位!受委屈的人有福報,受批評的人有福報、受傷害的人有福報,你用般若智慧把它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

再念一遍:待人熱誠,舉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滿著喜悅,苦惱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七○、情感是由過去的緣份和今世的憐愛所產生的,宛如蓮花是從水和泥土這兩樣東西孕育出來的。】

 

第七十句:情感是由過去的緣份和今世的憐愛所產生的,宛如蓮花是從水和泥土這兩樣東西孕育出來的。

七十句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就是你今天有建立這個家庭,或者是一個團體、一個朋友、上司與屬下,或者是父母親、兒女這些感情。

七十,七十句:情感是由過去的緣份和今世的憐愛所產生的,宛如蓮花是從水和泥土這兩樣東西孕育出來的。蓮花是從水跟泥土孕育出來的。意思就是說:情感是緣起法、是空性的,不要太執著,情感要回歸理性和智慧,這就對了,情感要回歸理性跟智慧。

 

【七一、為了追求快樂,而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便會受到怨恨的困擾,而無法擺脫怨恨。】

 

第七十一句:為了追求快樂,而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便會受到怨恨的困擾,而無法擺脫怨恨。

這一句話很是重要!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為了追求快樂,而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你沒有錢,跑去搶錢,你想快樂,跑去吸毒,吸得茫茫的,進而販毒,那這就麻煩大了!販毒,為了賺一點錢,把這個毒品拿去賣給學生,那一些國家的幼苗,這個罪就很重了!十幾歲就染上毒癮了,你叫他後半輩子怎麼辦呢?所以,佛弟子這一輩子兩種事情不能碰,一、就是賭博,二、就是毒品。一切佛弟子,這一輩子這兩種東西都不能去碰,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賭博,碰到毒品跟賭博,這一輩子男的不像男的,女的也不像女的。為什麼?不像一個正常,他沒有正常的人格,他賭,賭到發慌了!以前有一個賭博,一個女眾賭博,賭輸了幾十萬,賭輸了幾十萬,她只有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賭輸了幾十萬以後,後來她沒錢了,沒錢,那個黑道的就跟她講:那你就十一歲的女兒跟我睡一下!她說:我這女兒才十一歲!不要!要不然就你還啊,要不然就剁你手、手腳!十一歲,他就跟這個女兒騙,這黑道的!只要一賭博缺錢,完全喪失理性!

諸位!你們有沒有看到最近有毒死一個自己親生的媽媽?毒死婆婆,還有丈夫,你們有沒有看到這一則新聞?有沒有恐怖啊?她為什麼來的?就是賭,六合彩,賭,開始一直賭一直賭……賭了以後,她為了詐領保險金,詐領保險金,對不對?她先生生病的時候,打這個什麼?打點滴,打點滴的時候,在這個點滴裡面注入什麼?毒、農藥,讓他心肌梗塞,咦?無緣無故就死了,要領這個保險金!還有親生媽媽,她親生媽媽在前面走,走……在二樓前面走,她(女兒)後面把她推她一把,媽媽就從二樓嚕……滾到樓下去,摔了頭破血流,後來死掉了!自己的女兒,把母親從樓上推到樓下摔死,領保證金,這種事情做得出來?Why,why就是w-h-y,這個世間到底出了什麼重大的事情,能夠把自己的母親推到樓下摔死、把自己的丈夫毒死、還把自己的婆婆下毒把她毒死?在打點滴的時候;大陸說吊瓶兒。有恐怖吧!是不是?這是什麼?是人嗎?人會做這種事情嗎?這個完全不是人了!所以,一碰到賭博和毒品,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也已經不像女人了,像魔鬼,像魔鬼,這個死了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呢?

所以,再念一遍:為了追求快樂,而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便會受到怨恨的困擾,而無法擺脫怨恨。別人也會詛咒你的。所以千萬……快樂要建築在真理上、理性上、智慧上,這就對了!

好!那麼因為七十分鐘了,時間的關係,我用一分鐘宣佈一下:每年宣佈,每年都會發生。

一、春節期間人多複雜,貴重的物品請隨身攜帶,以免遭竊。每年都這樣重複地宣佈,師父內心裡面很難過,因為來的人很複雜,你們那麼虔誠來拜佛,有的人不是掉了手機就是掉了證件,農曆年掉了證件,你怎麼辦啊?坐飛機啊要證件,或者掉了提款卡!對不對?剛好身上沒錢,要去提款,沒有提款卡!還有現金,本來要繳點燈的,被偷走了,這一盞燈不亮了,因為沒錢繳。所以,我就跟他們諸位講:你有貴重的東西,儘量不要帶來,譬如說你的項鍊啦、鑽石啦,對不對?我們怎麼替你保管這個?我們沒有辦法的。所以,如果你有帶現金來的話,麻煩一來就去把它繳完,留著十塊錢坐公車回去就好,要不然你被人家偷走了,沒功德,對不對?你護持正法還有功德啊,點燈、消災、拔度,趕快去辦一辦嘛,早上來就趕快去辦一辦嘛!對不對?要不然你的錢就放在口袋裡面。每年講,每年統統有掉東西。有一個人去受五戒,去受五戒,他來受五戒的時候,他的包包就放在六樓,因為在七樓受五戒,包包就放在六樓,六樓,他認為:來受五戒的人,品格都是妥當(台語)的,妥當(台語)叫做妥當,大家都是來受五戒的,怎麼會偷人家的東西呢?他就把包包放在六樓,包包放在六樓,結果下來,六千塊全部都掉了,六千塊!你看,一個那麼虔誠的佛弟子來受五戒,來受五戒,六千塊不見了,你聽了不會心疼嗎?對不對?如果那六千塊先繳給我,不是很好嗎?對不對?是不是這樣?我講話很實在的!對不對?何必等到要繳錢時,才發現不見了呢?所以,這種事情就是很麻煩,我不是說每個人都是小偷;但是,因為進進出出的人很複雜,不知道到底哪個是真的、是假的來拜佛。來這裡,說實在話,我告訴你:來這裡偷虔誠的佛弟子的包包,這個罪真的很重的,太傷人了!你如果想行竊,你去捷運站嘛,或者是去機場,你來這裡……大家這麼虔誠拜佛,那個臉上都有菩薩的臉,你竟然偷他的錢,這樣就很不好了!對不對?他是來做善事的呢!對不對?好!

二、在上淨房(上廁所的時候),那個海青要放在自己的蒲團上,不要隨手放在淨房外。為什麼?因為人多複雜,你穿這個、你穿這個,結果出來拿著就穿,穿錯了!常常會穿錯,這個海青脫起來,亂放常常會穿錯,不好!所以,你海青脫起來,放在你們的蒲團上,我千叮嚀、萬囑咐,再三交代,還是經常有人穿錯!老是跑來說:“師父啊!我的海青不知道被誰穿走了!”我說:你跟我講也沒用啊,我已經叮嚀過很多次了!老是跑來跟我要海青,難不成要我賠你一件嗎?老是跑來跟我要海青,都是隨便亂放不曉得被誰穿走了!對不對?

第三,我們南投養德禪寺這個寶塔建立了,所謂納骨塔建立了。在座諸位!如果你想護持正法,一舉兩得,就是這個動作,譬如說你爸爸、媽媽年紀大了,我又想護持正法,買一個寶塔,這個錢繼續來做法寶。有的人講:太遠了啦!我告訴你:不遠!你覺得去那裡很遠嗎?我告訴你:一個人如果父母親往生之後,把他們的骨灰放在納骨塔,你如果可以連續去祭拜三年,每年都不缺席,我就真的要讚歎你很孝順!三年,三年,其實很快,這裡開車到養德禪寺只有兩個鐘頭啊,哪有多遠?有心就不遠!對不對?所以,這個距離不是問題。你說放在那個地方太遠,兒孫要去祭拜不方便,你講的也是有道理啦;但是,事實上,很多人父母往生之後,一年、兩年、三年、十年,也不曾去祭拜過,很少去了啦,因為已經往生多年,自己又事忙,或是缺錢跑路了,哪還會記得父母長怎麼樣?對不對?像師媽現在安奉在臺北,都是我大哥去拜,我還沒去過,師媽的骨灰現在放在臺北,我也不曾去過;我不是不孝喔,我心中可是時時刻刻都有師媽的,講經後都會幫她回向,我心中時時刻刻都有師媽的。只是因為放得太遠了,在林口,師媽現在安奉在林口,有大哥他們在拜就行了!所以,你說放在養德禪寺太遠,這一點還好啦,距離算是滿近的,不會很遠。而且通常都是往生後一、兩年,兒孫還會去祭拜,等到十年、二十年,就很少有兒孫會去拜了;可是,如果骨灰安奉在佛寺裡,像養德禪寺,整年都有出家的師父在回向,這對往生者是有大利益的。

四、你們如果想去參觀一下納骨塔,去跟101室登記,等確定時間後會通知你,人數湊足一輛車後,就會載你們去看,要等湊足一輛車!要不然你說:師父!我想去參觀寶塔。你才一個人,就叫我請專車載你去看寶塔,來回要五千塊呢,還沒有收入以前,我就要先花五千塊了,這樣我怎麼劃得來呢?應該給佛祖佔便宜,不要占佛祖的便宜,這樣不行,要等人數湊足一輛車後才載去參觀,這樣才對!

五、當你在唱誦的時候,請注意個人的聲量、音量。你要注意這個聲音的量,不要太大聲,不要大過維那,不要大過維那。為什麼呢?你唱那麼大聲,是怕佛聽不見嗎?

以前有一個人,念佛很大聲,節拍又不准,跑來打佛七,一個婦人,講到這個女人實在是很……沒什麼水準。打佛七的時候,我就在那裡,她就念:阿彌陀佛……這個婦人不知道是沒學過音樂還是怎麼樣,不然應該聽別人念也聽得懂啊,她不是,人家念“阿”,她就念“陀”;人家念“陀”,她就念“阿”,節拍快到佛祖聽不懂,……陀……陀……都只聽到一個字,真是很奇怪!我就跟她講:菩薩!小聲一點,小聲一點,佛祖會被你嚇到,小聲一點。她也不聽我的勸告,繼續念:……陀……陀……念佛時還搖頭晃腦的,……陀……陀……喔!念到隔壁的人都坐不住,……陀……陀……坐不住,沒有一個坐得住的!我跟她講:菩薩!不要這樣,小聲一點。沒用,講也講不聽,沒用,講也講不聽。所以,休息時間我就跟她開示,只是開示而已喔,我跟她講:這是大眾共修,大眾共修,這是一個團體,你念佛的音調要整齊,人家拜下去時,你才能跟著拜,而不是別人沒拜時,你一直拜,人家拜下去時,你不拜,人家不拜時,你又拼命地拜,不要這樣!對不對?像一盤散沙一樣,不要這樣,要整齊嘛!我講完之後,發生一件事情,我講完之後,她馬上起身,掉頭就走,不鳥我!你看看,來到這個地方,正法的道場,法師才講幾句……而且我的口氣也不是很不好;當然,我不是為了收入才輕聲細語的,我沒有這個意思,我對她講話真的很客氣,她還是不聽勸,真是奇怪!不知道是不是更年期?否則怎麼會這麼嚴重?我才講幾句話而已,她連一句都聽不進去!我們不要這樣,要能接受法師的教導、勸告,唱誦時不要太大聲,也不要太小聲,音量恰到好處即可。

十一點多了,今天會稍微慢一點,對不起我們的法師、對不起諸位居士。農曆初三,我們再有一次開示,很抱歉,等一下午供耽, 擱一下,對大家很抱歉!

 

(法觀師父:大家至誠懇切向師父問訊。)

 

好!各位尊敬的大法師、各位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我們今天是三千佛的第三天,是圓滿的日子,修行就是樣子,要堅持。

首先還是一樣,感謝法觀師父慈悲來帶領大眾。法觀師父的聲音很好,非常地好,又是音樂老師,節奏感也非常地准,頭腦反應也快,他唱起梵唄來就是不一樣,連師父都很喜歡聽他唱這個梵唄,我的聲音已經很好了,真的啊!但是,法觀師父的聲音更好,今天我們要熱烈地鼓掌!(眾鼓掌)

我們引頸期盼,殷切地期待,如果明年法觀師父在臺灣,沒有出國,是希望法觀師父行菩薩道,用他的音聲、梵唄來為大家……跟大家分享!好不好?(眾鼓掌)

再來,學榮師他從印尼來,很辛苦的,跟學榮師鼓勵一下!(眾鼓掌)

再來,有一個人就比較辛苦一點了,打引磬的,這個沒辦法跪,打引磬是誰啊?是法行師父,跟法行師父鼓勵一下,(眾鼓掌)這個打引磬是最累的!為什麼?他不能拜,拜的時候停下來就沒聲音,所以,這個法行師父值得……他是淡江大學的。

這些法師,清淨的比丘僧團都非常地值得讚歎,包括法無師父,法無師父,因為這個講堂都是他在負責,所以,他就比較操勞,所以,我蒼老的部分也都讓給他了,都讓給他了。人家說:師父!您怎麼愈來愈年輕啊?因為我蒼老的部分都讓給法無師了!

這些護法居士這幾天都很辛苦,還有蔡佩純這些義工,還有柯師姐她兩個女兒,哇!都長得很莊嚴,我們為柯師姐、蔡佩純、義工鼓勵一下,(眾鼓掌)她們也站了相當長的時間;還有那個麗玲、還有廚房,都很辛苦,這些齋堂都非常地辛苦!師父也很辛苦,為什麼?因為我負責收紅包,這個很辛苦的工作啊,真的,真的!有的那個……真的,這個要鼓勵一下。有的拿來供養的時候,然後他:供養師父!結果又縮回去了。啊!不好意思,拿錯包了,拿錯包了!有的人,老菩薩可能禮節上不是很瞭解,然後我走到電梯,那一隻手一直要往我的口袋裡面鑽,佛教是沒有這樣禮節的,靠在師父身上硬是要塞紅包……好像要做什麼動作似的,這個是不可以的,不要一直這樣子,供養,有一個距離就好。小朋友不太懂,供養:供養師父!結果他抓得很緊,我說:你要放手啊!他就是不放,小朋友啊,(法師笑)不太懂,不過這個都是過年的,那麼,我們把它收集起來,統統印《楞嚴經》,因為我們這個《楞嚴經》到今天為止,minus一千五百萬左右,minus,意思就是:我們印的《楞嚴經》,不夠的由常住先墊出去,負一千五百萬,minus一千五百萬。如果你覺得說我家庭經濟不錯的,想要再贊助,或者是來支援師父弘揚楞嚴大法,可以交到101室來。

好了!堅持修行,解行必需要並重,諸位!第一句話非常重要,今天的第一句話:

第一、做人要低調,修行要高調。這一句話很重要!所謂做人要低調的意思就是:我們要謙沖、要自牧、要包容,同時要寬恕。這個世間,只要不是佛的境界,都會有缺點,不可以講話尖酸刻薄,一直損自己的福報,如果你做了很多的善事,也不要一直誇耀自己,或者是你真的很有才幹,你是各個公司的領導者,你也不可以刻薄地對待部屬,或者是屬下,也不可以這樣子。就是站在高處的人,永遠就是這麼樣低調,做人,這是很重要的態度,做人要低調,修行要高調。如果你白天到公園去走一趟,下一陣雨以後,第二天有某些樹枝它就會比較突出來,營養可能比較夠一點,樹枝比較突出來,諸位!樹枝比較突出來的,這個公園,樹枝會比較突出來的,會礙到人家的走路,那個園丁第二天很快就把你剪掉了!也是一樣的,一個人太自滿的時候,做人不懂得低調,態度不懂得謙卑、或者是誠懇,很容易就被人家把你剪掉了,台語講得最好,就是做人不要“刺牙牙”的(趾高氣揚),那個是很不好的!因此做人低調,是保護自己的生命,也保護自己的榮耀。諸位!你有才幹的人,再加上你的修養,你的身上就會發出這個香氣出來。為什麼?人家就認識你,更懂得謙虛。如果你只有一的才幹,你講到十,就誇大其辭了,活在不真實的世間裡面。所以,做人要低調一點比較好,保護自己的榮耀,同時保護自己的生命,這是修行非常重要的,未修行前,一定要先修養自己。

再來就是修行要高調,這個“高調”不是說唱高調,不是這個意思,修行要高調,就是你發的這個心,要求這個正法,要求最高的正法、最究竟的正法,不是善巧方便的,也就是發大心,直取無上大般涅盤,直取無上大菩提,一悟好入如來地,求得最上乘,也就是佛的心性,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佛的心性,你才有辦法進入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智慧,不是語言、不是文字、不是心緣相、不是刹那生滅意識心,它是究竟如如不動的如來藏性,要用真實的智慧。什麼叫做假智慧呢?不是真實的智慧呢?就是把佛法當作學術來研究,散漫心,來這裡熱鬧一下,吃個飯結個緣,師父講的,這邊耳朵進去,那邊耳朵出來,心也不好好地去體會、去領悟,把佛法當作一個結緣、一個學術來研究,永遠停留在一個觀念裡面,而死執著那個觀念是正確的,這個叫做假智慧。假智慧跟真智慧,佛陀在經典裡面說:真智慧能斷我執、法執,假的智慧可以獲得到世間的榮耀和供養,而榮耀和供養正是生死的開始,你得到了榮耀跟供養,只是增加生死而已,沒有一點好處,我們要的是了生脫死,所以要真實的智慧。祖師有一個比喻特別地重要,你看看能不能體會出來?如果這是一張圖畫紙的話,如果這是一張圖畫紙,這是一張圖畫紙,找一個很會畫畫的人畫了一隻貓,這一隻貓畫得栩栩如生,真是立體感,現在的3D動畫,哇!這個畫畫裡面,這一隻貓看來真的是很像很像!我現在請問你一句話:如果這個老鼠跑出來,真的老鼠跑出來,請問:畫畫裡面的那一隻貓,能不能跳出來捕捉老鼠?不行!假智慧就是這樣子,這一隻老鼠就比喻作執著、煩惱、分別心。諸位!假智慧是沒有辦法斷煩惱、了生死的。所以,這個世間的榮耀跟名利,尤其是出家人,這個供養,完全跟生死沒有什麼關係的,這個我們要瞭解。那麼,真智慧就是不一樣了,真智慧就是心中的那一隻貓,是很厲害的貓,只要老鼠一跑出來,就跳上去把它抓起來,咬死它!真智慧它就有這個能力。你心中擁有的是真貓還是假貓,這個就要看你自己願不願意求佛陀的智慧?所以,拜佛、你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夠離開你這一念的心性嗎?不行!你誦《地藏經》、誦《無量壽經》、誦《藥師經》、誦《普門品》、誦《彌陀經》,能夠離開我們這一念的心性嗎?你也不行!萬法回歸心性叫做正法,離開了心性就是外道,所有法不離現前當下這一念——究竟的實相、第一義諦的正念。

因此修學佛道,求善知識的指引是非常重要的,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識本心,說法無本,如果你不瞭解不生不滅的這一顆涅盤妙心,那麼,說法就無本,修行也沒有依靠,那你依據什麼講經說法呢?所以,祖師大德講:沒有見性說法,就像瞎子摸象一樣,眼睛瞎掉的人摸到大象,不曉得那個部位是什麼,就用摸的啊!沒有開佛的智慧跟正見、佛的正見,就會像瞎子摸象一樣的,說法也不知所云,到底自己講的對還是不對,沒有把握:注解就是這樣寫啊,我就照這樣念。不見性說法,就像隔靴搔癢一樣,這個腳很癢很癢,可是,你就是抓不到那個癢的地方!所以,明心見性對出家和在家都是特別的重要,非常地重要,那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的面目、本來的心性是每一個人都具足的。

好了!這幾句話,提醒大家聽經聞法的重要,底下是佛說的:

 

【七二、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而不論其貧富或貴賤。】

 

第七十二句:佛陀說: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而不論其貧富或者是貴賤。不管是國王,或者是乞丐,我們都是這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非洲人也好、美國人也好、白種人也好,黃種人也好,佛性都是一樣的。

所以,第七十二句是: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乃至於很惡劣的人,也給他一個時間、空間改過,只要不是佛,就一定會有缺點。

我們佛弟子,如果能夠瞭解佛的心的話,你的生命會現出種種的奇跡;但是,在修學過程當中,一定會碰到很多的困擾,像病苦啊、婚姻的破裂、另一半的死亡,或者是小孩子離去,或者碰到經濟上的困擾,或者是感情的因素,只要你轉回正法,都是好事。所以說:沒有危險就沒有奇跡;沒有夢魘就沒有夢想。沒有危險就沒有奇跡,意思就是:你要創造奇跡,就一定要經過種種艱困跟危險。所以,在座諸位!你今天如果婚姻失敗,只要你跨進佛門,就是你單親一個人,也沒有關係,你可以勇敢地活下來。今天如果你瞭解了宇宙的真理,哪怕是你今天病苦得很嚴重,心也不會慌,因為那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是,最可怕的就是碰到邪魔外道、惡知見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心要如大地承載一切,心如大地,承載一切的侮辱;十方三世佛,最讚歎的德行就是忍辱,忍辱,十方三世一切佛,他最讚歎的就是忍,忍辱,雖然很不滿,可是,還是守口如瓶,口業完全清淨。心如虛空,包容一切,也就是我們的心要像虛空一樣,包容不同的物種、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礦物、不同的星球,就像虛空一樣地包容一切。所以,悟道的人容天容地、容一切假相,都是這樣包容跟寬恕。所以,你的心中,佛弟子,在你的心中能夠有寬恕的德行,原諒對方一下,你的內心會有更迴旋的空間,這個就是真正的佛弟子,也是真實的智慧。不要像世間人一樣的,稍微一觸動,什麼佛都忘記了,也是跟人家對罵、對幹,或者是想盡辦法要傷害對方、要報仇,不要這樣子,聽佛的話總是有好處。

 

【七三、探視病人應使患者充滿希望和快樂。】

 

第七十三句:探視病人應使患者充滿希望和快樂。

你有因緣,要去醫院或者是哪一個人的家裡,要探視病人,是不是?應當使患者充滿希望和快樂。而且探視病人,要買東西去的時候,要注意,要看他得什麼病,你要買什麼東西去。對不對?有的人他不瞭解。

有一次我生病了,要住院,腸胃炎,急性腸炎,很嚴重,很嚴重!那個信徒買了一些水果,還有大大瓶的奶粉來探視。經過一個禮拜以後,他又來看師父了,來看師父以後,一看,兩瓶都喝完了,這麼大瓶,哎呀!他很高興:不過看師父您的氣色怎麼都沒有變好啊?結果那兩瓶是旁邊的侍者喝光了!腹瀉、腸炎,最忌諱就是喝那種牛奶,你送牛奶做什麼呢?那不能喝的,乳製品的。所以,送那個東西啊……所以,那個信徒回去以前,我就告訴他:你看看能不能送那個比較小的面積的,可以千變萬化的,很好起作用的?我比手畫腳老半天,他還是看不懂;用智慧去啟發對方!是不是啊?所以,這個探視病人,應看時間跟空間,看看對方到底是生什麼病。

再來,去看病人的時候,要講那個話,要給他充滿希望、充滿快樂。有的人,這個在家居士自作聰明,去看病以後,他懂得一點佛法皮毛,第一句話就告訴他:你這個病沒有救了,你會死,你趕快念阿彌陀佛!沒有救了,一定會死!他一聽,本來還要給醫生看,好吧!求生極樂世界吧!本來一支針打下去就會好的,看病不會看病!是不是?所以,要探視病人,應當使患者充滿希望。所以,真正的菩薩要給人希望,同時要給人方便;但是,也不能常常講假話。對不對?這個病明明不會好了,那你就安慰他:不會!你不會死或怎麼樣子。如果說很嚴重很嚴重,知道他會死了,就告訴他,那麼,就是佛陀講的:觀無常,你要觀無常,這個時間一定會來到的,沒有一個例外的!這個世間唯一不能逃避的就是死亡,同時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它,這個就是學佛的目的,就是解決人類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所以,什麼是佛法?就是大悲法,“悲”就是拔苦,要拔掉眾生的痛苦,就叫做佛法。所以,有的人,沒學佛的人來到講堂說:喔!為什麼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呢?那麼悲哀呢?我說:那個“悲”不是解讀作悲哀喔,那個“悲”叫做拔苦,觀世音菩薩是拔掉眾生的痛苦,這個不能解釋錯誤。“悲”不是悲哀,是拔苦,拔掉眾生的痛苦,這不能解釋錯誤。所以,如果我們是菩薩的心腸,就是要這樣子: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也給人快樂,佛法也是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一個人能夠進入佛門,那是很幸運的!所以,只要一跨進佛門,師父都非常地讚歎,也不管他以前造惡多端,你流氓來,我也這樣對待你;哪怕你以前造了多少的惡業,搞了多少的無知的事情,師父也寬恕你,因為你至少有這個因緣跨進來,就不得了,慢慢地珍惜,珍惜這個因緣。所以,一定要多聽經、多聞法,不可閉門造車。如果閉門造車,有的人告訴你就是說:念念佛,不要聽經、不要聞法。這個麻煩就大了!我們自覺聖智,是覺悟的覺,不聽經、不聞法,也是念自jué聖智,那個第二個jué是拒絕的絕,自絕聖智,自己絕斷、阻斷了那個聖人的智慧,不聽經、不聞法是沒有辦法的,佛法,它是超越一切表相的東西。所以,佛法無人解,雖慧不能了,佛法沒有人為我們解釋、解讀,再怎麼樣世間有智慧的人,還是不能明瞭。

 

【七四、人們愛戴忠於真理,態度良好,言而有信,對職位負責的人。】

 

 

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切的眾生都會擁護,這是佛陀的真理,也就是正法。

人們是愛戴忠於真理,也就是這個人對真理很踏實,佛陀是實踐家,不是妄想家,他是腳踏實地地走上解脫的路。所以,人們愛戴忠於真理的人,也愛戴那麼態度良好的人,這一句話可是非常重要!我們修行,知見決定一切:處世,態度決定一切,換句話說:人與人相處,我們的態度必需要和藹、要可親、要人人稱頌。

什麼是開悟?看每個人都很好叫做開悟,一個人可以做到每一個人都很好,也就是恒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可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看到自己討厭的人:哼!一字真言就出來了:哼!就一字真言,哼一聲,然後掉頭就走!就是會這樣子,談都不想談,那你心中的態度,最主要是自己內心的世界受了影響,這樣不好!所以,態度要良好。

言而有信,就是講出去的話,一定要百分之百的信用,承諾人家,就是一定要去做得到,我就是這樣的個性。所以,國外來邀請,我都會衡量自己的時間、空間、背景、體力,答應,就是一定要做到;沒有答應,不見得是不慈悲的行為,看個人的因緣、能力。所以,與其隨便地答應人家,不如謹慎地承諾,這個是很重要的,說出去的事情就是一定要做得到。但是,有的人,在特殊的狀況,變成有特殊的處理,譬如說有一個女眾,有一個女眾,她以前小時候,十幾歲的時候不太懂事,看了出家人威儀莊嚴、持戒清淨,她很羡慕這個比丘尼,穿了比丘尼的衣服,披上袈裟,哎呀!她很是歡喜,就在佛前發願了,偷偷地發願,偷偷地發願,跪在佛前:佛祖啊!我某某姑娘,我以後不結婚,我以後絕對不結婚,我要走出家現比丘尼相!結果經過了五年、十年,她家裡不瞭解她的內心世界,就硬逼她結婚,後來被逼得快發瘋了,也沒辦法,很勉強地結婚,結婚以後,生兒育女,活得很痛苦,就發了一張e-mail過來,就問了:師父!我言而無信,我以前在佛前發願,要出家當比丘尼,我現在結婚了,生了一對兒女,怎麼辦啊?我騙了佛祖啊!我就跟她回答了:有這樣的願力固然好;可是,時間、空間的因緣整個不具足,父母親也不瞭解你的看法,違背了父母親,又被打得半死,那現在已經成為事實了,就好好地做人家妻子,出家法師當不成,就好好地當護法居士,向佛求懺悔!所以,在座諸位!我必需勸告你:不可以隨隨便便,男眾或者是女眾,動不動就說:我要出家,我要出家!我現在講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如果你想要出家,無論是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對不對?你記住師父的話,就永遠對!你想要出家以前,記得去道場住兩年至三年,不要太快地就馬上剃度,你能不能容下這個團體?你能不能接受你上人的作風?因為每一個出家人,他的住持、他的作風不一樣。有的人,這個比丘尼一剃度出家以後,這個師父每天都念經搞錢!這個出家以後,因為她在俗家聽了這個法,一心很想修行,結果剃度以後,她上人每天都為死人念經,每天都做佛事,她說:哎呀!這個不是我要的!可是,沒辦法,你就剃度了!所以,無論是男眾、是女眾,無論是幾歲的人,你想要走出家的路線,一定要聽師父的話,不要急著剃度,在那邊住了三個月、半年;這個還不夠,還不夠!對不對?有一個人,有一個比丘就是出家,因為他胃不好,胃不好,出家以後,過午不食的道場,過午不食,持戒律的。結果剃度以後,他不曉得過午不食情況是什麼?晚餐都不吃的;他要吃西藥啊,胃潰瘍、胃脹、胃不舒服,結果要過午不食!醫生講:你晚上要吃一點啊,要不然你這個胃受不了!一個是佛的戒律,一個是醫生的勸導,自己又病苦,結果就進去那個持午的道場,麻煩大了!他的心沒有辦法,這個結放不開就是放不開;我寧可死,也要持佛的戒律!嗯!很好;可是,痛起來呢?就胃痛!後來這個比丘就硬撐,撐到最後就胃潰瘍、吐血、胃出血,沒有辦法控制。我去勸他,我去醫院勸勸他: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法,佛法是活的啊!我跟他講:今天如果世尊來看你這樣,他也會勸你稍微開緣一下,要不然就喝一點粥嘛,我們不要說大餐大餐地吃,豐富的,至少喝個粥,或者是什麼奶粉類的,或者是燕麥,你至少吃一點吧,戒應當不是這樣子吧!他說:我要持戒!我說:你懂持戒是什麼嗎?你沒有看過那個經典講得很清楚嗎?不敬持戒,不輕毀戒,是真持戒人。真正的持戒人,不會看不起你的。不區持戒,不輕毀戒,是真持戒的人,真正持戒清淨的人是:不敬持戒,他對這個持戒清淨的人不會特別恭敬;不輕毀戒,也絕對不會輕視那一些毀戒的人,就是戒持得不好的人,他也絕對不會去看不起他,是真持戒人,這個才是真正持戒的人,心如大地,絕對平等,修自己就好。等因緣,有因緣,這些持戒不好的人,慢慢地規勸,慢慢地,慢慢地給他機會、給他因緣、給他希望,這個才是佛法,叫做不敬持戒。不輕,輕視的輕,不輕毀戒,是真持戒人,這個才是真正持戒清淨的人,不會落入二元對立的觀念。他聽了師父這個開示:哎呀!這以前怎麼沒有人告訴我這樣的觀念?好!吃了,他就吃了。吃了以後就吃這個胃藥,胃藥以後,經過幾個月的調養,去看醫生,醫生說:這就對了嘛,這就對了!

我以前,說實在也是卡在這個觀念,也是卡在這個觀念,我的胃也是不好,一直嘔吐……沒有沒辦法,到晚上的時候,體力沒有辦法承受,因為胃不好,腸子也常常腹瀉,所以,吃的東西也不多,到晚上就沒辦法了!後來因為體力不好,就去給醫生打點滴,大陸說吊瓶兒,吊瓶兒,吊瓶的意思,大陸,臺灣講打點滴。打了點滴,這個醫生跟我講,說:慧律法師啊!那時候便當一個才三十塊。他說:您打這個點滴一次四百五,一個便當才三十塊,您考慮考慮,晚上要不要吃一點?後來實在要吃西藥了,沒辦法了,也是到最後沒辦法,*,四聲*(吞),沒辦法了,我有更重要的任務!所以,這個觀念稍微改變一下,能持午、持戒,我們都讚歎;實在是沒辦法,有時候就要衡量自己的時間、空間、自己的身體,看看扛得了扛不了?一定要有這樣子,自己用智慧來學佛。

七十四,再念一遍:人們愛戴忠於真理,態度良好,言而有信,對職位負責的人。

 

【七五、丈夫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他的妻子:第一、稱讚對方的優點。第二、永遠不輕視對方。第三、對她忠貞不二。第四、授與處理家務的職權。第五、常送給她精緻的服飾。】

 

第七十五句:丈夫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他的妻子。

今天的居士特別的多,我們吃飯都會一千人,所以,居士特別地多,法師畢竟少。所以,這兩句,底下這兩句是丈夫對太太,下面一句是妻子對丈夫,這個在家居士就顯得特別重要。

七十五句:丈夫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他的妻子,重視家庭倫理:

第一、稱讚對方的優點。因為這個女人非常地敏感,敏感到一通電話來:鈴!切斷,哼!哼!在做訊號!做訊號。敏感到她的老公快發瘋了!在外面講兩句話,她回去就不跟她先生講話了。第一、叫做稱讚對方的優點,稱讚對方的優點,無論是哪一個人都會有優點,叫做稱讚對方的優點。所以說:我們要好好地跟太太相處,就應當認識她的優點,盡可能在任何的時間、空間,有因緣……不過要讚歎得恰到好處,如果隨便一直讚歎……有時候太太誤會你的意思。譬如說她長得實在不怎麼樣,長得實在是不怎麼樣,然後老公每次就是說:老婆!你長得好漂亮喔!他的太太就會說:好了啦!不要再諷刺我了,我天生就長得醜,不用整天一直笑我啦!讚歎得不對勁,時間與空間,她本身又長得很醜,你讚歎得不對勁,所以,要恰到好處。

第二、(叫做)永遠不輕視對方。也就是說:太太也一定會有優點,跟一定會有缺點,也就是說不可以輕視對方,認為她:你這個嫁妝……她如果來到這裡建議幾句話,他說:你這個嫁妝才十萬!對不對?你家裡沒有嫁妝,都是我這邊拿過去的!她因為家裡貧窮,沒有什麼嫁妝,就一直輕視她。或者是她的學歷比較低,或者是她家兄弟有幹過流氓,每次就是說:你看你那一些兄弟,都當流氓!這樣不好的!所以第二、佛陀講:丈夫應當用第二種方式來對待他的妻子,就是永遠不可以輕視妻子,要把妻子當作是寶貝。

第三、(要)對她忠貞不二。佛陀這一句話講得還真是好,尤其是在末法時期,你看那個報章雜誌講的就很麻煩了!是不是?男孩子嘛,一個接一個,就交女朋友,要對她忠貞不二,還真是困難!第三、對她忠貞不二。是不是?現在也是,現在整個……可能是全球暖化,氣象也暖化了、人也變了,現在嫁雞跟狗走,嫁狗跟雞飛,真是很糟糕!現在都搞錯方向了。嫁雞就跟雞跑,雞飛嘛,嫁狗跟狗走;現在不一樣了,嫁狗就跟雞飛了,嫁雞就跟狗跑,好像有一點跑錯方向了!現在可能是全球暖化的原因,有一點變質了。

第四、(丈夫應該怎麼樣對待妻子呢?)授與處理家務的職權。也就是相信妻子,給她分享家庭的責任,交代一些事情做,要不然她沒有分量,她會覺得她不是家庭的一份子。以前男人主義確實是這樣子,大部分都是先生在作主。我小時候,就感受到那種傳統男人的威權,像我小時候的時候,師媽這個農曆年煮飯,或者是節慶日:以前沒吃素啦,這些豐盛的晚餐擺好的,或者我的叔叔來、我的大哥、或者是男眾,一定是先吃,女眾絕對不會靠近!真的!我看到我的媽媽,從小就是這樣子,只要煮好豐盛的晚餐、午餐、請客,男人、男眾一定先吃,就是這樣子。所以,那個時候說實在話的,女人在家沒有什麼地位,沒有什麼地位。第四點說:授與處理家務的職權,這個就表示佛陀重視男女平等的權利,男女平等的權利。

第五、(就是)常送給她精緻的服飾。常常送給她精緻的服飾,也就是說:如果有因緣,就買那個好的衣服送給她,好!買那個好的服飾,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經濟夠,總是給老婆歡喜,如果有什麼流行的,但是,也不能說太浪費,我看那個香奈的,一件幾十萬,或者是幾百萬的,那個就不需要買到這麼好的。一件,如果說自己經濟能力許可,就買一些精緻的衣服。

 

【七六、妻子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丈夫:第一、把家務處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幫助丈夫的親屬。第三、對丈夫忠貞不二。第四、聰明地管理和節省丈夫的薪餉所得。第五、勤勞而不怠惰。】

 

第七十六句:妻子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丈夫。我們今天的女眾就特別多了,那就稍微要注意一下,看應該怎麼樣對待丈夫。

第一、把家務處理得井然有序。不要像戰爭過後,家庭像炮彈炸到一樣的!對不對?哇!一件衣服五馬分屍,馬桶也不刷一刷,進去有檀香味。所以,常常講:看那個女眾,你什麼都不要給她準備,偶爾、突然進去她的房間看一看,就原形畢露,就這個女眾能不能娶回來當妻子,就可以參考參考。

第二、(要)幫助丈夫的親屬。有的人妻子很吝嗇,丈夫的親屬有困難,她就坐視不管,等他死亡,一毛不拔,像鐵公雞一樣的。有時候丈夫的家屬過得很苦,丈夫拿一點點錢幫助他的家屬,她就很有意見!

第三、對丈夫忠貞不二。這個就是現代的女眾要稍微注意一下,要對丈夫忠貞不二。其實古時候的人都有設這個貞節牌,現在沒有辦法了,現在有一輩子種種的這個因緣,有的婚姻一段、兩段、三段;不過你嫁給誰,就對丈夫忠貞不二。

第四、聰明地管理和節省丈夫的薪餉所得。就是好好地管理丈夫的那一份薪水。這佛講的,如果賺……這佛陀講,這樣分配的:如果賺了一萬塊,那麼,就六分當作家庭用,兩分要佈施出去以求福報,要培福,利用這一輩子的福報要來培福;兩分要儲蓄起來。如果你不儲蓄,如果有緊急特殊的狀況,那麼,你就沒有錢了!譬如說要開刀啦、孩子要出國留學。所以,六分做生活用,兩分要佈施培福,兩分要做緊急用。

第五、(要)勤勞而不怠惰。諸位!女眾不勤勞就不漂亮,勤勞的女眾最漂亮。有的人就很懶了!是不是?她就是負責生孩子而已,她就只有負責生孩子,像豢養的一隻母豬,吃啊,再來就是生,吃啊、生啊!有的人生太多了,生到十一個,生到衛生局出面:好了!不要再生了!生到衛生局出面要跟她結紮,這個還是挺嚴重的!很少聽說孩子生太多,還要衛生局出面勸導的,因為再生就養不起了!臺灣現在鼓勵人家生產,是因為我們的人口退化了,因為將來一個孩子要負責一對父母,要養一對父母,是很辛苦的!所以,臺灣現在鼓勵人家多生一個,多生一個。但是:這是我後來聽到的,說為什麼鼓勵人家?說政府、臺灣的政府有補助,什麼幾千塊,生,再生一胎,有什麼補助、什麼優惠,因為沒有人口,大家都不要生了。我告訴你:生一個孩子,從出生一直栽培到大學,你知道要花多少嗎?要花這樣,五百萬!吃啊、住啊,如果是去外面讀大學,如果念醫學院的,哇!那就更多了!醫學院的,讀七年啊!所以,現在的人為什麼要生?不生了!對不對?養不活啊,經濟不好,自己都沒飯吃了!是不是?所以,目前臺灣的人口呈負成長,將來這些小朋友長大以後就會很麻煩,要養父母親,一個人,也沒有兄弟姊妹可以參考,因為只有一個人,發生什麼事情就是一個人!所以,經濟會影響到生育率。

 

【七七、服務社會有四項原則:慷慨施捨;體貼的言談;互相合作;行為合乎時節而且彬彬有禮。這四項原則宛如車子的軸,能使車輪轉動。】

 

第七十七句:服務社會有四項原則。佛陀說:我們想要服務社會,心想要去做善事,有四個原則:

(一、要)慷慨(地)施捨;要觀想、瞭解一切法無我,也無我所。我們懂得佈施跟分享,這是行菩薩道第一個步驟,所以,要慷慨地佈施跟施捨。

(二、要)體貼的言談;也就是講話要體貼,要安慰人家,不要有殺傷力,不要尖酸刻薄。這個體貼的言談是配合態度的,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教導徒弟都是這樣,口業清淨是很重要的,態度誠懇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修行前,要好好地修養自己,這個就是很重要的原則。

(三、要)互相合作;不要獨斷獨行,人是互動的,是緣起法的。

(四、)行為合乎時節,而且彬彬有禮。所以,佛陀很重視這個態度,就是行為合乎時節,而且彬彬有禮。

這四項原則宛如車子的軸,車子、車輪的軸心,車子的軸心,那個軸,能夠使車輪轉動。這樣才能夠使車輪轉動。

再念一遍:服務社會有四項原則:一、慷慨施捨;二、體貼的言談;三、互相合作;四、行為合乎時節,而且彬彬有禮。這四項原則宛如車子的軸,能使車輪轉動。

 

【七八、服務社會的人容易跟別人相處,樂於助人而且瞭解對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導他人。這種大善人將來一定得到好報。】

 

七十八:服務社會的人容易跟別人相處,(因為他經過了磨煉。)樂於助人而且瞭解對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導他人。這種大善人將來一定得到好報。

七十八句,師父解釋一下,佛陀說:想要服務社會的人,有這個心,那麼,你經過磨練以後,就很容易跟別人相處。所以,人與人,要在團體當中才能夠訓練自己,固體裡面有好人也有壞人,你慢慢地慢慢地就拿捏得恰到好處,將來將會有得心應手如何跟人家相處,要不然就搞自閉了。樂於助人,而且瞭解對方的需要,到底對方有什麼需要,要恰到好處。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導他人,這個很重要!大部分的人都是佈施金錢、語言;但是,缺乏耐性、缺乏耐心,這個大善人將來一定得到好報。

 

【七九、你們必需要有耐心、充滿慈愛,而且具有服務的熱誠。】

 

七十九,第七十九句:你們必需要有耐心、充滿慈愛,而且具有服務的熱誠。

尤其是佛弟子,如果有因緣推廣正法,這一句話真是很貼切!佛陀說:你們必需要有耐心,要有耐心,大部分的人有時候太過浮躁;要充滿著慈悲和大愛,而且具有服務的熱誠,什麼善事,一點點小善,有因緣就要去做;對於惡事,一點點惡都不可以,乃至一句傷人的話都不可以,這是佛陀嚴格的禁止!

 

十一、心境

(第十一小段:心境,心靈的心,境界的境。)

 

【八○、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動機時,快樂便像影子般地跟隨他。】

 

佛陀說: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動機時,快樂便像影子般地跟隨他。

這一句話單刀直入,就是說叫你要發善良的心,你這一顆善良的心,時時刻刻,二六時中要帶在身上。也就是不管你在任何時間、空間,你都要有這樣善良的觀念,和這一顆善良的心,善良的心。再念一遍: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動機時,動機就是因,因地心,要善良,同時善良得很有智慧。底下這一句話就更重要了,你得到的果報是什麼?那麼,快樂便像影子般地跟隨著他。也就是說:發一顆善良的心的人,什麼都往好處想,什麼都不尖酸刻薄,什麼都善的一面,去思惟、去轉換這個觀念,沒有負面的思想,完全是正面的、善良的心,那麼快樂就會像影子,你走到哪裡,影子就跟到哪裡。意思就是:發一顆善良的心的人,無論是自己單獨相處,或者是跟人家相處,都會受到歡迎。諸位!堅持善良的人,也許你會碰到少許幾個小人會抨擊你;但是,終究會戰勝一切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聖人所做的事情,不一定被所有的凡夫所認同。你瞭解佛陀這一句話,你就不會難過。也就是說:在高位的人,他所決定的一切,或所做的抉擇,有時候凡夫俗子看不懂他在做什麼,所以,他(凡夫)會持反對的態度,這個是很正常的。這個世間,以佛陀來做我們的模範,你就曉得,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的時候,就有人譭謗他、批評他、反對他,乃至對他無理,這些婆羅門對佛陀也是非常地無理,佛陀都是如如不動。以至高無上的聖人的世尊,當時在世二千五百年前,就有這些外道一直批評佛陀、就有這些小人一直攻擊世尊,話講回來,我們是何許人物?怎麼會沒有人批評你?怎麼會沒有人傷害你?怎麼會沒有人譭謗你?這怎麼可能?你又沒有佛陀的圓滿的人格、沒有佛陀的智慧,也沒有佛陀的定力,也沒有佛陀的慈悲力、忍辱力,我們什麼都不如佛陀,你怎麼可能說:我活的這一輩子,就是不希望讓人家批評?這個是絕對不可能的!在這個世間,你看到這一面(背面),這邊就看到正面,看到正。你看到這一面,我從這邊看就看到這一面,這個世間,它是一直兩面的東西,除了修行人能透視相的不實在性,能夠達到體性的圓滿以外,一切的凡夫,見相,就有識心分別跟執著,見一切相,他就有意識心的執著跟分別,所以,就會發表種種物觀念。所以,世間的學者、博士、教授,都沒辦法解脫,因為離不開識心分別跟觀念。

在十幾年前,我去跟台大上課,我跟台大的同學講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觀念,我跟他講說:諸位!今天來台大上課並不陌生,因為台大上了好多次的課程。你們今天能夠考上台大,台大等同北大、哈佛,或者是牛津、劍橋,我就當作你們是狀元來教你們;但是,你要記住!一千個狀元加起來,絕對比不上佛陀的智慧,一千個狀元加起來、綜合起來,就是世間生滅、輪回生死法;一個佛陀,他是出世間大自在、大解脫、不生不滅法,完全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瞭解,世間再大的學問,或者是文憑,只能學“生”;“學生”就是學習如何生存,叫做學生。學生之道易,學死之道難,學習如何生存是很容易的,我只要知足、我只要節約,我可以過得很滿足!對不對?學習如何生存叫做“學生”,“易”就是很容易的。學死之道難,要學習如何面對死亡,這是非常困難的,這是一門非常深的學問的,叫做學死之道難。諸位!我們學習如何面對死亡,就是要學佛,學佛就是要學習如何面對死亡,無常一到,我們如何勇敢地去面對它。會不會發生?會!所以,有一般人不瞭解佛法的人,都會說:佛教消極、迷信啦!逃避現實!剛好完全顛倒,佛教不迷信、不消極,也絕對不逃避現實!現實,是什麼叫做現實?你認為金錢是現實?佛陀講的現實不是這個,現實就是事實,什麼是事實?生、老、病、死,這個是事實,你有錢,能夠拼得過死神降臨嗎?沒有辦法的!當死神降臨的時候,你如何應對?這個是事實,這是現實。所以,世間人不學佛,他才是真正逃避現實的人!為什麼?我想要過得快樂,什麼痛苦我都不要,什麼責任統統不要,我只要享樂!享樂就是打牌啊,每天去爬山、郊遊、唱歌、跳舞,他才是逃避現實,逃避現實,他不敢面對死亡嘛!對不對?佛弟子才是真正地面對現實!要不然哪一個人那麼笨?世間如果那麼快樂,我們腦筋也是很好啊,拜託!我們這個智商158,怎麼不知道什麼世間叫做快樂不快樂啊?當然知道啊!是不是?我們這個腦筋也是世間頂尖的頭腦,怎麼不知道什麼世間叫做快樂?你去追求這個,那什麼叫快樂?無常一到,你就是要走啊,撒手西歸,沒有例外!如果你把身體搞好一點,要面對死亡,這個日子還好過一點,我看了很多老人,哇!就慘了!腦筋開始退化,像我爸爸他出去,不知道回來,我問他說:爸爸!我是誰?他說:哎呀!你是自己人啦!當然是自己人了,這還用講?忘記了,他叫不出來!我一直在想說:我從小看到爸爸的,就是他每天都是抽煙,我一直在想到說,這個抽煙尼古丁,是不是傷害腦部傷害得太嚴重?要不然怎麼會到八十幾歲都忘記自己是誰?他還會念佛喔!他阿彌陀佛這一句會念喔,會念喔,可是我問他:爸爸!我是誰?他就說:哎呀!你是自己人啦!阿彌陀佛!他阿彌陀佛會念;可是,不記得我是誰。哇!如果一個人到了這年紀大的時候,會很慘!所以,我一直呼籲說:諸位法師、比丘、尊敬的諸位護法居士,你一定要好好好好地把這個身體照顧好,同時你超過八十歲的人,記得!出去一定要掛一個牌子:把我送到哪裡,電話、住址。真的要這樣子,要不然會很慘!一到年紀大的時候,還有就是說行動不方便,哇!就會很麻煩!譬如說中風,不能走路了,腦筋產生智障,沒有辦法理解一件事情,慘了!或者是有的人,過度地用這個西藥,太嚴重了;我對西藥沒有排斥啦,就是說長年累月地用那個抗生素、止痛劑、嗎啡類的,那一種很嚴重的,類固醇啦,或者ciclosporin .很嚴重的!他這個腦筋裡面,他就會沒有辦法,他束縛在這個毒裡面,西藥長年累月的毒裡面,沒有辦法正常地思惟。

諸位!中藥、西藥都有毒,長年累月服用就是不好,能夠用健康的——多運動;飲食,注意飲食;水,全部用天然的,這是最好的,無論是中藥、西藥,服用多了都會有毒。接下來:

 

【八一、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麼苦惱便立刻會跟隨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蹄。】

 

八十一句: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麼,苦惱便立刻會跟隨著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跡。這個“挽”,左邊一個車,右邊一個免,免:免職的免,念挽wǎn。

再念一遍: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引導者,心就是我們的主人,心就是我們的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講話;言談就是去講話,這個行為舉止,那麼,苦惱便立刻會跟隨著他。這一句很重要!就是發心是污穢的、是污染的,想要把別人的錢騙來我的手中,像現在的詐騙集團,詐騙集團。

現在的,不管是用什麼電話啦、或者是網路的e-mail。所以,科學愈發達,詐騙愈多!你看,連法師都要騙!有一天,有人打電話來,鈴~~~我突然接到電話,他就:爸爸!我快被打死了,你來救救我啊!我愣住了:啊?我什麼時候有一個兒子聽起來像三十幾歲的聲音?爸爸,爸爸!我快被打死了!那我當然……因為我看到這個電視在報導,因為我們也是知識份子,我瞭解這個訊息,然後我這個人個性也是……看到在騙人,有點生氣了,我就跟他講:你快被打了喔?好好好!對對對!我就跟他講:打死最好!像你這種不肖子,打死最好!他說:爸爸!你趕快來救我,拿錢來救我啊!我說:打死好了!像你這個,也不在家裡,不好好發待!我怎麼會有兒子呢?(法師笑)我叫他打死他。我告訴你喔,慘了!電話掛斷以後,第二天他去查電話,打來101室,起來就三字: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什麼統統請出來,一直罵、一直罵、一直罵……因為騙不到錢!叫我爸爸?說的也是,是法身父母啦,還是真的!

早上剛剛接到一通電話,鈴~~~電話:親愛的!什麼?親愛的?阿彌陀佛!我最親愛的只有阿彌陀佛而已,哪有什麼親愛的?親愛的!我跟你講幾句話。什麼東東啊?趕快掛掉。哇!這個詐騙集團還真是多啊,還有親愛的?真是的!還叫得那麼甜蜜,到最後還是要騙我的錢!

所以,這個啊,用污穢的心跟人家講話,就是發心不好,想要騙人家的錢、騙人家的感情,或者是騙人家的財產、一切啊,就是不好;或者是騙榮耀,這個都不是腳踏實地的人。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跡;足蹄,不是足跡,足蹄,蹄就是牛蹄那個蹄;挽牛,挽牛就是拉車,這個牛車,這個牛在前面拉著這個車,走過、走過去的時候,一定有牛的這個足跡,就是足蹄的足跡。

再念一遍: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麼,苦惱便立刻會跟著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跡。

 

【八二、接觸世俗的事物,內心不被誘惑,沒有憂愁,沒有瑕疵,心靈安定,這是多麼幸福啊!】

 

諸位!八十二句:接觸世俗的事物,內心不被誘惑,沒有憂愁、沒有瑕疵,心靈安定,這是多麼幸福啊!

解釋一下:接觸世俗的事物,當我們接觸這些世俗的種種事物,內心不被誘惑,也就是心如如不動,不被誘惑,也沒有憂愁、沒有瑕疵,心靈安定,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諸位!如果你有天文的知識,更能夠放寬你的心胸。諸位!我們今天如果能夠把整個人身跟宇宙看得很透徹,你就會發現,沒有東西可以執著跟計較。

我們常常從教科書裡面引導變成錯誤的觀念,譬如說:教科書告訴我們說太陽是恒星;太陽是恒星,對不對?這是錯的!太陽怎麼會是恒星?科學家瞭解,太陽的壽命是一百億到一百二十億年,太陽是地球的一百三十萬倍,也就是如果把太陽挖空,可以放一百三十萬個地球在裡面;太陽的體積如果像文殊講堂這麼大,那麼,在地上掉了一粒米,就是地球的體積。整個太陽如果是文殊講堂這麼大,那麼,在地上一粒米就是地球的體積。諸位!人生真的有什麼好計較的?有什麼好誘惑的?再來,太陽往後,這是科學家用電腦推測出來的。太陽到今天是四十億到五十億,正是壯年期,是壯年。太陽因為在核心裡面它有核融合的作用,也就是氫氣,氫氣。所以,氫氣轉換成氦氣,釋放出來的能量,這個核融合,因為它的重力夠、溫度也夠,自然產生核融合。你千萬不要把太陽觀想成一塊木炭在燃燒,這是錯誤的!你要把太陽觀想成核子發電、核子動力、核融合,氫氣轉換成氦氣,刹那之間放出來的光芒,就是我們所謂的太陽光。這個能量,經過了一百億到一百二十億年的時候,太陽會慢慢地消失,到最後會毀壞。太陽,諸位!當氫氣轉換成氦氣,放出能量的時候,它會繼續一直燃燒,這個能量會一直燃燒,燃燒四十億年、五十億年、六十億年,科學家預測,到十五億、到二十億年以後的太陽,它就會慢慢膨脹,因為重力會使它拉不住,它會慢慢地消失那個引力、重力,太陽會慢慢變大,變大,燃燒出來的光也不是藍光、強烈的光,會慢慢變紅、黃的光,太陽會一直膨脹。當太陽膨脹到二百倍,二百倍的時候,那個時候當然沒有人類了。二百倍的時候,你看出去的太陽,那個就是接近死亡的太陽,接近死亡的太陽。這個太陽,當它太陽到二百倍的時候,在瞬間,就像你吹一個氣球,氣球吹了很大,瞬間爆炸,然後再縮回來,因為重力的關係縮回來,有的縮回來,有的拉不回來,中間會變成一個白矮星,同時會產生黑洞,黑洞就是所有的品質進去就會拉扯,完全破壞!黑洞的品質超乎我們的想像,黑洞可以改變光的這個路線,譬如說你拿一支手電筒照射的時候,這手電筒是走直線的;可是,宇宙中的黑洞,手電筒光一照射的時候,它會旋轉變成圓形的光。所以,光走直線的這個觀念要改一下,光碰到黑洞的時候,品質太強、重力太強,光會扭曲,會改變,改變這個路線;這個時候太陽變成白矮星,濃縮起來,久了以後,光、光芒沒有了,就會剩下一顆地球一樣的體積,沒有了光,核融合光線全部都耗盡了,經過了一百二十億年,太陽也會消失。所以,講太陽是恒星是不對的。

再來,講地球的命運,地球創辦到今天,從太陽系到今天是四十幾億年,地球也會消失的。地球的命運,這是科學家用電腦模擬、推測出來的,地球再經過十二億到二十億年的時候,就會產生大變化,因為經過十二億年的時候,太陽就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大……因為氣體、核融合的關係,太陽會一直膨脹。科學家持兩種態度,認為地球的命運會有兩種情形會發生:第一、當這個太陽膨脹,一直脹大的時候,它的引力重力會改變,所以,有一派的科學家認為,十幾億年後的地球,會像太空中的孤兒,因為會脫離太陽的引力這個軌道,會漂流在宇宙當中,同時沒有光線,會變成一個死寂的星星、死寂的星球,因為沒有太陽的溫度,所有的動植物都不會活,包括單細胞、微生物都沒有辦法活,包括藻類也沒有辦法。我們是由單細胞、多細胞、海洋兩栖類慢慢地演化而來的,包括單細胞都沒有辦法。換句話說:這是科學有一派認為,地球有一天會脫離太陽的重力,就像宇宙中的孤兒一樣的,整個地球都沒有生命。另一派的人,科學家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十五億年以後的地球,太陽會拉得更近!為什麼?十五億年的地球,諸位!就不是現在的地球這個面貌,十五億年的地球會是光的,也就是沒有高、也沒有低,全部都是一顆圓滾滾亮亮的星球。這是為什麼?Why?為什麼?諸位!當這個太陽愈來愈膨脹的時候,愈來愈膨脹的時候,它這個引力改變,同時溫度也釋放出來,溫度也釋放出來。這個地球因為高溫,因為高溫,高溫以後,諸位!這個海水被蒸發以後;這海水,我們知道水是H2O,H2O,這太陽一照射,水分蒸氣以後,諸位!這個H氫氣因為太輕,就釋放到太虛空,十五億年以後的大海水,會因為太陽的太熱,高達一萬二千度,海水會一直蒸發,一直蒸發……同時H2O 這個鍵會打斷,蒸氣到外太空的時候,因為氫氣的鍵,氫氣跟氧的鍵會被打斷,氫氣回不來,回不來以後,沒有辦法結合氧氣,氧氣也沒有辦法造成水,沒有辦法,因為沒有氫氣,所以,就一直……水分就一直蒸發,一直蒸發,一直蒸發……一直到大海水乾枯。那麼,經過了幾千萬年,這個太陽跟地球會一直愈來愈接近……這是另外一派科學家的看法,愈來愈接近的時候,所有的植物;那時候人類早就死亡了,所有的植物都不能成長,因為一萬二千度,太接近了,太陽跟地球太接近了,所有的熔岩,岩石、花草樹木、動物的骨骼,全部都會熔化,因為溫度太高!一萬二千度,所有的金屬統統會融化,融化的時候,所有的山高的地方,熔岩統統就會填滿所有的溪穀。所以,將來的地球不會是個高低不平的,完全光亮亮的,沒有高、沒有低,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會熔化,重新調整。所以,十五億年到二十億年以後的地球,你看到的就不是這樣。到最後,因為高溫改變了地球,核心、熔岩改變了重力,這重力,地球就會被整個太陽拉進去,因為太陽的高溫達到十幾萬度,所有的地球全部溶解在太陽的主體裡面。這個是科學家,對地球的命運用電腦推算出來,人類的物種,不會再活超過一千萬、二千萬年,人類這個物種。人類滅亡的時候,就是昆蟲世界,人類滅亡以後,就是昆蟲世界,昆蟲世界,那個時候,一隻蟑螂就會三公分高、三公分大,因為沒有天敵;一隻螞蟻就會一公尺;一隻蜻蜓展開來,就會六十公分,沒有人類的那個時候,就是昆蟲世界。昆蟲世界以後,最後就剩下藻類的世界,藻類很能夠耐得住那個惡劣的環境,那個藻類,會釋放毒素的藻類,一點點,有機會它就會生存。動物也沒有了、植物也沒有了、昆蟲也沒有,因為地球的溫度會愈來愈高,到最後剩下藻類;而這個藻類到最後也沒有,因為溫度太高,連藻類都沒有辦法生存。

好!我們用這個簡單的科學來跟大家解釋一下,佛法它是符合科學的,佛法是符合科學的。因此我們要瞭解,宇宙這麼大,都有成住壞空,為什麼我們會被這個緣起的假相所迷惑?連這個地球都會毀滅、連這個太陽也都會毀滅,為什麼我們內心會這麼的迷茫?會這麼的執著?這麼的痛苦?有必要嗎?好!剩下幾分鐘,我們簡單念一下,

八十二句,再念一下:接觸世俗的事物,內心不被誘惑,瞭解那是幻相,緣起如幻,不實在的,內心就沒有憂愁,也沒有瑕疵,因為沒有貪嗔癡,心靈就會安定,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八三、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

 

第八十三句: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工匠他會清理銀礦中的雜質;我們修行人就是要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轉凡成聖,我們就是要轉凡——凡心變成聖人的心,這個就是修行。

再念一遍: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心的污垢,讓它變成無貪、無嗔、無癡,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

 

【八四、防止心意的憤怒,調禦心猿意馬,捨棄邪惡的念頭,誠心履行正道。】

 

八十四:防止心意的憤怒,也就是內心千萬不要有嗔恨心,防止心意的憤怒,調禦心猿意馬,捨棄邪惡的念頭,要舍掉邪惡的念頭,誠心履行正道;那麼,佛陀所講的就是正道,所以,要求正道、要求法、要聽經、要聞法,千萬不要關在房間裡面,自己這樣念念佛,不聽經、不聞法,這樣沒辦法開智慧,也不曉得佛的胸量到底有多大。所以,佛法是理性的、是科學的、是智慧的,一點都不迷信。

再念一遍:防止心意的憤怒,調禦心猿意馬,捨棄邪惡的念頭,誠心履行正道。

正道,諸位!要成佛不是靠觀想的,這個要弄清楚!

諸位!我們剩下五分鐘而已。修行,譬如說:有一個法師,我就問他,我說:法師!你怎麼修啊?他說:我重視觀想。我說:你怎麼觀想啊?他說:我觀想自他不二,我就是佛,佛就是我。我說:法師!你弄錯了,靠觀想是不能成佛的,成佛是必需要有證量的,觀想是一種善巧方便的三昧,使你有一個依靠,你要進入自他不二,必需要有證量。諸位!色受想行識的想,跟證量是不一樣的,觀想進入微細,只是煩惱掃一掃,只是相似的三昧。諸位!如果你認為觀想就可以成佛,是絕對錯誤的!你認為說:我觀想我是佛;但可惜你不是佛,佛是證到畢竟空,那是證量;你“想”是色、受、想、行、識,五十種陰魔第三個,那是“想”。他還是聽不清楚,我就告訴他,舉一個例子,我說:我現在舉一個例子,你要注意聽,譬如說我們去日本,日本,我們到一個車站的時候下來,用一個板子畫一個日本的,兩肋插刀,日本武士重視武士道的精神,兩肋插刀,哇!畫的古時候穿得寬寬的,穿著那種夾帶木屐,類似木屐,日本武士道穿的那種木屐。怎麼樣?結果那個臉挖一個空格出來,那個臉空空的,就是你只要想要做一個武士,你那個臉啊;你去遊樂場所,有沒有看過那個?把頭伸進去的時候,照一張相,啪!你就是武士了!諸位!把臉伸進去變成武士,請問你是不是武士?當然不是武士啊;你觀想你是佛,你怎麼是佛?佛是證量啊,絕對畢竟空的,你想像你自己是佛,當然不是佛了,那完全不一樣的境界。

我們去韓國去走一走,那個導遊帶我們去拍攝的地方,在海邊,海邊拍攝的地方,擺一尊什麼?擺一尊大長今,大長今,韓劇那個大長今。他說:各位貴賓!這裡就是拍攝韓劇的大長今。它也是用一個看板,畫,畫著大長今,李英愛那個畫像,然後頭也是挖空,人家說:師父!您也來拍一張!我說:我是男的呢,拍起來能看嗎?我怎麼會是大長今?我是大藏經,不是大長今呢!挖一個洞,也是挖一個洞。很多女孩子說:來照一張大長今。照一張,啪!照相起來,你是大長今嗎?不是!你要記住師父的話,證量是進入佛實際的領域,是真實智慧的;觀想是給你一個依靠、給你一個方便;你沒有悟到畢竟空,現在觀想現在定,等一下觀想沒有了,貪嗔癡又起來,這個是相似三昧,不是證量,要弄清楚啊!

 

【八五、喬達摩(釋迦牟尼的姓)的弟子們:你們要好好覺醒,不論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聖者——佛陀。】

 

最後一句:八十五句:喬達摩,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姓,就是佛陀,喬達摩的弟子們,你們要好好的覺醒,無論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聖者——就是佛陀。

這一句話很是重要,就是說:你學佛要有一個模範,我們讀書的時候要有模範生,一切佛弟子要以佛陀為模範生。知道嗎?一切佛弟子要以佛陀為模範生,佛陀就是身淨、語淨、意淨,身、口、意絕對清淨,大智慧、大自在、大解脫、大慈悲心、大平等心,大般涅盤,無所不等,無上大般涅盤,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就是佛。

這一句話很是重要,我們要以佛陀為榜樣來修行。

再念一遍:喬達摩的弟子們,你們要好好地覺醒,無論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身口意絕對清淨的完美的聖者,要向他學習,就是佛陀。也就是學佛。

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慈悲;學習佛陀的智慧;學習佛陀的無諍;學習佛陀的絕對堅固的道心、金剛的般若智慧;學習佛陀的自在、解脫、平等的心性;學習佛陀的一切三昧,這是我們要做的工作。如果你覺得你很迷茫,要告訴自己:我們很幸運!所以,師父常常講:任何一個人,碰到世間任何的痛苦,乃至於很不幸,乃至於變成了家庭的不幸;或者是你是年輕人,就有種種痛苦、憂鬱;或者是你家庭發生了遽變,你的痛苦比別人深刻;或者是你的病苦很重很重,只要你能聽到佛法,在座諸位!用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恩的心,要用感恩的心,內心裡面,不要一直常常這個也不滿、那個也不滿,不需要這樣子。

沒有夢魘就沒有夢想,沒有夢魘,每一個人都要經過很多錯誤的波折,要不然就沒有夢想,我們希望:夢想就是希望,我們希望成佛。沒有危險就是沒有奇跡,你要創造成佛的奇跡,你要經過艱困的危險、痛苦。所以,三世諸佛以苦為良師,以苦為良師,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因為你不曉得什麼叫做精彩;只有痛苦的人生,才懂得什麼叫做精彩和珍惜。我就經歷過了,這個世間,我是經過這個病苦,所以,我的生命活得多麼的精彩!所以,諸位!經過痛苦洗禮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你懂得珍惜、你懂得學佛。師父祝福大家,希望今天的開示,能夠帶給你法喜充滿,謝謝!(眾鼓掌!)

 

那麼,我們準備吃飯,準備要吃晚餐,感謝法觀、感謝學榮師、這些大法師、大和尚、尊敬的法師們;也歡迎法悅師回來;感謝法無師。感謝各位護法居士大德,能夠那麼遠來,不惜……三千佛三天的時間,人家到處去遊玩,你們在這裡拜佛;不過還好你們沒有出去遊玩,我告訴你:你沒有看到報紙,昨天在那個雪山隧道,雪山隧道,還有觀光區,觀光區,諸位!堵車堵多少呢?昨天臺灣省有三百萬輛的車子出動,堵車堵多久?堵十個鐘頭,十個鐘頭,所有的人到最後受不了,都送急診,沒有辦法尿尿,沒有辦法大便;有的人正準備要生產了,來不及了,就在車上生了,小孩子急著要出來,你也擋不住他!沒有辦法,出去遊玩,堵十個鐘頭,諸位!哪一個人會比大家更有智慧?沒有的!我們最有智慧了!(眾鼓掌!)學佛就是要這樣,要不怕害臊,要自己自我安慰,再為自己鼓掌一下!

好!感謝大家,希望明年能夠再一次的見面,祝大家早登菩提,成就佛道。謝謝!

好!就交給法觀師了。

好!我回向一下,回向一下,諸位請合掌,我回向一下。

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眾:願以此功德!)就是願以此講經弘法的功德,消災在座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講堂消災點燈及亡靈牌位拔度者;回向文殊講堂分院——南投養德禪寺一切亡靈及牌位;回向花蓮佛興寺納骨塔一切亡靈和牌位: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謝謝大家,明年見!(眾鼓掌!)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讓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責任,希望大家發心,成為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將手中的法寶,一化為十,十化為百,讓千千萬萬的眾生,都能步上成佛覺悟之道。

                                           ——高雄文殊講堂

 

 

 

 

 

                                                  

 

 

 

十二、行善

 

【八六、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裡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裡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八七、人生難免一死,應趁有生之年多做一點善事,宛如從一堆花朵做成許多花圈。】

 

人生難免一死,應趁有生之年多做一點善事,宛如從一堆花朵做成許多花圈。

 

【八八、莫輕視小善,以為我不會受報應。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莫輕視小善,以為我不會受報應。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八九、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兇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兇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九○、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淨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淨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十三、實行

 

【九一、只說好話而沒有實行是毫無結果的,這好比一朵美麗的花,徒具顏色而沒有芳香。】

 

只說好話而沒有實行是毫無結果的,這好比一朵美麗的花,徒具顏色而沒有芳香。

 

【九二、讀誦聖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裡沒有掛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心智的實行者。】

 

讀誦聖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裡沒有掛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心智的實行者。

 

【九三、教導別人應先以身作則。約束自己以後才能約束別人。約束自己實在難呀!】

 

教導別人應先以身作則。約束自己以後才能約束別人。約束自己實在難呀!

 

【九四、不講粗惡的話,不傷所有的眾生,依照佛陀的告誡實行戒律,飲食有節制,在寧靜的地方生活,專心致力高尚的覺知,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不講粗惡的話,不傷所有的眾生,依照佛陀的告誡實行戒律,飲食有節制,在寧靜的地方生活,專心致力高尚的覺知,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九五、愚笨的人得到知識和名譽對自己毫無益處,不但損了他的幸福,而且還會使他剛愎自用。】

 

愚笨的人得到知識和名譽對自己毫無益處,不但損了他的幸福,而且還會使他剛愎自用。

 

【九六、讀誦沒有用的話語一千句,倒不如只聽到一句有益的話,帶給人安寧。】

 

讀誦沒有用的話語一千句,倒不如只聽到一句有益的話,帶給人安寧。

 

【九七、色彩鮮豔美麗而沒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給你戴的人帶來多大的快樂;聽到嘉言而不去身體力行,也是沒有多大益處。】

 

色彩鮮豔美麗而沒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給你戴的人帶來多大的快樂;聽到嘉言而不去身體力行,也是沒有多大益處。

 

十四、省過

 

【九八、不應挑剔別人的過失,批評別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應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考慮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不應挑剔別人的過失,批評別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應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考慮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九九、智者每天檢討他自己的言行。】

 

智者每天檢討他自己的言行。

 

【一○○、在戰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在戰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一○一、克服自己確實比戰勝別人要來得高尚!】

 

克服自己確實比戰勝別人要來得高尚!

 

【一○二、別人的過失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不易察覺。傳佈別人的過失如同去棄稻殼一般容易。可是隱藏自己的缺點卻像賭徒隱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別人的過失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不易察覺。傳佈別人的過失如同去棄稻殼一般容易。可是隱藏自己的缺點卻像賭徒隱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一○三、認識你自己的弱點,而且力求改進。】

 

認識你自己的弱點,而且力求改進。

 

【一○四、假如一個人痛改前非而開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烏雲的籠罩,能照亮大地。】

 

假如一個人痛改前非而開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烏雲的籠罩,能照亮大地。

 

【一○五、你們應勇於向別人承認自己的過錯!】

 

你們應勇於向別人承認自己的過錯!

 

【一○六、懺悔包括改過!】

 

懺悔包括改過!

 

十五、言行

 

【一○七、由自己的行為導致不好的結果,宛如鐵生銹後,就會受鏽的腐蝕。】

 

由自己的行為導致不好的結果,宛如鐵生銹後,就會受鏽的腐蝕。

 

【一○八、行為使眾生產生低賤和高尚的差別。譯注:這裡所謂的‘行為’,包括了思想、言語、和身體的動作三種。】

 

行為使眾生產生低賤和高尚的差別。譯注:這裡所謂的‘行為’,包括了思想、言語、和身體的動作三種。

 

【一○九、良好的行為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良好的行為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一一○、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見識,依照完美聖者所啟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瞭解真理,認真負責的人,永遠受大家的愛戴。】

 

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見識,依照完美聖者所啟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瞭解真理,認真負責的人,永遠受大家的愛戴。

 

【一一一、我不但教導外在的行為,而且更注重內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導弟子身體不可表現壞的行動,不可思考或談論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時我也教弟子表現良好的行為、思考和談論健全的事物。】

 

我不但教導外在的行為,而且更注重內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導弟子身體不可表現壞的行動,不可思考或談論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時我也教弟子表現良好的行為、思考和談論健全的事物。

 

【一一二、一個人言談時,應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話去批評別人。】

 

一個人言談時,應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話去批評別人。

 

【一一三、講話有分寸,談吐婉轉,言之有理,那麼你講的話就會美妙動聽。】

 

講話有分寸,談吐婉轉,言之有理,那麼你講的話就會美妙動聽。

 

【一一四、不要在別人背後說他們的壞話。】

 

不要在別人背後說他們的壞話。

 

十六、學習

 

【一一五、不學習的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不學習的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一一六、要常親近賢明的人,智者,博學的人,忠誠熱心的人,盡責的人,聖者——常跟這些智德兼備的人往來。】

 

要常親近賢明的人,智者,博學的人,忠誠熱心的人,盡責的人,聖者——常跟這些智德兼備的人往來。

 

【一一七、貪睡眠,愛閒聊,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做事情懶懶散散,急躁而沒有耐心......是導致墮落的重大因素。】

 

貪睡眠,愛閒聊,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做事情懶懶散散,急躁而沒有耐心……是導致墮落的重大因素。

 

【一一八、不及時努力學習,年輕力壯時就懶散不堪,生活沒什麼目標和思想,怠惰的人永遠不能發現智慧之路。】

 

不及時努力學習,年輕力壯時就懶散不堪,生活沒什麼目標和思想,怠惰的人永遠不能發現智慧之路。

 

十七、教育

 

【一一九、教師在講解以前,應該先研究學生的心理傾向。】

 

教師在講解以前,應該先研究學生的心理傾向。

 

【一二○、教育應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適當的時機!】

 

教育應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適當的時機!

 

【一二一、一個人應使用懇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話語。】

 

一個人應使用懇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話語。

 

【一二二、一位好教師講話應中肯而避免談論不相干的事物。】

 

一位好教師講話應中肯而避免談論不相干的事物。

 

【一二三、在所有的禮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貴。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樂中,真理的喜悅最大。拔除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惱。】

 

在所有的禮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貴。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樂中,真理的喜悅最大。拔除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惱。

 

十八、快樂

 

【一二四、不沈緬於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不沈緬於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一二五、在充滿憤恨的人群中不懷絲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夠快樂。】

 

在充滿憤恨的人群中不懷絲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夠快樂。

 

【一二六、有兩種極端是修行人所不應做的。這兩種極端是什麼呢?‘貪圖感官’的享樂是低級的、粗鄙的、俗氣的、下流的,而且導致身心的損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樣會給身心帶來傷害。然而完美的聖者所發現的‘中道’,避免以上兩種極端,而帶給你敏銳的洞察力和知識,引導你走向平安、睿智、覺悟和永恆的樂境。】

 

有兩種極端是修行人所不應做的。這兩種極端是什麼呢?‘貪圖感官’的享樂是低級的、粗鄙的、俗氣的、下流的,而且導致身心的損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樣會給身心帶來傷害。然而完美的聖者所發現的‘中道’,避免以上兩種極端,而帶給你敏銳的洞察力和知識,引導你走向平安、睿智、覺悟和永恆的樂境。

 

【一二七、到老年還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樂的,信心堅固的人也是快樂的。得到智慧的人快樂,不做惡的人也快樂。】

 

到老年還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樂的,信心堅固的人也是快樂的。得到智慧的人快樂,不做惡的人也快樂。

 

十九、幸福

 

【一二八、幸福在於願望的實現,而且在於只存著高尚的願望。】

 

幸福在於願望的實現,而且在於只存著高尚的願望。

 

【一二九、信賴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做你的依靠。】

 

信賴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做你的依靠。

 

【一三○、人是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人是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一三一、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親戚;沒有煩惱是最大的幸福。】

 

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親戚;沒有煩惱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二、一個人的心念極為微細而且不易察覺,可是聰明的人卻善於護守即將蠢動的心念,經過護守的心能導致幸福。】

 

一個人的心念極為微細而且不易察覺,可是聰明的人卻善於護守即將蠢動的心念,經過護守的心能導致幸福。

 

【一三三、啊!沒有一切貪執和掛礙,我們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悅為食。】

 

啊!沒有一切貪執和掛礙,我們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悅為食。

 

【一三四、慷慨地施捨,舉止合乎時宜,幫助親戚,沒有羞恥的行為——這是最大的幸福。】

 

慷慨地施捨,舉止合乎時宜,幫助親戚,沒有羞恥的行為——這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五、孝敬父母,愛護妻子,職業安定,是大幸福。】

 

孝敬父母,愛護妻子,職業安定,是大幸福。

 

二十、智慧

 

【一三六、瞭解神聖永恆的事物,可適當地稱為‘智慧’,對俗事的瞭解只不過是‘知識’罷了。】

 

瞭解神聖永恆的事物,可適當地稱為‘智慧’,對俗事的瞭解只不過是‘知識’罷了。

 

【一三七、宇宙間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聖者不但解釋生成原因,而且也說明每一件事物的消滅情形。】

 

宇宙間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聖者不但解釋生成原因,而且也說明每一件事物的消滅情形。

 

【一三八、不知道苦惱的真相、苦惱的原因、除去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方法——就叫做‘無知’。】

 

不知道苦惱的真相、苦惱的原因、除去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方法——就叫做‘無知’。

 

【一三九、鍛煉心智的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高尚道德的訓練,第二種是高超思考方的訓練,第三種是高等領悟力的訓練。】

 

鍛煉心智的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高尚道德的訓練,第二種是高超思考方的訓練,第三種是高等領悟力的訓練。

 

【一四○、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穩重,這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穩重,這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一四一、智慧是從禪定產生的,沒有禪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智慧是從禪定產生的,沒有禪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一四二、假如一個人活了一百歲而沒有真實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規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靜的功夫。】

 

假如一個人活了一百歲而沒有真實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規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靜的功夫。

 

二十一、容忍

 

【一四三、假使有人說你的壞話,你不需要心懷惡意、憤恨、輕視或者對他們不滿。】

 

假使有人說你的壞話,你不需要心懷惡意、憤恨、輕視或者對他們不滿。

 

【一四四、假如你心存怨恨,那麼它不但會阻礙你心智的發展,而且使你無法判斷那言論到底是對還是錯。】

 

假如你心存怨恨,那麼它不但會阻礙你心智的發展,而且使你無法判斷那言論到底是對還是錯。

 

【一四五、同時,假如別人給我戴高帽子,過於讚美我的教法和僧侶,你也不要太得意,因為這樣也會損害你內在的(心智)發展。你應該接受事實的部份,而且向他們表明實際的情況。】

 

同時,假如別人給我戴高帽子,過於讚美我的教法和僧侶,你也不要太得意,因為這樣也會損害你內在的(心智)發展。你應該接受事實的部份,而且向他們表明實際的情況。

 

【一四六、蓮花生在被人遺棄的廢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悅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愛欲強烈的人群中,而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蓮花生在被人遺棄的廢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悅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愛欲強烈的人群中,而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一四七、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早在古代就已經這樣傳說了:沉默的人受到譭謗;話太多的人會受到譭謗;話太少的人也受譭謗;世界上沒有不被譭謗的人。】

 

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早在古代就已經這樣傳說了:沉默的人受到譭謗;話太多的人會受到譭謗;話太少的人也受譭謗;世界上沒有不被譭謗的人。

 

二十二、知足

 

【一四八、不要期望不正當的成就。】

 

不要期望不正當的成就。

 

【一四九、健康是最佳的禮物,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健康是最佳的禮物,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一五○、過著粗衣淡飯的生活,節制你的欲望,減少你的需要,在這種沒有煩慮的適度生活裡,你將可以發現滿足。】

 

過著粗衣淡飯的生活,節制你的欲望,減少你的需要,在這種沒有煩慮的適度生活裡,你將可以發現滿足。

 

【一五一、縱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滿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沒什麼快樂可言,只有痛苦。】

 

縱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滿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沒什麼快樂可言,只有痛苦。

 

【一五二、人們總是隨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捨。嫉妒別人的飲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寧。】

 

人們總是隨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捨。嫉妒別人的飲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寧。

 

二十三、健康

 

【一五三、貪欲、憎恨和無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貪欲、憎恨和無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一五四、疾病有兩種,那兩種呢?身體的疾病和心靈的疾病。有的人身體似乎可以一年、兩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不生病,可是在這世界上,除了心智沒有污垢的聖者以外,心靈能夠片刻不生病的人,實在太少了。】

 

疾病有兩種,那兩種呢?身體的疾病和心靈的疾病。有的人身體似乎可以一年、兩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不生病,可是在這世界上,除了心智沒有污垢的聖者以外,心靈能夠片刻不生病的人,實在太少了。

 

【一五五、情緒不穩定,不能被人信賴又不善待朋友的人,健康情況將大打折扣。】

 

情緒不穩定,不能被人信賴又不善待朋友的人,健康情況將大打折扣。

 

【一五六、好人不貪執任何事物。他只談論高尚的事,而不追求愛欲和享受。無論他遇到快樂或痛苦,智者總是不過於得意或哀傷。】

 

好人不貪執任何事物。他只談論高尚的事,而不追求愛欲和享受。無論他遇到快樂或痛苦,智者總是不過於得意或哀傷。

 

【一五七、聰明的人,無論快樂或痛苦,都不會過度地表現他的感受。】

 

聰明的人,無論快樂或痛苦,都不會過度地表現他的感受。

 

【一五八、智者應清除自己心靈的污垢,捨棄感官的享受,使內心沒有掛礙。】

 

智者應清除自己心靈的污垢,捨棄感官的享受,使內心沒有掛礙。

 

【一五九、假如手上沒有傷口,你就可以用手來拿有毒的東西,毒素不會侵入沒有傷口的手。同樣的道理,沒做壞事的人,不受惡報。】

 

假如手上沒有傷口,你就可以用手來拿有毒的東西,毒素不會侵入沒有傷口的手。同樣的道理,沒做壞事的人,不受惡報。

 

【一六○、有活力,常思考,行為清淨,明辨是非,自我約束,依照真理生活,警覺而不放逸的人,必定會更健康。】

 

有活力,常思考,行為清淨,明辨是非,自我約束,依照真理生活,警覺而不放逸的人,必定會更健康。

 

【一六一、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一六二、醫師在開藥方或進行治療以前,必須先確定病症。】

 

醫師在開藥方或進行治療以前,必須先確定病症。

 

二十四、施捨

 

【一六三、田地因為雜草而荒蕪,人們因為貪欲而受害;施捨東西給沒有貪欲的人,將可以得到豐碩的果報。】

 

田地因為雜草而荒蕪,人們因為貪欲而受害;施捨東西給沒有貪欲的人,將可以得到豐碩的果報。

 

【一六四、佈施有三種:第一種是財物上的施捨,第二種是真理的佈施,第三種是消除眾生的恐懼。】

 

佈施有三種:第一種是財物上的施捨,第二種是真理的佈施,第三種是消除眾生的恐懼。

 

【一六五、高尚的人施捨東西時,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圖或目的……,這種不求果報的施捨所產生的功德是很難測量的。】

 

高尚的人施捨東西時,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圖或目的......,這種不求果報的施捨所產生的功德是很難測量的。

 

【一六六、肉體不是真正的我,因為假如肉體是我的話,身體就可以自由自在而不生病了。】

 

肉體不是真正的我,因為假如肉體是我的話,身體就可以自由自在而不生病了。

 

【一六七、當無我的信念深植在一個人的內心時,(當一個人深信無我的真理時),他便可因而達到寧靜、沉著和更泰然自若的境界。】

 

當無我的信念深植在一個人的內心時,(當一個人深信無我的真理時),他便可因而達到寧靜、沉著和更泰然自若的境界。

 

二十五、友誼

 

【一六八、誠摯的友誼,味道絕佳。】

 

誠摯的友誼,味道絕佳。

 

【一六九、旅行時,假如沒找到比自己更好或相等的伴侶,那倒不如自個兒單獨行走,也不要跟愚人作伴。】

 

旅行時,假如沒找到比自己更好或相等的伴侶,那倒不如自個兒單獨行走,也不要跟愚人作伴。

 

【一七○、朋友的諂諛會敗壞一個人的品德,同樣的道理,敵人的侮辱有時也能矯正你的錯誤。】

 

朋友的諂諛會敗壞一個人的品德,同樣的道理,敵人的侮辱有時也能矯正你的錯誤。

 

【一七一、你們應當知道下面這四種人是真正的朋友:第一、幫助和支持你的朋友;第二、同甘共苦的朋友;第三、能使你得到益處的朋友;第四、具有愛心的朋友。】

 

你們應當知道下面這四種人是真正的朋友:第一、幫助和支持你的朋友;第二、同甘共苦的朋友;第三、能使你得到益處的朋友;第四、具有愛心的朋友。

 

【一七二、寬容和忍耐的人,將可得到朋友、財產、名譽和長久的安樂。】

 

寬容和忍耐的人,將可得到朋友、財產、名譽和長久的安樂。

 

二十六、財富

 

【一七三、愚笨的人說:‘我有兒子,我有財產。’這是有煩惱的。因為他自己尚且不真正屬於他的,何況他的兒子或財產呢?】

 

愚笨的人說:‘我有兒子,我有財產。’這是有煩惱的。因為他自己尚且不真正屬於他的,何況他的兒子或財產呢?

 

【一七四、擁有很多財產,大量的黃金和食物,而卻只貪圖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導致墮落的一大因素。】

 

擁有很多財產,大量的黃金和食物,而卻只貪圖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導致墮落的一大因素。

 

【一七五、財富會毀滅愚笨的人,但不能毀滅想斷除煩惱的人;當愚笨的人渴愛財富時,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時也損了別人。】

 

財富會毀滅愚笨的人,但不能毀滅想斷除煩惱的人;當愚笨的人渴愛財富時,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時也損了別人。

 

【一七六、在家人應該把財產分為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兩份做為儲蓄或施捨之用,另一份留做緊急備用。】

在家人應該把財產分為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兩份做為儲蓄或施捨之用,另一份留做緊急備用。

 

【一七七、一個人用錢應該合理,並且跟他的收入成比例,不可浪費也不可吝嗇。不可處心積慮貪圖財富,也不可揮霍奢侈。】

 

一個人用錢應該合理,並且跟他的收入成比例,不可浪費也不可吝嗇。不可處心積慮貪圖財富,也不可揮霍奢侈。

 

二十七、信心

 

【一七八、信心是智慧的根本,能夠產生、良好的德行。】

 

信心是智慧的根本,能夠產生、良好的德行。

 

【一七九、內心不安定,不明白好的教誨,信念動搖的人,無法成就圓滿的智慧。】

 

內心不安定,不明白好的教誨,信念動搖的人,無法成就圓滿的智慧。

【一八○、聰明的人不為讚譽和譭謗所動搖,如同堅硬的岩石不被風所動搖。】

 

聰明的人不為讚譽和譭謗所動搖,如同堅硬的岩石不被風所動搖。

 

二十八、解脫

 

【一八一、除去自私的欲望,便可以治好痛苦。】

 

除去自私的欲望,便可以治好痛苦。

 

【一八二、這就是達到自由和解脫的途徑——幫助別人而不貪求名利和果報,不存傷害別人的意念,而且本著理智去做事。】

 

這就是達到自由和解脫的途徑——幫助別人而不貪求名利和果報,不存傷害別人的意念,而且本著理智去做事。

 

【一八三、就如同棕櫚樹被連根拔起一樣,永遠不會再生長;當一個人的行為(包括思想和言語)沒有絲毫的貪愛、憎恨和無知時,他將來也就不會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了。】

 

就如同棕櫚樹被連根拔起一樣,永遠不會再生長;當一個人的行為(包括思想和言語)沒有絲毫的貪愛、憎恨和無知時,他將來也就不會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了。

 

【一八四、可以導致寧靜和智慧的途徑:

1、正當的瞭解

2、正當的思考

3、正當的言語

4、正當的行為

5、正當的職業

6、正當的努力

7、正當的意念

8、正當的禪定】

 

可以導致寧靜和智慧的途徑:

1、正當的瞭解

2、正當的思考

3、正當的言語

4、正當的行為

5、正當的職業

6、正當的努力

7、正當的意念

8、正當的禪定

 

【一八五、禪定不生於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也不生於沒有禪定的人。同時有了禪定和智慧就接近沒有煩惱的境界了。】

 

禪定不生於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也不生於沒有禪定的人。同時有了禪定和智慧就接近沒有煩惱的境界了。

 

二十九、精勤

 

【一八六、從今天開始,一個人應當努力改進他的心智,因為我們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亡。】

 

從今天開始,一個人應當努力改進他的心智,因為我們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亡。

 

【一八七、不背誦是讀經的污垢;不勤勉是持家的污垢;懶惰是皮膚的污垢;放蕩是啟發心智者的污垢。】

 

不背誦是讀經的污垢;不勤勉是持家的污垢;懶惰是皮膚的污垢;放蕩是啟發心智者的污垢。

 

【一八八、工作努力、精勤不懈,不怕危難的人,會有好報。】

 

工作努力、精勤不懈,不怕危難的人,會有好報。

 

【一八九、愚笨無知的人毫無忌憚地恣情放逸;但聰明的人卻保持努力不懈,視勤奮為無上珍寶。】

 

愚笨無知的人毫無忌憚地恣情放逸;但聰明的人卻保持努力不懈,視勤奮為無上珍寶。

 

【一九○、自己是自己的保護者,自己是自己的依靠者。所以你們要好好調禦自己,宛如馬商調禦良馬。】

 

自己是自己的保護者,自己是自己的依靠者。所以你們要好好調禦自己,宛如馬商調禦良馬。

 

【一九一、你自己應當好好努力為善,因為完美的聖者只能告訴你該走的道路。】

 

你自己應當好好努力為善,因為完美的聖者只能告訴你該走的道路。

 

【一九二、甚至像這見解這麼完美而沒有負擔,如果你貪執了它,那就是你沒有瞭解。所有的教誡都是像一條木筏,是用來渡過河流,而不是供人執取的。】

 

甚至像這見解這麼完美而沒有負擔,如果你貪執了它,那就是你沒有瞭解。所有的教誡都是像一條木筏,是用來渡過河流,而不是供人執取的。

 

◎生存世間不“念佛”如入寶山空手回◎

◎念佛一聲增福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敬請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消災降福◎

 

 

 

一、 寧靜

1、 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2、放下過去的煩惱,不耽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3、不嫉妒、不貪婪、沒有私欲,在所有情況下,內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

4、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羡慕別人,就得不到寧靜的心靈。

5、當一個人品嘗到孤獨的美味時,便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和犯罪的行為。

 

二、私欲

6、痛苦的根源是私欲,無論企求快樂、報復、或只企求長壽的欲望,都會導致痛苦。

7、欲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8、從愛欲產生憂愁,從愛欲產生恐懼,拔除愛欲的人,既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

 

三、束縛

9、固執某一件事物(或某種見解),而輕視其它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稱它為“束縛”。

10、沒有貪愛和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

11、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12、一個人應該捨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13、聰明的人說:鐵、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並不是堅固的束縛,迷戀珠寶、耳環、妻子才是最堅固的束縛。

14、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

15、沉溺在愛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籠裡那般驚恐,為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

16、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愛欲強烈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欲望便加倍地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加堅牢。

 

四、洞察

17、不可只依據邏輯、推論、或事物外表來決斷事理。

18、只有當自大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時,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是完善和正確時,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

19、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20、明智的人不易為別人的想法所影響。

21、不要被任何報導、傳統、或流言所左右。

22、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聼塗説,不要相信謠言,不要絕對信賴一般書籍。

23、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隨便輕信權威。

24、急躁地裁斷事理是不妥的。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

 

五、願望

25、願所有的眾生幸福安寧,內心滿足!

26、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佈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那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

27、願所有的眾生、內心快樂。不論我們看不看得見他(她)們,不論他她)們在遠處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未出生!

28、只要是醒者,無論和、住、坐、臥,一個人就應該持著這種慈悲的胸懷。

29、願我慷慨施捨,樂於幫助別人,願我身心清靜,做人正直,樸實列華,品性良好,不起惡念。願我不自私、不佔有、而且大公無私,甚至犧牲小我。願我聰明伶俐,能夠把趔和知識的好處告訴別人。

30、願我努力精進,勤奮不懈。願我能寬容,能容忍、寬恕別人的過失,願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諾言。

31、願我能堅決勇敢,有毅力和恒心。願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願意我能謙卑、平和、寧靜、沉著、安詳。願我能邁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善地服務別人。

32、願所有的生物、動物和人類,沒有任何怨恨、疾病、憂傷、而且願他(她)們都能快樂地保護自己。

 

六、慈愛

33、讓我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

34、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

35、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用權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

36、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

37、所有的動物都害怕刑罰,所有的動物都畏懼死亡(所有的動物都愛惜生命)。自己設身處地想想別人和他人做個比較。一個人不應該殺害動物或教唆別人殺害動物。

 

七、煩惱

38、當一個人感覺到不滿而刻意追求時,他就成了愛渴的奴隸。

39、尋找別人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苦惱越來越多。離開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

40、聰明的人不奢望未來,也不追悔過去。

41、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寧靜的人捨棄勝敗,所以平安幸福。

42、常思苦惱的來源,關於約束自己的感官,飲食有節制,充滿信心和幹勁,就不會被邪魔所擊敗,宛如大山岩不會被風所動搖。

43、通常發生下列這種情形:當一個人經歷過壞醫生的診療後,他連好醫生也不信任了。

44、透過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禪定,以及視察體驗真理,瞭解和實行同時並進,常做正確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煩惱。

 

八、障疑

45、每一項罪惡,對犯罪者本身的損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46、不要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滿的。愚笨的人不斷地做出微弱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人就充滿了邪惡。

47、靈明的知覺有五種障疑:

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憂慮、疑惑。

48、當罪惡的行為還沒有成熟(尚未產生結果)時,愚笨的人視罪惡的行為如同甜蜜。可是當他的行為成熟時,他便有了憂傷。

49、沒有信仰、不忠厚、愛撒謊、不考慮到來世的人,將可能做出種種邪惡的行為。

50、在惡習行未成熟以前,行惡的人總工程師以為自己幹得天衣無縫,但等到惡習行成熟時行惡的人便嘗到不好的後果。

51、殺生、偷竊、妄語和邪淫,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讚賞這四種邪惡的事情。

52、撒謊是罪惡的根源,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裡出現臭味,他所說的話語,不為人喜歡,而且受別人輕視。

53、所有遙眾生都渴求安樂。為了求得自己的安樂而以刑杖殺害眾生的人,以後不得安寧。

54、不貞潔是婦人的污垢,吝嗇是施捨的污垢。所有壞的言行和意念都成為今生和後世的污垢。

55、貪愛、憎恨和愚癡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殺害、盜竊、邪淫是身體的三大污垢。挑撥離間(搬弄是非)講粗話、撒謊、花言巧語是語言的四大污垢。

56、一個人做惡時,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做惡時,他的內心就清淨。清淨與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

 

九、愁苦

57、執著自我的人,心智將會受到干擾。處處只考慮自我的人,高爾夫球給自己帶來憂愁。

58、對任何事物沒有貪執的人,就沒有苦惱。所以我說,在這種境界裡沒有憂愁,沒有激烈的情欲,也沒有失望。

59、貪愛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個苦惱,貪愛九十件、十件、五件、兩件事物,就有九十個、十個、五個、兩個煩惱。

60、世界變遷不已,並非是長久不變的。

61、任何事物,有生必有滅。

62、生、老、病、死、憂傷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永不滿足的欲望,這些存在的屬性都是苦。

63、衰老和死亡驅逐眾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工藝裡拿著棍子趕著牛群到牧場。

64、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65、無常就是一種(很微細的)苦。

譯注:凡不是永恆的事物,終究會產生變質、變遷、消失的現象。所以感覺敏銳的人才能察覺出它的不完美。

66、甚至當一個人擁有快樂時,這快樂仍然無法永遠持久。

67、“一切有條件的事物都是無常的”。當一個人用智慧來觀察這真理時,他便開始厭離種種的苦惱,這是達到清淨的路子。

68、能真正洞悉苦惱的真相,也就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沒有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途徑。

 

十、待人

69、待人熱誠,舉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滿喜悅,苦惱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70、情感是由過去的緣份和今世的憐愛所產生的,宛若蓮花是從水和泥土這兩樣東西孕育出來的。

71、為了追求快樂,而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便會愛到怨恨的困擾,而無法擺脫怨恨。

72、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而不論其貧富或貴賤。

73、探視病人應該使患者充滿希望和快樂。

74、人們愛戴忠於真理,態度良好,言而有信,對職位負責的人。

75、丈夫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他的妻子:第一、稱讚對方的優點。第二、永遠不輕視對方。第三、對她忠貞不二。第四、授予處理家務的職權。第五、常送給她精緻的服飾。

76、妻子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丈夫:第一、把家務處理井然有序。第二、幫助丈夫的親屬。第三、對丈夫忠貞不二。第四、聰明地管理和節省丈夫的薪餉所得。第五、勤勞而不怠惰。

77、服務社會有四項原則:慷慨施捨;體貼的言談;互相合作;行為合乎時節而且彬彬有禮。這四項原則宛如車子的軸,能車輪轉動。

78、服務社會的人容易跟別人相處,樂於助人而且瞭解對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導他人。這種大善人將來一定得到好報。

79、你們必須要有耐心、充滿慈愛,而且具有報務的熱誠。

 

十一、心境

80、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動機時,快樂便像影子般地跟隨他。

81、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麼苦惱便會立刻跟隨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蹄。

82、接觸世俗的事物,內心不被誘惑,沒有憂愁,沒有瑕疵,心靈安定,這是多麼幸福啊!

83、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心的污穢,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

84、防止心意的憤怒,調節心猿意馬,捨棄邪惡的念頭,誠心履行正道。

85、喬達摩(釋迦牟尼的姓)的弟子們:你們要好好覺醒,不論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聖者——佛陀。

 

十二、行善

86、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裡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87、人生難免一死,應該趁有生之年多做一點事,宛如從一堆花朵做成許多花圈。

88、莫輕視小善,以為我不會受報應。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至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89、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兇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90、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淨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主持人
慧律法師